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是什么病

疣是什么病,第1张

  疣(wart)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皮肤表面赘生物,其病各首见与《内经》。多见于儿童及青年,潜伏期为1~3个月,能自身接扩散。病毒存在于棘层细胞中,可促使细胞增生,形成疣状损害。常见的有寻常疣、扁干疣、传染性软疣、尖锐湿疣等。中医学称之为疣目、鼠乳、枯筋箭、千日疮、痂疮、悔气疮,俗称“瘊子”或“坚头肉”。

  治疗措施

  一内治法:

  1中药内服:治宜清热解毒,养血活血,软坚散结,方用治疣汤。若风热湿毒较重者,可加土茯苓、薏苡仁、骊齿苋、白花蛇舌草;若肝虚血燥,筋气不荣者,可加珍珠母,可加珍珠母、白芍、生牡蛎、赤小豆;若肾阴亏虚,肝血不足者,改用归芍地黄汤加川芎、牛膝。

  2西医内治法:以下方法可任选一种:①病毒录01g,每日3次口服;②乌洛托品03g~06g,每日3次口服;③10%水杨酸铋油2ml肌注;④1%酒石酸锑钾3~5ml,静注,每周2次;⑤干扰素2~5ml,肌注,每周1次。

  二外治法:可酌情选用下述方法,但均需注意保持健康皮肤。

  1万灵丹腐蚀剂:樟丹15g,水杨酸25g,普鲁卡因1g,白糖15g,95%酒精调成糊状,帖敷疣体。

  2鸦蛋子仁捣烂贴患处,每日换药1次,一般2~3次即可治愈。或用鸦蛋子油(鸦蛋子1份,花生浸泡半月)点涂患处。

  3纯碱加生石灰等量,用2%普鲁卡因溶液调成糊状,外敷疣体。当局部有灼热感时,停止敷药。

  4复方水杨酸火棉胶(水杨酸、乳酸各30g,弹性炎棉100g),将患处用温水泡5分钟,待擦干后,直接用本品涂抹疣体,每日1次,本品为较好的角质溶解剂,为易燃物,注意保护。

  5《外科启玄》记载:“用鸡胫皮擦之自愈,一法将蕲艾在初生第一个上炙之,余皆自落而痊矣”。

  三注射疗法:

  1可用25%碘酊01~02ml,或用18%盐水酌加2%普鲁卡因溶液,每次05~1ml,注射于疣体基底部,1周左右疣体即于干燥脱落。

  2干扰素05~1ml,疣体注射,每周1次,也可用干扰素溶液局部喷洒。

  四手术疗法:可酌情选用冷冻、电灼、激光、手术切除等方法,但需注意保留健康皮肤或皮岛,以防瘢痕挛缩,避免肛门狭窄。

  病因学

  中医学认为,本病系阴血不足,肝失荣养,气血不和,血枯生燥,筋气外发于肌肤,或风毒之邪侵袭,阻于经络,凝聚肌肤而成。

  现代医学认为,疣为病毒性皮肤病,寻常疣、扁平疣、尖锐湿疣均由乳头瘤病毒引起,三者都有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皮突延长等病理改变。传染性软疣是由传染性软疣病毒(属痘类病毒)引起,表皮细胞内含有软化疣小体和发生变性是其特征。

  临床表现

  由于疣的种类不同,临床表现各异:

  扁平疣呈米粒及芝麻大扁平隆起的损害,表面光滑,色浅褐或正常皮色。

  传染性软疣初起为米粒大、半球形丘疹,中心有小白点,逐渐增至如绿豆大,境界明显,质硬,中心凹陷似脐窝,呈灰白、乳白、微红或正常皮色,表面光滑。损害数目不定,少数散在,或数个簇集,不想融合,可挤出白色乳酪样物。

  寻常疣初起为米粒大小,微**角化性丘疹,中央可见一针头小红点,逐渐增至绿豆大小,圆形或多角形乳头状隆起,境界明显,质硬,表面粗糙呈刺状,灰白,污染或污褐色。初发常为1个,长期不变或不断增多,邻近者互相融合,有时可自身接种。

  传染性软疣

  传染性软疣俗称“水猴子”,是一种病毒性传染性皮肤病。本病的传染途径可有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直接接触也包括了性接触的内容,对于成人发生于阴股部的传染性软疣多是由于性接触引起的。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入性传播性疾病之中。本病好发于外生殖器、肛周、腹股沟及胸背部。

  本病的病原体是传染性软疣病毒,属豆类病毒。呈“砖型”,大小为300nm×310nm,在普通显微镜下也可看到。其结构类似于天花病毒,核酸为DNA,衣壳完全对称,外包以囊膜。

  传染性软疣的传染途径主要是直接接触传染,也可自体接种。往往在公共浴池或游泳池传染,成人多通过性传播。有人认为有家族性遗传过敏素体的人对此病毒比较敏感,易于泛发。儿童和青少年易发。

  传染性软疣的临床特点

  (1)本病的潜伏期是2~3周,接触传染性软疣的患者,经过一定的潜伏期后即可发病。

  (2)以性传播者发病初起多局限于会阴、小腹、肛门、腹股沟、乳房等处,然后全身播散。损害数目多少不等,散在不融合处。

  (3)皮损为米粒至豌豆大小的半球形丘疹,中心微凹,表面有蜡样光泽,呈淡红、灰白、珍珠色或正常皮色。

  (4)在软疣顶端中央挑破后可挤出白色乳酪样物质,此称为“软疣小体”,这是本病的特征性损害。

  (5)少数患者其损害偶尔可角化,而像小的皮角,此称为“角化性传染性软疣”。损害有时可长大到10~15mm,此种巨大的损害多为单发,常常继发细菌感染发生炎症反应。

  (6)一般经过6~9个月即可消退,但也可持续3~4年,甚至个别皮损可持续5年以上。病程与数目无关,愈后不留疤痕。

  (7)有的病人在发病几个月以后,在某些皮损四周出现斑片状湿疹样损害。若眼睑或其附近有皮损时,可引起慢性结膜炎,软疣消退后,此种湿疹或结膜炎可自然消退。

  (8)自觉轻度瘙痒,可由于搔抓等原因引起继发感染,出现脓疱疮样损害,甚至引起更严重的疾病如肾炎等。

  鉴别诊断:

  1、水痘:透明清亮的水庖,周边有红晕,顶端无脐窝,皮疹分批发生。

  2、多发性角化棘皮瘤:青年男性多见,有家族史,质坚硬,消退后留轻度萎缩性疤痕。

  西医治疗传染性软疣的方法

  局部治疗:

  (1)在无菌条件下,挑破传染性软疣的顶端,可见到乳酪样的软疣小体,然后用镊子轻轻挤出。或直接用小镊子夹住疣体将其拔出,而后涂2%-25%碘酊,压迫止血即可。数目多者,皮损消毒后,将软疣刺破,涂以5%-10%碘酊,每日1次,可在7天内干涸脱落。

  (2)酞丁安霜具有抗病毒的作用,以之涂于疣体表面,每日2~3次,连用3周。如疗程结束后软疣仍不能消除,要刮除或拔出。

  (3)1%的5-氟尿嘧啶溶液外用,每日2~3次,连用2周。用时以棉签蘸药液少许,直接点于疣体的顶端。

  (4)01%的维生素A酸溶液外用,每日2次,连用2周。要注意保护周围皮肤。

  (5)70%苯酚酒精局部外用,用吸有药液的小针管,对准皮损逐个点药,点于疣体中央。一般一个疣体点2次即可,10天后皮损可自行脱落。

  (6)液氮冷冻,用冷冻器将液氮喷于疣体表面,解熔3次即可。一般1周后疣体脱落。

  (7)灭菌竹签蘸少许浓来苏水直接点涂软疣表面。较大皮疹,夹出软疣小体再行治疗。10天后复点一次。

  (8)99%冰乙酸15ml加入20g食用面粉中,拌匀成糊状,外涂于疣体。

  一般不需全身用药。若皮疹过多可采用以下办法:

  1、抗病毒:①病毒唑02,日2次肌注;②聚肌胞2mg,隔日1次肌注;③病毒灵02,甲氰咪胍02,口服每日3次。

  2、促进免疫:左旋咪唑50mg,1日3次口服,连用3天,间歇11天。

  中医的治疗传染性软疣的方法

  (1)取雄黄少许,兑入白酒中,涂于疣体表面。每日1次,连用5天。

  (2)百部酊。百部30g兑入75%的酒精100mL中浸泡1周后,用其液涂于疣体表面。每日2次,连用10天。

  (3)红花30g,补骨脂10g,干姜10g,吴萸15g,樟脑10g,生半夏30g;用75%的酒精1000mL 浸泡1周,滤渣后即可外用于患处。每日2次,连用10天。

  (4)马齿苋30g,苍术10g,蜂房10g,苦参10g,雄黄10g;水煎液待温,擦洗患处。这种方法适宜于皮损泛发有瘙痒者,或继发湿疹化者。

  (5)鸦胆子40g,连壳打碎,然后装瓶加入80mL水,煮沸,取液40mL。用时以棉签点于疣体上。

  (6)板蓝根30g,芒硝10g,红花10g,生薏仁30g,马齿苋30g,水煎服。本方有清热解毒抗病毒的作用,对于皮损泛发者特别实用。

  (7)马齿苋30g,蒲公英30g,水煎洗浴患处。每日1次,每次20分钟。

  防护传染性软疣

  (1)杜绝不洁性交和其他性乱。

  (2)洁具不混用。洗澡勿用搓澡巾搓澡,以免损伤皮肤,引起病毒的感染。

  (3)患病后衣服要煮沸消毒。

  (4)患病后禁止抓搔,以免抓破感染和传染。

有个专治的秘方,还特别适合孩子,因为外用的不需要弄破软疣,孩子没什么感觉,软疣就褪掉了,避免了电灼、冷冻、激光等带来的痛苦。也没有副作用。也没什么禁忌。 我女儿也是长了病毒性软疣,刚开始才几个在胸前,过没多久连腹部和背上都长了几十个,全家人都非常紧张。到皮肤医院医生说要把成熟的那些挤掉,我说孩子才2岁多挤掉那么多的疣怎么可能啊?哪得多疼啊,我们家长的心更疼。而且它还在不停的增加。去医院医生的说法就是几种:把成熟的那些挤掉、电灼、冷冻、激光。如果成年人还好一点,这么小的孩子我们怎么会忍心呢? 后来经朋友介绍,用了一种专治的药膏,你也可以找她先买一点来试一下15280868860那个外用的药膏确实很有效,涂上一点,几天后就发红,再过几天就结痂了。慢慢的就脱落了。让我全家烦恼的一件事情就这样轻松解决了。 传染性软疣俗称“水猴子”,是一种病毒性传染性皮肤病。本病的传染途径可有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直接接触也包括了性接触的内容,对于成人发生于阴股部的传染性软疣多是由于性接触引起的。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入性传播性疾病之中。本病好发于外生殖器、肛周、腹股沟及胸背部。 本病的病原体是传染性软疣病毒,属豆类病毒。呈“砖型”,大小为300nm×310nm,在普通显微镜下也可看到。其结构类似于天花病毒,核酸为DNA,衣壳完全对称,外包以囊膜。 传染性软疣的传染途径主要是直接接触传染,也可自体接种。往往在公共浴池或游泳池传染,成人多通过性传播。有人认为有家族性遗传过敏素体的人对此病毒比较敏感,易于泛发。儿童和青少年易发。 传染性软疣的临床特点 (1)本病的潜伏期是2~3周,接触传染性软疣的患者,经过一定的潜伏期后即可发病。 (2)以性传播者发病初起多局限于会阴、小腹、肛门、腹股沟、乳房等处,然后全身播散。损害数目多少不等,散在不融合处。 (3)皮损为米粒至豌豆大小的半球形丘疹,中心微凹,表面有蜡样光泽,呈淡红、灰白、珍珠色或正常皮色。 (4)在软疣顶端中央挑破后可挤出白色乳酪样物质,此称为“软疣小体”,这是本病的特征性损害。 (5)少数患者其损害偶尔可角化,而像小的皮角,此称为“角化性传染性软疣”。损害有时可长大到10~15mm,此种巨大的损害多为单发,常常继发细菌感染发生炎症反应。 (6)一般经过6~9个月即可消退,但也可持续3~4年,甚至个别皮损可持续5年以上。病程与数目无关,愈后不留疤痕。 (7)有的病人在发病几个月以后,在某些皮损四周出现斑片状湿疹样损害。若眼睑或其附近有皮损时,可引起慢性结膜炎,软疣消退后,此种湿疹或结膜炎可自然消退。 (8)自觉轻度瘙痒,可由于搔抓等原因引起继发感染,出现脓疱疮样损害,甚至引起更严重的疾病如肾炎等。

炎热夏天过不久就要来临,许多女性也开始做起保养功夫,女性比基尼线除毛就是其中之一,不过除毛也有不小风险,法国研究内容表示,全面式的「巴西式除毛」易增加「传染性软疣」感染风险。

女性私密处保养要注意,也避免过度除毛以免伤害皮肤原本的防御力。

据《每日邮报》报导「英国医学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研究报告内容指出,法国尼斯的研究机构人员分析诊所病患中感染「传染性软疣」(Molluscum contagiosum)者,发现高达93%有做过私处全面除毛、70%修整比基尼线,且在30个临床病例中有10位出现毛发倒长、长疣、毛囊炎等情形。

「传染性软疣」属于病毒性传染性皮肤病,传染途径分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直接接触也包括了性行为的接触,成人发生于阴股部位的传染性软疣多是由于性行为所致,故世界卫生组织也将其列入性传播疾病之中。此外,免疫力较弱的小孩,在外生殖器、腹股沟及胸背部也好发「传染性软疣」。

私处的毛发原本作用在于保护皮肤、阻隔病毒及细菌,然而透过人工行为除毛,让皮肤失去保护力,无论是蜜蜡除毛或刮刀除毛,都可能在过程中造成细微伤口,尤其是私密处皮肤比其他部位更敏感,更容易因摩擦增加伤口感染的风险,又因长时间处于闷热环境,更会加速细菌繁衍,进而引发皮肤炎。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疾病名称 5 英文名称 6 传染性软疣的别名 7 分类 8 ICD号 9 流行病学 10 病因 11 发病机制 12 病理改变 13 传染性软疣的临床表现 14 实验室检查 15 辅助检查 16 诊断 17 中医病因病机 18 鉴别诊断 181 汗管瘤 182 丘疹性荨麻疹 19 传染性软疣的治疗 20 预后 21 传染性软疣的预防 22 相关药品 附: 1 治疗传染性软疣的穴位 1 拼音

chuán rǎn xìng ruǎn yóu

2 英文参考

molluscum contagiosum

3 概述

传染性软疣(molluscum contagiosum)是一种由痘病毒引起的自身接种性病毒性皮肤病。其特点为散在多发的半球状,蜡样光泽丘疹,中央呈脐窝状,可挤出乳酪状软疣小体。好发于儿童和青年人。俗称“水瘊子”。一般通过直接接触传染,也可自体接种。

4 疾病名称

传染性软疣

5 英文名称

molluscum contagiosum

6 传染性软疣的别名

贝特曼病;贝特曼氏病;触染性软疣;传染性上皮瘤;皮脂性软疣;上皮软疣;鼠乳;水瘊子

7 分类

皮肤科 > 病毒性皮肤病 > 痘病毒性皮肤病

8 ICD号

B081

9 流行病学

传染性软疣分布广泛。全世界均有发病,本病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等儿童中发病率最高,可发生于任何人,但常见于儿童,1岁内婴儿发病少见。异位性湿疹患者中也较常见。据上海华山医院皮肤科的统计,此病占疣的1365%,主要是儿童。通过直接接触、性接触或污染物传染,人是惟一的天然宿主。由痘病毒中的传染性软疣病毒所致,是DNA病毒中较大的病毒。嗜表皮性,无包膜,外观呈砖形,直径350nm,光镜下可见到。目前组织培养尚未成功。本病通过直接接触和自体接种而传播,可也在公共浴池、游泳池或通过性接触传染,以年轻人多见。

本病可在公共浴池、游泳池或通过性接触传染,性接触传染主要见于性活跃的青年人,常与 有关,故认为是一种性病,其依据有:①软疣皮损多发生于生殖器或邻近部位,同性恋者其皮损好发于肛周;②性伴之间软疣发病率较高;③上述性活跃人群中常伴发其他性病。本病很少发生于老人,最近报道有见于AIDS患者。如存在易感因素,对此病毒比较敏感者,损害易泛发,有报道在结节病、白血病、使用皮质类固醇及免疫抑制剂者,可发生广泛的皮损。黑猩猩、袋鼠及马可自然感染。

10 病因

传染性软疣系由传染性软疣病毒(CMV)所致。系痘病毒科的一种DNA病毒,是人体最大的病原性病毒之一,大小约为300×200×100μm。,呈砖形,其直径为350 nm,在光镜下有时亦可见到。据电镜研究,病毒本身的形成与胞质有密切关系。胞质基质先浓缩,并出现嗜酸性颗粒,这些颗粒逐渐团聚,形成与周围有明显界限的“大颗粒”——颗粒组合型病毒(初期型病毒);继而发展成细颗粒膜型病毒(中期型病毒);最后变成砖形、椭圆或圆形,往往在其中心有哑铃状结构之成熟型病毒,整个胞质基质最后变成病毒包涵体(又称软疣小体)。此小体最初为一个卵圆形嗜伊红结构,对Brachet反应呈阳性,示RNA较多,不久Feulgen染色示DNA开始出现阳性反应。随着体积迅速扩大,Feulgen反应也逐渐加强,而Brachet反应则逐渐减弱,这表明在早期RNA的量较多,而在晚期则DNA较多。

传染性软疣病毒因不能在组织培养细胞中繁殖而妨碍了对其DNA的分析,有限的报道表明本病毒G+C含量高于痘苗病毒,它至少有两个亚型。自生殖器分离的病毒定名为Ⅱ型,自身体其他部位分离的定名为Ⅰ型。但两个型病毒的病灶不一定局限于某个部位。临床标本中的传染性软疣病毒颗粒形态与正痘病毒相似,但其“M”颗粒表面有似雅塔痘病毒之突起管状结构,有别于天花、猴痘及痘苗病毒。此外软疣病毒无囊膜,有别于塔那痘病毒。传染性软疣病毒产生特征性皮损在临床上容易诊断,但出现在生殖器部位的皮炎及溃疡处,则常与生殖器疱疹病毒混淆,此时只有通过电镜才能作出诊断。

表 痘病毒与人类疾病

痘病毒 所致疾病 正痘病毒 天花、猴痘、痘苗、牛痘 副痘病毒 羊痘、挤奶人结节、牛丘疹口炎、海豹痘 雅塔痘病毒 塔那痘、雅巴痘 软疣病毒 传染性软疣 11 发病机制

通过对所分离病毒基因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分析,MCV有两种类型,即MCV1和MCV2,大多数患者(76%~97%)为MCV1感染,但是病毒类型与皮损形态及皮损分布无关。

12 病理改变

特征性的是表皮细胞内出现多数细胞质内包涵体,称为软疣小体。其小体挤压每个受损细胞的细胞核,使胞核呈弯月状,位于细胞的边缘;软疣小体由嗜伊红变成嗜堿性,在角质层可见多数35μm直径大小的嗜堿性软疣小体,若中心的角质层破裂,排出软疣小体,形成有中心的火山口样。毛囊性传染性软疣,真皮内有多数扩大的毛囊,其中充满了软疣小体。

电镜观察:细胞质内可见到病毒颗粒。

13 传染性软疣的临床表现

多见于儿童及青年人,潜伏期为14天~6个月。初起为米粒大半球形丘疹,以后逐渐增至豌豆大,中心微凹或呈脐窝,表面有蜡样光泽,早期质地坚韧,后逐渐变软,呈灰白色或珍珠色。可挤出白色乳酪样物质,称为软疣小体。损害数目不等,由数个至数十个,陆续出现,或少数散在,或数个簇集,互不融合。体表各部位皆可发生,好发于躯干、四肢、肩胛、阴囊和 等处,也可发生于唇、舌、颊黏膜及结膜。皮疹部位因接触方式不同而异。一般无自觉症状。极少数病人其损害异常巨大称为巨型软疣,有的可角化而像小的皮角,称为角化性软疣。皮损偶然可自然消失,愈后不留瘢痕。

临床可分两个类型:

①儿童型:通过皮肤直接接触或经传染媒介受感染,软疣见于面部、躯干及四肢。

②成人型:可为性传播,软疣多见于外生殖器、臀部、下腹部、耻骨部及大腿内侧区, 者发生于 。Lynch报道55例这样的病例,是从越南和朝鲜回美国的军人,他们在该国曾有嫖娼史。

皮损可发生于除掌跖外的任何接触部位,也可出现于唇、舌及颊粘膜、结膜等,结膜损害可伴有反应性结膜炎或角膜炎。少数损害异常巨大,称为巨型软疣,有的可角化而像小的皮角,称为角化性软疣。一般无自觉症状。

感染HIV的病例,传染性软疣的发病率增加,而且软疣广泛播散和出现大的损害,有报道AIDS病人面部有巨大的软疣,易与基底细胞上皮瘤混淆。此外,曾报道两例广泛的、急性的、数百个软疣的病人,有接受免疫抑制剂、强的松龙和氨甲喋呤台疗史,认为发病与其免疫抑制有关。

本病属自限性,一般持续数月至数年。

14 实验室检查

病毒培养,分离病毒基因,可以分清病毒类型。

有关传染性软疣病毒实验室检测见表。

表  传染性软疣病毒的感染性病毒颗粒与抗原检测法

目的 方法 结果 1、直接检查病毒颗粒 涂片染色:挤出乳酪样物,瑞特染色 软疣小体(+)   电镜观察:活检标本 软疣病毒(+)   组织病理: 具有诊断特征性 2、直接检测病毒抗原 琼脂凝胶沉淀试验(AGP) (+)   补体结合试验(CF) (+)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IF) (+)   中和试验(Nt) (+) 15 辅助检查

组织病理:病变主要在表皮。表皮高度增生而伸入真皮,其周围真皮结缔组织受压而形成假包膜,并被分为多个梨状小叶,真皮 受压。而成为小叶间的异常狭窄的间隔,基底细胞大致正常,自棘层细胞起逐渐变性。在早期。感染细胞开始有卵圆形小体形成,以后细胞体积逐渐增大,胞核固缩,最后整个胞质均为嗜酸性包涵体(软疣小体)所占据。在表皮中部,软疣小体已超过受累细胞原有的体积,细胞核被挤于一侧,固缩成新月形,甚至完全消失。在粒层水平处,软疣小体自嗜酸性变成嗜堿性,角质层内可有很多嗜堿性软疣小体。因并非所有棘细胞都有上述变性,故在细胞中间仍可见少数角化不良的细胞。在病变中央,变性细胞可脱落而形成中央腔隙并与各梨状小叶相通。真皮无变化。

16 诊断

传染性软疣临床及组织学均非常特殊,一般诊断不难。

17 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系气血失和,腠理不密,复感外邪,凝集肌肤所致。传染性软疣是良性病毒性皮肤疾病。皮疹直径为2~4mm的有蜡样光泽的珠状丘疹,顶端凹陷,能挤出乳酪状软疣小体。

俗称水瘊子,中医的“鼠乳”与本病相类似。《诸病源候论》鼠乳候记述“鼠乳者,身而忽生肉,如鼠乳之状,谓之鼠乳也”。中医认为此系气血失和,腠理不密,复感外邪,凝聚肌肤而致。

18 鉴别诊断 181 汗管瘤

好发于女性眼睑周围,为针头至米粒大小的小结节,密集,正常肤色或淡褐色,质坚硬,中心无软疣小体,不传染。

182 丘疹性荨麻疹

儿童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初为纺锤状水肿性红色斑丘疹,渐为坚硬小疱,顶端突起,无凹陷,无小体排出,剧痒。

19 传染性软疣的治疗

传染性软疣以外用治疗为主。皮疹多者可选用抗病毒药。

1外用治疗主要去除软疣小体,可在无菌下用睫毛镊子将软疣小体挤出,用3%~5%碘酊滴入,或外用05%酞丁安搽剂。数目多者可分次分批剔除。

2将损害中的软疣小体用小镊子夹住,将之挤出或挑除,然后点入浓苯酚或33%三氯醋酸液,并压迫止血。如果疣体较小,且泛发者,可外涂10%碘酊或聚维酮碘,每天2~3次。

避免搔抓,以免扩散传染,注意个人卫生,不共用浴巾,内衣开水消毒。

20 预后

传染性软疣是良性病毒性皮肤疾病。皮损偶然可自然消失,愈后不留瘢痕。

21 传染性软疣的预防

为防止接触感染,患者应避免去游泳池、公共浴室,直至皮损消退。

22 相关药品

碘酊、酞丁安、苯酚、三氯醋酸、醋酸、聚维酮、聚维酮碘

治疗传染性软疣的穴位 面颊

颊穴位于耳垂,当五、六区交界线的周围。主治病症:面颊穴主治周围性面瘫、三叉神经痛、痤疮、扁平疣等。

支正

,颌肿,指痛,麦粒肿,四肢无力,项强肘挛,疥疮生疣,十二指肠溃疡等。出处:《黄帝内经灵枢·根结》:

阳谷

项急不可以左右顾及仰俯,肩弛肘废,目痛,痂疥,生疣,瘛疭,头眩目痛,阳谷主之。胸满不得息,头颔肿,

阳交

项急不可以左右顾及仰俯,肩弛肘废,目痛,痂疥,生疣,瘛疭,头眩目痛,阳谷主之。胸满不得息,头颔肿,

疣的出现将对患者的形象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临床诊断中,我们发现引起疣的因素相对复杂,因此在治疗前,必须注意病因分析,以便我们可以排斥症状的连续出现,一次性治疗好疣病。在中药的研究专家中,更多的专家认为,疣的出现主要是由皮肤上的风热毒素引起的,或者由愤怒,肝脏和血液的干燥,以及皮肤不保湿引起的。疣病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陌生,那么疣病到底是什么呢?

就跖疣的发生而言,它主要是由于局部的气血和血瘀所致,外伤和摩擦常常是引起这种情况的原因,但是现代医学认为与病毒的发展有关,它是一种病毒性皮肤病,普通疣,扁平疣和尖锐湿疣的症状均由乳头瘤病毒引起的会发生病理变化,例如皮突延长。

扁平疣是最常见皮肤疾病,在了解了扁平疣的病因后,患者可以更好地治疗扁平疣,并使扁平疣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扁平疣不仅威胁患者,而且还会威胁患者周围的人。很多人都把疣当做是一种小型的皮肤疾病,很容易忽略它,后来慢慢的身体上的疣越来越多。

脸上长扁平疣的原因很多,在大多数情况下,传染是得扁平疣的主要原因,如果你有扁平疣,最好尽快治疗。这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尤其是在触摸爱人的脸时,很容易传播给爱人。

当患者使用的日常必需品与他人接触时,它们将直接感染给他人,尤其是免疫力较弱的人,他们更容易被感染。如果得了扁平疣,则必须得到有效的护理,扁平疣是一种皮肤病,对外界非常敏感。如果刮擦或刺激皮肤,则会出现扁平疣。扁平疣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一旦得了扁平疣的地方受伤,病毒将沿伤口方向繁殖。

朋友你好,传染性软疣是由传染性软疣病毒引起的皮肤传染性疾病。一般通过直接接触传染,也可自体接种。

治疗措施:将损害中的软疣小体用小镊子夹住疣体,将之挤出或挑出,然后点入浓石炭酸或三氯醋酸,并压迫止血;亦可用刮匙刮除,外涂2%碘酒;或01%维甲酸酒精局部涂搽。其他,可用电干燥,液氮或干冰冷冻,巨大疣可手术切除。性伴应同时治疗。

病理改变:特征性的是表皮细胞内出现多数细胞质内包涵体,称为软疣小体。其小体挤压每个受损细胞的细胞核,使胞核呈弯月状,位于细胞的边缘;软疣小体由嗜伊红变成嗜碱性,在角质层可见多数35μm直径大小的嗜碱性软疣小体,若中心的角质层破裂,排出软疣小体,形成有中心的火山口样。毛囊性传染性软疣,真皮内有多数扩大的毛囊,其中充满了软疣小体。 电镜观察:细胞质内可见到病毒颗粒。

临床表现: 潜伏期1周至6个月。

典型损害为受感染局部表皮细胞增生形成的丘疹,直径2~8mm,单发或多发,圆形或半球形,有蜡样光泽,中心脐凹状,并含有干酪样栓塞物,丘疹呈肉色或粉红色。初期质地坚硬,成熟变软,可挤压出干酪样物。临床可分两个类型:

①儿童型:通过皮肤直接接触或经传染媒介受感染,软疣见于面部、躯干及四肢。

②成人型:可为性传播,软疣多见于外生殖器、臀部、下腹部、耻骨部及大腿内侧区,肛交者发生于肛门。皮损可发生于除掌跖外的任何接触部位,也可出现于唇、舌及颊粘膜、结膜等,结膜损害可伴有反应性结膜炎或角膜炎。少数损害异常巨大,称为巨型软疣,有的可角化而像小的皮角,称为角化性软疣。一般无自觉症状。

诊断鉴别: 根据本病的临床上有蜡样光泽的圆形或半球形丘疹,中央脐凹状,可挤出干酪样物与组织病理具有特征样,易于诊断。生殖器部位损害有性活跃年青者,应检查有地性病。较大皮损应与基底细胞癌,角化棘皮瘤鉴别。

传染性软疣的外治法

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挑破疣体,挤出白色豆腐渣样物质,再用碘酒点涂患处。 皮肤消毒后,用小刮匙刮除疣体,再用碘酒点涂患处。 五妙水仙膏点涂疣体。

防治措施:

传染性软疣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的皮肤病,该病大多不是通过性交传染,可通过共用浴巾、浴池、自体抓痒引起,甚至可以集体发病。因此,讲究个人卫生及公共卫生很生要。传染性软疣是由一种只感染给人类的 DNA 病毒引起的。皮疹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小丘疹逐渐增大至绿豆大小,呈半圆型,质地饱满,无痛痒,呈皮肤色,灰白色或珍珠色,如同小水珠 故又称为水疣。

防治方法:大的软疣可用镊子或血管钳挤除内含的膏状物,然后涂以2%碘丁或3%三氯醋酸并压迫止血小的软疣可直接涂用上述两种药,该病毒在湿热条件下传染性极大,故应定期烫洗消毒浴具,并保持干燥,以防止传染复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074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