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的常见急救方法

骨折的常见急救方法,第1张

 骨折固定技术在急救中占有重要位置,及时、正确的固定,对预防休克,防止伤口感染,避免神经、血管、骨骼、软组织等再遭损伤有极好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骨折的急救 方法 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骨折的常见急救方法

 急救固定器材院外急救骨折固定时,常常就地取材,如各种2—3厘米厚的木板、竹竿、竹片、树枝、木棍、硬纸板、枪支、刺刀,以及伤者健(下)肢等,均可作为固定代用品。

 颈椎骨折固定使伤者的头颈与躯干保持直线位置;将木板放置于头至臀下,用棉布、衣物等,将伤者颈、头两侧垫好,防止左右摆动;然后用绷带或布带将额部、肩和上胸、臀部固定于木板上,使之稳固。

 锁骨骨折固定用绷带在肩背做8字形固定,并用三角巾或宽布条系于颈部吊托前臂。

 肱骨骨折固定用代用夹板2—3块固定患肢,并用三角巾、布条将其悬吊于颈部。

 前臂骨折固定选用两块木板,长度要超过肘关节,分别置于前臂掌、背两侧,然后用布带或三角巾捆绑托起。

 股骨骨折固定选用木板两块,将大腿小腿一起固定。置于大腿前后长达腰部,并将踝关节一起固定,以防这两部位活动引起骨折错位。

 小腿骨折固定腓骨骨折在没有固定材料的情况下,可将患肢固定在健肢上。

 骨折固定五大技巧:

 1遇有呼吸、心跳停止者先行心肺复苏术;出血休克者先止血,病情有根本好转后进行固定。

 2院外固定时,对骨折后造成的畸形禁止整复,不能把骨折断端送回伤口内,只要适当固定即可。

 3代用品的夹板要长于两头的关节并一起固定。夹板应光滑,夹板靠皮肤一面,最好用软垫垫起并包裹两头。

 4固定时应不松、不紧而牢固。

 5固定四肢时应尽可能暴露手指(足趾),以观察有无指(趾)尖发紫、肿胀、疼痛、血循环障碍等

 骨折的病因

 发生骨折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三种情况:

 1直接暴力

 暴力直接作用于骨骼某一部位而致该部骨折,使受伤部位发生骨折,常伴不同程度软组织损伤。如车轮撞击小腿,于撞击处发生胫腓骨骨干骨折。

 2间接暴力

 间接暴力作用时通过纵向传导、杠杆作用或扭转作用使远处发生骨折,如从高处跌落足部着地时,躯干因重力关系急剧向前屈曲,胸腰脊柱交界处的椎体发生压缩性或爆裂骨折。

 3积累性劳损

 长期、反复、轻微的直接或间接损伤可致使肢体某一特定部位骨折,又称疲劳骨折,如远距离行走易致第二、三跖骨及腓骨下1/3骨干骨折。

 骨折的临床表现

 1全身表现

 (1)休克 对于多发性骨折、骨盆骨折、股骨骨折、脊柱骨折及严重的开放性骨折,患者常因广泛的软组织损伤、大量出血、剧烈疼痛或并发内脏损伤等而引起休克。

 (2)发热 骨折处有大量内出血,血肿吸收时体温略有升高,但一般不超过38℃,开放性骨折体温升高时应考虑感染的可能。

 2局部表现

 骨折的局部表现包括骨折的特有体征和其他表现。

 3骨折的特有体征

 (1)畸形 骨折端移位可使患肢外形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缩短、成角、延长。

 (2)异常活动 正常情况下肢体不能活动的部位,骨折后出现不正常的活动。

 (3)骨擦音或骨擦感 骨折后两骨折端相互摩擦撞击,可产生骨擦音或骨擦感。

 以上三种体征只要发现其中之一即可确诊,但未见此三种体征者也不能排除骨折的可能,如嵌插骨折、裂缝骨折。一般情况下不要为了诊断而检查上述体征,因为这会加重损伤。

这种情况如果是骨折内固定治疗四个月应该是可以基本愈合恢复了。如果是术后肌肉力量不足应该是术后没有及时的做肌肉韧带的收缩锻炼导致的。同时有肿胀一般是静脉回流不好。建议平时外用活血化瘀类的中药外敷改善循环,同时做肌肉韧带的按摩,理疗。

病情分析:这主要是下肢肌肉和软组织僵硬,挛缩的原因。由于肢体骨折后需要较长时间的固定制动,这样就会导致肌肉的僵硬和挛缩,一般时间越长,这种情况越明显。所以,刚开始活动的时候,由于挛缩自然就会出现这种牵扯和活动不开的感觉。

意见建议:这种症状是每个骨折的病人都会有的,只不过根据制动时间的不同程度不完全一样而已,现在你的骨折愈合了,可以承受较大力度的锻练了,所以可以用较大的力量使各个关节活动,使之达到正常角度。每天需要坚持锻练才会有效果,只要坚持一段时间就会好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8240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5
下一篇2023-11-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