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亲是指女方亲友送新娘出嫁。那么 结婚送亲的人要忌讳什么 呢据悉,送亲的人也要是“全活人”,忌寡妇、孕妇送亲。这在中原一带极为讲究。
结婚送亲
送亲是一种婚嫁习俗。女儿出嫁时,娘家邀请两位男性护送女儿到婆家,俗称送亲。一般是出嫁者的舅父,叔伯或表兄弟、堂兄弟。送亲者到男方后,要等男方派人来接才能进屋,吃饭时两人一般分座两张桌子,男方派人陪宴。送亲者一般少喝酒,少吃饭,吃后嘱咐嫁女几句就走。送亲走后,男方客人继续婚宴。
结婚送亲习俗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 刘四妈就做大媒送亲,朱重与花魁娘子花烛洞房,欢喜无限。”
《东周列国志》第九回:“僖公曰:‘吾已亲口许下自往送亲,安可失信’说犹未毕,人报鲁侯停驾讙邑,专候迎亲。”
《儒林外史》第二六回:“(王太太)想着一初到王府上,才满了月,就替大女儿送亲,送到孙乡绅家。”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江苏·六合之婚礼》:“是夕,婿家延请亲友,先舆往女家,曰迎亲;女家亦延亲族,随舆至婿家,曰送亲。”
送亲长辈
送亲的长辈是个重要角色,他代表着新娘家的权威和体面。女方选择谁送亲是有讲究的,一般情况下由女方直系叔伯担当。实在没有直系叔伯,找最亲的、最近门的长者。但这个人要长相端庄,举止大方,有权威地位,能端得住架子。不过,如果女方确有至亲叔伯,不管此人相貌如何粗俗,举止如何猥琐,这时也得出面送亲,否则会被人耻笑,一生抬不起头来。而这种人就要进行短期培训,教他各种规矩,直至烂熟于心。真到出场那天,也能撑得住台面。
携带物品
送亲时,离娘肉是一定要带的。通常在迎娶前一天,男方要给女方送去一袋面和一块带有七根肋条的猪肉,把肉用红色纸包好,再拿上两瓶红葡萄酒和一根芹菜。面叫离娘面,肉叫离娘肉,表示新娘子要离开娘亲,另立门户了。送亲时,女方要将肉砍开,将带有三根肋条的猪肉给男方带回。同时,找一个空瓶子装上绿豆和一根并蒂的大葱。带回离娘肉,寓意女儿尽管出嫁了,但一半还在娘家,不能分离,名曰“肋骨不离”。绿豆可生豆芽儿,意思是告诉亲家,俺家女儿能生养,名曰“生根立后”。
送亲礼仪
送亲的要走在新娘车轿的后面,穿着大方得体。现今社会进步了,娶亲的一般要给送亲的单备几辆车。等到了新郎家附近,送亲的就止步了,因为送亲的要等男方派人来接。这等贵人,自然是不能自己走到男方家的。而男方也一般早早地就在附近等上了,送亲的一到,就有人响起鞭炮,告诉男方家人送亲的到了。
不过,男方并不把送亲的接到自个儿家,而是离男方家不远的邻里家。因为新娘子下轿或下车后,男方的小辈儿、姊妹们要耍笑,而送亲的是不兴看人们耍笑新娘的。另外,送亲的进门也有讲究,迎亲的要站在大门左边,伸手做出请进的姿势。若这时门右边正好有人,送亲的是绝不会进的,因为那叫“黑狗钻裆”。
送亲的被迎到大方桌的正位坐下,陪客的就会不停地散烟,说些溢美之词,生怕哪句话不当,搅浑了这场喜事。当然,这陪客也是有讲究的,都是男方家的头面人物,穿着长相出众,能说会道。这也代表了男方家的尊严。
酒席礼仪
酒席宴前的讲究也很多。菜上齐了,陪客要率先举筷,说“请”,自己却不动,等送亲的夹了,自己才动。送亲的每回只动一筷头,不能一个劲地吃。送亲的当然要喝酒,但不能干杯,要小口小口地抿。席间的言语也极有分寸,不能多说也不能不说,不能多吃也不能不吃。倘若送亲的一直不苟言笑,高高在上,空气就显得沉闷无比,但若送亲的过于随便,也会让男方家人笑话。现今很多人不懂得那么多礼数,送亲的一到,陪客就会说,我们年轻,不知道有什么讲究,请亲家们多担待。而送亲的也客气,说新时代了,咱们谁也别讲究。
款待送亲的酒席是漫长的,要等所有吃酒的人全散了才完。酒席宴一散,送亲的就会对陪客说上一堆客气话,如孩子还小,不懂事,请婆家以后多担待,等等。另外,送亲的还要到新郎家同新娘话别,也是千篇一律的话,比如别想家啦,好好儿跟人家过日子啦,等等。而新娘一定要送到门外,但不能有泪,以此证明在这个新家新娘是幸福美满的。
结婚证办好后,男女双方在法律上已经建立了合法的夫妻关系。然而在中国,这仅仅是结婚活动的第一步。按照传统的做法,嫁娶的主动者一方,其父母应选择迎娶的良辰吉日,并由媒人通知对方,准备迎娶。称为“择吉”和“送日子”。
择吉一般请教星象学者或算命选择办理,也可以自己看《通书》(雅称“历书”、俗称“家家历”,传统称之为“皇历”)择日子。文化程度高的则可以自己推算。一般认为,只要“六合”相应,就是好日子。如“丙寅日”等。
择日完毕,双方确定了结婚日期,就应该发出婚宴请柬,请亲朋好友来参加婚礼了。
请柬一般由嫁娶者或其父母亲自送达亲友手中。亲友们接到赴喜宴的请柬后,除特殊情况可以只送礼不参加以外,一般都应登门道贺。道贺前,先要准备好礼物。礼物的多少视各人与主方关系的亲蔬、交谊的深浅、本人的经济条件而定。送男方的一般都付现金、用红纸打“包封”。包封签子上一般要写上一句表示祝贺的话。
包封里面装着现金,钞票要下面朝上,一张张叠好放齐。钞票最下层用红纸写上“ XXX 贺”或“ XXX 、 XXX 同贺”等字样,谓之“挂里”,便于账房登记。
送给女方的礼物多是实物,但也有用红包替代的,称之为“助嫁”。家物多是箱、柜、床、被、餐具、衣料之类。送女方的礼物往往是亲友们闻讯即主动送去,并不等请贴来了再送。因为女方父母要以送礼人的多少为据去决定“出嫁酒”的规模。
说媒
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强调“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男女双方通常都要经人从中说合,才能“谐秦晋”、“结连理”、“通二姓之好”。这种说合,就叫“说媒’’。新中国成立以后,“说媒"曾改称为“做介绍”,做这种说合工作的人,俗称为“媒人”,雅称为“月老”、“红娘”、‘介绍人”。
说媒是一种技巧,媒人不仅要熟悉男女双方及其家庭的大致情况,力求门当户对,而且必须做到既基本上准确地向男女双方及其父母反映对方的实际情况,又要尽量隐恶扬善,使双方充分看到对方的长处,从而乐于达成嫁娶的协议。就是说,要生就一张“媒婆嘴’’。做媒人要勤于跑腿,从开始为男女双方牵线搭桥之日起,要经常奔走于男女两家之间,交流情况,传达彼此的愿望和要求,预防发生意外的变故。一般来讲,男女两家都要招待媒人。乡下人谓“媒百餐"并不是夸大其词,可见其奔走之勤。
媒人在旧式婚姻中是一个重要角色。在男女两家对婚事取得基本相同的意见之后,他要引导男方去相亲,代双方互换庚帖,带领男方过礼订婚,选择成亲吉日,引导男方接亲,协办拜堂成亲事宜,一直到“新人进了房”,才把“媒人抛过墙”。媒说得好,双方都满意,今后经常来往,成为故旧;媒说得不好,双方不满意,通常怪罪于媒人,从此视为路人。
做成一桩媒,媒人可以得到一些钱财,称之为“谢媒礼"。这笔钱一般由男方支付(如果是男到女家,则由女方支付),到成亲的前一天,连同送给媒人的鸡、肘子、鞋袜、布料一同送到媒人家。媒人第二天一定要去引导接亲,称之为“圆媒”或“启媒”、“发媒”。谢媒钱的多少,看主家经济状况自己决定,但不论多少,均要用红纸封好,称为“红包"或“包封"。红包上习惯写上“包封签子"。
批八字与推生肖
古人十分讲究婚配,若男家要娶媳妇,先向女家取得女子的八字,然后便交给算命先生推算,看与儿子合不合,俗称“夹吾夹”。如果女命克夫或与儿子的八字相冲,两家便不能结成姻亲了。也可以将写有女子生辰八字的帖子置于男方家的神前暨祖先案上,卜吉。三日内,如家中平安元事,男女双方能成为亲家。
关于推生肖,民间有许多俗谣,相合的有:青兔黄狗古来有,红马黄羊寿命长,黑鼠黄牛两兴旺,青牛黑猪喜洋洋,龙鸡更久长……蛇盘兔,必定富等等。不合拍的有:白马怕青牛,羊鼠一担挑,蛇虎如刀挫,龙兔怕交流,金鸡怕玉犬,猪猴不到头等等。
相亲
经媒人撮合后,男方往往提出见一面的要求。这种由男方在媒人的陪同下到女家做初次相会的活动,称之为“看亲”,又称“相亲”。
相亲的日期是由媒人预先定好并通知男女双方的,因此,双方都要做好准备。旧时看亲是婚姻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之处。特别是男方,尤其要郑重对待。礼物虽无非烟酒点心之类,并不在乎数量多少,价值高低,但一定要投其所好,切忌触动对方父母的禁忌;衣着打扮要大方庄重;言行举止要谦虚有礼。古代看亲时,男子只能由媒人制造机会偷偷看姑娘一眼,现在则不同了,男女双方可以直接见面、谈话。双方都有机会对对方有一个大概了解。
中国是个“礼仪之邦”,讲究含蓄。看亲的结果往往并不直接表露出来,而用各种暗示来表示。很多地方都是在男方进门之后,女方父母先给小伙子倒上一杯热茶,小伙子看了姑娘觉得中意,便把这杯茶一口饮干;而后姑娘的父母同姑娘一同商议,如同意结亲,就留男方和媒人吃饭,不同意就任由男方告辞回家。有的父母甚至还托媒人将男方带来的见面礼带走。
有些地区除了看亲之外,还有‘‘察人家"的风俗。“察人家”实际上也是看亲,是男方由媒人带到女方见过姑娘后,女方父母对婚事暂不表态,再由媒人带领,去男方家察看。湖南祁阳一带则称为“看当"。看当时,男方父母应先奉上香茶一盏,然后和女方父母交谈了解情况。女方父母通过察看男家并与男方父母交谈,如果对婚事同意,就将香茶喝尽,这时男方父母立即以“亲家”相称,并盛情款待客人。否则,女方父母应立刻告辞,男方不要勉强留客。
过礼
看亲之后,要进行订婚手续,俗称“过礼”。“过礼”的第一步,是由媒人把男方的生辰八字送给女方,女方的生辰八字送给男方。有些迷信的父母,自认为是对儿女的婚事负责,一般在接到红帖之后要请算命先生推算一下,看双方的“生辰八字”是否相合,如果不合,婚事就要重新考虑。现代人多半不相信这一套了,所以即使交换红帖,往往也只是一种形式而已,有的更连换帖的形式都免了。“合八字”之后,媒人要挑个好日子,带男方去过礼订婚。过礼是大事,一般嫁娶的主动者(无论男女)要向另一方送一笔重礼。礼物一般是按照当地的风俗,包括肉、酒、糖果、点心、衣物、布料,甚至首饰、红包等。具体数量各地不一样,通常都事先由媒人同双方分别协商好,不能由男方(或女方)给多少算多少。当然,男方或女方父母也要尽量替对方考虑,力求节俭一些,少收聘礼。
过礼之后,男女双方即可商定日期,到当地政府办理结婚证,正式确立婚姻关系。现代规定男女双方领结婚证之前要到医院做婚前检查;还有些地区(主要是城市)规定要办婚前学习班。这些都是保障优生优育、保障人口素质的有效措施,应该遵守执行。
定吉日
结婚证办好后,男女双方在法律上已经确立了合法的夫妻关系。但是在中国,这仅仅是结婚活动的前奏。依照传统的做法,嫁娶的主动者一方,其父母应挑选迎娶的良辰吉日,并让媒人通知对方,准备迎娶。称为“择吉”和“送日子”。
择吉往往请教星象学者或算命先生选择,也可以自己择日子。一般认为,只要“六合"相应,就是好日子。择日完毕,双方确定结婚日期,就应该发出婚宴请柬,请亲朋好友来参加婚礼了。
请柬一般由嫁娶者或其父母亲自送到亲友手中。亲友们接到赴喜宴瞧请柬后,除特殊情况可以只送礼不参加以外,一般都要登门道喜。道贺前,先要准备好礼物。礼物的轻重视各人与主方关系的亲疏、友谊的深浅、本人的经济条件而定。送男方的一般都付礼金,用红纸打“包封”。
包封签子上一般要写上一句表示祝福的话。
送女方的礼物往往是亲友们听闻便主动送去,并不等请帖来了再送。
因为女方父母要以送礼人的多少为据去决定“出嫁酒”的规模大小。
送嫁
姑娘出嫁时,亲友为其赠送一批衣料或生活用品表示祝贺,俗称“送嫁"。姑娘接受礼物后,应将夫家定亲时所送的“石榴”面包、白糕、猪肉等分赠亲友,以示谢意。
送聘礼
婚礼前两天,男方应按商定的礼品、项目和数量到女方家送迎亲的聘礼。广州的风俗是要送鸡(意味着有生气)、椰子(有爷有子,天伦之乐)、礼饼(送给女方的亲戚),而且还要送礼金,表示男方家有钱,会让女子嫁过去后享福。
回礼
女方家也会接着回礼,礼物包括槟榔(意味着新郎)。
迎亲前夕
迎亲前夕,男家要张灯结彩,新郎新娘都要沐浴斋戒。过去新娘要开脸(用细绳绞去面上的汗毛)、梳妆、缚高髻,现代社会通常要盘头化妆。在结婚前一天晚上,男方会找一个有福气(家庭美满,父母健在,有儿子)的女人来铺新床,并且把花生、红枣、核桃等预示着早生贵子等好兆头的食品摆在床头;新郎要剪发、剃脸、戴礼帽,并在帽上扎一圈红髻线,插上两朵红玫瑰花,身穿长衫马褂。后来改为制服,现在则大多是西装革履了。
婚礼当天的礼仪
迎亲
迎亲的早上,由男方携带六件或十二件礼品,用红轿或花轿、彩旗,请乐队,鸣炮出发前往女家,快到女家时再鸣炮,女家亦鸣炮回应,表示准备停当。媒人先下车,其余的人跟着下车,新郎由女家幼辈请出。媒人正式介绍双方亲友认识,先介绍男方给女家。男方抬礼物进入女家,女方接受后并给予红包,将礼物摆在客厅,媒人将首饰、礼单等点交女方家长,女方亲友将礼物收好,并在神明桌上陈列供品。
祭祖
女方舅父点烛燃香,女方父母祭拜神明祖先,禀告婚事已定,祈求祖先保佑。
吃汤圆
新娘在结婚出发前,要与父母兄弟及闺中密友一起吃汤圆,表示分离;母亲喂女儿汤圆,新娘哭。
讨喜
新郎与女方家人见面后,要送鲜花给新娘,此时,新娘之朋友要故意挡住新郎,经过一连串智力及体能测试,必要时还加上唱情歌,但更重要的还是丰厚的“开门利市",众姊妹高兴后才开门。
找红鞋
新娘出嫁时,新郎会在接新娘的房间里寻找新娘穿的红鞋子,给新娘穿上,然后新娘由哥哥或舅舅背抱上轿;或者坐在椅子上,请人抬上轿;有的地方是以红毡或红布铺地,新娘脱下脚上的旧鞋,进了轿再换新鞋。
不管怎样出门,反正是足不沾地。
拜别
新娘应叩别父母,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有的地方新娘出嫁前要哭。
出门
新娘须由一位福分高的女性长辈持竹匾或黑伞护其走到礼车,因为新娘地位最高,头顶不让见阳光;另一方面希望像这位女性长辈一样,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
敬扇
新娘上礼车前,由一名小男孩持扇给新娘,新娘须回赠红包答谢。
不说再见
当所有人离开女方家门时,决不可向女方家人说再见。
泼水
新娘上车后,女方家长将一碗清水(或稻谷、红米)泼向女儿,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并祝女儿有吃有穿,心想事成。
掷扇
礼车开动后,新娘应将扇子扔到窗外,意思是不把坏性子带到婆家。
小男孩将扇子捡起后交还女方家人,女方家人回赠红包答谢。
燃炮
礼车离开女方家要一路燃放鞭炮直到男方家。
绕吉祥路
迎娶路线通常讲究走大圆圈,回时不走来时路。晋中祁县一带根据村落位置,有“玄武(北)入,朱雀(南)出;或白虎(西)入,青龙(东)出”的说法。迎娶队伍要随带红毡或红布,除了供新娘上下轿踩踏外,途经寺庙、井台或石碾、石磨时,还要用来遮挡轿窗和新娘,意在防止白虎星等鬼祟邪怪干扰。路遇别人家的娶亲队伍时,双方应互换“针线",即用新娘的女红祛灾。现在迎亲队伍相遇时互赠手帕,即此遗风。
过门
过门指新娘由女家出门后正式进入男家,拜见翁姑及男家长辈。
摸橘子
礼车到男方家,由一名拿着两个橘子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橘子,然后赠红包答谢。
牵新娘
新娘下车时,要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匾挡在新娘头上,并扶着新娘进人大厅。
忌踩门槛
要迈过门槛。
过火盆,踩瓦片
新娘进入大厅后,要跨过火盆,并踩碎瓦片。
敬茶
男方家中的长辈把新娘介绍给家中人,新娘改口。
拜天地
新人拜堂,将五谷杂粮撒在新娘、新郎身上,要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然后进洞房。新人所忌属相的人均要回避,新房门上还要放火盆,用木柴生火,还要摆一碗清水,表示水火相济。新娘进门要把门上开着的锁子捏住。
新娘坐定后,新郎就很快点着“长命灯"。所谓“长命灯”,就是在灯里添清油点燃后放在洞房内高处,整宿不熄,只能自灭,不能吹灭,象征“长命富贵”。
交杯酒
在新房中,新郎、新娘要喝“交杯酒”。茶杯耳子用红线绳连起来,新郎、新娘只喝一两口,剩余由青年妇女和娃娃们分享,有些男青年也有抢着喝的。
忌坐新床
婚礼当天,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新娘更不能躺下,避免一年到头病倒在床上。此外,安床后到新婚前夜,要找个未成年的男童,和新郎一起睡在床上。
观礼喜宴、婚礼
拜堂之后,新娘便在新房落座,不再出门。新郎要走出新房招待宾客。如在宾馆、酒家宴宾,则夫妻双方都得出去招待宾客并向宾客敬酒。
喜筵要按来客的尊卑长幼排定位次,称之为“请客”,或者“清客”。
排座位的原则是上尊下卑,右尊左卑,客人按其长幼和身份、地位从高到低排列座次。
主席要摆在堂屋上方正中,请“大亲”坐上首右边席位,新郎的父亲或舅父坐上首左边席位作陪,其余按尊卑长幼对应入座。
除堂屋的正席外,次尊贵的一席摆在新房中,请新娘的母亲坐首位,由新郎的母亲或舅母作陪。其他各席的座位通常也要按尊卑次序排位,座位排定后,司仪宣布奏乐鸣炮开宴。
敬客
酒宴开始之后等到上鱼的时候,新娘换上传统的龙凤褂给客人敬酒。
各席的酒菜应该同样,唯“男大亲”和“女大亲”所在的席次,通例必须有清蒸肘子一个。而且,新郎要守候在桌边,为“上亲”斟酒、送热毛巾等,表示尊敬。
喜筵结束前,媒人早已逃走,谓之“逃席”。倘若不走,“洗媒”的人会把他的脸抹成锅底。喜筵结束后,‘‘上亲”先退到堂屋休息一会,吃些点心,由男方尊长陪着说些客气话,待勤杂人员把席面撤下,扫了地,大亲就该起身告辞了。
送客
“送大亲"是又一个热闹场面,男家所有体面的人都要送出门口,还霪要鸣炮奏乐,以表敬重。新郎及其父母应送客到村口。
闹洞房
中国有闹洞房的风俗。在过去,因为很多新人婚前都不太熟悉甚至不相识,新婚之夜要他们生活在一起,心理上可能会感到别扭。闹洞房,无疑可以通过公众游戏让新人消除隔阂,捅破羞怯的“窗户纸”。但在今天,闹洞房主要是向新人表示祝福之意。闹洞房的节目有:
取筷子:将一双筷子放在酒瓶中,只露出极短一截,让新郎新娘共同用嘴唇把筷子取出,实际就是要两人表演接吻。
吃香蕉:用弹性绳捆住香蕉吊于新郎跃起能拿到的高度,新郎用嘴拉下香蕉。新郎新娘用嘴剥皮,然后共同把它吃完。为了不让绳子弹回,一个做动作,另一个必须咬紧香蕉,这就要看两人的默契配合了。
点火柴:将火柴插在红枣上,在盛水的盆里漂浮。一根红线中间扎一支点燃的香烟,两头分别由新人咬住,两人你进我退,合力用烟点燃盆中的火柴。要屏住呼吸,用扎实的“牙功”与眼光才会获得成功。
夹弹子:准备一盘玻璃弹珠,让新郎新娘各争一根筷子,两人一起将弹子夹出。可以请在场的几对情侣和新人举行比赛,落后者表演节目。
对诗比赛:若新郎新娘是爱好文学的人,那么请他们来一次对诗比赛。先由新郎吟诗一句,然后新娘接诗,要求接吟的句中至少有一个字与上一句相同,如此反复,接不下来者判负,负者表演节目。
撒喜床
撒喜床是在闹洞房时,由新郎的嫂嫂表演的一种边歌边舞的游戏。嫂嫂手托盘子,盘内铺红纸,红纸上放栗子、枣、花生、桂圆等物。新娘坐在床上,嫂嫂抓干果往床上撒,边撒边唱。闹洞房的众人听了嫂嫂的歌唱,也随声附和,洞房中欢声笑语不断,嬉笑打闹声响彻良久。
撒喜床的游戏是一种民间群体游戏,所有闹房的人都是演员,而嫂嫂是主角,其他人都是配角。因为主角要担负起活跃洞房氛围的任务,责任重大。所以,这个主角是要经过娶亲人家精心挑选的。其重视程度,与选择婚礼司仪一样郑重。在娶亲之前,新郎的全家人在同宗同族、街坊邻居的嫂嫂辈中挨个挑选。有的地方选一个,有些地方选两个。
挑出的这个撒喜床的主角,首先要是儿女双全的“吉祥人”;还要能唱曲,会编词;再者,要口齿伶俐,头脑灵活,善于察言观色,随机应变。另外,由于撒床时间长,歌词篇幅也长,况且有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临时发挥,故而撒床人记忆力要强,能正确运用歌词把自己所看到的事物和场景描绘出来,受这些条件的制约,筛选出的嫂嫂自然是技高一筹了。
作为嫂辈们,能受到娶亲人家的重视,也感到非常骄傲。她们会尽自己的所能,帮助新郎家调节好洞房的气氛。
回门
按照我国婚俗习惯,结婚三天,新娘要偕同新郎一同回娘家,也称“回门”。第三天女方家派车马迎接新婚夫妇回门,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礼节。
回门的时候,新郎新娘必须走迎亲时的那条路。新郎不能空手,要给岳父岳母带上礼品。礼品的种类可以由新婚夫妇自主选择,但一定要凑齐四种,取双数图吉利。
回门当天中午,岳父母要置办酒席招待新婿。这一日,新婿是贵客,坐上席。女方至亲当陪客。宴前,女方的嫂嫂要给新郎包饺子吃。嫂嫂们常开玩笑,经常在饺子内包上辣椒和草秆,以让新郎狼狈不堪,洋相百出。有些聪明的新郎,吃饺子前先用筷子夹开一个,如果没有辣椒,他会不慌不忙地吃下去。有些新郎忠厚老实,误食了带辣椒的饺子,一时辛辣难忍,涕泪齐流,嫂嫂们则开怀大笑,气氛热烈。
饭后,要再陪父母聊一会儿,听听他们的教诲,然后再告辞回家。并应主动邀请两位老人和兄弟姐妹到自己家里做客,也可邀请亲友、邻里。
这一习俗从女婿方面来说,有感谢岳父、岳母恩德,拜会、结识女方亲友等含义:从女儿方面来说,则表示了出嫁成家后不忘父母养育之恩的心意。
黄道吉日中关于婚嫁的黄历术语有哪些?
1、纳采提亲,说亲。即男方准备礼物到女方家求婚。
2、问名
男方将问女方姓名的书信交给媒人带到女方家,女方回书,里面有女方姓名、生辰八字和其生母姓名。纳采和问名通常是连续进行,又合称纳采问名或干脆只称纳采。
3、纳吉
问名后,男方将男女二人之生辰八字交给算命师,算命师算出二人合适后,男方又去占卜,必须卜得吉兆,然后通知女方,婚姻已定。
4、纳婿
与女方嫁到男方为媳相反,纳婿为男方入赘女方为婿。男方而言是入赘,女方而言是招赘。
5、纳征
又称纳币、行聘、订盟、过定、文定、完聘、(现代)订婚,(现代俗称)小聘。纳吉后,男方备妥聘金及各种礼物送于女方。
6、亲迎
迎亲、嫁娶。在请期后,新郎在已定的日子,穿礼服到女方家迎接新娘至新郎家,拜礼。
7、裁衣
主要指剪裁新娘的礼服。
8、安床
指安置床铺,又分安置新床与旧床重新安置。安置新床指嫁娶前,男方安置新人房中的床。旧床重新安置是因为运势不佳或女方久久不孕,重新安排过床的位置与方向,以求改运或女方怀孕。
9、合帐
也就是设帐。缝制新郎及新娘要用的蚊帐,安床与设帐通常合而为一,有时亦并称安床设帐。嫁娶择日之玉历碎金赋
嫁娶之法说知祥,先将女命定利期,次用男命配选日,
女命为主要吉利,月利期兮帝后备,不将季兮三合宜,
五合六合益后用,细查年月与日时,周堂值夫并值妇,
此日切莫会佳期,嫁娶神煞许多忌,二德三奇在解移,
横天朱雀四离绝,受死往亡归忌避,月厌无翁日可用,
厌对无姑反利期,自缢无绞日全吉,伏断空亡妙玉皇,
亥不行嫁箭刃悲,朱雀坤宫天德解,天狗白虎并朱雀,
只有贵人登天时,真夫星兮并天嗣,日辰切莫冲干支,
男阳气兮女阴胎,若是冲支定殃儿,进房大忌埋儿时,
流霞无刃本不忌,红艳推来是论时,夫星嗣星死墓绝,
三字无全用最宜,父减子胎虎吞胎,二德三奇太阳宜,
冲胎胎元日非正,选择课中勿忌依,杀夫杀妇将何救,
天帝天后勿为迟,帝救夫来后救妇,又宜贵人会三奇,
时师会得此秘诀,杀夫杀妇俱无忌,绝房杀月真殃子,
食神有气反多儿,女命喜禄带同支,夫荣子贵定兴通,
三德三奇和贵人,诸杀逄之能解移,玉历秘诀开宝书,
神杀纷纷避难尽,善择制化是真机。
湖南婚嫁习俗之汉族:
旧俗有说媒、相亲、换庚、定庚、过门、拜堂、闹房、回门等成套仪式。将儿女生辰八字写于红纸内,由媒人转交对方称“换庚”或“发红庚”,如合庚顺利,则互送信物,称“定庚”。男方送衣布,女方多为送布鞋、袜底、鞋垫各一双。择吉迎亲谓之“过门”,互索彩礼、嫁妆。拜堂合卺,行礼为仪,进入洞房还有闹房的习俗,闹房形式不一而足。在湘西、湘南一带,还流行哭嫁之风。出嫁前一两天,甚至半个月,就开始唱“哭嫁歌”。
在湘南嘉禾县,更发展成一整套“伴嫁歌舞”,有安席歌、哭嫁歌、怨娘歌、骂媒歌、分离歌、送别歌、射歌(历歌)、耍歌、媒婆苦歌、童养媳歌等,采取坐唱、轮唱、合唱、长歌等形式,还有载歌载舞的《伴嫁舞》(包括把盏、香火、走马、划船、卖酒、推磨、娘喊女等舞),舞时所遇之物皆可作舞具。在少数民族中,青年男女的择偶、定亲和婚礼比汉族要丰富多彩,有许多还保持着原始古朴的特色。
少数民族青年互相结识、物色对象常在喜庆节日或赶集赴会的途中。苗族的四月八、六月六、赶秋的歌会活动,侗族的“玩山赶坳”,都是青年男女聚会交友的极好机会。湘西苗族还有跳月之风,童男处女于清风月夜,到林中山巅,对歌跳舞。情投意合者,虽不相识,亦可相约订婚。
扩展资料:
关于回门:
在湖南新娘出嫁三天便回门,称为“归宁”、“三朝回门”、“头转客”,含有“成家不忘娘”之意。而新女婿去拜见岳父母,则有向他们表示“感恩戴德”之意,藉以增厚姻亲之谊。通常由新娘的弟妹到新郎家,请新郎新娘相偕回娘家。大多上午接受邀请,中午聚餐,日落前回家为宜。北部习俗,女方于订婚日宴客;南部习俗,女方于归宁日宴客。
归宁时,新郎要带礼品,如橘子、苹果(甜蜜)、香蕉(招呼)、饼或柑、酒等礼品,赠予岳家。女方应准备回礼:米香、糯米糕、桃饼、六件蜜饯、两枝有根叶的甘蔗、种子鸡一或二对(约二、三个月大的公鸡、母鸡各一只,准备新娘生产时进补用)、橘子、香蕉,供新人带回男方。
新婚后第三天回娘家,称“头转客”;第六天或第十二天回娘家,称“二转客”;满月回娘家,称“三转客”;满四个月也有再回娘家的习俗。回娘家时,新人均需携礼品致赠女方,而女方亦需备礼品回赠。新人带水果,女方回赠礼品:“满月”备红圆、米糕等,“四个月”备红色面桃及其他糕类等。
提起结婚忌属相是什么时候,大家都知道,有人问结婚送亲忌什么属相,另外,还有人想问结婚当天忌讳什么属相,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怎么知道结婚属相忌讳什么,下面就一起来看看结婚忌什么属相是什么意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结婚忌属相是什么时候
属羊的结婚时忌属相什么时候开始忌。
根据古代算命术中的说法。
属羊(未)与马(午),是(午未)相合,是为(六合),
属羊(未)与猪(亥)、兔(卯)相合,是为(亥卯未)三合。
所以属羊的与马猪兔是最好。
属羊(未)与牛(丑),是(丑未)相冲,是为(六冲),结婚忌属相书写。
属羊(未)与鼠(子),是(子未)相害,是为(六害),结婚忌属相还去参加婚礼吗。
所以属羊的与牛鼠是最忌讳的。
结婚忌属相是对谁不好
一、结婚忌属相怎么算
结婚忌属相就和生肖相生相克的道理一样,也是属于流传在民间的一种说法,流传的时间久了就成为了一种习俗,也是新人和长辈寻求慰籍的一种防范,在科学上说并没有什么依据,婚姻的生活的好坏与结婚忌属相也没有实际的意义,婚姻生活靠的还是自己对生活的态度。
自古白马怕青牛,据说马和牛相伴,都会跑到娘家住。羊、鼠相伴,家庭不和睦,容易引起矛盾。蛇虎配婚,男女不合,也有骨肉脱离的风险。兔子见龙泪交流,合婚不幸皱眉头,一双男女犯争斗,苦如黄莲夕梦愁。
怎么知道结婚属相忌讳什么
二、结婚忌什么属相结婚忌属相记新郎。
申年生属猴或子年生属鼠或辰年生属龙,这三个属相的女人结婚,都忌属蛇、属鸡、属牛的人作伴郎、伴娘。6月15结婚忌什么属相。
巳年生属蛇或酉年生属鸡或丑年生属牛,这三个属相的女人结婚,都忌属虎、属马、属狗的人作伴郎、伴娘。
寅年生属虎或午年生属马或戌年生属狗,这三个属相的女人结婚,都忌属猪、属兔、属羊的人作伴郎、伴娘。结婚忌生肖不能进新人婚房。
亥年生属猪或卯年生属兔或未年生属羊,这三个属相的女人结婚,都忌属龙、属鼠、属猴的人作伴郎、伴娘。
结婚忌属相是什么时候:结婚送亲忌什么属相
两个相爱的人,结合到一起,为了爱,为了更好的生活,彼此相爱,相互理解,永远走下去,不管生活的烦恼和快乐,厮守到老。但是中国人有很多礼仪与仪式是要注意的,其中之一结婚送亲时的送亲属相是要注意的。为了不必要的麻烦发生,一定要注意送亲时的属相,若不重视很可能引致夫妻婚后不和谐,婚后不育、半途破缘、孤独守空房、妻离子别以及恩爱夫妻被挑拨离间。:申子辰年蛇鸡牛;巳酉丑年虎马狗;寅午戌年猪兔羊;亥卯未年龙鼠猴。如女命:申年生属猴或子年生属鼠或辰年生属龙,这三个属相的女人结婚,都忌属蛇、属鸡、属牛的人作伴郎、伴娘。巳年生属蛇或酉年生属鸡或丑年生属牛,这三个属相的女人结婚,都忌属虎、属马、属狗的人作伴郎、伴娘。寅年生属虎或午年生属马或戌年生属狗,这三个属相的女人结婚,都忌属猪、属兔、属羊的人作伴郎、伴娘。亥年生属猪或卯年生属兔或未年生属羊,这三个属相的女人结婚,都忌属龙、属鼠、属猴的人作伴郎、伴娘。结婚防属相是啥时候不能看。
以上就是与结婚忌什么属相是什么意思相关内容,是关于结婚送亲忌什么属相的分享。看完结婚忌属相是什么时候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湖南是多民族省份,有汉族、土家族、苗族、瑶族、侗族、白族、回族等51个民族。其中世居的有汉、苗、土家、侗、瑶、回、壮、白族等9个民族,世居少数民族大多数居住在湘西、湘南和湘东山区。土家族婚礼别具一格,姑娘在出嫁时要唱“哭嫁歌”,送亲时姑娘和母亲唱“发轿歌”,新婚夫妇进了洞房,歌手就唱“贺喜歌”和“拜客歌”。湘西南瑶族有“抢亲”风俗,新郎去迎亲时,新娘避之,新郎追赶,如此往复3次,才算成婚。下面本文将为大家详细的介绍湖南的婚嫁习俗文化,一起来看看吧!1、湖南结婚习俗择日篇
择日,顾名思义,就是选择结婚日期的意思。其实在这个方面,大部分地方应该都是一样的,都是选一个良辰吉日。这个一般都是根据请教星象学者或算命选择办理,也可以自己看《通书》(雅称“历书”、俗称“家家历”,传统称之为“皇历”)择日子。文化程度高的则可以自己推算。一般认为,只要“六合”相应,就是好日子。如“丙寅日”等。
择日完毕,双方确定了结婚日期,就应该发出婚宴请柬,请亲朋好友来参加婚礼了。请柬一般由嫁娶者或其父母亲自送达亲友手中。亲友们接到赴喜宴的请柬后,除特殊情况可以只送礼不参加以外,一般都应登门道贺。道贺前,先要准备好礼物。礼物的多少视各人与主方关系的亲蔬、交谊的深浅、本人的经济条件而定。送男方的一般都付现金、用红纸打“包封”。包封签子上一般要写上一句表示祝贺的话。
2、湖南结婚习俗婚礼篇
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实很多地方的传统婚礼习俗都已经渐渐被大家淡忘了,现在的婚礼一般都是欧式婚礼,特别是像长沙这样的省会城市。但是就在寒假的时候,回了趟外婆家,有幸看到了一场比较传统的婚礼。
和许多地方一样,新郎都要去新娘家迎接新娘。不同的是,在新郎接新娘的时候,女方家会设置一些障碍,不会让新郎那么轻易就把新娘接走。女方家会把大门给堵起来,只留一条门缝。新郎要从门缝往里塞十张聘书(就是用红纸做的红色信封,里面放了一张红纸)和一个大红包或者很多小红包,这个红包叫做“挡亲礼”。如果女方家觉得大红包满意,就会让新郎进来。或者就是大家都去拿红包,门口没人堵,新郎就直接闯进来了。在新娘上婚车之前,新娘的鞋子都是穿着在娘家穿的鞋子的,一直到新娘上车的时候才换上婚礼上穿的鞋子。这是让新娘出嫁时,不把娘家的福气带走的意思。
接下来就是接婚车了。在接新娘的婚车到达离男方家还有几十米远的地方的时候,就要停下来,等待新郎的爸爸来接。新郎的爸爸要戴一个高高的尖尖的写了很多字的(具体是什么字,我就不知道了,那天没有太注意)红色帽子;脸上要用烧火灰抹黑,额头上要摸几杠红色,鼻子也要摸红;在胸前要挂挂一个红色的牌牌,上面用毛笔写着“我是烧火老倌”;腰间要系一根红绸子;脚穿一双黑色雨靴。等到新娘的车子停了后,新郎的爸爸就要打一个叫做“土车”的车子去把新娘接回家。土车的前面还系这一根红绸子,那是给新郎用的。所以,也就是新娘坐在土车上,新郎的爸爸在后面打,新郎在前面拉,一起把新娘接回家。等新娘到达大门口的时候,会有男方的同辈的亲朋好友(女方的亲朋好友是不允许的)争抢着把新娘从车上抱到拜堂的礼堂里,抱到的那个人会有一个很大的红包。
然后就到了婚宴的时间了,在婚宴的期间,新郎的爸爸也要继续穿着那身装扮,不过这次不用打土车了,这次换成了肩上扛一根烧火棍,棍上挂一面锣,然后边走边敲锣,同时唱道“我是烧火老倌!”之类的话语。
3、湖南结婚习俗闹洞房
中国古时候就有闹洞房的风俗。在过去,由于很多新人们婚前都不太熟悉甚至不相识,新婚之夜要他们生活在同一空间,心理上可能会感不自在。闹洞房,无疑可以通过公众游戏让新人消除隔阂,捅破羞怯的“窗户纸”。而在今天,闹洞房主要是向新人们表示祝福之意。闹洞房的游戏有很多,例如取筷子,吃香蕉,说昵称等。闹洞房是小孩子们最喜欢环节,因为一般这个环节都是有红包拿的。
4、湖南结婚习俗回门篇
结婚三天,新娘便要偕同新郎一起回娘家,也称“回门”。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礼节。新娘家老人心里非常重视三天回门,因此新郎事先天论是从思想上还是在礼品上都要有所准备,争取给岳父岳母留下愉快的好印象。礼品事先备齐,买新娘家老人喜欢的礼品,礼品一般有四件。回门一般在上午九、十点钟动身。新郎新娘应参加婚礼那样认真修饰、打扮,保持婚礼上那漂亮、俊美的形象。回到娘家,新郎、新娘首先要问候老人。这时,新郎就应改口,跟新娘一样称岳父母为爸爸、妈妈,要叫得自然、亲切,对待亲友和邻居也应表现出亲切热忱,彬彬有礼,见人先打招呼,以礼相待。就餐时,新娘要陪着新郎,一一向父母、亲友和邻里敬酒,感谢大家对自己新婚的祝福。饭后,不要急于回家,应再陪父母聊一会儿,听听他们的教诲,然后再告辞回家。并应主动邀请二位老人和兄弟姐妹到自己家里做客,也可邀请亲友、邻里。
湘西苗家婚礼习俗>>>
湖南花瑶族婚俗>>>
一:背景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深厚文化底蕴的泱泱大国。黄河长江水孕育了华夏民族令人骄傲的璀璨的华夏文明。悠悠江水东流去,有多少历史的闪亮片段在时间的冲击下,逐渐黯淡黯淡,直至完全失去光泽,与岁月同时老去,只给后人留下无限遗憾和揣测……
这些文化习俗或许只在青史长卷中深深踏下一串足印,却忘了注明是何人所为,为何所作,作于何处。
有些人竟然遗忘自己的文化、自己的过去,舍弃连外国人也为之竖起拇指赞称的瑰宝!情何以堪,理何当存啊!
中国的传统婚礼是民族文化精华的重要一部分,它浓缩几千年来中国人们的思想变化历程和美好未来憧憬。
俗话说:男大当娶,女大当嫁。嫁娶自古就是人生三大事中最隆重的一件,它是人的一生自出生到死亡的或长或短的过程中的重大典礼和节日。于是乎,婚礼便承载了太多的期望和幻想,双方赌上了一生去实践心灵的承诺。太多的礼节便寄托了人们美好的祝愿,纷纷流行开来,最终形成一种固定的民风民俗,出现了我们所说的“传统婚礼”。
“红”在中国向来被视为最吉瑞的颜色。烈红的火焰,代表热情、喜庆和生命力,赋予人积极向上的冲劲儿。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勇往直前,永不退缩。传统婚礼仪式,总以大红色烘托着喜庆、热烈的气氛。吉祥和祝福、孝敬成为婚礼上的主旨。俗话说“礼乐和鸣”,几乎婚礼中的每一项礼仪都渗透着中国人的哲学思想。爱红源于日神崇拜。“红”在中国人心目中是喜庆、成功、吉利、忠诚和兴旺发达等意义的象征。这源于古代对日神的崇拜。在传统婚礼上张贴大红喜字,给新娘遮脸的是红盖头,新娘穿的吉服是大红袄,新郎胸前佩戴的是大红花等等。这些红色服饰不但给婚礼带来喜庆的气氛,同时也暗示着新婚夫妇婚后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
婚仪体现天地人和谐。著名民俗学家高巍认为,传统婚姻的很多仪式中都体现了中国人向往“天地人和谐”的哲学,以及人们祈福迎祥的文化心理。因为传统意义上的婚姻不仅仅关系到结婚的双方当事人,而是两个家族和全社会的事。需要通过一系列仪式反映婚姻庄重,引起当事人和亲属朋友对婚姻本身的重视。其背后蕴含着对天地人融合的观念。请亲友来证明婚姻本身的正式和庄重,不是随意的,这和重视人与人的和谐结合在一起。由于婚姻的产生,使得二人的家庭形成姻亲关系。中国人的祈福迎祥,也就是这样一种社会文化心理的反映。
然而现在,这具有深刻含义的民族风俗正在渐渐消失——随着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西方习俗的强烈冲击。白色婚纱、黑色礼服、西式教堂、牧师,这些近几年刚传入中国的西式婚礼习俗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与气势横扫中国,似乎取代历史悠久的传统婚礼,成为中国婚嫁文化的主流。
面对这个无奈的现实,作为骄傲的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们深刻思考着祖国的婚嫁文化将何去何从……
我们小组希望,通过研究这个课题,能够使更多的人了解这个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使之在岁月的长河中不至于被现代文明所冲噬,保留与发扬,是我们共同的希望。
二:内容
中国素来是礼仪之邦,因此传统婚礼的每一个细节都有着特殊的含义,婚礼的每一个过程无不被考虑得细微入至。在传统婚礼习俗中,拜堂无疑是最高潮的部分,新人拜堂之后便是由天地作证的夫妇了。拜堂是婚礼一个中极其重要也是甚为复杂的环节,可以将其分为好几个部分,一一进行研究。
迎娶之日,男家发轿之后,傧相就要在男家堂屋布置好拜堂的场所。当花轿停在堂屋门前,男方请的伴娘站到花轿前时,仪式即已开始。新娘下车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匾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持新娘进入大厅。 新娘在这时忌踩门槛,要跨过门槛进入厅内。新娘进入大厅后,要跨过火盆,并踩碎瓦片。香案上,香烟缭绕,红烛高烧,亲朋戚友、职司人员各就各位。傧相二人分别以“引赞”和“通赞”的身份出现,开始赞礼。 新郎新娘按引赞和通赞的赞礼开始拜堂。
拜堂仪式程序如下:
引赞:新郎莅位(伫立于轿前)
通赞:启轿,新人起。
引赞:新郎搭躬(拱手延请新娘)
引赞:新郎新娘就位(至香案前)
奏乐鸣炮
通赞:新郎新娘(向神位和祖宗牌位)进香烛
引赞:跪,献香烛。明烛,燃香,上香,俯伏,兴,平身复位。
通赞:跪,叩首,再叩首,三叩首,兴。
然后,是传统的“三拜”——“一拜天地,二拜双亲,夫妻相拜”最后才“引进洞房”。拜堂仪式到此结束。
在桐乡地区至今依然保留着择吉办婚事的风俗。很多人自问并不迷信,但说到婚姻大事,都禁不住要找个结婚吉日,为求婚姻生活有个好开始。老人们尤其注重择吉,这也是对晚辈婚姻的祝福。
订亲:
如果把结婚比为一首交响曲,那么,订婚就是这交响曲的前奏。可以看到,“订亲”古今中外都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礼仪,订亲以后,婚姻关系就基本上得到确立。所以,订亲也需要讲究礼仪与习俗。
当订亲宴席开始后,须女方先动筷吃饭,尔后是订亲宴上的重要习俗之一:女方须向男方要礼品,如:酒、香烟、糖等。这样以后男方才能动筷吃饭。
订亲的习俗繁多,有一部分已经失传,一部分已经过改换,这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可阻挡的趋势。但做礼服这一婚俗被较好的保存流传下来:做衣服时,新郎与新娘须一起去。
择吉
择吉是结婚活动的第一步。按照传统的做法,嫁娶的主动者一方,其父母应选择迎娶的良辰吉日,并由媒人通知对方,准备迎娶。择吉一般请教星象学者或算命选择办理,也可以自己看《通书》(雅称“历书”、俗称“家家历”,传统称之为“皇历”)择日子。文化程度高的则可以自己推算。一般认为,只要“六合”相应,就是好日子。如“丙寅日”等。择日完毕,双方确定了结婚日期,就应该发出婚宴请柬,请亲朋好友来参加婚礼了。
择日基本原则
双春 指在年头及年尾有两个“立春”之年。由于春有一年之始及开枝散叶的象征意义,所以被认为特别宜嫁娶。
闰月 指该年在农历中有闰月,即共有十三个月份。由于“闰”有滋润、丰收之意,所以象征夫妻有爱情滋润,恩爱和睦。
双春兼闰月 “双春”和“闰月”都是宜嫁娶的年份,一年中既有“双春”,又有“闰月”,自然喜上加喜了!
不宜结婚的年份日子
盲年 指整年没有“立春”的日子,通常“双春”的下一年就是“盲年”。不过“盲年”亦有吉日,所以基本上盲年结婚也无不可。
节日 避免一月,以免与过年这个大节相冲。
新人及亲属的生死忌 双亲已经过世,避开其生忌、死忌。
喜冲喜或丧冲喜 一年内,家里最好不要办两次婚礼。若家中有直系亲属辞世,该年便不宜办喜事。
迎亲:
当订亲这段前奏演奏完后,接下来才是重头戏——迎亲。
事实上,在迎亲之前,男女双方都要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如男方需要批糕。而女方须送给男方两根竹子和两碗米。自古以来,人们喜好双数,这“两”里也必定包含着人们“好事成双”的美好愿望。
迎亲开始了。男方迎娶女方时要敲锣打鼓,热热闹闹,这热闹里包含了希望新郎新娘婚后日子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祝愿,男方还要向女方塞钱。迎亲这天,女方衣着十分讲究,为图喜庆吉利,要穿红色上衣,红色裤子,红色花鞋。尔后,新娘的父母亲还要喂糖茶和糕点。
为表示吉祥如意,不沾染灰尘等不喜庆的东西,男方娘舅要把新娘抱着转三圈,踩着红纸走进屋,开始吃茶点,人们纷纷朝南坐,桌上约七、八样菜肴,各人一碗糖茶。这些礼仪行完后,新娘要回房,移花烛,换上红色棉袄,再出来拜祖先,拜祖先时要一对一对地拜。结束后,新郎新娘才开始吃饭。新郎新娘夫妻还要当场回门,新娘母亲要背女儿。这样,当天的婚礼算是基本结束。
回门:
回门是婚礼这曲交响乐的后序。婚礼结束六天、十二天、或满月,新娘新郎要带礼品回新娘家拜新娘的父母亲。传至近现代,基本上是婚后第三天回门。回门是婚礼的最后一步,回门后,婚礼才算全部完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