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炉香》1943年发表于周瘦鹃主办的《紫罗兰》杂志,后收入1944年8月上海杂志社《传奇》,是张爱玲创作生涯中发表的第一篇代表作。
《第一炉香》讲述了战时由上海避祸到香港的女生葛薇龙,为了在离开香港前完成中学学业,不得不向素未谋面的姑妈梁太太求助。梁太太年轻时为了金钱嫁给了一个年老富商做姨太太,因此和娘家断绝了往来。薇龙造访时,梁先生已去世多年,梁太太守着大笔遗产,专靠社会交际获得生活的乐趣,连家中女佣也是她招徕男人的手段。梁太太为了利用薇龙的姿色,同意资助她读书,并留她在家中住下。
置身豪宅,身穿华服,参加珠光宝气的聚会,无疑带给了薇龙无限的快乐,但她心中始终有所顾虑,担心自己行差踏错,走上“交际花”的不归之路,因此她不敢收下男人送的贵重首饰,不敢与客人半夜厮混在一起,而且一直努力完成学业。直到她遇见了为人浪荡,家世复杂,却深深吸引她的公子哥乔琪乔,明知他私生活混乱,且囊中羞涩,还深深地辜负、伤害过她,不是可以托付终身的人,薇龙还是在反复犹豫之后,决定和他结婚。
从此,薇龙“一边帮乔琪弄钱,一边帮梁太太弄人”,真的过上了自己从前所不希望的交际花的生活。但乔琪娶她的目的,不过是为了让她帮忙赚钱供自己享乐;梁太太留她在身边,不过是为了利用她吸引男人——薇龙的前途,比当初孤身一人漂泊香港时更加渺茫难测了。可以想见,十年之后,待薇龙年长色衰,等待她的只有被抛弃的命运。
在这部长达四万字的中篇小说中,张爱玲不惜工笔,详细描绘了薇龙从一个洁身自爱,单纯善良的女学生,是怎样一步一步变成一个在男人身上捞好处的交际花。她对乔琪的爱,是盲目的,如飞蛾扑火一般绝望而热烈,却无法期待从乔琪身上得到同样的爱情。她为爱情放弃了自己的道德底线,得到的却是爱人的算计,姑妈的利用,丝毫没有爱情和亲情的温暖。发表这篇小说时,张爱玲只有二十三四岁,已经奠定了她一生创作风格的苍凉基调,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她是清醒而又绝望的,绝望中蕴含的点点温情,点点希望,只是画布上的点缀,反而强调了悲凉的底色。但这部小说中的女主角薇龙,正是为了贪图这点滴温存,最终接受了这种悲凉作为自己生命的底色。
这个小说的背景是张爱玲在香港大学就读的经历,这时候的她眼里已经不止有男男女女的情情爱爱,对于社会阶层之间也能揣摩一二。我认为,她除了描写葛薇龙的卑微爱情以外,更重要的是吐槽那个时代为了步入上流社会而牺牲自己的身体、自由和灵魂的女性。
都说张爱玲很多作品中都有她母亲的影子,只是不像其他作家那样对自己的母亲感恩戴德,高歌颂扬。
张爱玲对母亲一直有一种萦绕在心头的怨恨和苦毒,和最后的老死不相往来。
张爱玲的母亲也曾经跟葛太太一样,在张爱玲从被父亲软禁的房子里逃出来,逃到母亲家里时,母亲黄素琼也想过培养她。
只不过并不是要考虑张爱玲的感受,也无关张爱玲的幸福,就是觉得她自己是这么一个优秀的名媛,你张爱玲如果要继续做我的女儿,就必须和我一样优秀,一样仪态大方。
所以那时候黄素琼给张爱玲请了个犹太教师教她数学,并且教她走路的姿势,照镜子研究面部表情。
还严格要求她笑不露齿,要是没有幽默细胞,也别讲什么笑话。
偏偏张爱玲不是美滋滋地傻笑,就是张大嘴巴大笑,她母亲简直对她失望透顶。
从此对她的事情就不再上心了,还曾经咆哮着说张爱玲活着就是个祸害,是来害人的。
河南电视台的华豫之门通过拨打报名热线电话,通过海选的方式就可以参加。华豫之门海选排号从当天上午7:30开始,1-400号预计上午鉴定;401-800号预计下午鉴定。
业务范围主要包括藏品的评估、展览、出手等项目,常年举办河南电视台河南有线文物海选。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平台推出陶瓷、玉器、近现代书画、古籍善本、珠宝翡翠、印章、邮品钱币、文房四宝、竹木牙雕、金铜佛像、等专业性很强的大型鉴定、出手项目。
扩展资料:
《华豫之门》自2004年1月4日在卫星频道开播以来,依托河南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以新颖的节目形式、丰富的文化内涵、鲜明的个性特征,深受观众的喜爱。多年来,《华豫之门》始终坚持创新发展的思路,不断对节目内容和形式进行调整,使其更好的贴近百姓生活。
随着国内收藏市场的不断升温,《华豫之门》审时度势,于2006年5月推出《华豫之门》收藏版,为收藏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交流藏品、展示藏品的平台,为普通百姓提供一个感受古代文明的窗口。
-华豫之门
河南华豫之门文化传播有戏公司官网-参加方式
未知。
曾经华豫之门的主持人赵靓在结婚生子后就很少出现在荧幕前,变的非常低调,因此也不知道赵靓目前的状况如何。
赵靓,出生于1986年,河南卫视主持人,曾经主持过华豫之门和脱贫大决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