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贫穷富贵,生老病死,都会爱、尊敬和照顾对方,到死方休”不管在圣洁的教堂,还是在庄严的法庭,哪怕是在喜筵的觥筹交错间,在美国结婚的新人都会念到想到这此生不渝的结婚誓词,开始他们婚姻生活的第一步──婚礼。
留学生,打工族,新移民,ABC,这些在美国落地生根,结婚生子的华人,都是怎样筹备和举办他们人生这个重要瞬间的仪式,如何来操办自己的大喜日子呢?看看华人都如何备办在美的婚礼。
婚礼的各色“主持人”市政厅和法官大人
来美国新泽西四年半的王鹏,是个高高大大的北方男孩,他即将博士毕业,并已经在波士顿找到工作,可从来没想过做事一向稳扎稳打的自己,会用“匆忙”和“仓促”这样的词来形容自己结婚。新人陈志欣和吴凯伦,新郎在帮新娘戴上婆家从夏威夷专门带来的别致花环。
工作确定后不到一个月,王鹏决定和已经交往两年多的女友肖小宁结婚,女友在波士顿附近的大学读硕士,马上也面临毕业。王鹏向记者坦言,这样的经历“不是自己的风格,很意外,很现实,也很开心。”在波士顿旁边的大学城市政厅领结婚证明,拿到仅仅交了几十块钱的收据后,工作人员说几个月之内请亲属或朋友做证婚人,到附近的教堂或者法庭领取证明或举办结婚仪式就可以。
王鹏和小宁都没有什么亲人在美国,出于工作和生活的变动,并没有准备办什么婚礼。他第二天一早拉着小宁和她的两个好朋友就到了附近的法庭,他笑着说,永远不会忘记“我们的证婚人除了两个好朋友外,还有一个吃罚单的冒失司机和一个离婚但想见儿子的爸爸,以及几位警察和律师。”
就这样,一个月之前,在法官大人和颜悦色“盘问”式的主持下,他俩回答了“Yes”和“Ido”。做事仍旧比较传统的王鹏“感觉像演**一样”,拉起小宁的手,庄严又有点滑稽的在美国的法庭上结为夫妇。
教堂结婚找牧师
不少在美的华人有自己的宗教信仰,结婚走进教堂的新人如今不在少数,很多教友也把牧师主持的婚礼看作在神的面前开始新生活,是一生中非常神圣和重要的事。
一位参加过朋友教堂婚礼的年轻华人女性告诉记者,尽管婚礼的主角不是她,但她第一次去参加这样的婚礼,听到新人的誓词激动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她希望自己也能拥有这样的婚礼,无奈爷爷是老八路,坚决不许信奉基督教的她结婚进教堂,她只好去旁听好朋友的婚礼了。金色的十字架,洁白的婚纱,隆重优雅的婚礼进行曲,女方的父亲亲手把女儿交到女婿手中,这是美国教堂婚礼的序曲。传统的基督教婚礼过程,还有请独唱演员唱福音歌曲,以及教士宣读圣经上的婚礼的含义,新人交换誓言等等。牧师带领新人念完誓词交换戒指,宣布新郎可以吻新娘后,两个人便是夫妻了。新人要在一个大烛台前,分别吹灭代表各自家庭的蜡烛,然后共同点燃中间的一根大蜡烛,表示从今以后就脱离各自的父母,组成自己的家庭了。“那种动人的场面让人觉得这个世界上有声有色的又诞生了一个新家庭。”这位女士说。
费城喜宴堂的司仪燕姐在为新人主持婚礼,新郎在嘉宾面前向新娘求婚。
找个司仪过大礼
尽管市政府和法官以及教堂可以解决很多重要程序,但对华人来说,接亲、迎娶、拜堂、拜祖先、敬酒、敬茶、戴首饰、谢红包等,是华人酒席间少不了的风俗礼节。婚礼当天数不清的细节让没有经验的新人摸不着头绪,想把这些过大礼的程序在亲戚朋友面前一气呵成,还要相对新颖脱俗也不是件容易事,怎么办?
费城的邓玉清和钱纪毅小两口,选择了当地喜宴堂远近闻名的“燕姐”关玉燕做他们的司仪,也就是婚礼主持人。五月第一个周末刚刚举行的婚礼,在费城承办最多婚礼的醉仙楼进行。他们说,“婚礼当天新郎新娘其实都是让别人看的木偶,司仪这个导演的水平,决定了我们这台木偶戏是否热闹和好看。”
费城喜宴堂的司仪燕姐,她说为那么多新人经她主持开始新生活特别高兴。
据很多要求有这些传统礼节的华人介绍,司仪确实是华人婚礼的灵魂人物,有的找口齿伶俐的电台主播,有的找能歌善舞的演员,不少华人传统的黄道吉日,一些有名气的司仪要连着赶好几场婚礼。
有好几年经验的燕姐告诉记者,她主持婚礼最重要的一个经验就是:“不能冷场,冷一下整台戏就不完美了。”燕姐是看到一个同乡因为不懂英文被美国人骂还说谢谢后,有所感慨才开始主办“好朋友快乐今夜”,的交友活动的,为的是让华人有个圈子交朋友学英语,后来被朋友不断的请去主持婚礼。她说,除了要把新郎新娘以及他们的家人和背景都了解的特别好,还要有很好的应变能力,更要在千篇一律的婚礼中别出心裁才能高潮迭现。为很多新人主持过婚礼的燕姐说,华人在美国安家立业不容易,结婚是他们共同为生活奋斗的开始,她有个心愿,就是“让每一对新人都能有毕生难忘的婚礼回忆。”
婚礼公司搞定一切
除了上面提到的华人婚礼当天不同的传统和礼节,婚礼之前订酒楼、选菜色,租车、订礼饼、做蛋糕、摄影、录影、订花,包括婚礼上请来表演节目助兴的演员和乐队,以及DJ或主持,都是还没有提到的重头戏,这些不光是华人要做,每个想拥有结婚典礼的人都要去做。不少美国人亲自去做每一件事,需要提前一年时间准备。不少工作繁忙的华人乾脆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给婚礼公司来办,节省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新娘吴凯伦,是在美国长大的ABC,她在新泽西牵喜摄影礼服中心订了结婚礼服、伴郎伴娘及花童全套衣服,并拍了婚纱照和预订了结婚当天摄影。她告诉记者,自己和新郎陈志欣花了差不多10个月做准备,很多事情还是双方的父母一起张罗完成的。做骨科医师的她说:“选婚纱、订酒店和挑选乐队花了我最多的时间。”
新人陈志欣和吴凯伦,戴上男方家人从夏威夷专门带来的别致花环一起照全家福。
坚持自己做所有事情的吴凯伦,笑着指指给自己化妆的牵喜老板赵温妮说,“她们都是幕后英雄,帮我搞定很多东西。”温妮在台湾做了三四年这一行,到美国来又干了21年婚纱礼服化妆摄影等一条龙服务,她告诉记者,新泽西的客人一般是提前半年预定婚礼摄影,看婚纱等等。纽约的客人比较忙,甚至会在要结婚的最后一分钟跑来,要他们帮忙搞定马上到来的婚礼。好在这里代理很多名牌公司的服装和各色饰品,还有许多相关服务,能解决大部分客人的需要。
五月结婚旺季里,温妮差不多每个周末都要凌晨三四点钟起床,赶去为新娘化妆,带齐婚礼上要用的捧花、头饰、鞋和手包手套,录影的全套东西以及一些特殊要求的物品。她说,以往做这行看见新郎新娘只顾一心的高兴,现在反而总是惦记有没有忘记什么东西。“婚礼只有一天的那么几个钟头,却是一辈子最重要的时刻,责任重大,哪里敢忘记任何一件小东西哦。”
费城长城影艺中心也承接全套婚礼内容,来这里的陶郭小两口说这里的老板郭小平夫妇也很专业。郭小平为记者展示了他十五六年来使用的五六台高级照相机,他说,除了室内摄影和外景等常规内容,为顾客设计剪接的录影带现在很受欢迎。不少人选择把结婚录影带送给亲朋好友做留念,还有一些拍摄简单的爱情故事,在结婚典礼上播放出来。
从消费和形式看华人婚礼
鲜花礼服相册迎新人
5月1日,KathyYan和Peter在一家占地100亩的古堡式庄园举行了婚礼,小两口光是用鲜花装扮这里就花了6000美元,而古堡的场地租金也花了一万八。
热闹非凡的婚礼面前,除了表面的鲜花红毯,盛装华服外,其实还有不菲的价格和多样的形势。专营婚纱礼服的Kathy’sBridal老板泛美枝(Mae)告诉记者,婚礼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新娘的结婚礼服,在美国几乎所有的新娘礼服都是买来的,很少有人去租,新娘在结婚之后通常把礼服密封收藏起来,等到女儿出嫁或者行成年礼时可以作为特别的礼物。
吴凯伦换上婚纱告诉记者,普通的一件婚纱也要200到300美元,中档的是500到1200美元,高档的就更贵了。她选的是近千元的婚纱,加上配套的头纱、头饰、手套、手袋一直到鞋子,在婚纱店都是分别出售的,加起来可不是小数目。
婚纱摄影有一套499美金30张的周年册,也有800元左右的60张中高档形式,更精美的册子就要待价而沽了。结婚当天的摄影则要2000元左右。凯伦定的酒店每个人从鸡尾酒会到晚餐加起来要300左右一桌,还有乐队,和700元左右的三层结婚蛋糕,另外请了法官到场主持
照相的空当,温妮说,凯伦的结婚花费在ABC中,算是中档水平,但是比起第一代移民和留学生来说已经是很高的水平了。“在美国婚礼的所有费用可都是女方出的。”Kathy和Peter的婚礼,平均每个去庄园的客人要花费500元,所以他们的婚礼花费总额对普通华人来讲可能就是天文数字了。
礼物清单和红包首饰
在美国送结婚礼物有个特殊的风俗,就是由新婚夫妇在婚礼前的几个月内,找到一家或数个心仪的百货公司选好两个人婚礼或是婚后要用的东西,列好礼物单,从厨房工具到床上用品,包罗万象,价格从低到高都有。客人和朋友们可以在各地直接到这些公司的连锁店或者是通过互联网,从这礼品清单上挑选符合自己购买能力的礼物送给新人。这样他们开始家庭生活时所需的大部分东西就可以不用担心了。
吴凯伦和陈志欣,Kathy和Peter这两对ABC都迎合了这样的风尚,朋友们通过口头相传和网络知道了他们的需要,林林总总的送了各色礼物。凯伦还把他们结婚的进度和很多信息输进了一家专门提供婚礼支持的网站,这样朋友们就可以在各地都了解到他们情况,陈志欣的父母住在夏威夷,还专门带来了别致的夏威夷特色花环。
陶郭小两口完全中式的婚礼也给他们带来了中式的礼物──红包和首饰。每个来参加婚礼的朋友都送了200到500元不等现金,用传统的红包表达了他们的心意,一些亲戚和相熟的朋友为他们带来了金项链和金手镯,还有金龙凤,玉佩等贵重的首饰。传统上受到新人夫妇和双方父母邀请的朋友和同乡都会来参加他们的婚礼。
幸运的吴凯伦说,她和新郎包括他们的父母有很多华人朋友,所以她们也收到了一些传统的“红包”。一直讲英文的凯伦露齿而笑,冒出了唯一一个中文词汇“红包”,而且几句话里用中文提到了三次,她说这对花了不少钱办婚礼的她帮助很大,尤其作为明年要搬家的他们是很实际的礼物。
贺喜贺婚登报结亲
在曼哈顿和费城的中国城,华人各家婚嫁还都流行另外一种风潮:登报贺婚,登报联姻结亲。
不少第二代移民的父母都是在中国城开始他们在美的第一步,参与过社团和同乡会,子女结婚的喜事成为同乡和各社团及商家互表祝贺的机会,“白头偕老”、“龙凤呈祥”、“百年好合”这些平常但又喜庆的贺辞见于报端,也确实带来了喜庆的气氛,社区的报纸也成为新人们的爱情见证和宣言,更是联姻结亲的两个家族的标示。
蜜月旅行二人世界
婚礼之后的蜜月是美国的特色,华人中也流行着“结婚旅行”这样的形式和内容,不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和考虑。
王鹏和肖小宁都面临毕业,婚礼没有考虑过,蜜月倒是策划过。这个暑假是两个人相对空闲的“上班前空档”,王鹏说,虽然当穷学生办不了大婚礼,但是开着自己的二手车,载上新娘去渡个不奢华却又温馨的蜜月还是不成问题的。他们打算去离得不远的大瀑布看看,不会太累,也还负担的起。
凯伦说,他们婚礼之前已经请了假准备,所以婚后第二天她和丈夫都要去上班。不过他们计划七月份到夏威夷探望公公婆婆,同时还有一个小型的聚会,就算是自己的蜜月旅行了。
不同华人结婚特点
留学生:尚需奋斗从简行事
王鹏说自己尚处在奋斗的关口,结婚是为了以后生活得更方便,一起建立小家共同奋斗,所以婚礼仓促,一切从简,只是作为结婚和告别新泽西的朋友,准备大家简单吃顿饭,告别过去的岁月。他和小宁商量,准备有机会一起回国内和家人办结婚酒席,然后略带歉意地说:“到时候再给我老婆补一套婚纱照。”
牵喜的老板温妮告诉记者,倒是有不少留学生夫妇在毕业的时候,或者回国之前跑到她那里,要求以学校为外景来拍一些毕业照,有时候就连同一起拍上几张婚纱照,大都选择价格不是太高的组合。从Rutgers和Princeton,甚至NYU的学生都有,倒也算见证他们的留美学习和婚姻生活。
ABC:追赶美国时尚风潮
Kathy和Peter这一对ABC是很典型的追赶美国时尚风潮的华人子弟,他们的华人背景和整体的美国文化混成一体,而照温妮的话说“更注重现代派,比较开放,非常舍得花钱。”不过“有点脱离中国文化”。
在摄影上,他们完全以外景和结婚当天的内容为主,几乎全部的精力都用在那座古堡的布置上,“所有的一切都要大气,都要最好和名牌。”这就是Kathy的要求和心态,而且有些东西非贵不买,便宜的不怕是假的,反而是怕质量不好丢了身价。不过他们的照片却是所有东西都要“大”之外专门要“小”。原来是越小的越贵,也越精巧。相比之下一般华人基本上是婚礼上什么都要小,都要便宜,唯独要求照片要大,动辄就要放大的照片是3040的
专门搞婚纱的Mae评价,ABC们比传统的华人能更多地去挖掘自己想要表现的东西,会去选择一些设计很大胆的时髦礼服和婚纱,这一点和到她那里的美国顾客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不过她也提到,这些ABC都不约而同的会选择一件中式服装,不管是旗袍还是唐装。
吴凯伦和陈志欣分别有十分美国化的新娘聚会(bridalshower),以及告别单身聚会(bachelorparty)。都是自己的好友为他们自发举办的,其中她的三个伴娘陪自己度过的整个下午,按摩,修甲,做保养,为结婚做了许多准备,让她很感动。他俩相识五年,去年6月订婚,凯伦说,除了结婚戒指外最特别的礼物是收到了男友长达五分钟的情诗。
异域风俗比对:钻戒VS烤乳猪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欧美人士和一些ABC都把钻戒看作是求婚,结婚的信物,而一般来讲华人并不是很重视这方面,反而更看重一些传统的风俗和代表亲情的内容。
喜宴堂的燕姐介绍,中国,柬埔寨和越南华侨在迎娶新娘之前都要送很多聘礼,这其中包括红枣、花生、莲藕、栗子和烤乳猪等有讲究的东西,分别代表早生贵子、藕断丝连、母亲的心头肉。其中烤乳猪和大陆离娘肉有异曲同工之效,都代表女儿是母亲的心头肉,娶走后要给以补偿。这可能让举着钻戒单腿下跪求婚的新新人类啼笑皆非,不过这其中代表的心情和期望是华人老辈认可的情节和不可缺少的礼数。在美国也有将喜酒和结婚相册寄给不能前来参加婚礼的父母,漂洋过海表达儿女情思的做法。
中式的传统,美派的花嫁,不过说到底还都是华人的婚礼,多多少少的融合交汇与同化异化,都让人看见幸福新人的甜蜜。5月前的一天,一位华人先生领着没有梳妆打扮的妻子走进牵喜影楼,找到悄悄订好的拍照单,告诉妻子这是送给他们结婚20周年的礼物,浑然不知的妻子蓦地喜泪涟涟。拍完婚纱照,大家都诧异他们怎么那么多造型独特的照片都不选,偏偏要放大一张没有什么动作傻对着的照片,他们说“看我们20年了,还能这样相视对望!”原来傻傻的笑容里是他们相视的痴情和爱意。影楼的人们都说,管他传统的,还是洋派的,华人的新婚夫妇20年以后都有这样的感情就是足够。
在中国,婚礼的流程与形式总是被各种条条框框所限制,特别是在很多“面子工程”泛滥的大城市,婚礼的排场往往能成为判断一场婚礼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如今,这一现象正在逐步改善。越来越多的新人开始意识到:婚礼不应只是摆几桌酒席、请一些歌手来演唱几首歌就结束了。他们希望自己能在盛大的仪式中表达出自己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希望拥有一场幸福而又难忘的婚礼。如今,我们总是能看到各种婚礼形式的创新,无论是西式还是中式,无论是大型还是小型,其目的都只有一个:给新人们留下一份难忘和美好的回忆。那么,对于大部分年轻人来说,他们心目中理想的婚礼又是什么样子呢?婚礼是一种情感与仪式的集合体。因此当新人们决定结婚时,他们就必须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我希望未来每天醒来都会想起什么?我希望在结婚后每天都会想念什么?1希望自己结婚时能在一片祥和的氛围中婚礼的主角是新人,因此要想让新人感受到真正的幸福,就要让他们感受到一种祥和的氛围。婚礼氛围好,新人才会有一个好心情,才能把自己的幸福和喜悦更多地传递给家人和朋友。我们常说“家和万事兴”,当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候,一定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这样家庭氛围才会越来越好。我希望未来的婚礼能像现在一样,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放松自己,开心地接受所有人对他们的祝福。相信这一点也是很多人心中的期望吧。2希望自己的婚礼能和对方一起来参与婚礼是两个人的事情,想要一场成功的婚礼,除了准备工作要到位之外,还需要新郎新娘双方的共同参与。他们不仅需要一起买婚戒、准备礼服和喜帖、准备彩礼和嫁妆以及酒席等等,还需要和双方父母沟通交流、确定具体的流程、制定计划等等。所以说,一场成功的婚礼,应该是两个人一起用心地筹备,一起商量确定每一个环节和细节,一起进行各项安排。这不仅仅是给自己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也是给对方一个美好的回忆。3希望自己的婚礼是简单而又温馨的你会接受一个简朴而又温馨的婚礼吗?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在的年轻人都是“低头族”,手机、电脑几乎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举办一个隆重而又盛大的婚礼,更别说自己去购买礼服了。所以,大多数年轻人都会选择简单而又温馨的婚礼:简单地布置现场,为双方父母准备一顿家常饭,邀请亲戚朋友一起聚在一起吃顿饭、聊聊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种方式就足够了。此外,选择一家专业的婚礼策划公司来帮忙策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从婚礼策划到布置现场再到选花材、布置现场等等,都可以由专业的公司来负责完成。4希望婚礼是美好而浪漫的婚礼的意义是为了纪念,那些即将与我们共度一生的人。但如果仅仅是在婚礼上唱几首歌、吃几顿饭,那么它就不能称为一场仪式,而只是简单地吃一顿饭、唱几首歌而已。所以,我希望在婚礼上能有一个浪漫而难忘的时刻。5希望自己能在婚礼上留下最难忘的记忆我们都知道,婚礼是一辈子只有一次的重大人生事件。但对于每一对新人来说,他们并不想“草率”的结束这场婚姻,而是希望能在婚礼上留下最美好的回忆。因此,很多新人都会选择自己设计一个“专属”仪式。例如,新郎会邀请自己的亲朋好友,穿上他们最喜欢的礼服一起拍照留念;而新娘也会邀请自己最好的朋友们在婚礼上一起见证两人的幸福时刻,为他们送上祝福……正是在这些活动和细节中,新人们才能真正感受到:“这场婚礼将是我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刻。”
临澧县民间嫁娶习俗,新安镇基本差不离。
几千年来,随着历史的变迁,嫁娶事象不仅逐渐形成某种定式,而且承传着极富特色的民族、地域文化现象。这些嫁娶习俗尽管渗透着诸多封建陈腐的色彩,却也体现着中华民族传统和严肃的婚姻风尚。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各民族、各地域的嫁娶习俗五花八门。现仅将临澧地区尚在流传的嫁娶习俗简述一、二。
一、谈婚论嫁。婚姻是人生第一件大事。常言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旧时,男儿到了十八岁,女子年近“二八”,如果尚不能嫁娶,便是做父母的上对不起祖先,下对不起子孙的罪过。因此,男儿不管是读书之人要谋取功名,还是务农经商的,到了此时总要成家立业,完成终身大事,以了却父母一桩心事。女子到了十六、七岁,要学习浆衣洗裳、茶饭料理、补衣做鞋;富有人家的女孩儿,便不再在大庭广众中出现,由母亲教习待人接物之礼数,并开始在闺房中练习挑花绣朵,这便叫“待字闺中”。
二、请媒人。请媒人俗称做媒。旧时实行包办婚姻,一切听由父母包办,有的甚至指腹为婚。因此,千百年来,在男婚女爱中既演绎出一曲曲生死相依的千古绝唱,也流传着抗婚拒嫁的悲惨故事。解放后,男女间挣脱了千百年来的包办婚姻枷锁,恋爱自由,婚姻自主不仅蔚然成风,而且受到法律保护。但在一部分农村,请人说媒的习俗仍然盛行。媒人虽是包办婚姻的产物,但媒人在男女之间起到了某种牵线搭桥的作用对有些已近破裂的婚姻,经媒人在其中说合,也可以弥合裂痕,重归于好。媒人这角色不是一般女人能做好的,搞得不好可能是“老鼠子钻风箱,两头受气。”一般媒婆由女性担当,基本条件是已婚,已生儿育女,并能说会道,随机应变。“一家有女百家求”。女方一般不主动请人做媒。男方则可以堂而皇之地请人做媒。这些媒人一般由亲戚朋友担当。人说做媒也是做善事,是可以延年益寿的。
三、看人家。看人家又叫相亲。看人家也可以说是男女双方第一次走动与交往。旧时并无看人家这一习俗,完全由媒婆或男女双方最至亲的人去双方做一些直接和间接的了解,至到清末才时兴了相亲。相亲也由男女双方议定日子,一般是先由男方到女方看人家。男方来时,可带点见面礼,如白沙糖、水果之类。礼品一般不甚贵重。男方到了女方先要看女方的田园屋宇,再看女方的言行举止,身体是否有什么缺陷。男方如果觉得满意,便在女方家吃饭,如果觉得不满意,男方会客气地把这餐饭推辞掉,女方也心知肚明这桩婚事十有八九不成功,因此也不强留。女到男家一旦确定结亲,男方便要送东西给女方,这又叫“给打发”。打发有钱有物,数量也无定数。如果女方表示悔婚,则要将收受的男方的礼品如数退还给男方,否则将被人唾骂;如果是男方表示悔婚,送给的东西将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的,男方自然也不强行索要。看人家还有个共同的习俗叫“摆茶”。这是必不可少的礼俗。
四、发喜。发喜又叫定亲。这是男女双方婚前必不可少的礼俗,也是极隆重的礼俗。发喜的时间由男女双方共同确定。这天要请三朋四戚到场,意在向世人道明子女的终身已定。发喜的礼数较重。乡下一般盛行的有两个档次:一是礼担,又称笆篓担儿。男方一般在笆篓中置办衣物鞋袜、糕点糖果;笆篓担外一般有“两挂”挂有鱼肉、鸡之类,均要两三斤以上。有的也有四挂,无非是鸡肉鱼之类。二是抬箱,抬箱是一种木制的专盛礼品的器具。半人来高,一尺来宽的一个木架子,架子两头有两个圈孔的耳,中间穿一根竹竿抬着走。木架上可以依次放四个长方形木格儿,各格内物品不同。一般是衣物两格,食品两格。抬箱外必备四挂。也是鸡、鸭、鱼、肉之类。
茶礼。除笆篓、抬箱之外,随发喜时送给女方至亲,如:舅、姨、步等前的礼物,这些礼物一般为肉两斤、鞋一双、糖一包。凡收受了这些礼品的人,女方出嫁时要给女方置办一定数目的嫁妆(又叫陪嫁)。因此有句俗话说:这茶可不是好吃的,将来结婚陪嫁要“出汗”的。
五、报热。报热这一礼俗根据男方的经济条件和女方的意见,可办也可以免。报热时无非再给女方一些热天里穿的衣物。如今,这一礼俗已经废除。
六、送日子。送日子俗称送“八字”,也是送生庚八字。这是男方必尽的礼俗。其目的是决定结婚的日期。事先,男女双方请算命先生将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进行推算,又叫“合八字”。所谓八字即:某年、某月、某日、某时生人八个字。如八字相合,即可以择日结为夫妻,如八字相克,则不能结婚。也可以请迷信职业者治煞,经过治煞后也可以结婚,实则迷信职业者从中牟取钱财。如果生辰八字相合,便由男女双方择期送日子。即把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用一张红纸写好。男人写一半女子写一半,然后由男方备好花红彩礼,彩礼轻重不具一格,无非是些衣物食品之类送给女方,另将男方择定的结婚日期也写在红纸上,又叫送日子。将彩担送到女方堂屋里后,又一个程式叫“开箱”。开箱由专门人员负责,开箱人将写有生辰八字和结婚日期大红纸取出后交给女方父母。如果女方父母同意按男方择定的日期完婚,则将这张大红纸收下,如果女方因其它原因不同意按男方择定的日期完婚,便不收那张红纸,依然放回礼担内由男方带回。这说明女方要推迟婚期。之后,如无其它变故,也不必另送日子,只由男方口头通知女方,女方同意后方可确定结婚日期。
折妆礼。所谓折妆礼,是指男方送给女方置办嫁妆的礼金。旧时嫁妆全由女方置办,后来结婚物品由男女双方合办,如果女方愿意全部办理,那么男方则要送一定数额的现金给女方,也就是所为的折妆礼。
七、过礼。男女双方将结婚日期确定之后,在结构的头一天,男方要将女方结婚时一应用品如衣服、鞋袜、姜茶(又称瓜片)之类送往女方,送的方式各不相同,有的用抬箱,有的用笆篓,还有的牵猪赶羊,有的送半猪半羊。过礼这一天,女方是最热闹的,要置办酒席(叫整酒)招待来道贺的三亲四戚,叔伯表姨。凡来吃喜酒的亲戚朋友都要给一定数量的“陪嫁”(物品),大多是床上用品、箱柜之类的东西,多少则按各自的经济状况和亲疏远近而定。这天来的客如是至亲(又叫知己客),一般留在女家过夜,女的则帮助女家忙忙碌碌;男人则喝酒玩牌,尽情欢乐。
八、扯脸。扯脸又叫开脸。是未婚女子变为已婚女子(做大人)的重要标志。开脸时先请一位儿孙满堂的女子,用一根长长的棉线,先用手将棉线撮紧,然后将两根棉线合为一股,一端咬在嘴里,另一端缠在大拇指和食指上,利用两个手指的张合将棉线牵动,在新娘脸上绞一层细细的汗毛。开脸的这种作法现在已基本不用,取而代之的是新娘去美容厅里美容、做头发。
九、告祖。新婚的头天晚上,新郎家里要专门置办一桌丰盛的酒席。这桌酒席的菜不得少于十二碗。晚上,全家人要穿戴整齐,洗手净脸,在祖宗牌位前,点燃香蜡,然后摆上酒席,搁上碗筷,请亡故的先人吃酒。意在告诉各位先人,儿女已完成婚姻大事,请求先人保佑其婚姻美满,子孙发达。
十、娶亲。过礼这一天,男方除了备齐物品外,还要定下第二天女方发亲的具体时间。发亲(即女方上路)娶亲的时间一般不过午(即不超过中午十二点钟)。这样便可以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娶亲的头一、二天,至爱亲朋便来祝贺,名曰:喝喜酒,又称吃瓜片茶。男家自然要根据亲友的多少杀猪宰羊,安排酒席。酒席上有八至十二碗菜不等。因此男方要请人帮忙。除掌勺的大厨子外,这些帮忙的一概不计报酬,有劈柴挑水的,烧火切菜的,端茶倒水的,一应事务由“知客士”调配。知客士由主人指派,负责接待客人的一切事务及厨房、茶房的安排。这几天,知客士有至高无尚的权力。
十一、发亲。发亲是新娘起身去婆家。清早起来,新娘便要再次梳妆打扮。简单地吃点东西,由亲朋好友陪着说话。新人装上红下蓝,袖口里要塞一个白色的四方对角手巾,以备掩口或擦泪之用。送亲的人,又叫上亲,是由女方指派的,一般除了新娘子的兄弟姐妹外,还可以请好友相送。上亲要由穿戴整齐、举止得体的体面人担任,以显示娘家家作人齐,家风不凡,以助长出嫁女儿的威风,使男方不敢小视娘家。上亲是最尊贵的客人,新郎家要小心侍候,上亲新郎家是得罪不起的。男方来迎亲的(旧称接亲),一般队伍比较庞大。除了媒婆、新郎官外,还有一班迎亲的男女,一般均是与新郎年龄相仿的男女青年,自然多为新郎的亲朋挚友。除此还有一帮力士,这些力士是帮新郎抬嫁妆的。
十二、陪嫁。陪嫁是指女方父母和三亲四戚送给女子随嫁的东西。陪嫁的东西多少、好劣,均看女家的经济状况。除床上用品和瓷器而外,大体分为:一箱一柜。一箱一柜是最简单的嫁妆,也就是一口箱子;一张柜;两箱两柜。即两口箱子两张柜;三箱三柜,是较隆重的嫁妆,一般要大户人家才能置办。
十三、吹鼓手。乡下并无职业吹鼓手。有的是几个懂得吹吹打打的人棚股组织起来的,有的是乡里一个会吹打的人收几个徒弟组织起一个乐队的。吹鼓手一般是九个人。
十四、哭嫁。旧时女子结婚时兴哭嫁。临近婚期半月的光景,女孩便开始哭嫁,一天到晚悲戚戚的样子,让父母心痛不已。如果不哭嫁,便认为她忘记了父母的养育之恩,表示不孝,将遭人唾骂。哭嫁有两种:一种是真哭,一种是假哭。
十四、颤轿。新人上轿,新郎骑马,无轿无马的人,新郎便走在轿前,一路浩浩荡荡,招摇过市,一路上围观者众。走过三五里地,轿夫们便使个暗号,便开始颤轿。新娘子最怕的是颤轿,轿夫们把抬轿歌一唱,脚步便开始悠悠晃晃,真个是一步三摇。
十五、拜堂。拜堂又称拜花堂,是向世人和列祖列宗宣告,某某公子与某某**正式结为夫妻。拜堂是一件极神圣的事。儿女终身大事已成,告慰皇天厚土,是父母一件极荣耀的事。这里满堂宾客齐聚于堂前,祖宗牌位前燃起大红蜡烛,高堂(父母)端坐于堂前。两位新人按男左女右站立,脚边放了两个莆。司仪开始高叫:“一拜天地,二拜高堂……”。礼成后,笙鼓齐鸣,夫妻双方进入洞房。
十六、拜茶。拜茶新郎新娘向客人敬茶。拜完堂,新郎新娘便手持茶具,里面放一色小杯,每个杯子里都放几块冬瓜糖,再用开水冲制,名曰瓜片茶。敬茶要先敬前辈,再敬同辈,后敬晚辈,其顺序不能打乱。敬茶时有一个人引导,因有些亲朋好友新娘不认识,必须有人介绍。喝了茶的人要从腰包里掏钱,把茶钱塞进杯子里,新娘把装有茶钱的杯子收回,茶钱由新娘子保管,成了新娘的“体己钱”。
十七、吃开口饭。新娘新郎敬完茶后,不上大席吃饭,而是由厨屋里的大师傅做一桌四菜一汤的饭菜,由人将饭菜端进洞房新郎新娘要喝交杯酒。完后新郎要给厨房的大师傅送去红包。
十八、闹房。新婚之夜,上亲们都已离开,剩下的是男方的客人。到了点灯时分,一些与新郎同辈的好友便开始闹房。
十九。回门。男女婚后三日,双方要回新娘娘家一趟,这叫做回门。在娘家打一个转身,吃一顿饭要立即回来,不得在外过夜,一定要满一个月(又叫满房)后,才能在外过夜或出门远行。
摘要:由于历史地理因素导致安徽全省分为若干不同的文化区域。皖东地区由于历史地理因素属于淮扬、金陵文化区。以合肥为代表的皖中地区属于江淮文化淮右区。皖南其他地方则是江淮文化和赣文化的相互融合。自然在安徽不同地区的人们就有不同的结婚文化习俗,下面本文就为大家盘点了安徽各地区的结婚文化习俗,现在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安徽结婚风俗流程有哪些
一、安徽合肥
1、新娘上车站糕上,亲友口念吉祥句。
2、接亲出发前需要准备门缝钱(包5元、10元的几十封以及100的几封,红包等)。新郎进门后有个小礼节,带花或给新娘穿鞋之类。敬拜父母“改口”,一般以敬茶代替,父母需给红包,一般为1001,也有少数是10001,寓示万里挑一。
3、新娘很多是哥哥或弟弟、表哥表弟、堂哥堂弟等(背之前要给红包)背出家门,也有新郎抱出来的。上车时要在地下放糕,新娘脚踩糕上,再坐进车内(有些地方要带一条糕回男方家,寓示“高来高去”)。新娘进男家门时,亲友会口念吉祥语句,手向地下撒花生,红枣之类的果子,叫做“撒喜果”。
二、芜湖
1、男童持盘候新郎,新娘头上插稻穗。
2、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应先祭拜祖先。礼车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持茶盘恭候新郎,此时新郎下车,给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新娘头上要插稻穗和红花,新郎给捧花之后,媒婆将新娘挽出大厅。在新娘上礼车后,女方家长应将一脸盆挽脸的洗脸水泼出去,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并祝女儿事有成。
3、礼车至后,由媒婆带着拿两个橘子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橘子,然后赠红包答礼。这两个橘子要留到晚上让新娘亲自来剥,意谓可招来“长寿”。新娘进入大厅后,要跨过火盆,并踩碎瓦片。过火盆意谓去邪,踩碎瓦片则比喻“过去时光如瓦之碎”。结婚当天,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而新娘更是不能躺下,以免一年到头都病倒床上。
三、蚌埠
1、喜期挑选要注意,新娘车里脚踩糕。
2、喜期注意避开双方父母出生月份和生日。定后忌改,因旧时有以此定终生之说。结婚当日清晨,男家向女方下礼,沿用旧时“水礼”习俗。礼品亦大致相似,其中有的以大面包、罐头取代旧时所送的馒头、猪肉等。也有的不下水礼,是因为女家在女儿回门时须款待亲友或在饭店设宴,商定让男方出钱。
3、一般男方下礼至女家,便带回新娘嫁妆。往返时双方均用鞭炮迎送。男家在下礼带回新娘嫁妆后,即发车迎娶新娘。新娘在轿车里脚下有云片糕两条,意为“步步登高”,沿用旧婚礼中“新人不走旧路”的习俗。
四、马鞍山
1、新人回门吃顿饭,娘家长辈门口迎。
2、婚礼前,新娘家要找一个父母健在儿女双全夫妻和睦的老人帮忙缝一床喜被做嫁妆,寓意着新娘以后也可以成为一个幸福的女人。
3、结婚前一天,要由新郎的弟弟在新房的婚床上睡一晚,名曰“压床”,寓意着吉祥如意。除了贴_字,还要在婚床上撒上桂圆、红枣、莲子、花生,寓意着新人“早生贵子”。而且不能随意撒,要洒在床缝里、被子里、枕头里,新人找的时间越长越吉利。新妇三天回门,就是从结婚那天算起第三天,新人们要回到新娘的娘家吃一顿饭,回家之前要由新娘的娘家长辈在家门口接回家,回家吃饭后要在太阳下山前出门,这样,婚礼就算是真正结完了。
五、安庆
1、新娘鞋上再穿鞋,找个男孩压下床。
看家,女方父母及亲戚到男方家看看男方家的环境什么的。男方也要把自己家的亲戚请过来,一般是父亲和母亲的直系亲属参加。下报日就是确定结婚的日子。
2、结婚的时候,新娘子在接过门之前是不能脚下地的,即使要走路,也要在鞋上再穿一双鞋子。新娘子在去婆家之前,都要梳妆打扮好,躺在床上,等待新郎过来接。新娘上车时,一般由新娘的兄弟或者父亲背上车子。新郎这边接新人时,要先准备一个火盆,让新娘从火盆上跨过去。接新娘的老妈子一般是两个人,要求是全福人。另外,新床要有全福人压过床,或者找个小男孩先压下床。
六、宿州
1、男方准备上车礼,女方嘴中含米粒。
媒人牵线后,过些天女方会和家人一起去男方家“看门户”,所谓的“门户”也就是看看男方的家庭条件及经济状况,去见门户的当天,男方家会给女方一些见面礼,一般来说男方给见面礼是一万零一元,寓意万里挑一。这门婚事就这样结成了!订婚彩礼可以事先和对方商量,一般是6条烟6箱酒6只大公鸡,如果男方大方点的话可以给双倍的彩礼,在下礼的同时男方会给女方彩礼钱,下礼时还要买糖果、衣服等给女方。
2、结婚时,女方一般会提出要上车礼4000——6000元不等,在上车之前女方家会给女孩子压腰钱,女孩子会坐在正屋的正门口,等待着男方给女方穿上头鞋,女方的婶子还要给女方梳梳头,同时女方还要在嘴里含米粒,寓意多子。婚礼当天,男方家带一个抱着红公鸡的小孩童去迎接新娘。
七、黄山
1、两根丝线来开脸,新人要吃红鸡蛋。
旧社会,徽州婚嫁严格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般有九道程序:说媒、行聘、请期、搬行嫁、开脸、迎亲、拜堂、闹洞房、回门。现如今婚姻自由恋爱,家庭幸福美满。虽然很多结婚程序简化,但是传统习俗还在延续。
2、迎亲当天,由姑妈或舅妈用两根丝线把新娘额头的汗毛绞去,谓之“开脸”,亦称“拉面”。新郎进门后,寻找新娘。娘家人忙着招呼客人,鸡蛋、面条、托盘、茶水一一摆上,托盘里四色礼:红糕、喜糖、花生、瓜子,预示着新人红红火火、甜甜蜜蜜、花开花果、多子多孙,亲家来人吃得津津有味,口齿留香。新人红鸡蛋、长寿面吃过后,跪拜父母,表达养育之恩。新娘的弟弟把新娘背上男方准备的迎亲“车”上,到了男方家中拜堂、闹洞房。婚后第三天,新郎陪同新娘回拜父母,谓之“回门”。
八、六安
1、新娘要吃分家饭,不穿娘家一根纱。
2、以前的习俗,男方先把求婚的“书子”连同衣料、食品等“彩礼”交媒人送女方,金寨有送笔墨葱(寓“聪明”义)、松柏枝(寓“白头皆老”义)的;女方再回送男方允婚“书子”。此谓“订婚”。至此,若无特殊原因,亲事即算说定。
3、婚前,男方持附有具体婚期的求婚书请媒人至女家征求意见,叫“启媒”。女方若无异议,便定下婚期,并开出待嫁女的衣服尺寸由媒人转交男方。完婚当天,男方备新衣、礼物,由媒人率迎亲人员送至女家。旧时有出嫁时不穿娘家一根纱、全部换用婆家新衣之俗。
4、新娘离家前,与兄、弟同食装在一个碗里的圆子、粉条,称吃“分家饭”,后由兄,弟背起进上车(寿县以前由姐、嫂搀扶进轿)。
九、亳州
1、床上四角要放枣,新娘腰上系红带。
2、要请4个媒红,要给媒红送糖果。男女双方都要各有4个来宾,来宾要送手帕。婚车要老早的去扎。车多的话,只能是双数,带给女方的衣服里有花生啊之类的。新婚的床上四角要放上枣,花生,桂圆,莲子。女方穿婚纱那天腰上要系红腰带,去接新娘的时候来回避免走同一条路,出了新娘的家不要往向西的方向开,尽量绕路。
十、阜阳
1、大放鞭炮为催妆,新郎新娘鞋对换。
2、在结婚前一夜,男家要宴请族中各人,然后新郎要拜祖宗,父母及长辈,拜毕,以新郎为首的迎亲队伍便会向新娘家进发。迎亲队伍到达女家门前,女家照例紧闭大门,要新郎大放鞭炮,称“催门炮”,妇女家亲友便向新郎索取“启门钱”。当夜女家会设盛宴招待新郎,与亲友共饮,当晚新郎会宿于岳家。
3、次日早晨(即婚礼吉日),新郎的迎亲随从在女家门前大放鞭炮,称为“催妆”,新娘整妆完毕,便会与新郎一起出发往男家。在出门时,新娘会放声大哭,表示不愿离开父母,家人亦会大哭表示惜别。新人来到男家门前,男家会请两位儿女双全的妇人,将新郎和新娘的鞋对换,因为“鞋”与“偕”同音,故此举有“白头偕老”的象征。新郎进男家门时,亲友会口念吉祥语句,手向地下撒花生,红枣之类的果子,叫做“撒喜果”。
十一、滁州
1、婚前一天舅来贺,新娘走在红布袋。
2、结婚出嫁的姑娘,要在婚期前10天“扣饭”(减饭量)。临嫁前几天,女家将陪嫁妆送往男方家,以便布置新房。婚前一天,舅舅来贺喜,要升号放炮(鞭炮)。以前,迎娶之日,男方家备花轿,雇乐队,带礼品,由全福小孩压轿,到女方家接新娘。其赠礼中必有满坛酒和连条肉,酒为“丢娘酒”、肉为“离娘肉”。
3、新娘出门时脚不能履地。接新娘妇人用捎袋(即红布袋或麻袋)两条在地下轮流翻转铺地作毯,新娘由伴娘牵引着走于红布袋上,传袋人边轮传边诵贺喜词,如“捎袋传口袋,一袋传百代”,谓之可以传宗接代(袋、代谐音)。洞房内的被单、箱子、抽屉里摆有花生、红枣、桂圆,意为早生贵子。
十二、淮北
1、喜床撤上各式果,新娘白天不能躺。
2、在婚礼之前,由好命婆负责铺床,将床褥、床单及龙凤被等铺在床上,并撤上各式喜果,如红枣、桂圆、荔枝干、红绿豆及利是。安床后任何人皆不得进入新房及触碰新床,直至新人于结婚当晚进房为止。
3、在女方家门口,应有一男童手持茶盘等候新郎礼车的到来,新郎下车后,应赏男童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在出发前,新娘要与父母兄弟姊妹一起吃饭,离别在即,新娘通常面带愁容,大家说一些吉祥的话。在新娘礼车刚开动时,女方家长应在车后撒一碗清水,一碗白米,清水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以后的一切再也不干涉,白米是祝愿女儿有吃有穿,事事有成。婚礼当天白天,新娘不能躺下,否则可能一年到头都病倒在床上。
十三、池州
1、摇篮礼里有烟酒,嫁妆被里要放糕。
2、订婚的时候,由男方宴请双方亲戚。一对新人将会在席上改口,男方父母会在席上给女方改口费。认亲,男方会准备好所有的礼品去把女方的亲戚都跑一遍。就是所谓的“摇篮礼”了,摇篮礼里有烟、酒、肉、糖、糕、桂圆、荔枝等物品。这时候,就是女方亲戚会给红包给男方作为回礼,男方也会收到女方父母给的改口费。
3、到了结婚的时候,需要提前在女方嫁妆的被子里放上糕(寓意步步高升),红枣、桂圆、莲子、花生、红鸡蛋(寓意早生贵子),红包(给铺被子的人的)。女方需要买篦子给新娘梳妆(寓意未来顺顺利利),还会买痰盂(称子孙桶,寓意子孙满堂)。新娘在上车前,得踩着糕上车,寓意步步高升。
十四、宣城
1、新娘上车妹穿鞋,子孙桶内放吉物。
2、新郎接亲上门后,喜娘家准备一碗面条两个鸡蛋,新郎新娘相互夹给对方吃。新郎将新娘抱上车,新鞋下面铺一块红布,妹妹给新娘穿完鞋后赏妹妹换鞋钱。女家陪嫁,无问贫富都少不了马桶(称子孙桶),提桶和大、中、小三只园木盘(通称“三元”,寓“三元及第”)以及精制的男女两双单鞋(以前大多为新娘亲手所制),谓之“同鞋”,含“同偕(鞋)到老”之意。子孙桶内放有枣子、花生、百子糕和染红的鸡子(蛋)等,取“早生贵子”之兆。
十五、铜陵
1、男方送礼要退半,新娘出嫁母女哭。
2、男女双方订婚后,每逢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男方要给女方父、母亲送礼,一直送到结婚为止。礼品一般是烟、酒、糕点等,并一定要凑足双数。有些人家,男方第一次送节要送面条、方片糕等,女方将这些礼品退回一半,以表示“常来常往”、“高来高去”。大凡姑娘出嫁母女都要哭,“越哭越发”。新娘哭,表示自己对父母的依恋感激之情;母亲哭,表示了老辈要下辈当好媳妇和贤妻良母的期望。
十六、淮南
1、喜盆要用红布包,亲手递到婆婆手。
2、结婚前三天,男女不能够见面,结婚头天晚上要一个男孩压床睡觉(要三代全在)。结婚当天,男方亲自去接新娘,要带一套新衣服新鞋,(里外各一),要带四折礼(原来是2箱酒,半片猪肉,2条鲤鱼,2箱糕点(罐头))现在就是钱。
3、新娘在婚礼前都需要准备喜盆,又叫聚喜宝盆,有送喜招吉之意。做嫁妆的喜盆要用红布包好,由娘家的未婚女子端到婆家,然后亲手递给婆婆。婆婆接过喜盆,则证明婆婆正式接纳了媳妇。喜盆中还要放置一些有着美好寓意的物品,例如花生、红枣、莲子、桂圆,以寓意早生贵子;大葱和明子,以祝福将来生孩子聪明等等。婚礼时,找个男孩抱老鹅,代表能生儿子。
每个地方的风俗应该有点不同吧我这边结婚当天晚上吃团圆饭是女方的父母就可以了,男方的父母还有男方的父亲的亲兄弟,也就是叔叔那些而且要一对一对的就是叔叔的老婆也要在内的其他的就不用了
不过现在都是看情况的了,看人员多少决定了只是一定要一对一对的成双成对嘛
湖北结婚用三轮车拉嫁妆的过程,是当地农村的新婚俗。整齐的三轮车队在街上穿梭,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同的地方人结婚对于男女双方的要求都是各不相同的,但大多都会延续之前的婚俗,讨一个好彩头。
湖北结婚的习俗:
1、提亲
现在老家那边没有职业的媒婆了,但是婚姻的达成也不像是现在这样的自由恋爱,而是需要介绍人来作为中介。所谓的介绍人,一般是一家的亲戚、朋友,当那家有孩子到了二十岁左右,这些热心人就会忙着替他们张罗婚事了,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但他们的作用也就仅在于介绍,当适龄的男女双方认识之后,他们就完全退居幕后了。虽然有些孩子们是在外打工相互有了爱意,但是回家后男方家里必须得找一个有关系的人作为媒人去女方家里提亲。
在进一步交往的过程中,如果女方对男方满意,就会去男方家一次,在家乡被叫做“上门”,女方家里的三姑六婆都得过去看看,但是得带上一些小孩,目的则是去“看家”——实地考查一下男方的家境和人品如何。这个时候,男方家里都会精心准备,希望给女方留下一个好印象,以促成这门亲事。女方一般只在男方家吃一顿饭就会回去,这个时候也是表明女方态度的时候了。因为这时,男方家长一般会拿出一些钱或者一些礼物来送给女方家带去的小孩,叫做“打发钱”,意思是今天没招待好小孩子,给点钱让家长给孩子再买点好吃的,如果女方接受了,那说明她对男方家庭条件比较满意;但如果她一直坚持不收,那就说明有些地方她不大满意,不愿意继续交往下去,这样拿小孩子来说事双方都不会伤面子。但是也有当时接受了礼物,最后两个人却因为一些原因没有走到一起的,这个时候两家还要把财务上的往来计算清楚,一并返还给男方,是一件颇为麻烦的事情,有时候能闹的两家打架变成仇人的。
2、结婚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男女双方都到了法定年龄(男22岁,女20岁)就可以考虑结婚的事情了。这需要男方带上烟、酒等礼物,还有理金若干去女方一趟,叫做“定婚”——对自己终生大事的定夺,也就是双方测算挑选一个吉祥的日子“完婚”,通常也是阴历带六、带八的日子。但这次过去就不需要介绍人陪着了,所以也有人戏称“新人进了房,媒人扔过墙”。不过也不是那么没有人情味的,当婚事确定下来之后,男方一般会带些礼物去介绍人家答谢他的“介绍之恩”的,称为“谢媒”。在完婚的前一天晚上,女方家会举办宴席来招待前来庆贺的乡亲。乡亲一般会带着50块的礼钱,叫做“赶人情”。其他的亲戚都是婚礼当天才能过来。
第二天是正式出嫁的日子。在完婚之前的一段时间,男方会为女方准备一些一年四季的全身的外衣,送到在完婚前送到女方家里。以前在这一天新娘子所穿的衣服都是由新郎前一天带过来的,红色的,而且是只准穿外衣的,因为之前家乡的人们称“内衣”为“短衣”,认为短字跟短命联系在一起,不吉利。但是现在不同了,比较流行穿白色的婚纱。 新娘所有的陪嫁物品,在前来庆祝的亲戚、朋友们的帮忙下,把蚊帐、被套、衣柜、茶几、写字台、油灯、家电,锅碗瓢盆等全部嫁妆都摆在家门口搭好的台子上,并撒上棉籽和红枣,贴上大红“喜”字,希望她可以早生贵子、多子多孙。
10点左右,该入席了,主桌安排十个小孩或者未婚的男女一块坐陪新娘,取“十全十美”之意。女方这边的婚宴第一餐一般都是在10点左右,男方12点左右。中间有个时差用来接新娘子。每上一盘菜,都得先给新娘夹菜、倒酒,菜是十大碗,所以一杯酒要分十次。虽然都是小孩,但是都是家长叮嘱过规矩的,所以大家吃得很拘谨。上完第三碗菜后,厨房就不上菜了,端菜的笑着说锅冻上了,需要红包,讨个吉利。吃完第六碗菜后,菜又停了,这时就有人扶新娘进闺房、不见任何人了,取“六六大顺”之意。有人拿着鞭炮出门点放迎接,给早已在村外等候多时的迎亲队伍一个暗示,该过来接新娘子了。
3、迎亲
新郎那边的迎亲队伍要在离新娘子家一里路左右下车,锣鼓家宜唢呐齐鸣,一路吹吹打打,放着鞭炮走到新娘家门口,很是热闹。这时候新郎请乐队开始演出,亲戚们则帮忙给迎给亲的客人端糖茶敬香烟。新郎则去拜见岳父岳母大人了,也是敬茶敬烟,女婿亲自给岳父点上一根烟,然后是岳父母对女婿得一番交待,算是把宝贝女儿交给他了。
女婿拿着一双新鞋子,开始敲门了,伴娘帮新娘把穿着的鞋子脱下来,换上新郎带来的新鞋,这样做是为了避免把娘家的富贵气带走了。而新娘的父母则是在门口等着自己的女儿的,新郎这时要向他们下礼,也就是磕头,来答谢他们对新娘的养育之恩,这时也往往是新娘的父母亲人、新娘落泪之时。这就是家乡最为奇特的哭嫁,民间俗谓“不哭不发,越哭越发”,新娘出嫁,一定要哭,新娘的母亲,女眷与女伴也要陪哭,并随着婚仪的程式,按步就班地哭,然后由新娘的哥哥或者弟弟、叔父或者伯父作为“送亲”将新娘送到婆家去。
新娘被接出来后,家里的亲人都开始围上去了,拉着新娘子开始“哭”,娘俩更是哭成一团,迎亲的人就在旁边劝说边拉着走,说些让娘家人放心的话。其它迎亲的人就开始搬嫁妆了,这时会有小孩抱住三大件不放,新郎就要过来给孩子们红包,有时又要给好几个红包这些孩子才肯松手的,那些小的嫁妆都装在装有新稻草的篾筐里挑上迎亲车。出了村口后,放鞭炮的在前面开路,结亲的队伍就向新郎家相反的方向走了,因为回男方家是不能走同一条路的,一定要绕个圈,意在接的新姑娘不是“半转”。
离男方家还有近两里路的时候,“送亲”的就得停下了,接着由公公开始背媳妇了,按照湖北民俗,“叔”字辈的亲戚都要背新娘,这些背新娘的人称为“扒灰佬”,扒灰佬有“正宗”和“水货”之分。正宗是指新郎的父亲即公公,水货是指其他叔字辈的亲戚。并且当日公公婆婆都要“化妆”,公公脖子上挂火剪,表示要“下得厨房”,婆婆挂上两个醋瓶子表示“吃醋”。
新娘的脚是不能着地的,背上媳妇后,在众人的牵引下就开始吹吹打打往家里走了,鞭炮声、锣鼓声、嬉闹声,声声入耳除了亲戚朋友外,围观的乡亲也会很多,能跑得动的都出来了。一直把新娘背到家,再由新郎抱到洞房。 到此,送亲的人就得回去了,因为不能跟到男方家的,男方家的场面会更热闹,尤其是闹洞房,新婚三天无大小,大家都可以想象到那些热闹的场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