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花木兰结局到底如何?

历史上花木兰结局到底如何?,第1张

据碑文和唐朝以来的有关文献分析,历史上的花木兰结局主要有以下两种说法:

一是以死拒妃

源于碑刻记载,在河南虞城县营廓镇内,现存有记录木兰生平故事的古碑刻两块。其中一块为元代《孝烈将军祠像辩证记》碑,碑文详细记载了木兰的身世和历代修祠情况,此碑立于元宁宗时期(约公元1332年前后),经鉴定确属元代石刻真品。

碑文大意是:花木兰代父从军,征战疆场十二年,屡立战功。自边防归来时,北周已亡,只好拜见了隋朝文帝。文帝封她为尚书,她坚辞不授。归家后,脱去戎装,换上旧时衣裳,又现女儿真面目。

文帝闻讯立召木兰回朝,欲纳木兰为妃。木兰以死相拒,撞死在金殿上。唐代时追赠木兰为“孝烈将军”。

后人为了祭祀她,就在其故里营廓镇建造了木兰祠。

侯有造《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说:“将军魏氏,本处子,名木兰。……历年以纪,交锋十有八战,策勋十二转。朝觐,天子喜其功勇,授以尚书。隆宠不赴,恳奏省视。拥兵还谯,造父室,释戎服,复闺装,举皆惊骇。咸谓自有生民以来,盖未见也。卫兵振旅还,以异事闻于朝。召复赴阙,欲纳宫中,将军曰:臣无媲君礼制。以死誓拒之。势力加迫,遂自尽。所以追赠有孝烈之谥也……”

二是:高寿而终

据《黄陂县志》记载:“唐贞观年间,山北双龙镇千户长朱异得一女,十八岁女扮男装,代父从军,英勇征战十二载……封为将军,她不受朝禄,回归故里,终年九十,葬于木兰山北。”

明代焦绂在《焦氏笔乘》中也说:“木兰,朱氏女子,代父从征。今黄州黄陂县北七十里,即隋木兰县。有木兰山、将军冢、忠烈庙,足以补《乐府题解》之缺。”

不管哪种说法,通过祠堂、庙宇、碑文等实物佐证,说明历史上花木兰确有其人,而且自唐代以来花木兰一直受到百姓的敬仰和赞颂,其以女儿身代父从军的故事,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在抵御外辱的斗争中涌现了一大批巾帼英雄。

花木兰的姓氏、籍贯等,史书并无确载。所以不能确定是否结婚。

花木兰,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事迹流传至今,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

花木兰故事的流传,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但花木兰的姓氏、籍贯等,史书并无确载。花木兰事迹被多种文艺作品所表现,**、电视剧、歌舞豫剧等。历史上共有过四个“木兰”,个个都是不让须眉的侠胆烈女。

扩展资料:

花木兰是中国古代传说的四大巾帼英雄之一,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壮的英雄史诗。

花木兰最早出现于南北朝一首叙事诗《木兰辞》中,该诗约作于南北朝的北魏,最初收录于南朝陈的《古今乐录》。

僧人智匠在《古今乐录》称:“木兰不知名。”长300余字,后经隋唐文人润色。公元429年的北魏破柔然之战,正史对于这场战役有3个行军记载切合了《木兰辞》提及的地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0055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6
下一篇2023-10-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