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简爱中的这段话

赏析简爱中的这段话,第1张

细看这段话,应该是罗切斯特先生向简爱求婚后的第二天。

罗切斯特先生出于满腔爱意,告诉简爱希望用自己的财富给简爱精心装扮,出于爱她,希望给她一切最好的。

简爱回复了上面这段话,这段话体现了她即使面对富有的罗切斯特也保持着特有的朴实,认清自我的性格特点;表现出自尊、追求真我的个性特点,希望追求平等自由爱情的心情。

姿色平庸的人究竟如何才能获得爱情?

这是一个看似无礼但却能引起关注的问题,《简爱》(Jane Eyre)这部小说似乎给了我们一些指引和参考:究竟什么样的人更容易收获婚姻和爱情。

书中的主人公简爱走的是内涵修养的发展路线:她倔强、勇敢、坚强、善良,富有独立意志和斗争精神,这些优秀的内在品质是她能够从逆境走向顺境,最终获得幸福的关键所在。

-1-

人格独立

大凡经典文学,不难发现女主人公均是有血有肉、性格独特、极富魅力的形象,像《飘》中的斯嘉丽,《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虽然命运遭遇各有不同,但有一样或许是不可或缺的,那便是美貌。美貌是一种终极武器,就像一件华丽的外衣,当你披上它,便散发着光环,仿佛拥有了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将一切不可能都会化为可能。

《简爱》是个例外,书中的女主人公简爱不仅相貌平平,而且从小失去了双亲,一无所有、无依无靠。被寄养的命运和贫穷让她的内心深处充满了自卑,而虐待和苛责却激发了她性格中倔强和不屈的精神,面对不公平的待遇,她没有选择妥协和退让,向命运屈服,她选择 奋起反抗。

正如开篇所写:

以及她在Lowood学校对她的好友海伦说:

如果你细心阅读,甚至会发现童年时期的简爱甚至是叛逆的,她饱受歧视,却又不愿意迎合他人,成为别人的附属品。她极度自卑又极度的自尊(好强),从后来简爱离开罗切斯特也可以看出这一点,但恰恰是这样矛盾的个性和这种反叛的精神,才造就了简爱独立而强大的人格。

-2-

自立精神

简爱不仅在人格上独立,在生活中也体现出自立的精神。要知道在18、19世纪的英国,婚姻几乎是女性生存下去的唯一的出路。当时的英国正处于严峻的变革时代,男性的金钱和地位主导一切,女性只是整个社会的附属品,依靠男性的施舍才有存活的可能,甚至沦为男性的玩物或奴隶。尤其是没有财产继承的女性,地位是非常低下的,连奴仆都不如。

出生在那个时代的简爱,独立和自立精神几乎贯穿了她的整个人生:她靠自己的能力当上了家庭教师;即便是赢得了罗切斯特的爱,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工作;当她流浪在荒原时,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本事打零工生存下去;直至遇到了圣约翰,她让圣约翰帮助她找到一份乡村教师的工作,虽然待遇不高,学生也都是粗野的乡村丫头,用圣约翰的话说就是“埋没了你的才华”,但简爱还是十分欣喜地接受了这份工作。

简爱迫切追求的是一种经济独立和精神平等,她十分渴望自由,这种独立和平等正是实现自由的基础。

-3-

爱一个人,要先学会自爱

简爱为什么离开罗切斯特?

有人说简爱离开罗切斯特是因为她内心的自卑,她始终觉得自己配不上罗切斯特。事实上恰恰相反,当得知罗切斯特已经有一个“疯”妻子时,简爱选择离开罗切斯特正是出于 自爱 ,她不愿意将自己置身于如此混乱的情感纠葛之中。

罗切斯特是贵族,简爱是平民。当简爱发现自己爱上罗切斯特时,她非常明白自己与罗切斯特之间地位悬殊,但她并没有因此放弃,她坦然面对自己的感情并努力争取、不卑不亢。因为她认为每个人在灵魂层面都是平等的,这时候她已经从童年的自卑阴影当中走了出来。

原谅我此处引用了大段的英文原文,因为这段描述几乎是这部作品的“灵魂”,任何的译文都无法描述其神韵之万一,这是简爱发至内心的对于平等和自由的呼唤和呐喊,也许这番言论在现在来看没什么,但在18、19世纪的英国,当时算是非常惊世骇俗的言论了。

正是由于简爱对平等和自由的追求,她不愿意沦为罗切斯特的情妇,虽然他们两情相悦,虽然罗切斯特的“欺骗”情有可原,她自己甚至深切的同情罗切斯特的遭遇,但是她还是选择了离开罗切斯特,离开桑菲尔德庄园。

她几乎是逃着离开了桑菲尔德庄园的,但这并不是逃避,而是她无法抵制那种诱惑:想要回到罗切斯特身边,放弃自己的坚持,后退一步,回到爱人的怀抱,那里就是天堂。

-4-

选择与奉献

《简爱》中提到了四种婚姻关系:第一种是罗切斯特和“疯”女人的婚姻,属于家族联姻、权钱交易的产物;第二种是基于宗教使命(压迫性质)的婚姻,圣约翰向简爱求婚,邀请她一起去东方传教,而简爱对圣约翰则只有亲情;第三种是罗切斯特与“疯”妻子婚姻曝光之后,简爱如果留下来,将要面对的婚姻关系,简爱将会成为罗切斯特的情妇;第四种则是罗切斯特经历大火之后,烧伤残疾,简爱重新回到罗切斯特身边,成为他名正言顺的妻子。

很容易选择不是吗?简爱并不是一个浪漫主义者,她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她追求的婚姻是建立在经济独立、精神平等、两情相悦的基础之上的,她的选择也是合乎情理而实际的。

整部小说对爱情的描写没有任何低俗、露骨或色情的画面,但你却如同亲身经历般感受到简爱与罗切斯特缠绵悱恻的爱情和浓浓情意,体验那种从精神到肉体的欢愉。正如简爱在结婚十年之后,对这一段情感的描述:

这种相伴的宿命和灵魂的交融,恰如赵孟頫的《我侬词》中所描述的“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的一种境界,也并不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融,或褪色半分。

至于开篇的问题,有句话怎么说来的?女人,不因美丽而可爱,而是因可爱而美丽。

参考资料:

1、北京师范大学公开课《西方文学》;

2、<Jane Eyre> by Charlotte Bronte;

一样。据知乎查询简爱表白和罗切斯特求婚一样。《简·爱》的结构是一种《神曲》式的艺术构架。简爱经历了地狱(盖茨赫德和罗沃德)的烤炙,炼狱(桑菲尔德和沼泽地)的净化,最后到达可大彻大悟的天国着一理想境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35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7
下一篇2023-06-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