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士慎《兰》幽谷出幽兰,秋来花畹畹。与我共幽期,空山欲归远。意思?

汪士慎《兰》幽谷出幽兰,秋来花畹畹。与我共幽期,空山欲归远。意思?,第1张

意思是:幽静的山谷生长着娉婷优雅的兰花,秋天里花姿婉约 ,婀娜多姿,我愿和她约会见面,她却欲想还羞 。

《兰》

清代:汪士慎

幽谷出幽兰,秋来花畹畹。

与我共幽期,空山欲归远。

这首诗隐喻出一个美好女子的形象,作者用兰花象征女子的美好与一尘不染,安然的意境  绵绵的相思与爱意是纯真而美好的,后句说“欲”字讲一个女子的神姿表现的栩栩如生。

扩展资料

空谷生幽兰,兰最令人倾倒之处是“幽”,因其生长在深山野谷,才能洗净那种绮丽香泽的姿态,以清婉素淡的香气长葆本性之美。

这种不以无人而不芳的“幽”,不只是属于林泉隐士的气质,更是一种文化通性,一种“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风格,一种不求仕途通达、不沽名钓誉、只追求胸中志向的坦荡胸襟,象征着疏远污浊政治、保全自己美好人格的品质。

更有许多名家作了以兰花喻人的诗文:

1、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唐)韩愈《幽兰操》

译文:兰花开时,在远处仍能闻到它的幽幽清香;如果人们不去采摘兰花佩戴在身上,对兰花本身有什么损伤呢?

2、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东风时拂之,香芬远弥馥。——(明)孙克弘《兰花》

译文:幽深的山谷有位佳人,远离尘嚣淡然独处。当东风吹拂过来是,她的馥雅香气随风飘远,沁人心扉。

苏辙的幽兰花这首诗表现了作者的晚年的思想,万事皆空,万事皆休。苏辙仕途不怎么顺利,进士及第后,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跟张方平、文彦博在地方上历练。后来入朝为官,结果又因谏事被贬,接着蔡京上台,苏辙又一贬再贬。经过了这么多磨难,早已磨平了他本来就不算雄壮的心志。所以这首诗里透露出深深的无奈(自许平生初不错,人言毕竟两皆空),也透露出避世的想法(闭门便了此生中)。

幽兰花

宋朝:苏辙

李径桃蹊次第开,穠香百和袭人来。

春风欲擅秋风巧,催出幽兰继落梅。

珍重幽兰开一枝,清香耿耿听犹疑。

定应欲较香高下,故取群芳竞发时。

释义:李花开、桃花开,各种香味袭人来,春风也想像秋风那样巧妙,梅花落后又催开了幽兰。珍贵的幽兰悄悄的绽放,在各种香味中,夹杂着一丝幽兰的清香。因为要想和其他香味一较高下,所以才选在在这个时候绽放。

陈毅元帅的《幽兰》诗:“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只为馨香重,求 者遍山隅。”写出了兰香送远,引人探胜,使得本来寂静荒凉的山谷,从四面八方引来了觅兰 的人。只要自己是馨香的,何愁无人赏识呢这首《幽兰》诗,既是一首饱含哲理意味的诗 ,也是颂兰幽香的绝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80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