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什么腰白玉环?

古人为什么腰白玉环?,第1张

  白玉环 装饰品

  年代:宋(960年-1279年) 

  尺寸:外径76×63厘米,内径31×23厘米 

  玉色:玉为象牙白色,玉质滋润 

  特征:器呈扁平椭圆环形,通体光素平滑。

  1970年于陕西西安市何家村窑藏出土 刻花白玉杯呈八曲椭圆形,每曲似一莲花瓣,组成一朵冰肌玉洁的莲花。唐人爱饮酒,又喜欢莲花,用玉器雕成饮酒器具,美酒入杯,可增雅兴。刻花白玉杯纹饰素雅,雕工精巧,器壁很薄,曲线流畅。它那种似凸实凹的表现手法,为唐代雕工的一个重要特征。此杯是唐代风格玉器中的上乘之作。

  简介

  羊脂白玉又称“白玉”、“羊脂玉”,为软玉中之上品,极为珍贵。羊脂白玉是一种角闪玉,白玉之最。顾名思义,羊脂白玉,应首先肯定是白色的。好似白色的羊脂(俗称羊油),如果带有别色,那就不是羊脂白玉了。白色略带粉红色者,有人称“羊脂玉”这一点并没有取得玉器专家、学者的共识。有的称为“粉玉”。羊脂白玉中主要含有透闪石(95%)、阳起石和绿帘石。非常洁白,质地细腻,光泽滋润,状如凝脂。古传“白璧无瑕”即指白玉。

  羊脂白玉是和田玉中的宝石级材料,是白玉中质纯色白的极品,具备最佳光泽和质地,表现为:温润坚密、莹透纯净、洁白无瑕、如同凝脂,故名。对于此玉和普通白玉,最简单的区别方法,是在白色的日光灯下观看。羊脂白玉对着日光灯,所呈现的是纯白半透明状,而且带有粉粉的雾感。而一般的白玉,对着日光灯虽也呈半透明状,但没有粉雾感。两者最大的区别是,白玉无论档次等级的高低,以肉眼看均很白,但在白色日光灯下必定带有深浅不一的微**,因此在日光灯下若有一丝丝微**,就不能称之为羊脂白玉了。符合苛刻标准的珍稀名贵的羊脂玉,是绝对容不下丝毫杂质的。

  历史

  据考古发现的材料介绍,早在3500年前的殷商时期,昆仑山出产的玉石已经传入中原。春秋战国以后,和田玉逐渐成为历代帝王和王公贵族使用的主要玉料,多数为采集的子料。到元代开始采取山料,到清代以后山料的产量就已经大大超过了子料。羊脂白玉自古以来人们极为重视,是玉中极品,非常珍贵。它不但象征着“仁、义、智、勇、洁”的君子品德,而且象征着“美好、高贵、吉祥、温柔、安谧”的世俗情感。在古代,帝王将相才有资格佩上等白玉。考古事实已经证实,很多古代皇帝使用的玉玺是专用白玉玉料。很多各地博物馆的馆藏的珍品中,莫不把白玉玉料雕琢而成的历代文物奉为“国宝”,例如出土的西汉“皇后之玺”就是利用晶莹无瑕的羊脂白子玉琢成。

  已故全国著名考古专家夏鼐先生曾在文章中称:“汉代玉器材料……乳白色的羊脂玉大量增加。”实物证明就是指汉代水产羊脂白子玉而言。这就从理论到实践充分证明了羊脂白玉,就是晶莹洁白而无瑕。其特点就是,特别洁白、光亮、温润、细密、油脂等。上佳的白玉无瑕,最好的“白如截肪”,即好似刚刚割开的肥羊肉脂肪。其硬度为6至6.5,仅次于翡翠。因硬度高,入土2000多年,不全沁,但也不是不沁。质软的有鸡骨白,质硬的局部有瓷白,受沁和开窗部位,全呈“老化”现象。并不像原来那么白了,这不是一种毛病,而是出土古玉的特征。羊脂白玉浸泡在水土中2000余年,其质地硬密,温润如初,这就是它的可贵之处,也正是它贵重价值所在。此羊脂白玉,汉代水产的白仔玉,肌里有“饭渗”,后代很难仿制,只能天然浑成。明清时期的青白玉,皆无“饭渗”。

  分类

  羊脂白玉又分“仔玉”与“山料”。

  所谓“仔玉”是从昆仑山下玉河中捞取的。这种“仔玉”细密、温润、光泽如脂肪。有的“仔玉”肌里内含“饭渗”,呈欲化未化的白饭状,这是水产白玉的肌理特征之一;还有的因长期浸泡在水沙中带有各色的皮子。此种“仔玉”优于山料,极为珍罕。山料,纯白如脂肪者少。据有关材料介绍,春秋战国以后和田玉,逐渐成为主要玉料,均为采集仔料。到清代始采取山料。羊脂白玉自古以来人们极为重视,但存世极罕,是玉中极品,价格非常珍贵。白玉不但象征纯洁、高尚、温润,而且象征吉祥、安谧。古人所谓:“温润,仁也!”在古代,帝后才有资格佩上等白玉。事实已经证实,西汉皇帝有的玉玺是专用汉代水产羊脂白仔玉料。如已被国家定为“国宝”的西汉“皇后之玺”就是利用晶莹无瑕的羊脂白仔玉料雕琢而成的。羊脂白玉自古以来人们极为重视,是玉中极品,非常珍贵。它不但象征着“仁、义、智、勇、洁”的君子品德,而且象征着“美好、高贵、吉祥、温柔、安谧”的世俗情感。在古代,帝王将相才有资格佩上等白玉。考古事实已经证实,很多古代皇帝使用的玉玺是专用白玉玉料。很多各地博物馆的馆藏的珍品中,莫不把白玉玉料雕琢而成的历代文物奉为“国宝”,例如出土的西汉“皇后之玺”就是利用晶莹无瑕的羊脂白子玉琢成。

  鉴别

  羊脂玉的鉴别要点必须满足五个方面,即质地纯、结构细、水头足、颜色羊脂白、油性重。

  1、质地纯——羊脂玉中透闪石矿物含量达到99%。

  羊脂玉存在于围岩蚀变最完美的地段。当花岗闪长岩体与白云岩接触产生一系列接触变质岩系,白云岩变为白云石大理岩,岩浆晚期热液沿白云石大理岩构造裂隙通道,发生交代作用形成透闪石岩。

  围岩蚀变形成了白云石大理岩-透闪石化白云石大理岩-透闪石岩三种岩相,羊脂玉就赋存于透闪石岩岩相中。

  羊脂白玉硬度为6~6.5,仅次于翡翠,韧性和耐磨性确是玉石中最强的,质地致密,化学性质极其稳定。

  2、结构细——羊脂玉中透闪石呈显微纤状变晶结晶及成集合体,在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下可对透闪石结晶粒度进行测定,羊脂玉中透闪石纤维状长度(纵向)0033-001mm,宽度(横向)00006-0001mm,这些显微纤状、绒毛状、毡状透闪石晶体互相交织在一起,组成绒毛状结构、毡状结构、交织结构。

  显微纤状、绒毛状、毡状透闪石晶体集合体,在正交偏光下的特点就是在相同角度内,不显示均一的消光现象。

  3、水头足——水头、灵地都是玉石透明度的称谓,在透闪石玉中常从厚度2mm为标准,白玉在这准则中呈现半透明—不透明,羊脂玉的水头足说明呈现半透明状。

  4、颜色为羊脂白——羊脂白不是纯白,而是带有油脂光泽的白,在白色中有的可透出微微的**,质地差的也可在白色里透出微微的浅灰色调。

  5、油性重——羊脂玉在人们手掌中不断的触摸过程中,自而然之,在玉石表面产生一种"油性"感,在一些和田细白玉中也有此现象,当羊脂玉坠于水中,提起玉体,可滴水不粘,因此油性重的羊脂玉绵性也特好,所谓绵性,也就是韧性。

古代腰间配饰当然不只是起到美观作用,很多时候还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有时候也是一种民俗中的吉祥物,还有的能够驱除蚊虫起到护身效果。比如古代人腰间悬挂的香囊,除了精美可爱、可以用来把玩之外,香囊里面还装了许多驱虫的香料和药物,除了平时散发出好闻的香味,改变自己的环境之外,还能够驱除附近的蚊蝇和害虫。

玉佩

玉佩是古人最常见的随身佩戴物品,经常被他们挂在腰间,显得高雅而有品位。玉石在古人的观念里,代表着君子清高廉洁的品格,所以被许多文人雅士所追捧,玉石同时也是富贵人家专有的物品,自古便有黄金有价玉无价的说法,普通人家根本佩戴不起。所以那个时候出门的人腰上能够挂上一块好玉佩,就跟90年代初期腰上别了个大哥大一样受人尊重。

带钩

带钩除了是一种精美的腰带装饰品之外,也能够把古人的腰带固定扣好,其作用类似于现在的皮带扣。带钩在古时候是男女通用的腰带配饰,金银铜玉都可以作为制作原材料,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古人的带钩越来越精美、工艺也越来越细腻,富贵人家拥有的带钩可以说是一件难得的艺术品,佩戴出去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有很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

宝剑

宝剑也算是古人腰间的一种配饰,因为古代上流社会的人士基本上都会在腰间配一把长剑,配上华丽的服装和高耸的发冠,在那时候就是标准的成功人士形象。而且古代尚武之风盛行,在腰间配上一把宝剑也是一种社会潮流,每个人都以会剑术武功为荣耀,而且在腰上配上一把宝剑,别人就会认为自己有一定的武术,那些坏人也就不敢轻易打主意了。

佩戴玉石的好处,自古以来被道教、佛教认为有减灾辟邪治病养心之说。现代人佩戴能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炫耀自己的尊贵,身份不同。带金显贵,带银显财,带玉通神,不论带什么只不过展现个人气质和财富,那些琥珀蜜蜡玛瑙珊瑚象牙绿松,佩戴起来对身体各有各的好处。曹雪芹的作品红楼梦中贾宝的玉是含在嘴里出世,不像中山靖王金缕玉衣穿在身上肉体不腐。这些通通说明古今金银财宝,玉石玛瑙在人们心中占着重要的地位,千百年来无可替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6131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5
下一篇2023-07-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