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四则_浪漫分享网

浪漫分享网移动版

主页 > 恋爱咨询 > 情感经历 >

回想四则

>

回想四则之一

——做溪水

“做溪水”,就是发洪水,福州人叫“做溪水”,这是天灾,是无法防止的。

福州位于闽江下游的冲积、洪积平原上,由于地形、地貌关系,简直每年都发作洪水,只是大小水平不同而已。

记得儿时,国民党政府当局对防洪并不注重,没有在闽江两岸修防洪堤,所以发作洪水后,洪水疏通无阻,南台和郊区连成一片,构成汪洋大海。

从地史上看,在晚第四纪,福州郊区其实就是海,后来地壳上升,海水逐步加入,空中也就显露来了。

每当发洪水时,大人们总是忧心忡忡,由于给国度的经济和人民生命财富带来宏大损失。而我们小孩并不了解, 发作洪水时,小孩们并不惧怕,我们不像大人那样忧心忡忡,愁眉苦脸。

也许我们家左近,地势不是太低,蒙受洪水的危害不算严重,很少看到左近倒塌房屋的状况。

但在闽江两岸,如仓前山、南台一带,每次洪水蒙受的毁坏是很严重的,许多房屋倒塌,万寿桥的桥墩、桥台被冲垮,下游山区的树木、家具、死猪、死牛等等,随着汹涌磅礴的洪水漂流而下……一眼望之,毛骨悚然。

这些状况我们小孩压根儿不晓得,所以把发作洪水当着是件大坏事,恨不得来洪水,由于我们可以乘机好好的玩,可以光着脚蹚水玩。

洪水来势凶猛,下跌很快,我们往往在洪水还没淹到厅堂时,就在厅堂的柱子上用钢笔(彩笔)画上记号,并注上离地板的高度,然后盯着看洪水下跌的速度和退水的速度。记号普通画一米高就可以了,由于每次发洪水,我们家洪水下跌的高度普通就在50厘米左右。

做溪水,大人担忧的就是东西被淹、睡觉成绩、吃饭成绩。这些成绩都要提早做好预备,所以洪水来之前,就把怕淹的东西垫高了,其次是把床上用品搬到阁楼上,这些事比拟好办,哥姐们都会帮助做。

最头痛的成绩是吃饭成绩,假如洪水涨的不高,还可以做饭,成绩不大。一旦洪水涨得高,灶膛被淹了,无法做饭,而且洪水一旦涨的高,往往一天退不来,买的慢头号容易发嗖,还吃不到新颖菜,开水也得省着喝,总之,饮食遭到的影响比拟大。

假如要战争常饮食一样,只要用沙袋把灶四周围高,这是不得已的事。在我的记忆里,我们家仿佛还没这样做过。

做溪水,大人确实操心的很,但我们年岁小,不了解,只晓得溪水来了好玩。

我们大一点的小孩,把本人做的小木船放在水中漂;小一点的小孩,用本人叠的小纸船放在水中漂。

听说住在低洼处的住家,有的家里还备有小船,溪水来了,可以划着小船玩,我们好羡慕!我们动起脑筋,把本人家的门板卸上去当船划着玩,玩的自鸣得意。

洪水一来,老鼠没中央躲,常常看到老鼠在水中游,我们就用竹竿子打老鼠;有时看到蛇在水里游,我们都不敢碰它,怕它咬。

碰到漂来的树枝、碎木头号,我们都把它们捡起来,晒干后可以当柴火烧……

溪水退后,家家户户都忙着搞卫生,我们玩的爽快后,也很情愿帮大人扫除,做这做那。我们只能打小工,听大人的指使,真正的技术活、细心活我们是搞不了的。

洪水退后,地板上布满泥沙和杂物,肃清这些泥沙杂物,任务量很大。小孩们,用水冲冲地板、倒渣滓等等,倒可以帮帮助。而大人们跪在地板上,用稻草沾湿沙子把地板擦的的干洁净净,这种又累又细的技术活,我们就干不了。

福州人爱洁净,擦洗后的木地板硬是和饭桌一样又白又洁净。

回想四则之二

——泡汤

福州人把泡温泉叫“泡汤”,就是到温泉澡堂洗澡。澡堂,福州人叫“汤池店”。据记载,现在温泉汤池只是把石凿成槽或砌池让人洗澡,免费也是任人随意给的,设备也很粗陋,不具有澡堂的条件,所以只能叫“汤池店”。后来设备较好,规模较大,就改称为澡堂。

福州的温泉从晋代就已开发应用,自古就享有“闽中温泉甲天下”的佳誉。福州是我国著名的温泉城市,有“温泉之都”的称号。温泉散布广、储量大、埋藏浅、水温高、水质优,有利安康等优点。这在其它城市是难以媲美的。

福州人历来把“泡汤”看作一种享用,在紧张任务之后,到澡堂里“烫一烫,浑身有说不出的舒适。

福州东城区温泉遍及,温泉澡堂多时,约有百家左右,许多住家左近都有澡堂,穿着木拖鞋走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就到了,洗完澡,穿着木拖鞋回家,到家后,头发还湿着呢!令其它城市居民望洋兴叹!

老福州能在60多摄氏度的汤池里烫上十几二非常钟,烫的全身发红,冒汗,有的人是每天必烫。

小的时分,常常和哥哥们一同到澡堂洗澡,我们住在西郊,澡堂都在城东,有段间隔。但福州城区不大,我们都是步行到澡堂,大约二三公里地吧!平常我都是光着脚丫的,玩起来爽快。到澡堂洗澡,要进城了,依妈说;进城了,要像样些!不能让城里人笑话我们。所以穿了球鞋,但没穿袜子。哥哥们都在城里念中学,他们都穿鞋和袜子,不像我是个野孩子。

听大人说,温泉澡堂是分等级的。

一流的澡堂,是最初级的澡堂,设有普通池、特别池和团体池,设备完全,效劳周到,除递给热茶、热毛巾外,还要送上一件浴衣。汤池都是用马赛克铺成的。座位既有大厅,又有单间,茶水和点心种类完全,但价钱昂贵。百合和福龙泉就是属于初级澡堂,都是有钱人光临的中央,常常有黄包车停在门口。

二流的澡堂,只要普通池和特别池,没有团体池。汤池都是用砖砌的。座位只要大厅,有的备有大批单人世。效劳程度以及设备都不如一流澡堂。古三座、八角井,就是属于这一类。

一、二流澡堂,除烫汤洗澡外,还有辅佐效劳,就是擦背、修脚和按摩。三流澡堂很少有人需求。

三流的澡堂是比拟差的澡堂,只要普通池(分大小池),汤池是水泥的。座位只要大厅。效劳质量当然不如一流和二流的澡堂。我们去的都是三流澡堂。

记得,我们常去的澡堂是万安泉和六一泉,是属于比拟差的澡堂,是三流澡堂。进门后就是一个大厅,外面摆着几十个藤躺椅(竹躺椅)。我们找个空躺椅坐下后,款待递一个“手巾把”(热毛巾)、一双“高底屐”(木拖鞋)给主人。然后,要了一杯明前茶。喝完茶,用热毛巾擦擦脸,接着就脱衣服入池泡汤。普通大池温度低些,小池温度高些,少数人都是先泡大池,后泡小池。

许多人泡在一个池里,像下饺子一样,显得热火朝天。有些烫客边烫,边在身上搓动着手,身体不时摇摆摆动,不时地喊叫,是一种满足的叫声,烫的直到全身发红、冒汗了才下去。那神韵绝不是明天的桑拿浴所能比的。

那种烫完一次,上池后穿完衣服就走的主人,往往是比拟忙的人,他们来洗澡是为了洗掉身上的污物,也许是一个礼拜来洗一次,洗完就走。他们是真正的名符其实的洗澡,不是烫澡。

真正烫澡的烫客,都是每天必来的,而且要重复烫好几次。他们神态自如。他们要来一杯明前茶,品茗后,躺在竹躺椅(藤躺椅)上闭目养神,时不时下池烫一烫,下去呷口浓茶,或闭目养神,或与邻座聊天,或听四周的烫友弹丸之地地神聊,什么家事、国事、天下事尽入耳中,你说有什么比这种享用更惬意?

我们到澡堂次要是洗澡,一个礼拜来一次。我们不算忙人,有时也烫几次汤,上池后押几口茶,休息休息,听听四周烫客聊天,再下池烫烫,有时还向款待要些糕点尝尝。有时我们洗完澡,在澡堂门口的小担子吃些扁肉面、鱼丸等小吃,这种印象至今不忘。

在澡堂比拟集中的周边都有配套效劳的风味小吃店,如猪血粉、鱼丸、扁肉面、肉夹饼、鱿鱼蒜头酱等小吃点。

我们有时也在这些风味小吃店吃点心。

在福州边泡汤,边品茗花茶,泡汤出来后,再品赏福州的名小吃,这难道不是神仙的生活吗!这种普通老百姓神仙似的生活,恐怕再找不到第二个城市了。

回想四则之三

——火烧厝

火灾,福州人叫“火烧厝”。福州的民居以“柴埕厝”为主,所谓“柴埕厝”就是木构造的简易房屋,所以福州火灾频繁,每年都要发作好几次。

外地人对火灾似乎习以为常。虽然如此,每当发作火灾,都有恐惧的觉得,特别是在本人家临近地域发作火灾时,都有大难临头的畏惧。

早年的福州城区是大片的“柴埕厝”密集区,巷道狭小,火灾时,“水龙“(铁壳铁轮的人力拉的消防车)进不去,干焦急,只能看着火灾的蔓延,形成人民生命财富的严重损失。

福州由于火灾发作频率高,抵消防报警比拟注重,报警台备有铜钟、土炮,实行24小时值班制。每当发作火灾,可以听到乌石山上消防报警台的撞钟声。撞钟时先撞乱钟,提示人们留意,然后分一声、两声、三声、四声、五声(事先火警分五个区,钟响几声,表示火警所在的区),然后听到炮声。即便是在夜间,人们在睡梦中听到钟声,也晓得发作火警的区域有没有本人亲朋好友。

小时分,每听到乌石山上消防报警台的撞钟、炮声,再听到救火会的“飞毛腿”锣手,边敲边飞快地跑,霎时把四周氛围搞得紧张起来,我心里总是很紧张,生怕在本人家左近发作火灾,这种状况阅历过好几次。

其中有一次是在我从闽南回来那年的冬天,在我们何氏里大院前门左近发作的火灾。火灾发作在黄昏,是在一间稻谷子加工店开端的,听说是电线短路惹起了火灾。稻谷加工店距何氏里西面约100米,事先风力并不大,但吹的是东南风,火势不断往何氏里方向蔓延。

我和邻居小孩一同去看这次火灾,我们是在听到钟声、炮声和“飞毛腿”的锣声后去的,去时曾经看到天空一片火光,火光窜到何氏里院落里,映红了地板和四壁。

到了现场一问,听说曾经烧了有半个小时了,我们都紧张极了。我浑身发抖,讲话时嘴也发哆嗦,牙齿情不自禁地打颤。

现场乱成一片,只见有扛会牌(写着救火会的称号),有十多人用**绳拉着“水龙”往火区跑,收回震耳欲聋的巨响,街上摩肩接踵,救火队的人在前头边喊边引导围观的人群,紧跟着“水龙”前面,是拿水枪的、扛竹梯的、扛木耙的和挑水桶的……须臾之间,便构成一支浩浩荡荡的消防大军,其情其景,令人感慨不已。

先抵达火灾现场的“水龙”正在向火场喷水,援丁(也称火兵)们挑水不时往“水龙”的肚里灌水,几个大汉分立左右两侧,上下拉动人力水泵,供应水枪向火场喷水。依据火势变化,“水龙”和水枪不时挪动。局部援丁用木耙、铁勾子等工具,把未燃的房屋木构件毁坏,然后喷下水或拉出来,以避免火势进一步蔓延。

火场的火光冲天,吞噬着四周的房屋,收回噼里啪啦的响声,热浪向外分散,映红并烘烤着围观的人们。围观的人们少数是临近火区的居民。他们无法帮助,也不知怎样帮助,二心只想着救火队快点把火灭了。他们还希望不要刮风,更不希望风往本人家方向刮。许多围观者生怕火往自家方向延伸,有的人和我一样在发抖,说话时嘴发哆嗦,牙打牙;还有的人站在那里直发儍。

紧挨火区的居家,他们无意观看火场的情形,早就把家中宝贵的物件撤走,家里存有金银首饰的,紧紧抱着瑰宝盒,唯恐被坏人抢走;有的家庭条件差些的,没有瑰宝盒,抱着棉被、枕头,肩上挎着装衣服的布袋子;有的抱着小板凳、热水瓶或其它什么小件的;有的边跑边在地下捡东西;有的边跑边叫,哭的哭,喊的喊,惨不忍睹。

好在火区紧靠街道(半街)“水龙”可直接抵达火场,且有几辆“水龙”同时灭火。加上救火队员冒着生命风险,贪生怕死地全力抢救下,终于在较短的工夫内,火势失掉控制,没有形成太大的损失,实为大幸。

小时见过屡次火灾,唯有这次是最触目惊心的,至今难以忘怀。

回想四则之四

——看龙舟竞赛

福州西湖每年端午节都要停止龙舟竞赛,终点在湖的北面,起点在湖的南面。

西湖南段西侧有一条紧挨湖边的南北向的湖头街。湖头街除南端有几家石刻店,北段止境有一家茶馆外,其他的都是柴埕厝住家。湖头街临湖一侧的住家欣赏西湖龙舟竞赛,具有共同的地位优势,近水楼台先得月,从而成为观看西湖龙舟竞赛的理想地段,每到端午节龙舟竞赛,这些住家总是济济一堂,挤满了人。

孩儿时期,总是在茶馆观看龙舟竞赛。茶馆是临湖的吊脚楼,面积宽阔,我们边看龙舟竞赛边喝茶水。

我们家是紧挨西湖西侧的后营村,距西湖很近,家门口有一条小路,往东走约百米就到湖头街的茶馆。

茶馆的斜对面是湖头街小学,我在湖头街上过小学。记得上小学时,每到冬季,常常到茶馆喝茶。茶馆的老板是我们的远房亲戚,我们都叫他“依庆伯”,对我们特别热情。我们对他也很亲近,总是讨好他,目的不是喝茶,次要还是端午节到他家观看龙舟竞赛,

我们卓家亲戚,伯公、叔公、堂伯、堂叔、堂兄弟、堂姐妹等,都住在湖头街。湖头街大约有一半的住家都是姓卓的,有“卓半街”之称。每当走在这条街上时,总有一种浓浓的乡里味,有一种很深的情结。

住在这条街上的卓氏家族,除依庆伯一家较为富有外,其他的都是穷的很,我们路遇这些亲戚时,也就是打个招呼而已,很少到过他们家。

只要过年和端午节才有交往。过年时,到过晚辈亲戚家拜个年,或晚辈的亲戚到我们家拜年;端午节次要是到他们家观看龙舟竞赛。

端午节,是我国四小节日之一,端午节祭奠的内容可不少,什么吃粽子、插挂艾草与菖蒲、涂饮雄黄酒、薰苍术、划龙舟等等。但我们小孩只对观看龙舟竞赛感兴味,对其它活动都不感兴味,难怪端午节又称龙舟节。

每年端午节,我们少数到依庆伯茶馆观看龙舟竞赛。他很热情,早就把家里洗刷、清扫的干洁净净的。在临湖的房间摆了大大小小的椅子和板凳,而且备好茶水,是福州人最爱喝的茉莉花茶。

我们喝完茶水后,小孩都坐在有栏杆的长板椅上(相似美人靠),脸朝湖,两条腿伸向栏杆外,两只手抓着木栏杆,等着看龙舟竞赛。平常喜欢闹的小孩,这时都很老实。大家心境都很冲动,老盯着湖的北面,翘首以待地等着龙舟的到来。恨不得跑到龙舟上,催他们快点来。

每次竞赛,总有五六只龙舟,龙舟头都装上雕琢精密、油漆一新的,什么白马头啊!红马头啊!黄龙头啊!、青龙头啊!等等。

参赛的小伙子个个光着下身,穿着裤衩,他们肌肉结实,皮肤黝黑。

每条龙舟的船头都站着一个指挥者。

当发令员“嘟”的一声长哨,竞赛就开端了。这时,每条船站在船头的指挥者,左手拿着锣,右手握着锣锤,雷响激越铿锵的锣点。打的是闷锣声(即锣锤打击锣后,立刻把手掌捂着锣),一边打锣,一边弯腰往前躬,打一下,弯一下。划桨者听到闷锣声,身体齐往前弯(姿态就像离水的虾一样),同时落浆划水,只见浆的周围溅起白色的浪花。然后,又是一声闷锣声,划桨者又同时落浆划水,举措划一利索,如此重复行进。

划桨者个个奋力挥浆,龙舟如离弦之箭,在湖面上,掠起一条条白色的浪花水链,蔚为壮观。

划桨者训练有素,劲健沉稳、步伐协调、顽强拼搏,令人蔚为大观。

最精彩的是最初二三十米,这时最紧张,各方都拼尽全力,岸上的观众也齐声呼吁,锣鼓声、呼吁声、喝彩声,声声入耳,把赛龙舟的氛围推向低潮。

有时,往往呈现齐头并进,或仅相差一两米,这时最为紧张,两岸的观众也声嘶力竭喊,助威,使竞争愈加白热化。

最初,看谁训练有素,配合默契,体魄健壮,又能坚持究竟,谁就会获得成功。

不过到最初二三十米,谁胜谁负,大局已定,很难呈现赶超状况,胜负已见分晓,由于大家都精疲力竭了。

白马头的龙舟是我们后营村的龙舟,每年都参与端午节的西湖龙舟竞赛,每年都得冠军。参赛者都是菜农,我们都看法,他们膂力充分,肌肉兴旺,平常刻苦训练,技术高明,得冠军是在预料之中。

卓宝熙

2022-09-16

(责任编辑: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