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区有什么结婚风俗

南京市区有什么结婚风俗,第1张

有以下风俗:

1、暖房酒新娘不能参加

南京人的习俗是婚礼前一天,新郎和新娘是不能够见面的。

男方家都会摆几桌“暖房酒”,主要招待男方家里的亲戚朋友。晚上需要找个男方亲友家的小宝宝来“压床”。新房的铺盖底下会放一些红包和红枣,花生,桂圆和莲子,寓意“早生贵子”。新房的床当晚只可以由新郎和压床的宝宝睡,其他的人都是不能够坐或睡的。

2、婚车数量要成双

婚车车队是不包括摄像车的,主车加副车一定要双数。主车如果是白色为最好,寓意白头偕老。

另外,婚车在接新娘回新房的路线,要和新郎出发的路线不重复。回新房尽量走吉祥的路线,比如“富贵山”、“太平门”、“长乐路”、“海福巷”。

另外,接新娘回到新房的时间不能超过中午12点。

3、新娘出门脚不沾地

南京新娘出门时,都要脚不沾地,意为不带走娘家的财气。所以,背新娘出门的都是娘家的兄弟或舅舅。婚车到达新家楼下,也要新郎把新娘抱上去,直到新娘进了新房之后,脚才可以落地。没有兄弟的新娘,也可以穿布鞋出门,由伴娘拎着婚鞋,上车再穿。

4、新娘三天后回门

南京的婚俗是新娘出嫁,三天后回门,带着孝敬父母的礼品和新姑爷一起回娘家。如果新人外出度蜜月,则可以在结婚当天的中午12点之前“回门”。

5、喜事也要用哭的

在婚礼上,新娘是要有一位年纪较大、穿戴花俏并且能说会道的伴娘在身边,就是“喜娘”。她在婚礼过程中,满口发财富贵,甜甜蜜蜜,说的到场宾客、双方家人无不心花怒放。

在高淳地区,结婚这样的喜事,还会用上“哭”的,流传着很多“哭嫁词”。哭嫁,就是通过哭唱的形式,如同唱戏,哭调不变,哭词是哭者对生活的感受和对未来的希望,随编随哭。

有母女独哭、对哭等,有表达女儿对父母、家庭感恩的,有对未来生活、夫家企望的,表达的都是最朴实的民风

扩展资料

新娘婚礼注意事项须知

1、婚礼开场前迎宾时,流出充裕的时候和来宾逐一问候。简单的寒暄也是礼节。但是在问候时一定要直视对方双眼,真诚地表达对来宾亲临婚礼现场的感谢。

2、事先准备好感谢辞。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事先做一点准备能够避免情绪影响下的思绪混乱。感谢辞的长度要控制,尽量不要超过五百字。写好之后,试着预读几次,在正常的语速之下,也尽量控制在五分钟的范围之内。

3、感谢辞写好后,可以私底下里多对着镜子加以练习,注意阅读时的仪态。在停顿的段落期间,可试着与观众席进行眼神交流。有条件的话,可以录下来,试听自己的语气,语速是否合适。

4、避免现场情绪失控。有些新人怕在现场不太好掌握自己的情绪,也可以找一个安静的时刻,录一段VCR,把心中想对父母或来宾的感谢真诚的表达出来。

凤凰网-新娘婚礼注意事项须知

凤凰网-南京婚礼习俗大盘点

凤凰网-南京婚俗你还晓得啊

结婚是人生值得铭记的大事,而在省会南京,没有直爽的脾气、豪爽的酒量,恐怕你的迎亲之路便会“困难重重”,在婚前3天,新郎要主办一场“暖房酒”,善于饮用黄酒的南京人会在这一天尽情欢乐,给予新郎应有的祝福。虽然时代不断变化,但婚俗却依旧传统的保留下来:压床、迎亲、回门。

人的一生有很多转折点,在每一个十字路口做出正确的选择,就是我们拥抱幸福的过程。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婚姻绝对算得上一等一的大事,美好的婚姻不仅可以为你带来丰富多彩的生活,也让家族血统得以很好的传承。在江苏、浙江沿海地区,家族传承的力量十分巨大,生儿育女被视为一等一的大事,因此老一辈在婚俗上的讲究也十分的多。

要想做一个合格的南京女婿,要具备两样东西:直爽、酒量。直爽是人的一种性格特征,可以说在任何地方,一个直爽的人都是受欢迎的。酒量或许有些开玩笑的地方,但南京结婚风俗中可是有“三碗不下桌,十碗不扶墙”的说法,碗中装着的是黄酒。

虽然如今的人们更习惯于快餐文化,喜欢喝一些令人痛快又舒爽的啤酒,感受二氧化碳积聚喉咙内并喷射而出的快感。但在南京,结婚前的“暖房酒”中只能出现一种酒:黄酒。新郎要在酒宴上招待男方家族中的成员以及自己的朋友,并通过豪饮来回馈父母的养育之恩。

迎亲的日子选在“暖房酒”三天以后,这个时候的新郎已经有些“微醺”了,但为了保证婚礼的继续进行,伴郎们就要挺身而出。迎亲时要撞门,女方的题目非常刁钻,一旦回答错误,全体伴郎就要替新郎接受惩罚,一圈下来,六七是个俯卧撑是常有的事。婚礼后三天回门,这是很多地方都存在的古老习俗。但在南京结婚风俗中,新郎需要清早陪同妻子到集市上购买新鲜猪肉、鱼、鸡腿、排骨,作为回馈岳父母的礼品,完成回门仪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0955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8
下一篇2023-10-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