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素素:斜风细雨不须归

殷素素:斜风细雨不须归,第1张

文/谢文娟

-1-

金庸笔下的痴男怨女,相遇的方式有千百种。这当中,最飘逸最浪漫的,莫过于这一对。

他的三师哥遭人陷害,自己又无辜卷入一门血案,为了调查真相,一路追寻到钱塘江边。

天边新月如钩,她正在舟中抚琴,邀他上船来子夜游湖。

碧纱灯笼照映之下,认出她是一位女扮男装的妙龄丽人,他一片错愕,登时倒回岸上。

她不动声色,在轻舟缓缓离去之际,抚琴而歌,留下这么几句诗:

他是饱读诗书画艺高超的风雅俊才,怎能不知这“彼君子兮,宁当来游”,其实是从《诗经》变化而来。这,顿时勾起了他心中的好奇之意。

也难怪,在一番血雨腥风的恶斗之后,忽然遇上这等飘忽旖旎的风光,尤其那抚琴而歌的还是一位绝色佳人,立马让他心神不定,“悄立湖畔,思如潮涌”。

这就是张翠山与殷素素的初次相遇,充满了诡异与柔情,也浪漫到了极致。

而他们俩人,一出场就是对立的身份。

一个是武当七侠之一,玉树临风,儒雅倜倘,江湖人称“铁钩银划张五侠”;

一个是天鹰教紫薇堂堂主,貌若天仙,凌厉狠辣,是武林中令人闻风丧胆的魔教妖女。

-2-

翌日,张翠山如约而至。

虽然天公不作美,下起了丝丝小雨,但却渲染出了一种朦胧飘渺的意境。

殷素素看张翠山站在雨中,随手掷过去一柄油纸小伞。张翠山一打开,顿时被惊艳到了。

只见那把伞上是一幅淡雅的山水之画,还提着“ 斜风细雨不须归 ”七个字,虽然微嫌劲力不足,但也清丽脱俗。

张翠山心中颇为欣赏,一路加快脚步,跟上缓缓游动的船只。

而此刻的殷素素,头戴斗笠,伫立船头,风雨之中衣袂飘飘,犹如凌波仙子一般。

他们两个人,一个在岸边,一个在船上,由伞上的书法聊起,不知不觉就走了十余里。

斜风细雨,才子佳人,吟诗对话,意犹未尽。

每次看到这里,幻想那个画面,都觉得这是金庸武侠里最富有文艺气息,也最为动人心弦的一幕。

聪明绝顶如殷素素,当然也知道此番天时地利不容错过。于是娓娓道来,将误伤俞岱岩后托龙门镖局护送回武当,后来又被人假扮武当六侠劫走之事相告,还坦诚龙门镖局七十几条人命的灭门惨案正是她所为。

张翠山是侠义之士,听得殷素素此番话,记挂着生死未仆的三师哥,又想起那尸横遍野的惨剧,顿时怒发冲冠纵身一跃跳上船来。

殷素素在顷刻之间又换装束,成了一个少年书生,对着张翠山轻声细语地说了句:“寒夜客来茶当酒”。

张翠山也是聪明之人,一看殷素素的这番打扮,立即明白为何少林那帮僧人会误以为是自己将龙门镖局灭门的了。

面对张翠山的质问,殷素素却露出少女的腼腆之色,低下了头,轻轻地道:

在此之前,殷素素可是一个蛇蝎美人,杀伐果断,手腕凌厉。可遇上张翠山,她一贯的坚硬如冰,也开始变得柔软似水。

这其中缘由,无非是爱。

只是,当时情窦初开的她,还未曾料到,一时兴起穿着同样的衣裳竟然交错出一段十年姻缘,而一时误伤俞岱岩的过错竟然为最终的惨剧埋下了祸根。

-3-

原本张翠山一心想追查真相,也想过对真凶严惩不贷。但当他翻身上船,见到殷素素,看她中了梅花镖,却又心软替她解毒疗伤了。

这一番相处下来,殷素素已然从“张五侠”改口成了“张五哥”,最后还细心地替他缝补衣裳。

如若故事按照一般的套路推进,以张翠山跟殷素素两人的户门立场,再加上夹杂着那么多的矛盾纠葛,恐怕两个人纵然彼此有意,也是难以修成正果的。

关于这一点,其实两人都心知肚明。原著里,在冰火岛上,他们有这么一段对话:

正邪之分,门户之见。他们两个之间,所爱隔山海。

好在,老天爷替他们安排了一场大风大浪,硬是将山海推平了。

在扬刀立威大会上,金毛狮王谢逊前来夺取屠龙刀,后将殷素素跟张翠山两人掳走。不料,他们遇上了山呼海啸,一路辗转漂泊到了冰火岛。

其实,在这海上漂泊的期间,张翠山的内心是无比挣扎的。他作为名满江湖的武当派张五侠,对是非曲直看得很重,对滥杀无辜也很痛恨。

所以,当谢逊口出戏言,称他们俩郎才女貌,情投意合,便在岛上成了夫妻,生儿育女,岂不美哉?他的第一反应是拍桌而起,大怒喝止,叫谢逊不要胡说八道。

而殷素素呢,却是含羞低头,双颊晕红。

那个时候,或许张翠山已察觉到自己对殷素素动了情,只是他顾着江湖道义与血海深仇,强迫自己要自控。

真正让两人抛开一切真情流露的,是在狂风巨浪汹涌而来之后,他们都有一种劫后余生的嘘唏。

山呼海啸,没有你根本不想逃;脉搏心跳,没有你根本不重要。

缘分让他们相遇在乱世之外,命运却要他们在危难中相爱。

感谢这场风暴,让相爱的两人,暂时抛开正邪殊途,暂时放下了重重顾虑,霎时之间,两心如一。

到了冰火岛之后,他们其实有机会可以逃脱。那一次,张翠山与谢逊打斗,百般暗示殷素素用暗器相助,只要打伤谢逊,他们就可以趁机脱身了。

可是殷素素始终没有出手。张翠山初始以为她是怕误伤自己,可殷素素后来却坦白,她其实是怕两人逃回陆地之后,就难以在一起了。

如果说那一场浩劫,是上天的安排。那荒岛的十年相守,其实是她的苦心经营。

求仁得仁,种瓜得瓜。

他们在冰火岛上以天地为证结成夫妻,后生下张无忌,度过了十年的美好时光。纵然风餐露宿,茹毛饮血,但能跟深爱的人相依相守,至少也能琴瑟和鸣,岁月静好。

-4-

转眼间十年已过,张无忌逐渐长大成人。作为父母,张翠山与殷素素多了一番忧虑。他们可以在荒岛上安稳度日,可是总不能让孩子孤独一生吧?

于是,他们选择回归中原。

没想到,等待他们的却是一场更甚当年的血雨腥风。

在张三丰的百岁寿宴上,江湖各路人马齐集武当山。

他们被逼问谢逊与屠龙刀的下落,被讨伐当年龙门镖局的血案。这段正派侠士与魔教妖女之间的姻缘,更是被天下人耻笑。

大敌当前,来势汹涌。内患掀起,覆水难收。

为了抵御外敌,武当六侠想使用“真武七截阵”,众人建议由殷素素代替瘫痪的俞岱岩。殷素素前去向俞岱岩讨教武功招式,不料被俞岱岩认出正是当年用暗器打伤他的人,无奈之下,她也只好坦诚往事。

比起张翠山的震惊,殷素素这番求死之言反倒显得平静深远。或许这一幕,她在回中原的路途上早已想过了千百遍。

当年铸下的大错,终究是要偿还的。这十年的夫妻情深,更像是她向命运的一次豪赌。

她爱张翠山,也了解张翠山。知道在同门侠义与江湖恩怨当前,他绝不能袒护妻子,更不能让武当蒙羞。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重重压力之下,张翠山选择一死了之。

而殷素素的这场豪赌也终于有了答案。夫妻情断,爱人已死。以她刚烈的性子,又如何愿意苟活?

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她也选择殉情,悲壮又决绝。

冰火岛的路已经走到了尽头,爱情的美梦也随之破碎了。

-5-

金庸笔下的感情世界里,女子总是要比男子勇敢。英雄们大多瞻前顾后优柔寡断,但姑娘们却是刀山火海一往无前。

殷素素就是这样一个敢爱敢恨的女子,遇上张翠山之前是何等的凌厉与孤傲,可遇见之后却低到了尘埃里。

她之前杀伐果决,从不眨眼,可是与张翠山结为夫妻之后,却痛改前非。冰火岛上的那段誓言,更是令人动容。

从踏进中原那一刻起,有多少宿敌前来挑衅滋事,有多少江湖人士质疑谩骂,可她都不曾再杀一人,因为她在深爱的人面前发过誓,那便愿意为了他改变自己。

如若不然,按照以往的行事作风,面对张翠山被逼自杀,恐怕她早已悲痛入骨,愤而杀机四起,势必要搅得江湖不得安宁。

可是她终究是选择默默承受这一切,选择与他共赴黄泉。

只不过,她到底还是聪明绝顶的,故意要把谢逊的下落透露给空闻一人,却是在临死前布下的一个障眼法罢了。

最后在殉情前,她给张无忌留下一句话:

年少时不懂,为何她在那么悲情的一刻,会留下这么一句话。

如今想来,这何尝不是她的自嘲啊。

这一生,她骗了张翠山一次,一骗十年。她曾以为这善意的欺骗能够换来平静的相守,没想到十年夫妻情深在真相揭开的那一刻千疮百孔。

所以,她愿赌服输,用最决绝最悲壮的方式,断送了自己的性命,也替那段爱情画上一个凄美的句号。

日后的江湖里不管风云聚散,与她再无关系。

和张翠山爱情的开始

一、 她和张翠山的爱情始于一个骗局。龙门镖局和几个少林僧共七十七条人命,尽数被认为是张翠山所杀“那是我安排下的。”她说来轻描淡写,格格娇笑,宛若儿戏。

此真“邪教妖女”,“横蛮刁恶,面冷心狠”却不禁令人怦然心动。

或许,他们之间的姻缘早在她接触俞岱岩时便开始了。一点点欺骗,最终织就成最浓密的相思。

一声“张五哥”,两个人的心动。

或许真的应当感谢谢逊。否则身处中原,礼教森严;正邪殊途,顾虑良多。一对璧人怎能如此容易、迅速地真心相对。

欺瞒是心痛的开始。

冰火岛十载平静、幸福的生活,总算是到了头;中原万里之外,也终究是回去了。曾经是南极仙岛,这才是他们真正的人间地狱。

她的谎言是为了保护谢逊和自己一家,却不想立即让单纯的儿子露了馅。中原归路迢迢,一开始便如此艰难。

报仇、夺取屠龙刀,都化为强斗、暗算;一步步的紧逼。

武当山的寿宴上,那个她最害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十年过去仍是想瞒也瞒不住,终于揭开。不知摧断了谁的肝肠?

这或许是她此生最悔恨的骗局,但或许也正是这个骗局让她和张翠山相识。孰是孰非,有时候难以言清。而这个骗局却始终折磨着殷素素,她恐惧真相大白的那一天。她惧怕她爱的人会恨她、会舍弃她,面对这爱她既坚强又懦弱。

骗俞岱岩近身受蚊须针以致到他最后面临终身残废的下场,她终于大胆说出;换来武当派上下的怨怼,换来丈夫的一句“你骗得我好苦”。他自刎谢罪,不忍伤她只能如此。

如此欺骗,要了他的命,也是要了她的。

她忍痛布置失了那“软心肠”的爱人,终于还回她“妖女”本色。一个弥天大谎,让少林、天下受尽戏弄。让多年后的张无忌想起来又是伤心、又是骄傲。她只是凄然一笑:“我没跟这和尚说,我是骗他的你瞧你娘多会骗人!”

即便是死,她也骗过了所有人,并同时设了另一个局。

她斜斜跌倒,胸插匕首。“天上地下,人间海底,都在一起”,终究是她追随了他。

最喜欢的妖女,便是殷素素。

她容光清丽,明艳不可方物;她地位尊荣,乃天鹰教教主座下第一人;她行事狠辣。智计百出。

如此女子,充满灵气和邪气。其实,她更情真。

娇羞无限,情柔意蜜

二、“你欢喜我,我很是高兴。”此刻的她娇羞无限,情柔意蜜。她对他,早已是情根深种。发乎内心的爱,最是真纯、动人,一不小心便泄露了心底的秘密。于是她不愿发银针暗算谢逊,不为别的只因为害怕失去与张翠山共处的机会。仍是如此任性,却让人于其中窥见她满怀的真情。

曾经心高气傲、心狠手辣;她却愿意为他而改变,甚至于立下毒誓:“随我夫君行善,决不再杀一人”。不是委曲求全,是甘心取悦。生活高贵如她,反而更怀念荒岛的生活。

对丈夫、儿子、义兄,她爱的人;她的感情从来都是真纯的,哪有半丝虚假?

为了义兄受艰难,为儿子的失踪伤心恍惚;为了他——张翠山,为全他“武当七侠之义”她甘愿死于他的剑下。太痴,太傻,皆因为太情真。

所以,在张翠山死后,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殉情相随。生死不离的承诺,是由她完成的。

张翠山死得惨烈,而殷素素死得悲壮。

她的死是最华彩的一幕,全了她动人的性格。

她倒下时,我蓦得失了悲喜。

最感动的是她死前的软语叮咛。

——“孩儿,你长大后,要提防女人骗你,越是好看的女人,越会骗人。”

此句何意?大多的理解都是叮嘱或是谶语,但窃以为这未尝不是她对自己和张翠山这场爱恋的无奈的感

叹:如果,情郎不信任自己,就不会与己相爱,也不会身败名裂、羞愧而死。错,她揽在自己身上。

她的心伤,她的爱情。

一切皆化为她嘴角微扬的凄然一笑,香魂玉魄随君逝。

未相欺,最情真。 三、张翠山想象不到浅笑盈盈,风度翩翩的妻子就是凶手。意象里也许会有咿呀的车轮,道旁的青草,未知的明天,少年的憧憬和不忌惮,可这层薄薄的温情画一俟捅破,却是骨肉相连的三师兄阔别多年后脸孔也为之扭曲的喑哑指控。心房如纸,吹弹得破。

殷素素是殷天正的女儿,殷野王的妹妹。家学渊源里少不了一股霸气,拥有庞大的势力,这使人自然而然的看淡了若干繁华世相,加上她年少气盛,无所不用其极,竭尽心智与手腕,要夺那屠龙宝刀,要声势,要威风,要名至实归,要俏立江湖。

武当山既是泰斗,也是道统渊薮,要匡扶正义,更要消弥邪恶于无形。立意既正且高,而张翠山还不过是个副使。既生翠山,何必有素。

喜欢上张翠山,为他付出自己的一生,至性至情的殷素素。这世间的饕餮、宵小、色鬼一时都败了颜色,竟然败了一世。最后俯身在无忌孩儿耳边按下心底涛天巨浪,舌绽春雷,说的是自己气苦至死的要命诤言。好个殷素素啊,一抬头,仿佛变了另一个人,轻巧巧一句话,濒死还令武林大乱,毁少林清静,更给张无忌埋下一记闭门羹。

冰火岛上的岁月仿佛世外桃源,只埋了谢逊这位智慧极高的导火索。仿佛世间便是一只火药桶,人人置身其中,无处可避,只因为这根火线便埋在人人心里。

四海浮冰,岛上却是个火山。洞居,物简,却春意无限,我陷在这绮丽的想象里不愿意出来。世人难见的极光是它的注脚,朴素自律的起居是它的精神。初生儿的啼哭如同美丽宏大的史诗刹那间将谢逊由极乖戾变得极温柔,老天爷的灵光抚平冲牛斗的怨怼,时光仿佛倒流,感恩的力量奔涌不绝。这与谢逊喊声震天,撕心裂肺的贼老天是多么的相得益彰,是多么酣畅淋漓的跌宕起伏,曲折有致。人间世相如同风情画卷,谢逊盲后也可以从小舟到石狱,默然镌刻事件的脉络于石壁之上,令张无忌又一次被闪电灼伤。这是一场阳谋,从殷素素的临终告诫彰显一时,到谢逊的金刚指再次呼告,一时间,读者的心海为之沸腾。若干年前,那个死于众目睽睽之下的女人如此生动的浮现于我眼前。

我仿佛曾与她很亲近的人,看得见她的眉梢眼角,听得见她徜徉在风景里哼的调子,喜欢过她的微笑,心酸过她的决绝,爱过她的爱,苦过她的苦,尝过她肝胆俱裂的滋味,感喟过这双璧人不容于世的鲜血长流。

世上最大的一个字就是错。一开始就在不断的证明是错了,错了。杨不悔竟然嫁了殷梨亭。谢逊力斗三僧,黯然开释,心如夜色苍穹。一部倚天屠龙,自郭襄天涯思君不可忘始,到张无忌画笔一颤而终,全都错了。天下大势,为小人所乘。所谓爱情,不过颠沛流离,苦尽崩塌。 这名字带了几分纯真,却更多的透着执着,殷素素。

素素是个“魔教邪女”,在最初看故事的时候,除了这个定语我对素素的第一感觉是聪明。慢慢看的多了,才发现,原来金老安排的魔教邪女们,都是美丽的、聪明的。是的,素素聪明,而且聪明的“单纯”。上下十五部,金书里的第一聪明女人当属黄蓉,只是在我眼里,我更偏爱素素的单纯的聪明,因为她并没有如蓉儿一般的、已经聪明到了锱铢门缝里都带了几分算计的味道。不是说她可以比蓉儿大气,天鹰教的教众再多总也不敌面对千军万马的压力,只是素素不需要步步计较,不需样样掌控于指骨间,她是不需更不是想。她性子里的自我,很多时候都表现为了豁达。我很喜欢这个女子的不计较。

同样的聪明魔女,还有一个赵敏。这两人的映像常常会模糊在一起,于是众多的影视作品里干脆连出演演员都选了同一个。我还是喜欢素素多一分,她空灵、自我,而赵敏身上更多的是世俗与任性。表面看来,这两人都是狂傲的,但赵敏是肆无忌惮的太有心计,面对可以容忍她的人她自然任意而为,面对不得不容忍她与拿她莫奈何的人她更会带了几分残忍,量度的分毫不差。素素也任性,她我行我素不理会所有,无论对像是谁只要心有所想就会立刻行动,但素素更懂事,她内里的成熟和柔和让她能爱上张翠山这样的人,并因这份爱而全全的散发出来。

素素与张翠山的爱,是我以为金书里最美的,他们爱的如此温和,如此天经地义不分你我。阿朱与乔峰的爱因凄美而深刻,但这份爱里尽是阿朱的给予,总有几分苦。盈盈与令狐的爱,泪中有笑、几多慧心,只是令狐的不羁潇洒全靠盈盈的包容来成就,笑过之后却留了几分涩。再像双儿、灵素的,就不必说了。我也喜欢郭黄,却不喜欢他们之爱,只因不在对等的位子,总有一个拉着一个跑的味道,杨过和小龙女的亦同。素素与张翠山是平等的、对等的,无论是外貌身家这等俗物,还是内心与才智,他们太相配,也爱的太相溶太美好,是为生死不离。殉情是无奈,但放在他们之间也是必然结果、唯一结局,即便是孩子的存在也不能让其分开。在神雕的蓉儿因充满母性而变为常妇的时候,素素仍是长发迎风白衣胜雪的女子,带着自信和几分纯真的微笑凝视张翠山:你不会不爱我。

素素也不是主角,但这不够长的篇幅才成就了她的完美。在周聪明与否的跟贴里,有位说的,是周成就了倚天,用她的不统一。其实赵敏又何尝不是。她们前后的性格转变直叫人如吞了口冷饭,除了咽下别无他法,不舒服也只有认了。蓉儿的转变是合理的人性化的,带了几分不可违抗,但就是因为太真实,才免不了的叫人失望,只因心中的仙子坠落了。也许我们在小说故事中期待的,总还是现实不可能有的美好,就如素素般的完美女子。

素素是个完整的女人。素素有挚爱的男子,聪颖的孩子,她的感情因此完整了。她自始至终都是完美女子,她没有变为母亲时,在她的生命里,对翠山之爱永远是第一位的,但她并没有因为爱而失去自我的一切,她是真正作为一个聪明女子在面对世界。即便是追随爱人共赴黄泉,也自信可叫那些围攻的凶手在世不得逍遥。盈盈一笑中无声的那一句“交待”,是用惊艳刻下的永恒。

为爱而生,为爱而死

金庸先生在叙述这回文字时轻描淡写,没有忧郁,没有缠绵,情节在紧张而又又张有驰进行着。当素素从俞岱岩的房间走到大厅时,看到了丈夫张翠山自杀而亡,她没有嚎然大哭,也没有茫然不知所措,甚至连眼泪也没有,只是凄然地对儿子说:“人死了,活不转来了。”那镇定从容似乎很无情,然而这正是多情深处转无情。她已经选择了自己的归宿——自杀殉情,伴张丈夫而去,做一对同命鸳鸯。

没有缠绵,没有悲悲切切,却是如血的悲壮,如酒的刚烈。她让爱情如惊电划破黑暗长空,似焦雷炸破寰宇,以一个惊叹号为爱情做出了最完美,而又最凄恻的诠释。让一切关于爱情的语言变的无力,让一切描绘爱情的五颜六色变的苍白。一切的话成为多余,一切的表白成为累赘,只有那捧鲜血让爱情成为永恒的瑰丽。

在这场悲剧里,张翠山的死成全了对义兄金毛狮王谢逊的道义,对师兄俞岱岩的师兄弟情意,以及对素素的感情,而素素在这场悲剧里只成全了爱情,她是一个为爱情而生,为爱情而死的女子。

素素的爱情高贵而典雅

当她的娇躯缓缓的倒下的时候,以一种流星损落的姿态,在苍宇中沉下,那种光华那些大侠宗师黯然失色。那是对爱情的坚贞,对爱情的忠诚,那是用生命来演绎爱情的诺言。飞蛾是微小的,但对光明的追求让我们感到敬佩,素素是弱小的女子,她对爱情追寻如飞蛾扑火一般热情感动着我们每个读者。

素素是一个充满灵气与邪气的智慧女子,这二者的结合注定她的行为乖张,然而哪个至情至性的人不行为乖张,不和常理。这种乖张的性情是情之所钟者的表现。这种行为的人,她一旦钟情某件事物,一生都处于迷恋状态。一旦她迷恋得事物消亡,那么她的生命也接近消亡。这是支持他们生命的一种信念哲学。正如尼采所说:“为了能忍受对虚无的渴望,它需要超越空间,时间和个体的难得恍惚境界;这种境界又需要一种哲学,教人通过想象来战胜对世俗的难以形容的厌恶。”

对素素而言这种哲学无疑是爱情。爱情支撑着她整个生命,她的生命等价于这场爱情,她从生命的伊始好象为这场爱情而等待,等待在时间横无际涯中。当爱情来临的时候她象飞蛾扑火一般,明知是死亡,也义无返顾,这是一种本能,来源于情不自禁。

情不自禁的爱,是所有爱情中最令人由心而发的,也是最单纯质朴的。她无法让自己前思后想,无法容忍爱情从身边匆匆而过。黑格尔说:“在这种情况下对方在我身上活着,我也就在对方身上活着。双方在这

个充实的统一体里才能实现各自的自为存在,双方都把各自的整个灵魂和世界纳入到这个同一里。”什么能比爱情中的情不自禁更能感动人呢? 在这种情不自禁中,素素不断扭曲自己的性格,委屈自己,成全“张郎”。她抛去女孩子的矜持,蓄意讨好爱情。素素是一位只会向爱情低头的女子。她所承受的一切,只为和心爱的人天长地久,过一对柴米夫妻,所以她在冰天雪地的冰火岛,过着钻木取火,茹毛饮血的坚信生活,她认为那是人间仙岛。对于相爱得人而言,就是世界上最高的权威,所有的财富聚集,他们也会弃置蔽履;就是让她穿着褴褛的衣衫,住着寒窑山洞,他感到也胜过貂俅皮衣、广厦万间。

上天也并没有亏待有心的人,给予了他们十年的光阴。对于张殷他们这十年是他们命运中最幸福的十年,他们的一生都是为了着十年准备。在时间横无际涯中,在那千百年的等待中,就是为了十年的相聚。相爱十年,朝夕相处,能有个知己,爱自己疼自己的人,是何等的幸福。

素素的爱情不同于后来的赵敏与周芷若的爱情。赵敏所爱的是一个武功盖世,名重权位的张大侠,周芷若钟情的爱也抵不住盖世武学的诱惑。而素素只是爱的张翠山这个人,无论他是不是侠客,是不是名门子弟,这对素素来说并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张翠山对她的爱。赵敏对张无忌的爱情象公主对百姓的施舍,如奇遇,逻辑性勉强;周芷若的爱多的是名利束缚,她爱的是光明顶上独战六派的大侠。他们的爱情都是加了各种条件,不是纯净的。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张无忌是个普通人,他们还会爱他吗?而素素追求的是平凡之爱,在书中不是英雄人物,无论他的性格还是作为,而素素爱的不是英雄,她只爱张翠山这个单纯的人。

素素是个充满灵气与邪气的智慧女子,也就是这邪气铸就了她的钟情与烈性。这种烈性为她见丈夫亡故后而殉情做了铺垫。

在张殷之间的爱情悲剧,他们的悲剧承担者不是张翠山,而是素素。素素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她都承担着这场悲剧的恶名。但素素是不在意这些的,因为她在天国里,圆着自己未尽的爱情。

“生共罗衾,死同穴”当用生命鲜血来演绎的时候,那有说不尽的凄凉与悲壮;用生命兑现“天上地下,永不分离”的诺言,比用柔软的舌头说出的山盟海誓,更令人缠绵凄恻;用鲜血追随鲜血,这比语言更能说明爱情的伟大,死者的忠贞。

一曲武侠的《长恨歌》,婉转地唱尽了“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上集:武当张翠山奉师张三丰命寻屠龙刀,途中邂逅白眉教香主殷素素,二人生情愫。原来宝刀早被素素寻获,辗转落在翠山师兄俞岱岩手上,素素夺刀伤人,及悉岱岩的身份,急聘龙门镖局都大锦送他回武当。大锦不慎受骗,将岱岩交与假扮之武当子弟,累岱岩再受重创,其后竟欲杀素素开脱,素素愤而血洗镖局,翠山尾随而至,却被误作凶手。素素邀翠山同赴王盘山参与白眉教扬刀立威大典,期间谢逊出现,抢夺宝刀。谢逊夺刀后胁持二人同往荒岛,翠山、素素二人在荒岛上成亲。未几,素素怀孕,谢逊放二人回中原。素素随翠山回武当拜见张三丰,岱岩认出素素乃当日伤他之人,素素留书出走。翠山得知真相,追杀素素,于破庙寻得素素,正值素素临盘在即。翠山不忍下手。

下集:殷素素被追至破庙产子,张翠山及其师妹施金凤不忍下手,素素得保性命,惟群雄为龙门镖局血案四出寻凶,素素、翠山只好暂避伶仃岛,与谢逊重聚。谢逊不但收翠山之子张无忌为谊子,更传授绝世武功。群雄限武当祖师十年后将翠山交出,金凤为查真相浪荡十年,终流落岛上,劝翠山、素素返中原解释。谢逊为免翠山骨肉分离,暗将无忌送出荒岛。不料无忌为元兵掳去,金凤急往营救,翠山、素素则回武当解围。素素于群情汹情汹涌之际坦白自首,翠山闻言引剑谢罪,素素亦随夫自刎。无忌获救回来见状,认定父母被害,誓报此仇。

1

“孩儿,你长大后,要堤防女人骗你,越是好看的女人,越会骗人。”

张无忌的娘亲殷素素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用精湛的演技撒了一个弥天大谎,给空闻和少林带来巨大的危机,给张无忌的最后一课也算是言传身教了。

而这句话也成了张无忌一生的预言。

在遇到张翠山之前,殷素素干了一件坏事,她杀了龙门镖局72口。其实当看到这里貌似就能看到这对恋人后来的结局了。

金老爷子巧妙地设计了一场惊天大风暴,让张翠山和殷素素走到了一起。一直在想为什么是这么个桥段。后来想通了。

在自然灾害面前,在生与死的边缘。什么金钱权利,什么名门正派,什么江湖使命都是狗屁。能活下去再说好吗?就算是死,有个人陪伴,黄泉路上也不孤单。世界末日来了,警察和小偷携手共进也不足为奇。

而天公作美,张翠山和殷素素没有在这场风暴中死去。既然死不了那就好好的在一起吧。虽说是荒岛孤独的需求,何况殷素素长得也确实不差。可能鲁滨逊也在想这个问题,为什么给我带来的不是个妹纸二是星期五。

2

张翠上受师傅之命下山追查俞岱岩受伤一案,终于在殷素素这里找到些蛛丝马迹。继续追查下去定会水落石出的。幸好,在这之前遇到了这场风暴。

如果没有这场风暴会是怎样。一个名门正派,一个魔教妖女,而且都是年轻一代里的佼佼者。高级督查会和黑社会接班人走到一起吗?

毕竟各自的言行举止都牵扯到门第荣辱。都是不收广告费的代言人。恐怕在恋情告白之前就死在萌芽之中了吧。

可是在经历九死一生之,颠沛流离到冰火岛之后。嫌疑人就在眼前,要不要揭穿,要不要细究到底?

最终,张翠山还是选择了欺骗自己。给自己极大的心理暗示,杀人凶手不是对面陪着我的这个姑娘。尽管知道真相可能并不是这样,可是又有何妨呢?荒无人烟,就你和我,揭穿你干嘛,我又不傻。

当然,殷素素也是心照不宣,也没说出真相,一直瞒了张翠山十年。

3

在冰火岛上的十年生活显得那么不真实。因为这十年彼此过得真的很快乐。虽是正邪有别,却实实在在地活出了模范夫妻。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幻想:一场自然灾害,把自己和女神或者男神困在了某个地方,只有你们两个,你们无法逃出去。久而久之,就一起堆土加瓦,砍柴捕鱼,相夫教子,同心同德,心心相印……当然,最好过个那么今年还能回到现实生活中来。

反正我是这么幻想过。

似乎张翠山和殷素素的江湖恩怨在上冰火岛的那一刻就被按了暂停键,此刻应插播爱情故事。

美好时光总是短暂的,从江湖中来,到江湖中去。始终,他们还是踏上了回中土的小木筏。

回到武当,殷素素在俞岱岩面前坦白了所有的过往。此时,张翠山的心情是像吃了屎的。

“你骗得我好苦啊!”张翠山对殷素素说到。

“五哥,你我十年夫妻,蒙你怜爱,情深意重,我今世死而无怨,盼你一剑将我杀了,全你武当七侠之以。”殷素素回到。

比起张翠山的愤怒,殷素素说得反而冷静。或许她早就做好了这一天来临得准备,估计在回中土得木筏上已经有一千次得场景模拟了。

4

张翠山自杀了,是你,你自杀吗?是我的话就不。因为我脸皮厚。

被殷素素说中了,张翠山要全七侠之义。但毕竟十年得夫妻情分摆在那里,既木已成舟,过去的事情也不能做何改变,当前都是一脸得尴尬,以后要怎么过也是不敢想象。

张翠山觉得无脸面对同门,又不好意思偏袒妻子,更不能让武当因为他和天下武林为敌。所以他只能选择自尽。说到底还是没参透好死不如赖活着这句话。

张翠上死了倒是轻松,向师门表了忠心,替殷素素还债。可是他没想过他死后殷素素和张无忌怎么办?难道天下武林会因为他的死而放过殷素素和张无忌而不追查谢逊和屠龙刀的下落吗?

张翠山虽死,武林仍要向殷素素讨债。说白了,你张翠山的死我们不领取,死了也是白死。那自然而然,殷素素哪里还有生存的余地,自然也就随张翠山去了。

死之前她已没什么可怕的了,丈夫已经离我而去,而我也做好了准备。你们既说我是妖女,那我就恢复本来面目,在死之前坑你少林一把。所以也就有了这个弥天大谎。

张无忌长大后,虽武功高超,但我个人不太喜欢他的性格。优柔寡断,没主见,脸皮薄,好面子,的确是张翠山亲生的。

反倒他娘殷素素和赵敏挺让我喜欢的。正性情,又有脑子,其实也就是张翠山和张无忌太轴。你还是觉得越漂亮的女人越会骗人吗?可能只是更想被漂亮女人骗吧。

话说谢逊自从在王盘山岛扬刀大会上将张翠山与殷素素挟持至自己船上,心中盘算着找寻一孤僻小岛,潜心研究屠龙刀的秘密,待到发现秘密之时,再寻得成昆报仇。张翠山本以为自己以书法胜得谢逊,谢逊会放过他们,但根据船的行驶方向来看,他们是向东步入茫茫大海,距离中原越来越远,内心十分不情愿。毕竟张翠山是名门正派,眼前同行的谢逊与殷素素皆非正教,便想早早离开。

他几次向谢逊发誓不会透露秘密,但谢逊却依旧不放他走。谢逊武功高强,正面交锋张翠山根本不是其对手,但不杀谢逊他根本脱不了身,为今之计只有偷袭谢逊才能逃跑。张翠山本身也想到偷袭这条计谋,以殷素素的智商也能想到,但为何二人不偷袭谢逊逃跑呢?

从张翠山角度看,毕竟他出身名门正派,而且一股浓厚的书生气息,偷袭显然是不符合他的作为。原著中他也说道:“咱们身处奇险之境,然而若于他睡梦之中忽施暗袭,终究非大丈夫所当为。”于是他的做法便是叫醒谢逊,他与谢逊比武,而殷素素在旁边发射银针。殷素素虽表面赞成偷袭,实际上在二人比试时,她也未出手,白白浪费逃跑的机会。

显然殷素素是因为爱张翠山,想与他在一起,才不出声相助的。谢逊在挟持他们时曾说:“你两位郎才女貌,情投意合,便在岛上成了夫妻,生儿育女,岂不美哉?”殷素素内心是倾向于被谢逊挟持,因为他就是想与张翠山在一起。而且在二人比试掌力僵持不下时,殷素素发誓要与谢逊居住荒岛,直至发现屠龙刀中秘密为止。最终他们逃离谢逊时,殷素素说道:“或许你心中会怪我,但那时我只盼跟你在一起,去一个没人的荒岛,长相聚会。谢逊逼咱二人同行,那正合我的心意。”他们偷袭失败也是因为有各自的小算盘,张翠山则因为名门正派的影响,而殷素素则一心挂着张翠山。最终二人还是排出万难,结为夫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448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