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阳泉市平定县

在山西阳泉市平定县,第1张

1、位于山西阳泉平定县。娘子关现存关城筑建于明代时期,娘子关有万里长城第九关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古城堡依山傍水,居高临下,建有关门两座。东门为一般砖券城门,匾额题“直隶娘子关”,上有平台城堡,似为检阅兵士和_望敌情之用。天然屏障。另有承天寨、老君洞、妒女祠、烽火台、点将台、洗脸盆、避暑楼等十多处景点,传说为唐代平阳公主驻防时所建。

2、娘子关为中国万里长城著名关隘,位于山西阳泉市平定县东北的绵山山麓。娘子关原名“苇泽关”,因唐朝平阳公主曾率兵驻守于此,平阳公主的部队当时人称“娘子军”,故得今名。

好。

1、阳泉平定县历史文化悠久,有特色的民俗文化。平定县是中国三大古都之晋阳故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当地还保留有大量的文物古迹。还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当地人民热情好客,善于吸收和融合各种文化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2、平定县隶属于山西省阳泉市,位于山西省中部东侧,太行山中段西麓,阳泉市东南部。

平定县隶属于山西省阳泉市,位于阳泉东、南部,太行山西麓,东邻河北井陉,南接山西昔阳,西连寿阳,东北同盂县接壤,西北与阳泉市郊区毗邻,地理坐标为东经113°26'~114°03’与北纬37°37'—38°04'之间。县城距阳泉市区9千米,距省会太原127千米。面积1394平方公里(2013年),辖8镇2乡,人口3368万人(2011年)。2011年,平定县地区生产总值6166亿元。平定县有娘子关、冠山、开河寺、固关长城等著名景点。[1-4]

中文名称

平定县

外文名称

Pingding Xian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山西阳泉

下辖地区

冠山镇等八镇二乡

政府驻地

冠山镇

电话区号

0353

邮政区码

045200

面 积

1394平方公里(2013年)

人 口

3368万人(2011年)

方 言

山西方言

气候条件

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娘子关

机 场

武宿国际机场,正定国际机场

火车站

阳泉站,阳泉北站,平定东站

车牌代码

晋C

行政代码

140321

汽车站

平定客运站,阳泉汽车客运南站

高等院校

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平定县隶属于山西省阳泉市,位于阳泉东、南部,太行山西麓,东邻河北井陉,南接山西昔阳,西连寿阳,东北同盂县接壤,西北与阳泉市郊区毗邻,地理坐标为东经113°26'~114°03’与北纬37°37'—38°04'之间。县城距阳泉市区9千米,距省会太原127千米。面积1394平方公里(2013年),辖8镇2乡,人口3368万人(2011年)。2011年,平定县地区生产总值6166亿元。平定县有娘子关、冠山、开河寺、固关长城等著名景点。[1-4]

中文名称

平定县

外文名称

Pingding Xian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山西阳泉

下辖地区

冠山镇等八镇二乡

政府驻地

冠山镇

电话区号

0353

邮政区码

045200

面 积

1394平方公里(2013年)

人 口

3368万人(2011年)

方 言

山西方言

气候条件

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娘子关

机 场

武宿国际机场,正定国际机场

火车站

阳泉站,阳泉北站,平定东站

车牌代码

晋C

行政代码

140321

汽车站

平定客运站,阳泉汽车客运南站

高等院校

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平定县隶属于山西省阳泉市,位于阳泉东、南部,太行山西麓,东邻河北井陉,南接山西昔阳,西连寿阳,东北同盂县接壤,西北与阳泉市郊区毗邻,地理坐标为东经113°26'~114°03’与北纬37°37'—38°04'之间。县城距阳泉市区9千米,距省会太原127千米。面积1394平方公里(2013年),辖8镇2乡,人口3368万人(2011年)。2011年,平定县地区生产总值6166亿元。平定县有娘子关、冠山、开河寺、固关长城等著名景点。

中文名称

平定县

外文名称

Pingding Xian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山西阳泉

下辖地区

冠山镇等八镇二乡

政府驻地

冠山镇

电话区号

0353

邮政区码

045200

面 积

1394平方公里(2013年)

人 口

3368万人(2011年)

方 言

山西方言

气候条件

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娘子关

机 场

武宿国际机场,正定国际机场

火车站

阳泉站,阳泉北站,平定东站

车牌代码

晋C

行政代码

140321

汽车站

平定客运站,阳泉汽车客运南站

高等院校

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历史沿革

编辑

夏代天下分为九州,平定属冀州。

西周初年,冀州分为幽、并二州,平定县属并州。周成王时,灭唐国,封其弟叔虞于唐地,平定县地在唐国东境,至叔虞之子指晋水名国,平定县属晋国。

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平定成为赵国属地。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平定属太原郡。

汉承秦制,至汉武帝时,始置上艾县,县治今张庄镇新城村,仍归属太原郡,后改为“石艾”。这是平定境内最早的设县治所。

东汉末年,郡国并行,冀州之域分为三郡六国,平定属常山国(今河北省元氏县西北)。

三国时,属并州乐平郡(今昔阳)。

北魏建国元年(386年),改上艾为石艾;太平真君九年(448年),又恢复上艾之名。

隋代初年,该县属辽州(今昔阳县西南),不久划归并州太原郡。

唐代时,该县曾为京畿道属县,武德三年(620年)归辽州;武德六年(623年)划归受州(今阳泉市赛鱼);贞观八年(634年)废受州,石艾直属太原府;天宝元年(742年),更名广阳,将县治迁至广阳村(今属昔阳县)。

五代十国时期,战争连绵,广阳先后为后梁、后唐、北汉所辖。五代时期,本县属北汉。

北宋初年,宋军攻取北汉,首先攻下广阳。公元979年,广阳县改为平定县,并迁县治于今上城,营造了大城中套小城的上下重城。

金代时,平定升为州,属太原支郡,领平定、乐平二县。

元代,平定州属冀宁路太原府。

明代,冀宁路改为冀宁道,仍归太原府。

清代,平定州升为直隶州,属省辖,领寿阳、乐平、盂县三县。

民国初年,改直隶州为县,属冀宁道。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0月,日军入侵平定,大好河山遭蹂躏。铁路、公路沿线驻有重兵。为抵抗日军,中国******民建立抗日根据地,平定开始一分为三。以正太铁路为界,路北建立了平定(路北)县抗日民主政府,属晋察冀边区;路南以平辽公路为界,建成立了平东、平西两个抗日民主政府,属晋冀鲁豫边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平东、平西两县合并为平定(路南)县。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5月2日,平定县全境解放,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8月,路南、路北两个县政府合并,成立了平定县人民政府,属榆次专区。

1958年8月,平定县撤销,归入阳泉市,称为郊区。

1961年4月,又重新恢复平定县建置,属晋中专区。

1983年9月,平定县改为阳泉市属县。

区划沿革

1990年末,平定镇辖7镇、12乡:城关镇、东回镇、张庄镇、锁簧镇、南坳镇、冶西镇、娘子关镇、石门口乡、岔口乡、马山乡、潺泉乡、古贝乡、南阳胜乡、槐树铺乡、柏井乡、维社乡、岩会乡、黄统岭乡、巨城镇,共有7个居民委员会和323个村民委员会,人口319298人,人口密度237人/平方千米。

2000年,平定县辖8个镇、11个乡:冠山镇、冶西镇、锁簧镇、张庄镇、东回镇、柏井镇、娘子关镇、巨城镇、石门口乡、岔口乡,维社乡 、 南阳胜乡、古贝乡、 柏井乡、马山乡、潺泉乡、槐树铺乡、 岩会乡 、黄统岭乡。

区划详情

截至2013年,平定县辖8个镇:冠山镇、冶西镇、锁簧镇、张庄镇、东回镇、柏井镇、娘子关镇、巨城镇,2个乡:石门口乡、岔口乡,318个行政村。

人口

编辑

截至2011年末,平定县常住人口为3368万人,比2010年末增加016万人。2011全年出生人口3534人,人口出生率为1051‰;死亡人口2252人,死亡率为67‰;自然增长率为381‰。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6:100。

位置境域

平定县位于山西省中部东侧,太行山西麓。地理坐标为东经113°26~114°03’与北纬37°37'~38°04'之间。东邻河北井陉,西连寿阳,南毗昔阳,北接阳泉市郊和盂县。县境东西最长处54公理,南北最宽处504公里,幅员1394平方公里(2013年)。距阳泉市中心9公里,距省会太原127公里。

山西阳泉的特产美食

 阳泉市,古称“漾泉”,境内有万里长城第九关、娘子关,有藏山旅游景区,有冠山书院,有石评梅故居,有梁家寨温泉,还有以百团大战纪念建筑群体为主的狮脑山森林公园。下面我整理了山西阳泉的特产美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山西阳泉的特产美食1

 1、土豆烩莜面鱼鱼

 莜面和土豆的搭配,炒着吃既是菜又像是饭。

 2、烩猫耳朵

 用手指将面块按成小猫的耳朵般,放入开水锅中煮熟,炒着吃或配上各种打卤、浇头,入口筋道、造型美观,老少皆宜;是山西人民颇为喜爱的一种面食。

 3、阳泉飘抿曲

 飘抿曲,亦称小河捞,从明朝开始风行于阳泉。它是以绿豆掺少量精白面粉和面,经特制抿曲床压制而成。煮熟后捞入各种调料配制成的汤汁中即可飘起。

 4、阳泉压饼

 “黄金饼,薄如纸,入口碎,嘎嘣脆。”在山城百姓的记忆里,压饼是阳泉地区独有的一种地方风味小吃,它默默伴随自己的生活很多年。

 5、阳城肉罐肉

 宋、元时期,有个陶瓷世家的乔氏,从陕西西安龙桥迁到山西高平的桥沟,发展陶瓷业。经多年选择,乔氏发现阳城县东五华里的'猴子腰村陶瓷资源十分丰富,便建立了陶瓷窑,开始烧窑作货,生意十分兴隆。到了明代万历初年,乔氏后裔迁居阳城猴子腰村,兴建了陶场,很快就有许多陶瓷新品相继问世,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阳城肉罐,虽历经沧桑,仍盛传不衰。

 6、仙人红薯

 仙人乡海拔低、积温高、沙土地透气好,这些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成就了仙人红薯的优良品质。

山西阳泉的特产美食2

 1、平定黄瓜王

 主要产于平定县后沟、河头两村。以清脆、爽口、香醇味厚、食用方便而受到人们的青睐。

 2、阳泉铁锅

 以食不变味、锈不脱皮、色泽光洁、边沿整齐、壁厚均匀、油炸不裂等优点而著称于世。

 3、西回小米

 西回小米的生产基地地处太行山中部,生长期长,昼夜温差大,种植土壤为褐色土质,肥分较高,常年使用农家肥。

 4、平定荆花蜂蜜

 荆花蜂蜜的简称,也叫荆条蜜。是四大名蜜之一;也是我国大宗蜜源中每年最稳收的蜜品之一。

 5、仙人红薯

 是山西省阳泉市盂县仙人乡的特产。仙人乡海拔低、积温高、沙土地透气好,这些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成就了仙人红薯的优良品质。

 6、过油肉

 过油肉是山西最著名的传统特色菜肴,历史上该菜源自晋东名城平定,平定州(今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最是正宗。

 7、炒不烂

 土豆去皮切丝。淘洗后晾干。面粉中撒入少许食用油,土豆丝拌入,使面粉均匀地裹在土豆丝上面。

 8、平定刻花瓷

 “刻花瓷”是中国传统陶瓷中的珍品。它以刀代笔,纯手工制作。

 9、枣介糕

 对于盂县人来说可以算得上是家喻户晓的美食。每逢结婚这样的大事,每家每户的饭桌上,都缺少不了这一道美食。

 10、椒叶窝窝

 山西阳泉盂县的特产。做法:花椒叶,玉米面,食盐,和面,捏成团,进锅蒸,出炉。

山西阳泉的特产美食3

 一、阳泉过油肉

 过油肉是阳泉地区的特色美食,有着百年传承的山西地标性美食,它外软里嫩、味道咸鲜,闻起来有一股淡淡的醋香,里脊肉上浆,油锅里炸,出锅后搭配蒜苔,木耳,洋葱,关键是要从锅边喷入老陈醋,这是灵魂,出锅那叫一个香。凡是经营山西风味的饭馆,一般都有过油肉这道菜,是到阳泉不可错过的名菜!

 二、阳泉压饼

 阳泉压饼是当地的特色美食,堪称“阳泉一绝”,小时候在学校门口总有小贩在卖一种薄薄脆脆的蛋片,后来就杳无影踪了,直到数年前去过一次山西,在娘子关见到了同样的做法,利用传统工艺制作而成,每一张都需要反复翻五六遍,直到葱花的香味完全沁入面粉中,咬一口嘎嘣脆,是粮食转化的味道。

 三、枣介糕

 枣介糕可以算是山西阳泉家喻户晓的特色美食,结婚宴上必不缺少,以前每逢家里办喜事才能吃到,谐音“早结”,寓意早生贵子,原料是黄米面和大枣,黄米面搭配红枣,在蒸笼上一层面一层枣撒下去,就能蒸成黄里透红的枣介糕,软软甜甜,是外地人到本地必须品尝的特色美食。

 四、阳泉糊嘟

 糊嘟,学名还是糊嘟吧,是阳泉人最熟悉不过的,老幼皆爱的特色美食。俗语:一抹一蘸,古咚一咽,在冬季或夏季的阴雨天吃一顿,直吃到头上冒汗,通身发热为惬意,具体做法:先将玉米面和酸菜(同上面的酸菜)用水和起来,然后进锅焖。你们吃过吗?

 五、抿曲

 抿曲在山西阳泉地区是颇有名气的,这是阳泉的特色早餐,冬天的早晨吃这个特别暖和,抿曲独特的做法深受百姓喜爱,正宗的抿曲有专用的压槽压制而成,豆面和白面混起来的面食,劲道爽脆,离乡的游子吃一碗,也可以一皆思乡愁,我我已经好久没吃到了,甚是想念,你们吃过吗?

 六、粉条豆腐丝

 粉条豆腐丝是阳泉平定的特色美食,看似简单,顶级厨师做出来的状态:看起来像一盘凉菜。它油汪汪地端上桌,不知情的您千万不敢夹了就吃,会烫破了嘴!这道看似普通的粉条豆腐丝,水淀粉也是关键,恰到好处的水量和下锅时机,能让汤汁紧紧包裹在食材表面,热度也随之保存,吃进嘴里,简直不要太美味!

;

山西是一个“面食的王国”,这一次壹周君带你来到阳泉 提到阳泉,壹周君脑海里首先就想到了平定砂锅,“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平定的砂锅亮晶晶”,这首郭兰英老师演唱的山西民歌《夸特产》,应该是父辈们当年的流行歌谣吧 平定县的砂锅和黄瓜干,还有流行于晋中地区的阳泉压饼,这就是世人对阳泉 美食 的最初印象啦! 当然了,以上几种应该算是阳泉特产啦,当地人大家最常吃的,其实还是各种面食,就比如这种叫做“漂抿曲”的东东。

漂抿曲,阳泉人称它作“小河捞”,是用绿豆分与面粉混合和面,然后压制成的一种面条。因为制作飘抿曲要用到特殊的工具——抿曲床,这也是它区别于山西饸烙面的明显特征;又因为它煮熟之后置入汤汁之中,会像浮云一般飘起,所以得了“飘抿曲”这个如此雅致的名字。 阳泉人说“漂抿曲吃汤”,一碗原汁原味的鲜汤才是漂抿曲正宗与否的标准,必不可少的一样就是用豆叶菜制成的卤料,它是用当地的黄豆叶经加工后制成的,是飘抿曲绝佳的搭配。 然后就是平定过油肉,这也是山西最著名的一道菜,号称“三晋一味”,在山西各地都有的吃,其特点就是色泽金黄,咸鲜微酸,汤水分量多,搭配白米饭吃才算完美! 虽说全国各地的山西菜馆都有这道菜,但基本都被改造得面目全非,正宗的过油肉只看师傅的“过油”手艺过不过关,然后辅料就是鸡蛋,蒜台和黑木耳,不会多一样。 阳泉还有一种用土豆、玉米面和蔬菜混合制成的面食,叫“糊嘟”。旧 社会 是穷人吃的,如今被改良成了特色主食,还有配套的蘸料,口感软硬适中,还有减肥的功效。 至于“莜面栲栳栳”,是阳泉盂县的一道特色小吃,栲栳是指用柳条编成的”笆斗”,“栲栳栳”就是长得像”笆斗”的面食。制作时面片要用手指卷成圆筒状,一个挨一个地排列在蒸笼上蒸熟,感觉就像是马蜂窝 吃的时候直接盛碗里,浇上卤汁和香菜即可。 粉条豆腐丝,是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的传统特色 美食 之一。粉条豆腐丝是以粉条和炸过的油豆腐丝为主要原料,配以葱、姜末、蒜末、花椒、大料、酱油、陈醋、香油等原料制作而成。食用时,夹起菜来要等一下才入口,以免烫嘴。 盂县卤土豆,是山西省阳泉市盂县的特色 美食 之一。盂县卤土豆是以土豆为原料,放入锅中大火煮开,改中火煮十分钟,捞出沥干水分,然后放到油锅里炸至表皮微皱时捞出,控干油待用。另外拿一口锅做卤水,把花椒、八角、葱、姜、蒜、糖、盐、味精、芝麻、孜然、可乐、酱油等放入锅里,放入炸好的土豆,大火烧开后,改小火煮二十分钟至土豆软烂即可食用。 平定黄瓜干,是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的传统特色小吃之一。平定黄瓜干是以平定黄瓜为原料,加工时,先刮去黄瓜外皮,然后顺长分为四条,放在架杆上,用炉火烘烤制成。烤好的黄瓜干密封于大缸内,可随食随取。食用时,将黄瓜干用冷水浸泡后冲洗干净,用佐料腌制成香、甜、酸、辣等多种口味的小菜,吃起来外韧内脆,别有风味。 枣介糕,是山西省阳泉市盂县的传统特色 美食 之一。枣介糕是用黄米面和枣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过程简单却难以拿捏好和面的度,要经过不断的摸索才能掌握好。枣介糕平时很少见,一般在婚宴上才出现,是盂县 美食 的代表之一。 阳泉压饼,是山西省阳泉市的传统特色小吃之一。相传唐代平阳公主率军驻守娘子关时,曾以此饼为行军干粮让军士食用。阳泉压饼是用玉米面、苦荞面、高粱面、小麦面等材料,采用传统工艺制作而成。吃起来具有薄、香、酥、脆等特点,是馈赠亲友的佳品。 阳泉 美食 以面食为主,如果大家喜欢吃面食,那就有福了,在这里我就给大家介绍几样不常见的当地 美食 。 枣介糕是我的最爱。如果你去盂县藏山 旅游 ,一定要尝尝地道的枣介糕。对于阳泉盂县人而言,枣介糕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盂县人结婚时,枣介糕可是必不可少的一样 美食 。 枣介糕是在笼屉里铺一层黄米面,再铺一层去掉核的红枣,可以铺两三层甚至更多,然后用火蒸。想要做好枣介糕,需要掌握好时间和火候。热气腾腾的枣介糕,咬上一口,粘软甜香,十分可口。另外,枣介糕一定要趁热吃。 莜麦棒子从外表上看很像年糕,其实它是阳泉人饭桌上的一道菜。莜麦棒子用莜麦面揉搓成拳头大小柱形面团,然后用锅蒸,出锅后,将其切成片加以佐料爆炒。莜麦含糖分少,蛋白多,且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是糖尿病患者较好的食品。不过,想要吃莜麦棒子只能到盂县,因为只有用这里的水才能做出地道口味。 红稠饭类似于八宝粥,不过和八宝粥不同的是,他更像是米饭的红豆版。红稠饭是阳泉盂县人的一样主食,而且主要在早上吃。红绸饭是用红豆、小米和红薯煮出来的,味道香甜可口。如果吃红稠饭就一定要配一盘炒土豆丝,他们的搭配就如同炸土豆条配番茄酱。 玉米面糊糊是一种传统面食。如果你做一次玉米面糊糊,就会发现这是个力气活。制作玉米面糊糊要先将水烧开,然后放入土豆和豆角。当土豆和豆角煮熟后,加入玉米面和白面调和。这时,就要用一根木棍,不停地搅拌,要将糊糊中的面粉和土豆充分的调和。 当糊糊做好后,你吃上一口会发现,只有面香和土豆的香味,味道有些淡。别急,这时在配以用葱花、辣椒爆炒的土豆丝和西红柿用作蘸料。夹一筷子热气腾腾的糊糊,蘸一下酱料,你会发现,口味立即得到了中和,口感极佳。尤其是在冬天,一家人围着一口锅,吃着热气腾腾的糊糊,那感觉真是其乐融融。另外,没吃完的糊糊还可以炒着吃,味道优于炒不烂子。 除了以上这些特色 美食 外,阳泉还有很多其他 美食 和特产,这里不一一列举,希望大家可以到当地去发现,亲自品尝。 菜香味美各地皆有特色,面食爽滑众人交口称赞。 三晋阳泉三八席,女婿上门团圆宴。白菜过油肉菜香,酱烧豆腐丝美味。天冷点糊嘟素香,过油肉拉面暖胃。酸菜圪斗香美味,枣糕喜庆步步高!要问美味哪里吃,阳泉人民欢迎您。 阳泉人最喜爱吃的 美食 小吃莫过于“ 抿圪斗 ”了。 抿圪斗造型独特、多种多样,有酷似 剔尖 的,有圆形的,有扁形的,其中最正宗的“ 抿圪斗 ”是“ 两头尖尖中间圆扁 ”形状的。 形状优美的 抿圪斗 浇上自己喜爱吃的 臊子 ,既筋道耐嚼又柔软滑口,其中白面加豆面的抿圪斗最受人们欢迎,盛上一碗两面抿圪斗,小麦清香味和豆面独有的香味扑面而来,真正的令人垂涎三尺,无论男女老少, 手端一碗 抿圪斗 ,大快朵颐地吃, 是非常快乐的。 抿圪斗的 功效 在于易消化、养胃,冬天食之 驱寒增热 ,夏天食之 避暑降温 ,是普通百姓喜欢吃的农家小吃,更是体弱多病、牙齿不好的老年人的最爱。 抿圪斗制作非常简单,有纯白面的,有白面加豆面的,有白面加玉蕉面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还有玉蕉面加榆皮面制作的。 榆皮面现在的年轻人大部分没有见过也不知道是啥东西。 榆皮面 顾名思义就是榆树皮晒干磨成粉,具有很强的粘性,掺和在玉蕉面里起粘合作用。 榆皮面 主要营养成份是膳食纤维,由糖蛋白和多糖组成,是制作简单的“食物胶”,以前的农村人都会做。现在的人几乎不吃榆皮面了,有些农村老年人偶尔还吃。 抿圪斗制作非常简单,面盆里盛入白面、豆面,比例大约是7:3,慢慢倒入清水,一边倒水一边用筷子搅拌,搅拌成稍微软的面团就好了。 制作抿圪斗的工具是抿床和抿锄。 把和好的面团放在抿床上,用抿锄用力往下边推边压,面团顺着抿床上的小孔被迫溜进开水锅里,溜进锅里的抿圪斗,七上八下,时而聚在一起,时而四处漂撒,就像是小河里的蝌蚪,很是壮观。 大约煮两分钟就可以用笊篱捞出来,盛到碗里,浇上 臊子 ,撒上预备好的“芝麻、生葱、生辣椒”,倒上醋,香油点缀, 一碗香喷喷的臊子抿圪斗面 就制作成功了。 臊子也是多种多样,有过油肉臊,有炸酱臊、有西红柿炒鸡蛋臊、有蔬菜臊,根据各人口味浇上不同类型的臊,阳泉人最喜欢吃的还是 酸菜丝丝臊子, 炒上一锅自家腌制的茴子白叶酸菜,真是爽口。 白面搅豆面制作的抿圪斗是阳泉地区的地方小吃,别具一格。 大家好,我是小福,有朋友聊到这个阳泉得 美食 文化,哈哈这可算是找对人了,纯正的吃货一枚,这就把知道的和大家一起分享下: 首当其冲的肯定是老陈醋呀,这个大家都知道吧,名声在外,哈哈,然后就是平定过油肉,山西特色菜肴, 历史 上这道菜就是来自晋东名城平定,特产酿白菜过年必吃的,还有就是粉条豆腐丝,做法独特昂,黄瓜干以及焖面也是必不可少的呢,还有一个需要知道的是在阳泉,有一样别具风味的面食叫“糊嘟”。有着特色的蘸料和软硬适中老少咸宜的口感,受到广大山城人民的青睐。这块小福就是有点吃不惯了,哈哈没有口福呢,总之 美食 还有很多很多,小福就不一一说了,已经留口水了有木有,剩下的留给大家补充吧,记得留言评论哦。 秀英,你好! 美食 坐家衷心感谢你这几天带着我在你土生土长的家乡――阳泉,让我吃了那么多 美食 小吃:漂抿曲、过油肉、糊嘟、酿白菜、粉条豆腐丝、黄瓜干……不行了,我这个吃货已经又开始流口水了!所以,下面我就来谈谈我吃过的舌尖上的阳泉 美食 小吃。

一、漂抿曲: 走进山西阳泉,不吃阳泉独具地方特色的漂抿曲,就相当于没有到过阳泉。 漂抿曲,亦称小河捞,大约从明朝开始风行于阳泉。 制作这碗面主要是在绿豆粉中掺入少量的面粉,然后放到一起和面,然后在利用阳泉地区特制的抿曲床子进行压制而成。放入锅中 煮熟后捞起,加入各种调料配成的汤汁中,飘起如云, 故又称“飘抿曲”。整个面条 长如挂面,细如毛粉,清香可口,鲜味扑鼻,富有营养,特别的好吃。

二、过油肉: 过油肉这道 美食 ,其实全山西都有得卖,但阳泉的最为正宗, 从选料到制作上都与众不同,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其主要原料就是瘦肉,切片之后再挂浆、拉油,炒制时再搭配上一些黑木耳、蘑菇、冬笋等物。 肉质色泽金黄鲜艳,味道咸鲜闻有醋意,质感外软里嫩,汁芡适量透明,不薄不厚,稍有明油。

三、糊嘟: 在阳泉,有一样别具风味的面食叫“糊嘟”,但 味道一点儿都不糊涂。 糊嘟是人们用玉米面做出来的一种面食,原本是山村苦寒人家的日常食物,但因其特色的蘸料和软硬适中老少咸宜的口感,经过了厨师的改进已光荣地进入到阳泉的很多餐厅饭店,有些饭店还把糊嘟作为特色主食隆重推出,受到好吃嘴的青睐。

四、酿白菜: 阳泉方言中,酿白菜的“酿”读作rang,主料选褪皮的猪五花肉剁馅,用姜末、葱花、花椒大料水等调味,再拌入鸡蛋搅匀,用少量生粉粘合,最后将肉馅做成丸子上蒸锅蒸。蒸肉丸时蒸锅的篦子上铺整片白菜叶,肉丸七成熟即可出锅,接下来将肉丸置于碗里,上铺白菜细粉丝盖平碗口,碗内加调味汤料入蒸锅继续蒸至肉丸熟透出锅。这道菜的特点是,蔬菜尽得肉香,肉借助蔬菜增色去腻,两者荤素搭配相得益彰,回味无穷。

五、粉条豆腐丝: 粉条豆腐丝是阳泉的一道传统 美食 ,主料是粉条和油豆腐丝。成菜特点是:豆腐丝是炸过的,外脆里嫩,菜看着很温和,没有一点热菜的感觉,但 菜上桌的时候还千万不要着急吃,小心会烫嘴。 所以,地道的饭店都会说,我们做的是不冒烟的正宗粉条豆腐丝。

六、黄瓜干: 黄瓜干以清脆、爽口、香醇味厚、食用方便而受到人们的青睐。清朝被定为进贡皇室的物品,享有“龙筋”之誉。阳泉的黄瓜干和其他地方产的黄瓜干是不一样的,其他地方产的黄瓜干是片状,而阳泉产的黄瓜干是条形。食用的时候,先将黄瓜干用冷水浸泡12小时左右捞出来,冲洗干净,控净水,加工成形,用佐料淹制成香、甜、酸、辣等多种口味的小菜,吃起来有外韧内脆的特别风味。

苹果园面皮 撒,糊嘟,抿曲儿。

不富。

平定县整体经济实力综合评分为494分,在全国县市中综合排第875/1698名,超越全国485%的县市。在中等排名,所以山西阳泉市平定县不富,也不穷。

平定县隶属于山西省阳泉市,位于山西省中部东侧,太行山中段西麓,阳泉市东南部。北接盂县、阳泉市郊区,西邻寿阳县,南毗昔阳县,东与河北省井陉县交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6394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1
下一篇2023-11-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