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生死疲劳有感心得

读生死疲劳有感心得,第1张

生死疲劳》这部作品依然在依靠历史框架在叙述中起作用,历史主义的魔鬼还是附身于他,这是中国作家目前写作长篇小说始终无法摆脱的幽灵。也许中国的历史太过于强大,历史难以终结,这不只是历史记忆和历史的延续性问题,更重要的是一种 思维方式 。亲爱的读者,我为您准备了一些读生死疲劳有感心得,请笑纳!

读生死疲劳有感心得1

莫言,20__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也是我国第一位真正意义上获得该奖的第一人。莫言的获奖让我重燃随着繁琐生活早已失去的对文学的那份热度,一连4天一口气读完莫言先生的大作《生死疲劳》,心中就如同打翻了五味瓶一般,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且先 说说 《生死疲劳》这本书吧。 故事 从1950年开始,一向写到2000年。贯穿50年漫长路程的是西门屯一个小村落的变迁史,也能够说是中国土地改革的变迁史。贯穿这一变迁史的是西门一个大家庭的荣辱兴衰。作品以一种魔幻的艺术形式表此刻大家面前。作者经过一世为人,一世为驴,一世为牛,一世为猪,一世为狗的生死轮回的形式,以人的眼睛和动物的感官来叙述故事,故事人物众多,情节繁缛复杂,可是先生却以不急不慢的不温不火的方式向我们诉说了这样一个荒诞又庄严的故事。

蓝脸以手捶地,嚎啕大哭读到此,我不禁心中充满了愤慨,又一想,又感到欣慰。因为莫言已用他的笔,代替我们发出了这深深的控诉。莫言不惜借用荒诞的叙事手段,不惜洋洋洒洒铺展几十万字之巨的精言妙语,就是为了这一声讨,就是为了对这一举国误读,以致贻害一国的庄重 反思 。我似乎能体会到莫言那对祖国深深的热爱。

值得一提的是,据先生自我讲《生死疲劳》这部小说仅用了40多天就完成了。是什么力量让先生提笔一挥而就的呢我想是先生对这片故土的热爱,对这片故土的职责,对这片故土的未来的憧憬驱使着先生的思想,驱使着先生的笔触,驱使着先生的义务。心中不禁对先生充满敬意。倘若每个人都能像先生这样对这片生我们养我们土地的未来充满憧憬,这片土地又何愁没有完美的未来呢

读生死疲劳有感心得2

读莫言的《生死疲劳》,不会让人打瞌睡,莫言这部小说里有两句话,这两句话就在紧紧相邻的两章中。第一句出自第三十章:“但我清楚地知道,它是一个勉从猪舍暂栖身的英雄。”说这话的,是叙事“主人公”之一的“西门猪”,“它”,是指另一头叫做“刁小三”的猪。

第二句话,是他在第三十一章里说的:“他说这个戏是特殊的历史时期的产物,带着荒诞但又庄严的色彩,是一个活生生的后现代的标本。”说这个话,还是“西门猪”,而这句话中“他说”的“他”,是小说中的“莫言”。由于这两句话相距不远,虽说现在 记忆力 比不了年少时,但是,在读到第二句时,总还算记得第一句。那海阔天空的想象,那优美精妙的语言,那数不清的暗喻 名言 ,纷至沓来,赏心悦目,令人精神振奋,不读不快。而一读之后,总会让你心潮起伏,联想翩翩,不吐不快。

一、莫言这《生死疲劳》,从叙事方式分,肯定属于荒诞叙事。

开荒诞叙事先河的,诚然算不到莫言的名下。最着名的、人所共知的《西游记》,就可以归于这种叙事形式。但是,以荒诞叙事,演绎半个世纪的一地历史、世事沧桑、社会变迁和人生沉浮的,当非莫言莫属。至少,前无古人。

而且,他说得是那么一本正经、胜似正史,让人不能哭,也不能笑,不能相信,也不能怀疑。尤其是与莫言同时代过来的人,对此,会感触尤深。莫言运用荒诞笔法,叙历史、社会和人生如此庄严之事,借用得可是一点也不勉强。

一路读去,你会感觉到,《生死疲劳》是“满纸荒唐言,全为庄严事”。庄严者何是对人的解读,对一个时代的解读,对一段历史的解读。最庄严者,当数书中说及在1976年9月9日,那蓝脸的一骂一哭,那抒发的何止是愤懑!是对举国对于一个人、一个人的思想误读的声讨:

听听,这可有半点荒诞的滋味儿一丝一毫也没有!一骂一哭中所阐述的,在那整整的一个时代内,只有这主人公、这执拗无知的犟农民、这举国唯一的单干户心里明了!这是对举国误读的声讨!莫言不惜借用荒诞的叙事手段,不惜洋洋洒洒铺展几十万字之巨的精言妙语,就是为了这一声讨,就是为了对这一举国误读、以至贻害一国的庄重反思。

当然,假若莫言能不让蓝解放,不让大头儿,也不让“莫言”出来当叙事主体,那么,这荒诞叙事,就完美了。作为作者的莫言,可以说这出于这部小说叙事的必需,出于让叙事更灵活更精彩。那么,作为读者的我,可以说是因为对传统叙事尚有所畏惧,是对自己荒诞叙事能力的信心还不够足。总之,是如此一来,就让你的这荒诞叙事在我们读者的心中,有所不完美了。我们只有寄望莫言有下一部更完美更彻底的荒诞叙事大作的问世。

二、就是猜想,莫言大学读的肯定不是中文,攻的不是文学,而是农学院的畜牧专业。

不然,那些驴呀,牛呀,猪呀,狗呀,怎么会那么地顺从,那么地听他使唤他牧的那些驴呀,牛呀,猪呀,狗呀,为什么会是那么地机敏有型,那么地聪明伶俐武功高深者,拈花可以伤人。精于畜牧者,驴牛猪狗之类,胜于使人。中国二十世纪的后半世纪,全入于莫言所牧所养的驴牛猪狗眼中,心中。莫言者,神牧矣!当然,人畜牧,为役使,为肉食,为皮毛。莫言畜牧,却是为了让它们看世界,观世事,品人生。

书中的叙事者,评说书中的莫言,说他从来不是好农民。作为读者的我,绝对认同。我评说他是畜牧工作者,但是,因为他不务正业,所以,肯定不是好畜牧工作者。不过,还好。子不语怪力乱神,莫言因之只役使驴牛猪狗,没有让众畜尽出。说来莫言应该还算是孔孟信徒,至少是孔孟。

三、想对莫言表达愤怒。

这些天来,莫言所牧之驴牛猪狗,害得咱家老汉我神经过敏。他的驴,是如此折腾不休。他的牛,是那般执拗倔犟。他的猪,是那么聪明那么善于撒欢,他的狗,是那样地狂傲精神。在办公室,听到走廊有脚步声,就感觉到会不会是他的驴在蹶蹄。走在路上,看到一棵树枝叶摇晃,就猜测会不会是他的猪在撒欢。走回家,关上门,听到有所响动,就害怕是他的牛,在用角顶门撞墙。

此刻,时至子夜,窗外霓虹渐熄,万籁俱寂,只有淅淅沥沥的雨点砸在遮阳棚上,发出丁丁冬冬的滴响,忽有声音从远处传来,竟恍觉是他的狗,边飞奔边狂吠而来……如此神神道道,叫人如何度日。得赶紧将这《生死疲劳》合上,置之高阁。

我们的内心是装着天使呢还是装着魔鬼呢这也许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认真思考的。对于我来说,一时间还很难把这本书的精髓吃透,但我会在今后的生活中慢慢去品味,去琢磨,做为中国人,莫言是中国人的骄傲!

读生死疲劳有感心得3

生死疲劳出了也很长时间了,一向没看,主要原因是不敢看吧。像檀香刑,要不是有人力荐,必须不会看,等到真的看了,果然无法消受。生死疲劳倒没有像想象的那般暴力。或者说,是另一种暴力。莫言在书中随心所欲的叙述,开始使我感到新鲜和惊喜,之后则是感到不悦。再加上他把自我也在书中安排上一个主角——这个主角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对人物的影响越来越大——这样的安排,使得作者对整个故事,故事中人物的控制越发专制。到了最终,主人公西门闹转世成猴,两年后又被蓝开放打死,这样的情节已经很明显的是作者对结尾的刻意安排,而莫言还觉得不够,最终忍不住自我跳出来,对故事中人物的归宿做个交代。

我想莫言必须很爱他的这些主角们,所以必须要给他们安排一个结局。可这也恰恰说明了,这些主角之于莫言,并非是独立的人,而只是他创造出来的主角。他像上帝爱子民一样的爱着他造出来的那些人。我想起了余华,他在介绍自我的创作感受时以往过类似这样的话:"写到之后,就不是我在替他们说话,他们自我站起来,说出的话让我也感到惊讶。"也许是因为先入为主,莫言这种包办一切的做法让我感到有些不适。

这就是我为生死疲劳挑出的最大毛病吧,或许,这也不是一个毛病。我还记得刚刚看第一部分驴折腾时我的惊喜,正如你所说,莫言疯狂了。而他随心所欲的语言也感染了我。可是再往下来,牛犟劲,猪撒欢,还是这样。也许是因为我听了莫言太多的疯言疯语,已经疲倦,或者是作者自我感到了疲倦,猪撒欢一段让我觉得,生生死死的轮回,真是会让人疲劳。好在最终一大部分狗精神,不管是因为作者发现自我已经没有办法完全站在动物的视角叙述,还是作者有意为之,叙述成了两个主角两个线索共同的推进,倒是让我重拾对生死轮回的信心。

另一方面,整本书都充满了作者的写作技巧。这让我联想起,理发店里手艺出众的师傅在为顾客理发的时候时不时的耍着剪子。可是换个角度说,能让一把剪刀上下翻飞盛开出美丽的花,莫言终究是实力雄厚。

读生死疲劳有感心得4

中国现代作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可喜可贺。可是我并没有看过他的书,只看过由他的小说改编的**《红高粱》,并且那也是多少年前的事儿了。自知孤陋寡闻,赶紧在网上购得莫言的小说《生死疲劳》一读。

作家莫言在书中,主要讲述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在农村土改中被民兵枪毙的地主西门闹,不甘心就此埋没,到阴曹地府向阎王爷喊冤叫屈,经“六道轮回”,变成驴,变成牛,变成猪,变成狗,变成猴,最终又变成畸形“大头人”的故事。书还没有看完,我就已经被主人公对生命所抱定的那份执着所感动,变成驴,要折腾;变成牛,要犟劲;变成猪,要撒欢;变成狗,要精神。从这些故事变换的主线中,我感受到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对土地,对家、国孜孜以求,永不言弃的顽强。

有人说莫言的小说在风格上,是受到了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几个世纪以来,拉丁美洲的人民,在外,饱受殖民主义者的疯狂掠夺和残酷剥削,在内,又久经独裁专制统治的肆虐,由军事政变引发的战乱频繁,为了反对强加于拉丁美洲人民头上这种种的不公,才有了魔幻现实主义这一崭新文学流派的出现。这一现象不仅仅提升了拉丁美洲文学,尤其是小说创作方面在世界上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它唤醒了人民的觉醒。所谓魔幻现实主义,就是既有离奇幻想的意境,又有现实主义的情节和场面,人鬼难分,幻觉和现实相混。我对魔幻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几乎是不了解的,一年前,买了一本《百年孤独》,还没有阅读就被朋友借走,到今日也没有还回来。

不明白为什么,阅读着莫言的小说,竟让我想起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塞万提斯,想起了他笔下的那位传奇的,逆时针而动的骑士。《堂。吉诃德》的作者用讽刺、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现实与幻想结合起来,在更高的层面上,表现了对现实的认识和理解。就像之后几乎与塞万提斯同时代的《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在一生困顿中,“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出自蒲松龄聊斋自志)他们集自我的才华,在现实之上,另辟一方天地,书写春秋,挥洒人生。

莫言的《生死疲劳》是一本大胆而奇特的书,他因为用虚幻的手法,表现了真实的历史,才使人觉得它更加真实。人往往在得不到什么的时候,才寄期望于梦幻和想象。这就像在正常情景下,人就是人,怎样能与动物,尤其是和人类有着密切联系的家畜相互变化呢。英国科学家托马斯。赫胥黎是达尔文进化论最杰出的代表,他曾为维护达尔文《物种起源》这一科学名著,向反动的教会势力说道:“我正在磨利的牙爪,已备来保卫这一高贵的著作。”他郑重的宣布:“我是达尔文的斗犬。”

作为英国著名的博物学家,赫胥黎恐怕比其他人都清楚人与犬的区别,可是为了捍卫真理,他磨利了的是自我的“牙爪”。同样将自我与动物相比的,还有清朝杨州八怪之一世称诗、书、画三绝的郑板桥,由于他深深折服于明代有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戏剧家之称,自诩“青藤道士”的徐谓,郑板桥自刻印章,称自我为“青藤门下走狗”。三百年后,齐白石曾作诗云:“青藤、雪个远凡胎,缶老衰年别有才。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这些都是名人,他们对世事的了解,远比我辈清楚,为狗为人看了《生死疲劳》,我似有所悟。

读生死疲劳有感心得5

初读莫言作品是在高中二年级。记得一次去书店时看到架子上有一本《生死疲劳》,作者莫言,旋即便被吸引。当初只是单纯地喜欢“莫言”这两个字,待看过《生死疲劳》后,我对莫言从单纯喜欢这个名字升华到敬佩莫言这个人和他的恢弘的作品。得知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我又把这本书拿出来翻看了一遍。

《生死疲劳》是莫言在2005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巨著,重构宏大,气势恢宏。全书约50万字,分五部五十三章加五节。涉及有名有姓的主要人物20余人。该书采用拟人化的写作手法,用第一人称主要讲述了高密东北乡西门屯地主西门闹在解放后被枪毙,转生为驴、牛、猪、狗、猴以及大头婴儿蓝千岁的所作所为以及所见所闻。

书中,西门闹以及由他转生的驴、牛、猪、狗、猴、大头婴儿蓝千岁和该书另一叙事主人公蓝解放加上他的好朋友莫言分三个人分别讲述,且时间跨度50年(从1950年写起,直到2000年底,包括解放初期、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十年动乱、包产到户、全面改革开放等主要历史时期,就连书中许多人名也都打着历史的烙印,像蓝解放、黄互助、黄合作、庞抗美、马改革、蓝开放等等),但全书通篇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引人入胜,津津有味。此书堪称鸿篇大作,透过各种动物的眼睛,观照并体味了五十多年来中国乡村社会的庞杂喧哗、充满苦难的蜕变历史。这部小说是莫言在艺术上向中国古典章回体小说和民间叙事的伟大传统致敬的巨制;关于生命的六道轮回的想象撑起了这座气势宏大的文学建筑,写出了农民对生命无比执著的颂歌和悲歌。

“佛说: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这是写在扉页的一句话,这句话诠释了整册书的资料,又发人深省。西门闹与蓝解放所经历的一切其实都可归结到人性的贪欲上来。能够说《生死疲劳》是莫言怀抱华美颓败的土地,决意对半个世纪的土地做出重述,郑重的将土地放在记忆的丰碑前,看着它在历史中渐渐荒废并确认它在荒废中重新获得庄严、熔铸、锋利。在书的封底,载有许多评论家对这本书的评价,其中一条摘录

《生死疲劳》是一部向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叙事的伟大传统致敬的大书。在这次神圣的“认祖归宗”仪式中,小说将六道轮回这一东方想像力草灰蛇线般隐没在全书的字里行间,写出了农民对生命无比执著的颂歌和悲歌。

读莫言的《生死疲劳》,不会让人打瞌睡,那海阔天空的想象,那优美精妙的语言,那数不清的暗喻名言,纷至沓来,赏心悦目,令人精神振奋,不读不快。而一读之后,总会让你心潮起伏,联想翩翩,不吐不快。他的讲述是属于荒诞叙事的,然而他却说得一本正经、胜似正史,让人不能哭,也不能笑,不能相信,也不能怀疑,荒诞的叙述下,是对人的解读,对一个时代的解读,对一段历史的解读。

莫言在新版《生死疲劳》(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写的“ 随笔 ”,《小说是手工活儿——代新版后记》中说道,他只用了四十三天,就写出来了这部四十三万字的小说,得益于使用“一种性能在毛笔和钢笔之间的软毛笔”。这种放弃电脑回归手工的写作,使他感觉到自我拥有了一种与时代对抗的姿态,这令他“感觉好极了”。笔动字出,字出形显,免了心中得随时想着输入法、随时要选字的烦恼,免去了关机之后,写作成果仿佛归于空无的虚幻感。

如莫言所说,在电脑普及的今日,已经鲜有人能坚持手写书稿了。电脑的存在的确给我们带来很大便利,然而写作的原生乐趣却也在一点点的消失。莫言在《生死疲劳》里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对人性贪欲的反思,还有对文学写作回归的思考。

读生死疲劳有感心得相关 文章 :

★ 读《生死疲劳》有感范文5篇

★ 生死疲劳读后感范文5篇

★ 莫言生死疲劳读后感范文5篇

★ 生死疲劳读书笔记范文

★ 中学生生死疲劳读书笔记

★ 高中《百年孤独》读后感500字

★ 阅读《蛙》后的心得体会范文

★ 读呼兰河传读后感有感范文800字

★ 莫言《红高粱》读后感范文5篇

★ 关于透明的胡萝卜读后感

最近读了莫言先生的《生死疲劳》,这是一部怎样的小说呢?一开始,我可以说是非常厌恶它的,非常抵触它的,非常想放弃它的。但是很快,我就被那头驴,那头叫做西门驴,由西门闹投胎变成的那头倔强的、奇特的、瘸腿的雪里站给吸引了。那头驴的命运让我牵肠挂肚,让我逐渐忽略了曾经极其厌恶的粗俗无比的语言,于是我就这样看进去了,一看就一口气看完了。

看完这本书,一直想写个读后感,可是竟不知从何写起。这部小说,从土改时期开始,到千禧年结束,跨越了五十多年的时间,从西门闹的六道轮回中,从那些驴、牛、狗、猪、猴的视角下,从几代蓝脸的生活里,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人民思想的变迁、人性的善良与丑陋。

从写作的角度上看,我觉得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人物的典型性。我们不难看出,这部小说中的人物,都具有鲜明的与众不同的特性。

比如蓝脸。我一直在想,一个人的脸半边是蓝色,半边是**,那该是多恐怖的一张脸,现实中我真的没有见过有人长成这个样子。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样一个丑陋的面容?为什么不让他英俊如明星?我想,作者一定希望他笔下 的人物是独一无二的,希望能被读者记住的。

蓝脸,还应该表示这是一个矛盾的人物,他生活在固执、煎熬、和挣扎中,他的骨子里有不可磨灭的根深蒂固的旧思想,他需要顽强地抗争,与自己抗争,与他人抗争,与新时代抗争。

黄互助的头发不能剪,因为她的头发中有血丝,黄合作只有半个屁股

典型性还表现在那些动物身上。无论是驴、牛、狗、猪,还是猴,一降生就要与众不同,为驴要做最漂亮、最能干、最聪明的驴,为牛要做最健壮、最勇猛、最忠诚的牛,为猪要做猪王,要舍己救人。为狗也要做一条通人性肯干活的狗首领。

二,把人物虐到极致。六道轮回中,每一世,都遭受了最严酷的折磨,驴断腿、牛折角、猪溺亡、猴被枪毙。

其中,西门金龙抽打牛,是最虐心的一段,儿子发了疯一般,像猛虎,像魔鬼,像凶神恶煞,折磨那头老牛,那头由自己亲生父亲转世的牛。那头牛就那样默默地忍受着一切,不反抗,不投降,更不求饶。当牛鼻子被拉穿的那一刻,我的心似乎也被拉穿了,我都感觉到了疼,可是牛没有。

三,这部小说的语言,让我感受到了一种魅力。时而粗俗无比,令人作呕,时而又细腻如丝,甘之如饴。大量的排比句,宛如一列绵长的列车,喷着白白的烟轰隆轰隆开进了深邃的隧道,在隧道里,有五彩缤纷的灯、有星罗密布的天空,有缠缠绵绵的小溪,更有汹涌澎湃的海浪。

大段对月亮的描写,让人身临其境,又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月亮是一个朋友,也像一个敌人,更像一位亲人,他能洞察一切,也能和猪、狗、牛、蓝脸融为一体。

关于这部小说,其实还有很多想说的话,只是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了,那就这样吧,其实以上写出来的,是我还没有整理好的思路。

  创作背景

  《生死疲劳》书名来自佛经,来源自佛经中的一句:“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莫言说,佛教认为人生最高境界是成佛,只有成佛才能摆脱令人痛苦的六道轮回,而人因有贪欲则很难与命运抗争。

  在创作前《生死疲劳》莫言在承德参观了承德当地一个有名的庙宇,墙上有六道轮回的壁画。西门闹的故事在我的头脑见酝酿了很长时间,没有动笔是因为没有想好结构。当他看到六道轮回一下想到了小说的结构。通过动物的眼睛来看人类社会,他觉得是个非常新鲜的视点,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于是便开始下了这本书。

  《生死疲劳》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中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这50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围绕着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了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并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精神。

  小说《生死疲劳》获得第二届红楼梦奖和第一届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

  作者简介

  莫言出生于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县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1980年代中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莫言在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2011年8月,莫言凭借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2年10月11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中国获诺贝尔奖第一人。

  主要作品有《檀香刑》、《丰乳肥臀》、《透明的红萝卜》、《藏宝图》、《四十一炮》、《拇指铐》、《白狗秋千架》、《酒国》、《食草家族》、《红树林》、《战友重逢》。

生死疲劳黄互助头发隐喻生命的血脉。

隐喻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客观存在。隐喻植根于我们的身体体验。植根于不同文化中的隐喻具有共性和特性,共性使得不同文化中的隐喻重合,个性造就了隐喻的民族性。

《生死疲劳》通过对隐喻的运用,形象而深刻地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特色。主要有六大类隐喻:即“动物隐喻”,“实体隐喻”,“光隐喻”,“容器隐喻”,“颜色隐喻”和“食物隐喻”。

动物隐喻包括“人是狗”,“人是驴”,“人是猪”,“人是龟”。实体隐喻包含了“人是石头”,“人是田地”,“人是珠宝”。光隐喻包含了“利益是光”,“愉悦是光”,“荣誉是光”。容器隐喻包含了“愤怒是容器里的火”,“爱是容器里的液体/火”。

颜色隐喻包含了“邪恶是黑色的”,“资本主义是黑色的”,“社会主义是红色的”。食物隐喻包含了“苦难是食物”,“妒忌是食物”,“生计是食物”。

不同的隐喻对小说主题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小说中主人公五次转世为动物,因此动物隐喻贯穿于小说中生死轮回的主题之中,作者借助于动物隐喻把每次转世所经历的生死疲劳表达出来,充分体现了小说的地域文化色彩和历史文化背景。

更多生死疲劳读后感相关 文章 内容推荐(↓↓↓)

莫言小说《生死疲劳》读后感5篇

读《生死疲劳》有感范文5篇

生死疲劳读后感 作文 精选

莫言生死疲劳读后感范文5篇

生死疲劳的读后感

生死疲劳读后感1

看完了莫言的长篇小说《生死疲劳》。

就应是莫言得了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吧!因此莫言肯定是“热”了,他的作品肯定也是“热”了,不是说他没有得诺贝热文学奖的时候他就不“热”。二十多年前他写的《红高粱》,已经让他在中国家喻户晓。当然,不明白是他的《红高粱》让我们认识了巩俐和张艺谋,还是张艺谋和巩俐的《红高粱》明白了莫言。总之,最近看莫言的作品,必须是和他得诺贝尔文学奖有关。

莫言得不得诺贝尔文学奖虽然和我没有任何关系,但是我在车载收音机上听到他得奖的消息,内心还真的欢心鼓舞了一回。虽然,这是“莫言这小子”自己的骄傲,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也为他感到骄傲。

以前也读过莫言的作品,《红高粱》二十多年年前就读过了,当时好像自己才刚听说魔幻现实主义这个词。

说到那里,不免想起当年的青春岁月的一段往事。

二十多年前,正值青春年少的我,也和很多年轻人一样,内心对生活对未来充满渴望和梦想。

此刻的交通、通讯是这样的便捷。那时候,生活、信息、科技和此刻没办法相比。二十多年前异地交流,还都是用书信的方式。当时我还在东北,有一个“笔友”,她叫“梅忆寒”――正梅花千里雪深时,须相忆。她的名字源于这句话,她那时候还在上高三。她曾邮寄给我一本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是合订本,其中有《红高粱》、《五个女人和一根绳子》……等五篇小说。

也许是因为她的名字,也是因为她的寒梅傲雪的品性,我们彼此感觉很好。当时正值青春年少,那懵懂的情窦初开,那是何等纯真无邪的感情。那段感情,就像东北的黑土地一样……我曾在《青春的岁月》系列短文中写过,篇幅比较短,内心的感觉颇多,真的不能一一尽述。记得那段记忆是1988年到1990年之间,一年多不到两年的时间。时间过得太快了,二十多年也只是一眨眼的功夫。

青春岁月的记忆,清晰而又支离破碎。有时候,犹如泛黄的落叶在脑海闪过,更多时候是尘封在记忆的河床。

呵呵,都怪莫言这小子,让我又记起这经年的往事。

还是说他这部《生死疲劳》吧!刚读的时候,也没什么个性的感觉,因为是以五十年代为背景的开始嘛。时代显然有点久远了,解放初期的土改我是没有印象的,因为当时我还没初生。但是,本人也经历“”。虽然当时还很小,但是,对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现象还是不陌生的。对“”时期人们的疯狂和盲目还是有感受的,对知青上山下乡还是有清晰的记忆的。

莫言的这部小说,表面看来能够说通俗易懂,不时夹杂着我们人类最原始的最真性情的语言文字。这样的真,是许多人私下感想,私下敢说,却不敢大庭广众公开写出来,有的地方真的“太通俗”了。有时候,我自己读着读着竟然忍俊不禁的笑出声来。一边笑着,我嘴里一边说:“莫言啊莫言,你真是个‘歪才’”。(诚惶诚恐: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是歪才,不是我对莫言不够尊敬,我这也是真情流露,我对他的喜爱,是用我自己的形式表达而已。还有,“莫言这小子”这句话是他莫言自己在小说中常用的,所以,这几天我也读顺嘴了,在提他的名字的时候,也就顺嘴“溜达”出来了。如果莫言看到了,还请不要怪我不恭!但是他是不会看到的,人们都在读他的“名着”,他哪有机会看到我这样的闲言碎语。)犹如不一口气读完不快的感觉。

莫言用了四十三天写完的这部五十万字的长篇,不是用电脑,而是用笔用稿纸,能够说确实够快的。但是他酝酿了四十三年,我用了三天时间读完了它,当然,刨除吃饭睡觉遛弯和每一天必看电视新闻节目,我是用闲暇时间读的,我读的也不算慢。

读完这部《生死疲劳》合上封底的瞬间,让我想起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马尔克斯描述的前后七代人,拉丁美洲百年的兴衰发展历程。莫言的《生死疲劳》是描述前后三代人,确切的说算上“大头”就应是四代人,我们新中国五十年来的发展历程。

莫言的这部《生死疲劳》其实就是一部“生死轮回”。在这部《生死疲劳》里,用西门闹这个冤死的地主为主角,用他的灵魂转世投胎为驴、牛、猪、狗、猴的生死轮回,围绕他的家人,他的家乡,和他相关的人,用不同的视角看人生得势落魄、世间荣辱、生活百态…

人或者动物,死后是否能够轮回,不得而知。但是呢,生活在世,人生百年却也有不同的轮回和际遇。以前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确如此。

人有失意落魄的时候,但不会永远失意落魄,总会有雨过天晴见到彩虹的时候;人有位高权重春风得意的时候,但要居安思危,多行善举,也会有落魄的凤凰不如鸡的境况。

这就是“轮回”,死的轮回也许“莫言这小子”明白,但是呢,我们就应更注重的还是生的轮回。

我们呱呱坠地时起,每个人的内心都拥有一个天使的灵魂。渐渐地,有的就被世间的红尘蒙蔽了双眼,有的人的内心,被醒来的魔鬼占据。人生在世,其实我们的灵魂都在不断的轮回。

我们的内心是装着天使呢!还是装着魔鬼呢!这也许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认真思考的。

生死疲劳读后感2

读后感的第一点,就是莫言这《生死疲劳》,从叙事方式分,肯定属于荒诞叙事。开荒诞叙事先河的,诚然算不到莫言的名下。最著名的、人所共知的《西游记》,就能够归于这种叙事形式。但是,以荒诞叙事,演绎半个世纪的一地历史、世事沧桑、社会变迁和人生沉浮的,当非莫言莫属。至少,前无古人。而且,他说得是那么一本正经、胜似正史,让人不能哭,也不能笑,不能相信,也不能怀疑。尤其是我们这些与莫言同时代过来的人,对此,会感触尤深。莫言运用荒诞笔法,叙历史、社会和人生如此庄严之事,借用得但是一点也不勉强。一路读去,你会感觉到,《生死疲劳》是“满纸荒唐言,全为庄严事”。庄严者何是对人的解读,对一个时代的解读,对一段历史的解读。最庄严者,当数书中说及在1976年9月9日,那蓝脸的一骂一哭,那抒发的何止是愤懑!是对举国对于一个人、一个人的思想误读的声讨:

蓝脸的眼睛里慢慢地涌出泪水,他双腿一弯,跪在地上,悲愤地说:/“最爱毛主席的,其实是我,不是你们这些孙子!”/众人一时无语,怔怔地看着他。/蓝脸以手捶地,嚎啕大哭:/“毛主席啊——我也是您的子民啊——我的土地是您分给我的啊——我单干,是您给我的权利啊——”

听听,这可有半点荒诞的滋味儿一丝一毫也没有!一骂一哭中所阐述的,在那整整的一个时代内,只有这主人公、这执拗无知的犟农民、这举国唯一的单干户心里明了!这是对举国误读(不管是有意还是无心)的声讨!莫言不惜借用荒诞的叙事手段,不惜洋洋洒洒铺展几十万字之巨的精言妙语,就是为了这一声讨,就是为了对这一举国误读、以至贻害一国的庄重 反思 。(这但是自己对《生死疲劳》的误读)“勉借荒诞叙庄严”,看来是借用来的标题,才是拼凑得很勉强。说“且借荒诞叙庄严”,会稍稍不“勉”一些么

还是说回荒诞叙事。当然,假若莫言能不让蓝解放,不让大头儿,也不让“莫言”出来当叙事主体,那么,这荒诞叙事,就完美了。作为作者的莫言,能够说这出于这部小说叙事的必需,出于让叙事更灵活更精彩。那么,作为读者的我,能够说是因为对传统叙事尚有所畏惧,是对自己荒诞叙事潜力的信心还不够足。总之,是如此一来,就让你的这荒诞叙事在我们读者的心中,有所不完美了。我们只有寄望莫言有下一部更完美更彻底的荒诞叙事大作的问世。

读后感的第二点,就是猜想,莫言大学读的肯定不是中文,攻的不是文学,而是农学院的畜牧专业。不然,那些驴呀,牛呀,猪呀,狗呀,怎样会那么地顺从,那么地听他使唤他牧的那些驴呀,牛呀,猪呀,狗呀,为什么会是那么地机敏有型,那么地聪明伶俐武功高深者,拈花能够伤人。精于畜牧者,驴牛猪狗之类,胜于使人。中国二十世纪的后半世纪,全入于莫言所牧所养的驴牛猪狗眼中,心中。莫言者,神牧矣!当然,人畜牧,为役使,为肉食,为皮毛。莫言畜牧,却是为了让它们看世界,观世事,品人生。书中的叙事者,评说书中的莫言,说他从来不是好农民。作为读者的我,绝对认同。我评说他是畜牧工作者,但是,因为他不务正业,所以,肯定不是好畜牧工作者。但是,还好。子不语怪力乱神,莫言因之只役使驴牛猪狗,没有让众畜尽出。说来莫言就应还算是孔孟信徒,至少是孔孟fans。

读后感的第三点,就是想对莫言表达愤怒。这些天来,莫言所牧之驴牛猪狗,害得咱家老汉我神经过敏。他的驴,是如此折腾不休。他的牛,是那般执拗倔犟。他的猪,是那么聪明那么善于撒欢,他的狗,是那样地狂傲精神。在办公室,听到走廊有脚步声,就感觉到会不会是他的驴在蹶蹄。走在路上,看到一棵树枝叶摇晃,就猜测会不会是他的猪在撒欢。走回家,关上门,听到有所响动,就害怕是他的牛,在用角顶门撞墙。此刻,时至子夜,窗外霓虹渐熄,万籁俱寂,只有淅淅沥沥的雨点砸在遮阳棚上,发出丁丁冬冬的滴响,忽有声音从远处传来,竟恍觉是他的狗,边飞奔边狂吠而来……。如此神神道道,叫人如何度日。得赶紧将这《生死疲劳》合上,置之高阁。得赶紧收拾精神,拿出道德经,念上一段:

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而况莫言之驴牛猪狗乎!

唉!还是莫言。还是莫言的驴牛猪狗!本是凡人,还是无梦至人的好。再继续谈读后感。

最后,我还认真地读了莫言为新版《生死疲劳》(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写的“ 随笔 ”,《小说是手工活儿——代新版后记》。他告诉我们,他只用了四十三天,就写出来了这部四十三万字的小说,得益于使用“一种性能在毛笔和钢笔之间的软毛笔”。这种放下电脑回归手工的写作,使他感觉到自己拥有了一种与时代对抗的姿态,这令他“感觉好极了”。笔动字出,字出形显,免了心中得随时想着输入法、随时要选字的烦恼(哈哈,这一点能够决定,莫言就应是使用拼音输入,而不是五笔),免去了关机之后,写作成果仿佛归于空无的虚幻感。我几乎能够看到他笔走龙蛇、胜马由缰、潇洒奔放的写作姿势,几乎能够感觉到他每日放笔临睡前,抚稿自珍、喜从心溢的满足样。不说这些大而言之的东西,捡出两个细节猜测,就能够明白这种“回归手工”写作他所得的收益,他所免受的损失。这两个细节就是两个字:一个是上“入”下“肉”,一个是“尸”盖“求”底。说到前一个字,回想自己读初一时,出于卖弄,将从《红楼梦》里捡到的这个字,在下课时用粉笔写到黑板上,叫同学认,同学们当然认不了。我读出来后,惹得教室里的女同学一个接一个地低头往外跑,男生们疯狂地高声大笑,只有一个男同学,他当时除了作为一名学生

,还同时担任贫下中农管理学校领导小组成员,悄悄地走出了教室。如果不是班主任与几位老师的偏爱,就这一个字,让自己差点将刚到手的“共青团员”称号弄没了。题外话,打住。还是说这两个字。回归手工的莫言,写这两个字,最多用了两秒,对他的思潮毫无波阻,甚至有所浪激。然而,倘若用电脑输入,大概他那点击键盘的手指,不明白弹挥多少次,也会打不出来。于是,他的思路便会受到阻扰,说不定多少奇思妙想,多少我们此刻所读到的精言妙语,就在那一瞬间消散了。即使莫言拥有专业打字员的水平,会人工造字,这种阻扰,也是避免不了的。想到用笔的种种益处,我差一点就要将这破IBM 笔记本 ,从六楼的窗户甩出了。当然,我没有甩。

读新《后记》,让自己得到了不少阅读认同的幸福感。但是,他其中的有一个观点,自己不肯苟同。并且,还令自己感觉极度挫折与沮丧。他用了二百五十元的软笔(五十支,每支五元),写出了这部四十三万字的小说。他说:“与电脑相比,价廉许多。”他弄出的这个观点,里面偷换了许多的逻辑与概念,这一点,动动大脚指就能够想出来。用250元的笔与一大摞懒得去计算高度与价格的稿纸,写出43万字来,其成本肯定高出正常使用电脑不明白多少!他的忽悠,简直又令人愤怒(呵呵)。当然,这种不便宜,是相对与我们这些贫于蚂蚁、无才无名的码字人而言。对莫言,当然不是。我好想E一个请求给莫言,用一个新笔记本电脑去换他那一摞用250元写出的稿纸,苦于没有E的地址。但是,即使找到他的E,即使E过去,即使他看到我给他发的妹儿,他也是断然不肯交换的!“一切皆有可能”。这 广告 语,用在这事儿上,绝对不适宜。

生死疲劳读后感3

读《生死疲劳》有感生死疲劳,生死疲劳,生和死都很疲劳。

依然是一部极具莫言特色的小说,徘徊于玄幻和现实之间,巧妙的语言把每个人的特点娓娓道来,沉重的历史事件在巧妙地描述风格和独特的描述角度,形象的展此刻人民面前,让人感到发笑,又让人不禁去反思那个历史的疯狂。

历史要学会辩证的看,舆论宣传的力量让人扫除迷信又树立了新的“迷信”。“黄世仁”“周扒皮”的地主形象深入人心,“西门闹”是个另类,他勤俭持家,宅心仁厚,乐善好施,也有着正常男人的 爱好 ,逢灾遇烟逍粝缜祝捕饶压兀搅艘陨矸菥龆说年代,他就是“黄世仁”,就是“周扒皮”,贪婪、自私、嫉妒的狭隘面在革命的助长下愈加的疯狂,以前理解施舍的弱势群体,全然忘记了“西门闹:”的善行,只听到了“黄世仁”的贪婪和“周扒皮”的残暴,然后西门闹就身首异处了。我们不禁对那段历史充满了不屑和鄙夷,似乎所有的地主土豪富绅都是冤死的“西门闹”。看看当下,“黄世仁”多还是“西门闹”多大众就是那么容易被舆论所吸引。尤其是在社会差距加大的时候,在勤劳不必须致富,投机倒把,强买强卖反而高高在上的时候,一点煽风点火,群众中的极端分子就会成燎原之势。革命的熊熊烈火不会无缘无故燃起,当然也会无缘无故啊的烧伤无辜。最期望革命的是无牵无挂的数来宝、蹭吃蹭喝的乞丐、无所顾忌心理扭曲的光棍。大风扬起带起的风沙加剧了大风的危害。做一个好人难,做一个有名的好人难,做一个乱世中的好人难。

靠得住与靠不住,靠得住的人有白氏、迎春、蓝脸,靠不住的人有“儿子”、“亲儿子”、小三、你以前施舍的人。正房妻子白氏,明媒正娶,貌不惊人,通情达理,善解人意,即使在丈夫遇难之后,也没有落井下石以求自保,忍受了各种身体和心理上的侮辱,让人为之动容。迎春,白氏之前的丫鬟转为妾,给前夫生了双胞胎,土改后默默地选取了跟前夫的长工蓝脸过日子,既不诋毁前夫,也不抱怨世道,默默地将前夫的子女带大,安稳的过日子,是一个好女人。同样是身为小妾的吴秋香在丈夫被打倒后,迅速反咬一口,血口喷人,活脱脱一个变色龙。金龙的表现让人难以忍受,作为“儿子”,本身出身问题就是一个知名的缺陷,因为蓝脸得到了身份上的解脱,最后他的疯狂狠狠的洒在了他的爹身上,“大义灭亲”,疯狂的年代,疯狂的人啊。蓝脸一个敢于跟时代、跟主流、跟政府对抗的人,一个被那个时代硬硬的整成精神错乱的人,一个让人佩服的人,一个纯朴坚守己见的人。动乱的年代,人都想苟活,活得方式不同,一个品德败坏的人能活下去,能活的风光、盛气凌人,注定是一个畸形的社会,是社会本身的问题,我们能够用道德来批判他们,却实在是无法阻挡他们求生、求虚荣的本能,社会环境导致的。白氏、迎春、蓝脸还是值得我们的

尊重和怜悯,到好的时代他们配得上幸福、美满。像敢于向这个社会的不公对抗的人致敬,也不能指望每个人都对社会提出他们的想法,他们只是想生存下去。

“莫言”这小子喜欢自嘲,自嘲的让人觉得他的玄幻小说如此的真实,爱憎分明却又含而不说,留给我们想象的空间,历史就是这么残酷,我们又难逃历史的轮回。

这本书让我有了对历史的重新认识,有了历史中人性的错杂的重新认识,自信的应对人生,自信的去应对生活,历史就是由普普通通得一幕去上映。

生死疲劳读后感4

这一次,他所虚拟的那个世界高密东北乡,焕发出更为奇幻而自然的光芒。他就是那里的缔造者、魔法师甚至是神灵,又是那里的人物草木尘埃,他超然物外,俯瞰着他所创造的芸芸众生,将其领悟了生命大义的深情至性渗透于毫发细微间,他沉浸其间,为人、为驴、为牛、为猪、为狗、为猴、为世纪婴儿,游走阴阳两界生死轮回之间,将五十年的坎坷多难悲欣交集的尘世百劫演绎得淋漓尽致,虽有轮回往复的过程,却没有落入因果宿命的陈窠,虽有章回小说某些因素的借用与激活,却又能出脱的无挂无碍无拘无束……。这部长达五百四十页四十九万字的《生死疲劳》,是他对自己的一次里程碑式的超越,比之十年前倍受瞩目的《丰乳肥臀》来得更为成熟而精彩。

他能够心平气和地向他心仪已久的格拉斯大叔、马尔克斯先生以及福克纳老头儿致意了,因为这部作品显然是有资格进入《铁皮鼓》《百年孤独》和《喧哗与骚动》的行列的。然而这也是一部多多少少有些迟到的杰作。如果它出此刻九十年代,那么它将会产生更为强大的阅读冲击力和更值得关注的文体好处。它是莫言对其十多年来持续走下去的那条道路的一次了断。我们甚至能够说,莫言此前的所有作品,无论是在法国获奖的《酒国》以及他最喜欢的《丰乳肥臀》,还是两年前信心十足的《四十一炮》,都是为了这本书所做的准备。尽管在这部作品里莫言的叙述、语言、结构近乎完美,但是从文体的角度上看,它在很大程度上仍旧是一部 总结 完成式的作品,而并非是开创式的。这样说丝毫没有贬低这部作杰作的意思,实际上无论是对于莫言自己还是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它都有着异乎寻常的重要好处与价值,近二十多年以来能出其右者恐怕还没有呢。

为什么说它不是具有文体开创性的作品呢这就需要从莫言所着力的叙事和结构上入手去分析。正像格拉斯大叔透过一个整天敲打铁皮鼓、尖叫碎玻璃的畸体儿马特拉策获得了一个近乎全知全能的倒叙视角那样,莫言透过几经转世投胎的世纪婴儿找到了全知全能的倒叙视角。但是为了让这部长达四十九万字的作品显得更有层次感和更富于变化,莫言又借鉴了一点点福克纳老头儿的《喧哗与骚动》的大框架结构,采用了多重叙述最后补述的方式。当然,莫言就是莫言,他十分清楚,仅有叙事角度和结构框架是远远不够的,他最需要的还是很中国的东西,于是他引入了地狱阎罗审判、转回投胎转世,引入了驴牛猪狗猴的人性畜性相互参杂渗透的叙事视角,引入了章回体的小帽子戏法和说书人的某些方式,还有一些民间 传说 的成份,收到了似真似幻、似虚似实、亦庄亦谐、五味俱全、趣味十足、起伏多变、生机盎然的叙事效果。然而从整体结构上看,这部小说仍旧是线性的叙事过程。这些因素的介入,确实是解决了线性叙事所容易产生的层次感不强、叙事角度单一的问题。由于线性叙事的大体存在, 故事 虽然讲的精彩,但是更为重要的小说叙事空间的延伸拓展与灵活利用却受到了很明显的抑制。

虽然如此,这仍旧是一部写作难度很大的杰作。其难度在于务必要应对那半个多世纪的复杂难解的大背景,同时也是构成这天我们这个巨变中的世俗世界的基础、我们中国人重回现代生活的史前时期。对于过去很多试图以某种观念化、道德化甚至历史化、人性论的方式呈现或借它说事的小说家们来说,这五十多年既是诱人的矿藏,又是不能承受的重负迷宫,结果不是被它轻易地淹没,就是无门而入,不是被事件的沉重所累,就是被人情世相的繁杂所困。如果以人性杯具的角度来看它,就会轻易陷入宿命论的狭隘泥沼;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它,又会拘泥于大的事实而忽略了众生细节;如果从佛家轮回的角度来理解它,那所谓的现世生活又会显得太过无谓。它要求作者不仅仅要拥有极强的文字潜力,还要有能超越那诸多陈旧角度的阔大视野,将以前发生未曾发生可能发生的一切都变成小说的构成因素熔于一炉贯通一气,于是那些点点滴滴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东西才都能够拿来翻出无数新鲜的色彩与花样;它要求作者找到一个生发与回落的基点,无中生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地构建起一个饱满鲜活的世界来。莫言毕其十多年间积累的功力,缓慢而有力地克服了这部小说所要面临的难度。

生死疲劳读后感5

事实上,从西门闹在阎罗殿饱受油炸煎熬的那几页精彩的文字开始,就已经充分地透露出从容、大气、厚重而又简练的特质。这是一部从始至终都体现出十分的自信心与文字运用潜力的作品。尤其是当莫言的笔触从牛头马面皮肤的高贵蓝色转到高密东北乡沼泽中的一种上午开放下午凋谢的小花朵的时候,一股轻灵的气息和光泽便暗自流动起来,使小说肌体充满了深层的柔韧和灵性。莫言是个洞察人心、物性和世理的小说家。无论是所谓的人性、还是动物性、甚至是草木性,都被他融会贯通于他的文字里。他既能超然冷眼应对这一切生灵的际遇,又能与之同喜怒哀乐、共悲欢离合。向来被视为万物灵长的人与驴牛猪狗猴齐物相论。从西门闹的死到驴折腾、牛犟劲,再到猪撒欢、狗精神,到卖艺用的猴及西门后人、相关人等直到最后的世纪婴儿,那么多沉重而苦难的七情六欲的事,于实虚真幻间相互渗透、自然呈现,其中的轻逸狂想与冷调叙述、幽默诙谐与戏拟反讽、残酷呈现与深层抒情交相呼应,使那些沉重不堪坎坷多变的历史情境转化成了一个虚构而又现实的鲜活世界,为我们带给了前所未有的阅读、回忆与想象的多重而广阔的视角和经历。

即使再过若干年,相信莫言也不会像对《丰乳肥臀》那样去重新修改这部小说的,因为其中几乎没有他过去的小说容易出现的繁杂之弊。这部小说的出现,意味着极富韧性与耐力的莫言已抵达其创作的巅峰状态,使我们对莫言的创作力与未来的可能产生了更多的期盼。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莫言有意在书的扉页上引用的佛家语:“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其实是要说“少欲无为”对于活着的人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因而所谓的“身心自在”也就无从说起了。佛家语常常是置身世外的结果。事实上无论是人还是动物,其欲望是伴随着其生命之力起伏消长的,所以生死疲劳与贪欲同在。这部厚重的小说所体现的生生死死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人与动物都在不断地经历“生死疲劳”,似乎是永无宁日的,让你甚至忍不住想说“唯有生死是永远不会疲劳的”。而短暂寄寓天地间的微不足道的人与物,则只能去经历体验不可重复的生死疲劳的过程。

生死疲劳读后感相关文章:

★ 生死疲劳读后感范文5篇

★ 莫言生死疲劳读后感范文5篇

★ 读《生死疲劳》有感范文5篇

★ 莫言小说《生死疲劳》读后感5篇

★ 《生死疲劳》大学读后感范文5篇

★ 生死疲劳读后感作文精选

★ 莫言生死疲劳读后感范文

★ 生死疲劳的读后感

★ 生死疲劳读后感

★ 生死疲劳的励志小说读后感大全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a4b756339138199b385b89eb6d5bb4e2";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2006年第2期第19卷(总82期)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HAINANNORMALUNIVERSITY

(SocialSciences)No22006GeneralNo82

Vo119

从《生死疲劳》看莫言的自我超越

颜水生

(海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海南海口571158)

摘 要:《生死疲劳》体现了莫言由张扬仇恨到消解仇恨、崇尚爱情的思想转变,实现了莫言对传统形式与后现代技巧结合的愿望,体现了莫言对长篇小说文体的独特建构,标志着莫言在文学道路上迈出了新的一步。

关键词:莫言;仇恨;爱情;结构;元小说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23X(2006)-02-0039-04

2006年伊始,莫言向中国文坛投下了一颗重磅炸

仇,他绑架曹县长的儿子是因为曹罚了他几百个巴掌,他杀/花脖子0,除报受辱之前仇,还因为/花脖子0摸过戴凤莲,他看到被蹂躏的恋儿四仰八叉地躺在炕上和女儿香官的尸体时,/爷爷大吼一声,抽出匣枪提着,跌跌撞撞跑到街上,跳上喘息未定的黑骡,用匣枪苗子猛拧了一下骡腚,意欲飞奔县城,去找日本人报仇雪恨。0(《红高梁家族》),当然余占鳌的报仇雪恨行为,有的有充分理由,有的根本是毫无原因纯粹是滥杀无辜,正是余占鳌的仇恨意识使他的英雄形象更加丰满。小说不仅写了余占鳌的仇恨情绪,也写了中国人与侵略者的仇恨,因此小说中出现了日本人活剥罗汉大爷,中秋节晚上的大屠杀等众多血腥场景,甚至还写了人与狗之间的大战。血腥的时代,人们只有血腥的经验,为了生存,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缺乏了友谊与温情,更多的是猜忌与仇恨。《天堂蒜薹之歌》中高马在家破人亡后,他的心里只有仇恨,结尾处高马逃离监狱,作者也写到了仇恨之火在他心中已经燃起。《丰乳肥臀》中多次写到了日本侵略者的清洗与屠杀,也写到了中国人内部之间的相互残杀,还写了人们由于饥饿、灾难而产生的仇视。《檀香刑》是莫言仇恨叙事的代表作,小说以中国老百姓与德国侵略者的仇恨作为背景,叙述了一桩桩惨无人道的酷刑,极度渲染了刑罚的残忍与血腥。莫言的几部重要作品都不一而同地写到了仇恨,一方面有莫言心理上的原因,有人说过:/正是这艰苦的乡土环境、生命与文化的永恒冲突、沉重的时代氛围多元运作,使莫言敏感早熟的幼小心灵埋下了对世

弹:《生死疲劳》,小说述说了新中国半个世纪里农民与土地迭荡起伏的关系和浓重深厚的感情,人们纷纷惊叹莫言丰富的想象力和旺盛的创造力。惊叹之余,莫言思想上的重大转变和艺术上的成熟给人们以新的启示。

一 从极恨到极爱

20世纪已经离人类远去了。回首20世纪的历史,创伤与痛苦始终是人类无法抹去的记忆,世界大战、种族清洗、大屠杀、文化大革命一个又一个梦魇此起彼伏,正如**《第五元素》所揭示的:人类到处充满了仇恨!20世纪的中国更是烽火连绵、斗争不息。现实如此,文学中体现的也是如此。中国新文学的开山之作《狂人日记》中的狂人以仇恨的目光看到了历史和现实的恐怖,代表觉醒的中国知识分子第一次发出了心声。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中,反映/仇恨0成为一个显性的叙事模式,从左翼文学、解放区文学到/红色经典0都是如此,这类文学作品大都反映苦大仇深的农民(中国革命的主力军)翻身求解放的斗争经历,主人公往往以仇恨的心理面对侵略者、地主、资产阶级、反动派等,而这种仇恨心理往往是相互的,例如蒋光慈的《田野的风》、周立波的《暴风躁雨》、梁斌的《红旗谱》等。其实,直到20世纪80年代,仇恨叙事也不曾消失过,1985年成名的莫言更是将仇恨叙事发挥得淋漓尽致。《红高梁家族》中的余占鳌一生都是在不断的复仇中度过,他杀与其母通奸的和尚完全是为了替父报

收稿日期:2006-03-04

作者简介:颜水生(1980-),男,湖南衡阳人,海南师范大学中文系2004级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界对生活最初的印象,使他的内心世界滋生并壮大沉重的压抑感以及由此而来的以外部环境的敌视心理和对内心世界的无限眷念。0[1]莫言自己也说过:/我对那块土地充满了仇恨。0另一方面,体现了莫言对民族命运的深刻忧思,他试图借富有野性、仇恨的精神以拯救现代人的/种的退化0,他试图借对血腥与暴力的渲染来刺激国人/可怜的、孱弱的、猜忌的、偏执的、被毒酒迷幻了的灵魂0(《红高梁家族》),无声地呼唤人们摆脱历史的/看客0身份。

50岁的莫言似乎参透了历史的玄机和人生的奥妙,《生死疲劳》预示着莫言思想上的一个重大变化,也传达了莫言对过去张扬仇恨的自我反省。/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0是一种人生哲学,是一种人生境界。佛曰万物皆可成佛,人皆有佛心,人们只要涤除欲望、清除私心、以博大的胸怀宽容一切,就可从永恒轮回的痛苦中解脱,以获得灵魂的自我拯救。中国传统的道家哲学也有相似的观点,例如/绝巧弃利0、/少私寡欲0、/为无为0等。莫言一方面以佛语入小说,另一方面小说从两个角度表现这一思想。首先,小说叙述了西门闹的由驴、牛、猪、狗、猴到大头婴儿的轮回过程,这一历程其实就是西门闹灵魂的净化过程,也是西门闹的仇恨的清除过程。作为地主,西门闹在人世间热爱劳动、勤俭持家、修桥补路、乐善好施,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正直的人,一个大好人。但是他还是在土地改革中被枪毙了,他怀着满腹的仇恨在阎罗大殿里鸣冤叫屈,受尽了地狱酷刑而绝不改悔,最终西门闹转世为西门驴,在历尽驴世辛劳之后,它又惨遭刀砍斧剁,成为饥民的食物。第二次西门驴转世为西门牛,它又招致烧身之祸。西门闹的魂魄又来到了阎王殿,虽已历经两世,但它仍在阎王殿慷慨陈词:/那些痛苦的记忆像附骨之疽,如顽固病毒,死死地缠绕着我,使我当了驴,犹念西门闹之仇;做了牛,难忘西门闹之冤0(《生死疲劳》),它的灵魂仍满是冤屈与仇恨,既如此,阎王又一次耍弄他,让他转世为西门猪,在历经猪一生的爱恨情仇之后,他仍未消自己的怒气和仇恨,仍叫嚷着算帐复仇。阎王让他转世为狗,在为狗的一生中,它亲眼目睹了人世中一桩动人的爱情,也看到了一些怀有仇恨的人的最终结局,他的仇恨有所减少,但是阎王仍要他在畜生道里再轮回一次,发泄完所有的仇恨,他转世为猴,两年后他才最终转世为人。在西门闹六世轮回过程中,他多次大闹阎王殿,鬼卒们都劝他忘记烦恼痛苦与仇恨,这样才能享受幸福的生活,阎王最终揭示了轮回的秘密:/这个世界上怀有仇恨的人太多太多了0、/我们不愿意让怀有仇恨的灵魂,再转生为人,但总有那些怀有仇恨的灵魂漏网。0《生死疲劳》中描写了三个世界:鬼魂世界、动物世界、人的世界,鬼魂世界完成对灵魂的劝诫和

训示,动物世界完成对灵魂中的欲望和仇恨的消解,最终才能获得做人的资格,在人世间少欲无为,身心自在,才能享受幸福的生活。

其次,莫言在《生死疲劳》中宣扬仇恨的消除,这是与他以前在小说中张扬仇恨不同的;与此相对应,《生死疲劳》中大力张扬爱,这也是不同的。莫言所张扬的爱与托尔斯泰所宣扬的博爱思想是有区别的,莫言选择了人类至真至纯的爱情来表达。《生死疲劳》中描写了两个动人的爱情故事,第一个是蓝解放为了真心的爱情,抛弃了无爱的家庭,抛弃了名誉地位,克服重重困难,冲破重重阻隔,最终与庞春苗结合,过了一段幸福甜蜜的生活,享受到了生活的幸福。第二个是蓝开放不顾流言蜚语,艰难追求庞凤凰,即使最终是一个悲剧。这两个爱情故事与莫言以往小说的爱情是大不相同的,以前,莫言是很少以大量的笔墨来铺垫爱情。《红高梁家族》中余占鳌与戴凤莲、恋儿之间更多的是生理上的需求而缺乏感情上的酝酿。《丰乳肥臀》中写了上官来弟与鸟儿韩之间热烈的爱情,热烈有余,感情不足。其实,莫言在《生死疲劳》中一改以往风格,如此重视爱情,其目的是为了消解仇恨:

有一种爱,能让心脏破碎;有一种爱,能让头发渗出血液;沉溺在这样的爱情当中,宽容的人们,能否原谅我们就这样做着爱爱着她,我已经消解了对那些蒙上我的眼睛把我拖到黑屋子里毒打的凶手们的仇恨,它们只是让我的一条腿受了骨伤,其他部位都是皮肉伤,他们打人的技巧十分高明,好像一帮手艺高超的厨师,根据客人的要求煎烤牛排。我不但消解了对他们的仇恨,我也消解了对那些为我预定了这场毒打的人的仇恨。我是该打,如果我没遭受那样的毒打而得到与春苗这样的深恋酷爱,我会问心大愧,我会惶惶不安。因此,打手们和打手的主顾们,我发自内心地感激你们,感谢啊,谢谢,,(《生死疲劳》)

一直以来,莫言的小说世界反映了莫言自身的深刻矛盾,他一方面崇尚一种暴力的仇恨的血腥的现实人生态度,另一方面他又在苦苦追寻精神出路的理想人生港湾。同样,《生死疲劳》也是莫言精神矛盾的产物,不过小说的主旨偏向于对理想人生港湾的追寻,显示了莫言思想上的重大转变。《生死疲劳》体现了莫言由张扬仇恨到消解仇恨、崇尚爱情的思想转变。

二 从实验到狂欢

莫言思想有了转变,艺术观也有了转变。米兰#昆德拉认为世界是一个陷阱,世界的空间几乎没有给人提供逃遁的可能性。历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历史与个人

永远是一对悖论,无个性的历史对有个性的人来说永远是一个黑洞,尤其在20世纪时间里,中国人大都丧失了个人独立性,他们注定是作为革命、政治的附属品而生存、死亡,个人逃避不了历史;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反映的也大体如此,莫言创造的英雄人物也走在历史的洪流中,即使莫言试图对历史作出自己的解释。莫言发现了历史陷阱,他创造了英雄神话,创造了非理性的英雄人物,以求得对历史的反叛,但他始终未能脱离历史的陷阱。人的最终目的是作为/人0而存在,真正的历史就是人对于/人0的追求过程,正如阿尔都塞在《保卫马克思》中说:/历史只是依靠人的本质,即自由和理性,才能被人理解。0。是继续创造历史中的英雄还是重新发现历史中的个人,莫言重新作出了选择,他公开强调一种艺术伦理:/作为老百姓写作0,然而老百姓的理想绝不是英雄式的,老百姓绝不向往/高密东北乡0的英雄世界;在普遍/物化0的历史与现实中,老百姓的人生愿望是拥有作为老百姓存在的自由,避免自己的过度/异化0、/意识形态化0,实现/桃花源0式的理想世界。因此莫言的英雄世界转向了平民世界。在《生死疲劳》中,莫言一如既往地在/历史的陷阱0中挣扎,但他不再寻觅英雄,他寻找的是一个艰难追求个体自由、非意识形态化的/人0。蓝脸就是莫言的目标,他在人们都意识形态化的环境中保持了自己作为人的自由,他不具有崇高的理性却有着最真挚的感情,他不渴望狂飙突进的人生目标却拥有最朴素的理想,因此他获得了人生最完满的结局。与此相对应,那些主动/异化0、/意识形态化0的人,诸如洪泰岳、西门金龙,他们想做历史的先锋,却最终被历史嘲笑、抛弃、埋葬。

莫言在长篇小说体裁艺术上的建构在当代文坛是无人能及的。小说的历史虽然不是最长久的,但在19和20世纪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巴尔扎克、托尔斯泰、卡夫卡、普鲁斯特)))在人类历史上树立了一座又一座难以逾越的丰碑,莫言自己也认为如果跟着小说大师们的老路走,他永远是一个二流作家,因此他要开创小说的处女地,对于莫言来说,每一部小说都是他的文学试验园。莫言在《天堂蒜薹之歌》和《酒国》中探索了小说的结构艺术,在《丰乳肥臀》中他追求小说的史诗性,在《四十一炮》中他尝试讲故事的小说写作方式,在《檀香刑》中他实践了小说的戏剧体形式。《生死疲劳》莫言在以往写作经验的基础上,小说形式上又有了新的成就。

在莫言看来,结构从来就不是单纯的形式,它有时候

就是内容。长篇小说的结构是长篇小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家丰沛想象力的表现。好的结构,能够凸现故事的意义,也能够改变故事的单一意义。好的结构,可以超越故事,也可以解构故事。《生死疲劳》沿着《檀香刑》开辟的道路,继续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从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叙事的传统中吸取经验,以长篇章回体的形式结构小说。《生死疲劳》也突破了《四十一炮》罗小通独自诉说故事的方式,小说以蓝解放和蓝千岁交替讲述故事的方式统领全书,并且都是以回忆的方式在进行讲述,在讲述的过程中,两人有对话有交流,增强了小说的对话性;这种形式也体现了莫言对叙事视角转换的熟练运用,小说第一、三、四部是写蓝千岁的所经历的世界,第二部是写蓝解放眼中所看到世界,第五部是写/莫言0①所看到的世界,三个人视角之间的对比是十分强烈的;蓝千岁化身为西门闹、驴、牛、猪、狗,以内视角的方式不但呈现他所经历的世界还呈现了自己的内在意识,而蓝解放和/莫言0基本上是以外视角的方式呈现自己看到的世界。

莫言在《生死疲劳》中写了一个叫/莫言0的人物,尤其是在小说的后半部分,/莫言0不但成为小说中一个重要的人物,而且不断引导蓝解放和蓝千岁两人的讲述故事,成为小说的一个重要线索。以当代叙事学的观点来看,《生死疲劳》是一部/元小说0②。首先,莫言在小说中写的/莫言0这个人物也是一个作家,他也在写作,例如《黑驴记》、《养猪记》、《杏花烂漫》、《撑杆跳月》和小说第五部等。其次,小说中的蓝千岁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不断评论/莫言0的小说。/元小说0不是莫言的独创,莫言的特殊之处在于:《生死疲劳》中存在两个文本,一个是/莫言0写的作品,另一个文本是蓝解放和蓝千岁所讲述的故事。这两个文本叙述的都是西门闹轮回的故事,且文本中都在互相攻击对方的真实性,它们/有意暴露叙述行为,揭穿讲故事的虚构性本质,反而突出了故事讲述者态度的真诚,也保证了话语本身的真实性0,[2](P226)两个文本讲述同一个人的故事,却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它们存在一种互补的关系,/莫言0的作品弥补了两个叙述者视角的域限。/元小说0不是莫言的首创,莫言运用这种技巧的主观目的是增加小说的后现代意味,其客观上反映了莫言对/高密东北乡神话0的怀疑,正如/马原的叙事打破了一个意识形态的神话:小说呈现了真实)))

①莫言在长篇小说《酒国》中也虚构了/莫言0这个人物,但两篇小说中的/莫言0都不是主要人物。

②所谓元小说作品/是指由这样一些人写的作品:他们清楚怎样讲故事,但他们的叙事却在自我意识、自觉、和反讽的自我疏离等

不同层面上返回叙事行为本身。0,参见《后现代叙事理论》〔英〕柯里著,宁一中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70页。这是一种/充分自觉的、以虚构和叙述行为本身为虚构与叙述对象的小说新文本0,参见王夫明《后现代主义诗学与/自觉小说0》,《外国文学评论》1989年第4期,转引自陶东风《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90页,它/在一篇叙事之内谈论这篇叙事0参见〔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第229页。

主体的真实与社会历史的真实。0[3](P157)莫言的叙事从形式上也打破了自己创造的神话。余占鳌、孙丙、司马库等高密东北乡的英雄好汉,上官鲁氏、蓝脸等平民百姓,他们都逃不过/人的命运0,一切来自土地都将回归土地,英雄神话终将回归到人的现实与命运。

巴赫金在小说诗学的研究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两个核心理论是/复调小说0和/狂欢节化0。巴赫金在小说修辞的研究上也有独特的贡献,他认为/讽拟滑稽化形式在一个非常重要的、直接起着决定作用的方面,为小说作了准备。0[4](P481)同时作为狂欢化体裁的长篇小说/本能地蕴含着讽刺模拟性0。[5](P181)讽刺性模拟也是《生死疲劳》中最重要的修辞之一,首先在整体形式上小说如同一个穿着中国古代服饰说着外国语言讲述中国当代故事的滑稽形象,小说既模仿了中国古典章回体的框架,又运用了现代小说的叙事技巧,述说的却完全是中国当代的历史。第二在人物形象上,小说塑造了一个十分滑稽令人忍俊不禁的的人物:洪泰岳①,他靠敲牛胯骨跑江湖卖艺,习成了一副好嗓门,说话就似演说,满脑子的革命思想,却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第三在话语方式上,小说以诙谐的话语解构了严肃的历史话语。历参考文献:

史有自己的话语,而小说以夸张的形式模拟陈述历史话语(洪泰岳的话语就是典型,西门金龙的话语也是对历史的一种反讽);小说对历史事件的话语描述大都包含嘲笑的因素(/大养其猪0事件就是典型)。讽刺模拟性的效果是模糊的,其目的是为了严肃而效果却产生了笑声;它隐藏了语言的真实,同时也隐藏了作者,使作者能躲到幕后偷偷地流泪;巴赫金认为:/它把陷入语言之网而不能挣脱的事物,从语言的控制下解放了出来;它破坏了神话对语言的独有的权柄;它使人的意识摆脱了直接话语的束缚;它打破人的意识仅仅囿于自己的话语、自己的语言中这种闭塞局面。于是在语言和现实生活之间,形成为创造真正现实主义话语形式所不可缺少的一定的距离。0[4](P481)讽刺模拟的小说修辞在莫言以前的作品中也有过体现,不过《生死疲劳》显得更为圆熟,对莫言叙事愿望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

《生死疲劳》体现了莫言艺术观的转化,在小说形式上实现了传统和后现代技巧的结合,实现了莫言在长篇小说文体上的狂欢愿望。《生死疲劳》标志着莫言在文学道路上跨出了崭新的一步。

[1]王金城1理性处方:莫言小说的文化心理诊脉[A]1徐俊西1世纪末的中国文坛[M]1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21

[2]毕光明,姜岚1虚构的力量:中国当代纯文学研究[M]1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3]南帆1文学的维度[M]1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1

[4]〔俄〕巴赫金1小说理论[M]1白春仁,晓河译1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1

[5]〔俄〕巴赫金1陀斯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1白春仁,顾亚铃译1上海:三联书店,19881

(责任编辑:毕光明)

MoYansSelf-transcendenceSeenthroughFatiguesofLifeandDeath

YANShu-isheng

(DepartmentofChinese,HainanNormalUniversity,Haikou571158,China)

Abstract:FatiguesofLifeandDeathreflectstheideologicaltransformationofMoYanfromhispublic-izinghatredtohisdispellinghatredandupholdinglove,realizingMoYansaspirationofintegratingtrad-i

tionalpatternswithmodernskillsandembodyingMoYansuniqueestablishmentofthefictionstyle

Keywords:MoYan;hatred;love;structure;metafiction

①洪泰岳集中了巴赫金所说的/民间诙谐文化0的多种形式。巴赫金认为/民间诙谐文化0有三种形式:一、各种仪式和演出形式

(各种狂欢节类型的节庆活动,各种诙谐性的广场表演);二、各种诙谐性的语言作品(包括戏仿体作品):口头作品和书面作品,拉丁语作品和各民族语言作品;三、各种形式和体裁的不拘形式的广场言语(骂人话,指神赌咒,发誓,顺口溜,等等。参见《巴赫金文论选》〔俄〕巴赫金著,佟景韩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99页。

莫言是中国籍的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是这个奖历史上第108位得主。他能获这个奖,无论是从作品的数量、作品涉及的面还是作品的深度,都是实至名归的。莫言作品最大的特征,就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生死疲劳》更不例外,小说看似一个被镇压的大地主,通过变成驴、牛、猪、狗、猴,最后变成大头婴儿的畜道轮回的荒唐故事。其实莫言要告诉我们的是:人类要学会认识自己,不要再被自己蒙蔽,要善待自己、珍惜自己这其实是短暂的一生,珍惜当下而非来世。

  1950年的1月1号,西门闹投胎成为一头驴,小说就从他投胎成为驴开始写起。这个大地主,他有一妻两妾。这一妻叫做白氏。白氏新中国成立以后就一直是被劳动改造。直到改革开放以后,白氏才摘帽以后,这个村主任洪泰岳就对白氏有想法了。这个时候,西门闹投胎成为了一头猪,那个猪叫做猪十六。这猪十六看这个洪泰岳要去动白氏,就把他的睾丸给咬掉了,然后白氏就自杀了。他的二姨太叫做迎春,因为白氏不能生孩子,所以娶了这个二姨太以后,给西门闹生了两个孩子。一个儿子,叫做西门金龙。一个女儿,叫做西门宝凤。西门闹被枪毙了以后,迎春嫁给了西门闹的长工蓝脸,小说中这个西门闹不断地喊冤,他说他没有做坏事,他做的都是善事,所以说他是冤枉的。那迎春嫁给蓝脸以后生了一个儿子,叫做蓝解放。

西门闹的三姨太叫做秋香,水性杨花的一个人,最后嫁给了嫁给黄瞳以后,为黄瞳生了两个女儿,大女儿叫做合作,小女儿叫做互助。

西门闹的第二代是西门金龙、西门宝凤,然后迎春和蓝脸生了蓝解放,秋香和黄瞳生了合作和互助。那么蓝解放后来又生了一个孩子,就是第三代,叫做蓝开放。合作嫁给了蓝解放,互助嫁给了西门金龙。互助和西门金龙没有生孩子,领了一个孩子叫做西门欢。然后这个西门金龙还生了一个私生女,叫做庞凤凰,这就构成了第三代。阎王爷说,为什么让你,在畜道里头轮回?因为你老是喊冤,老是忘不了仇恨,其实你那个西门闹早就死了,早就已经烂了,你的那些后代都已经长大了,西门闹已经不存在了,但是你还念念不忘,正因为你念念不忘,所以就不能把你投胎成为人。阎王又对西门闹说,我们是有一个原则,我们不能让还怀着仇恨的人再变成人。所以,我让你做完狗后再去变成一次猴子,你把仇恨发泄干净以后,就让你再变回人来。轮回不可否认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间的一个东西。

蓝脸是西门闹的的长工,他跟他的长工是有感情的,蓝脸分到了这个土地,就把土地当成了他的命根子,他热爱这个土地。上世纪50年代是搞合作社运动,大家都要入社,可蓝脸就拒绝入社,他单干,特立独行。最后三年自然灾害,就没吃的了,没吃的了以后,这些饥饿的人民公社社员们就抢了蓝脸家的粮食,最后把这个西门闹投胎变成的那个驴给杀掉了,大卸八块给吃掉了。

这个西门闹再投胎,他就变成了一头牛。篮脸去挑牛,他一下子认出了西门闹投胎的这头小牛。因为这个牛的眼睛跟那驴的眼睛很像。这个时间来到50年代,也是斗地主的时代。西门金龙带动了他母亲加入合作社。原来蓝脸一共是有6亩土地,这样的话3亩多地入了合作社,还好蓝解放跟着篮联一起单干。”但是他们手里只剩下3亩2分地。西门金龙入了社以后,有这么一个落后的后爹,就特别愤怒。他也是书记重点培养对象,所以对蓝解放跟着后爹单干也特别愤怒,他用鞭子抽瞎了西门牛的一只眼睛,狠狠打了一顿蓝解放,将他打得头破血流。这个时间人的精神是扭曲。后来文革开始金龙就变成了造反派,他就要改造他的后爹,他说我要去掉你这个蓝斑。这个西门金龙拎了一大桶红漆,就拿那个红漆泼到他的后爹的脸上,就这个刺了蓝脸的眼睛。那么亏得西门宝凤当初时候已经变成赤脚医生了,西门宝凤就赶紧去,拿清水来洗这个红漆。但是这个蓝脸的一只眼睛还是被刺瞎了。文革中间,蓝解放他也顶不住了,因为他一直被造反派歧视,他也需要进步。当然主要他也带走了土地,这样蓝脸就剩下1亩2分土地了。因为蓝解放跟这个西门牛的感情特别深,他说你把牛牵走,那蓝脸把房子也给了他的儿子,自己就住在牛棚里头,变成一个孤家寡人。但是他就守着他的1亩2分地,这个1亩2分地就成为了他们整个的家庭,家族人的葬身之地。

随后西门闹就投胎为猪了,它就变成猪十六。这个猪十六的话就变成所有猪里头最有能耐的,因为这个猪能够上树,能够**,所以这个猪就变成种猪。时间来到70年代,文革前期到文革中期,一直到文革后期。文革前期的时候,那时候毛泽东有一个口号,叫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深挖洞就是挖防空洞,因为当初时候要准备打仗,广积粮的话就是要多筹备粮食,那么广积粮里头还有一个含义就要多养猪。西门金龙成了村支书了,那他要做出业绩来,就是要做一个养猪的典型。金龙引进了一车廉价的獐头鼠目的沂蒙猪,这个猪十六与沂蒙猪头领刁小三就来了一场明争暗斗。这个时间西门闹的第二代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金龙与蓝解放和合作、互助的情感故事。合作和互助原来都喜欢金龙,因为他长得好,能耐又大。蓝解放暗恋互助。

到了第三代:金龙与互助没有孩子,领养了一个西门欢。解放与合作生了蓝开放,那时已经改革开放了。然后,金龙与他的情人庞抗美生了一个私生女叫庞凤凰。这个庞抗美是志愿军英雄庞虎的女儿。庞抗美还有个妹妹叫庞春苗,是后成了蓝解放的情人。可这个第三代在化冻的河面上玩冰爬犁,冰塌了,猪十六将他们一个个救起来,自己死了。

死了以后变成蓝脸家的狗生的狗小四,狗小四生下来以后,蓝解放就把这个狗小四带回他自己的家里,他的儿子蓝开放要上学了。这个时间,庞抗美已经变成了县长,庞抗美提携,让蓝解放变成了一个副县长,他没有功夫去送孩子上学,这个狗小四就扮演了,天天带着蓝开放去上学的这样一个角色。

蓝解放因为不喜欢合作,所以两人的婚姻名存实亡,他喜欢了庞虎的小女儿庞春苗,是一个新华书店里头的售货员。蓝解放喜欢上了庞春苗以后,就在办公室里头跟这个庞春苗有了办公室恋情。狗小四还当了一回侦探,帮合作发现了蓝解放的婚外恋。可这个蓝解放出轨了以后,他宁肯不要当这个副县长,跟着这个庞春苗两人就私奔,跑到西安去找了一个房子住下来。

这个时候西门金龙变成了暴发户,他变成了新地主了,因为改革开放以后,他原来是村支书,他有权力,然后他开始把村里这个土地换成这个金钱,然后他开始搞旅游开发,搞房地产开发嘛,然后他就变成了这个旅游开发区的董事长。他和他的情人庞抗美之间就变成了官商勾结,然后这个西门欢和庞凤凰就变成了县城里头的金童玉女,一个父亲是最有钱的,一个母亲是最有权的。可改革开放的红利,洪泰岳没有沾上,在迎春的葬礼上面,洪泰岳拿个土炸药,抱着西门金龙两个人同归于尽了。庞抗美在监狱里头自杀了。

蓝解放私奔了以后,合作很快就得了癌症,合作就让她的儿子蓝开放到西安去找他的父亲,合作得了癌症以后,就回到西门屯老家去了。

蓝解放回家的时候,先去看他爹,说“不孝的儿子我看您来了,您开门吧。”蓝脸就在屋里说,“我没脸见你了,我只交代你几件事”,就把合作的坟,他自己的坟,狗小四坟的地点,都说了一遍。他说,我死以后,不用棺木,不用吹鼓手,你用苇席卷了我,把我缸里的粮食都倒进墓里,这是我地里产的粮食,让它盖住我的身体盖住我的脸。蓝解放去见合作,合作说,都是我不好,早知如此,我早就该成全你们。说,咱俩也算夫妻一场,我死后,你要好好对她,跟了你的女人,都没福享。三天后,合作死了,再过两个月黄瞳死了,秋香也死了,他们都葬在一亩二分地里,西门闹、白氏、迎春、秋香都葬在了一起。

时间来到1998年八月十五,解放与春苗正式领了结婚证,蓝脸住在牛棚里,那扇门总算打开了,说你们修成正果了,我也没心事了,他泼了了三杯酒,第一杯酒泼向月亮,第二杯浇在地上,第三杯给了狗小四。然后,那天后半夜,他带着狗小四走进了那块土地。蓝脸从西门驴、西门牛的眼睛里感知到了自己的主人西门闹,他与驴、牛相依为命,到了狗小四,他已经看到了他们的前世今生。他就躺在墓地里,对狗说,掌柜的,你也去吧。蓝脸死后,解放就遵他遗嘱,将粮食都倒进他的墓里,莫言给他写了一个墓志铭:一切来自土地的都将回归土地。

金龙死了,抗美自杀了,西门欢与庞凤凰这对金童玉女流浪去了,流浪回来就变成流浪艺人,带了一只猴在车站广场杂耍。这时候蓝开放已经成了车站广场派出所的所长。这只猴子就是西门猴,他们带了西门猴回来以后,就在车站广场杂耍,他们在车站广场耍猴的时候,西门欢最终被他的原来一起玩闹的一个兄弟,用刀刺死了。这个流氓要对庞凤凰动粗的时候,这个蓝开放,他保护了这个庞凤凰。蓝开放,实际上他是喜欢庞凤凰的,但是庞凤凰并不喜欢蓝开放。蓝开放以为是脸上的蓝斑,他跑到青岛去做了一个整容手术。庞凤凰就被感动了,她就愿意嫁给他了。蓝开放就很高兴,然后他就回家去跟他的父亲蓝解放说,说“爹,我要结婚了,我要跟凤凰结婚了。”他爹说,说“不能啊”,这个“凤凰是你大伯的女儿,你们俩是同一个祖母,所以你们俩不能结婚。”

蓝开放一听这个吧,就像五雷轰顶,他大喊一声,冲出门去,一枪打死了西门猴,然后自己开枪自杀了。西门猴死了之后,就结束了西门闹在畜道的轮回。结尾处庞凤凰在2000年的凌晨,也就是一个新世纪的开端,在她住的地下室里生下了她和蓝开放的儿子蓝千岁,也就是大头婴儿,自己也死了。一切因果恩怨都结束了,蓝开放,庞凤凰和西门猴最后也都埋到那蓝脸的一亩二分地里,这里葬着与西门闹有关的所有人与驴、牛、猪、狗、猴,所有的畜,故事结束。  

莫言说:这些畜类,无论是驴,还是牛,还是猪,还是狗,写的都是不猥琐。没有猥琐,写的都是很彪悍的,就是从这个彪悍的驴,把驴写成了马;很彪悍的牛,然后又变成很彪悍的猪,哪怕是一只猴子也很倔强。唯一的遗憾大头婴儿是无辜的。当然最后“一切来自土地的都将回归土地。”莫言说,佛眼低垂处,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生死皆疲劳。人类的确很渺小,人应该忘记仇恨。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虽然她有这这样那样的苦难。

莫言《生死疲劳》的写作背景:生死疲劳的标题来自佛经,佛教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成佛。一个人只有成佛,才能摆脱业力之轮中痛苦的六大司,人也很难因为贪欲而与命运抗争。在创作《生死疲劳》之前,莫言参观了承德当地一个著名的寺庙,墙上有六道轮回的壁画,西门闹的故事在他脑海里酝酿了很久,没写是因为没想到好的构思。当他看到六道轮回的壁画,他想到了小说的结构。通过动物的眼睛看人类社会,他觉得这是一个很新鲜的观点,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于是开始写这本书。

《生死疲劳》的叙述者和主角是西门闹,西门屯的被枪毙的地主。几经轮回,变成了驴、牛、猪、狗、猴,最后变成了人——大头娃。在西门闹变成野兽的过程中,他总是隐藏着人的情感。驴、牛、猪、狗的叙述中有对人的感情的描写。这些转世的动物与它们的主人和家庭成员有着不间断的血缘关系。以人物命运为突破口。没有土地,农民就像浮萍一样摇摆不定。80后农民不再是简单的土地使用者,而是土地经营者。当年依附于土地的农民纷纷逃离土地,农民吃苦的历史折射出一种螺旋式上升的历史规律。在写作时,莫言并没有遵循这个规律,而是以人物命运为突破口。

在《生死疲劳》中,莫言通过动物蜕变的戏谑打破了历史的线性固定和压制。这些动物走过了历史的道路,它们的足迹弄乱了历史的边界和神圣,留下了一个荒诞的历史转折点和过程——从驴到牛再到猪和狗的蜕变。这部作品的历史故事或者说历史的启示并没有什么让人惊讶的地方。反正这段历史已经被改写改写了无数次,莫言就算有宿命的力量也不会出类拔萃。关键还是怎么写,这是莫言作品中最引人注目、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就是动物蜕变的视角。

西门闹转世的所有动物都是勇敢而壮美的,这摆脱了他作为地主的历史没落,他在动物性的存在中复活。这种动物的存在,这种动物的视角,让莫言的叙述无比自由自在,可以在纯生物学和植物学的层面上审视人类的存在。这种视角是如此的残酷和严厉,以至于人类的存在都经不起动物的审判。虽然,人们可能会批评莫言在书写中国乡土史时耍手段,但他的农民式的狡猾,使莫言避重就轻,没有揭示血淋淋的历史,没有撕开历史的心扉,只是在表象上取笑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314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