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的结构资料,急需!!!

胃的结构资料,急需!!!,第1张

分类: 资源共享

问题描述:

胃的详细结构资料!

解析:

胃的结构和功能 pspyy/listid=20&lb=%B1%A3%BD%A1%D6%AA%CA%B6

胃是胃肠道中最膨大的器官,上接食管,下连十二指肠。胃就像一个有弹性的口袋,充满时胀大,空虚时缩成管状。

胃有入出两个口:入口叫贲门,出口叫幽门。贲门和幽门的作用是控制食物下送的速度和防止肠液反流至胃或胃液反流入食管。胃由前后两壁组成,前后壁相连处呈弯曲状,上缘较短,叫胃小弯,凹向右上方,

胃小弯近幽门处有一个切迹,叫角切迹,是溃疡和肿瘤的好发部位之一;下缘长,叫胃大弯,凸向左下方。

胃由上而下可分为四个部分:

1) 贲门部 紧接贲门的一小段。

2) 胃底部 位于贲门左侧,是贲门以上的膨隆部分。

3) 胃体部 是胃腔最大的部分,介于幽门部和贲门部之间。

4) 幽门部 又称幽门窦、胃窦,是角切迹以下至幽门之间的部分。一般慢性胃炎多发生于幽门部或以此处为重,幽门螺杆菌也常寄生于幽门部。

中医胃的分区与现代医学不大相同,胃的上口贲门处,称之为“上脘部”,胃的下口幽门处,叫“下脘部”,下脘部与上脘部之间的部分为“中脘部”;上、中、下三脘合称“胃脘部”;上、中、下脘部在体表相似于腹正中的上、中、下脘三个穴位。

胃的形态和位置,因体形不同而差异较大,矮胖体形者多呈“牛角”形胃,称为高度张力胃,其位置较高,幽门部偏向右侧,该处发生溃疡时,疼痛多在右上腹部,强壮体质者胃呈“丁”字形,称为正常张力胃,位置在脐上偏左;瘦长体质者胃多呈鱼钩形,叫做弱力形胃,其位置可下降于脐下3—5厘米;体质极度瘦弱者胃下降至盆腔(脐以下),称作无力形胃,通常称之为胃下垂。

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分泌和运动。

1)运动功能

1、受纳食物:当人们咀嚼和吞咽食物时,通过咽、食管等处感受器的 ,反射性的通过迷走神经的作用,引起胃体、胃底肌肉的舒张,使胃的容量能适应大量食物的涌入,并停留在胃内。

2、形成食糜:食物进入胃内五分钟后,以每分钟三次的蠕动波从贲门开始向幽门方向进行。在胃不断收缩蠕动的过程中,食物和胃液充分混合、搅拌、研磨、粉碎、使食物形成米糊状的食糜。

3、排送食糜:胃的收缩蠕动,促使胃腔内形成一定的压力,这种压力推动是食糜向十二指肠移行,每一个主动波,通常可排除1~3ml的食糜进入十二指肠。

2)分泌功能:胃的分泌功能是分泌胃液,胃液是由胃的腺体分泌的混合液,含有盐酸、酶、粘液、电解质、内因子等等。人在空腹时,胃中经常保持有10—70毫升清晰无色的液体,叫做胃粘液。正常人在进食和日常活动情况下,胃粘液分泌量每天可达到2500—3000毫升。

胃的上边为膈肌。胃的上口是贲门,贲门部位于第11胸椎体左侧。胃的下口为幽门,幽门则在第1腰椎右侧附近。胃的前壁,右侧与肝左叶靠近,左侧与膈相邻,并为左肋弓所遮掩。剑突下未被肋弓遮掩的部分可直接接触腹前壁,故常作为胃的触诊部位。胃的后壁邻近左肾、左肾上腺、胰、脾等器官。胃底部靠近膈的左穹和脾。

你好!减腹部赘肉,不可只做仰卧起坐

“要减去腹部的赘肉,只要坚持做仰卧起坐就行”,这是很多爱美女性的信条,其实这是一个减肥误区。事实上,运动中脂肪是最后消耗的物质,所以要想减掉脂肪,必须进行长时间的有氧运动。

身体消耗脂肪没有选择性,而是从各个部位同时消耗,因此,锻炼相关部位及相邻区域并不能燃烧掉这一区域的脂肪,而应该坚持全身有氧运动,以适度跑步或游泳为宜,每次

最好持续20分钟以上,这样才能达到消耗脂肪提供能量的效果。

与此同时,适度的科学的腹肌练习也是必要的。

仰卧起坐主要锻炼腹肌上部分,坐姿抬腿则使腹肌下部分得到明显的锻炼。仰卧起坐时,头不要太靠前,感到腹部有收紧感就可以了,还原时慢慢回落,使腹肌始终绷紧。

坐姿抬腿时,腿向前下方伸出,身体向后倾斜10度左右,抓住凳的边缘以保持身体平衡,膝盖不弯曲,向上举腿,直到脚尖与双腿平行,然后控制着慢慢放下。这种锻炼,不论是开头还是末尾,都应保持腹肌持续紧张。

饮食控制也是减腹部赘肉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手段。过多的食物与不合理的饮食都将增加脂肪。所以,爱美的你,为了拥有令人羡慕的身材,停下手中的零食

祝你早日成功!

食物对咽、食管等处感受器的刺激可引起胃底和胃体肌肉的舒张,并使胃腔容量由空腹时的约50mL增加到进食后的15L。胃壁肌肉的这种活动称为容受性舒张。

 胃的容受性舒张是通过迷走神经的传入和传出的反射过程(迷走-迷走反射)实现的,在这个反射中,迷走传出通路是抑制性的。

 胃蠕动约每分钟3次,每个蠕动波约需1分钟到达幽门,胃蠕动起源于胃大弯上部。蠕动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利于胃液消化食物,也可搅拌、粉碎食物推进胃内容物向十二指肠移动。

 胃内食糜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排空。在三种主要食物中,糖类排空最快,蛋白质次之,脂肪类排空最慢。混合食物由胃完全排空通常需4~6小时。

 胃的内容物作为扩张胃的机械刺激,通过壁内神经反射或迷走—迷走反射,加强胃的运动。胃排空的速率与胃内食物量的平方根成正比。

 在十二指肠壁上存在多种感受器,酸、脂肪、渗透压及机械扩张都可刺激这些感受器,反射性地抑制胃运动,使胃排空减慢。这种反射称为肠—胃反射,肠—胃反射对胃酸的刺激特别敏感。

 小肠粘膜释放多种激素,抑制胃的运动和胃排空。胰泌素、抑胃肽等都具有这种作用,统称为肠抑胃素。十二指肠内抑制胃排空的各项因素可以随着HCl在肠内被中和及食物消化产物被吸收而渐渐消失,胃运动又逐渐增强,推送另一部分乳糜进入十二指肠。如此反复使胃排空较好的适应十二指肠内消化和吸收的速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2368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1
下一篇2023-11-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