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的红白喜事上唱秦腔,有什么讲究和忌讳吗?

在陕西的红白喜事上唱秦腔,有什么讲究和忌讳吗?,第1张

我是陕西70后人,小时候在一些重要活动里随处可见秦腔的身影,比如,农村庙会、结婚、出嫁、小孩满月、过周岁、老人做寿、过世、周年、盖新房、乔迁等活动里,主家都会邀请一个戏班子,热热闹闹地唱一天或者数天秦腔,能给人们带来许多精神上的满足感。

毕竟,几十年前人们的娱乐项目并不多,而秦腔被看作是最实惠、最受人们欢迎的娱乐活动之一。

人们所说的红白喜事通常是指新人结婚、女方出嫁,老人过世和周年。按理说,白事是丧事,主家由于失去亲人必然会哭哭啼啼,却跟喜事(红事)放到一起谈论,是因为古人对生老病死看得很开,一个人自然死亡,说明他要在天地之间长眠了,离开了所有烦恼。

但在民间,喜事和白事毕竟是两码事,在举办各自的活动和仪式时,都有许多讲究和忌讳,就拿在红白喜事上邀请秦腔班子唱戏来说,同样有很多规矩。

一,红事时唱秦腔的讲究和忌讳。

红事包括婚嫁、做寿、乔迁、生小孩、满月、升学等,这些都是喜事,人们做活动的意图也很明显,就是图个吉利、喜庆、祥和。

因此,在演唱秦腔曲目时,都以带有喜庆内容、旋律欢快的秦腔曲目为主,常见的有《龙凤呈祥》、《花亭相会》、《喜宴开》、《小开门》、《大拜寿》、《赶坡》,等等。

当然,每逢喜事时,人们都会喜笑颜开,为了逗主家和来宾笑口常开,通常还会演唱一些丑角戏,具有代表性的秦腔曲目有《张连卖布》、《穷乐观》、《打砂锅》、《拾黄金》等。

通常情况下,红事中点唱的秦腔,主家和来宾都可以点,所点的秦腔曲目的名字里不宜出现“死、杀、毒、斩”等带有负面效果和贬义属性的字眼,若出现会大煞风景,主家非常忌讳这些。

二,白事时唱秦腔的讲究和忌讳。

白事主要指丧葬,本身是令人悲痛的事情,为了体现“死者为大”的文化习俗,通常情况下,演唱的秦腔曲目跟祭奠、孝道有关,常见的有《祭灵》、《女祭灵》、《二十四孝》、《哭坟》、《柳青娘》、《灵堂》、《王祥卧冰》,等等。

白事最大的忌讳是,不能在白事现场演唱具有喜庆性质的秦腔,这样会被认为是对死者的不敬。

三,点戏时的讲究和忌讳。

点戏多出现在白事里,虽说是点戏,实际上是一种暗示和警戒,通过点唱的曲目来揭露主家的为人和口碑。

老人在世时,如果儿女不孝,常有冷落或虐待老人的现象发生,如果是男性老人,老人的直系亲人,一般是兄弟就会发难,会点《三娘教子》、《雷打张继保》之类的秦腔曲目,目的是为了让侄儿侄女脸面上难堪,讽刺他们不懂得尊老爱幼。

如果是女性老人过世,娘家人会出头点戏,一般是老人的兄弟,即舅舅出面,以《三娘教子》点得频率最高,同样是为了讽刺外甥外甥女没有孝道精神。

当然,戏班子都必须熟悉这些忌讳和讲究,明白哪些秦腔戏曲该在什么场合下演唱,即使点戏的人点错了,戏班子也应该及时指出错误,如果不管不顾,犯了多次类似的错误,那么,这个戏班子的名声就臭了,以后很难被邀请。

  近些年来,古老的秦腔艺术失去了往日的色彩和火热场面,不论城市还是农村,秦腔大戏的演出已寥寥无几,秦腔艺术如何在宁夏南部山区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下去呢7笔者就此略谈一点个人看法,供戏剧界同仁商榷。

 

 一、传播和发展

 

 上世纪40年代,宁夏南部山区相继出现了不少秦腔自乐班,每逢集市、庙会,民间艺人就相互串联组织起来自娱自乐,有的甚至以此为生。解放初期,在党和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宁夏南部山区各县都相继成立了秦剧团,演出剧目大都是传统戏,演职人员来源以陕西艺人最多。上世纪60年代初期,政府将固原、隆德、西吉三县秦剧团合并,组建了固原专区秦剧团,全团演职人员多达160佘人,阵容强大,实力雄厚,它是秦腔艺术在宁夏南部山区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个鼎盛时期。

 1969年初,因当时政治宣传工作之需要,由固原专署筹备自治区批准报请文化部备案成立了固原专署秦剧团,同年11月7日正式挂牌进行演出。领导在原专署文化工作队的基础上,又在阿左旗、平罗、吴忠及原固原县剧团抽调了部分演员。上世纪70年代剧团先后两次招生,并送往郑州、西安、兰州等地进行专业培训,深造学习,演出队伍日益壮大,业务能力不断提高,新老结合的演艺队伍使当时剧团在演出质量上突飞猛进,在周边地区声誉响亮,区内区外演出频繁,推动了本地区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成为秦腔在宁夏南部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高峰,先后在本地区培养出了像金保林、王巧云、马西仓、牛养民,青年新秀罗晓英、林银萍等一大批深受群众爱戴的、享有盛名的秦腔表演艺术家。

 上世纪80年代,固原地区秦剧团创编了大型历史剧《杨延贵》,西吉县文工团创编了花儿歌舞剧《花儿四季》,海原县文工团创编了大型眉户剧《娃们的婚事》等,当时由于政府频繁组织文艺调演,既丰富了文化市场,又提高了艺术表演团体演艺技能,无疑为戏剧在宁夏南部山区的生存和发展又掀起一个新的高潮。

 

 二、当前的现状和趋势

 

 秦腔在宁夏南部山区有着极其雄厚的群众基础,但近十多年来,由于剧团内部管理体制的落后,电视及多媒体的迅速崛起,改变了人们的娱乐观念和方式。因此,出现了当前剧团没戏演,观众没戏看的局面。

 1陈旧的管理方法和运营模式

 目前,戏剧面临着两大困难,其一是行业依赖生存的外部经营环境不容乐观,其二是行业内部的经营体制不太规范,这就要求剧团首先要培养懂管理、会经营、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文化艺术管理人才,结合少数民族地区这一特殊环境,站在一定的高度去选择去组织,激励和发挥专业剧团的内外潜力和积极生动性。

 不能说凡是国有剧团就一定与市场无缘,陈旧的体制也不一定是造成剧团陷入困境的直接原因,但一定程度上却给剧团带来了不少隐患,如人才资源的配置上很难严格地按照艺术规律与市场规律实施。创作的剧目一味地追求政府领导的审查,以此来换取经费,却不能直接面向观众,更没有抓市场营销的路子。作为专业艺术团体,不仅要在“产品”上着意做文章,而且要让市场营销的xx有效地运转起来。这就需要管理人员把视野向外延伸,把艺术生产和经济指标紧紧捆绑在一起,两者双向互动,不断探求艺术生产和市场营销的规律和经验,没有市场去创造市场,没有观众去培养观众,尽可能满足观众对舞台艺术的不同需求。

 2演职人员的断层和演艺水平的下降

 在宁夏南部山区,戏剧艺术是很受人民群众欢迎的,隆德、彭阳、海原、西吉、固原等地有大面积市场有待于培育。

 然而目前,国有剧团在职人员收入有限,演职人员往往为生活所迫盲目去谋求和发展第二职业,甚至有的直接转行调离,造成戏剧人才严重流失。又因为没有政府的指标和财政的划拨不能随便招收人员,致使近二十年来后备力量无法供给,仅有的演职人员缺这少那,有的行当直接无人,长期的停产导致在职人员思想不稳定,演艺水平逐渐下降。戏剧界有句行话说得好:“一月不练,手脚生慢;两月不练,只能瞪眼看;三月不练,成了门外汉。”何况长年累月,演员失去了观众的检验和支持,不要说出现“把式”,就连正常的排练都不能严格自律,这无疑给当前文化艺术事业的传承和发展设置了可・怕的障碍,而补充演职人员势在必行。

 3市场经济促使文化娱乐方式多元化

 过去由于经济落后和信息闭塞,群众娱乐方式单一,尤其在农村除了能看到**,再就是看戏,观众只有坐在舞台下面欣赏戏剧才能享受到一顿娱乐大餐。如今,电视、网络蓬勃兴起,虽说它们只是一种传播媒体,但内存事物的包罗万象无形中激活了人类潜在的欲望和空前的梦想,它服务于人类,人类的生活、娱乐开始依赖于它们。因此对戏剧这种面对面“观演”的舞台艺术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三、几点建议

 

 1把握时代脉搏,进行市场化机制建设

 政府主管部门应根据本地区文化市场的需求,遵循戏剧在南部山区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过程,将真正优秀的演职人员有机地优化组合,建立一个科学的管理体系和一支有效的演出队伍,面向城市、农村,歌舞戏剧“两条腿”走路,深入群众,送戏下乡到南部山区的各个角落,培育演出市场,锻炼演出人才,增加经济收入,宏观调整本地区各行业的文化宣传活动。如果政府主管部门将各行业作为宣传活动的经费进行有机地调控,剧团可以针对不同宣传对象进行创作,编排出不同内容的节目,深入群众组织演出,这样既解决了农民群众看戏难的问题,同时宣传了党的政策,既培育了市场和观众,也弥补了专业文化团体缺少经费的问题,使业务的发展达到良性循环,同时也减轻了政府财政的负担。

 2以市场为导向,以演出为动力进行剧目创作

 进入本世纪,固原市秦剧团先后创作编排了三本大戏――《走出大山》《村支书李玉荣》《情深深爱无声》。其中《走出大山》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三易其稿,三次精排,不但在宁夏首届文化艺术节及全国劳务输出大会上展演,而且获得了西北五省区戏剧大赛综合一等奖,更可喜的是在固原市辖内四县一区的每个乡镇都公演,对推动劳务输出的产业化政策起到了宣传作用,同时剧团也得到了灯光、音响等方面的购置经费。

 3继承戏剧传统文化,致力开拓创新

 戏剧要生存、要发展,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进行改革创新,创新是发展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

 剧团要抓住以戏剧的演出为主耍谋生手段的经营性质,政府也有责任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角度给予支持。只有把最先进的运作模式,最超前的经营理念,最科学的技术配置吸收进来,推动演出市场的健康发展,帮助剧团与演职人员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才能让剧团实现良好运作,剧团更要主动开拓自我生存发展的空间,创作出经典剧目来奉献给广大观众,也可与电视台或音像出版机构联络,让戏剧走出舞台,走上荧屏,版权共享,利益互赢。这就要求剧作者要站在时代的前沿,以高度敏锐的目光去观察生活,深入生活,认真思考和体会南部山区人民的情感和气质,细心感受和把握南部山区的地域风情和民族特色,表达出南部山区广大人民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对时代变革的态度。这样,宁夏南部山区的戏剧艺术才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满活力,旺盛生存,宝贵的民族戏剧艺术才能得到健康有序的传承和发展。

   我很高兴有机会参与首届秦腔文化(周至)高层论坛,并且在这里和在座的专家与艺术家们分享我对秦腔乃至对当代戏曲发展的认识。同时我还希望能够和大家一起分享周至秦腔剧团的成功经验,并且探索如何从这个剧团的成功经验出发,分析秦腔的现状,思考秦腔的发展以及未来。

有关秦腔的发展现状,不同人从不同角度出发,有不同的评论与认知。但是比较普遍的看法,是秦腔与戏曲领域的其他剧种一样,都在经历一场危机,这场危机大约从20年代中叶开始,到现在,还没有将要过去的迹象。诚然,不同地区的不同剧团,生存现状大相径庭,其中固然有些剧团很难坚持商业演出,也有不在少数的剧团,每年的演出场次可以达到300场以上。剧团的演出收入与政府拨款之间的比例也相距悬殊,相对于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戏曲剧团,基本上完全依赖政府的拨款度日,同样也有数以百计的基层剧团,基本上得不到政府的资助,却依然可以正常运转。不过,即使是那些运行状况看似良好的剧团,在它们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也仍然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仍面临许多变数。因此,从整体上看,我们为戏曲剧团的现状与未来担忧,决非多余。秦腔也是如此。就像周至秦腔剧团这样优秀的县级剧团,虽然运行良好,如果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以及从它的艺术与经营发展空间看,依然有诸多可以提升之处。

西北地区的许多同行都意识到秦腔的生存与发展面临无数无法逾越的困难,但这些困难绝大多数是有普遍性的。换言之,人们通常所谈论的秦腔面临的那些困难,多数都不是秦腔所特有的;类似的现象,在全国各地,在各剧种都普遍存在。比如说市场的不振,尤其是在城市地区,无论是如西安这样的大城市还是地县级的中小城市,剧场演出几乎完全是一片空白,而通过城市剧场售票的方式经营的演出,更被人们视为畏途;许多剧团生存十分困难,演职员的收入很不理想,很难达到社会平均水平,更不用说与同等年资的公务员相当;还有政府部门的投入不足,越是基层的剧团,投入就越是有限,甚至完全没有。从艺术角度看,大量优秀的传统剧目失传,特别是传统经典剧目的高水平传承,早就成了这个时代戏曲界积重难返的难题,它的直接结果,就是导致剧团的保留剧目严重不足。至于新剧目创作方面,同样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现象,数十年来,除了那些早已名存实亡的剧团以外,多数地区的戏曲剧团,都不同程度地创作了大量的新剧目,然而这些剧目中能够在舞台上持续演出的却少而又少。而人才的断层,既是戏曲行业整体不振的结果――行业不振决定了它必然会在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过程中处于明显的劣势――同时又是这一行业在整体上难以回复其理想状态的原因。这些现象,都在各不同剧种的基层剧团普遍存在,而且,并不是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剧团和戏曲就困难,类似的现象在东部地区也屡见不鲜。

不少同行都将秦腔以及戏曲整体上面临的这些问题,归之于**电视、流行音乐以及网络游戏等多种娱乐方式的渐次出现,认为是它们分流了戏曲的观众,这是经不起推敲的想当然的解释。事实上戏曲面临的问题,不是它的观众被“分流”了,而是它赖以生存发展的演出市场的崩溃或几乎崩溃。没有任何新的艺术样式有如此大的魔力,能够将持续千年的戏曲挤出舞台――古今中外也没有相似的例子,说明哪种新兴艺术门类或现代娱乐方式,曾经或已经对某种传统艺术造成过如此大的冲击。

戏曲演出市场之所以趋于崩溃,其原因非常复杂,需要细细分剖。

从大的背景上看,一个世纪以来,中国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受到不间断的冲击。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固然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新文化运动的多位领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都是十分粗暴的,他们简单化地否定传统文化的意义与价值,试图以西方引进的文化与艺术取代民族文化传统。这一思潮在20世纪40年代末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那就是全盘接受与引进苏联的文化艺术理念,甚至以行政的力量,迫使各传统艺术领域的艺术家们按照苏联的艺术观念、表现手法与价值体系,去改造中国的传统。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开放,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成又一拨强大的冲击。长期以来,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对传统都缺乏应有的敬畏,对戏曲缺乏应有的情感,而青少年一代尤甚。西北地区的民众对秦腔曾经普遍存在极其深厚的感情,然而现在的西北地区,毫无保留地欣赏甚至迷恋秦腔的人还有多少?即使是秦腔业界的那些佼佼者(或者说“尤其是”秦腔业界内的佼佼者),提及秦腔时也经常持有态度暧昧的“两分法”,时时不忘记提及其中的所谓“糟粕”,对秦腔大量的经典剧目,都不敢或不能全身心地去钟爱。这是曾经备受社会各界青睐的戏曲历经短短的几十年就迅速被社会边缘化的最为关键的原因。

戏曲的衰落还有其自身的原因。准确地说,当人们感慨于戏曲的衰落时,多数场合这种感受主要源于对国营剧团的境遇的认识,当全国各地相当一部分的国营剧团一方面获得政府巨额补贴,一方面仍然困难重重的同时,往往是在同一地区、同一剧种,却有数以百计甚至更多的民营剧团,完全没有任何外在的支持,却完全能够依赖市场演出生存和发展。当我们考察国营剧团所面临的种种窘境时,便发觉正是因为一种既不符合市场规律也不符合艺术规律的管理体制,束缚了国营剧团戏曲艺术家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导致戏曲艺术与普通观众日益疏离,这成为观众离开戏曲、离开剧场的主要原因。

另一个不能不提及的具体原因,是数十年来城市地区剧场的严重缺失。城市地区发展演艺行业所必须的公共剧场建设不受重视的现象,并不止于改革开放之初,即使是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每逢国民经济遭遇困难,总是先压缩和限制剧场这类公共设施的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各城市大规模缩减剧团时起,各城市就经常出现拆毁剧场设施的现象;但是情况最突出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许多原先已经建成的演出场所也被改建成商场,其中包括在这以后国家为剧团建造的剧场和排练场。几十年来演出场所的建设一直不受重视的结果是,各大中城市的演出场所十分稀缺,尤其是条件适宜、大小适中的剧场严重欠缺。许多同行以为剧场的缺失是演出市场不景气的结果,殊不知剧场建设与经营与演出市场的景气之间本是相互关联互为因果的,而如果从晚近的戏曲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看,适宜经营的剧场的缺失,是城市地区戏曲演出市场崩溃的主要原因。目前的情况是,全国各地除北京、上海这样的超级城市以外,甚至连西安、武汉、沈阳这些作为区域中心的大城市,也少有戏曲的剧场演出;我们都知道陕西戏曲研究院在西安经营“天天有秦腔”的活动有多困难,尽管它的经验很值得推广,但是假如演出市场更正常一些,这样的经营本该非常容易。从全国范围看,许多有数百万人口的省会级城市,都只有一两个、两三个可以勉强保证演出的剧场,其中,每年各剧场的戏曲演出场次也非常有限,更不用说中小城市、地市级城市。多年来我一直强调,我们看今天的戏曲演出市场,容易忽视中小城市,而这类城市的演出状况,恰恰是最能够折射出目前戏曲行业的现状。近几个世纪,尤其是20世纪以来,中国的演出市场中城市与农村的二元结构开始凸显,大约在20世纪20年代,城市演出市场已经基本成熟,相对于农村地区主要以广场方式演出的经营模式,全国各地都先后出现了以售票方式经营的城市剧场,戏曲因此得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的机遇。剧场的建设是城市戏曲演出市场急剧发展的主要原因。同样,20世纪50年代之后,剧场的良好发展势头出现逆转,直到今天仍未有根本好转。就以周至为例,尽管这里有数十万酷爱秦腔的民众,却未能支撑起这个发展迅速的城市的剧场演出,保证这个城市每天都有一家剧场有高水平的秦腔演出,更不用说数家剧场的相互竞争。新世纪以来,国家对各地剧场建设的投入急剧增长,可惜的是,这部分增长主要被投放在建设大型的标志性的剧场上,运营成本普遍过高,难以正常经营戏曲演出,因此与普通民众的文化娱乐需求之间就无法建立起必要的联系,最终,它们难以产生激活城市演出市场的效果。在我看来,这是戏曲危机出现并且仍在持续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我对农村演出市场以及活跃在农村的民营剧团做了多年深入研究,其成果《草根的力量》受到许多同行的关注,但是我从来不认为戏曲行业可以靠农村演出市场的发育或民营剧团的发展重新获得生机,相反,只有城市演出市场的复苏,戏曲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走出困境。

令人欣喜的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以及知识分子们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改变,随着国家更主动更积极地张扬传统文化的价值,包括戏曲界在内,从经典剧目到传统表演手段,其意义得到越来越正面的肯定。现在普通民众对它的认知,已经开始朝好的方向转化,这对于戏曲从整体上摆脱危机,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国营剧团的体制改革正在推进,尽管这一改革还有许多未知的变数,它对戏曲整体的效果还有许多争议,但是如果剧团本身能够顺应这一趋势,以更积极主动的姿态,寻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改革未必不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同样,如果能够适时推动国家文化设施建设投入重心的改变,能够保证若干年内在全国各大中城市有一批规模与条件适中,适应戏曲市场化演出的剧场,包括秦腔在内,戏曲在整体上走出困境,并不是没有希望。

在戏曲演出市场的经营方面,周至县剧团已经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成功的经验,而中菲集团以周至县剧团为核心,注入民间资本,让多家县级剧团成为秦腔市场化演出的联合体,借此营造集约化的演出集团,更足以说明这一领域大有可为。从未来发展的角度看,我也殷切希望,已经拥有成功运作周至县剧团等表演团体可贵经验的中菲集团和梨园文化公司,能够看到城市秦腔演出市场无穷的发展潜力,在修复城市演出市场、把市场做大等方面做出成绩,引领农村地区的秦腔演出,重新形成城乡互补的戏曲演出空间。我相信这一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最后还要提到这次秦腔文化(周至)高层论坛,这是中国秦腔艺术节期间的重要学术会议,在秦腔发展史上,还有另一层非同寻常的意义。这一特殊意义在于,这次以秦腔文化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学术研讨会,它的背后是中菲集团以及梨园文化发展公司,这说明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各行各业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觉悟到文化的发展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觉悟到精神文化领域的建设,对社会和谐稳定以及健康发展的重要性。我想,我们既在这里探讨秦腔的发展道路,同时也可以在此探讨秦腔学术研究的道路。在这两条互为奥援的道路上,期待出现越来越多有识之士,能够让这路越走越宽。■

(作者系中国戏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戏曲研究所所长、教授)

秦腔《三滴血》是一出经典剧目,讲述了周天佑与李晚春之间的爱情故事。这出戏的唱腔优美,音乐设计也非常出色,让人们在欣赏剧情的同时,也能够享受音乐的美妙。

其中,肖若兰的一段唱“兄弟(呀)窗前把书念,姐姐(呀)一旁把线穿……”宛如一株奇特新异、阴柔之美的幽兰般,以柔美绮丽、细腻婉约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肖派唱腔艺术风格。

此外,经典折子戏《虎口缘》的情节紧张刺激,让人印象深刻。少年将才与迷失路径的小家碧玉相遇,上演了一出英雄救美的故事。

总的来说,秦腔《三滴血》是一出充满艺术美感的戏剧,不仅有深刻的人物形象和动人的情感表达,还有精彩的唱腔和音乐设计。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也可以领悟到人生的道理,如“三滴血”的寓意,珍惜爱情和家庭,以及追求幸福的生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0568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1
下一篇2023-11-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