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随礼随多少需要结合自己的经济实力、和新人的关系、当地的风俗习惯、金额的吉利数字等因素来考虑。
1、经济实力
如果经济实力比较好,可以选择金额更大一些的数字,比如666、888、1000这样的数字。
2、新人关系
和新人关系比较好的话,可以选择金额更大的,表明自己对新人的心意。
3、当地的风俗习惯
看看当地随礼的风俗习惯,根据大多数人的随礼习惯进行选择。
4、金额的吉利数字
按照中国的传统文化,“6"、“8"是被人们喜欢的吉利数字,所以人们随礼给红包时也喜欢带"6"“8"这样的红包金额,大家可以在带吉利数字的红包金额中选择。
不同关系的份子钱金额:
1、普通关系
如果你们俩只是普通朋友、同事份子钱—般在200-500。
2、亲密关系
如果是关系比较好的死党,600~1000都有可能,很多人会选择包666,888图吉利。
3、同学、朋友、同事
如果是同学、朋友、同事结婚,就不必要考虑太多习俗之类的,一般都是考虑关系亲近,结合自己的经济情况给。还在读书的一般给100-400之间的份子钱都可以,意思—下而已,不必太在意。
如果在工作可能给400、500、600、800、1000这几个数多。当然如果是给200,对方以后就会跳过300回400,;给500,对方以后可能回还600;给600,时间久点对方会跳过700直接回800;给1200,跳过1300直接回1400。
4、亲戚
如果是亲戚结婚,先看亲戚关系亲疏,再结合按照当地习俗来送。丰城这边现在喜欢送这几个数字200、400、600、800、1000,男方的亲兄弟姐妹之间可能会送得多点,一般在2000以上,更多会选择送4000到8000之间的数。
我现在不是很清楚我们那个地方随份子要多少,因为这几年来,随份子的数额在不断的变大。在我小的时候,随爷爷去别人家吃酒,大概就一两百,后来涨到一人五百,前两年表姐结婚的时候,普通宾客好像是一千,但我们是亲戚,自然得多随几千的。我们就一个经济落后的农村,但随份子的额度却一点都不小。
因此看到题主中说的贵州村庄随份子只要三十的时候,我着实被这个村庄的民风淳朴震惊了。“两斤肉,五碗米”在古代或者近代也算比较过重的礼物了,但到了生产力高速发展的现代,真的是非常的便宜。虽然经济在发展,但他们的随礼却能和原来一样,真的让人很意外。
我对我们这个地方随礼越来越贵的原因,有一个比较糙的分析。认为主要是出于攀比和好面子。在我爸妈结婚的时候,随礼也就十块二十块的。当然他们那会挣得也少。后来物价和人工都上涨了,大家的收入水平也有很大的提升。哪怕叫上村里的熟人帮忙,一个人的饭菜成本都不只三十。而且大家的收入都高了,因此就心照不宣地太高了份子钱。
从一二十到一两百,那时还算好的。我已经记不清什么时候涨到五百的了,但我记得那一年的喜宴特别多。后面大家似乎适应了这种高额的份子钱,毕竟今天我随份子,改日我再婚或者我子女结婚,照样可以收回来的。我随的不是份子,是人情。
但个人感觉,如果是有来有往的还人情的话,还是像贵州这个村子这样比较好。这样不会给来随礼的宾客,造成太大的经济压力。其实在前几年,我父母就觉得这样随份子不好。等把他们当年结婚时欠的人情还完,就好了。不打算让我陷入随份子,还人情的循环了。
初一开财门
开财门,就是农历“元旦”、今称“春节”的时候第一次打开门户。历书春节的这一日都注有“元旦”开门时刻。据说这是预卜一家一年休咎的关键,人们对此极其慎重,无论贫富,都须事前贴门神、年画、春联、挂签等,把房屋大门打扮一新,迎接新年的来临。同时备好俗称“符盘”的供品和香烛鞭炮,在子夜到初一凌晨这段时间内,户主必得首先换好衣服,关照子女,然后诚心诚意地于祖宗牌位前摆上供品,燃香烛,烧纸钱,放鞭炮,并于鞭炮声中大开门户,接着率领男性亲属,携带香烛等物,走到村前禾场上,依照历书上注明的大利方向必恭必敬地烧香拜揖。
清明“挂青”
清明“挂青”,是清明这个传统节日的一种重要习俗。丰城民间各氏族或宗友,历来都有“清明会”,有会产或田、山、店等,其收入主要用于清明扫墓。届时,清明会均要备办祭品,即鸡、肉、鱼等,叫“符盘”;配好香、烛、纸、爆竹和纸旗,聚集本族之男性成员同到祖宗墓地,摆设祭品、点烛、燃香、铲土培坟,插上三角小白旗或长条白旗于坟堆上;再烧钱化纸,放鞭炮,虔诚拜揖,追念祖宗恩泽,默诉报答意愿。这个时候,长辈一般都会叮嘱晚辈,不要忘记祖辈的葬地所在,说要缅怀死者在生的品德、恩典,并永铭在心。
端午插蒲艾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即农历五月五日,因正值端阳之时故名。始于春秋战国之际,相传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来。是日,丰城城乡家家户户门口插新艾,挂菖蒲。传说艾为旗,故又叫“旗艾”;另说艾枝是刀,蒲为剑,故又叫“蒲剑”或“菖剑”,以示躯妖祛邪,保障平安;又说艾蒿味辣,是日人们采艾插于门口,可镶除毒气。
端午之日,有吃粽子、面包子、熟鸡蛋、熟大蒜头,喝雄黄酒以去五毒、挂长命缕,赛龙舟等习俗。
中秋祭月
中秋,又称“仲秋节”、“团圆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与元宵、端午并称三大传统节日。这一天,丰城民间有祭月、拜月、赏月、吃月饼之俗。
所谓祭月,属祭祀祖先的又一种形式。是夜月圆之际,每户人家设好案几,并于其上摆好月饼、瓜果等,并将之放置屋堂门前,待月升起,清光照入门户,便燃香祭月,以求家人在外平安,早日完聚,合家团圆。
赏月活动,即待月东升之时,合家集于院中、楼台上,摆上月饼、柚子,有的还摆芋头、花生等,赏月谈趣,通宵不散,有的孩童则连宵嬉戏。
冬至祭祖
祭祖,是民间传统习俗的一种。祭祖又叫“祭冬”、“拜冬”。形式有两种,一是室外祭奠,二是室内祭奠。
室外祭奠,指的是在祖父、或者父亲的坟墓举行祭奠活动。过程有:先给坟墓添土,俗叫“上土”,传说是给死者的房屋加固,使之不受冷冻,实为防雨水冲击,有“只能冬至日上土,他日不准添坟土”之俗;也有“只能是日竖碑石,他日不能竖墓碑”的说法。添土竖碑后,在墓顶压几张纸钱,有的还插上三枝香,并与墓前摆好符盘,点烛、燃香、烧纸、放鞭炮,向祖先默哀拜揖,缅怀功德。
室内祭奠,主要由族长组织在家祠进行。自冬至日头天晚上开始,事先在宗祠设香案,摆供品。到晚上十一点钟左右,由族长立祭,领全族男丁,按辈分长幼、地位尊卑顺序,在鸣爆声中,依次祭拜。大姓族祭奠,要设三牲(猪、羊、鸡)而祭,行三献礼,读祭祖文。由族长、士绅或新科秀才、举人、进士等分担主祭、分献、陪献等,凡年龄在六十岁以上的老人都要参加。
1。如果在酒店办喜筵的话一般在进门处就有收红包的人,把礼金装在红色的信封(有专门装礼金的红包)给收红包的人,再报上自己的名字就可以了,收礼金的人会把你的名字记下来。红包上不用写名字。
2。如果是同学、朋友、同事结婚,就不必要考虑太多习俗之类的,一般都是考虑关系亲近,结合自己的经济情况给。还在读书的一般给100-400之间的份子钱都可以,意思一下而已,不必太在意。如果在工作可能给400、500、600、800、1000这几个数多。当然如果是给200,对方以后就会跳过300回400,;给500,对方以后可能回还600;给600,时间久点对方会跳过700直接回800;给1200,跳过1300直接回1400。
3。如果是亲戚结婚,先看亲戚关系亲疏,再结合按照当地习俗来送。丰城这边现在喜欢送这几个数字200、400、600、800、1000,男方的亲兄弟姐妹之间可能会送得多点,一般在2000以上,更多会选择送4000到8000之间的数。需要注意的是同样亲近的亲戚可能比较多(比如好几个亲舅舅、亲姑姑等),相互之间可能会有比较,所以大家都会在送礼前讨论后,大家送同一个数。除非家境相差很多,送的礼金会不一样,否则很容易有出风头之嫌。
江西的风俗资料如下:
1、采茶戏:赣南采茶戏是江西地方戏曲之一。它是由民门采茶灯和民间灯彩相结合发展演变而成,后又吸收了南昌地区的民间舞蹈并与之相结合。南昌采茶戏表演读谐风趣,唱腔优美深情,有着浓郁的南昌乡土气息。
2、丰城岳家狮:丰城岳家狮是丰城百姓为纪念民族英雄岳飞而创造的一种将武术、舞蹈样为一体,用拳术展示书法、舞艺体现剧情的群体性艺术表演。
3、求子:江西南昌地区的求子风俗很具地方特色,古时南昌,在西湖区的中心处有一高土桥,桥上有石柱栏杆12根,每年八月十五之夜,妇女们来到桥上,待月至中天,便用手在高桥两旁的石柱上抚摸,甚至纳入怀中,据说如此这便可生男孩。
4、戈阳腔:也叫戈腔,又称高腔,是我国地方戏中着名四大声腔系统之一。元未明初,在江西省戈阳县形成而得名。戈阳腔主要表演特色是动作大,身段严谨、场面热闹,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适合民间演出。现在我国有11个省的高腔剧种与戈阳腔有渊源关系。
5、六月六晒龙袍:传说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是龙王爷及寺庙菩萨晒衣袍的日子,这天”阳气”足,气候干燥,经六月六日晒过的衣物,不会发毒,不会被虫蛙。所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翻箱倒柜,将家里所有的衣物全搬出来晒。这一习俗,实际上也是对太阳的一种崇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