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了乙肝的人,能够结婚吗?

患了乙肝的人,能够结婚吗?,第1张

乙肝病人能结婚。

1和艾滋病传播方式一样:血液 母婴 性;

2乙肝有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

3日常工作生活包括一起吃饭,就算你没打疫苗,也没有问题,研究表明这种日常交往程度的接触不能传染(WHO网页上明确说明过)。在美日、台湾、香港韩国等地,乙肝只被列为消化系统疾病,在他们那里乙肝甚至可以当厨师,难道是这些国家不懂吗?

4乙肝没有特效药,但是绝大多数乙肝病毒感染者一样可以终生不发病。

5请不要歧视乙肝,乙肝患者不怕病毒,怕歧视。

6乙肝的父母在现有医疗条件下可以生出健康宝宝--科学阻断,成功率近80%。

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

乙肝患者可以结婚。但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乙肝可通过性接触传播,所以为了防止传染,你的配偶应该先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查,如无抗体,应在结婚前先全程接种乙肝疫苗。

2、最好是在病毒DNA不复制、肝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才结婚。

3、如患乙肝是女方的话,在生小孩时要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进行阻断,对防止传染给小孩有非常好的效果。

乙肝患者能结婚,但是乙肝患者的唾液、精液以及阴道分泌物和月经血中都有乙肝病毒的存在,主要通过感染伤口和性生活传播,因此,乙肝患者能结婚以后应注意做好防护措施,避免造成双方相互传播。

若肝功能正常,HBsAg、HBeAg抗HBc均为阳性,表明乙肝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较强,在这种情况下,需查对方的血,如对方血中表面抗体(抗HBs)阳性,说明对方对乙肝病毒已有免疫力,不易再被感染。如对方乙肝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抗HBs)和核心抗体(抗HBc)均为阴性,表明对方对乙肝病毒既未感染又无免疫力,婚后很易被感染,暂不宜无保护性生活。需做好预防措施,或按0、1、6方案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待6个月以后体内产生足够保护性抗体时才能最大程度的避免传播。

如果乙肝患者肝功能异常,最好暂时不好结婚,或婚后应禁止性生活,因为性生活消耗体力,可能引起病情的加重。另外。在结婚期间应禁止饮酒以及过多的进食油腻刺激食物,应该积极用些保肝、调整免疫和抗病毒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避免过于劳累。

通常患有了丙肝疾病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是可以结婚生子的,但是建议最好还是在对方了解病情的情况下,看对方愿意与丙肝患者结婚并生子。一定不要隐瞒对方,以免使婚后的增加了争吵。

此外,建议患有了丙肝疾病的患者,在结婚之前一定要进行一个身体的全面检查,如果患者肝功能不正常则建议先不要结婚,待病情稳定后再结婚,以免在婚礼忙碌后而造成病情恶化。

由于丙肝是一种传染性的疾病,所以结婚后如果没有感染丙肝病毒的一方,最好要,做好丙肝的预防工作,因为丙肝没有可以预防的疫苗,所以感染的几率是很大的。所以在生活中应当尤为小心。

以上就是对丙肝能否结婚生子的相关介绍,相信大家已经了解,丙型肝炎虽然传染性比较强,而且容易引发肝部恶性肿瘤疾病,致死率也非常高,但是对于丙肝的治疗是有一定方法的。只要患者能在患病早期及时发现病情,及早治疗,就能有效的控制病情的发展,并且达到治愈的目的。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可以结婚。但生育考虑有可能将乙肝病毒传给自己的后代,因此,从预防乙型肝炎传播的角度来看,乙肝病毒感染者是不宜生育的。但从社会的角度来看,生育对人生、对家庭来说又是相当重要的。因此,不应该简单地予以肯定或否定。

对孕妇来说,如果是无症状的携带者怀孕一般是安全的,但必须注意做好孕期的保健。对于有症状的乙肝患者,怀孕则有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引起死亡。对于后代来讲,他(她)感染乙肝病毒的机会较大,且不排除乙肝病毒早期感染导致胚胎畸形的可能性。通过怀孕前的抗病毒治疗可减少乙肝病毒传播的机会,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实际上效果甚微。

因此,乙肝病毒感染者应不应该生育应由夫妻双方乃至整个家庭认真考虑,一旦确认要生育,应该做好孕期保健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目前采取的预防措施是当妇女怀孕6-10个月期间如无其它禁忌症,可每月接受一次高效价抗乙肝免疫球蛋白的预防注射,产后对新生儿和婴幼儿进行进一步的免疫预防注射。一般来讲,经过如此积极地预防注射,可将乙肝病毒感染者的母婴传播的危险性降至20%。以下,预防效果是比较理想的。基于这一些理由,乙肝携带者没有绝对不能结婚和生育的理由。如有问题请咨询QQ:361120886

有医院曾做过一次调查,263对夫妻中,有一方婚前感染上乙肝病毒,婚后5年另一方也被感染的不到6%。乙肝病毒感染的危害性与年龄成反比,新生儿和婴儿最易感染,而大部分成年人可凭借自身的免疫力将乙肝病毒拒之体外,感染的几率仅为2%。经过正规医院的治疗,获得临床治愈,病情稳定一年以上,身体没有任何不适,肝功能始终正常。因此,乙肝大三阳能结婚。 婚前双方应坦诚相待,如果对方没有感染乙肝,要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在产生抗体前,如果健康一方有口腔溃疡则最好避免深吻,因为乙肝是通过血液、体液传播的,健康一方有伤口时很容易感染乙肝。现在性传播也是乙肝传播的主要途径,夫妻双方有性行为时要使用安全套。在健康一方注射乙肝疫苗后获得乙肝抗体后,就可以过正常性生活,但要定期检查体内乙肝抗体滴度,如果乙肝抗体滴度小于10MIU/ML,则要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加强针。乙肝大三阳患者在肝炎活动期不宜结婚。因结婚前后的劳累会增加肝脏负担,促使肝病加重。乙肝大三阳患者何时可以结婚主要依肝功能检查情况而定。急性肝炎病程较短,可在治愈半年后结婚。慢性肝炎患者,应在治疗后病情稳定、肝功能正常一年后结婚为好。孩子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高效球蛋白阻断病毒传播,可保孩子不感染。

乙肝并不是禁止结婚的疾病,只要双方自愿的话有乙肝还是可以结婚的。

急性乙肝患者、慢性乙肝患者和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是主要传染源,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无论在潜伏期、急性期或慢性期,其血液都具有传染性。HBsAg阳性持续6个月以上,没有肝炎症状的体征,肝功能等各项检查都显示正常,血清ALT和AST均在正常范围,肝组织检查显示没有明显的异常症状称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最大,其传染性与病毒复制或体液中乙肝病毒的DNA含量呈正比。

  2传播途径

  HBV主要的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输血和血制品)。其次是母婴传播,即分娩前后及过程中由带乙型肝炎病毒的母亲感染新生儿,母乳喂养也可导致母婴传播,该传播途径在中国占很大比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40%~50%的患者均来源于母婴传播。第三是密切接触传播,如通过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传播病毒。第四是医源性传播,如消毒不彻底、不安全注射等。

  (1)血液、血液制品等传播:HBV在血液中大量存在,极少量含有病毒的血液或血制品进入人体即可导致感染,除输血外,血液透析、器官移植等均可传播。

  (2)母婴垂直传播:主要是指宫内感染、围生期传播以及分娩后传播,携带有HBV的母亲可以通过血流感染胎儿。

  (3)密切接触传播:已证实涎液、汗液、阴道分泌物、精液、乳汁等体液中均含有乙肝病毒,密切的生活接触,尤其是性接触传播是常见传播方式。

  (4)医源性传播:在医疗或预防工作中,由于未能严格按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而人为地造成病毒传播,包括使用受污染或消毒不严的针管、针头、采血器等。

大家对于乙肝还不是特别的了解,比如不知道患有了乙肝能不能结婚,还有好多人听到乙肝就会害怕,下面跟大家来具体的说一下。

1可以结婚的。但女方在怀孕第七八九个月时要打乙肝免疫球蛋白,每个月一针。在孩子出生24小时要给你孩子打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就能阻断乙肝病毒感染孩子

2如果你是男性的话,对宝宝的影响比较小,但是还是要在宝宝出生后立马打疫苗的。

3患有乙肝的话,如果怀孕了,一定要注意肝炎的活动。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肝功能方面的检查。建议在婚前可以去医院做一下两对半的检查。

注意事项

平时要注意多摄入一些高蛋白的食物,比如像牛奶鸡蛋等。患有乙肝更要注意多卧床休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0612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1
下一篇2023-11-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