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一共娶了多少个老婆?除了薛宝钗还有谁呢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一共娶了多少个老婆?除了薛宝钗还有谁呢,第1张

这个问题看上去很无聊,其实一点也不无聊。因为,明白了贾宝玉有几个小老婆,就等于明白了《红楼梦》的作者是谁,也就等于明白了《红楼梦》到底写的是什么故事。研究贾宝玉有几个小老婆,是我们研究《红楼梦》的DNA的最好方法。 按照前八十回的设定,贾宝玉起码应该有二个小老婆,因为贾府里的每一个作为“爷”的男人,都是有二个以上的小老婆的。这二个小老婆,而且还必须是要在正式结婚以前就收进来的。贾宝玉的爸爸贾政有二个小老婆。贾宝玉的爸爸贾政是个做事做人都比较认真的人,你几乎看不到贾政到底有什么缺点。用贾政那个时代的道德标准去衡量他的话,贾政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好干部。贾政有二个小老婆,一个叫赵姨娘,一个叫周姨娘,她们在书中被多次提到。其中,生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的赵姨娘,是宝玉的母亲王夫人的眼中钉。贾宝玉的亲哥哥贾珠有二个小老婆。第三十九回,宝玉的嫂子李纨感叹说:“想当初,你大爷在日,何曾没有两个人?你们看,我还是那容不下人的?天天只是他们不如意,所以你大爷一没了,我趁着年轻都打发了。”贾宝玉的堂兄贾琏曾经有二个小老婆。第六十五回写道兴儿和尤氏姐妹聊天,说到贾琏是说:“我们家规矩凡爷们大了,未娶亲之前,都先放二个人服侍的。二爷原有二个……”这句话告诉我们,不但贾琏有二个,宝玉也应该有二个,甚至宝玉的弟弟贾环也应该有二个小老婆。当然,在书中贾琏的小老婆不仅仅是二个。贾宝玉的弟弟贾环应该有二个小老婆。与宝玉不同,贾环的小老婆是赵姨娘自己悄悄地找的。一个叫彩云,一个叫彩霞。有的评论家认为彩云和彩霞是同一个人。好象不太可能。第七十回说,“彩云因近日和贾环分崩,也染了无医之症”——后来大概死了。另一个彩霞,被王熙凤的跟班旺儿的儿子给抢先要走了。赵姨娘倒是想问贾政要,但贾政认为哥哥宝玉还没有呢,还早着了,再等一等吧。结果怎么样了呢?就不知道了。老祖宗给宝玉准备了二个小老婆。在宝玉的丫头中,有二个人是与众不同的。这二个人,一个是袭人,一个是晴雯。这二个人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她们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她们将来是宝玉的什么人。这二个人都是老祖宗给宝玉的,一个晴雯是因为相貌好,一个袭人是相貌不差脾气更好。袭人当然知道老祖宗给宝玉的目的,所以早早的就迁就了宝玉的欲望。晴雯虽然也知道自己的地位,但因为心高气傲,没有经过正式的“小老婆认证”就不肯低头,所以就吃亏了。贾宝玉的爸爸贾政给宝玉准备了一个小老婆。第七十二回里,贾政对自己的小老婆赵姨娘说,“我已经看中了二个丫头,一个给宝玉,一个给环儿。”贾政为什么只准备一个呢,因为贾政知道,另一个并不需要自己准备。特别是宝玉,老祖宗不会不管,也不能不让老祖宗管。自己给一个,只是尽自己作为父亲的一份责任。贾宝玉的妈妈王夫人给宝玉准备了二个小老婆。宝玉的妈妈王夫人也给宝玉准备了二个小老婆。其中的一个是袭人。选袭人,王夫人是拣了一个便宜,因为,袭人是老祖宗给宝玉准备的二分之一。王夫人给宝玉准备第二个小老婆,就是玉钏儿。王夫人嘴上不说,心里对玉钏儿的姐姐金钏儿之死还是有点后悔的。再说,这个玉钏儿的脾气不像姐姐那样阳光,性格比较收敛。所以,王夫人才会考虑提拔玉钏儿做宝玉的小老婆。玉钏儿吃双份儿的革命意义,就在于此。贾宝玉自己认为自己有二个小老婆。第六十二回里,宝玉和黛玉聊天,说到家里人多开销大,应该节省一点才行,宝玉笑道:“凭他怎么后手不接,也不短了咱们四个人的。”黛玉听了,转身就往厅上寻宝钗说笑去了。为什么不理宝玉就走了呢?因为这句话的意思,就等于明白告诉了林黛玉,她在这四个人中是什么地位。可是宝玉为什么说是“四个人”,而不说二个人?因为还有就是二个小老婆这二个人是不能没有的。这一点宝玉完全明白。没有了这二个小老婆,就等于被否定了在贾府中作为一个“爷”的地位。林黛玉从来不吃袭人的醋。我们知道,林黛玉是个醋劲很大的小妞,动不动就吃醋,可是她从来就没有吃过袭人的醋。而是高高兴兴地叫袭人“嫂子”。这就说明了连林妹妹也知道,贾府里的男人是不能没有小老婆的。同样,王熙凤醋劲再大,也只好把自己的丫头平儿献出去给贾琏做小老婆。袭人不是宝玉的小老婆。不过,虽然人人都把袭人看做是宝玉的小老婆,但其实袭人不是宝玉的小老婆。因为没有正式收房,没有经过“小老婆认证”这道手续。顶多,只能算半个小老婆,就像平儿一样。有小老婆的实质,没有小老婆的名义。当然,没有小老婆的名义,不等于没有小老婆的名气。连贾芸和外面的妓女云儿也知道袭人对于宝玉来说意味着什么。第四十八回,写鸳鸯的嫂子说:“当着矮人,别说矮话……这二位姑娘并没有着你,小老婆长,小老婆短,人家脸上怎么过得去?”袭人平儿忙道;“你倒别说这话,她也并不是说我们,你倒别拉三扯四的。你听见那位太太、大爷封了我们做小老婆?”为什么要在结婚前先有小老婆?如果贾府的习惯,在正式结婚前就先有了小老婆,会不会不利于正式的婚姻关系?其实不会,先有了小老婆,是更有利于夫妻之间的和谐的。因为,这样一方面可以让这个“爷”起到操练操练、演习演习、解决解决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大老婆和丈夫在正式结婚的时候,可以有小老婆来服侍。一般的丫头,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是不适合服侍新婚夫妇的。所以,在《红楼梦》中,小老婆又叫侍妾。从这个关系上来说,现在的一百二十回的版本没有让袭人经过正式的小老婆认证,是比较遗憾的。你看,宝玉的表哥、薛宝钗的亲哥哥薛蟠在正式结婚前,薛姨妈就让香莲从“候补小老婆”正式转正后,给了薛蟠。宝玉既然是老祖宗疼爱的孙子,同时也是荣国府的嫡系,如果没有了这样经过正式收房的小老婆,却让他的庶出的弟弟贾环在正式结婚前就收用了二个小老婆的话,连作为嫡妻的王夫人的面子上也过不去。宝玉也就不是宝玉了。《红楼梦》也就不是《红楼梦》了。宝玉的小老婆都到哪里去了?所以,如果老祖宗和宝玉父母的愿望全部实现的话,宝玉应该可以有五、六个小老婆的。当然,全部实现的可能性已经没有了,因为晴雯被王夫人找借口赶走了。另一个袭人,也是王夫人准备的二个人中的其中之一。不过,为了表示父爱,贾政的一个是不会少的,因为贾政给宝玉的弟弟贾环也准备了一个。给庶出的弟弟不给嫡系的哥哥,情理上说不过去,面子上更说不过去。所以,虽然王夫人也给宝玉准备了二个,但贾政的一个是不会少的。这么一来,宝玉就应该有三、四个小老婆了。另外,新娘子说不定也会带来一、二个。有四个小老婆多不多?不多!你只要看看金庸的《鹿鼎记》就知道了。连爆发户韦小宝都可以有六个小老婆呢。在贾宝玉生活的时代,小老婆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所以,贾宝玉有好几个小老婆一点也不奇怪,没有小老婆才奇怪。宝玉屋里的丫头数量远远大于其他兄弟,宝玉的小老婆数量比别人多一倍,也是可能的。因为宝玉的小老婆名额多,所以连怡红院的小丫头四儿也看到了希望,悄悄对宝玉说,“同一天生日的是夫妻”——毛遂自荐要做宝玉的小老婆。如果宝玉只有二个小老婆的名额,当然是轮不到四儿的,但如果宝玉可以有六、七个小老婆的话,四儿的希望就大了。根据脂砚斋的评论,袭人离开的时候说过:“好歹留住麝月。”可知在原作中袭人和麝月最后成为了宝玉的小老婆。这是符合作者一贯的构思的。麝月顶替的是晴雯的空缺。对于宝玉来说,二个是最少的了。按照他在书中的地位,翻一倍也应该是符合逻辑的。读者可能会问,既然贾宝玉起码应该有二个小老婆,而且还是“没有小老婆才奇怪”,为什么我们现在却一个也看不到呢?这就不用问了,这说明了后四十回里有很大的问题。在我们看到的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里,贾宝玉的小老婆一个也不见了。她们都到哪里去了哪?是被高鹗贪污了吗?难道说,高鹗那厮知道,将来的中国到了社会主义的时候,是要实行一夫一妻制的,为了符合将来的中国法律,所以就把贾宝玉的小老婆全部赶走了?这样的解释当然是个玩笑。我想说的是,我之所以要告诉你贾宝玉应该有几个小老婆这样的事实,只是希望你明白,曹雪芹在后四十回里写的故事,并不是原作者写的真的《红楼梦》。

纵观《红楼梦》文本,对于薛宝钗的年龄都没有明确的点出。但宝玉称宝钗为姐姐,可知宝钗因比宝玉略大一两岁。在程高合作(仍有争议)出版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的最后一回中点出了宝玉的年龄为十九岁,可知在《红楼梦》中宝钗应为二十一二岁。她嫁给宝玉时大约为十九岁,再者说《红楼梦》后四十回并非出自曹雪芹之手,情节的发展在一定程度都不符合曹雪芹的原意,在时间就更不用说了,一切仅是推测。

  不能把后40回算上!

  就是不算上这里的年龄也让人头晕

  宝玉比黛玉大一岁,宝钗比宝玉大两岁,薛蟠比宝钗大两岁,薛蟠又叫王熙凤表妹,贾蓉可比黛玉大十岁

  贾琏,今已二十来往了。亲上作亲,娶的就是政老爹夫人王氏之内侄女,甲戌侧批:另出熙凤一人。今已娶了二年。

  这位珍爷倒生了一个儿子,今年才十六岁,名叫贾蓉。甲戌侧批:至蓉五代。

  如今长了七八岁,虽然淘气异常,但其聪明乖觉处,百个不及他一个。

  在家时亦曾听见母亲常说,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小名就唤宝玉,甲戌侧批:以黛玉道宝玉名,方不失正文。

  黛玉只带了两个人来:一个是自幼奶娘王嬷嬷,一个是十岁的小丫头,亦是自幼随身的,名唤作雪雁。甲戌侧批:新雅不落套,是黛玉之文章也。贾母见雪雁甚小,一团孩气

  门子道:“这一种拐子单管偷拐五六岁的儿女,养在一个僻静之处,到十一二岁,度其容貌,带至他乡转卖。当日这英莲,我们天天哄他顽耍,虽隔了七八年,如今十二三岁的光景

  寡母王氏乃现任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之妹,与荣国府贾政的夫人王氏,是一母所生的姊妹,今年方四十上下年纪,只有薛蟠一子。还有一女,比薛蟠小两岁,乳名宝钗

  袭人本是个聪明女子,年纪本又比宝玉大两岁,近来也渐通人事

  还有很多这里不多说了

  如果按照书上的说法,这年龄已经是一团乱麻了,我觉得看红楼千万别管时间问题,太精细的话一定吐血

  我当初一算王熙凤才11岁就嫁了两年了,头都快炸了,最要命的的是还有了大姐

  如果黛玉进府是6岁,雪雁10岁,宝玉7-8岁,袭人9-10岁,贾母为什么说雪雁甚小,一团孩气

  不过书中很多行为举止也好像在说明宝玉很小,时间矛盾,年龄矛盾,我已经不太看这些了

  摘一篇:

  红楼梦中主要人物的年龄

  1921年,詹姆斯·乔伊斯在他的不朽名著《尤利西斯》出版之前,对为他作传的画家弗兰克·伯真说:“我在这本书里设置了那么多迷津,它将迫使几个世纪的教授学者们争论我的原意。这是确保我声名不朽的唯一捷径。”

  乔伊斯可谓一语道破天机。而《红楼梦》的作者却走得更远,不但给我们留下重重迷雾,而且干脆就不肯把它写完。谁说完整的东西才是美的呢?八十回的《红楼梦》不是更美吗、它的作者的声名不是更长久吗!可是后来人怀着高山仰止的崇敬,却还是不免庸人自扰,试图作出一个完美的答案来修憾补缺,是不是很可笑?

  红楼梦中人物的年龄也是这些迷题中的一个。显然,作者胸中自有丘壑,但是他却绝不肯平平道来,总要在你不留神时悄悄给你一点提示,看你是否仔细读过此书。而且,还经常与读者开小小的玩笑,弄出一点前后不符来,扰论人们的视线。所以,在《红楼梦》里猜谜危险万分,任何胸有成竹以为找到答案的人,转瞬之间就会发现自己已被驳得体无完肤,眼看着别人踩在自己之上又呈现出新答案。

  分析红楼梦中人物年龄从哪里开始呢?首先,三个主要人物的相对年龄已尽人皆知,黛玉小宝玉一岁,宝玉小宝钗一岁。然后,当然是回到小说开头,追本溯源的查找。小说以甄士隐开始叙述,甄士隐年过半百,女儿英莲年方三岁时,梦到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着石头去贾府投胎,则英莲比宝玉大三岁了。

  接着又表贾雨村为五岁的黛玉作塾师一年有余,然后送黛玉去贾府省亲,则黛玉入贾府时当为七岁,宝玉则该是八岁了。接着又回到贾雨村处,贾雨村走贾政门路,两个多月就授了应天府,到了应天府就判了“葫芦案”,按门子说:英莲当时十二三岁,宝玉小她三岁,则当宝钗进贾府时,宝玉不到十岁。此与前述黛玉年龄与相隔时间推算,基本相符。

  贾宝玉神游太虚境一段,时间是在“梅花盛开”时(我生在东北苦寒之地,不知道北京梅花何时盛开,想必是腊尽春回之时了),按照前后叙述来看,与宝钗进贾府时间相差不多。也就是说,宝玉初试云雨情是在十岁出头顶晚不到十一岁的时候了。是的,有点可怕,就象说黛玉七岁进贾府,怎么就知道这么多事啊?哎,小说嘛,作者依己意创作,读者总要跟的上,把自己跟作者笔下神仙一流的人物比,现任不合事。你看贾雨村说黛玉言语举止不于凡女子相同,五六岁就知道母讳,现在恐怕有不少成人也不知道为什么黛玉不肯写“敏”字吧!

  接着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之后周瑞家的送宫花前,在薛姨妈处见到英莲(香菱),还是个“才留头的小女孩”,不知道这是不是所谓及笄,看文中描述,也就十四五岁吧,仍然与前述时间相符。

  此后,叙述基本没有间断,容易一步步推算时间,其间可能某一回忽然明确指明了时间,正好是读者校正与作品时差的时刻。以前看过一本带评注的红楼梦,不但人物年龄都已推算出来,连生辰属相都有了,可是具体的东西却一点记不住了,其实,读红楼也在似有似无半真半假间最妙,太认真了反倒不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位如有年龄方面的意见肯垂教,不胜欣喜之至。

黛玉是二月的生日,所以还只有11岁,宝玉是4-5月的生日,所以是12岁。

宝钗是1月的生日,但在省亲后,所以当时是14岁。不过很快就15岁了。当年的元月二十一给宝钗办了及笄礼。

湘云叫黛玉姐姐,但比后来的宝琴大,年纪应该也差不多,所以当时也是岁10、11岁的样子。但她是史家的人,所以元春省亲没接她去的道理,不在场。

王熙凤的年纪没说过。不过黛玉六岁进府,王熙凤已经嫁过来了,那时可能没孩子,但已经开始掌家了。算是16、7吧,最少也有23、4了。

贾母的年龄在文中有过冲突。按照三十九回的说法应该是七十左右(比七十五的刘姥姥小几岁),但是按照七十一回贾母八月过八十大寿的说法,元春省亲时应该是80-3=77岁。

红楼梦里面十七回到五十三回是一年(第一春)。

五十四回至六十九回是一年(第二春)

七十至七十一回是一年(第三春)

七十一回贾母过寿另起一年(三春过后)

关于贾元春的结局,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解不开的谜语,有人说是因为高鹗先生在续写红楼梦地时候出现了问题,因为他地思想在续写红楼梦当中和曹雪芹先生在著写楼梦中所倾注的思想出现了偏差。在后四十回续书当中,贾元春的结局直接被改写成了简单病死。但其实如果看过整本红楼梦原著的读者应该都知道,后四十回续书当中的情节出现了很大偏差,不是说贾元春不可能病死,但是放在当时的那种政治环境之下,贾元春的结局应该不是病死,而是另有隐情。

在金陵十二钗当中,贾元春排名第三位,是整部红楼梦当中至为关键的一位人物,尤其是在沟通贾府和皇族之间的关系上,贾元春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她是推动贾府关系和皇族关系的核心人物。其中书中提到的“元妃省亲”就是很核心的一次事件,通过这次事件,能够从侧面很直观地突出贾府由盛转衰的变化。从另一方面来看,元妃省亲这个事件更在很大程度上提前预示了贾元春的逐渐褪色,同时也暗含了元春的悲惨结局。

贾元春上位的同时,更是死亡的预兆

贾元春和贾宝玉同父同母,他们两姐弟都是贾政和王夫人所生,迫于某种政治上的目的,贾元春从小就被贾府送到了宫中,选做女史。所以从这里来看,贾元春的出身,似乎就是一种上天注定的政治礼物,如若不然的话,贾府也不用从小就把这大观园当中最为尊贵的大**送到皇宫里去。贾府的这种举动,和贾府当时所面临的政治局势有着很大关系,因为贾府发展到贾政这一代,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前途可言了。

从小就被送到宫中当女史的贾元春,之后能够做到贤德妃的位置,放眼于清朝的背景,这种天差地别的悬殊差别并不是不可能,但这种可能性实在是太过渺小了。所以说曹雪芹先生之所以会构造这样的情节,这当中大有“欲抑先扬”的味道,想要日后贾府变得家破人亡,那么首先就要先把贾府捧的高高的,然后捧的越高,也就摔得越惨,这就是当时皇家的一种计划。

在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时候,就已经点明了贾元春的处境,当时的贾元春就因为贤孝才得而被选到宫中,成为女史了。再到后来,几乎是短短时间之内,贾元春就已经入选凤藻宫了,此时此刻,贾元春的地位也就随之上升。能够成功地进入凤藻宫,当时的贾元春已经从女史被加封到了贤德妃的位置,从女史到嫔妃地位的飞跃,恐怕整个大清朝的后宫佳丽也没有这般福分。

只不过现在说是福分还是有些早了,伴随着贾元春被加封为贤德妃,后面就是人人皆知的元妃省亲了。因为元春地位的上升,导致整个贾府上下都沉浸了一片欢庆当中,就连最懂人情世故的贾母都没有深谙出这其中的道理,可见当时贾府已经陷入到了怎样的一种危险处境当中!贾元春回家省亲的日子,正巧赶上了传统节日元宵节,贾府不惜挥霍重金而修建大观园,因为元妃省亲是贾府莫大的荣幸。

大观园当时迎接贾元春的场面,可谓是天上人间,仅此一绝啊!我们这个时候便可以联系到曹雪芹先生写这个情节的历史背景,那就是康熙皇帝南巡、曹家接驾康熙皇帝的宏大场面。曹雪芹先生把自家的遭遇基本上全都融入到了对红楼梦的描写当中,不过也就是元妃省亲等这个情节,在我看来,才是最能突出联系曹家现实的一处。雍正上台之后,曹家的结局难道不是一种“兔死狗烹”的场景吗?

元妃省亲之时,贾府达到了荣华富贵的顶峰,但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虚假构象,实际上当时贾府到底有多大的财力,恐怕读过红楼梦的读者都知道,这也怨不得旁人说“贾府修建大观园的钱是从林黛玉那里得来的”,因为当时贾府的财力水平真的是一天不如一天,简直就可以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来形容。贾母形容当时的贾府算不上是上等人家,充其次也就是中等人家的水平,其实已经暗含贾府衰败的迹象了。

贾元春的地位不断得到攀升,最终荣获贤德妃的身份。伴随着贾元春在皇宫地位的攀升,贾府在此期间的地位反倒是一种不升不降的状况,充其量也就是在元妃省亲的那一天,让贾府红红火火体面了一次。当时或许只有皇族的那几个人知道,贾府已经离日落西山不远了。因为贾元春在省亲完毕、踏出贾府、踏进宫门的那一刻之后,她的死已经是注定的了,贾府家破人亡的衰败之局也已经定了。

贾元春患病而亡的不可信性

如果只是根据后四十回的续写内容,那么贾元春在字里行间的描写确实就是因病而死,但这似乎根本就不符合前八十回的铺垫伏笔。因为我本人不是专门的红学研究者,所以说,对于贾元春的真实死因,我也仅仅是表达我个人的猜测罢了。高鹗先生续写的后面章节同样很精彩,文笔也很优秀,但不论怎么看,它也接不上前八十回的情节和作者内涵的情感思维。

贾元春离世的那一回标题为“因讹成实元妃薨逝”,关于贾元春因何去世的具体描写是:

“圣眷隆重,身体发福,未免举动费力,每日起居劳乏,时发痰疾,因前日侍宴回宫,偶沾寒气,勾起旧病”。

好在元春能够在临死之前再见自己家人一面,听到元春即将不久于人世的消息之后,贾母和王夫人匆匆忙忙地便坐着马车来到了皇宫,得到皇上的允许之后,她们在元春临死之前见到了她,一位是自己的祖母,另一位是生自己养自己的母亲,即便当时贾元春心中有一种难以抑制的激动之情,毕竟能够在死之前见到自己的亲人,但当时贾元春的状况已经不如人意了。

“见元妃痰塞口涎,不能言语,见了贾母,只有悲泣之状,却无眼泪”。

通过这段描写,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贾元春当时心里是难受的,因为他有悲泣之状,但是却没有留下半滴眼泪,临死之前的贾元春不能说话,如果真是得病去世的话,那么这种病也未免太奇怪了吧?这种举动也就不得不让我怀疑,贾元春只有悲泣之状、并无眼泪的背后,是不是想要说明一些什么东西?

再来看这里,后四十回当中,贾元春去世时候是四十三岁,但你再回过头去看前八十回有关贾元春年龄的情节。我们依照贾宝玉挨打时候的年龄来看,因为只有这个情节才能更好地反映出贾元春的真实年龄,挨打时候的贾宝玉十三岁,身为大嫂的李纨也才二十多岁,就连宝玉元春的母亲王夫人都还不到五十岁,那贾元春死的时候是四十三岁,又怎么会可信呢?

贾宝玉结婚的时候,距离贾元春去世的时候,中间并没隔多长时间,而当时贾宝玉结婚的年龄才十九岁,贾元春是贾宝玉的姐姐。所以无论如何,贾元春死的时候都不可能四十三岁,只能比四十三岁小很多,最多不超过三十岁。果真按照后四十回的续写来理解前八十回的情节的话,那整本红楼梦就全都乱套了。这算得上是一个疑点,年龄上的巨大悬殊,同样不可否认地折射出了贾元春之死的离奇。

还有最充足的一项证据,能够佐证贾元春死亡的离奇性,整部红楼梦的主旨核心就是政治二字,如果贾元春仅仅是简单的得病而死,那很显然已经偏离主题了。在曹雪芹先生笔下的贾元春,先生给她的笔墨虽然不是很多,但贾元春却是贾府命运发展的一个关键人物。所以说,只要每次贾元春的出场,曹公的描写都很到位,其中暗含深意的部分也有很多。

难道这样一位曹公特意塑造的女性人物,她的结局,就该被这样草草地一笔带过吗?绝不可能,贾元春的死一定会带有政治色彩,与其说是得病而死,倒不如说是受人陷害、染病而死。毕竟在前八十回当中含有特别多的暗示情节,贾府和皇宫朝廷的政治斗争不绝如缕,贾元春的死和政治密切相关,简单的患病而死,实在是难以说服所有人。

既然种种端倪都指出贾元春并不是简单的患病而死,那么贾元春的真实死因到底是什么呢?她究竟是被谁陷害而死的呢?既然我上面已经挑明:贾元春之死和政治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那么贾元春的真实死因就是政治所迫,或许害死贾元春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站在利益上的政治集团,而这里所谓的政治集团,就是站在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对立面的皇族集团。贾府的存在,以及四大家族的存在,对于朝廷来说,是一个棘手般的存在。

自古以来就讲究着“不断加强皇权而分割相权”,进而达到加强中央集权制、君主专制的根本目的。就像当初雍正皇帝在康熙皇帝死之后抄了曹雪芹家一样,如果雍正皇帝任凭曹家继续存在的话,那他又怎么可能会给满朝的文武百官和天下的人民一个交代?曹家所亏欠的资产和曹家人的生性作为,促使雍正绝不会容忍曹家的存在。贾府对皇族的威胁,同样也在反映着日后朝廷不会容忍贾府的存在。

亮郎说

既然贾府的衰亡局面已定,那么贾元春也就再也没有利用价值了,对于以皇上为首的皇族集团来说是这样,其实对于贾府来说也是这样,即便贾元春的地位如何尊贵,当时的她也难凭一己之力而拯救整个江河日落的贾府,说的肯定一些,不是难以拯救,是根本就拯救不了。

贾元春回贾府省亲的场面,虽然声势浩大,但当中的零碎画面和言语也已经暗示了贾元春和贾府的悲惨结局,比如当中提到的“盛筵必散”、“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还有就是“乐极悲生”、“树倒猢狲散”和“登高必跌重”,种种迹象都已经注定了贾元春那不幸的、悲惨的结局。

看到贾府最后家破人亡的样子,其实再回过头来看贾元春的死,我倒觉得贾元春在贾府衰亡之前的死是一种解脱,毕竟她没有亲眼看到贾府最后家破人亡的样子。但当他面对着贾母和王夫人的时候,说不出一句话,流不出一丝眼泪,心中却在默默地向贾府人说着这样的一句话:我能做的已经做了,扭转贾府的命运,我实在是办不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3468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8
下一篇2023-11-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