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教!湖南耒阳婚礼习俗

求教!湖南耒阳婚礼习俗,第1张

耒阳传统的婚嫁习俗礼仪繁芜 地域色彩浓厚。封建社会,男婚女嫁讲究门当户对,“姑表婚”、“舅表婚”常见,同村同姓男女一般不通婚。只枫泉乡的观音阁、罗渡乡的白沙等地,同族男女出三代后允许通婚。

婚嫁须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前,由媒人牵线说合,男女互不见面,只由女方写出年庚交给男方,如男方认为“八字”无“克”,便请原媒传红帖下聘,并给女方银圆或衣料,谓之“订婚”。俗称“传庚”。自此后,逢年过节,男方须向女方送衣服、果包等礼物,俗称“送节”。男方选择良辰吉日,再请媒人将“吉期红帖”连同红包、糖果等礼物送到女方家,俗称“报日”。迎亲时,男方“起亲”,给女方送猪肉、大米、鱼等18样礼品,封红包,多者128个,少者42个。男方雇喜轿一辆,轿门贴红联,男方书上联,女方配下联,轿顶贴“吉星高照”四个字。轿内放公母鸡各一,公鸡归轿夫,母鸡归女家,俗称“离娘鸡”。迎亲是,还要组织仪仗队、锣鼓队。仪仗队24人,手擎高脚,灯笼、旗纹、帐伞等导前,锣鼓队殿后。女方“发亲”时,新婚母女大哭,旁观妇女陪泣。新娘上轿前着青衣裤,青纱罩面,小弟陪轿,轿到男方门首,新娘去青衣裤,青面纱,着大红吉服。新娘到男家门时,要鸣鞭炮,堂官杀拦门鸡,撒盐米谷避煞。门首挂米筛,镜、尺、剪驱邪。新娘下轿时,接亲娘持剪刀向新娘周围转三匝,背新娘出轿,举伞遮盖,不见天,至正堂,新郎斜披红绸,宗伯先生司仪,先拜天地,后拜祖宗,三拜父母长辈,

最后夫妻对拜,俗称“拜堂”。再送新郎新娘入洞房,共饮交杯酒。宗伯先生用红枣撒入红罗帐内,歌唱东、南、西、北、中赞词。女家送亲者,称为“上宾”,男家设盛宴款待,菜料忌姜、葱。席间专人司巾,司茶,司烟酒。上宾回程前,有的地方复开席,酒肴更丰,俗称“吃倒席”。有的兴吃“拦门酒”,各地不一。席后,新郎拜送岳丈及长辈,岳丈要回赠红包,俗称“拜草”。再吹吹打打送上宾回程,上宾回馈赏银。晚上不论男女老少均可入洞房,吃新娘茶,尽情逗戏,谓之“三日不分大小”,忌妊妇、来月经妇女入洞房。最后燃鞭炮送睡。第二天早,新娘向婆婆交“落红”手巾证明是处女。7天后,新郎陪新娘回娘家,俗称“回门”。

新中国建立后,实行婚姻法,男女婚姻自主,婚礼从简。进入80年代,礼仪方面复现古风,同时出现旅游结婚等新式风俗。

湖南地域宽广,每个地方的风俗习惯都不一样,一般而言:

1、男方娶女方的,男方必须向女方家长交聘金,具体金额在5000-50000之间。聘金一般作为女方家给女孩子置办嫁妆用的,如果不办嫁妆,绝大部分会在婚后返还给男方,女方家长只是象征性的接受部分聘金。当然,也有不交聘金的,这比较少见。通常女方家长认为男方不交聘金会让人瞧不起自己家的女儿。

2、结婚时,要给新娘的爸爸妈妈兄弟姐妹封红包,包括小孩子。金额约在100-400元左右。

我女朋友是湖南的,结识她是我最大的幸运、也是我最大的幸福。可我们地方的文化、习俗差异,常导致我们的矛盾;当然,也有很多矛盾根源头源至我。这里只想了解文化、习俗的差异。

基本情况如下:

1、我们认识、在一起5~6年了;我们都是普通职员。

2、我女朋友很优秀、很漂亮、很贤惠、很孝顺、很有财气,几乎完美;而我,普普通通。

3、这几年,我有给朋友生活费;虽然不多,也随工资变动有变动,虽然,变动后也不多。

4、3年前,她爸、我朋友买卖房子(包括现在的房子,有升值,约1倍),当时,我也给了钱的,10几万。

5、现在,我们想换房子,我朋友认为现在的房子所换的钱都属她。

6、以上的买卖的实盘操作都由她爸完成。

7、我们的财务独立。

基于以上信息,我只想通过了解湖南的文化、习俗的差异,以解我困惑。

1、是否在一起多年还未结婚,需要给钱(不指生活费)?(注:今年预算结婚,结婚聘礼另算)(我很困惑的是这点,在一起,不是都是双方的吗,特别是ML-难道只是一个人享受,那ML、一起有何意义?)

2、我是否把当初的10几万钱给她?(也是上一问题)(由于实盘操作都由她爸完成,所以,我认可当初的10几万没升值;只是,个人认为双方在一起而非在一起的共同感觉)

---如可以的话,帮我解困惑。

(其实,我们也老吵此事。本来以我女朋友的条件,给多少,我都觉得可以;可问题是我也是普通职员,而父母也很困难。我不知道,以这样的情况,我还将多少年的负资产。认识我朋友后,我很少出过非必要的远门,怕花钱;朋友聚会,也少了好多,也怕花钱;这些年的工资收入也有几十W了,现在正资产才1W多,-扣除当初10几万未还的5W。当然,和我不会理财也有最大关系。)

(我不知道,以这样的情况,我还将背负多久,有时,真的好累!!!)

我的另外几点问题:

1、湖南的风俗,聘礼该多少合适?(我父母也很困难,女朋友、女方要面子我也知道)(新房将我们买、供;装修,我父母出)---如可以的话,大家给个意见,仅供我参考。

2、婚宴该怎摆?

3、在女方家里的婚宴,宴费该由男方、还是女方出?

4、需要买些什么?需要注意些什么?

靠,想起这些都很恐怖。可毕竟在一起多年了,总得有个责任吧。

可能,以上都是无用功,(现在还在为上事吵呢,闹冷战呢。我也正困惑着呢。也感觉这样的负担我背负很累呢。)

也许,这就是好老婆和一般老婆的区别吧。(我很多朋友都好简单,有时,真羡慕着呢。)

更也许,是在牢骚。

在中原地区,新娘的嫁妆除一般衣物、被褥、家具、电器外,还有一种必备的饭食嫁妆——“随身饭”,而男子娶亲时,都要准备几十斤甚至上百斤猪肉给女方送去,此肉称为“离娘肉”

  “离娘肉”的风俗起源于一个有趣的传说:从前有户人家中只有母女俩相依为命。女儿出嫁时,母亲难舍难分。前来娶亲的人急中生智,到肉铺买了一块猪肉,劝老人说:“割你一块心头肉,再给你补上一块。”

就这样,人们连哄带劝,总算把姑娘娶走了。从那以后,别人家娶媳妇也怕丈母娘拦住女儿不让走,便也送上一块肉,表达女婿对丈母娘的安慰

随身饭的品种有肉、菜、馍、面条和饺子等

因为此种饭菜需事先由娘家备好,姑娘出嫁当天随迎娶的花轿或汽车带至婆家。其中“随身饺”很有意思,饺子的数量一般由姑娘的年龄来决定,也有的地方饺子数要比姑娘年龄多出一个,为的是图个吉利有余。父母为女儿捏饺子的目的,是为了捏住亲家的嘴,以免女儿过门后,婆家人絮絮叨叨使女儿受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3170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7
下一篇2023-11-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