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年轻人这么爱用“破防”

为什么年轻人这么爱用“破防”,第1张

首先,“破防”还真不代表“感动”。

破防一词最早来源于格斗游戏,在格斗游戏中,为了防止某些玩家持续消极防御,游戏通常都会设置一个“破防值”,在防御状态下,玩家连续遭受攻击会累积破防值。

当破防值达到数值极限后,玩家再遭受攻击便会“防御崩坏”,游戏人物将出现短时间不可对其进行操作的硬直,也就是俗称的“破防”。这时,对手再继续追击就可以对玩家造成极大的伤害。

经过游戏主播,网民的广泛传播和演变,如今的“破防”并没有脱离原本的含义。

当突发事件或外部刺激超过了心理最大承受能力,突破了人的心理防线,导致人的感性大于理性,情绪失控,异于平常时,我们就可以说:此人“破防”了。而在互联网环境中,更多人会将“破防”应用于自嘲,调侃、玩梗的场景,以此活跃气氛或表达观点。

为什么年轻人天天“破防”

1越努力,越焦虑

互联网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放大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为你我设立了“参照物”。高压社会,一旦有了比较,就很容易焦虑感丛生。因此,年轻人破防,部分原因是为了宣泄不满,表达自己的焦虑状态。

96/%的年轻人都有自己焦虑的事情,其中,超一半以上的年轻人每天都在焦虑。当代年轻人的焦虑程度似乎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焦虑不再是形容词,而更像一种生活常态。

——《年轻人焦虑报告》

随着年龄增大,中国心理健康量表衡量的心理健康指数呈现随年龄增长而逐年升高的趋势;同时,抑郁水平则呈现随年龄增长而减小的趋势。

也就是说,18至25岁左右的年轻人心理健康状况最为堪忧。

其实在年轻人看来,生活处处是焦虑。

同时,互联网的特性使得我们总是与陌生人比较。越比较,心理防线就越低。因此,“破防”这种戏谑化的表达方式在传递观点的同时,也能通过自嘲,讽刺宣泄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压力,缓解其无法消化的负面情绪。

在高速运转的时代,一句“破防”既能够传达轻松愉快的氛围,也能够表达自黑,自嘲,渴望认同的心态。

2信息社会,需要“破防”

除了自身承受的社会压力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在助推“破防”的蔓延。

在媒介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量级会加重年轻群体思维的单一化和思想的同质化。许多年轻人习惯了概括性的短视频,人们的思维会产生惰性,注意力持续时间也会大大缩短。这时,多重含义的“破防”就会被年轻人广泛使用。

不同个体对“破防”的衍生含义都有不同的见解,“破防”能够广泛概括和表达心情,也符合语言演变的经济原则(即确保语言交际功能的前提下,语言活动中的力量消耗会基于经济要求进行减弱)。

但凡是遭遇了心理层面的崩溃,年轻人都可以利用“破防”来形容。

3“梗文化”带来的失语症

“文字失语症”是用来形容现代年轻群体表达能力弱化的名词。

在需要发表逻辑性强,复杂性高的表达时,他们就会“宕机”,难以准确描述自身感受。

文字失语症的“原因”是什么?

1群体认同

网络用语是活跃气氛和增强群体凝聚力的有力工具。

2媒体营销

媒体营销中的大部分仅是为了扩大商品的传播范围,满足自身对于流量的需要。因此受到媒体的引导,年轻人对“梗”的使用会显得无底线,更加碎片化。

4正确看待“梗”文化

语言不只是工具,而是一种受思维,有活性的、需要保持训练才能自如表达的东西,是具有创造性的。

破防了是破除防御的意思,破防了大多数是指心理层面上受到冲击,内心感觉受到了伤害,不过身体上没有受伤,或者说看到令人悲伤心酸的事情,就可以用“我破防了”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词语解释:

原指在游戏中突破了对方的防御,使对方失去防御能力。现指因遇到一些事或看到一些信息后情感上受到很大冲击,内心深处被触动,心理防线被突破。

网络解释:

破防在游戏里的意思是装备、技能被打破,没有了防御效果,而在网络直播中,如果观众说到了主播的痛点,让主播的内心的防线受到重创,也可以说破防了。

在社交平台上,破防指的是人们心理防御被突破,或者说听到或看到一些令人触动的事情,也可以用“我被破防了”来表示自己的心情。现在在社交平台中,破防一般指的是心理层面的受到冲击,身体上没有受伤的情况。

破防主要来源于游戏中的一段简称,指的是破除防御的简称。游戏里面的装备、技能被打破,没有了防御的效果。而在互联网的环境下,破防指的是心理防线被突破,是一种出现在被嘲讽后心急,在双方的“言语互动”中,一方急了,就会被嘲讽“破防了”。或者是在“交谈”中被戳到了痛处,气急败坏,也可以称为破防,多为心理层面受到了创伤,并不是真正身体受伤的情况。

嘲讽别人:

这个梗经常可以在评论区里面与他人在对骂是嘲讽对方气急败坏的样子 子,并且让对面的那个人难以反击。有的时候这个梗也可以当做是一种开玩笑式的用法。

一种是出现在被嘲讽后心急,在双方“语言互动”中有一方急了,就会被嘲讽破防了,也有在“对线”中遭受了暴击,被戳到了痛处,也可以称为破防了,大多数都是指心理层面的受到冲击感到“受伤”,并没有真正的身体受伤的情况。

适用于一方和另一方对线时(常见于主播和观众),观众说到了主播的痛点,让主播的内心的防线受到了重创,破防了。 这个时候主播可能会变得特别生气,语速加快并且逻辑混乱或者直接骂人,这就可以理解为破防了,当然破防的情况有很多,不需要局限在上面的描述中,它可以作为参考。简单的来说就是“心态炸了”,急眼了。

自嘲或者形容自己的时候:

被某些视频或文字击中了软肋,感动了,或者是有共情了,导致自己的伪装伪装不下去了。

“破防”是游戏术语,指特殊物理伤害突破防御。在互联网的语境下,“破防”这个词有了更丰富的含义。常用来表示心理防线被突破,产生不可抗拒的震动。

游戏中的破防

在格斗游戏中,为了防止一个玩家消极防御,游戏通常会设置一个守卫规,在防御状态下会累加这个值。“守卫碾压”会出现短时间内难以操作的情况,也就是俗称的“破防”。这时,对手继续追击会造成巨大的伤害。破防,游戏中“破对方防御”的缩写,讲的是“提高对对手的伤害。”一般来说,防御值越高,对方的伤害值越大。比如:防御20的20%增加伤害值20%。

互联网语境中的破防

人口的意义类似于游戏。可以形容为因为某些原因突然情绪崩溃。在整个痛苦或悲伤的悲剧中,某人的心理防线受到重创。比如一方和另一方面对线的时候,观众说到主播的痛点,导致主播内心防线严重受损,破防。这时候主播可能会变得特别生气,加快语速,逻辑混乱或者直接骂人。这可以理解为破防。当然也有很多辩护的情况。本质上有一种更快的理解方式。破防,即自己或他人的心理防线被破。

破防一词的来源

罗华忠经常在抽象圈发帖批评,引来一些网友调侃他的“姐姐日姐”、“横店卧角”等。罗华忠回应“我可以破我的防吗?”被航空公司和反友窃取并被传播

“破防了”流行背景

进入2021年7月,“破防”一词频繁出现在微博热搜。中共百年之际,“破防”被网友借用比喻,精神大受启发。2021年7月1日,张贵梅老师登上天安门铁塔,穿着简单的衬衫参加高考。这个细节让网友直呼“破防”。尤其是在观看党的百年庆典大会和百年文艺汇演时,“破防”的场景瞬间让网友直呼“这就是中国浪漫。”

2021年度弹幕破防

2021年11月29日,哔哩哔哩与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联合发布《2021弹幕》“‘破防’让我们看到了当代年轻人强烈的同理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所长孙平分析,“破”和“防”,都是动词,“攻”与“守”的矛盾,生动展现了年轻人的情感激荡和文化共鸣。弹幕正在成为数字时代的一个符号标记,记录和展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当代年轻人的情感流动。这种流动变化有一个鲜明的特点。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了最丰富最丰富的情感图谱。

破防了这个词为什么会火起来

人用“破防”,他们可以冷静地表明自己情绪失控,有一定的告白。当前,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和人的情绪变化,“破防”这一新用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象和语言现象的影响。早期“破防”的意思是“焦虑”,形容一个人在情绪失控后,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有一种自我迷茫的感觉。”破防”是自我调侃,可笑,又真诚的表达。比“”更积极,容易赢得别人的好感,所以这个词用得比较广泛。

相关的梗

为我破防,破防,破防一秒破防

即时防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90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