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的婚礼习俗?

山西的婚礼习俗?,第1张

1、接定,接定的意思其实就是订婚,媒人将男方的生辰八字和聘礼送到女方的家中,再带回女方的生辰八字和礼物。男方的聘礼有红蓝布、首饰、酒、肉等等。

2、送礼,男方确定好良辰吉日结婚,在结婚前的一个吉日送礼。男方将彩礼和礼金等等一切准备齐全交由媒人送给女方。礼金由女方来定的。

3、迎亲,山西晋城的迎亲有两种情况,一是迎亲,二是反迎亲。北留和润城一带,新郎都是不去迎亲的,只打发花轿去抬亲。其他地方的话则是要亲自迎接。无论是迎亲还是抬亲都是要有鼓乐队伍的。男女双方要提前的用白面蒸好五公斤多的大石榴糕,上面插上松枝带上一个松果。

迎娶的时候男方派人先将自己的一个抬到女方家中,再配上女方的一个担回来,走在鼓乐之前。仕宦之家娶亲的话,都是有举着祖先官衔的木牌,鼓乐再后,新娘坐轿前要鸣铳三响,到男方门前也要鸣铳三响,新娘下轿头上要被撒五谷。

4、迎娶,又鸣迎亲、娶媳妇,便是六礼中的亲迎。往往是由新郎亲身到女家迎娶新娘,但在忻州、吕梁的一些中心,也有媒人或者小叔子指示迎亲队伍前去迎娶,而新郎在家坐候的。

5、婚礼,迎娶队伍归到男家往后,鼓乐大作,鞭炮连声,男方亲友、邻里一拥而出,款待新娘。晋东南沁县一带,新娘花轿精细美好落在一床红被上,新娘讨取下轿钱后,由一全福人相搀,踩着红毡入门。

彩礼表面上都是20万上下的风俗,其实都是根据家庭具体情况商定的,实际差距很大,猫腻都在嫁妆上。

如果你娶的富家女儿、高知家庭女儿、城里家庭女儿,20万彩礼会作为女儿的嫁妆返还到小两口家里,岳父额外再添一笔丰厚的嫁妆,比如一辆车,一起带到小两口家里。彩礼和嫁妆一般都会成为新娘的私房钱。富裕家庭和高学历家庭嫁女儿,只为女儿幸福,小两口日子过得舒服。婚后小两口正甜蜜,遇到用钱的时候,媳妇就把这钱拿出来了。既然彩礼会返还,所以,城里女方反而不太在意彩礼多少,有的时候,三五万就可以了。

如果你娶的穷地方且重男轻女思想比较严重地方的媳妇,男方的20万彩礼,会被岳父扣下,也许用于你小舅子娶媳妇用。嫁妆也许就是几床被子。

当然,也有20彩礼,返一半扣一半的。

表面都是20万,就是为了好看,其实具体情况差距大了去了。丈母娘可能会一口咬定,全国各地都是20万彩礼0返还,唬不住你就一拍两散,换下一家唬。具体怎么样,还是看婚前两家坐一起,谈成什么结果。

最极端的一种情况,婚前谈的时候,女方答应彩礼走个过场,婚后返还。婚后就黑不提白不提耍无赖,媳妇再哭哭啼啼让你别逼她父母。

显然,大家娶媳妇,肯定愿意优先娶富家女儿、高知家庭女儿、城里家庭女儿,但竞争激烈啊,大家都懂。

城里男女结婚,彩礼都不大。

村里男女结婚,彩礼虽大,但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也问题不大。

村男娶城女,俗称凤凰男,会有些纠结。但总体是赚的,男方亲戚别太过分即可。

农村媳妇嫁到城里,是最纠结的。

中国各地普遍都有低娶高嫁的习惯。村里的姑娘想嫁到镇上。镇上的想嫁到县城。县城的想嫁到市区省城。省城的想嫁到北上广。

男方没有天价彩礼的风俗,只想给1万红包意思一下。

女方又想趁机赚一笔,不然自己会很没有面子。

男方家境又让女方姑娘很动心。

婆婆劝儿子找个城里媳妇,免得娶到扶弟魔。

女方丈母娘一边强调风俗,一边举着农药瓶,一边藏起来女儿的户口本,逼着女儿赚一笔彩礼钱,日后好给弟弟娶媳妇。

城里男友一毛不拔,又有村里小伙上门提亲,愿意倾家荡产掏30万彩礼,还不要嫁妆。

女孩的想法也是天差地别。

有的偷户口本跟男友登记,自己扣下彩礼钱,婚后养儿子用。父母谴责她没良心,她谴责父母卖女儿。说不清谁对谁错。

有的坚决为娘家挣一大笔彩礼钱,哪怕婚后到婆家吃苦还债。平时赚点钱,就像樊胜美,拼命贴补娘家,婚后不管儿子,也要管弟弟。老公谴责她是扶弟魔,她谴责老公没良心。说不清日子能不能过下去。

最后,补充一点法律知识。希望大家不会用到。

根据2017年10月1日颁布实施的民法通则,鉴于国内男多女少,骗婚现象泛滥,社会危害巨大的现状,规定未成婚或成婚时间过短,女方过错,或无端提出悔婚、离婚,彩礼都要全额返还。

如果男方过错导致离婚,彩礼数额巨大,到了影响男方家庭生计的程度,法院根据惯例,会判返还一半。

  结婚程序大体有四个步骤:议婚、订婚、成婚、回门。

  议婚,是男女婚姻的最初阶段。旧时“无媒不成婚”,男女双方不能见面,全凭父母意愿,而能否成婚完全取决于“合婚”的结果。后来,又增加了相亲,方法是由介绍人带上男方到女方家看女方的容貌、身材。女方的父亲,或女方自己与母亲有时也去男方看看房屋、住室,打听其社交人缘。合婚既成,两家则择吉日互换庚帖。双方各备红书庚贴,上面重新写明男女各方出生的年月日,互相交换,表示信守不渝,当地人俗话是女方“有主了”。发展到后来,由于人们破除迷信,去掉了“合婚”这一环节,“换贴”这道手续也同时免除。

  订婚。旧时订婚的核心内容是门当户对,对年龄的大小并不在意。一般15岁前订婚,甚至五、六岁就订了亲,有小男孩聘大媳妇,也有大女婿娶小女孩的,但通常是女的比男的大。订婚时,男家要给女家送彩礼、送大钱,旧称“纳聘”。一切礼品由女家指定。如保德、河曲一带彩礼名目有“三盘两对”,即三副项圈、两对手镯;“花红彩礼”,即红布、蓝布各一丈二尺;“生米猪卷”,即一斗白米、一斗绿豆、一斗红枣、白条猪一口,馒头24个,还有用红纸裹封的银洋。而女家给女婿的只是象征性礼物,如帽一顶、靴一双,“硬腰子”一个。解放前一般贫苦人家给不起彩礼,不得不典房卖地,债台高筑,以至一辈子不得翻身。保德城关附近还有一种习俗叫“西瓜月饼吃三年”,就是在订婚后三年内,每逢中秋节,男方用食盒抬着上好大西瓜四个,大小月饼垒成一塔送给女方。河曲一带在婚前要给女家送二斤面炸的油饼24个,油糕 120,羊一只,猪一口,酒两壶,女家回油饼两个,糕一个。

  成婚,又叫娶亲。男女双方到了当地认可的婚龄,男女双方就协商结婚的日子。一般是男家先请阴阳先生选择日期,由介绍人拿上礼物通知女家,一般女家都同意男家的日期。但细心的女家还要另请阴阳先生兑日子,看有无“妨忌”。在保德一带,腊月二十三以后就可以不择日子,任选哪一天都行,谓之“赶乱岁”。

  娶亲。婚期确定之后,双方就着手准备,先通知亲戚朋友,一般家户都要订花轿、请乐工。娶亲这天新郎乘花轿,穿礼服,十字披红,由伴郎陪着鼓乐前行,去女家迎亲。贫穷之家雇不起轿子,就用毛驴去接新娘,俗称“明搬”。有的地方因山路遥远,崎岖难行,就用“骡驮花轿”这种特殊的交通工具娶亲,即把一乘长轿绑扎在两根杆中间,两头骡子一前一后驮着,由身着黑衣,头缠白毛巾的“骡夫”赶着牲口,既稳定安全,又节省人力。送亲的人当日不回。迎亲队伍到达女方后,代县一带由新娘的弟弟出迎,给新郎头上“插喜花”。新郎进院后要品茶,吃干果点心,叫做“待女婿”。河曲一带待女婿是让吃“小饭”——四碟小菜和挂面、烧酒。食毕,催新娘上轿,新娘头戴凤冠,身着霞帔,腰系玉带,面罩红绸盖头,随新郎出门。这时新娘哭哭啼啼,母亲泪水满腮,母女难分难离,甚至抱头痛哭。女家趁此提点小条件,习惯上叫“养女头一炸”,男家给点钱、面粉或肉,叫做“离娘费”,“离娘面”、“离娘肉”。时过午后,新娘上轿启程。迎娶的队伍回到家附近,先放鞭炮.然后大门前点旺火。娶亲者将送亲者请入室内款待,新娘下轿不能踩泥,由送亲者扛着或倒毡步入院内。新娘进门时,与婆婆同龄的婶姆、大娘要向婆婆脸上抹黑,向新娘脸上抹红。在岚县一带是给公公脸上抹黑,以图吉利。拜堂时按“里三堂,外三堂”的次序排列,先拜天地,再拜祖宗,而后父母,再及同族尊长、亲朋,不能随意颠倒。拜毕,新郎新娘进入洞房,新娘面墙而坐,新郎为其揭去蒙头红纱。有的地方把新娘头上带的一枝花,插在洞房的最高处,民间歌谣有“墙上插花花,当年抱娃娃”,“插得高,养得早,明年生个胖小小”。在河曲一带,新郎挑了头盖之后,要给新娘梳几下头发,然后用婆家新给的簪子将抓髻改梳成网子头,俗称“上头”,表示这位女子从此以后就是他的媳妇了。接着要用八仙桌斗中的弓箭向洞房四角空射,认为可以赶走凶煞晦气。新娘要在一块红布上用尺子量一下,用剪子剪一下,意寓婚后能缝善织,会过日子。洞房内忌孕妇、寡妇进入。晚间耍新娘,闹洞房,俗称“三日之内没大小”。整个婚礼喜气洋洋,热热闹闹。

  回门。婚后第二天,有的地方是第五天或第九天,新郎新娘回到女家,新郎要跪拜岳丈家尊长,俗称“认大小”。保德一带小舅小姨要耍笑姐夫,多是给饭食里特别的多放一些调味,如辣椒、醋、花椒等。还要给新郎吃一顿饺子,叫“捏嘴扁食”,以防止女婿说不好。当天新郎新娘必须返回男家,不得在娘家留宿,称为“打来回”。至此婚礼的全过程才告结束。

一般在八万到13万不等。

山西省长治、晋城两地市走访了8个县40多个村庄,对农村彩礼现象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村普遍存在天价彩礼。

在山西壶关县,彩礼八万八、九万九实属平常,在长治市郊区魏村一带,彩礼一般在11万至13万元之间。山西陵川县平城镇村民也反映,没有上10万元的彩礼钱,小伙子就别想结婚。彩礼居高不下的现状让群众不堪重负。

扩展资料:

农村天价彩礼的原因

一是有些村民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炫富,抬高彩礼价格,而其他人为了顾面子,也只好跟随其涨价,这种恶性循环导致彩礼价格不断升高,村民的负担越来越重。

二是观念陈旧。比如农村人认为女儿出嫁后就是婆家的人,是“泼出去的水”。既然如此,十几年的养育总要通过彩礼获得回报,所以索要彩礼越来越出格。

三是随着城市不断发展,进城买房、买车又成为农民对儿女婚姻的新要求。

人民网-天价彩礼何时休

1、接定,接定的意思其实就是订婚,媒人将男人的生日星座和嫁妆送到女人的家里,然后带回女人的生日星座和礼物。 该男子的彩礼包括红色和蓝色的布料,珠宝,酒,肉等。

2、送礼,男人决定结婚的好日子,并将在结婚前的吉祥日子送礼物。 男人将把新郎的所有准备和礼物都交给媒人,然后交给女人。 礼物的钱是由女人决定的。

3、迎亲,山西晋城的迎亲有两种情况,一是迎亲,二是反迎亲。北留和润城一带,新郎都是不去迎亲的,只打发花轿去抬亲。其他地方的话则是要亲自迎接。无论是迎亲还是抬亲都是要有鼓乐队伍的。男女双方要提前的用白面蒸好五公斤多的大石榴糕,上面插上松枝带上一个松果。

结婚时,男人派了一个人将自己的一个带到女人的房子里,然后他带回了女人的一个肩膀,走在鼓前。 与官the结婚时,有木制牌子标有祖先的官衔。 敲鼓之后,新娘将在轿车椅子前发出三声哔哔声,并在男人的门前发出三声哔哔声,然后新娘将散落在轿车椅子的头上。 粮食。

4、迎娶,又鸣迎亲、娶媳妇,便是六礼中的亲迎。新郎自己去女人家与新娘结婚,但是在忻州和吕梁的一些中心,有媒人或叔叔指示欢迎小组去结婚,而新郎则坐在家里。

5、婚礼,迎娶队伍归到男家往后,鼓乐大作,鞭炮连声,男方亲友、邻里一拥而出,款待新娘。晋东南沁县一带,新娘花轿精细美好落在一床红被上,新娘讨取下轿钱后,由一全福人相搀,踩着红毡入门。

结婚前准备清单:

1、喜糖

男方需提前准备好喜糖用作回礼,可以买现成已经装好喜糖的喜糖盒,也可以单买喜糖盒,另外买散装的喜糖来装。

2、礼宾花、彩带

彩带最好买阻燃的,防止意外发生。

3、喜字、喜字拉花等

这些都可以用来装饰家里。喜字通常大门、新人房间门各贴一个,其他就看新人自己的习俗,最主要是喜庆。

4、气球

气球可以用于家里和酒店装饰,婚车也可以用些小气球装饰一下。

5、烟和火柴

烟可以根据新人自己能力选择,婚宴一般每桌2包,婚车司机每人1-2包,兄弟每人1-2包,还要给家里的亲友留些,签到处上面留几包烟和火柴备用。

我们家乡的彩礼并不算高,四万到10万即可,具体还是要看男孩子的家庭条件,有的女孩和男生情投意合,不要彩礼的事情也是有的。如果是相亲,那么除了彩礼,三金也是要的,房子和车子也是必不可少的。

说起来,我们那里不重彩礼,具体的原因还是要房子,只要你家在城里有一套房子,彩礼都好说,意思意思就可以,但是如果你家没房没车,那么不好意思,彩礼至少要20万,理由就是给小夫妻以后买房子付首付。

我订婚的时候,老公家给了2万八的酒水钱,结婚的时候,又给了4万6的彩礼,但是算上给我买的四金还有衣服,一起也差不多将近10万块钱。和我们那里的水平差不多,不算高不算低,因为是分开给的,没有那么的吓人。但是我小妹结婚的时候,他老公家提出订婚结婚一起办,因为好多人都不在老家,不想让亲戚来回奔波,我妈就提出那就一次性给十万,走个过场,回头还是让我小妹带回去的。

她老公家显然是不相信这种说法的,我小妹甚至回家和我妈吵,“凭什么我姐结婚礼金才四万多,我却要十万,你们是卖女儿吗?”我妈被气的心疼,她给我小妹算账,你姐结婚要的彩礼加起来也是10万,不过订婚和结婚是分开来的,所以不显钱多。而且和夫家要的这10万是给你带回去防身的,我们家不会留一分钱,你们的三金也是我们给你们买,算起来,你们并不亏。

小妹不依不挠和家里吵,我妈坚决不让步,后来男方还是给了10万,而我妈也遵守诺言,一份不动的让她带回去了,还给她贴了三金和嫁妆。我家这样的做派,其实是接近外面城市的做法了,后来我才知道,我很多朋友结婚的时候,男方给的彩礼基本都被自己父母留了下来,作为给弟弟结婚用的备用金了。农村里的女孩子,基本都和樊胜美差不多,婚前养家糊口,结婚了还要被家里再剥削一次。

都说彩礼重彩礼重,那都是重男轻女的父母会做的事情,真正心疼女儿的父母是不会要很多的彩礼,他们更关心对方的家庭怎么样,女儿嫁过去会不会受苦,这才是真正的父母,时刻为子女着想。

山西结婚风俗:

一、婚前准备

1.定结婚日子

2.领结婚证

3.确定参加婚礼人数及桌数

4.预定饭店

5.购买、填写请帖,根据邀请人数购买,连新娘的一起买了

6.准备喜联(家门、卧室门)

准备大红喜字(包括单喜、双喜,大喜、小喜)家门上要贴红色双喜、卧室门上要贴红色双喜,楼单元门上要贴红色双喜,小区门前要贴一对红色双喜,楼梯上每个台阶里面上贴一对小喜;女方家里贴单喜。

准备拉花(客厅、卧室均要使用拉花装饰);准备帐本(预估来宾人数之后,买适当数量,记得买签字笔);准备烟(除了婚礼当天用的烟,还要准备给丈人带的烟,给帮忙的人准备的烟,家里用的烟);准备酒(和烟的情况一样,要准备接亲的酒);准备饮料;准备糖(除了婚礼当天的糖,还有家里招呼客人的糖)、花生、瓜子、水果;准备点心(接亲的时候用,买两种,一种买四块,一种买八块);准备气球(婚车用,婚礼头天晚上新娘踩的用);准备彩带(婚车用);准备饭桌上来客登记纸(每桌一张记名字)。

7.车辆确定

摄像车一辆、婚车一辆、车队。

8.人员确定

总管一名、礼房 2名(一名记帐、一名收钱)、司仪 1名、娶亲代表最少六名、饭店负责人两名、车队长一名(车队最好有电台)、炮长一名、炮手三人、录相师 1名、摄影师1名、伴郎一名。

9.包饺子、铺床人两名(要求父母双全、公婆健在、未离异、有后代的女性)。

10.准备结婚前一天晚上饭

11.安排婚车装饰、安排车队集合报到时间

12.确定行车路线(结婚前一天晚上)

13.结婚前一天下午或当天早上派人到饭店送给饭店负责人烟、酒、糖、饮料、干果、礼簿。

二、结婚前一天晚上到女方家负责谈判

参与人员总管、接亲代表、介绍人

商量事项:1.酒席钱(协商);2.压箱钱(协商、一般情况888或者1888);3.开箱钱(200);4.开门钱;5.岁数钱虚岁+2(天、地)(一元硬币);6.包袱皮(红色) 8 个、带20个别针;7.四色礼:2瓶酒、2条烟、2盒点心(一种四块儿,一种八块儿)、2包糖(散糖用红纸包);8.猪肉十斤;9.红腰带 1条(共2条给新郎各新娘1条);10.红手绢(带喜字)10个;11.五色线:红、黄、兰、绿、紫各1条;12、内衣、内裤 1套(背心、短裤红色);13、红手套 1副;14、红袜子 1副;15、顶针十个;16、开心饺子宽心面(饺子的数量取决于新娘的岁数,即新娘虚岁+天+地+子孙,其中子孙饺子是大套小,套的多一些最好,所以饺子一定要袖珍,面条必须是宽面条,且只能是一根);17鞭炮若干;18红色脸盆、牙刷、香皂盒、漱口杯、毛巾各一对。

三、结婚正日子

1、早晨6点放3根大炮、贴喜字、贴对联(头天晚上准备好也行)

2、婚车、车队、摄像车集合

3、每车红包、糖一包、烟一盒。

4、接亲车辆出发前放炮

5、电话通知女方接亲车已出发

6、接亲车辆出发人员安排(接亲代表带开门钱)

7、接亲车到女方家放3根报信炮(临走时征求女方意见是否能放炮)

8、接亲车队回男方家开始放炮

9、安排接亲代表、介绍人、女方送亲人员休息

安排 1桌8个盘(点心、水果、烟、花生、瓜子、糖、茶水等)招待

10、新娘换衣服

11、典礼认亲摄像摄影留念

12、送亲朋到饭店,新郎、新娘乘婚车到饭店

四、饭店

1、饭店负责人及放炮人员带烟、酒上午10点左右到饭店

2、饭店负责人饭前每桌摆酒、烟、饮料、花生、瓜子、糖 1盘

3、饭店负责人把花生、瓜子、糖1盘给饭店服务员

4、放炮负责人在饭店门口摆放鞭炮

5、新人车到放炮

6、客人每桌10人安排

7、安排送亲人员到包间

8、司仪讲话

9、家长、新人感谢来宾

10、开饭

11、每桌发放红纸1张

12、敬酒陪客1人

五、放炮次数及数量

1、结婚前1天晚上12点放3根大炮、

2、结婚正日子早晨6点放3根大炮

3、迎亲汽车出发前放炮。15根大炮、5串1000响鞭炮

4、到女方家放3根报信炮 3串鞭炮

5、接亲回家放20个大炮6串鞭炮

6、到饭店门口放2根礼炮10串鞭炮、20个二踢脚

六、附加说明

结婚前一天新娘和新郎不见面,喜字贴到窗户、柜子、箱子等地方,女方陪嫁的东西上都要贴。陪嫁品中要有被子、枕套、被套、牙刷牙缸等生活品,还要有新娘从里到外的红色衣服,准备一个红色皮箱,这里面要放好陪嫁礼单和压箱底钱。

结婚当天,新娘做头要早,换婚纱之后不能下床,脚不能沾地,等待新郎的到来。新郎经挤门(准备挤门红包)进门后把捧花送到新娘面前,说好话设法让她接下捧花。当新娘接过捧花之后,新郎要开始找鞋。

穿好鞋,新娘和新郎要认亲,这个时候,新郎要叫爸妈,要给新郎改口费。如果新娘有弟妹也要改口,新郎给改口费。然后,弟妹为新娘新郎戴上胸花,伴娘伴郎互戴胸花。然后,和亲戚们照相,新娘的脚不能踩地,脚底下铺上红手绢。下楼的时候,新娘的脚也不能沾地,被新郎抱着或背着上花车。

走在路上的时候,伴娘要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手绢,在路上碰见接亲的队伍花车等时要抢在对方前扔出手绢。

到了男方家,新郎也要将新娘抱上楼去。新娘换衣服之后(注明:穿来的婚纱、鞋子必须换掉,鞋子以后也不能穿了),要开箱。开箱之人为新娘的弟弟或侄子,别忘了要红包哦,开箱包可是很大的。开完箱后,要将陪嫁之品宣读出来,并摆出压箱底钱。这个时候,婆婆公公要将压箱底钱翻倍再放入箱中锁起来。随后就是跟女方家一样的认亲、改口了。

去饭店的路上,伴娘依旧要把手绢准备好。到了饭店,如果有另外一家也在举办婚礼,那伴娘就要先下车,将带有顶针的红手绢塞到对方新娘的手里。一定要抢先,顶住对方喜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4916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1
下一篇2023-12-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