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结婚风俗有什么 苏州结婚有哪些讲究

苏州结婚风俗有什么 苏州结婚有哪些讲究,第1张

新人结婚,各地都有自己的婚俗。苏州人结婚“花头”蛮多的传统风俗并没有因为时间而消失,很多婚俗传统很完整地流传了下来,苏州民俗博物馆研究员沈建东说,比如说大喜之日一定要选个“良辰吉日”,新娘出门也要选好“吉时”等。眼下即便是中西合璧、新旧交融的现代婚礼,苏州传统的婚俗文化也仍然渗透着婚礼的整个过程。

嫁妆嫁妆是姑娘出嫁之必备,嫁妆自然是越多越好,老苏州的嫁娶习俗是生活用品等一概由女方“包办”,到了现在嫁妆也主要是生活用品、家电等,但基本上都是从古时候延续下来的“老门道”。嫁妆里有一些物事非常重要:嫁妆打头阵的子孙桶必不可少,一般由新娘哥哥或弟弟拎着头一个进新房,但这个原先在生活中派用场的家什,如今已经缩微成个头比过去小几倍的摆设了;另外,新房里的如意碗筷少不了,碗里必须盛满米、桂圆、红枣、花生,寓意幸福美满,是长辈给新人的诚挚祝福;首尾系着红绸的一双甘蔗,也是寓意着新人生活、事业节节高。

迎亲古时,把迎亲称为“亲迎”,意为新郎官骑高头大马亲自去迎新娘,很是威风。迎亲队伍里有江南丝竹等乐队,一路吹吹打打到新娘家。女方家听到乐声,就知道新郎官马上到,及时做好准备,专门操办婚事的喜娘会指点几时几分轿子该停在“喜神方”、新娘梳妆打扮后的洗脸水该往哪泼……俗话“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就是这么由来的,“泼水”在苏州很多地区仍然作为一种传统婚礼习俗被保存下来。

新郎官快到新娘家时,新娘家赶紧关上大门,亲戚朋友问媒人和喜娘要“喜钱”和喜糖,讨个好彩头;新郎官要准备蹄膀、圆糕、鲤鱼等礼品,随迎亲队伍抬到新娘家,孝敬老丈人和丈母娘。

现在虽然没有了高头大马和丝竹乐队,但是婚礼车队、鞭炮声声、亲友把门讨红包等,也同样把迎亲的气氛弄得热热闹闹的。

新娘出门新娘子出门,脚不能着地,出门时由父亲背出门,或者按照这种意思穿父亲的鞋子到门口,再换上自己的鞋子,有些地方有新娘不能低头换鞋的说法,可以直接在自己的鞋子外面跶一双父亲的鞋子,到门口时脱掉就可。

拜堂新郎把新娘接回男方家后,要 “拜堂”,拜父母、天地,拜和合二仙,其中拜和合二仙是苏州特有风俗,相传和合二仙是寒山寺高僧,主管“和合”,在老一辈眼里是苏州的“爱神”。现在一般简化为新娘向新郎父母和长辈行见面礼。

入洞房老辰光,新娘、新郎宴请完宾客后,被簇拥着送入洞房,就开始“坐富贵”,“坐”是有讲究的,谁先坐就谁受压,而现在的男士都体现“绅士风度”,总是自己先坐下,这也成了 “怪不得苏州男人怕老婆” 的玩笑话的渊源。

闹洞房是苏州人结婚的重头戏,各种各样捉弄新人的点子,这时候都能拿出来“闹”。苏州历来就有闹洞房“三日无大小”,不管年少、年迈,都可以闹,据说还有洞房不闹不兴的说法。

新娘回门原来传统的新娘回门是在婚礼后第二或第三天,由新郎陪同新娘到娘家,一场正宗的苏式婚礼才接近尾声。不过现在大多改在了结婚当天回门,即新郎、新娘去酒店之前。

苏州领结婚证需要带身份证、户口本及其它相关证件等材料。具体所需材料以当地公安局或民政局的具体规定为准。

苏州领结婚证需要带哪些材料,主要需要根据当地公安局或民政局的规定而定。一般来说,申请人需要携带身份证、户口本和其他相关证件。在提交申请材料时,还需要填写申请表格,并提供个人信息、婚姻状况等相关资料。具体而言,身份证是可以证明申请人身份的主要证件,而户口本则是用于确认申请人的基本情况和家庭状况。此外,如果申请人曾经离婚,还需要提供离婚证明或相关法院判决书等证明文件。如果申请人是外籍人士,则需要提供有效的签证和护照等证件。值得注意的是,要确保所携带的所有证件和资料都是有效和真实的,以避免给办理过程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同时,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例如婚前财产协议等内容,也需要在申请时进行说明和提供相应的文件证明。

苏州领结婚证是否需要提供体检证明?一般来说,在苏州领结婚证过程中,并不需要提供体检证明。但如果其中一方有既往疾病或患有传染病等情况,则需要提供相应的医学诊断证明,以证明其身体健康状况和安全性。此外,对于外籍人士而言,有些国家可能需要提供疫苗接种证明或其他相关证件,具体以当地法律法规为准。

苏州领结婚证需要带的材料包括身份证、户口本和其他相关证件等。针对一些特殊情况,还需要提供离婚证明、医学诊断证明或其他相关文件。办理过程中需要注意所提供的所有证件和资料都是有效和真实的,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六条 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

这是刚刚流行出来的,没有什么一定的规矩,简单来说,结婚的费用,买房,买车,买首饰双方一五一十的平摊结婚时,每家都取一回亲最大的问题就是小孩的姓问题了,一般是生两个,第一个跟男方姓,第二个跟女方姓(不论男女)

具体的操作,还是双方坐下来好好沟通一下,一些重要的东西做一下口头承诺

两家并一家,为何苏州会出现这种婚姻形式?

其实我觉得,两家并一家的情况,以后不仅仅是苏州,可能会变成我国的一个常态。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两家并一家。”

 

大概意思就是,男女两方结婚后,两个家庭也合并成了一个家庭,比如过年两家人一起过等等,说到底还是因为现如今80、90后基本都是独生子女,男方女方父母都舍不得过年与自己孩子分开,所以产生了这样一种婚姻模式。

 

但是“两家并一家”的行为,其实也有很多人不看好的。比如在孩子问题上有两种情况,如果是生两个,那么按照苏州的习俗,是可以一个孩子和父亲姓,一个孩子和母亲姓;但还有一种情况是,虽然现在放开了二胎政策,但是很多年轻人也选择只生一个,那么孩子“姓什么”、“跟谁姓”变成了大问题。现如今女性地位也提升,倡导男女平等,所以有些家庭采取了“抽签”的模式,抽到谁就和谁姓,导致有些男性和男方家庭觉得自己变成了“倒插门”,开始排斥“两家并一家”的行为。

还有一点就是居住问题。这个问题主要是看小俩口是否自己买了房、是否工作与居住在一个城市,是否夫妻双方家庭均在一个城市等。

 

大多数苏州小夫妻都会在结婚时有自己的婚房,所以也无所谓什么和公婆或者和丈母娘相处一室了。基本在周末或逢年过节的时候去看看双方或者一起过节。

 

结婚时候的宴席呢,如果是“两家并一家”,那么是不存在纯男方花钱的,一般男女双方会按双方亲戚桌数各自承担,婚房先住男方家,然后住女方家,有的婚礼分开办的话,一方家要住满一个月。

 

另外就是,既然是“两家并一家”,那么男女双方结婚时是不要彩礼和嫁妆的,生的孩子管双方父母都叫爷爷奶奶,做到了绝对的男女平等。

 

为何我认为这不光是苏州的婚姻模式呢?其实现在有很多城市也开始效仿这种结婚模式,毕竟现在独生子女多,男女双方都是各自家庭的“宝贝”,谁也不能接受过年的时候让自己的父母孤零零的看春晚,所以也有很多家庭愿意接受“两家并一家”的做法,尤其还有很多年轻人不在自己的家乡工作,本身就不常与自己的父母见面,过年时往往会进行“反向春运”,就是双方父母去孩子所在的城市与孩子汇合,一起度过其乐融融的春节。

唯一的问题其实还是“孩子姓什么”的问题,但是好的一点是国家放开二胎政策,一般小青年也会为了满足双方家庭的希望,选择生两个孩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4382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30
下一篇2023-11-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