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简评白居易的一生

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简评白居易的一生,第1张

   

    又到一年清明时,除了扫墓踏青,还有一事雅事,明前茶。

石碾轻飞瑟瑟尘,乳香烹出建溪春;

世间绝品人难识,闲对茶经忆古人。

        写茶的诗歌,太多!不过要说到雅,说到清新脱俗,得算这首林逋的《茶》。这首诗,以及作者本人,都没法评说。因为有着“梅妻鹤子”之称的这位隐士高人,确实表里如一。也就作个开场诗,吸引一下眼球吧。

        接下来,还是找个好说点的人,来聊一聊。

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

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

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麹尘。

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这首,是白居易的《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此诗名气不大,知名度不高,与他崭露头角的那首《草》,没得比;与他巅峰之作《长恨歌》,没得比;与他虽官场失忆,凄惨落魄,但出神入化的作品《琵琶行》,更没得比;与他后来的《感性二首》,亦然没得比。但这首诗,却写出了落寞之时,还有官场同僚挂怀的快乐!

        白居易,号乐天。他的一生,确实以“居易”为始,以他自己所选的号“乐天”为终。是由儒转道的教科书式的人物。

        据说才六、七个月大,家中乳母带他,逗他玩乐的时候,便教他认识了两点字——无、之。有人不信,前往查证,让他指出一篇文章之的“无”与“之”字,他还真能找出来。

        咱们凡夫俗子,都是先学说话,再识字,他倒是好,先认得字,再学说话!奇才!奇才!

        本来吧,这么奇葩的人才,应借用黄山谷——书到今生读已迟。这个理念走下去,但是白居易却不!他做到了——不但比你聪明,而且比你努力。

        读书用功到嘴唇和舌头上都长了疮;写字用功到手指因握笔时间过长长了老茧,胳膊肘因写字在桌上摩擦时间过长而长了老茧;据说读书努力,耗费心神过多,还给自己弄了个少白头。

        十七八岁的白居易,到了长安,见到了大诗人顾况。顾况学问很大,看了这位少白头;口舌有疮;手上、胳膊肘有老茧的,肯定算不上小鲜肉的白居易,也就戏弄了他一下。顾况对白居易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顾况当然知道白居易,不是按照白白居住很容易,这个意思起的名。居易,出自《中庸》,易居以俟命。调侃嘛,外形不够俊美,被调侃也是难免。

        之后就是白居易拿出《草》,这首诗。离离原上草……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入选《唐诗三百首》,相信不会有任何人有意见。

        少年成名,以后仕途也算不错。虽然官职不高,但是白居易秉承着传统儒家思想——孔曰成仁,孟曰取义。问心无愧,一心一意的为百姓谋福利,为江山社稷出谋谏言。

        因官位不高,能接触到大量的民间疾苦,他的《卖炭翁》出炉了。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咱们这个年纪的,对这首《卖炭翁》,那是熟的瓜一样。不但是语文课的教材,而且必须会背!此诗把民间疾苦表达的淋漓尽致,让我们对旧社会官员的嚣张跋扈恨之入骨!

        说到此诗,要提到他的一位好基友,李绅。白居易跟元稹是好基友,大家都知道。世人称他们二位为——元白。为什么说李绅跟白居易,也是好基友尼?大家想一下李绅的那首——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首《悯农》跟《卖炭翁》,在意识形态上,简直就是一个调调复制出来的。所以,他们必然也是好基友。

        接下来说到白居易的《长恨歌》。很多人认为,《长恨歌》是白居易的巅峰之作,但我不这么看。《长恨歌》是有硬伤的,再凄美的爱情故事,也扛不住老公公和儿媳妇爬灰这个硬bug!任他白居易再大的才能,也难以弥补这个硬伤。当然了,写的美是真美,这个毋庸置疑。

        再往后,白居易可就凄惨落魄了!作为言官,提出尖锐的问题,是没有问题的,但太尖锐,尖锐到皇帝和当权派都难以接受,那就难受了。秉承儒家传统思想的白居易,烦不了,身正不怕影子斜,横竖就是一顿刚!

        终于,被调任闲职了,老实点吧!哪儿知道又遇到当朝宰相被地方势力刺杀一案。谁都没说话尼,位居闲置的白居易上书了,呼呼啦啦一大堆!

        皇帝火了,当权派也火了!怎么办?他确实干了狗拿耗子的事,但不能因为这个弄他啊!怎么办?

        有了,说他不孝!

        那个时代,不孝可是大问题!跟不忠一个级别啊!那白居易又怎么不孝尼?说她母亲是因为看花,没留意,堕井而死。而他在他母亲死后,仍然写赏花和咏井的诗,不孝!谁说只有岳飞死于莫须有罪名,早在岳飞之前,还有个白居易。

        就这么的,白居易,被贬江州,任闲置,闲到无所事事的江州司马一职。要知道江州司马有多被人瞧不起,可以参考李白的那首《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李白把一个湖州司马,调侃的,那是相当的那啥啥!

        就因为这个,白居易在湖州遇到了琵琶女,他的出神入化的作品《琵琶行》诞生了。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那是《红楼梦》中对林黛玉与贾宝玉描写;一个是欢场头牌,一个是官场大拿,是琵琶女与白居易得意时的真实写照。

        怎么的一个众星捧月的琵琶女,被商人老公去买茶,丢九江船上,就不管了;怎么的一个在京城叱咤风云,想怼谁就怼谁的言官,被丢到江西九江,姥姥不疼舅舅不爱了!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光是《琵琶行》中的这句点睛之笔,就足够流传百世。此后,白居易也再没写出过比这句,更优秀的诗词。

        《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也是在白居易被贬江州后所写。

        都是靠着真感情啊!李六郎在我白居易被贬江州的时候,还能在清明节前给我送茶,我们是真感情啊!他懂我,他知道我懂茶!能在官场落魄时,得到同朝为官的朋友赠茶,他一定万分温暖。

        被贬的三、四年间,白居易在反思,在总结。他写了《感性二首》

吉凶祸福有来由,但要深知不要忧;

只见火光烧润屋,不闻风浪覆虚舟。

名为公器无多取,利是身灾合少求;

虽异匏瓜谁不食?大都食足早宜休。

多好的诗,平实,平实到无需解释。

        白居易悟出了了“乐天”二字,乐天知命的乐天。安安生生过了这三、四年,锋芒不在之后,峰回路转了!

        过了五十的白居易,居然分别担任了杭州刺史与苏州刺史。在任上,白居易为当地百姓做了不少好事,特别是治水,所以至今这两处都有白堤。

        七十三岁高龄的白居易,正式从刑部尚书,按咱们这个时代说,司法部部长,这个位子上退了下来。七十五岁仙逝。

“别茶人”中的“别”是指鉴别的意思,而“茶”就是我们所理解的茶叶的意思。所以这个所谓的“别茶人”的意思就是指鉴别茶叶的人。而白居易之所以自称自己是一个“别茶人”是因为白居易喜欢茶,所以才会这样自称自己。我们在语文课本中学到的是白居易号香山居士。而这个号其实是别人这样称白居易的。白居易是我国著名的唐代诗人,其写诗风格是现实主义风,我们可以从白居易的诗中观察到当时唐朝的历史,人民的生活现状。

白居易自称自己是一个“别茶人”,这个发现是我们在白居易的一首诗中发现的。这首诗的题目叫做《谢六郎中寄新蜀茶》,在这首诗中,白居易直接说“应缘我是别茶人”。而白居易敢在诗中自称自己是一个“别茶人”,我们也可以说这是一个有理有据的事实吧。并不是白居易随便乱称的。首先呢,白居易自己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非常喜欢茶的一个人。白居易非常懂茶,而且每天都要饮茶,品茶,和茶打交道。

纵观白居易写的诗,我们可以发现,白居易这位诗人是真的写了很多首有关茶的诗。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白居易对茶的喜欢之情。不然也不会写这么多首有关茶的诗。白居易喜欢茶,所以呢就回去研究这个茶,知道不同的茶叶对应不同的泡法,这样泡出来的茶才会好喝。白居易自称自己是个“别茶人”,我们可以从这知晓,白居易还能够辨别出茶叶的质量。

白居易作为一个了解茶的高手,我想白居易之所以对茶这么的喜欢,一方面不仅是这个茶有趣,另一方面还是因为茶可以使得白居易的精神得到满足。

1 古人关于茶和书的诗句

古人关于茶和书的诗句 1描写“茶和书”的诗句有哪些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____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松花酿酒,春水煎茶。____张可久《人月圆·山中书事》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____杜耒《寒夜》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____白居易《琴茶》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____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____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____颜真卿《劝学诗》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____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____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____颜真卿《劝学诗》。

2描写“茶和书”的诗句有哪些

1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____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2 松花酿酒,春水煎茶。____张可久《人月圆·山中书事》

3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____杜耒《寒夜》

4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____白居易《琴茶》

5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____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

6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____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7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____颜真卿《劝学诗》

8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____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9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____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10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____颜真卿《劝学诗》

3求一两句关于茶与书的优美诗句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林锡翁

百草逢春未敢花 御花葆蕾拾琼芽 武夷真是神仙境 已产灵芝又产茶

待到春风二三月,石炉敲火试新茶。 (魏时敏)

卧云歌德,对雨著“茶经”。 (詹同)

小桥小店沽洒,初火新烟煮茶。 (杨基)

蚕熟新丝后,茶香煮洒前。 (杨基)

花沟安钓艇,蕉地著茶瓯。 (德祥)

春风修禊忆江南,洒榼茶炉共一担。 (唐寅)

寒灯新茗月同煎。浅瓯吹雪试新茶。 (文征明)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惊落第诗》

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唐杜牧《读韩杜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宋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4我国古代有哪些和茶有关的诗词

宋代苏轼 《汲江煎茶》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晚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 卢仝,自号玉川子,爱茶成癖,被后人尊为茶中亚圣,他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即《饮茶歌》是他在品尝友人谏议大夫孟简所赠新茶之后的即兴之作,是一首著名的咏茶的七言古诗: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月团喻指茶饼) 该诗又称《七碗茶诗》。它以神逸的笔墨,描写了饮茶的好处,为世人称奇。

诗中描述诗人关闭柴门,独自煎茶品尝,茶汤明亮清澈,精华浮于碗面。碧云般的热气袅袅而上,吹也吹不散。

诗人刚饮一碗,便觉喉舌生润,干渴顿解; 两碗下肚,胸中孤寂消失; 三碗之后,精神倍增,满腹文字油然而生; 四碗饮后,身上汗水漫漫冒出;平生不快乐的事情,随着毛孔散发出去了; 喝了第五碗,浑身都感到轻松、舒服; 第六碗喝下去,仿佛进入了仙境; 第七碗可不能再喝了,这时只觉两胶 生出习习清风,飘飘然,悠悠地飞上了青天,“蓬莱山,在何处?”诗人要乘此清风而去! 优美的诗句,高雅的立意,深受历代文人的喜爱。 诗人把茶饼比喻为月,于是后代诗作反复摹拟其意。

如苏武的“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特别是“唯有两 习习清风生”一句,文人尤爱引用,梅尧臣“亦欲清风生两 ,以教吹去月轮旁。”卢仝的号玉川子,也因而为人们津津乐道。

陈继儒“山中日月试新泉,君合前身老玉川。” 《七碗茶诗》在描绘饮茶好处之时,同时对帝王们凭借显赫权势为所欲为的骄横也作了巧妙的讽刺:“天子欲尝阳羡茶,百草不放先开花”,既把贡茶采制的季节(在百花开放之前采摘)烘托显示出来,又把帝王凌驾一切的嚣张之势暗示出来。

齐已的《咏茶十二韵》是一首优美五言排律。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

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 出处春无雁,收时谷有莺。

封题从泽国,贡献入秦京。 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

研通天柱响,摘绕蜀山明。 赋客秋吟起,禅师昼卧惊。

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 晚忆凉泉对,闲思异果平。

松黄干旋泛,云母滑随倾。 颇贵高人寄,尤宜别柜盛。

曾寻修事法,妙尽陆先生 齐己名德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沩山同庆寺,复栖衡岳东林,自号衡岳沙门。 这首五言排律的茶诗共有十二联。

前二联首先介绍了百草之灵的茶所具有的品性,后十联分别描绘了茶的生长、采摘、入贡、功效、烹煮、寄赠等一系列茶事,语言上的对仗堪称一绝,除首尾二联外,每联上下两句都对仗工整,极显语言的优美整饬。 故人寄茶 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煎茶 唐成彦雄 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

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焙茶坞 唐顾况 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

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 昨日东风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瓯茶。

如云正护幽人堑,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饼拍成和雨露,玉尘煎出照烟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羡生台白颈鸦。 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唐灵一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从弟舍人惠茶 唐刘兼 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

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 老丞倦闷偏宜矣,旧客过从别有之。

珍重宗亲相寄惠,水亭山阁自携持。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大云寺茶诗 唐吕岩 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

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 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

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茶中杂咏·煮茶 唐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

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

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与赵莒茶宴 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茶诗 唐郑愚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尝见绿花生。

峡中尝茶 唐郑谷 蔟蔟新英摘。

5关于茶的诗句

琴茶 唐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故人寄茶 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煎茶 唐成彦雄 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 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焙茶坞 唐顾况 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 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 昨日东风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瓯茶。 如云正护幽人堑,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饼拍成和雨露,玉尘煎出照烟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羡生台白颈鸦。

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唐灵一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从弟舍人惠茶 唐刘兼 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 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

老丞倦闷偏宜矣,旧客过从别有之。 珍重宗亲相寄惠,水亭山阁自携持。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大云寺茶诗 唐吕岩 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 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

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 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茶中杂咏·煮茶 唐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与赵莒茶宴 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茶诗 唐郑愚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尝见绿花生。 峡中尝茶 唐郑谷 蔟蔟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觜香。 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夏日闲居 唐张籍 多病逢迎少,闲居又一年。

药看辰日合,茶过卯时煎。 草长晴来地,虫飞晚后天。

此时幽梦远,不觉到山边。 题山居 唐曹邺 扫叶煎茶摘叶书,心闲无梦夜窗虚。

只应光武恩波晚,岂是严君恋钓鱼。 郊居即事 唐贾岛 住此园林久,其如未是家。

叶书传野意,檐溜煮胡茶。 雨后逢行鹭,更深听远蛙。

自然还往里,多是爱烟霞。 即目 唐李商隐 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

何人书破蒲葵扇,记著南塘移树时。 即事 唐白居易 见月连宵坐,闻风尽日眠。

室香罗药气,笼暖焙茶烟。 鹤啄新晴地,鸡栖薄暮天。

自看淘酒米,倚杖小池前。 访友人不遇 唐李咸用 出门无至友,动即到君家。

空掩一庭竹,去看何寺花。 短僮应捧杖,稚女学擎茶。

吟罢留题处,苔阶日影斜。 酬黎居士淅川作 唐王维 侬家真个去,公定随侬否。

著处是莲花,无心变杨柳。 松龛藏药裹,石唇安茶臼。

气味当共知,那能不携手。 酬乐天闲卧见寄 唐刘禹锡 散诞向阳眠,将闲敌地仙。

诗情茶助爽,药力酒能宣。 风碎竹间日,露明池底天。

同年未同隐,缘欠买山钱。 自述 唐元稹 延英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床。

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 雪中偶题 唐郑谷 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

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宋代苏轼 《汲江煎茶》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晚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

唐朝茶诗 1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并序 李白 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宗英乃婵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朝坐有馀兴,长吟播诸天。

说明:这首诗写名茶“仙人掌茶”,也是“名茶入诗”最早的诗篇。作者用雄奇豪放的诗句,把“仙人掌茶”的出处,品质、功效等作了详细的描述。

因此这首诗成为重要的茶叶资料和咏茶名篇。 2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 皇甫冉 采茶非采芽,远远上层崖。

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 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

借问玉孙草,何时泛宛花。 3重过何氏五首(选一) 杜甫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

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靖蜓立钓丝。

自逢今日兴,来往亦无期。 说明:这首诗是写一个春日的傍晚,作者在何氏家的平台上饮茶。

兴致来时,便倚着石阑在桐叶上题起诗来。旁边还有翡翠鸟,晴蜓与之作伴。

此情此景,简直可以绘成一幅雅致的“饮茶题诗图”。 4会稽东小山 陆羽 月色寒潮入剡溪,青猿叫断绿林西。

昔人已逐东流去,空见年年江草齐。 说明:陆羽曾到过绍兴监制过茶叶,他当然会到以“剡溪茗”出名的嵊县去做一番调查考查工作。

从诗中得知,他是在一个夜里到嵊县去的。月光如水,青猿哀鸣,加上怀念古人,这样便自然地引起陆羽一些伤感绪,从而有“空见年年江草齐。

6关于茶的诗句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 杜耒《寒夜》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 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 钱起《与赵莒茶宴》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 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 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 张继《山家》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 陆游《幽居初夏》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 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 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7古代有关于茶的诗词有哪些

1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出自:《山泉煎茶有怀》

唐代:白居易 朗读: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2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

出自:《品令·茶词》

唐代:黄庭坚 朗读:

凤舞团团饼。

恨分破、教孤令。

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

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

醉乡路、成佳境。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

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3密云双凤,初破缕金团。

出自:《满庭芳·咏茶》

唐代:米芾 朗读:

雅燕飞觞,清谈挥麈,使君高会群贤。

密云双凤,初破缕金团。

窗外炉烟自动,开瓶试、一品香泉。

轻涛起,香生玉乳,雪溅紫瓯圆。

娇鬟,宜美盼,双擎翠袖,稳步红莲。

座中客翻愁,酒醒歌阑。

点上纱笼画烛,花骢弄、月影当轩。

频相顾,馀欢未尽,欲去且留连。

一、坐着倒一鼎清凉的水,看着正在煎煮的碧色茶粉细末如尘。

手端着一碗茶无需什么理由,只是就这份情感寄予爱茶之人。

二、几只凤凰在凤饼茶上团团飞舞。只恨有人将茶饼掰开,凤凰各分南北,孤孤零零。将茶饼用洁净的金渠细心碾成琼粉玉屑,但见茶末成色纯净,清亮晶莹。加入好水煎之,汤沸声如风过松林,已经将酒醉之意减了几分。

煎好的茶水味道醇厚,香气持久。饮茶亦能使人醉,但不仅无醉酒之苦,反觉精神爽朗,渐入佳境。就好比独对孤灯之时,故人从万里之外赶来相逢。此种妙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惟有饮者才能体会其中的情味。

三、

这是一首饶有情韵的咏茶词,上片咏宴集烹茶,细致优雅;下片引入情事,兼写捧茶之人。

上片前三句写群贤高会宴饮的情状,为下文咏茶作铺垫。“雅燕”,即雅宴,高雅的宴会。“飞觞”,举杯饮酒。觞,古代盛酒器,呈雀形,称羽觞,故谓举觞为飞觞。挥麈清淡,本魏晋名士风习,常执麈尾(拂尘),挥动以助谈兴。如《晋书。王衍传》谓衍“终日清谈,……每捉玉柄麈尾”。“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这里当指周熟仁。此三句既点出主人风姿之高雅,又点明宴集之盛大,群贤之脱俗,为写品茗助兴作好了辅垫。“密云”二句入题。“密云”,茶名,又名密云龙、密云团。“双凤”,茶名,即双凤团。“密云”、“双凤”皆珍贵的茶饼。“破”,谓擘开茶饼。“缕金团”等名茶皆为贡品,皇帝又每以分赐大臣,即所谓“赐茶”。“外”二句,写生炉子煮水。

茶对每个人的意义不同,有些人认为茶只是一种饮品,有些人却认为,茶可以借以修行。

人这一生,样貌是先天注定的,但气质、形象等却不是,选择走什么样的路,就成为什么样的人。

爱喝茶的人,选择茶这条路,在一杯杯茶汤中,浸润出4种特质。

人说 “干净的美,胜过一切”

深以为然,干净是人最美的底色,不需要任何化妆品或是华丽的着装去修饰。

爱喝茶的人,守一份干净,无论世界是怎样的欲望横流,他都安之若素,不与世俗同流。

我们见到的爱茶人,往往是衣着朴素、形象干净,举手投足间都彰显气质的人。

她被人称之为“50岁的年龄,30岁的气韵”。

无论是她的言行举止还是衣着、妆容,都彰显出干净优雅的气质。

茶的干净,大抵是如王琼这般的干净。

孟德斯鸠说:

喝茶的人,认为茶是干净的东西。我们不愿意辜负茶叶,所以常以最干净的形象去泡茶。

一壶三杯中,一日三餐中,与茶相伴。干净是相互的,茶干净,人亦干净。

《明朝那些事儿》里的一句话:

爱茶的人,便是这么一群人。

因为品饮形式的不同,茶与其他饮料,注定有极大的差异。

茶没有酒的豪迈,也不如水的清淡,而这正是茶的特色。

人常言“茶禅一味”, 茶常常因其淡泊,而被诗人、禅师所喜爱。

茶的淡泊,不只体现在意境中,也体现在生活里。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钱钟书的淡泊,便是极为高贵的品质。

这份思想上的淡泊,正如茶一般。

茶与人,是相互成就的过程,茶的淡泊,成就了人的意境淡泊,而人的意境,也反过来赋予茶更多的价值。

茶常以不争示人,从来是酒桌上劝酒,却没有茶桌上劝茶。

茶的本质,正如这茶酒的分别一样,以其不争、不强求,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爱茶的人。

与其他饮品不同的是,爱茶的人,是在喝茶时想问题,在沉静中学会化解。

如果说沉静是茶的底色,那豁达便是茶人的态度。

豁达并非只是一杯茶下腹,便能做到豁达,而是在一边品茶,一边思考中,透过窗户看人来人往,眺望远处的车水马龙,看繁华与寂静,看奢侈与贫穷。

在品茶中回溯人情冷暖,静坐中反思人生百年。

正如沈复在《浮生六记》中所说:

爱茶人豁达,豁达人爱茶,人与茶的友谊,便是在相互成就中产生的。

真能懂得荣枯有数,得失难量,便能放低执念,心胸豁达。

爱茶人,处事以豁达为重。

淡雅不是与生俱来,而是靠后天修炼。 淡雅不单单有茶,琴棋书画等陶冶久了,也总有些淡雅的气质在身。

但茶却是其中,最平缓,最妙的一件雅事。

寻一间茶室,一方茶几,一杯茶,一本书,一支香。

无需多少旁物,只是如此,品茶看书闻香,淡雅的气质,便在这个过程中,缓慢氤氲。

佛语有云:

这大概也是一种淡雅。

爱茶人的淡雅,首先是心境的变化,清净的心,才有纯粹的神,纯粹的神,才得以有淡雅的形。

淡雅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日积月累,在杯杯茶汤里沁出来的气质。

淡雅常在你不经意间,不知道哪个时候,所被人察觉,而你自己还没留意。

茶只是一种饮品,但爱茶的人发现它的价值,感受茶的魅力。

人生如同一趟修行,茶修也是其一。

茶修,修的是形象干净、思想淡泊、处事豁达、生活淡雅,也许需要漫长的时间,但总会到达这些境界。

愿每一位茶人,都能在一杯茶中,完成人生的修行。

作者简介:杯小茶,您身边的茶专家。有趣有料,陪你喝好茶!

  1卢仝,自号玉川子,爱茶成癖,被后人尊为茶中亚圣,他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即《饮茶歌》是他在品尝友人谏议大夫孟简所赠新茶之后的即兴之作,是一首著名的咏茶的七言古诗: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一 诗

  1卢仝,自号玉川子,爱茶成癖,被后人尊为茶中亚圣,他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即《饮茶歌》是他在品尝友人谏议大夫孟简所赠新茶之后的即兴之作,是一首著名的咏茶的七言古诗: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月团喻指茶饼)

  该诗又称《七碗茶诗》。它以神逸的笔墨,描写了饮茶的好处,为世人称奇。

  诗中描述诗人关闭柴门,独自煎茶品尝,茶汤明亮清澈,精华浮于碗面。碧云般的热气袅袅而上,吹也吹不散。

  诗人刚饮一碗,便觉喉舌生润,干渴顿解;

  两碗下肚,胸中孤寂消失;

  三碗之后,精神倍增,满腹文字油然而生;

  四碗饮后,身上汗水漫漫冒出;平生不快乐的事情,随着毛孔散发出去了;

  喝了第五碗,浑身都感到轻松、舒服;

  第六碗喝下去,仿佛进入了仙境;

  第七碗可不能再喝了,这时只觉两胶 生出习习清风,飘飘然,悠悠地飞上了青天,“蓬莱山,在何处?”诗人要乘此清风而去!

  优美的诗句,高雅的立意,深受历代文人的喜爱。

  诗人把茶饼比喻为月,于是后代诗作反复摹拟其意。如苏武的“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特别是“唯有两 习习清风生”一句,文人尤爱引用,梅尧臣“亦欲清风生两 ,以教吹去月轮旁。”卢仝的号玉川子,也因而为人们津津乐道。陈继儒“山中日月试新泉,君合前身老玉川。”

  《七碗茶诗》在描绘饮茶好处之时,同时对帝王们凭借显赫权势为所欲为的骄横也作了巧妙的讽刺:“天子欲尝阳羡茶,百草不放先开花”,既把贡茶采制的季节(在百花开放之前采摘)烘托显示出来,又把帝王凌驾一切的嚣张之势暗示出来。

  2齐已的《咏茶十二韵》是一首优美五言排律。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

  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

  出处春无雁,收时谷有莺。

  封题从泽国,贡献入秦京。

  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

  研通天柱响,摘绕蜀山明。

  赋客秋吟起,禅师昼卧惊。

  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

  晚忆凉泉对,闲思异果平。

  松黄干旋泛,云母滑随倾。

  颇贵高人寄,尤宜别柜盛。

  曾寻修事法,妙尽陆先生

  齐己名德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沩山同庆寺,复栖衡岳东林,自号衡岳沙门。

  这首五言排律的茶诗共有十二联。前二联首先介绍了百草之灵的茶所具有的品性,后十联分别描绘了茶的生长、采摘、入贡、功效、烹煮、寄赠等一系列茶事,语言上的对仗堪称一绝,除首尾二联外,每联上下两句都对仗工整,极显语言的优美整饬。

  3唐朝诗人元稹的宝塔诗《一字至七字茶诗》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这是一道饶有趣味的诗,在描写上,有动人的芬芳:香叶,有楚楚的形态:嫩芽,曲尘花,还有生动的色彩:“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饮茶之时,应是夜后陪明月,晨前对朝霞,真是如神仙般的生活,可谓“睡起有茶饴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痴绝翁》);而茶可洗尽古今人不倦,又是何等的妙用啊。

  4关于采茶的,我们来看唐朝刘禹锡的《西山兰若试茶歌》(节选):

  山僧后檐茶数从,春来映竹抽新茸。

  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嘴。

  暮春时节的清晨,那时山上晨气清稀,露香犹在,在山寺后的绿茶丛中采摘形如鹰嘴的嫩芽,让人感受到的是幻术般的露的芬芳和风雅发生。

  煮茶、煎茶需要洁净的茶具,

  5“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唐·陆士修《五言月夜啜茶联句》),

  6“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唐·徐夤《茶盏》);

  讲究用轻清之水煎茶,用泉水、江水,甚至用松上雪、梅花蕊上雪,清高鹗在《茶》中就曾写道:7“瓦铫煮春雪,淡香生古瓷。晴窗分乳后(分乳即泡茶),寒夜客来时”;更需水沸适度:

  8“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唐·皮日休《煮茶》),因此煮茶的过程是别具情趣的,

  其中宋代苏轼的那首9《汲江煎茶》,刻画情景细致入微,又兼传神写意,颇有独到处: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晚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这样一幅画面:一个凄冷的夜晚,诗人独自到江边汲水,江畔寂寥无人,正是“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景象。踩在钓石上,用瓢舀水,月影随入;小杓分江,江水入瓶……归到家中,生炉煎茶。看那水沸如雪乳,蟹目生、鱼眼起;听那煮茶声,嗖嗖如松风带雨鸣,未饮便先心神俱荡,孤窗外,偶尔传来长长短短的更声。这样的一个夜,真是“禅心夜更闲,煎茶留静者”。宋朝杨万里亦给了此诗以高度评价:“一篇之中,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诗人以我观物,虽为我之境,然情景交融,可谓言有尽而禅意无穷。

  10烘豆茶,更是待客的上品。

  有古诗《烘豆》为证:“乍收豆荚已齐檐,薰豆初添火一杯。生怕点茶滋味淡,不妨稍下水晶盐。”

  11"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一联古诗千古流传。九州华夏,大凡品茗者,对此联无不知晓。联中所指的蒙山,即为蜀中三大历史文化名山之一的蒙顶山,名山县也因此而得名。又有古诗云,12‘蒙山之巅多秀岭,不生恶草生淑茗”。

  13李白的一首五言古诗《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序略)

  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楚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

  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

  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触无盐,顾惭西子妍。

  朝坐有余兴,长吟播诗天。

  此诗是一首咏茶名作,字里行间无不赞美饮茶之妙,为历代咏茶者赞赏不已。

  公元752年,李白与侄儿中孚禅师在金陵(今南京)栖霞寺不期而遇,中孚禅师以仙人掌茶相赠并要李白以诗作答,遂有此作。

  它生动描写了仙人掌茶的独特之处。前四句写景,得天独厚,以衬序文,后入句写茶,生于石中,玉泉长流“根柯洒芳泽,采服润肌骨”好的生长环境培养了上乘的品质。最后八句写情,以抒其怀。

  诗仙李白自号“酒中仙”,他的诗作中咏酒诗占一半多,颂茶的诗只有一首,而这首诗赞颂的正是峡州茶。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李白有一位远在三峡地区玉泉寺为僧的族侄李英(法名中孚),将玉泉寺出产的“仙人掌”茶带到金陵(南京)栖霞寺给他品尝,李白饮后诗兴勃发,挥毫写下了《答族侄僧中孚玉泉仙人掌茶》,并附诗序:“……此茗清香滑熟,异于他者,所以能返童振枯,扶人寿也。余游金陵,见宗僧中孚示余数十片,拳然重叠,其状如掌,号为仙人掌茶。”中字禅师仅给李白送去数十片,可见当时玉泉仙人掌茶之稀贵;李白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对于茶亦可谓见多识广,唯独对玉泉仙人掌茶如此青睐,足以证明三峡地区出产茶叶品质之魅力。

  14白居易的《琴茶》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自抛官后春多醉, 不读书来老更闲。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

  15皎然的《访陆处士羽》

  太湖东西路,吴主古山前。 所思不可见,归鸿自翩翩。 何山赏春茗,何处弄春泉。 莫是沧浪子,悠悠一钓船。

  17著名诗人郑谷游历三峡时,曾亲自品尝了峡茶,并即兴写了《峡中尝茶》一诗:“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前尝,吴僧漫说鸦山好,菊里休夸乌嘴香,入座半瓶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18北宋范仲淹作《斗茶歌》描绘了茶文化在当时的盛行。

  19清郑燮的诗句:“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

  20茶圣陆羽和他的朋友耿湋欢聚时所作的《连日多暇赠陆三山人》诗:

  一生为墨客,几世作茶仙。 (湋)

  喜是樊阑者,惭非负鼎贤。 (羽)

  禁门闻曙漏,顾渚入晨烟。 (湋)

  拜井孤城里,携笼万壑前。 (羽)

  闻喧悲异趣,语默取同年。 (湋)

  历落惊相偶,衰赢猥见怜。 (羽)

  诗书闻讲诵,文雅楼兰荃。 (湋)

  未敢重芳席,焉能弄绿笺。 (羽)

  黑池流研水,径石涩苔钱。 (湋)

  何事重香案,无端狎钓船。 (羽)

  野中求逸礼,江上访遗编。 (湋)

  莫发搜歌意,予心或不然。 (羽)

  21午后昏然人欲眠, (唐伯虎)

  清茶一口正香甜。 (祝枝山)

  茶余或可添诗兴, (文征明)

  好向君前唱一篇。 (周文宾)

  22唐代的政治家、书法家颜真卿在浙江湖州刺史任上时,曾邀请友人月夜啜茶,与陆士修等人即兴作《五言月夜啜茶联句》:

  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清言。 (陆士修)

  醒酒宜华席,留僧想独园。 (张 荐)

  不须攀月桂,何假树庭萱。 (李 崿)

  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 (崔 万)

  流华净肌骨,疏沦涤心原。 (颜真卿)

  不似春醪醉,何辞绿菽繁。 (叶 昼)

  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 (陆士修)

  23苏轼的茶回文诗有《记梦二首》。诗前有短序:

  十二月二十五日,大雪始晴,梦人以雪水烹小茶团,使美人歌以饮。余梦中写作回文诗,觉而记其一句云:“乱点余花吐碧衫。”意用飞燕吐花事也。乃续之为二绝句。

  序中清楚地记载了一个大雪始晴后的一个梦境。在梦中人们以洁白的雪水烹煮小团茶,并有美丽的女子唱着动人的歌,苏轼沉浸在美妙的情境中细细地品茶。梦中写下了回文诗。梦醒之后蒙眬间只记得起其中的一句,于是续写了两首绝句:

  其一:

  酡颜玉碗捧纤纤,乱点余花吐碧衫。

  歌咽水云凝静院,梦惊松雪落空岩。

  其二:

  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

  红培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

  这是两首通体回文诗。又可倒读出下面两首,极为别致。

  其一:

  岩空落雪松惊梦,院静凝云水咽歌。

  衫碧吐花余点乱,纤纤捧碗五颜鸵。

  其二:

  窗晴斗碾小团龙,活火新瓯浅焙红。

  江涨雪融山上日,缸倾酒尽落花空。

  24清代的黄伯权(清本着名诗人黄遵宪之侄)还创作过一首《茶壶回文诗》,其诗如下:

  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

  薄月迷香雾,流风舞艳花。

  其诗又可回读为:

  花艳舞风流,雾香迷月薄。

  霞淡雨红幽,树芳飞雪落。

  25此外,清代诗人陈琼仙曾以秋天的景物为名创作27首回文诗,总标题名为《秋宵吟》,其中《秋月》一首,算是首茶诗,它写诗人于月下泛舟,树木与山峦在模糊的月光下移动着,诗人品茗弹琴,在竹声中诗兴颇浓。诗云:

  轻舟一泛晚霞残,洁汉银蟾玉吐寒。

  楹倚静荫移沼树,阁涵虚白失霜峦。

  清琴瀹茗和心洗,韵竹敲诗入梦刊。

  惊鹊绕枝风叶坠,声飘桂冷露浸浸。

  其诗可回读为:

  浸浸露冷桂飘声,坠叶风枝绕鹊惊。

  刊梦入诗敲竹韵,洗心和茗瀹琴清。

  峦霜失白虚涵阁,树沼移荫静倚楹。

  寒吐玉蟾银汉洁,残霞晚泛一舟轻。

  26在回文茶诗中,最有名的要数清代张奕光的《梅》:

  香暗绕窗纱,半帘疏影遮。

  霜枝一挺干,玉树几开花。

  傍水笼烟薄,隙墙穿月斜。

  芳梅喜淡雅,永日伴清茶。

  其诗倒读为:

  茶清伴日永,雅淡喜梅芳。

  斜月穿墙隙,薄烟笼水傍。

  花开几树玉,干挺一枝霜。

  遮影疏帘半,纱窗绕暗香。

  由于回文诗的用韵、形式要求苛刻,所以历代留传下来的绝大多数回文茶诗诗意不够新鲜、完整,有的甚至莫名其妙,辞意混乱,成为一种无聊的文字游戏。

  [批注] 玉连环

  回文诗的一种,由八字首尾连成环形,每四字一句,或左或右,以任何一字为起端,皆可成文。

  竹枝词

  竹枝词是原唐代巴蜀一带的民歌,自刘禹锡仿作后,成为文士竞相习用的文学形式。

  竹枝词专以泛咏地方风土为分,其中有不少是反映茶乡、茶市、茶俗的。如以下几首:

  27范成大的《夔州竹枝歌》:

  白头老媪簪红花,黑头女娘三髻丫。

  背上儿眠上山去,采桑已闲当采茶。

  28元人马祖常的一首竹枝词:

  红蓝染裙似榴花,盘蔬饤饾芍药芽。

  太官汤羊厌肥腻,玉瓯初进江南茶。

  29明 王稚登一首,专咏西湖龙井:

  山田香土赤如沙,上种梅花下种茶。

  茶绿采芽不采叶,梅花论子不论花。

  30清康友祥一首专咏茶器:

  州西陶老制茶垆,赤日行天雨伞舒。

  一至官场人送礼,陶垆名已传江湖。

  31清佚名作《上海洋场竹枝词》咏高大雅致的上海丽水台茶楼:

  台名丽水上三层,龙井珠兰香味腾。

  楚馆秦楼环四面,王孙不压曲栏凭。

  32清周顺侗《篿川竹枝词》描写了当时西乡茶户的生活:

  三月春风长嫩芽,村庄**解当家。

  残灯未掩黄粱熟,枕畔呼郎起采茶。

  茶乡生计即山农,压作方砖白纸封。

  别有红笺书小字,西商监制白芙蓉。

  六水三山却少田,生涯强半在西川。

  故人寄茶

  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煎茶

  唐成彦雄

  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

  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焙茶坞

  唐顾况

  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

  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

  昨日东风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瓯茶。

  如云正护幽人堑,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饼拍成和雨露,玉尘煎出照烟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羡生台白颈鸦。

  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唐灵一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从弟舍人惠茶

  唐刘兼

  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

  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

  老丞倦闷偏宜矣,旧客过从别有之。

  珍重宗亲相寄惠,水亭山阁自携持。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大云寺茶诗

  唐吕岩

  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

  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

  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

  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茶中杂咏·煮茶

  唐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与赵莒茶宴

  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茶诗

  唐郑愚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尝见绿花生。

  峡中尝茶

  唐郑谷

  蔟蔟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觜香。

  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夏日闲居

  唐张籍

  多病逢迎少,闲居又一年。

  药看辰日合,茶过卯时煎。

  草长晴来地,虫飞晚后天。

  此时幽梦远,不觉到山边。

  题山居

  唐曹邺

  扫叶煎茶摘叶书,心闲无梦夜窗虚。

  只应光武恩波晚,岂是严君恋钓鱼。

  郊居即事

  唐贾岛

  住此园林久,其如未是家。

  叶书传野意,檐溜煮胡茶。

  雨后逢行鹭,更深听远蛙。

  自然还往里,多是爱烟霞。

  即目

  唐李商隐

  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

  何人书破蒲葵扇,记著南塘移树时。

  即事

  唐白居易

  见月连宵坐,闻风尽日眠。

  室香罗药气,笼暖焙茶烟。

  鹤啄新晴地,鸡栖薄暮天。

  自看淘酒米,倚杖小池前。

  访友人不遇

  唐李咸用

  出门无至友,动即到君家。

  空掩一庭竹,去看何寺花。

  短僮应捧杖,稚女学擎茶。

  吟罢留题处,苔阶日影斜。

  酬黎居士淅川作

  唐王维

  侬家真个去,公定随侬否。

  著处是莲花,无心变杨柳。

  松龛藏药裹,石唇安茶臼。

  气味当共知,那能不携手。

  酬乐天闲卧见寄

  唐刘禹锡

  散诞向阳眠,将闲敌地仙。

  诗情茶助爽,药力酒能宣。

  风碎竹间日,露明池底天。

  同年未同隐,缘欠买山钱。

  自述

  唐元稹

  延英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床。

  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

  雪中偶题

  唐郑谷

  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

  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二 词

  从宋代起,诗人把茶写入词中,留下了不少佳作,其中,以1黄庭坚最为有名,如《品令》:

  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零。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汤响松风,早减二分酒病。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下快活自省。

  2《满庭芳》:

  北苑春风,方圭圆壁,万里名动京关。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纤纤捧,研膏溅乳,金缕鹧鸪斑。相如,虽病渴,一觞一咏,宾有群贤。为扶起灯前,醉玉颓山,搜搅胸中万卷,还倾动三峡词源。归来晚,文君未寝,相对小窗前。

  3《看花四》:

  夜永兰堂醺饮,半倚颓玉,烂熳坠钿堕履,是醉时风景。花暗触残,欢意未阑,舞燕歌珠成断续,催茗饮,旋煮寒泉,露井瓶窦响飞瀑。纤指缓,连环动触。渐泛起,满瓯银粟,香引春风在手,似粤岭闽溪,初采盈掬。暗想当时,探春连云寻篁竹。怎归得,鬓将老,付与杯中绿。

  4另外,苏轼有一首《行香子》:

  绮席才终,欢意犹浓,酒阑时高兴无穷。共夸君赐,初拆臣封。看分香饼,黄金缕,密云龙。斗赢一水,功放千钟,觉凉生两腋清风。暂留红袖,少却纱笼。放笙歌散,庭馆静,略从容。

  三 元 曲

  元曲中有相当部份是与茶有关的,如李德载《喜春来,赠茶肆》小令十首,下面节录其中的三首:

  (一) 茶烟一缕轻轻扬,搅动兰膏四座香,烹煎妙手胜维扬。非是谎,下马试未尝。

  (七) 兔毫盏内新尝罢,留得余香满齿牙,一瓶雪水最清佳。风韵煞,到底属陶家。

  (十) 金芽嫩采枝头露,雪乳香浮塞上酥,我家奇品世闻无。君听取,声价彻皇都。

  四 茶的散文、小品文、书信,著名的有

  柳宗元《为武中丞谢赐新茶表》

  刘禹锡《代武中丞谢新茶表》

  吕温《三月三日花宴序》

  皮日休《茶中杂咏序》

  苏东坡《叶嘉传》

  唐庚《斗茶记》

  张岱《闽老子茶》

  张岱《阳和泉》

  张潮《中冷泉记》。南京扬子江金山寺的中冷泉历来有“天下第一泉”之称。清代著名小品文作家张潮生动地描写了自古到金山寺吸中冷的僧侣、道士胸中皆带仙气。金山寺上有一口中冷泉井,有瓦亭覆盖,盘龙石栏,寺僧纷纷汲水,为当时来到烧香拜神的几万香客备茶。那根本不是真正的中冷泉。一位道士带领张潮攀登嶙嶙的乱石,到山顶看见一面石壁,刮去青苔,露出几行字,说真正的中冷泉,在郭璞墓间,必须在子午两个时辰,用特制的铜瓶,用长索拴住,放下郭璞墓间的石窟中汲取。张潮跟随道人答乘夜行船,两天后到了闰州。午夜,小舟直奔郭璞墓,在江心石堆中,有一个黑洞洞的石窟,道人大喊“这就是中冷窟!”。

  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为后代留下的茶诗、茶词,不下数千首。中国历代咏茶诗词具有数量丰富题材广泛和体裁多样的特征,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支奇葩。

  西晋左思的《娇女》诗也许是中国最早的茶诗了。“心为茶荈剧。吹嘘对鼎”。写的左思的两位娇女,因急着要品香茗,就用嘴对着烧水的“鼎”吹气。与左思此诗差不多年代的还有两首咏茶诗: 一首是张载的《登成都楼》,用“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的诗句,赞成都的茶;一首是孙楚的《孙楚歌》,用“姜、桂、茶出巴蜀,椒、橘、木兰出高山”的诗句,点明了茶的原产地。到唐宋以后,茶的诗词骤然增多,这些茶诗茶词既反映了诗人们对茶的宝爱,也反映出茶叶在人们文化生活中的地位。

  唐代,随着茶叶生产与贸易的发展,涌现了大批以茶为题材的诗篇。如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杜甫的《重过何氏五首之三》: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白居易的《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遥闻境会茶山夜, 珠翠歌钟俱绕身”;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等等, 有的赞美茶的功效,有的以茶寄托诗人的感遇,而广为后人传诵。诗人袁高的《茶山诗》:“黎甿辍农桑,采摘实苦辛。一夫旦当役,尽室皆同臻。扪葛上欹壁,蓬头入荒榛。终朝不盈掬,手足皆鳞皴……选纳无昼夜,捣声昏继晨”,则表现了作者对顾渚山人民蒙受贡茶之苦的同情。李郢的《茶山贡焙歌》,描写官府催迫贡茶的情景,也表现了诗人同情黎民疾苦和内心的苦闷。此外,还有杜牧的《题茶山》、《题禅院》等,齐己的《谢湖茶》、《咏茶十二韵》等, 以及元稹的《一字至七字诗·茶》、颜真卿等六人合作的《五言月夜啜茶联句》等等,都显示了唐代茶诗的兴盛与繁荣。

  北宋由于在“靖康之变”前的近百年中,中原有过一个经济繁荣时期,加之当时斗茶和茶宴的盛行,所以茶诗、茶词大多表现以茶会友,相互唱和,以及触景生情、抒怀寄兴的内容。最有代表性的是欧阳修的《双井茶》诗:

  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凤爪。

  穷腊不寒春气早,双井茅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斛茶养一两芽。

  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尤须三日夸。

  苏轼的《次韵曹辅壑源试焙新茶》诗中“从来佳茗似佳人”和他另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欲把西湖比西子”两句构成了一副极妙的对联。范仲淹的《斗茶歌》、蔡襄的《北苑茶》,更为后世文人学士称道。

  南宋由于苟安江南,所以茶诗、茶词中出现了不少忧国忧民、伤事感怀的内容,最有代表性的是陆游和杨万里的咏茶诗。陆游在他的《晚秋杂兴十二首》诗中谈到:

  置酒何由办咄嗟,清言深愧谈生涯。

  聊将横浦红丝碨,自作蒙山紫笋茶。

  反映了作者晚年生活清贫,无钱置酒,只得以茶代酒,自己亲自碾茶的情景。而在杨万里的《以六一泉煮双井茶》中,则吟到:

  日铸建溪当近舍,落霞秋水梦还乡。

  何时归上滕王阁,自看风炉自煮尝。

  抒发了诗人思念家乡,希望有一天能在滕王阁亲自煎饮双井茶的心情。

  元代,也有许多咏茶的诗文。著名的有耶津楚材的《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七首》、洪希文的《煮土茶歌》、谢宗可的《茶筅》谢应芳的《阳羡茶》等等。元代的茶诗以反映饮茶的意境和感受的居多。

  明代的咏茶诗比元代为多,著名的有黄宗羲的《余姚瀑布茶》、文征明的《煎茶》、陈继儒的《失题》、陆容的《送茶僧》等。此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明代还有不少反映人民疾苦、讥讽时政的咏茶诗。如高启的《采茶词》:

  雷过溪山碧云暖,幽丛半吐枪旗短。

  银钗女儿相应歌,筐中采得谁最多?

  归来清香犹在手,高品先将呈太守。

  竹炉新焙未得尝,笼盛贩与湖南商。

  山家不解种禾黍,衣食年年在春雨。

  诗中描写了茶农把茶叶供官后,其余全部卖给商人,自己却舍不得尝新的痛苦,表现了诗人对人民生活极大的同情与关怀。又如明代正德年间身居浙江按察佥事的韩邦奇,根据民谣加工润色而写成的《富阳民谣》,揭露了当时浙江富阳贡茶和贡鱼扰民害民的苛政。这两位同情民间疾苦的诗人,后来都因赋诗而惨遭迫害,高启腰斩于市,韩邦奇罢官下狱,几乎送掉性命。但这些诗篇,却长留在人民心中。

  清代也有许多诗人如郑燮、金田、陈章、曹廷栋、张日熙等的咏茶诗,亦为著名诗篇。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清代爱新觉罗·弘历,即乾隆皇帝,他六下江南,曾五次为杭州西湖龙井茶作诗,其中最为后人传诵的是《观采茶作歌》诗:

  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

  西湖龙井旧擅名,适来试一观其道。

  村男接踵下层椒,倾筐雀舌还鹰爪。

  地炉文火续续添,干釜柔风旋旋炒。

  慢炒细焙有次第,辛苦工夫殊不少。

  王肃酪奴惜不知,陆羽茶经太精讨。

  我虽贡茗未求佳,防微犹恐开奇巧。

  皇帝写茶诗,这在中国茶叶文化史上是少见的。

  至于现代,咏茶诗篇也是很多的,如郭沫若的《赞高桥银峰茶》,陈毅的《梅家坞即兴》,

  以及赵朴初、启功、爱新觉罗·溥杰的作品等,都是值得一读的好茶诗。

  中国的茶诗、茶词,不但数量多,而且题材十分广泛,如写名茶的有王禹偁的《龙凤茶》、

  范仲淹的《鸠坑茶》、梅尧臣的《七宝茶》、文同的《谢人寄蒙顶茶》、苏轼的《月兔茶》、苏

  辙的《宋城宰韩文惠日铸茶》、于若瀛的《龙井茶》等等。写名泉的有陆龟蒙的《谢山泉》、苏轼的《求焦千之惠山泉诗》、朱熹的《康王谷水帘》等等。写茶具的有皮日休和陆龟蒙分别作的《茶籯》、《茶灶》、《茶焙》、《茶鼎》以及《茶瓯》等等,写烹茶的有白居易的《山泉煎茶有怀》、皮日休的《煮茶》、苏东坡的《汲江煎茶》、陆游的《雪后煎茶》等,写品茶的有钱起的《与赵莒茶宴》、白居易的《晚春闲居,杨工部寄诗、杨常州寄茶同到,因以长句答之》、刘禹锡的《尝茶》、陆游的《啜茶示儿辈》等。写制茶的有顾况的《焙茶坞》、陆龟蒙的《茶舍》、蔡襄的《造茶》、梅尧臣的《答建州沈屯田寄新茶》等等,写采茶和栽茶的有姚合的《乞新茶》、张日熙的《采茶歌》、黄庭坚的《寄新茶与南禅师》、韦应物的《喜园中茶生》、杜牧的《茶山下作》、陆希声的《茗坡》、朱熹的《茶阪》、曹廷栋的《种茶子歌》等等,在历代诗人中,由于他们爱茶、饮茶,因而在茶诗、茶词的内容上,写得最多的莫过于颂茶和借茶抒怀。苏轼在《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中的句子,“从来佳茗似佳人”,将茶比作美女;周子充在《酬五咏》诗中,有“从来佳茗如佳什”,将茶比作美食;秦少游在《茶》诗中,“若不愧杜蘅,清堪拚椒菊”,将茶比作名花,施肩吾在《蜀茶词》中,“山僧问我将何比,欲道琼浆却畏嗔”,将茶比作琼浆,都表达了对茶的赞颂。陆游以同宗族的“茶神”陆羽自比,在《试茶》诗中称道: “难从陆羽毁茶论,宁和陶潜止酒诗”。表示宁可舍酒取茶;沈辽在《德相惠新茶奉谢》诗中认为: “无鱼乃尚可,非此意不厌”,则表示愿意取茶舍鱼,都充分反映了诗人对茶的偏爱。

  由于茶能益思,所以诗人饮茶成习,对此体会更深。卢仝在他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中,除写谢孟谏议寄新茶,和对辛勤采制茶叶的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外,其余写的是煮茶和饮茶的体会。诗中说由于茶味好,诗人连饮数碗,每饮一碗,都有一种新的感受:

  ……

  一碗喉吻润。

  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

  卢仝描述的各种不同的饮茶感受,对提倡饮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在唐以后,卢仝连同他的七碗茶诗一起,每每为后人所传诵,卢仝亦从此被后人称之为爱茶诗人。宋代范仲淹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梅尧臣的《尝茶与公议》、苏轼的《游诸佛舍,一日饮酽茶七盏,戏书勤师壁》、元代耶律楚材的《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七首》等诗中,都谈到了对卢仝的推崇。

  自卢仝之后,还有许多诗人谈了饮茶的体会,肯定了茶的作用,可谓是补卢仝)/>之不足。继卢仝之后,唐代诗人崔道融的《谢朱常侍寄贶蜀茶剡纸二首》:“一瓯解却山中醉,便觉身轻欲上天”, 认为茶可醒酒,使人轻健。宋代苏轼的《赠包安静先生茶二首》: “奉赠包居士,僧房战睡魔”;陆游的《试茶》:“睡魔何止退三舍, 欢伯直知输一筹”,都认为茶有“破睡之功”;黄庭坚的《寄新茶与南禅师》: “筠焙熟茶香,能医病眼花”,认为茶可以治“眼花”。此外,欧阳修的《茶歌》、陆游的《谢王彦光送茶》、刘禹锡的《西山兰若试茶歌》、高鹗的《茶》等等,也都论及茶的功效。

  在我国数以千计的茶诗、茶词中,各种诗词体裁一应俱全,有五古、七古;有五律、七律、排律;有五绝、六绝、七绝,还有不少在诗海中所见甚少的体裁,在茶诗中同样可以找到。

  ⒈ 寓言诗

  采用寓言形式写诗,读来引人联想,发人深思。这首茶寓言诗,记载在一本清代的笔记小说上,写的是茶、酒、水的“对阵”,诗一开头,由茶对酒发话: “战退睡魔功不少,助战吟兴更堪夸。亡国败家皆因酒,待客如何只饮茶?” 酒针锋相对答曰: “摇台紫府荐琼浆,息讼和亲意味长。祭礼筵席先用我,可曾说着谈黄汤。”这里说的黄汤,实则是贬指茶水。水听了茶与酒的对话,就插嘴道: “汲井烹茶归石鼎,引泉酿酒注银瓶。两家且莫争闲气,无我调和总不成!”

  ⒉宝塔诗

  唐代诗人元稹,官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白居易交好,常常以诗唱和,所以人称“元白”。元稹有一首宝塔诗,题名《一字至七字诗·茶》,此种体裁,不但在茶诗中颇为少见,就是在其它诗中也是不可多得的。诗曰:

  ` 茶,

  ` 香叶,嫩芽,

  ` 慕诗客,爱僧家。

  `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宝塔诗是一种杂体诗,原称一字至七字诗,从一字句到七字句,或选两句为一韵。后又增至十字句或十五字句,每句或每两句字数依次递增一个字。元稹在他的宝塔茶诗自注中说: 一至七字诗,“以题为韵,同王起诸公送分司东郡作。”全诗一开头,就点出了主题是茶。接着写了茶的本性,即味香和形美。第三句,显然是倒装句,说茶深受“诗客”和“僧家”的爱慕,茶与诗,总是相得益彰的。第四句写的是烹茶,因为古代饮的是饼茶,所以先要用白玉雕成的碾把茶叶碾碎,再用红纱制成的茶罗把茶筛分。第五句写烹茶先要在铫中煎成“黄蕊色”,尔后盛在碗中浮饽沫。第六句谈到饮茶,不但夜晚要喝, 而且早上也要饮 。结尾时,指出茶的妙用,不论古人或今人,饮茶都会感到精神饱满,特别是酒后喝茶有助醒酒。所以,元稹的这首宝塔茶诗,先后表达了三层意思: 一是从茶的本性说到了人们对茶的喜爱;二是从茶的煎煮说到了人们的饮茶习俗;三是就茶的功用说到了茶能提神醒酒。

  ⒊回文诗

  回文诗中的字句回环往复,读之都成篇章,而且意义相同。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一生写过茶诗几十首,而用回文写茶诗,也算是苏氏的一绝。在题名为《记梦回文二首并叙》诗的叙中,苏轼写道: “十二月十五日,大雪始晴,梦人以雪水烹小团茶,使美人歌以饮余,梦中为作回文诗,觉而记其一句云:'乱点余花睡碧衫',意用飞燕唾花故事也。乃续之,为二绝句云。”从“叙”中可知苏东坡真是一位茶迷,意连作梦也在饮茶,怪不得他自称“爱茶人”,此事一直成为后人的趣谈。诗曰:

  酡颜玉碗捧纤纤,乱点余花睡碧衫。

  歌咽水云凝静院,梦惊松雪落空岩。

  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

  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

  诗中字句,顺读倒读,都成篇章,而且意义相同。苏轼用回文诗咏茶,这在数以千计的茶诗中,实属罕见。

  ⒋联句诗

  联句是旧时作诗的一种方式,几个人共作一首诗,但需意思联贯,相连成章。在唐代茶诗中,有一首题为《五言月夜啜茶联句》,是由六位作者共同作成的。他们是: 颜真卿,著名书画家,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官居吏部尚书,封为鲁国公,人称“颜鲁公”;陆士修,嘉兴(今属浙江省)县尉; 张荐,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县)人,工文辞,任吏官修撰;李萼,赵人,官居庐州刺史;崔万,生平不详;昼,即僧皎然。诗曰:

  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情言(士修)。

  醒酒宜华席,留僧想独园(荐),

  不须攀月桂,何假树庭萱(萼)。

  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崔万)。

  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原(真卿)。

  不似春醪醉,何辞绿菽繁(昼)。

  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士修)。

  这首啜茶联句,由六人共作,其中陆士修作首尾两句,这样总共七句。作者为了别出心裁,用了许多与啜茶有关的代名词。如陆士修用“代饮”比喻以饮茶代饮酒;张荐用的“华宴”借指茶宴;颜真卿用“流华”借指饮茶。因为诗中说的是月夜啜茶,所以还用了“月桂”这个词。用联句来咏茶,这在茶诗中也是少见的。

  ⒌唱和诗

  在数以千计的茶诗中,皮日休和陆龟蒙的唱和诗,可谓别具一格,在咏茶诗中也属少见。

  皮日休,唐代文学家,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人,曾任翰林学士。陆龟蒙,唐代文学家,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曾任苏湖两都从事。两人十分知己,都有爱茶雅好,经常作文和诗,因此,人称“皮陆”。他们写有《茶中杂咏》唱和诗各十首,内容包括《茶坞》、《茶人》、《茶笋》、《茶籯》、 《茶舍》、 《茶灶》、《茶焙》、《茶鼎》、《茶瓯》和《煮茶》等,对茶的史料,茶乡风情,茶农疾苦,直至茶具和煮茶都有具体的描述,可谓一份珍贵的茶叶文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663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