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最唯美的句子

诗经中最唯美的句子,第1张

诗经中最唯美的句子

 导语: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下面是网我为大家整理的诗经中最唯美的句子摘抄,希望大家喜欢!

 1、 正月开岁 二月绀香 三月桃良 四月秀蔓 五月鸣蜩 六月精阳 七月流火 八月未央 九月授衣 十月获稻 葭月潜龙 腊月嘉年 《诗经》

 2、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诗经 《诗经》

 3、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桃夭 《诗经》

 4、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诗经》

 5、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诗经》

 6、 不愧于人,不畏于天。 《诗经》

 7、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

 8、 式微,式微,胡不归 《诗经》

 9、 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诗经》

 10、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

 11、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诗经》

 12、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诗经》

 13、 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诗经》

 14、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

 15、 维以不永伤,维以不永怀。 《诗经》

 16、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诗经 《诗经》

 17、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诗经》

 18、 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诗经》

 19、 国风·郑风·出其东门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出其闉闍,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诗经》

 20、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广袖飘飘,今在何方 几经沧桑,几度彷徨。 衣裾渺渺,终成绝响。 ——诗经 《诗经》"

 21、 国风·卫风·淇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诗经》

 22、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邶风·击鼓》 不论生死离别,都跟你说定了,我要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白头到老。 《诗经》

 23、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靡靡。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

 24、 夜如何其夜未央。 《诗经》

 25、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

 26、诗经——《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诗经 《诗经》

 27、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王风·黍离》 知道我的人,说我心烦忧;不知道的,问我有何求。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谁害我如此(指离家出走) 《诗经》

 28、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诗经》

 29、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诗经》

 30、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诗经》

 31、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

 32、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诗经》

 33、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诗经·国风·豳风》

 34、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葛生蒙棘,蔹蔓于域。予美亡此,谁与独息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诗经》

 35、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

 36、 愿一日,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诗经 《诗经》

 37、 关雎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佚名 《诗经》

 38、 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诗经》

 39、 褰裳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 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 狂童之狂也且。 《诗经》

 40、 岂不尔思,子不我即 《诗经》

 41、 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 ——诗经 《诗经》

 42、 夫妻好合,如鼓琴瑟。 《诗经》

 43、 凤皇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 《诗经》

 44、 子不思我,岂无他人 《诗经》

 45、 小雅·瓠叶 幡幡瓠叶,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尝之。 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献之。 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 有兔斯首,燔之炮之。君子有酒,酌言酬之。 《诗经》

 46、 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 有狐绥绥,在彼淇厉。心之忧矣,之子无带。 有狐绥绥,在彼淇侧。心之忧矣,之子无服。 《诗经》

 47、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诗经》

 48、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卫风·淇奥》 这个文雅的君子,如琢骨角器一般,如雕玉石般完美无斑。 《诗经》

 49、 琴瑟在御,岁月静好。 《诗经》

 50、 北风其凉,雨雪其雾。惠而好我,携手同行。 《诗经》

 51、 婴其呜矣,求其友声 。 《诗经》

 52、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

 53、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诗经》"

 54、 欢日尚少,戚日苦多 何以忘忧,弹筝酒歌 《诗经》

 55、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诗经》

 56、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诗经》

 57、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郑风·风雨》 风雨晦暗秋夜长,鸡鸣声不停息。看到你来这里,还有什么不高兴呢 《诗经》

 58、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诗经》

 59、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 《诗经》

 60、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诗经》"

 61、 君子偕老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玼兮玼兮,其之翟也。鬒发如云,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 扬且之晳也。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瑳兮瑳兮,其之展也,蒙彼绉絺,是绁袢也。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 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诗经》

 62、 裳裳者华,其叶湑兮。我觏之子,我心写兮。我心写兮,是以有誉处兮。 裳裳者华,芸其黄矣。我觏之子,维其有章矣。维其有章矣,是以有庆矣。 裳裳者华,或黄或白。我觏之子,乘其四骆。乘其四骆,六辔沃若。 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维其有之,是以似之。 《诗经》

 63、 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裹。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诗经》

 64、 江有汜 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江有渚,之子归,不我与。不我与,其后也处。 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 《诗经》

 65、 哀哀父母,生我劬(音渠)劳。 《诗经》

 66、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诗经》

 67、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 《诗经》

 68、 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诗经》

 69、 国风·桧风·隰有苌楚 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 隰有苌楚,猗傩其华,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家! 隰有苌楚,猗傩其实,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室! 《诗经》

 70、 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 《诗经》

 71、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诗经》

 72、 小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鹿鸣之什·采薇》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节南山之什·巧言》 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够揣测到。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节南山之什·十月之交》 高岸变成深谷,深谷变成丘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鸿雁之什·鹤鸣》 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作为砺石,用来琢磨玉器。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小雅·车辖》 此句用于形容人道德之高尚,景仰与高山景行亦出于此。 《诗经》

 73、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行为。 《诗经》

 74、 萧萧马鸣,悠悠旆旌。 《诗经》

 75、 终朝采绿,不盈一匊 《诗经》

 76、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卫风·硕人》 巧笑的两靥多好看,水灵的双睛分外娇。 《诗经》

 77、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诗经》

 78、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

 79、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诗经》

 80、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诗经》

 81、 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诗经》

 82、 洵有情兮,而无望兮。 《诗经》

 83、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周南桃夭》 翠绿繁茂的桃树啊, 花儿开得红灿灿。这个姑娘嫁过门啊,定使家庭和顺又美满。 《诗经》

 84、 青青子衿(jīn),悠悠我心。 出自《诗经郑风子衿(jīn)》,本诗写一个女子在城阙(què)等候她的情人,就等不见他来,急得她来回走个不停。一天不见面,就像隔了三个月似的(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全文如下: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今译: 青青的是你的长领襟,悠悠的是想念你的心。纵然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从此断音信青黝黝是你的佩玉带,心悠悠是我把相思害。 纵然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不能自己来走去走来多少趟啊,在这高城望楼上啊。一天不见哥的面,好像三个月儿那么长啊! 《诗经》

 85、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秦风·蒹葭》 初生芦苇青又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 《诗经》

 86、 嘤其鸣兮,求其友声。 《诗经》

 87、 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诗经》

 88、 我心匪石 不可转也。 《诗经》

 89、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诗经》

 90、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 《诗经》

 91、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诗经》"

 92、 羔羊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羔羊之革,素丝五緎。委蛇委蛇,自公退食。 羔羊之缝,素丝五总。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诗经》

 93、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诗经》

 94、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 《诗经》

 95、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诗经》

 96、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

 97、 宴尔新婚,如兄如弟。 《诗经》

 98、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出自《诗经邶(bèi)风击鼓》,是卫国远戍陈宋的士兵嗟怨想家的诗,他们当时的处境非常狼狈,所以这首诗与普通征人念乡的诗不尽相同。琼瑶式爱情剧里的生死阔别桥段,经常用到这句诗。 全文如下: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诗经》

 99、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诗经》

 100、 芣苡 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采采芣苡,薄言有之。 采采芣苡,薄言掇之。采采芣苡,薄言捋之。 采采芣苡,薄言袺之。采采芣苡,薄言襭之。 《诗经》

;

1、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 2、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采葛》 3、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4、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5、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硕人》 6、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诗经唐风绸缪》 7、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室宜家。---《诗经周南桃夭》 8、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国风卫风淇奥》 9、彼其之子,美无度。---《诗经汾沮洳》 10、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经邶风柏舟》 诗经浪漫的告白语句2  1、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郑风·风雨》 风雨交加的时候,鸡鸣不断,但是终于见到了心上人,还有什么不开心的?我想要的'生活就是,即使大雨倾盆,仍有人如约而至。这句诗本来是写妻子乍见久别的丈夫内心无比的喜悦。纵使“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她还是欢天喜地,任何烦恼,都可以被重逢的喜悦冲散。 本是很温暖的诗句,自从看了《神雕侠侣》就变得伤感了,郭襄“一见杨过误终身”,程英又何尝不是?爱一个人,不是非要拥有,能见到就值得高兴一年半载。这样的女子怎么能令人感动,只可惜终究是错过了。  2、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诗经·国风·召南·摽有梅》 等待爱情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呢?大概是惶恐而甜蜜。在这首诗里,梅子落地的多少象征女子年龄的大小,熟得越多,女人的年龄越大。随着年龄的增大,女子等待的心儿越来越焦急。 《周礼·媒氏》说:“仲春之月,令会男女,奔者不禁。”大概的意思就是,农历二月,会有相亲大会,男没娶,女未嫁的,俩人如果看对眼了,不管媒妁之言,不拘父母之命了,更不用不用举行婚礼,大可以直接同居。所以,敢用这句诗来告白的女子真是直白而大胆。  3、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诗经·国风·邶风·静女》 不是因为它的美好令我倾心,而是因为是你赠予我的,我才想珍惜。这句诗和与《聊斋·婴宁》中的“非爱花,爱拈花之人耳”有异曲同工之妙。第一次读的时候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一直以来也都很喜欢这首诗,文字读起来感觉就很美,不知道那位美丽的姑娘究竟是什么模样。 这句诗里的爱情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恋爱中的人,对方的一言一行都闪着光,古今中外,概莫如是。两千多年前的先民们也和我们一样在炽热的爱恋中兴奋、紧张、幸福、甜蜜,每次读这句诗,总有一种穿越千年的亲近。  4、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 关于这一句诗所要表达的情感历来有争议,有人说是战友情,有人说是夫妻情,其实都有道理。而如果将其单独拿出来表白也是可以的。很多人结婚领证也爱在朋友圈发这一句诗,“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可以说是非常庄重和浪漫的爱情誓言。

#能力训练# 导语《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下面是 考 网分享的诗经中最唯美的诗词五首。欢迎阅读参考!

篇一诗经中最唯美的诗词

  关雎

 先秦:佚名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赏析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零五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史记·外戚世家》曾经记述说:“《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厘降……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又《汉书·匡衡传》记载匡衡疏云:“匹配之际,生民之始,万福之原。婚姻之礼正,然后品物遂而天命全。孔子论《诗》,一般都是以《关雎》为始。……此纲纪之首,王教之端也。”他们的着眼点是迂腐的,但对诗的本义的概括却基本正确。问题在于它所表现的是什么样的婚姻。这关系到我们对《风》的理解。朱熹《诗集传》“序”说:“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又郑樵《通志·乐略·正声序论》说:“《诗》在于声,不在于义,犹今都邑有新声,巷陌竞歌之,岂为其辞义之美哉?直为其声新耳。”朱熹是从诗义方面论述的,郑樵则从声调方面进行解释。我们把二者结合起来,可以认为《风》是一种用地方声调歌唱的表达男女爱情的歌谣。尽管朱熹对《关雎》主题的解释并不如此,但从《关雎》的具体表现看,它确是男女言情之作,是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爱情的追求。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孔子说:“《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论语·八佾》)此后,人们评《关雎》,皆“折中于夫子”(《史记·孔子世家》)。但《关雎》究竟如何呢?

 这首诗原是三章:一章四句,二章八句,三章八句。郑玄从文义上将后二章又各分为两章,共五章,每章四句。现在用郑玄的分法。

 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其兴淑女配偶不乱,是君子的好匹配。这一章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以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诗。

 第二章的“参差荇菜”承“关关雎鸠”而来,也是以洲上生长之物即景生情。“流”,《毛传》训为“求”,不确。因为下文“寤寐求之”已有“求”字,此处不当再有“求”义。“求”字是全篇的中心,整首诗都在表现男子对女子的追求过程,即从深切的思慕到实现结婚的愿望。

 第三章抒发求之而不得的忧思。这是一篇的关键,最能体现全诗精神。

 姚际恒《诗经通论》评云:“前后四章,章四句,辞义悉协。今夹此四句于‘寤寐求之’之下,‘友之’、‘乐之’二章之上,承上递下,通篇精神全在此处。盖必着此四句,方使下‘友’、‘乐’二义快足满意。若无此,则上之云‘求’,下之云‘友’、‘乐’,气势弱而不振矣。此古人文章争扼要法,其调亦迫促,与前后平缓之音别。”姚氏对本章在全诗中的重要性分析最为精当。应当补充者,此章不但以繁弦促管振文气,而且写出了生动逼真的形象,即王士祯《渔洋诗话》所谓“《诗》三百篇真如画工之肖物”。林义光《诗经通解》说:“寐始觉而辗转反侧,则身犹在床。”这种对思念情人的心思的描写,可谓“哀而不伤”者也。第四、五章写求而得之的喜悦。“琴瑟友之”、“钟鼓乐之”,都是既得之后的情景。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极写快兴满意而又不涉于侈靡,所谓“乐而不”。通篇诗是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写求而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

篇二诗经中最唯美的诗词

  卷耳

 先秦:佚名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寘通:置)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赏析

 《卷耳》是一篇抒写怀人情感的名作。其佳妙处尤其表现在它匠心独运的篇章结构上。旧说如“后妃怀文王”“文王怀贤”“妻子怀念征夫”“征夫怀念妻子”诸说,都把诗中的怀人情感解释为单向的;另外,日本的青木正儿和中国的《诗经》专家孙作云还提出过《卷耳》是由两首残简的诗合为一诗的看法。这些看法反映出对《卷耳》篇章佳妙布局认识不足的缺陷。

 《卷耳》四章,第一章是以思念征夫的妇女的口吻来写的;后三章则是以思家念归的备受旅途辛劳的男子的口吻来写的。犹如一场表演着的戏剧,男女主人公各自的内心独白在同一场景同一时段中展开。诗人坚决地隐去了“女曰”“士曰”一类的提示词,让戏剧冲突表现得更为强烈,让男女主人公“思怀”的内心感受交融合一。首章女子的独白呼唤着远行的男子,“不盈顷筐”的卷耳被弃在“周行”——通向远方的大路的一旁。顺着女子的呼唤,备受辛苦的男子满怀愁思地出现;对应着“周行”,他正行进在崔嵬的山间。一、二两章的句式结构也因此呈现着明显的对比和反差。第三章是对第二章的复沓,带有变化的复沓是《诗经》中最常见的章法结构特征,这种复沓可以想象为是一种合唱或重唱,它强有力地增加了抒情的效果,开拓补充了意境,稳定地再现了音乐的主题旋律。第四章从内容分析仍是男子口吻,但与二、三章相差很大。这类《诗经》中经常用的手法称为单行章断,比如《召南·采蘩》《召南·行露》《周南·葛覃》《周南·汉广》《周南·汝坟》等诗中都有此类手法。这类手法是合唱形式的遗存,可以想像这是幕后回荡的男声合唱。其作用是渲染烘托诗篇的气氛,增强表演的效果。

 《卷耳》的语言是优美自然的。诗人能够熟练地运用当时的民谣套语。《周易·归妹三·上六》:“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女承筐,无实”正与《卷耳》首句“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对应。把民谣用作套语,像一个套子一样放在诗章句首,为诗奠定韵脚、句式的基础和情感思绪的习惯性暗示,这是《诗经》的起兴手法的一例。诗人善于用实境描画来衬托情感。旅途的艰难是通过对山的险阻的描摹直接反映出来的:诗人用了“崔嵬”“高冈”“砠”等词语。而旅途的痛苦则是通过对马的神情的刻画间接表现出来的:诗人用了“虺隤”“玄黄”“瘏矣”等词语。而描摹山、刻画马都意在衬托出行者怀人思归的惆怅。“我姑酌彼金罍”“我姑酌彼兕觥”,以酒浇愁,便是正面对这种悲愁的心态提示。全诗的最后是以一种已类化的自问自答体收场的:“云何?吁矣!”它既是对前两章“不永怀”“不永伤”的承接,也是以“吁”一字对全诗进行的总结,点名“愁”的主题,堪称诗眼。

 怀人是世间永恒的情感主题,这一主题跨越了具体的人和事,它本身成了历代诗人吟咏的好题目。《卷耳》为中国诗歌长河中蔚为壮观的一支——怀人诗开了一个好头。其深远影响光泽后世。徐陵《关山月》、张仲素《春归思》、杜甫《月夜》、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元好问《客意》等抒写离愁别绪、怀人思乡的诗歌名篇,多多少少体现了与《卷耳》一脉相承的意味。

篇三诗经中最唯美的诗词

  桃夭

 先秦:佚名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赏析

 这是一首祝贺年青姑娘出嫁的诗。据《周礼》云:“仲春,令会男女。”周代一般在春光明媚桃花盛开的时候姑娘出嫁,故诗人以桃花起兴,为新娘唱了一首赞歌。旧说如《毛序》等以为与后妃君王有关,为今人所不取。

 全诗分为三章。

 第一章以鲜艳的桃花比喻新娘的年青娇媚。人们常说:第一个用花比美人的是天才,第二个用花比美人的是庸才,第三个用花比美人的是蠢才。《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所以说这里是第一个用花来比美人,并不为过。自此以后用花、特别是用桃花来比美人的层出不穷,如魏·阮籍《咏怀·昔日繁华子》:“天天桃李花,灼灼有辉光。”唐·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宋·陈师道《菩萨蛮》词:“玉腕枕香腮,桃花脸上开。”他们皆各有特色,自然不能贬之为庸才、蠢才,但他们无不受到《诗经》这首诗的影响,只不过影响有大小,运用有巧妙而已。这里所写的是鲜嫩的桃花,纷纷绽蕊,而经过打扮的新嫁娘此刻既兴奋又羞涩,两颊飞红,真有人面桃花,两相辉映的韵味。诗中既写景又写人,情景交融,烘托了一股欢乐热烈的气氛。这种场面,即使在今天还能在农村的婚礼上看到。

 第二章则是表示对婚后的祝愿。桃花开后,自然结果。诗人说它的果子结得又肥又大,此乃象征着新娘早生贵子,养个白白胖胖的娃娃。

 第三章以桃叶的茂盛祝愿新娘家庭的兴旺发达。以桃树枝头的累累硕果和桃树枝叶的茂密成荫,来象征新嫁娘婚后生活的美满幸福,真是最美的比喻,的颂辞。朱熹《诗集传》认为每一章都是用的“兴”,固然有理,然细玩诗意,确是兴中有比,比兴兼用。

 全诗三章,每章都先以桃起兴,继以花、果、叶兼作比喻,极有层次:由花开到结果,再由果落到叶盛;所喻诗意也渐次变化,与桃花的生长相适应,自然浑成,融为一体。

 诗人在歌咏桃花之后,更以当时的口语,道出贺辞。第一章云:“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也就是说这位姑娘要出嫁,和和美美成个家。第二、三章因为押韵关系,改为“家室”和“家人”,其实含义很少区别。古礼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男女结合才组成家庭。女子出嫁,是组成家庭的开始。朱熹《诗集传》释云:“宜者,和顺之意。室谓夫妇所居,家谓一门之内。”实际上是说新婚夫妇的小家为室,而与父母等共处为家。今以现代语释为家庭,更易为一般读者所了解。

 此篇语言极为优美,又极为精炼。不仅巧妙地将“室家”变化为各种倒文和同义词,而且反覆用一“宜”字。一个“宜”字,揭示了新嫁娘与家人和睦相处的美好品德,也写出了她的美好品德给新建的家庭注入新鲜的血液,带来和谐欢乐的气氛。这个“宜”字,掷地有声,简直没有一个字可以代替。

 对《国风·周南·桃夭》一诗的主旨,也有人提出了新的说法,认为这首诗是先民进行驱鬼祭祀时的唱词,其内容是驱赶鬼神,使之回到归处,并祈求它赐福人间亲人。

篇四诗经中最唯美的诗词

  葛覃

 先秦:佚名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澣我衣。害澣害否?归宁父母。

 赏析

 人们常爱用“多义性”来解说诗意,这其实并不准确。“诗言志,歌永言”(《尚书·尧典》)。当诗人作诗以抒写情志之时,其表达意向应该是明确的,不可能存在迥然不同的多种含义。但是,诗人用以表达情志的词语,却往往是多义的。倘若在诗之上下文中,那多种含义均可贯通,说诗者就很难判断,究竟何义为作者所欲表达的“原意”了。为了不至过于武断,人们只好承认:那首诗本有着“多种含义”。对于《葛覃》,遇到的也正是这样一个难题。这首诗的主旨,全在末章点示的“归宁父母”一句。然而“归”在古代,既可指称女子之出嫁,如《桃夭》的“之子于归”;又可指称出嫁女子的回返娘家,如《左传·庄公二十七年》记“冬,杞伯姬来,归宁也”。所以,《毛诗序》定此诗为赞美“后妃”出嫁前“志在女工之事,躬俭节用,服澣濯之衣,尊敬师傅”的美德,其出嫁可以“安父母,化天下以妇道也”;而今人余冠英等则以为,这是抒写一贵族女子准备归宁(回娘家)之情的诗。二者对主旨的判断相去甚远,但在诗意上又均可圆通。究竟取“出嫁”说好呢,还是“回娘家”说好,也实在无法与诗人对证,只能留下一个悬案。

 不管抒情主人公是待嫁女还是新嫁娘,她此刻正处在喜悦而急切的企盼之中却毫无疑问。诗分三章,展出的是跳跃相接的三幅画境。首章似乎无人,眼间只见一派清碧如染的葛藤,蔓延在幽静的山沟;然而这幽静的清碧,又立即为一阵“喈喈”的鸣啭打破,抬眼一看,原来是美丽的黄雀,在灌木丛上啁哳。这“无人”的境界只是作者营造的一种画境,在那绿葛、黄雀背后,还有一位喜悦的女主人公,在那里顾盼、聆听。次章终于让女主人公走进了诗中,但那身影却是飘忽的:刚看到她弯腰“刈”藤的情景,转眼间又见她在家中“濩”葛、织作了。于是那萋萋满谷的葛藤,又幻化成一匹匹飘拂的葛布;而女主人公,则已在铜镜前披着这“絺綌”,正喜孜孜试身。那一句“服之无斁”,透露着辛勤劳作后无限的快慰和自豪。三章的境界却又一变,诗行中多了位慈祥的“师氏”。她似乎在倾听,又似乎在指点,因为她的女主人,此刻正央求她告知急需澣洗的衣物。“害澣?害否?归宁父母”——那便是情急的女主人公,带着羞涩和抑制不住的喜悦,终于向师氏透露的内心的秘密。这里终于透露出,这位女主人公,原来是一位急切待“归”(出嫁或者回娘家)的新人。这样,前两章的似断似续,山谷中葛藤、黄雀的美好春景,和“刈濩”、织作的繁忙劳动,就不仅传达着女主人公期盼中的喜悦,而且表现着一种熟习女工、勤劳能干的自夸自赞了。这样的女子,无论是嫁到夫家还是回返娘家,都是足以令夫家爱怜并带给父母莫大安慰的。

 在中国的传统中,对女子的要求从来是严苛的。所谓“妇德、妇言、妇功、妇容”,便是古代的男子世界所强加给女子必须习练的“妇教”。其要在于规定女子必须“贞顺”、“婉媚”和勤于丝麻织作之劳,老老实实作男子的附庸和婢妾,若非如此,便不配为人之妇。此诗所表现的,便正是一位“待归”女子勤于“妇功”的情景。

篇五诗经中最唯美的诗词

  木瓜

 先秦:佚名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赏析

 《诗经·大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如托名宋尤袤《全唐诗话》就有“投木报琼,义将安在”的记载),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可是论传诵程度还是《木瓜》更高,它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对于这么一首知名度很高而语句并不复杂的先秦古诗,古往今来解析其主旨的说法居然也有七种之多(据张树波《国风集说》统计)。按,成于汉代的《毛诗序》云:“《木瓜》,美齐桓公也。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物焉。卫人思之,欲厚报之,而作是诗也。”这一说法在宋代有严粲(《诗缉》)等人支持,在清代有魏源(《诗古微》)等人支持。与毛说大致同时的三家诗,据陈乔枞《鲁诗遗说考》考证,鲁诗“以此篇为臣下思报礼而作”,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意见与之相同。从宋代朱熹起,“男女相互赠答说”开始流行,《诗集传》云:“言人有赠我以微物,我当报之以重宝,而犹未足以为报也,但欲其长以为好而不忘耳。疑亦男女相赠答之词,如《静女》之类。”这体现了宋代《诗》学废序派的革新疑古精神。但这一说法受到清代《诗》学独立思考派的重要代表之一姚际恒的批驳,《诗经通论》云:“以(之)为朋友相赠答亦奚不可,何必定是男女耶!”现代学者一般从朱熹之说,而且更明确指出此诗是爱情诗。因此诗主旨说法多不同,而“木瓜”作为文学意象也就被赋予了多种不同的象征意义。其中“臣子思报忠于君主”“爱人定情坚于金玉”“友人馈赠礼轻情重”三种意象逐渐成为“木瓜”意象的主流内涵。

 《木瓜》一诗,从章句结构上看,很有特色。首先,其中没有《诗经》中最典型的句式——四字句。这不是没法用四字句(如用四字句,变成“投我木瓜(桃,李),报以琼琚(瑶、玖);匪以为报,永以为好”,一样可以),而是作者有意无意地用这种句式造成一种跌宕有致的韵味,在歌唱时易于取得声情并茂的效果。其次,语句具有极高的重叠复沓程度。不要说每章的后两句一模一样,就是前两句也仅一字之差,并且“琼琚”“琼瑶”“琼玖”语虽略异义实全同,而“木瓜”“木桃”“木李”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考证也是同一属的植物.其间的差异大致也就像橘、柑、橙之间的差异那样并不大。这样,三章基本重复,而如此高的重复程度在整部《诗经》中也并不很多,格式看起来就像唐代据王维诗谱写的《阳关三叠》乐歌似的,——自然这是《诗经》的音乐与文学双重性决定的。

 “你赠给我果子,我回赠你美玉”,与“投桃报李”不同,回报的东西价值要比受赠的东西大得多,这体现了一种人类的高尚情感(包括爱情,也包括友情)。这种情感重的是心心相印,是精神上的契合,因而回赠的东西及其价值的高低在此实际上也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表现的是对他人对自己的情意的珍视,所以说“匪报也”。“投我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其深层语义当是:虽汝投我之物为木瓜(桃、李),而汝之情实贵逾琼琚(瑶、玖);我以琼琚(瑶、玖)相报,亦难尽我心中对汝之感激。清牛运震《诗志》评此数语云:“惠有大于木瓜者,却以木瓜为言,是降一格衬托法;琼瑶足以报矣,却说匪报,是进一层翻剥法。”他的话并非没有道理,但将木瓜、琼瑶之类已基本抽象化的物品看得太实,其他解此诗者似也有此病。实际上,作者胸襟之高朗开阔,已无衡量厚薄轻重之心横亘其间,他想要表达的就是:珍重、理解他人的情意便是尚的情意。从这一点上说,后来汉代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尽管说的是“投金报玉”。其意义实也与“投木报琼”无异。

浪漫到骨子里唯美诗句

浪漫到骨子里唯美诗句,诗歌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诗句具有精炼含蓄的特点,起着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感兴趣的来看看浪漫到骨子里唯美诗句及相关资料。

浪漫到骨子里唯美诗句1

1、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2、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崔郊《赠婢》

3、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秦观《虞美人》

4、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

5、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6、又到旧时明月路,袖口香寒,心比秋莲苦。——纳兰性德《蝶恋花》

7、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遣悲怀》

8、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9、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

10、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佚名《诗经·周南关雎》

11、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纳兰性德《虞美人》

12、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

13、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汉乐府》

14、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

15、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

16、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17、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越人歌》

18、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

19、凭杖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苏轼《蝶恋花》

20、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晏几道《鹧鸪天》

21、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李益《写情》

22、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

23、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24、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25、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贺铸《踏莎行》

26、乱山千叠横江,忆君游倦何方。知否小窗红烛,照人此夜凄凉。——纳兰性德《清平乐》

27、岂不尔思,远莫致之。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诗经·卫风》

28、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陆游《沈园》

29、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汉乐府》

30、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31、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32、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33、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34、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郑愁予《赋别》

35、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36、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37、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38、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39、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

40、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41、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42、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43、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4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45、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46、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47、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48、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49、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50、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51、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浪漫到骨子里唯美诗句2

1、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

2、直缘感君恩爱一回顾,使我双泪长珊珊。——卢仝《楼上女儿曲》

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4、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苏曼殊《本事诗》

5、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温庭筠《南歌子四首其二》

6、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7、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8、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9、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韦庄《应天长》

10、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牋费泪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二》

11、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12、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13、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曹雪芹《红楼梦引子》

14、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鹊踏枝》

15、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晏殊《清平乐二首其二》

16、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17、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18、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陈蓬姐《寄外二首其二》

19、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20、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韦庄《女冠子二首其一》

浪漫到骨子里唯美诗句3

1、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

2、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辛弃疾《鹧鸪天》

3、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

4、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

5、今夕何夕,见此良人。——绸缪《诗经唐风》

6、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关雎《诗经·周南》

7、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8、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9、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10、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11、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裏人。——陈陶《陇西行》

12、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

13、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

14、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苏武《结发为夫妻》

15、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聂胜琼《鹧鸪天》

16、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柳永《昼夜乐》

17、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李白《长相思二首其一》

18、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誓言,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席慕蓉《印记》

19、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范成大《车遥遥篇》

20、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戴叔伦《相思曲》

21、泪纵能乾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陈端生《寄外》

22、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23、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敻《诉衷情》

24、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鹊踏枝》

25、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26、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文廷式《蝶恋花》

27、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曹雪芹《枉凝眉》

2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李商隐《无题》

29、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30、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欧阳修《玉楼春》

31、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32、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

33、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乐婉《卜算子》

34、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

35、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

36、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邵瑞彭《蝶恋花》

37、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塞鸿秋》

38、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著,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曹雪芹《终身误》

39、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周邦彦《玉楼春》

40、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曹雪芹《红豆词》

41、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

42、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

43、锺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朱彝尊《高阳台》

44、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横塘路》

45、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46、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四首其二》

47、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晏殊《山亭柳:赠歌者》

48、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49、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陈叔达《自君之出矣》

5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448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3
下一篇2023-07-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