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何那么喜欢朱标?

朱元璋为何那么喜欢朱标?,第1张

朱标的性格很讨喜,他不像自己的老爹朱元璋那般暴躁,忠厚爱人,谦逊有道,对大臣和老师们十分恭敬。他做太子那会儿,见老爹杀人太狠,便向他提议“宽通平易之政”,一个是暴躁的君王,一个是谦和的太子,朱标在大臣们心中的好感度可想而知。

老三朱㭎被人告发有谋反的意图,朱元璋得知后很生气,要将其处死,朱标哭着替自己的弟弟求情,朱元璋被朱标感动,才作罢。

嫡长子朱标又特别优秀,所以他根本就不用为了国本而发愁。但是,就是这位太过优秀的嫡长子,引发的却是难以预料的皇位之争。朱标闪闪发亮的光环,掩盖了朱元璋其他儿子的光芒,这其中,就有朱棣。朱棣,朱元璋的第四子。

后来的明成祖,永乐大帝。相比起他的大哥朱标,朱棣无论是出生时间还是出生地点都糟透了。朱标出生时,朱元璋刚好打了胜仗,自然会认为朱标的出生是老天的赏赐,再加上这是他第一个儿子,欣喜之情难以名状。

而自洪武十年后朱元璋就下令“朝中政事先启请太子处分,然后奏闻。”要知道,让太子主持处理政事会对皇帝权力构成相当威胁,所以历代皇帝很难做到放手让太子参与政务,更别说朱元璋这种工作狂型的开国之君,只有对太子有极大的信任和真心倚重才能有此决定。

扩展资料: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八月,朱标奉命巡抚陕西,巡视归来后,献陕西地图,随即病倒。直到次年四月因病去世。关于朱标到底生了什么病,史料方面仅提及了“风寒”,再无其他记载。

“风寒之症”这个理由看似简单,但实际上你却找不到一点破绽,因为在古代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的情况下,“风寒之症”实在是可大可小。

如果不严重,对于一个壮年男人,抗一抗也就过去了;可一旦严重,且引起其他疾病,那么导致一位壮年男性死亡,也不是不可能。所以,“风寒之症”这个理由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是毫无破绽。

从《明史》的记载来看,朱标的死亡似乎没有任何疑点,要说有,那就只有时间这一个疑点。从朱标生病到去世,之间长达数月时间,那么这里就有两个可能:

第一,患病极为严重。如果朱标真的只是患了“风寒之症”,那么从其长达数月而未痊愈的情况来看,其病症应该是极为严重的。可问题是,关于这段时间内并无任何记载,只记载了其“病中上言经略建都事”。

可见朱标是带病处理政务的,然而如果还能处理政务,似乎又说明其患病应该不是很严重,有些矛盾。

第二,病愈后突然去世。如果朱标的病并不严重,且在这数月间已经治愈,那么朱标的去世显然就是“暴毙”,而非“病逝”。可是《明史》的记载却是“明年四月丙子薨”,且与前文“比还,献陕西地图,遂病”紧紧相连,显然中间并未发生什么大事,只是由于久病不愈而去世。

-朱标

-朱元璋

马皇后一共生了5个儿子。分别是:朱标、朱樉、朱棡、朱棣、朱橚。

1、朱标

(1355年10月10日—1392年5月17日),安徽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长子(也是嫡长子),母孝慈高皇后马氏,明惠宗朱允炆之父。

朱标于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九月出生在太平商人陈迪家中。朱元璋称吴王时便将其立为世子,随宋濂学习经传[1]  。自幼受到悉心教导,明太祖对他寄予厚望,多方培养。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立为皇太子,正式确立他为接班人。

2、朱樉

(1356年12月3日—1395年4月9日),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第二个儿子 [1]  ,懿文太子朱标同母弟,明成祖朱棣同母兄,母亲孝慈高皇后马皇后,《南京太常寺志》记载为李淑妃所生,明代九大攘夷塞王之一。

3、朱棡

(1358-1398年)濠州钟离(今安徽省凤阳县)人,明太祖朱元璋第三子,母孝慈高皇后马氏(马皇后),《南京太常寺志》记载为李淑妃所生,九大攘夷塞王之一。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封晋王,洪武十一年(1378年)就藩太原。

4、朱棣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太祖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 等。

5、朱橚

(1361年—1425年),安徽凤阳人。明朝宗室,医学家。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明成祖朱棣的胞弟,生母待考证(因与朱棣同母,且朱棣本身生母存疑,故其生母可能性有二。孝慈高皇后马氏或碽妃)。

-朱标

-朱樉

-朱棡

-朱棣

-朱橚

出自**《朱洪武》。

《朱洪武》是由徐大钧执导的历史奇幻片,杨群、祝菁参加演出。《朱洪武》讲述了金龙与刘伯温相助朱元璋逃走,召来白猿、金龙,打败魔神,摧毁了元朝皇宫。

剧情简介

仿效日本特摄片而拍的神怪片。讲述朱元璋小时候全家被杀,给人放牛为生。因为他是龙种,能使唤泥人石狮,还能敲响石鼓,正应了元朝国师的预言。

皇帝知道朱元璋就是要推翻元朝的人,命国师召唤魔神追杀朱元璋。金龙与刘伯温相助朱元璋逃走,刘伯温召来巨大白猿与魔神战斗不敌,最后是金龙与魔神大战,打败魔神,摧毁了元朝皇宫。

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任总理朱镕基是湖南长沙人,他们这支朱家世居长沙安沙乡棠坡,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直系后裔,属于朱元璋第十八个儿子岷庄王朱楩这一支。

朱楩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周妃所生的庶十八子,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始封为岷王,原建国于岷州(今甘肃岷县)。洪武二十八年,改派朱楩南镇新收服的云南。后因在云南与沐英家不和,又多次非法胡为,擅收地方官印信,暴虐杀人,屡教不改,洪熙元年(1425年)四月,朱楩被明仁宗从云南北迁至武冈(今湖南武冈县)。从此,岷藩一支,自甘肃经云南,最后定藩于今湖南武冈。公元1450年, 朱楩去世,谥为庄,史称岷庄王。

当年,朱元璋有24房子孙。考虑到随着子孙繁衍,可能会名字重复,朱元璋于是亲自为子孙们制定了取名命字的原则和方法。他为24个儿子的后代世系,各拟定了20个字,每个字为一世。凡子孙初生,由宗人府依据世次顺序取双名,双名中的前一个字即太祖所取,后一个字则必须是一个以五行做偏旁的字,五行则以“火、土、金、水、木”为顺序,如“火”为朱元璋孙子辈命名所用偏旁。在朱元璋为24房子孙所取派语中,长房东宫懿文太子朱标的后裔世系派字是:“允文遵祖训,饮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第四房燕王府也即后来成为明朝帝系的朱棣后裔世系派字是:“高瞻祁见 ,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如建文帝朱允炆,即是朱元璋长房“允”字辈,“火”行。又如最后一个皇帝崇祯朱由检,即第四房第十代,属“由”字辈,“木”行。

朱元璋为第十八房朱楩后裔以制订的20个字派是:“徽音膺彦誉,定干企禋雍,崇理原谘访,宽镕喜贲从”。

岷藩王室的传递世系是:

一世:岷庄王朱楩。

二世:岷岷恭王朱徽糅

三世:岷顺王朱音瀼

四世:岷简王朱膺钚

五世:岷靖王朱彦汰

六世:岷康王朱誉荣

七世:岷宪王朱定燿

八世:岷王朱禋洪(朱定燿曾孙)

九世:岷王朱企崟(朱禋洪从叔)

公元1643年,流贼攻陷武冈,第9世岷王朱企崟被杀,明朝岷藩王族灭亡。

虽然在朱明一朝时,岷藩家族一支宗室成员,大都比较平常,没有产生特别优秀杰出的人物。不过,到了今天,这个家族的后人却产生了一位举世瞩目的杰出政治家,那就是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

据记载,朱镕基家族就是出自第8代岷僖靖王世子朱干跬的一个名叫朱小鲁的儿子。这支家族后来从湖南武冈又向东北迁到湖南省城长沙安沙乡的棠坡,成为棠坡多福堂朱氏。

朱小鲁生子朱其美,朱其美生子朱雍松,朱雍松生子朱崇相,朱崇相生子朱理泰,朱理泰生子朱原善,朱原善生子谘桂,朱谘桂生子朱访绪,就是朱镕基的祖父。

朱镕基的祖父叫朱访绪,号荷生,为光绪廿年举人,后任河南补用道。朱荷生生了6个儿子,三儿子叫朱宽浚,号介侯,是朱天池的父亲,晚清曾任过江陵等县的县令,辛亥革命后归隐田园不仕。最小的儿子叫朱宽澍,号希圣,即朱镕基的父亲。

朱镕基是朱宽澍的遗腹子 1928年,他出生后,伯父朱宽浚为其取字为“长庚”,含有长命和有文名的双重寄托,同时又按族谱为其取名“镕基”。

由此可见,朱镕基总理是当年明朝一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19代孙,而且,朱镕基名字中的“镕”字,还是朱元璋在600年亲自为他取的。

李立群版本的朱元璋是《洪武大案》在腾讯视频可以观看。

李立群饰演朱元璋的电视剧是:《洪武大案》(2012)、《倚天屠龙记》(1994)。

一、《洪武大案》

《洪武大案》,由曹东执导,李立群、保剑锋、杨幂、富大龙、刘德凯、胡可等主演的古装单元破案电视剧。于2012年1月5日在河北卫视上星播出。

本剧讲述的是明洪武初期,社会甫定,社会底层出生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深知天下兴亡的道理,登基之后就大刀阔斧的整肃吏治,决心建立一个从未有过的清正廉洁的新王朝。

二、《倚天屠龙记》

《倚天屠龙记》改编自金庸同名长篇小说。台湾台视出品的古装武侠电视剧,由赖水清执导,杨佩佩制作,马景涛,叶童,周海媚,孙兴,萧大陆,潘仪君、陈孝萱等联袂主演。于1994年3月10日台湾首播。

该剧讲述了元朝末年,江湖上传闻中可号令天下的屠龙刀和倚天剑这两件宝物,以及一段纠缠不清的多角恋情的故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2541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5
下一篇2023-07-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