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到底是不是"颠覆性创新

特斯拉到底是不是"颠覆性创新,第1张

特斯拉是属于颠覆性创新的,主要体现在其价格策略以及模式创新上面。

一、价格策略,

2013年年末,Tesla要在中国开卖的消息已经传的纷纷扬扬,当时Tesla并没有对外界公布相关车型在中国卖什么价。而最终Model S车型在华起售价格为734万元人民币(约合121370美元)。这一价格远低于此前外界普遍预计的150--200万元人民币的定价。

支撑Tesla做出这个决策的,还是其互联网思维的开放、平等逻辑。当所有人都认为理所当然的时候,超越用户心理让客户尖叫并对Tesla品牌果敢加分,从而形成深度认同。

二、模式创新,

这次Tesla进入中国市场,在其业务模式上没有汽车经销商,而是Tesla的门店完全模仿Apple的体验店模式这样的思路,其本质还是互联网思维的去中介化和体验策略。

Tesla非常清楚当用户和企业之间的沟通愈加便捷、直接和低成本时,营销传播的方式必然发生剧变,企业的生产组织模式也将不再一样,这是一种全新商业模式。

特斯拉相较于其他电动汽车的优势:

1、通过2018年的新能源汽车保质量报告可以发现,特斯拉的Model S三年保值率能够达到698%,比起同价位的很多燃油车都要高出不少,而其他品牌的纯电动汽车三年保值率仅仅只有30%左右甚至更低。所以特斯拉的电动车也被很多人称之为新能源汽车界的理财产品。

2、特斯拉目前在售的三款车型中,除了标准续航版本的Model 3,其他车型全部都是采用前后双电机驱动的,不过就算是单电机的Model 3,0-100km/h加速也仅仅只需要56秒,最快的Model S 0-100km/h加速只需要26秒,性能比很多几百万的性能跑车都要强悍。

3、特斯拉之所谓能够成为世界一流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不仅仅是因为旗下的车型续航能力以及加速能力更强,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很先进,特斯拉是全球第一家率先将自动驾驶驾驶应用在量产车型上的汽车品牌。

以上内容参考凤凰网-专题解码:特斯拉进军中国市场创新策略

特斯拉Model 3真的卖疯了。

自国产降价后就一路“开挂”,不顾疫情负面加成,1-7月累计销售574万辆,超过国内第二到第四名的新能源车型总和;如果把范围缩小到一线城市,Model 3甚至要比你熟知的所有车型卖的更好

为什么这么多人买特斯拉Model 3?这得从车主口中去找答案了

好在电哥身边就有不少新晋Model 3车主,这几位朋友会选购Model 3多少是有些意外的,因为此前他们在我眼中会自带一些固有标签,怎么看都不像是拿下Model 3的主儿。

直到我看到特斯拉车友会的画风之后就明白了。

当然刚刚是开玩笑,接下来就逐一听听他们的故事,换个角度往往就能看透本质,想让试车数百的他们掏钱,肯定是有什么充分又必要条件。

一、老广本广、90后、跨界达人、“白云陈奕迅”、“白云堡堡主” - 大强

如果你在广州生活过,一定会明白“我是XX村人”这句话的分量。

但是你不能用惯有的“7栋楼地主”标签去套大强同学,事实上他虽然远比你我有钱,但也远比你我勤奋。他身上兼具老广的务实本分风格与求新拼搏工作狂人特质,甚至之前他还是一名“头号电动黑”

电哥:你之前应该是一名“电动黑”吧,入手Model 3还挺让人意外的。

大强:我首先要解释一下“我是电动黑”这个事情。

其实我是一个热爱驾驶的人,我不排斥任何好开的车,包括电动车。其次我是一个热爱科技产品的人,因此有什么最新的科技产品我都会去尝试去追。现在的电动车车企主要有三种类型,要么就是老头乐纯代步,要么就是搞“洗脑”、“传销式”营销方式,剩下就是ppt造车了。

“某某国产工厂比德国保时捷工厂先进” “某某是这个地球上最好的车” ,这样的宣传语层出不穷。

且不论这个产品或者品牌本身怎么样,这样的宣传手段本身就很low。另外就是有些车明明就做得很烂,但是只靠宣传来哗众取宠也是让我感到很反感。与其说反感电动车,不如说反感主流的电动车营销。

所以我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很反感这些“电动车”。有一说一,这样的情况,目前特斯拉完全没有出现过,因此我比较看好特斯拉这个品牌。如果有哪一天特斯拉也是类似的做法,我也毫不犹豫会离开粉它的阵容。

电哥:哈哈,之前开什么车呢,增购特斯拉Model 3这个想法是如何产生的。

大强:我以前开的车是大众的老款宝来,它其实已经陪伴我走过了7个年头,加上我每天都需要开车通勤,家里增购或者置换一辆车渐渐成为了家庭事项的重要一环。

说实话,我内心非常喜欢奥德赛、GL8这样的保姆车,这种作为家庭的工具车是非常出色的存在,但是在目前这个节点上,我做了非常细致的用车总结和分析,发现我还没到对它们有刚需的需求。

首先在于宝来的使用上,在驾驶的时间里,有70%的时间都是一人驾驶。偶有家庭7人乘坐的需求,可以通过家里的宝骏7座车或者租车来化解偶然的出行刚需。其次在于通勤的费用上,我每天上下班需要走的公里数约为60公里,周均通勤公里达到了将近400km,因此用车成本将是我第二个考虑的重要因素。

针对上面其实不难看出,我更需要一台符合我驾驶要求,其次是用车成本低的车型。因此,用车成本低且好开的电动车将是首选,这样的第一目标自然就指向特斯拉model 3。

▽AP通勤简直不要更香

电哥:你的买车经历应该是挺丰富的,那么又是如何最终决定购买Model 3的呢。

大强:在有意向之后,我先锁定了几个竞品一起提供给家人先体验再考虑下一步的。

最开始我锁定了新宝马3系,凯迪拉克CT5,这三款偏向驾驶的车型我都分别带家里人去4s店看车,询问价格和金融方案之后才回来进一步考虑。

▽新宝马3与Model 3内饰

在体验的过程中,我自己由于媒体的原因,我负责仔细体验驾驶和机械素质的部分,家里人主要乘坐在后排,考虑乘坐的舒适度。令我比较惊讶的是,本来最不看好model 3的后排,家里人在多次乘坐后竟然觉得可以接受后排的表现。

因此,我就特斯拉model 3了。接下来就是考验自己能否接受它缺点的时候了。由于媒体的缘故,可以借用车辆回来,因此这个阶段我就开始考核自己适合不适合开电动车。我特意借了Model 3 五天时间,开启了一周的“模拟车主”生活。

说实话,最开始两天我基本崩溃了,在这里要奉劝买电动车的一句,最好家里有桩。

但是在仔细盘查了公司、住处商圈附近可以充电的地方后,在不断的尝试“磨合”自己与电动车的生活,发现充电这个问题貌似没有想象中难解。

例如,中午吃饭可以开到商圈的充电车位,又或者平时每周一些购物时间选择一些有充电条件的商圈。慢慢的开电动车其实比燃油车多花就是插充电桩的时间,如果形成一定的习惯,其实电动车花费的能源补给时间甚至比燃油车还要短。

在模拟一周车主生活后,解决了充电难题。此后,Model 3给我带来就是一些其他车无法提供的快乐,例如出色的驾驶底子,堪比百万级车辆的加速能力,智能化的用车体验,自动辅助驾驶,路人的回头率,较低的用车成本,特斯拉特殊的交友圈层等优点。

当然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电动车可以直接上牌,我发现我根本不需要“置换”,我妻子也会开车,原来的7座车需求,竟然变成了伪命题。

电哥:购买体验怎样呢,跟其他人等降价还不一样,你似乎是急着买了进口版本?

买车经历用一个词来决定,就是快。

还是得感谢我是媒体,我留意到最后一批进口版本Model 3库存车可以购买,而且还有小幅度优惠可以提供。因此我毫不犹豫就通过特斯拉工作人员提供的内部链接直接下定进口版车型,从下定就付款到提车上牌,仅仅用了3天时间。是的,你没听错,就是像买菜一样快。直营体系可以让你在官网像淘宝京东购物一样,直接付款,然后去提车点直接提车开走,甚至连牌都上好给你。

我选择的是指导售价为44万的进口长续航全轮驱动版,就是仅次于P版车型的版本。首先说说为什么要选择进口版车型,最后一批进口版车型售价已经尘埃落定,没有国产版本那种被割韭菜的“压迫感”,我特意去调查了2手车市场,进口版的Model 3处于一车难求局面,保值率远超国产车型甚至Model X/S车型。

▽Model X曾深陷“降价几十万”的风波之中

此外,为什么选择长续航,我的每周通勤距离我通过模拟车主的实测,使用长续航车型只需要“一周一充电”就可以满足日常通勤,非常方便,因此毫不犹豫选择长续航车型。最后为什么选择双电机的全驱车型,46s的加速,同样是特斯拉,国产的跟我一蹦就知道差距了,没有感受过的看官可以都试试。一款追求驾驶乐趣的车型,这被我放在首位。

至于为什么不选择更好玩更强的p版车型,说白了就是穷。

电哥:我发现你的思路、需求都很清晰,和特斯拉关系也不错,这么来看Model 3完全是为了符合你自身使用需求的产物?

大强:目前我提车5个月已经走了一万多公里,因为model 3很好开,我的宝来以及宝骏已经放在停车场吃灰多日,我是实际感受到了开过高性能电动车回不去燃油车的日子。

家里属于城中村(电哥:这意味着不缺停车位),其实是可以安装充电桩,但是由于目前村里只有我一台纯电动车,因此安装的过程中受到了阻止。

▽你别说,新能源普及最大的障碍可能是小区物业

电哥:分享点有趣的用车经历?

大强:这一块我举例几个例子来说吧,

例子一、我是公司里第一台特斯拉,我经常停在公司1号门的停车区。我自己偶尔去取车会看到有人围着我的车在抽烟(其实停得距离吸烟区挺远的)。

▽文中大强与阿威的Model 3

例子二、由于我有一定的免费额度在特斯拉超充站,我偶尔会去充电,目前已经加了3个美女新任车主的微信。

电哥:你这么理性的人,这里要求你必须说说槽点。

大强:太多了,估计能写一篇文章。

我在推荐别人的时候,我会先让对方考虑自己是否买电动车,如果要买电动车,预算和用车实际需求也符合要求,其他电动车品牌,目前对比来看,不值一提。

-------我是分割线------

二、鲜肉本肉、95后、车评主持人、高富帅-阿威

经常上网看车评的网友,或许会比电哥更熟悉他。

标准高富帅,年纪轻轻就成为一名主持人并入手Model 3,不说了说多还是羡慕。

电哥:阿威总觉得你肯定是买JDM或宝马M之类的人,特斯拉的想法是什么时候产生的?

阿威:我购入Model 3还是因为皆电在年头的春运开电动车回家策划,让我那三天时间对电动车发生了改观,并且感受到了Model 3对比于过往我接触过的电动车非常大的区别,所以我就开始留意这台车了。

那时候我家已经有两台汽油车了,虽然它们都是日系车且非常经济耐操,但是使用和保养成本还是不少的,例如飞度5千公里小保养一次都要小500块了,加上我每天上下班通勤路途比较长(电哥注:阿威广州工作,住在佛山),平均25个月跑1万公里路程算下来油费也不少,另外我发现其实家里有条件安装充电桩,新能源车在广州有牌照优势(可直接增购),所以买一台电动车就提上日程了。

▽你能在这张图当中找到阿威吗

我的想法很简单,买一台电动车在城市里面和周边城市开就行了没有长途需求,没什么续航焦虑,并且该车还是要具备不错的性能和品牌效应,毕竟家里没有一台豪华品牌车型。

最终看了看自主品牌性价比是高但是不和心意,蔚来品牌可以但是超出预算,最后看Model 3预算符合、性能不错、品牌也ok,我就决定买Model 3了。

电哥:我发现你们的需求都很明确,直接就确认标续版本了?

我的预算就是30万落地,长续航比标准续航多了120公里左右,但是价钱贵了7万,再结合我自己的使用环境长和标其实就是2天充一次电或3天充一次电的区别而已,所以不作过多考虑直接标准续航版。

配置方面主要差了后排座椅加热(广东用不上)、车内喇叭数量(飞度就两个喇叭我也觉得不错),其他几乎一模一样,综上所述标准续航版最适合有限预算的我。

买车其实和传统4s最大区别就是真的没有优惠可以谈,但是我在今年3月就添加了销售的微信有事无事经常找销售聊聊天,所以最后还是讨到了一些福利和礼物(电哥注:我怀疑是因为阿威比较帅),具体看个人情况而言吧。

电哥:每天跨城上班,有被充电麻烦到么

阿威:我的使用场景主要是上下班通勤,往返广州与佛山近郊,都是自己驾驶居多,每天通勤距离大概80公里左右。

我的家用充电桩还没有安装,但是目前我家隔壁的酒店就有120kw的第三方快充桩,使用起来体验还是不错的,暂时还在使用外面的快充桩。车目前买回来两个多礼拜开了800公里,完全胜任我上述的需求。

电哥:看来又是一个精准需求精准购买的案例,有什么有趣的经历跟大伙儿说说吗?

阿威:我觉得Model 3总体体验下来都不错的,和我买车前心里想象一样。

值得注意Model 3的AP真的非常让我满意,正常道路交通无论是高速或者城市道路都能正常使用,甚至我有一天试过在一场大到我目视驾驶都看不清的暴雨下,ap居然能高速公路正常工作,识别一切正常(不建议大家尝试),另外在进入了没有标线的路段ap居然也在根据前方车辆轨迹正常行驶,总体体验我必须给到9分。

充电我倒是建议买Model 3的朋友不一定要在特斯拉的超级充电站进行充电,我试过一顿麦当劳的时间充电费居然高达50块钱,其实外面第三方充电桩的速度也很快,价钱会便宜非常多。

缺点就是你要和滴滴司机们一起去挤充电,接地气的啊威觉得还能接受,毕竟是买不起Model S的穷人能省点还是省点吧。

电哥:老规矩,虽然满意但是也必须说一些槽点

槽点作为特斯拉那是必须的啊!

第一个是车机导航真的浪费了屏幕,主要有指向不清晰、反应慢、不能实时更新路况有几次直接往拥堵路段开,希望能学下高德导航(高德麻烦打钱)。

第二就是底盘和轮胎的NVH表现真的只比我的飞度好一点点,比不上缤智。好险我是飞度车主,所以我还是觉得有提升的。

第三希望特斯拉将来能配上电尾门吧,都到这个价位了,有时候电尾门的存在能让你为女生搬东西上后备箱的时候更加优雅。

电哥:感觉你关注的点是非常细微的,有没有独家秘笈分享一下?

阿威:特斯拉的保险和贷款是可以到外面去办理的,外面上保险能比特斯拉官方便宜一些,以贷款三年十万为例,外面和特斯拉相比利息能便宜2-3k。不要不好意思直接和销售说就行,特斯拉不像其他4S店没有任何捆绑消费。

电哥: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既然选了标续,就没考虑再等一波磷酸铁锂版本降价?

阿威:下面的建议希望能给到等磷酸铁锂电池的朋友,我曾经也和你们一样在等待磷酸铁锂电池,也许你的想法是未来换磷酸铁锂电池后能更加便宜或者是冬季续航更加好等等理由,但是为什么我会选择放弃呢?我是这样想的:

特斯拉过往这么多年来一直使用松下提供的三元里电池,并且特斯拉领先其他厂商的电池管理系统也是建立在多年和三元锂电池匹配的结果,Model 3从上市交付至今全球销量已经突破50万辆,在我之前已经有非常多人去使用三元锂电池的Model 3了,多年来的总体评价和反馈是会让我放心的。

至于特斯拉历史上从来没有使用过磷酸铁锂电池,那究竟上车后表现如何呢或者经过多年使用会有怎么样的情况呢?特斯拉的电池管理系统能友好支持磷酸铁锂电池吗,毕竟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性质完全不一样。

我不是去怀疑特斯拉的能力,我相信磷酸铁锂电池也会有很好的表现,但是站在理性和客观的角度我觉得需要等待一个结果。所以如果觉得预算够的朋友我建议入手吧,如果你认为Model 3还没到你的心里区间那我建议是继续等待。早买早享受,晚买多折扣,更便宜的一定是你的下一台特斯拉。

-------我是分割线------

三、大朱本朱、初代90后、皆电总编、人生赢家- 大朱

最后这位想必皆电的网友们都认识,大多都在微信群里问过他问题。

▽皆电总编 朱志延 / 小鹏汽车CEO 何小鹏

身为电哥的直属上司,皆电总编的身份不开新能源车总是说不过去的,当然他的标签页还远不止这些,跟他聊天时你得当心点,或许一不小心就给安利入手一台Model 3了。

电哥:大朱你的身份应该比较容易接受电动车吧?

大朱:此前开杰德,这两年频繁接触纯电车后,每次从各种纯电车换回燃油车都感到驾驶体验有着巨大的落差,所以一直有换一台纯电车的念头。

国产Model3降价进30万之后,感觉有了目标,当时观望了挺久,知道Model3国产化率持续提升后应该会有降价,所以想着做个等等党,时机成熟就出手。

对于特斯拉的续航表现很熟悉了,对于电动车的使用也很有心得了,所以其实没有续航焦虑,对于充电心里有底的话,基本不会焦虑。续航焦虑终归是充电焦虑,而燃油车车主对于充电的焦虑其实是来自于不熟悉,陌生而产生焦虑。

电哥:怎么就决定入手Model 3了呢,购买体验如何

大朱:选择的过程很轻松,当时的想法就是纯电动无论如何都绕不过一台特斯拉,那不如就以特斯拉作为体验的起点。当时预算内能买得起的只有Model3,所以目标车型就是它。

选择的是标准续航的版本,在长续航版和标准续航间摇摆过,不过后来标准续航降价到27万,长续航差价到了7万,所以感觉差的续航也不值7万,就敲定了标准续航。

当时本以为最大的障碍是说服我老婆,没想到带她试驾过一次,她对于特斯拉的整个门店体验、产品设计都很动心,我全程没怎么出手洗脑,她就被特斯拉的销售说服了,开始认真研究选装件,整个过程挺出乎我意料的。

我老婆是对于车没有什么概念,但却比较挑剔的那种用户。Model3给她最大的两个惊喜就是车内的通透感和纯电车加速的那种平稳感,她比较讨厌油车上那种换挡时一顿一顿的感觉。

当天看完没有马上下定,回来思考了一夜,第二天决定去买。特斯拉其实可以完全网上交钱下单,但是我们觉得买车这种大件还是要一点仪式感,所以还是去了天环中心交钱下单。整个过程其实只花了20分钟,感觉跟在天环买个手机差不多的体验,还是挺新奇的。

电哥:在你的使用场景下已经接受了一段时间的考验,标续能胜任吗

大朱:目前这台车开了差不多3个多月,5000多公里,主要是我自己日常上下班通勤,每天往返大概60公里,我自己的车位上安装了家充桩,基本上每4天就在车位充一次电,预约到12点之后用波谷电价,充满一次大概16块钱。

换车之后感觉“相见恨晚”,无论是操控体验、加速乐趣、自动驾驶,甚至就是简单的通勤成本都是“真香”

电哥:老听你案例特斯拉的智能化体验,想必这也是打动你的原因之一了

大朱:使用了3个多月,几个点的感触特别深:

第一就是自动辅助驾驶,我虽然没有买FSD,但是基础的AP应对我这种每天20公里+的高速通勤的路况,太解放了,几乎可以在高速上做到完全放松自己,让车自己开。

很多人觉得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太危险了,其实你只要保持关注路况,然后清楚AP的能力边界在哪里,就可以极大解放自己,放松心情。辅助驾驶并不是自动驾驶,但对于长途驾驶时疲劳的缓解,高度紧绷精神的舒缓,是特别有效的。

电哥:操控应该也是比较满意的点了?

大朱:很多人会说日常开车用不上5秒的加速,但其实充沛的动力搭配电机的线性输出,带来的驾驶感受就像是你换上了一双合脚的跑步鞋,这种畅快的感觉就像你之前一直都穿着皮鞋跑步,突然换上了这双跑鞋,轻盈、舒畅、喜悦,每天都会用一脚地板电唤醒自己。

电哥:哈哈,身为皆电总编得问点具体的,OTA和超充体验有达到预期么

大朱:仅仅是3个月的时间,我就接收到了几次比较大的OTA,感受到了一系列的配置升级,比如行车记录仪查看时间轴上加入红点标注触发时机;倒车影像加入了左右两侧的摄像头画面,实现了未关窗提醒和锁车自动关窗,让我看到了智能汽车的常用常新,现在就很期待每次的OTA升级。

▽开着AP 看晚霞(请勿长时间脱离控制)

至于超充嘛,之前开其他品牌的纯电车,经历过很多扫码充电半路跳枪的问题,还需要下载各种APP,使用超充站真是极致的充电桩体验了,插枪即充,拔枪就走。就是现在Model3多了,超充站真是挺多人的。

电哥:大朱你也不例外,必须说一些槽点给网友参考,越详细越好

大朱:好说,我来列一列。

隔音:整车的NVH真是比较差,高速100公里时速以上,风噪胎噪声声入耳。不过没有发动机的震动,开个音响压一压还能忍受,为了帅气的无框车门,也忍了。

漆面:觉得漆面比较薄,被旁边的车开门撞过,不是一个坑而是整个掉一小块漆。而且整个漆面总感觉特别粘灰,蓝色特别脏;

异响:后排过颠簸路段有些莫名的异响,怎么都找不到异响来源,时有时无,后来也用音响来盖了。

后排:后排坐姿还是不舒服,小板凳,不过这在买的时候已经有心理准备。

哦对俄,虽然说了那么多不好,但是到了这一刻,一切就都觉得值了!

-------我是分割线------

全文略长,能看到这儿的你必然对特斯拉也是真爱无疑了,当然你也必然收获了车评人们严密的选车逻辑与丰富的试车、用车经验。

能看完这篇访谈,相信你对于该不该下手肯定已经做到心里有数,其实仔细盘道盘道我这三位朋友,他们都是极其热爱生活且愿意为之奋力拼搏之人,他们都做到了在自身细分领域身处佼佼者的身位,他们对于未知以及新奇事物始终抱有持之以恒的好奇心,对于自身需求以及优劣分析也极为明确,整个访谈电哥迅速就拿到紧切命题的核心。

哦对了,除了帅之外,他们还都非常有钱。(全文完)

(图/文/摄:皆电 宗泽)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迟到却是精品,特斯拉Model

汽车圈开年第一天最大的惊喜来自特斯拉,至于惊吓可以自行脑补。定位中型SUV的特斯拉Model Y继特斯拉Model 3以后也开启了爆降模式了,不玩虚的一举降到3399万,这对于消费者而言,尤其是特斯拉的潜在消费者而言是一个最好的新年礼物。

特斯拉Model Y定位中型SUV车长达到4750mm,轴距有2890mm,车身高度1624mm,空间足够用。颜值内饰基本都是特斯拉的家族风格,辨识度高,说不上多好看,一般人基本都能接受。

大幅降价的特斯拉Model Y有没有在配置上缩水呢?

首先续航里程达到594km,如果要找个对手比较一下,蔚来ES6(|配置|询价)入门版价格358万起,续航只有420km。从质保层面看,特斯拉Model Y给出的是4年或8万公里的质保,而蔚来的ES6则是3年12万公里以及首任车主不限年限的质保。

虽然都是定位中型SUV,但是蔚来ES6显然更大一些。车身长度比特斯拉 Model Y长了10cm,不过轴距仅仅长了10mm,宽度上要比特斯拉 Model Y宽出44mm

配置上看,两者都用了三元锂电池,都是电动四驱,气囊数量也一样,蔚来在悬架上有软硬调节,还多了感应后备箱/位置记忆,其他的整体没差多少。

从价格上,特斯拉Model Y价格为3399万,而蔚来ES6的起售价是358万,意味着要比特斯拉Model Y贵不少。可以说,特斯拉Model Y的到来就是国产新能源豪华车的噩梦。毕竟,论品牌影响力,国内新能源品牌和特斯拉相比差距还是比较大的。而且这还不是特斯拉的极限,特斯拉在未来有望进一步降低售价,就如特斯拉说的,特斯拉的梦想是:改变世界。要改变世界,首先得让更多的人买得起,让更多的人买得起特斯拉,降价是最直接的催化剂。

低价特斯拉Model Y的到来,是否会让国产新能源品牌降价目前还要打一个问号。但是可以预见的是,特斯拉Model Y势必会影响到蔚来的销量,甚至是致命性的。虽然,蔚来的颜值内饰做的都不错,但是奈何品牌力上特斯拉占据很大优势,2021年对于新能源汽车尤其是豪华新能源汽车领域,特斯拉将会掀起一场血雨腥风的较量,抢占市场,打趴对手,或许就是特斯拉要做的。而国产高端新能源品牌要想正面和特斯拉杠,除了在价格上做文章,似乎没有更好的选择。

特斯拉股票是比较不错的,但是存在的问题就是非常不稳定。特斯拉股票的最高点来到了每股900元,但是从现在这种情况上来看的话,特斯拉现在每股只有600多元。从特斯拉股票的价格来看的话,是从2019年年底的时候,它的股价开始慢慢的上涨。在那个时期,也经历过一次腰斩。只不过到了后来的时期,特斯拉的股价是直线上升的。现在特斯拉的总市值已经超过6500多亿,它的换手率也比较低。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特斯拉已经有一个反弹的需求了,在前段时间的时候,特斯拉的股票甚至降到了500多元一股。那个时候就是阶段性的低点,然后接下来就会反弹。特斯拉这只股票还是非常不错的,是从事于这种新能源汽车的产业。而结合当前的这种情况上来看,新能源汽车无疑是时下最热门的行业之一,有非常多的企业都想要去做自己的新能源汽车,很多传统的互联网公司也在加入新能源汽车的制作与筹备之中,在这样的大趋势之下,特斯拉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龙头企业,它的发展更是节节高升。投资角度上来看的话,特斯拉虽然说有投资的这种价值,但是它本身的波动是非常高的。从长期的视角上来看,特斯拉的股票是非常值得去购买的,只是他的这种每股价格还是比较贵的。相对于比亚迪这样的新能源企业来说,特斯拉投资的价值显然并没有那么高。作为一个龙头企业,它的这种股票的发展显然已经透支了以后几年发展。如果说接下来特斯拉的业绩一直持续上涨的话,那么它确实还可以再创新高,但是这个情况是很难去预测的。所以特斯拉股票从整体上来说还是非常不错的,只是也非常的不稳定,它的股价价格波动也很大,需要承担非常多的这种风险,才可以去购买特斯拉的股票。

27-近来,宁波一小学召开家长会,别出心裁地提出“让爸爸参加”,引发人们对这种家校沟通方式的一系列思考:参加家长会的妈妈为何会比爸爸多?爸爸的缺席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吗?“祖辈家长”与老师难沟通的问题该怎么化解?传统的到校参加家长会是不是过时了?啊师大附小

易车讯 日前,我们从官方渠道获悉,特斯拉2022 AI Day将于10月1日(北美时间2022年9月30日)在加州帕罗奥图举行。届时,Tesla Bot预计首次亮相,带动科技发展前往下一个时代。此外,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和Dojo超级计算机的最新进展也或将于当天公布。

回顾去年8月20日的AI Day活动,Tesla Bot的发布可谓一大重磅彩蛋。特斯拉称其高172米,重566千克,脸上的屏幕可显示信息,拥有人类水平的双手,并有力反馈感应,以实现平衡和敏捷的动作。

前不久,在发表于《中国网信》杂志的文章中,马斯克写道:“特斯拉机器人最初的定位是替代人们从事重复枯燥、具有危险性的工作。但远景目标是让其服务于千家万户,比如做饭、修剪草坪、照顾老人等。”

 “特斯拉机器人的身高体重接近一位成年人,可搬运或手提重物,还能小步快走,它脸上的屏幕是与人沟通的交互界面,”马斯克表示,“你或许会好奇,我们为什么要设计这个有腿的机器人?因为人类社会是基于拥有两条手臂和十个手指的双足人形的互动而形成的。因此,如果我们想让机器人适应环境并能做人类所做之事,他就得拥有与人类大致相同的尺寸、形状和能力。”

马斯克称:“此后,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和成本下降,人形机器人的实用性将逐年提升。在未来,一台家用机器人可能比一辆汽车更便宜。也许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人们就可以给父母买一个机器人作为生日礼物了。”

只要关注智能驾驶,就一定对去年特斯拉纯视觉方案FSD的进展、神经网络自动驾驶训练、D1芯片、Dojo超级计算机等重磅信息有着深刻印象,如今,特斯拉的这些成就依然保持在世界科技前沿。

为实现人工智能训练的超高算力,同时扩展带宽、减少延迟、节省成本,特斯拉打造了Dojo超级计算机。Dojo超级计算机的单个训练模块由25个特斯拉自主研发的神经网络训练芯片——D1芯片组成。由于每个D1芯片之间都是无缝连接在一起,相邻芯片之间的延迟极低,训练模块最大程度上实现了带宽的保留,配合特斯拉自创的高带宽、低延迟的连接器;在不到1立方英尺的体积下,算力高达9PFLOPs(9千万亿次),I/O带宽高达36TB/s。

得益于训练模块的独立运行能力和无限链接能力,由其组成的Dojo超级计算机的性能拓展在理论上无上限,是个不折不扣的“性能野兽”。实际应用中,特斯拉将以120个训练模块组装成ExaPOD,它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人工智能训练计算机。与业内其他产品相比,同成本下它的性能提升4倍,同能耗下性能提高13倍,占用空间节省5倍。

一年过去,Dojo超级计算机为特斯拉做了什么?特斯拉又将为其带来怎样的升级?或许可以在本届AI Day活动上找到答案。

自去年Dojo超级计算机发布以来,特斯拉FSD(完全自动驾驶能力)的开发进程持续加速。在今年的股东大会上,马斯克透露FSD 1013版本的研究已进行了一段时间,特斯拉做了“一些非常重要的架构改进”,如改进左转时的复杂问题等。

马斯克表示,特斯拉目前正在北美广泛部署FSD beta版本,并将在今年启动完全自动驾驶能力(FSD)软件的大规模测试,目前测试版软件的累计行驶里程已经突破4000万英里,年底甚至有望超过1亿英里。北美时间9月30日,我们或许将获悉FSD的最新进展。

特斯拉自动辅助驾驶让行车安全达到美国平均水平的823倍

马斯克在去年AI Day活动中说:“我们在特斯拉所尝试的,就是制造出人们喜欢的、有用的人工智能……而且毫无疑问,这将是好的人工智能。”今年9月30日,以Tesla Bot为重头戏,我们期盼特斯拉走得更远,为人类带来更多惊喜突破。

根据易车App“热度榜”数据,特斯拉中国的日均关注度为1776万,在新能源品牌中排名第2位,如需更多数据,请到易车App查看。

人们都应该将他们的身体看作挚爱之人赠与的无价之宝,是令人赞叹的艺术品,拥有难以言述的美和超乎人类设想的神秘。但是,它又是如此的纤弱以至于一句话语,一股气息,一个眼神甚至想法都会伤害他。

(特斯拉对生物学还有研究啊,这是说的人体的统一场吗?)

大家好,我是电动车公社的社长。

最近,特斯拉在中国区悄悄上线了一项新的业务,电池回收。

(中美特斯拉官网对比,美国官网上并没有出现电池回收选项)

按照特斯拉官方的说法,报废的锂离子电池不会填埋了事,而是通过拆解和提取,实现100%回收利用!节约资源的同时,还环保。

不过电池回收对我国的新能源车企来说,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2018年初一纸《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就明确了车企必须承担电池回收的主体责任。

根据中汽研的数据,今年将会有总计20万吨动力电池退役,市场规模已达到100亿。而到了2025年,这一数字将会达到300亿以上。对于车企来说,无论是自己回收电池,还是和电池厂商/第三方公司进行合作,都是一大笔可观的收入。

知乎用户@我是大于也爆料称,正规的电池回收厂商几乎回收不到旧电池,单是二级市场就能消化完毕,更是证明了电池回收行业的发展前景。

特斯拉在这个时候加入电池回收的行列,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鲜为人知的是,特斯拉早在7年前建成第一座超级工厂的时候,就已经制订了好了完备的电池回收计划。现在只不过是按部就班,把此前的计划落地而已。

主导了这个计划的,竟然不是马斯克,而是站在马斯克背后,默默支持了他整整15年的男人!在他的眼里,爱电池胜过爱一切。

他就是特斯拉的前首席技术官,斯特劳贝尔(Jeffrey Brian Straubel)。

01 用技术改变世界

斯特劳贝尔是一个典型的技术狂人。

他的曾祖父曾经在130年前创立斯特劳贝尔机械公司,为美国制造了第一批船用内燃机。从家族传承下来的创新和动手精神,深深地影响着斯特劳贝尔。

在我们中的一部分人还痴迷于电子游戏的时候,14岁的斯特劳贝尔,已经开始造他人生中的第一台电动车了!

他从家附近的报废汽车场中,找到了一台成色不错的高尔夫球车,决定凭自己的双手修好它。

不知道高尔夫球车是什么的,可以参考国内随处可见的巡逻电动车:

这台又好开、又环保的代步小车,把新能源的种子,深深地种在了斯特劳贝尔心里。

未来,是属于清洁能源的。

没过两年,按捺不住内心的斯特劳贝尔,又对两辆山地自行车伸出了魔爪。某种意义来说,这是一种人力+电机的混合动力系统,和同时期诞生的丰田普锐斯有几分异曲同工之妙(误)。

他研发的助力自行车,由两块172Ah的铅酸电池进行供电,辅以人力踩踏板的时候,综合续航可达48km,极速51km/h,性能比咱们路面上跑的小电驴还强!那可是90年代。

带着对新能源的热爱,斯特劳贝尔顺理成章地进入了斯坦福大学,攻读能源工程学的学士和硕士学位。

在读期间,这位技术狂人还做了一件惊世骇俗的事。

2000年的时候,他用1600美元买了一台15岁车龄的二手保时捷944并对其进行“油改电”,准备参加美国电动汽车赛车协会举办的1/4英里加速赛。

终于改好了之后,斯特劳贝尔却犯了难:虽然这台电动保时捷加速很快,9秒左右就能破百,但续航却仅有20英里(32公里),根本没办法从加州开到远在1300公里之外的俄勒冈州。

按照一般人的思路,肯定是叫个拖车服务或者干脆租个拖车,连人带车一起拉过去,省事省心。

但斯特劳贝尔偏不:自己造的车,必须自己亲自开过去!

于是,他又花了500美元买了一台同样老的初代大众甲壳虫(后置后驱)并把它锯成两半,用后半部分的发动机&驱动轮作为动力源,安装在电动保时捷的后面,保时捷负责转向,就这样硬生生开到了目的地!

可见学好数理化有多重要——真的能走遍天下。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台电动保时捷最终以1728秒的成绩完赛,尾速127km/h,打破了世界纪录,一举成为当时世界上加速最快的纯电动汽车!

同年,斯特劳贝尔也顺利毕业,获得了能源工程学硕士学位。

毕业之后的斯特劳贝尔,依然在摸索适合新能源的方向。

他在2001年得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Rosen Motors(北美一家汽车经销商&零部件公司)做推进工程师,主要负责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的研发。

这份工作也让斯特劳贝尔更加坚定不移地相信,未来的趋势,一定是新能源。

不久之后,转投Pentadyne电力公司的他,开始主导飞轮储能系统的设计和制造。在那里,斯特劳贝尔成功研制出了150kW功率逆变器和电机-发电机控制系统,并在对各类储能装置进行研究后,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

以当时锂电池技术的发展潜力,完全能够用更环保的出行方式,大幅度减少人们对于化石能源的依赖!

但这么好的想法,居然没有人去做!

怀揣着用电池技术改变世界的梦想,斯特劳贝尔携手著名工程师哈罗德·罗森,一同成立了Volacom航空航天公司并出任首席技术官,开始了对电动飞机的尝试。

“在可预见的将来,电动飞行一定会成为一个非常有趣,也非常吸引人的领域。”

得益于在第一份工作中打下的坚实基础,斯特劳贝尔很快就发明了一款新型的超长续航混合动力推进系统。在申请专利之后授权给了波音,获得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这笔钱,斯特劳贝尔想用它来打造一台能穿越美国的纯电动汽车。

正是在这一时间段,斯特劳贝尔见到了人生中的伯乐,埃隆·马斯克。

02 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变

没有什么事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火锅定律

斯特劳贝尔,也是这么想的。在席中,他尽全力劝说刚刚出售Paypal套现的亿万富翁马斯克能够投资,参与Volacom的电动飞机计划。

只不过,由于火锅被换成了海鲜,定律果然失效了——吃到最后,马斯克也没想给一分钱。眼看着,两人就要一拍两散。

情急之下,斯特劳贝尔反问了两个问题:

如果把一万块锂离子电池串联在一起,你知道会发生什么吗?

如果我说,我要用这种电池,造一台能跑上千公里、横跨州际的电动汽车,你投不投?

这个想法立刻击中了想造一台电动跑车的马斯克:Sure, I will give you some money

虽然看似抠门的马斯克只给了1万美元,只够一块电池包的成本

,但两人已经结下了不解之缘。

但在当时,不只是斯特劳贝尔这样想过,另一家公司甚至已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造出了类似的电动跑车。

早在1997年,通用EV1的首席设计师艾尔·科科尼(Al Cocconi)就带着整个团队,自立门户成立了AC Propulsion,用EV1的底子,制造出了一台双座原型跑车T-Zero。

尽管这台车只是一台没有空调、没有车门、只能通过手动拆卸车顶来进入车内的试制车,但采用铅酸电池供电的T-Zero,续航里程可达160公里,0-96km/h加速时间仅需49秒。

连马斯克都在试驾之后赞不绝口,认为这就是他心目中电动跑车该有的样子。

不过,这台车的续航,却是最大的短板。

在跑车常用的激烈驾驶工况下,缩水到几十公里的续航根本不够看,甚至连从家到赛道往返的路程都跑不下来。22万美元的天价,更是让许多人望而却步。

一位名叫马丁·埃伯哈德(Martin Eberhard)的硅谷工程师看到了T-Zero的潜力,建议AC Propulsion换装续航更长的锂电池,并愿意为之提供15万美元天使投资。

但就是在这紧要关头,AC Propulsion却功亏一篑:

其CEO艾尔·科科尼,一心只想做一家为车企提供三电系统的供应商,甚至愿意研发至今都没能大规模普及的V2G车路协同系统,但就是不愿意做一家电动汽车制造商!

如果不是创始人固执己见,很可能就没有特斯拉Roadster,也就没有今天的特斯拉了。

随后的故事你们也知道了:马斯克携斯特劳贝尔带资进组,和此前那位硅谷工程师马丁·埃伯哈德(Martin Eberhard)、马克·塔彭宁(Marc Tarpenning)、伊恩·赖特(Ian Wright)一同成立了特斯拉的初创团队,希望借着串联的锂电池组,把特斯拉Roadster从概念变成现实,一步步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变。

时年31岁的斯特劳贝尔则出任首席技术官,主导特斯拉Roadster的研发和设计工作。

03 创新的灵魂,特斯拉的奠基人

他给Roadster,定下了两个绝不妥协的小目标:4秒内的0-96km/h加速时间,以及400公里续航里程。

这两点,正好是T-Zero没能做到的。

用他的话说,Roadster必须颠覆人们对于电动车性能羸弱、续航极短的刻板印象。

高性能+长续航的特点,也奠定了特斯拉未来的发展方向。

想要实现这一点,至少需要串联将近1万节笔记本上的锂电池,免不了严苛的测试。

但锂电池这种东西非常调皮,时不时就过热炸一下给你看,工程师们经常“光荣负伤”。

至今在斯特劳贝尔家后院的地上,烧灼的痕迹依然随处可见。

“随着电芯能量密度和数量的增加,电池包和热管理系统的问题也在成倍增加。”

如何把电池串联起来,并控制好每一节电池的温度、防止爆炸起火,就成了最重要的关键。

斯特劳贝尔提出的方案,是把6831节电池排列成11个模组,在每个模组中排列进621节电池,这也是最早的Cell-Module-Pack电池包的雏形。除此之外,还在每一节电池中央穿插进一套密密麻麻的冷却管路网,用冷却液从电池中带走热量,单体电池的温差也会非常均匀。

这样一来,电池的寿命和安全性得到大幅度提高,调皮的锂电池能够安全装车了!

虽然现在看来,这种方式早已被大多数新能源车采用,但在普遍使用铅酸/镍氢电池+风冷组合的当时,锂电池+液冷已经是极具创新性的设计,领先了全世界整整10年。

然而,冷却液和管路就像小胖子身上的赘肉一样拖累了体重,胖胖的Roadster续航仅有272km,却没有一个好的办法来解决。

“这就是没有主要解决方案的棘手问题,只能直接面对。从10-15处细节进行改进,就能带来系统性进步。Just do it”

于是,从车辆的空气动力学性能、轮胎滚阻、制动卡钳再到内饰材料Roadster 的续航被一点一点释放出来,394公里已经基本达到了最初的设定目标。

另一个难点,是极致的加速和操控性能。

T-Zero试制车能用极轻的体重,达成了49秒的加速时间。但小胖子Roadster却没办法违背物理定律——车身越重,加速越慢。

从AC Propulsion支付了大量专利费用使用的技术,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后来,特斯拉的前首席电池科学家库尔特·凯尔蒂(Kurt Kelty)在采访中回忆起这段往事,说到:“斯特劳贝尔总是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当困难横亘在他面前的时候,他能够停下来重新思考,带领大家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而不是在问题中越陷越深。”

既然现有的条件达不到,那我们就自己学,自己造。

最终,斯特劳贝尔带领团队,几乎重新设计了每一个动力总成的零部件。再加上碳纤维车身、铝合金覆盖件、单速变速箱和全新电控系统的加持,让Roadster的0-96km/h加速时间只要37秒,追平了当年的法拉利F430、兰博基尼Gallardo等一票顶级超跑!

高性能+长续航,Roadster做到了。

易到用车的CEO周航,送给自己40岁的生日礼物,就是一台特斯拉Roadster。

用他的话说,特斯拉把人们刻板印象中的电动车,通过创新做到了极致。

一言以蔽之,降维打击。

后来斯特劳贝尔主导研发和设计的Model S、Model X直到最近大火的Model 3、刚刚交付的Model Y,无一不是通过极致的创新,带给人们来自一台电动车的极致体验。

而奠定特斯拉高性能+长续航的特点,给特斯拉注入创新的灵魂的,正是斯特劳贝尔。

如果没有斯特劳贝尔,现在的特斯拉很可能和日产leaf、宝马i3之类的车型一样,泯然众人矣。

正如埃隆·马斯克所认为的那样:

“我们应该感谢2003年的那顿海鲜。没有斯特劳贝尔,就没有特斯拉的今天。”

04 归来仍是少年

斯特劳贝尔作为功勋老臣,在特斯拉默默奉献了15年。

斯特劳贝尔坚持的超充路线,不仅在当时带来了更加优质的体验,更是在十年后的今天,用250kW的V3超充告诉人们,充电也同样可以很快。

特斯拉的Gigafactory超级电池工厂,把电池组的成本降低了至少1/3,更是在斯特劳贝尔一手操持下从破土动工到产线建成,一举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电池工厂。目前35GWh的年产能,能够给特斯拉旗下车型提供稳定的电池供应。

在常人看来,身为特斯拉首席技术官的他,有着极为光明的未来。作为创始人,手握上亿美金股票,又有着光鲜的履历,妥妥的人生赢家。

但斯特劳贝尔却在做完一名首席技术官该做的一切之后,在2019年选择了出走。

当天,特斯拉股价应声大跌超过14%,蒸发的市值超过400亿,可见在特斯拉待了16年的斯特劳贝尔,对特斯拉到底有多重要。

斯特劳贝尔为什么要离开?

十年前,在特斯拉Model S还没有量产的时候,有人问斯特劳贝尔什么才是特斯拉的核心。

他的回答简单而干脆:电池。

而纯电动车饱受质疑的原因之一,也是电池的“不环保”:制造高密度锂电池所需的镍、钴、锰等原材料,从开采到制备都存在污染环境的可能,而废弃的电池无论是填埋还是不正规的回收,同样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随着电动车的市场份额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大,制造动力电池关键原材料价格如过山车般上涨。镍在短短三年间就上涨了20%,钴则上涨了15%,逼着马斯克亲自下场隔空喊话:“请开采更多的镍,如果能够以环保的形式进行开采,特斯拉愿意提供长期的巨额采购合同。”

解决这两个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斯特劳贝尔离开的原因——电池回收业务。

离开特斯拉后新的起点,就是他的电池回收公司,Redwood Materials。

根据斯特劳贝尔的测算,目前动力电池50%-75%的成本在于原材料,而且废旧锂电池的供应量也在爆炸性增长。不仅是报废的电动车能够提供回收来源,那些从电池厂中下线、无法装机的10%残次品也是如此。这是一个巨大的蓝海市场。

与其从衰减的电池中筛选出性能较好的电芯重新配组、进行二次利用,还不如以环保的方式进行拆解回收,重新制成全新的电池。

他的想法也很疯狂:在老东家的Gigafactory旁边,再造一个反向超级工厂。

特斯拉把原材料送进工厂制成电池,Redwood就把废旧电池送进工厂制成原材料!

回收的过程几乎没有损耗,还完全环保。

斯特劳贝尔的愿景是,未来动力电池的回收率能够达到100%,并且能够通过电池回收,在10年内把电池价格再降低50%。

这样一来,电动车零排放、电池无污染、电池成本更低、开矿量更少,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闭环的目的,和特斯拉的愿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通过解决可持续能源的使用问题,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转变。

好消息是,斯特劳贝尔已经赢得了包括松下在内多家合作商的认同。

在去年年底,松下就已经开始把内华达州电池工厂的废旧电池运到Redwood,进行电池回收。数量也从最初的181公斤迅速提升到了两吨,目前还在飞速增长中。电瓶车、手机的电池业务也正在开展。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看到斯特劳贝尔和马斯克再度联手的那一刻。

只不过,这一次斯特劳贝尔提供的不再是有限的电池技术,而是源源不断的电池原材料。

写 在 最 后

其实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电动车公社内部有一次激烈的讨论。

环保到底是什么?

严格意义来说,生产任何产品,都会产生碳排放,汽车也不例外。

如果追求绝对的环保,那人类应该停止一切工业生产活动,回归原始人的生活。

车企也都别造车了,不如去草原骑马射箭,马车最为环保,马粪还能捡来用。

但那种极左主义,不是我们想要的环保。

真正的环保,是和斯特劳贝尔一样,亲自下场去解决问题,力所能及地为环保出一份力,而不是一句空喊的口号。

如果汽油车会导致全球变暖,那就去造电动车。

如果人们对电动车持有刻板印象,那就用产品让他们刮目相看。

如果电动车的电池不够环保,那就用回收让电池变得环保。

用电池技术改变世界。

他做到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888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7
下一篇2023-06-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