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昏义的婚礼习俗

礼记·昏义的婚礼习俗,第1张

古代的婚姻礼仪——六礼。指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一娶亲程式,周代即已确立,最早见于《礼记·昏义》。以后各代大多沿袭周礼,但名目和内容有所更动。汉平帝元始三年(公元三年)曾命刘歆制婚仪。汉朝以后至南北朝,皇太子成婚无亲迎礼。而从东汉至东晋更是因社会动荡,顾不得六礼,仅行拜时(拜公婆)之礼,连合卺仪式也不要了。直到隋唐,皇太子才恢复行亲迎礼,帝室成婚也照六礼行事。宋代官宦贵族仍依六礼,民间则嫌六礼繁琐,仅行四礼,省去问名和请期,分别归于纳采和纳征。《朱子家礼》连纳吉也省去,仅取三礼,三礼也成为明代的定制。清代仅重纳采、亲迎二礼,中间加女家铺房一礼。清代《通礼》载,汉官七品以上才实行议婚、纳采、纳币、请期、亲迎五礼。清末后,六礼演变纷繁,也就逐渐衰落了。 又称迎亲。婚姻礼仪。六礼中第六礼。是新郎亲自迎娶新娘回家的礼仪。《诗经·大雅·大明》:“大邦有子, 天之妹,女定阙祥,亲迎于渭。”亲迎礼始于周代,女王成婚时也曾亲迎于渭水。此礼历代沿袭,为婚礼的开端。亲迎礼形式多样。至清代,新郎亲迎,披红戴花,或乘马,或坐轿到女家,傧相赞引拜其岳父母以及诸亲。岳家为加双花披红作交文,御轮三周,先归。新娘由其兄长等用锦衾裹抱至轿内。轿起,女家亲属数人伴送,称“送亲”,新郎在家迎侯。 婚宴 婚宴也称"吃喜酒",是婚礼期间答谢宾客举办的隆重筵席。如果说婚礼把整个婚嫁活动推向了高潮的话,那么婚宴则是高潮的顶峰。 民间婚宴,礼仪繁琐而讲究,从入席安座到一席上菜,从菜品组成到进餐礼节,乃至席桌的布置,菜品的摆放等等,各地都有一整套规矩。 新郎新娘在婚宴上的礼节是否周全、适当,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婚宴以至整个婚礼是否能够顺利、圆满地完成,决定着客人对新郎新娘印象如何。 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饭店举行婚宴,当客人开始入席时,新郎新娘要双双立于门外,对客人的到来表示感谢(对虽然路程较远、工作繁忙或身体不适而仍前来者以及对长辈客人,不妨多说几句),一直到最后一位客人入席。 按照"长幼有序"的传统思想,婚宴开始,首先要由一位"牵客"的人(专门负责接待客人,(专门负责接待客人,安排座位的人)负责将贺喜宾客按一定的秩序引座。席位安排有主有次,具体坐法,各地不尽相同。主席一般为新娘的长辈、媒人、单位领导等重要人物。二席一般为新娘的同辈亲戚和一般宾客。其次是同事、朋友、邻里等,最好是把同性别、年纪相仿、互相熟悉的人安排在一桌。这样在酒店上有共语言,可增强婚宴气氛。 宾客入座后,不是马上开席,而是先要行一个"茶礼"。新娘在小姑的陪同下,给入座的客人倒"喜茶"(即红糖水),名为倒茶,实为认亲。小姑给嫂子介绍客人的称谓,新娘随后喊一声"××请用茶",客人站起,接过茶杯,喝完后,将准备好的约包放进杯中,新娘收起红包,再给另一位客人倒茶。茶礼结束,筵席才正式开始。 筵席上的菜肴本来都是供人们吃的,但出于某种礼仪,有的菜却只能看而不能吃,叫做"看菜"。"看菜"是一条经过炸制或腌腊的鲤鱼或鲢子鱼,鱼的尾部贴有一张小红纸,这是看菜的标志。 在民间婚宴上,有的菜是给赴宴宾客带回家吃的。这类菜叫"分菜"。分菜一般是炸制的无汗菜,常作成块状或圆子,便于分装携带。这种作法在农村普遍存在。 新朗新娘不要大吃大喝。新郎新娘在婚礼宴席上应多照应客人,让亲朋好友吃好喝好,高兴而来,满意而去。不要只顾自己,大吃大喝,甚至饮酒过度,当场醉倒,那就过于失礼了。但是,要是一点酒都不喝,一点菜也不吃,显得过于拘束、紧张,这种做法也不礼貌。对于客人的敬酒,即使酒量再有限,也要略加表示,至少要举起酒杯向客人致以谢意,并说明不能多喝的理由。 婚宴进行到一定程序(一般多在要结束时),新郎新娘要按主次,依次到各席向每位客人敬酒。敬酒时要亲手为客人将酒杯倒满并双手为客人端起,但不要一律强求客人一饮而尽。等客人放下酒杯后,新郎新娘要说声"谢谢",并再为客人将酒杯添满,方可再向下一位客人敬酒。 婚宴结束,客人离去时,新郎新娘要双双立于门口,一同客人握手再见,并说些"谢谢光临"、"请慢走"之类的话。

古人通常在傍晚举行婚礼,这是由上古时期产生的文化习俗和婚俗制度而造成的。

在古汉语里,“婚”字是会意字,由“昏”字衍生而来,本义是指女子出嫁到男方家里,出嫁的时分通常选在黄昏进行,所以称作“昏”。

《诗经·绸缪》里写道: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意思是说,一把扎紧的柴火立在院子里被点燃,火光冲天,照亮了天上的三颗星星。今夜究竟是什么好日子,见到佳人真心欢喜。

这个场景描述得正是上古时期人们结婚的场面,一个部落的人正在围着一堆篝火载歌载舞,欢天喜地给某个族人举办婚礼。

古人之所以要在傍晚围着篝火举办婚礼,综合来看,主要有两大原因。

其一,上古时期的婚姻制度不完善,当时流行抢婚,而抢婚通常在黄昏进行。抢婚也叫“劫婚”,后来变为结婚。

早期的人类社会流行群内结婚,也就是说一个族群内的男女才能结为夫妻。

随着族群的不断发展,人口越来越多,族群内的女性又不够用,导致许多男子娶不到妻子。因此,抢婚制度由此形成。

抢婚就是上古时期的男人们到其他部落抢女人回来结婚,以达到繁衍本族群人口的目的,但要冒很大风险,甚至搭上性命。

之所以选择在黄昏时抢婚,一是黄昏时光线较暗,利于行动的隐蔽。二是黄昏时至少有一点光线,方便抢婚男方看清女方的容貌。如果在月黑风高夜去抢,虽然隐蔽性更好,但很难看清女方的脸,万一抢回一个大妈,甚至抢回一个男人怎么办?岂不是功亏一篑。

后来,随着文明的进步,不同部落男女之间结婚,从抢婚演变为明媒正娶,但婚礼的时间依然延续了上古时期的传统。

如今,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许多南方地区,一对新人结婚时,仍然会选择在下午或晚上进行,实际上是延续了上古时期的婚俗传统。

现在大部分北方人没有晚上结婚的习俗,是因为北方人长期受胡人习俗的影响,逐渐丢失了这个传统。

其二,跟中国古代的哲学观有关,古人认为,世间万物皆有阴阳之道,阴阳既对立相冲,又能相互转换。

在古人眼里,男人为阳,女人为阴,他们本身是对立的,如果要结婚,必须选择一个吉日才能中和意外的发生。

《礼记》里有一句话: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从女从昏,昏亦声。

这句话意思是说,女人在属性上为阴,太阳落山后阳衰阴盛,是适合结婚的吉日。所以,人们都会选择在日落西山时结婚,以求图个吉利。

历史沧澜来回答,婚礼习俗传统的主要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而来源,汉族主要是在历史的演进中逐渐发展的。

一、婚礼的历史沿革

原始社会末期:从相传始于伏羲时代的定婚"以俪皮(成对的鹿皮)为礼"

夏商时: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于堂"。

周代:所具备的完整的"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已初步奠定汉族传统婚礼的基础。又经历代的发展,使各种各样的婚礼仪节更趋繁缛、热烈。

先秦时: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五种(加上正婚礼时的亲迎,即所谓的"六礼"),后代又逐渐演变出催妆、送妆、铺房等仪节。

汉代:刘歆等杂定婚礼,四辅公卿大夫传千朗史家属可行亲迎,次年立皇后亦纳采、卜吉。

魏晋南北朝时:皇太子的婚礼都没有请迎,自东汉到东晋时很多时都不依六礼成婚。

唐代以后:皇太子开始请迎,而亲皇的婚礼都会依随六礼。后来暨"问名"于"纳采"和"请期"于"纳成";是故虽然概念上还是依六礼而行,实际上只有"纳采""纳吉""纳征"和"亲迎"四礼。而朱子家礼更将"纳吉"和"纳征"合为一礼,所以只有三礼。

元朝时,婚礼会加多议婚一礼。

明朝:洪武元年时,定以朱子家礼为标准制定婚礼。

清朝:据通礼记载,汉官自七品以上共有九礼,但都拼入了成妇成婿之礼,而古代的六礼亦只余下"议婚""纳采""纳币""请期"与"请迎"五礼。其他士、庶人结婚都比较简单,而民间的婚礼一般都会依朱子家法进行。

二、婚礼的礼俗

礼俗:三书六礼、安床、嫁妆、上头、撑红伞、换庚帖、过文定、哭嫁、盖头、迎亲、拜堂、出门、过门、三朝回门、催妆、送妆、闹房。

其中,哭嫁值得注意,据《礼记》记载:"孔子曰: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烛,思相离也。"在古时,因为交通没有现代的方便,女儿出嫁后,就很难有机会可以见到家人。

而且,古代女子出嫁后,就属于夫家的人,没有自己的人身自由了。不是能随便回娘家探望家人的,回娘家需要得到夫家的批准。此外也有说法认为哭嫁是源自古时妇女不能拥有自由的婚姻,所以她们会用哭嫁的歌声,来控诉古时不公平的婚姻制度。 

总结:古时候婚礼的复杂程度远胜于今天,和我国文化的发展也是息息相关,古人重礼,尤其是儒家文化,核心就是“仁”和“礼”。所以,婚礼的很多习俗,折射的是我们的文化特色和民族心理。

现代人举行婚礼,一般都会选择在中午的时间,到各地去参加婚礼基本上在时间的选择上都相差不多,但是在古代,古人举行婚礼的时候,都会选择在傍晚,从时间上来看与现代就有很大的差距,这又是为什么呢?为何古人举办婚礼都在晚上,为何不选择其他的时间?晚上的时间相对其他的时间来说是有什么更好的优势吗?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晚上举行婚礼起源

1昏礼乃黄昏时行礼

很多古装影视剧中都有结婚的桥段,而且举行婚礼的时间基本都是晚上。这在绝大多数人的常识认知中,都是一件特别奇怪的事情。而且还会产生一种错觉,难道古人都是晚上结婚吗?

笔者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从西周时期开始,婚礼就在晚上举行。

据《礼记》记载: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男子重之,……故曰昏礼者,礼之本也。

通过对这段史料的了解,可以发现古代人的婚礼,一般都用昏礼代替,也就是说婚礼与昏礼同义。

笔者认为从一个昏字,可以知道古人婚礼皆在黄昏时分举行。

因为昏就是黄昏的意思,而礼则泛指礼仪、礼俗等,在黄昏举行的礼仪称之为昏礼。从这一点就可以证实古人婚礼,一般都会在太阳落山之后举行。

2《白虎通义》中的昏礼释义

据《白虎通义》记载:婚者,谓黄昏时行礼,故曰婚。

这句话的大概意思很明确,古代人所推崇的昏礼或婚礼,就是在黄昏时行礼。由于黄昏时属于昼夜交替之时,此时恰逢阴阳相合之刻,所以才会被视为最佳的结婚时间。

《白虎通义》又称为《白虎通》,据《后汉书·班固传》记载:天子会诸儒讲论五经,作《白虎通德论》,令固撰集其事。从这一点可以分析出,这部古籍是汉代天子,命班固撰写的一部儒家谈话录。而这部古籍对古人婚礼的阐述,其实也属于儒学观点。

实际上古代传统婚俗始创于西周,并早在秦朝时期就已经确立,到了汉朝时期才得以发扬光大,并且将三书六礼发挥到极致。

汉朝时期已经出现了规模较大的婚礼,但多为皇亲国戚或贵族阶层,普通百姓婚礼虽谨遵婚礼习俗,但规模上却略显寒酸。

如果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晚上举行婚礼才是华夏民族,源远流传几千年的传统婚礼习俗。如果从西周时期开始算起,至今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现代社会中生活在南方地区的老百姓,依然遵循着这一传统婚俗,晚上结婚依然十分流行。

2、从昏至婚的演变

1 黄昏时分,阴阳交合

晚上结婚又可以称为夜婚,由于古代人的思想都比较迷信,在他们的思维意识中,在黄昏时分结婚符合阴阳相交自然法则。

男子属阳、女子属阴,男女在黄昏时结婚,正暗合了阴阳交替之义。这样做不仅无违于天时,而且也寓意夫妻结秦晋之好。

这一点其实从昏字中可见一斑,但随着时代变迁与朝代更迭,昏礼的昏逐渐演变为婚,从字形转变可以看出与女性息息相关。在黄昏时分将女子娶入家中,不仅可以为入洞房做好准备,而且也可以让夫妻二人早一点休息。

古人在黄昏结婚,接近洞房花烛夜的时间。尤其是在古代社会由于睡觉较早,再加上举行婚礼时有很多习俗,尤其是婚礼当天男人要向宾客敬酒,这就会耗费很长一段时间。

所以在黄昏时分举行婚礼仪式,其实可以让二位新人,在忙完之后尽早入洞房。

2上午接亲,晚上拜堂

其实,在古代社会由于交通极为不便,所以人们都会起大早去接亲。但由于山路崎岖交通工具落后,一般都会在黄昏时分才能到家。由于在结婚之前已经选好黄道吉日,如果耽误了好日子对夫妻不利。所以古人才会在接亲之后直接成亲。

当然,在民间还有另一个版本的说法,那就是上午接亲,晚上拜堂。

男女双方在黄昏拜堂成亲,或者说在举行婚礼之后,嫁入男家的女人就改变了个人姓氏。这种说法只存在于极少数地方,大多数情况下按照古人的说法,黄昏结婚有利于夫妻未来生活。

3、晚上结婚源于抢婚

1抢婚习俗起源

抢婚顾名思义就是抢夺别人的新娘,或者说古代男人强抢女子与自己结婚。

如果追溯抢婚习俗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据说在当时社会中男性只要选中哪个女性,根本不会通过语言去沟通,而是直接用木棒打晕扛回山洞。有人也认为这其实就是入洞房的起源,因为原始人都穴居于山洞。

他们将抢回来的女子直接带入自己的山洞,随着历史演变这种习俗,逐渐被人们称为入洞房。如果大胆的猜测一下,这可能也是西周婚俗的起源。

在古代社会中女性是男性的附属品,也就是说女性根本没有社会地位,她们就像一件物品可以随意抢夺或买卖。甚至还会成为不同部落之间,发生争斗的掠夺对象。在这种历史背景的影响之下,抢婚逐渐诞生并成为一种习俗。

关于抢婚习俗在《周易·屯》中,曾这样记载: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乘马班如,泣血涟如。这个话讲的是一群骑马的贼寇,抢了一位年轻女子的经历,这位女子因为被抢婚而哭闹不止。

2夜晚抢婚渊源

(1)夜晚抢婚与晚上结婚的关系

抢婚之所以会发生在夜晚,其实与很多因素都有关联。首先抢婚并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而且大多数抢婚的人都非寇即盗。所以他们在做见不得人的事情时,一般都会在月黑风高之时才会动手。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夜晚抢女人,得手的机会相对比较高。

当然,关于抢婚习俗的另一种说法,就是与北方游牧民族有关系。由于游牧民族相对来说比较野蛮,他们将女人当做财产相互抢夺。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母系氏族,逐渐向父亲试图转变的突出标志。或者说这是原始社会中,男性与女性争夺主导权的导火索。

(2)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转变

在母系氏族时期女性地位较高,男性都会以嫁的方式,被女性娶回自己的山洞中。但由于男性在生产劳动过程中,逐渐掌握了核心技术和主导权。

所以为了能够摆脱女性统治,才会以抢婚的方式争取主动权。实际上古代社会中的抢婚习俗,也是古人晚上结婚的一个主要因素。据说在清朝时期有很多马匪,他们经常在光天化日之下烧杀抢掠,如果碰到有人娶妻也会抢走新娘。为了避免这种悲剧反复上演,人们才会选择在晚上结婚。

(3)古人夜婚众说纷纭

目前,关于古人晚上结婚的说法,完全可以用众说纷纭来形容。由于目前并没有确切的证据,可以证明晚上结婚的千年历史,可以其实不同观点的文化学者,都会固执己见并否定其他说法。笔者认为无论哪种说法或原因,其实对晚上结婚习俗影响都不大。

这主要是因为夜婚习俗,直到现代社会中依然经久不衰。可以说大部分南方地区,依然保留了晚上结婚的习俗。这就足以证明这种婚姻习俗,不仅具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而且也得到了古往今来的一致认可。

结 语

结婚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人生中最幸福的事情。可以说从古至今对人类社会发展,以及习俗文化源于流传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虽然在现代社会中晚上结婚,并不是所有过人的集体行为。但可以肯定的是南方地区,依然有人在传承这种习俗。

在大多数北方人的思想中,都认为晚上结婚多为二婚。而在白天12点之前举行婚礼,才是幸福婚姻的重要标志。笔者认为无论白天还是晚上结婚,其实都不影响夫妻关系,而且也没有违背相关的婚姻礼俗,只要二位新人没有意见,其他的事情都不会理会。

我们现代人结婚,一般都会选择中午举办婚礼,一大早就要赶着去接亲。不过古人结婚,却喜欢把婚礼放在黄昏举办,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其实古代的婚礼习俗十分复杂,有很多规矩甚至让人难以理解。一般从拟婚到完婚中间要经过六礼,少了一礼可能这婚就结不成了。现代婚礼虽然简化了很多,但流程也是根据古代那些习俗演变而来的,下面就为大家简单讲讲古时候的婚礼,感兴趣的话就来一起看看吧。

人生有四大喜事,洞房花烛夜便是其中之一。在古代,洞房花烛夜有小登科之称,堪与金榜题名相媲美。而洞房花烛便是婚礼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时刻。

我们常说中国是礼仪之邦,主要奠基于周代的礼乐文化。在周代,有所礼有五经之说,即所谓的吉凶军宾嘉是也。而婚礼则属于嘉礼,有礼之本之称。婚礼为何如此重要呢?《礼记·昏义》曰: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在这里婚礼写作昏礼,也就是表明其在黄昏时候举行。那么,昏礼又为何在黄昏时候举行呢?

根据《白虎通义》记载,婚者,谓黄昏时行礼,故曰婚。黄昏时候有何特殊意义呢?古人常以阴阳解释天地万物,而黄昏时刻正是阴阳交替之际。男子属阳,女子属阴。男女结合正暗合了阴阳交替之义,如此则无违于天时。

其实,婚礼由其产生到完善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原始社会时,人们实行群婚制,往往没有固定的配偶。后来随着生产力及文明意识的进一步提升,产生了对偶婚。就在群婚制向对偶婚转变的时期,男子为了获取交配权,往往会采取抢亲的方式。而抢亲一般在夜晚进行,抢回来的新娘立即拜堂成亲,就这样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固定时刻的成亲仪式。这种成亲仪式经历过夏商二代的沿袭,到了郁郁乎文哉的周朝,形成了完备的婚礼仪式。

在古人看来,婚礼不纯粹是两个人爱情的保障,其最主要的还是政治伦理行为。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这就决定了婚礼是两个家庭乃至两个家族之间缔结关系的社会行为。既然涉及到两个家族,那就牵涉到太多的因素。日本人类学家绫部恒雄曾指出,人类生命历程中的这种仪式,其意义首先是向社会公开表示个人在其所属社会中获取的新地位和新职能,使经历仪式的本人认识到自己的新身份。因此,婚礼也就不仅是结婚双方或两个家族之间的事,更是一种调节社会关系的伦理行为。

婚礼的程序极为繁杂,仪式感十足,因此显得极为隆重。对婚礼仪式的行为程序、言语及相关物品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仪礼·士昏礼》、《礼记·昏义》。而在其中,规定了所谓的六礼,垂范三千年,影响至今。

所谓的六礼,即包括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道手续。

纳彩:其意思即是指男家使人纳其采择之礼,以表示采择此女为婚姻的意思。此外还需特别强调一点,在纳彩之前还有下达之礼,即男方先谴媒人到女家提亲,女家许之,然后男方才又谴媒人到女家纳彩,即赠送彩礼。

问名:其意思即指在纳彩的同一天、紧接着紧接纳彩之后所行之礼,即向女家主人讯问女子之名。

纳吉:之所以要问名,是为了回去由男方主人占卜娶该女子是否吉利。如果吉利,男方就谴媒人至女方家中告知,此为纳吉。

纳征:纳吉之后就是纳征,即男方谴媒人向女家赠送聘礼,这是表示两性婚姻关系的正式确立,所纳之礼也最重。

请期:纳征之后,男方要通过占卜挑选一个好日子成亲,日期确定之后,须谴媒人到女方家报告。但报告时却是先由媒人代表男方主人向女家主人请示婚期,此为表示谦虚不敢自专之意,故有请期之称。当女家主人一再推辞之后,媒人才将男方选定的日子告诉女方主人。之后,便到了婚期亲迎成婚了。

亲迎:指到了约定的婚期,男方要亲自去往女方迎娶新娘。

此外,还需特别强调一点。根据《礼记》记载,到了迎亲之日,壻执雁入,揖让升堂,再拜奠雁,盖亲受之于父母也。降,出。御妇车,而壻授绥,预轮三周。先俟于门外。妇至,壻揖妇以入。共牢而食,合卺而酳,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这一段描述的是男方前往女方家迎亲的场景。婿拿着雁进入庙门,同女方主人行三揖三让之礼,而后登上庙堂,将雁摆在地上并向女子行再拜礼,这是表示亲自从女方父母那里接受了妇。

之所以要以雁为迎娶之礼,也是有深刻原因的。《说文解字》曰:雁,知时鸟,大夫以为挚,婚礼用之,故从人从佳。其意在说雁为季节性迁徙鸟类,官宦人家将其奉为上品,婚礼时常用它来待客。《古今诗话》云:北方白雁,秋深乃来,来则霜降,谓之霜信。《白虎通义·嫁娶篇》也说:用雁者,取其随时南北。如此,我们便可以看出,所谓的雁包含有两层含义。

一为不失时,雁为候鸟,秋南飞而冬北返,顺应自然规律。男女的婚姻结合也是顺应自然生理的,要不失时。

另一方面,《白虎通义·嫁娶篇》记载:娶飞成行,止成列也,明嫁娶之礼,长幼有序,不逾越也。又婚礼贽不用死难,故用雁也。我们发现雁往往成双成对飞行,鲜有落单者。在雁群中,往往成双成对,矢志不渝。如有一方遇难,则另一方必舍命保护。故用雁表示男女双方信守不渝的象征。

合卺而酳传到了今天已演变为交杯酒。其实最初的时候,则是将一个葫芦剖开成两半。男女双方各执一半,表示阴阳双方结合为一体,荣辱与共,永不分离。

但从这些仪式来说,婚礼的确是够为繁杂的了。但繁杂恰恰说明了古人对婚礼的重视,故举行的如此隆重。夫妇之道被视为人伦之始,王化之基。因为有夫妇然后才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如此由家庭而社会,再到国家,构成了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社会组织结构,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古代的婚礼尽管有深刻的社会伦理政治意义。但婚礼主要是两个家庭(家族)社会关系的缔结,有时甚至是排斥男女之间的自由恋爱的。因为此种婚礼最为重视的还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诗经·豳风·伐柯》一诗中的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娶妻如何?匪媒不得。便无疑揭示了这一点。

古代婚礼,传于后世的,为《仪礼》中的《士昏礼》。其节目有六:即(一)纳采,(二)问名,(三)纳吉,(四)纳征请期,(六)亲迎,是为六礼。亲迎之夕,共牢而食,合卺而酳。其明天,“赞妇见于舅姑。”又明天,“舅姑共飨妇”。礼成之后,“舅姑先降自西阶,妇降自阼阶”。表明把家事传给他,自己变做客人的意思。

此礼是限于适妇的,谓之“着代”,亦谓之“授室”。若舅姑不在,则三月而后庙见。《礼记曾子问》说:“女未庙见而死,归葬于女氏之党,示未成妇。”诸侯嫁女,亦有致女之礼,于三月之后,遣大夫操礼而往,见《公羊》成公九年。何《注》说:“必三月者,取一时,足以别贞信。”然则古代的婚礼,是要在结婚三个月之后,才算真正成立的。若在三月之内分离,照礼意,还只算婚姻未完全成立,算不得离婚。这也可见得婚姻制度初期的疏松。

礼经所说的婚礼,是家族制度全盛时的风俗,所以其立意,全是为家族打算的。《礼记内则》说:“子甚宜其妻,父母不说,出。子不宜其妻,父母曰:是善事我,子行夫妇之礼焉,没身不衰。”可见家长权力之大。

《昏义》说:“成妇礼,明妇顺,又申之以着代,所以重责妇顺焉也。妇顺也者,顺于舅姑,和于室人,而后当于夫,以成丝麻布帛之事,以审守委积盖藏。是故妇顺备而后内和理,内和理而后家可长久也,故圣王重之。”尤可见娶妇全为家族打算的情形。

《曾子问》说:“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烛,思相离也。”这是我们容易了解的。又说:“取妇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此意我们就不易了解了。原来现代的人,把结婚看做个人的事情,认为是结婚者的幸福,所以多有欢乐的意思。

古人则把结婚看做为家族而举行的事情。儿子到长大能娶妻,父母就近于凋谢了,所以反有感伤的意思。《曲礼》说:“昏礼不贺,人之序也”,也是这个道理。此亦可见当时家族主义的昌盛,个人价值全被埋没的一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3617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8
下一篇2023-11-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