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小孩结婚,多久上海户口能上来?你问的是知青小孩本人呢?还是与知青小孩结婚的那个人呢?
知青小孩本人:原由本市经动员、分配去外省市工作现已被批准回沪落户的人员,其生育的子女从未就业、未婚未育、实际生活基础长期在本市、年龄不超过25周岁的,可准予在父(母)户口所在地落户。
知青小孩(已落户上海)的配偶:外省市人员(指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无业人员,下同)与具有本市家庭常住户口的居民(指在本市已登记常住户口满10年)依法办理婚姻登记满10年、年满35周岁,可准予其在配偶户口所在地落户。
经常都会刷到无数关于“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娃”的视频。
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结婚生娃?
很多人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多数是这3种情况。

1、 生活压力太大了。
有很多媒体做过街头采访,随机问路上的年轻男女是否想结婚。
很多男人说:不想结,结婚费用太高了,不仅要买房,还要给高价彩礼,很多女人还特别作,想想都觉得累,不如一个人轻松自在。
很多女人说:合租式婚姻,丧偶式育儿,伺候完大的伺候小的,剪不断理还乱的婆媳关系,还可能让自己的事业发展受阻,何苦来?
当被问到,若将来结婚,是否会考虑要小孩?
男女很统一,都说:不想要小孩,养娃成本太高,会大大降低生活品质。
年轻人内在的结婚生娃动力不足。

不仅年轻人看淡了婚姻和生娃,很多老人都表示,儿女是否结婚,是否生娃,随他们自己。
有的老人甚至能接受儿女丁克。
他们说:现在子女也靠不住,养娃太累了,还不如自己手里有钱,以后老了住老年公寓。
现在老一代也不催婚催育了,年轻人结婚生娃的外在压力也直接消失了。
PS:
当然,这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当外部压力消失了,结婚和生娃才能回归它的本位,变成一个人真正的自主选择,这也会迫使年轻人更慎重地对待婚姻和生育。
毕竟,你没办法再去甩锅,只能自己负责到底。

2、 对婚姻的消极态度。
现在离婚越来越普遍了。
已婚夫妻的婚姻问题似乎也越来越多,什么家庭暴力、婚内出轨、冷暴力等等。
你随时都能刷到无数这类新闻或帖子。
比如,去年引发热议的“林生斌事件”,不知动摇了多少人对婚姻的信心。
再比如前段时间那个西安王女士被家暴的事件,更是让人心惊肉跳。
据说,这位李女士是一位全职妈妈,她的丈夫因为一些家庭琐事,对她实施了家暴。
在她提供的视频中,她的丈夫挥舞着双拳往她头上砸。
而他们的孩子当时就在旁边,目睹了爸爸对妈妈施暴。
真的恶劣至极!

在视频下方有上千条这样的评论:
建议不要结婚,好好活着。
婚姻带给女人的只是折磨。
难怪现在好多人宁可选择单身。
自己挣钱自己花,不要看人家脸色。
又是恐婚的一天。
宁可女儿不结婚。
这类的视频太多太多,婚姻中的种种不堪越来越多地曝光在人们面前,很难不让人,尤其是女性产生恐婚心理。

3、 “男强女弱”的思维定势。
携程梁建章建议女性在择偶观念方面放开,不一定非要找比自己更强的,要接受男性不如自己,也呼吁男性接受比自己更强的女性。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在我们的传统意识中,男人是家庭的顶梁柱,是一家人的依靠。女性自然希望自己的丈夫比自己强大,而男性则倾向于寻找比自己弱一些的伴侣。
而如今,我国女性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在各行各业崭露头角,发展得越来越出色,在某此领域,甚至超越了男性。这其实是一件好事。

但如果抱着传统的思维,还是去追求男强女弱的婚姻,就难免会出现一种尴尬局面。
刚起步的男性很难满足女性慕强的需求,而事业小有成就的男性往往拥有更多的选择,这使得女性择偶的竞争压力变得特别大。
最后的结果就是,普通的男性,尤其是大量的农村男性,很难找到对象,而城市里聚集的大量优秀女性也很难找到匹配的另一半。
结婚变得越来越难,还谈什么生育呢?

以上3条是绝大多数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娃的主要原因。
能提供佐证的数据、实例很多,网上一抓一大把,以致于我这个已婚已育的中年girl都觉得,现在结婚好累,生娃好累。但再往深里想,又会发现,好像有哪里不对劲呢。
具体是什么呢?
没错!就是网络效应!身处网络世界的我们,很多时候看到的未必是事实本身。
1、 结婚生娃成本并没有网传的那么高。
我们这里只说说结婚的成本。
我问过我身边的朋友,发现我们这代生于70、80年代的人,没有一个拿到过彩礼的。
唯一一个拿了2万所谓彩礼的,都是她老公为了安慰她(因为两人家在农村,还是有彩礼意识的),直接婚前转了2万给她做她的私房钱。
而我的其他朋友,直接连提都没有提过要彩礼。
看过一个全国彩礼地图,有时候都会想,是不是咱们太看低自己了?不要钱就嫁了?

至于房子,身边的朋友结婚买房,多数都是男女双方共同出资付首付,婚后两人一起供房,或是男方出首付,女方出装修,算起来费用差不多,或是没钱买房的,就直接租房过渡。
谁说结婚一定要买房,要办婚礼,要买钻戒呢?
网络呈现给我们的都是真实的吗?
这真的值得思考!
婚姻关系可能就是从过分注重经济效益时开始改变的吧。
以前结婚是两个人相互看对了眼,一起组建家庭,有经济利益的考虑,但也会更注重安全感、情绪价值、幸福感的获得。
现在结婚似乎更像是找一个利益共同体,是合伙开公司,更注重经济利益和物质基础。
都恨不得公司能做大做强,可不得找个靠谱有实力的合作伙伴吗?

2、 网络稀释了婚姻能提供的情绪价值。
传统婚姻能提供的情绪价值,在互联网异常发达的今天,你可以找到很多替代品。
你想要有归属感,你可以轻易找到不同的圈子,自驾游、组队打游戏……
你想有快乐,会有大量的娱乐产品等着你,海量的影视资源,综艺节目……
只要你对人际沟通的层次要求不高,你随时都可以跟不同的人建立关系链接。
相对来说,组建家庭,跟另一个人建立亲密关系,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经营、磨合,想要获得高质量的情绪价值,成本高多了。
既然一个人也能过得挺开心,又何必劳神费力去结婚呢?

3、 男女对立被网络夸大了。
男女双方确实是有很多差异的。
在之前一期视频中,我结合BBC的一项全球性格调查,有详细的论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我之前的视频。

这些男女之间的客观差异,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基因当中。
但不知何时起,这种差异被夸大,慢慢将男女对立了起来。
女性被打上了“拜金”,“现实”,“贪婪又懒惰”,“总想靠男人”,“作”等标签。
男性则被认为是“没责任心”,“朝三暮四”,“大男子主义”,“结婚就是想找免费保姆”等等。
男人工作,被说是为女人当牛当马。
女人生娃,被说是为男人传宗接代。
网络是个放大器,当这些以偏概全的认知被广泛传播以后,会让男女之间对彼此产生明显的偏见,充满了负面评价。
而如果从一开始就无法敞开心胸去接纳对方,那么,男女之间想彼此融合是很难的,更不要说相知相爱相守了。

写在最后:
我们每天接收着海量的信息,我们看似越来越精明了,但其实早已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现在的推荐算法,会投你所好,给你想要的,迎合你的认知。
最后,我们失去了感性的生命力,认知也变得越来越狭隘、固化。
你慢慢会认同,结婚真的没啥意思,单身挺美好的。
当然,我并不是说单身就不好,也不是说每个人都必须要选择结婚。
事实上,真的是有一部分不适合进入婚姻,这种人结了婚,是祸害他人。
但还有一部分是因为对婚姻的错误认知,随波逐流地选择了单身。
只是想劝那些盲目的人,别傻傻地看着网上的各种有毒言论,别傻傻地被代言了而不自知。
话是他们在说,而生活是自己的。

一直很喜欢一位知识博主说的一句话,他说:“如果你不是一个物质的男孩或女孩,为什么你就笃定自己不能遇到另一个和你一样不物质的男孩或女孩呢?”
想想我们上大学的时候,你打球好,有人喜欢,你演讲好,有人喜欢,但工作以后,变成了只有有钱才有人喜欢。这难道不是太悲哀了吗?。如果用钱去衡量所有的一般等价物,那么一切都会变得急功近利!
愿我们都能回归初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