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的平均结婚年龄是多少

中国女的平均结婚年龄是多少,第1张

现在结婚的人是越来越多的,达到法律规定的年龄以后就可以到婚姻登记处办理结婚登记的,有好多人在网上问的现在我国女性平均的结婚年龄是多少的,这个的话每个地方也是不一样的,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解一下有关结婚年龄的问题。

      中国女的平均结婚年龄是多少

      中国妇联发布的《中国幸福婚姻家庭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平均结婚年龄为26岁,男性比女性高23岁,四分之三的男性在25至34岁之间结婚,超过九成的女性在30岁之前结婚。其中,70后比其他代际结婚时间更晚,平均结婚年龄在296岁,60后、80后及90后的平均结婚年龄依次是263岁、262岁、243岁。

      60年代出生的人,重视的是过平淡的生活。70年代的比较注重经营夫妻关系,80后比较浪漫,90后比较自我为中心。中国社会随着年代变迁,男女关系态度比较大的转变,跟初恋结合60后占到70%。

      在持续一年的调查中,865%以上的受访者与配偶在婚前恋爱时间为半年至一年,60后的初恋情结比较明显,而70、80、90后被访者中,受观念的影响,婚前同居比例也在逐年提升,70后有444%的婚前同居者,80后和90后的比例分别为596%和578%。与此同时,80、90后的婚姻半径明显超越了地域限制,受访者和配偶在同一城市出生的比例仅占到455%左右,更多的年轻人选择跟同城市以外的人结婚。

      其中结婚最早的是湖南,平均结婚年龄2498岁;江苏平均婚龄竟然达到358岁,让人惊叹!而广东的平均婚龄则是308岁。

      北京:27岁

      上海:30岁

      广东:308岁

      河北:269岁

      陕西:283岁

      江苏:358岁

      江西:276岁

      湖南:2498岁

      四川:292岁

      云南:265岁

      有人认为,生活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人们对伴侣要求越来越高,可能是如今年轻人普遍晚婚的原因。所谓要求高,不单单指外貌和经济等原因,对于各方面的合拍也呈现标准化。

      而另外,也听到很多的声音,例如“圈子太小,根本找不到”,“缘分未到”,“没有合适的”。

      世上两人相遇的机率是000487,而两个人相爱的机率更是微乎甚微。所以遇到的了就抓紧吧,而遇到了的更加要懂得珍惜。

      上面的内容就是关于结婚年龄,现在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晚婚的,当然和社会的风气也是有关系的,有的要求很高的,工作生活压力大的,一般经济发达的地方结婚就晚一点的。

我是一名典型的90后,身边朋友圈子也都是90后,就是在网络风评差劲、被新晋的00后称呼为“叔叔”“阿姨”的一辈人。#哭泣脸#

最近身边很多朋友跟我聊起结婚这个话题,男性女性朋友都有各自的困惑。我也从中听取辨析了一些小观点,可能对正在处于纠结的朋友们有所裨益,少解当前的结婚迷雾。

01

好友的妹妹19岁,14岁就跟着亲戚出去,在广东打工4年多,去年,她跟一名相识的广东男子(也不过21岁)在一起,在没见过父母的情况下,怀孕了。

远在湖南的父母听闻这事,出于女儿还小,世事未清,且不知对方男子什么人品,什么家庭。为了劝说她将孩子打掉,什么法子都用过了。可她还是坚持要生下这个孩子,随着肚子一天天变大,不得已,父母答应他们成婚。

结婚之后,男子对她愈加不好,不管不顾之余,有时还连带打骂。隔三差五,父母就会接到她抱怨的电话。生下孩子不久,两人矛盾重重,最后只得分道扬镳。

14岁就外出打工,在成长路上没有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不知道辨人识人,才会这个青涩19岁的年纪,走进这个不成熟的婚姻当中,最终却让3个人遭罪(包括那个刚降生不久的婴孩)。

人生规划不明确,性格发展不成熟,年纪尚小的朋友,不能为眼前一时的好感而步入欠缺考虑的婚姻,否则未来将有一堆你无法解决和痛苦的问题等着你,生命中最好的年华,也会浪费在本可以美好温馨的婚姻坟墓当中。

02

最近,一位男性朋友跟我倾诉,他跟相恋三年的女朋友分手了。原因竟是:女方不愿意结婚,要30岁前在深圳买房后,才答应结婚。可是男性朋友自己想结婚,也不抵家里催促,在深圳买房,按照他们俩目前的工作状态,几年后是可以的,但是他跟家里不想等那么久。

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女朋友是一位比较独立好强的女性,可以说是新时代女性的典型代表。而这位男性朋友却更多的趋于传统,渴望家庭的早期组建。

我问询他:“你们有过深入的沟通吗?比如说对未来的期许,两人如何让步达成一致。”

他说:“哪里没有呢,跟她聊过很多次,也把跟周遭朋友沟通的想法,与她说过。她仍然不愿意退让。”

几次谈过,无果。

男性朋友与她提出了,和平分手。

两个人不能成为对方的soulmate,你不会理解她,她也不理解你,互相不让步。真正的爱情就像阴阳两级,一个强势,必定要一个温和,互补才能长久。毕竟爱情要相互付出,才能更深的体会其中的真谛。

价值观和未来规划不一致,迟早在通往婚姻的道路上分道扬镳。有的爱情,终究不能免俗,败给了现实。

结婚生子是人生的一个阶段,沿袭着千百年历史沉淀而来。只是现今这个时代已不同古时,女性有了属于自己的事业和一片天地,可以说地位在某些领域与男性等同,能够诉诸自己独立的想法。男女双方结婚,随后便面临着生子的难题,女方一方面要兼顾家庭相夫教子,另一方面又不想放弃自己好不容易打拼出来的事业;男方一方面要遭受大家长的催生,另一方面又不想太早承担孩子来临打破这份自由。

90后的朋友们,结婚不在乎那一时半会儿。感情到了一定程度,成了各自的亲人,结婚也只是一种仪式。而如果互相不认定对方是命定的那个,也无需再为结婚而伤忧。毕竟那个TA,还在不久的未来等着你!

法院判决他们的婚姻无效,撤销了原告和被告婚姻关系。在这个婚姻自由时代里,还是有一些人会做出违背法律和婚姻当事人意愿事情,特别是当事人父母。因为父母总是觉得他们促成婚姻就是对自己子女好,觉得嫁给一个有钱的人就是好,从不会考虑自己孩子是否愿意,是否真正幸福,所以才会有亲人对博公堂事情发生。对此,在婚姻面前,更加需要我们坚持自己意愿,可以听取家长意见,但是不可委曲求全。

父母胁迫的婚姻

这是一个关于母亲胁迫女儿嫁人的新闻。在江苏的周**因为受到母亲以死和把她赶出家门的威胁嫁给了她不喜欢的男人付某。因为母亲觉得付某家庭经济不错,女儿嫁过去肯定会生活得很好,但是女儿周某对付某没有半点感情,婚后也并无夫妻生活。之所以会嫁给他,完全就是因为母亲威逼,婚后周某对付某还是没有任何感情,想离婚,母亲一再阻挠,还发生了肢体冲突,最后周某只好求助法律来解决此事。

法院判决他们婚姻无效,撤销婚姻关系。

法院在审理此案件认为,周某母亲多次以死和赶出女儿出门为理由逼迫她嫁给付某,已经触犯了婚姻法当中干涉他人婚姻自由。让女儿违背自己意愿嫁给他人,母亲行为已经严重构成胁迫。现在周某要求撤销和付某婚姻关系符合法律相关规定,法院给予准判。当庭宣告撤销两人婚姻关系,两人之前婚姻无效。任何人都有婚姻自由权利,哪里是父母也不得干涉,不得不说父母心意是好,但是也需要尊重和真正考虑儿女幸福,不可一味用自己意愿强加儿女身上,否则家庭不和谐,儿女也不会幸福。

看亲篇

古代女子往往“生在深闺人未识,是妍是媸无人知晓”。经媒人说合后,男方往往提出看一看的要求。这种由男方在媒人的副食下到女家作初次访问的活动,称之为“看亲”。雅称“相亲”。

相亲的日子是由媒人预先定好并通知男女双方的,因此,双方都要作好准备。男方要根据妇方父母的爱好,准备一点礼物;妇方要洒扫庭院,准备接待客人。作为当事人,男女二人都要打扮得尽可能有风度,有光彩一些,以便给对方一个好的“第一印象”。

看亲是婚姻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环节,特别是男方,尤其要慎重要对待。礼物虽无非烟酒点心之类,并不在乎数量多,价值高,而一定要投其所好,切忌触犯对方父母的禁忌;衣着打扮要大方入时;言行举止要谦虚有礼。古时看亲时,男子只能由媒人创造机会偷偷看姑娘一眼,现在不同了,男女双方可以直接见面、谈话。双方都有机会对对方有一个初步了解。

中国是个“礼义之邦”,讲究含蓄。看亲的结果往往并不直接表白出来,而用各种暗示来表现。很多地方都是在男方进门之后,女方父母先给小伙子倒上一杯热茶,小伙子看了姑娘觉得中意,就把这杯茶一口饮干;然后姑娘的父母同姑娘一起商量,如同意结亲,就留男方和媒人吃饭,不同意就任由男方告辞回家,有的父母甚至还托媒人将男方带来的见面礼带走。

有些地区除了看亲之外,还有“察人家”的习俗。“察人家”其实也是看亲,是男方由媒人带领到女方看过姑娘后,妇方父母对婚事暂不表态,再由媒人带领,回方男家。祁阳一带则称为“看当”。看当时,男方父母应先奉上香茶一盏,然后和妇方父母交谈。妇方父母通过察看男家并与男方父母交谈,如果对婚事认可,就将香茶喝尽,男方父母立即以“亲家”相称,并盛情款待客人。否则,女方父母应起身告辞,男方不要勉强留客。

过礼篇

“看亲”、“看当’、之后,要履行订婚手续,俗称“过礼”。

“过礼”的第一步,是由媒人把男方的生辰八字送到女方,女方的生辰八送到男方,有些迷信的父母,自认为是对儿女的婚事负责,往往在接到红帖之后要请算命先生推算一下,看双方的“生辰八字”是否相合,如果不合;婚事就要重新考虑。好在现代人多半不相信这一套了,所以即使交换红帖,往往也只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有的甚至连换帖的形式都免了。

“换帖”、“合八字”之后,媒人要选个好日子,带男方去“过礼”订婚。“过礼”是大事,一般嫁娶的主动者(无论男女)要向另一方送一笔重礼,礼物至少要包括猪肘子一个, 酒一对,鸡鸭各一,给对方父母的衣料各一套。鞋袜各一双,包封一个,给姑娘的东西若干。包封里封多少钱、给姑娘一些什订婚礼物,一般都在事先由媒人同双方分别协商好,不能由男方(或女方)给多少算多少。当然,男方或女方父母也应该尽量替对方着想,力求节俭一些,少收聘礼。

“过礼”之后,男女双方即可商定日期,到当地政府办理结婚证,正式确定婚姻关系。现代规定男女双方领结婚证之前要到医院做婚前检查;还有些地区(主要是城市)规定要办婚前学习班。这些都是确保优生优育、保障人口素质的有效措施,应该遵照执行。

择吉篇

结婚证办好后,男女双方在法律上已经建立了合法的夫妻关系。然而在中国,这仅仅是结婚活动的第一步。按照传统的做法,嫁娶的主动者一方,其父母应选择迎娶的良辰吉日,并由媒人通知对方,准备迎娶。称为“择吉”和“送日子”。

择吉一般请教星象学者或算命选择办理,也可以自己看《通书》(雅称“历书”、俗称“家家历”,传统称之为“皇历”)择日子。文化程度高的则可以自己推算。一般认为,只要“六合”相应,就是好日子。如“丙寅日”等。

择日完毕,双方确定了结婚日期,就应该发出婚宴请柬,请亲朋好友来参加婚礼了。

请柬 一般由嫁娶者或其父母亲自送达亲友手中。亲友们接到赴喜宴的请柬后,除特殊情况可以只送礼不参加以外,一般都应登门道贺。道贺前,先要准备好礼物。礼物的多少视各人与主方关系的亲蔬、交谊的深浅、本人的经济条件而定。送男方的一般都付现金、用红纸打“包封”。包封签子上一般要写上一句表示祝贺的话。

包封里面装着现金,钞票要下面朝上,一张张叠好放齐。钞票最下层用红纸写上“ XXX 贺”或“ XXX 、 XXX 同贺”等字样,谓之“挂里”,便于账房登记。

送给女方的礼物多是实物,但也有用红包替代的,称之为“助嫁”。家物多是箱、柜、床、被、餐具、衣料之类。送女方的礼物往往是亲友们闻讯即主动送去,并不等请贴来了再送。因为女方父母要以送礼人的多少为据去决定“出嫁酒”的规模。

迎娶篇

佳期在即,男女两家都要杀猪宰鸡,准备喜宴,还要请好厨师、傧相、伴娘、轿夫、账房、师爷及其他帮同办事的勤杂人员。这些人应聘后,应在迎娶的前一天即到主家开始工作,作好迎亲摆宴的准备工作。

传统婚礼一般是女家早晨“出嫁酒”、男家中午摆喜筵;如果是纳婿(招郎——男到女家)则反之。

一切准备就序后,男家鸣炮奏乐,发轿迎亲。媒人先导

湖南地区的彩礼钱并没有固定的数字,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男方的个人能力。如果男方的经济实力不错,那么多给一些彩礼是不错的。

如果男方的经济水平一般,那么少给一点彩礼也是可以的。年轻人和长辈没必要因为面子问题而将彩礼提到很高的数额,这样对年轻人来说,压力很大,婚后生活还是需要自己经营的。

在符合自己经济能力的前提下,男方可以给出一些吉利数字的彩礼钱。比如8888元、9999元,寓意恭喜发财和长长久久。

给彩礼方式

湖南人给彩礼的方式有很多种,并不全是给现金红包。如果是数额比较小的彩礼,可以直接装在红包里面,用现金的方式给。

如果是数额较大的彩礼,可以用支票的方式给。还有一些家长不要求男方给彩礼,就会替女方添置一些结婚物品。无论是哪一种方式,只要和双方长辈商量好了,都是可行的。

湖南婚嫁习俗之汉族:

旧俗有说媒、相亲、换庚、定庚、过门、拜堂、闹房、回门等成套仪式。将儿女生辰八字写于红纸内,由媒人转交对方称“换庚”或“发红庚”,如合庚顺利,则互送信物,称“定庚”。男方送衣布,女方多为送布鞋、袜底、鞋垫各一双。择吉迎亲谓之“过门”,互索彩礼、嫁妆。拜堂合卺,行礼为仪,进入洞房还有闹房的习俗,闹房形式不一而足。在湘西、湘南一带,还流行哭嫁之风。出嫁前一两天,甚至半个月,就开始唱“哭嫁歌”。

在湘南嘉禾县,更发展成一整套“伴嫁歌舞”,有安席歌、哭嫁歌、怨娘歌、骂媒歌、分离歌、送别歌、射歌(历歌)、耍歌、媒婆苦歌、童养媳歌等,采取坐唱、轮唱、合唱、长歌等形式,还有载歌载舞的《伴嫁舞》(包括把盏、香火、走马、划船、卖酒、推磨、娘喊女等舞),舞时所遇之物皆可作舞具。在少数民族中,青年男女的择偶、定亲和婚礼比汉族要丰富多彩,有许多还保持着原始古朴的特色。

少数民族青年互相结识、物色对象常在喜庆节日或赶集赴会的途中。苗族的四月八、六月六、赶秋的歌会活动,侗族的“玩山赶坳”,都是青年男女聚会交友的极好机会。湘西苗族还有跳月之风,童男处女于清风月夜,到林中山巅,对歌跳舞。情投意合者,虽不相识,亦可相约订婚。

扩展资料:

关于回门:

在湖南新娘出嫁三天便回门,称为“归宁”、“三朝回门”、“头转客”,含有“成家不忘娘”之意。而新女婿去拜见岳父母,则有向他们表示“感恩戴德”之意,藉以增厚姻亲之谊。通常由新娘的弟妹到新郎家,请新郎新娘相偕回娘家。大多上午接受邀请,中午聚餐,日落前回家为宜。北部习俗,女方于订婚日宴客;南部习俗,女方于归宁日宴客。

归宁时,新郎要带礼品,如橘子、苹果(甜蜜)、香蕉(招呼)、饼或柑、酒等礼品,赠予岳家。女方应准备回礼:米香、糯米糕、桃饼、六件蜜饯、两枝有根叶的甘蔗、种子鸡一或二对(约二、三个月大的公鸡、母鸡各一只,准备新娘生产时进补用)、橘子、香蕉,供新人带回男方。

新婚后第三天回娘家,称“头转客”;第六天或第十二天回娘家,称“二转客”;满月回娘家,称“三转客”;满四个月也有再回娘家的习俗。回娘家时,新人均需携礼品致赠女方,而女方亦需备礼品回赠。新人带水果,女方回赠礼品:“满月”备红圆、米糕等,“四个月”备红色面桃及其他糕类等。

  新婚回娘家习俗

  概述

  新娘出嫁三天便回门,称为“归宁”、“三朝回门”、“头转客”,含有“成家不忘娘”之意。而新女婿去拜见岳父母,则有向他们表示“感恩戴德”之意,藉以增厚姻亲之谊。

  通常由新娘的弟妹到新郎家,请新郎新娘相偕回娘家。大多上午接受邀请,中午聚餐,日落前回家为宜。(新婚未满四个月忌在外过夜,所以归宁宴毕,新郎新娘即相偕齐返男家)北部习俗,女方于订婚日宴客;南部习俗,女方于归宁日宴客。

  归宁时,新郎要带礼品,如橘子、苹果(甜蜜)、香蕉(招呼)、 饼或 柑(象徵新娘肚皮会涨、怀孕)、酒等礼品(均取偶数),赠予岳家。

  女方应准备回礼:米香、糯米糕、桃饼、六件蜜饯、两枝有根叶的甘蔗(祝福新人甜甜蜜蜜、透头透尾)、种子鸡一或二对(约二、三个月大的公鸡、母鸡各一只,准备新娘生产时进补用)、橘子、香蕉,供新人带回男方。(现代习俗改将上列物品在结婚日随礼车带回男方)

  新婚后第三天回娘家,称“头转客”;第六天或第十二天回娘家,称“二转客”;满月回娘家,称“三转客”;满四个月也有再回娘家的习俗。回娘家时,新人均需携礼品致赠女方,而女方亦需备礼品回赠。新人带水果,女方回赠礼品:“满月”备红圆(偶数)、米糕等,“四个月”备红色面桃(偶数)及其他糕类等。

  回门的禁忌

  回门时日的禁忌,是要让新妇遵守往来之序,不该回门时一定不能回门,否则会有凶事发生;该回门时,一定要回门,否则,也会有凶事发生。一般结婚三日时,新郎新娘要回门看望二老,但是当晚必须在日落前返回夫家,因为新婚不能空新房。河南林县一带,新妇三天回门时要顺着迎亲的那条道走,所谓“三天不走两条路”。彝族新妇回门时忌在路上与新郎交谈,两人像陌生的路人一样。这与其不落夫家习俗有关。汉族回门时小两口总是亲亲热热,有说有笑的。民间有“回娘家”的小调流行。新婚夫妇回门带的礼物,都是成双成对的,忌单数。娘家不能全收下,待回夫家时,还要再捎回去一部分。有些新妇,受迷信思想影响,直到一百二十天(四个月)后才能归宁,还有的要三年以后才能回家。浙江一些地方有女子命犯所谓“破娘家”的,这样的女子,不可在家中上轿,出嫁时由男家接女出门,女穿破衣,扮作讨饭模样,在庙宇中换装上轿,谓之“借嫁”,女家父母亲属必须避匿,一切由夫家照应。婚后一百二十天,才可归宁。否则,娘家定会破败或遭受不幸。还有所谓命犯“离窠”(夫妻离散)及“回头禄”(遭天火)的,都要在四个月后,甚至三年后才能回家。

  一般新婚满一个月之后,姻亲间便可自由往来。回门时,新娘可住在娘家。住的天数颇有讲究。河南一些地区有几日去的住几天的习俗。俗语云:“八对八,两头发”,“九对九,两头有”。就是说初八日归宁的就可在娘家住八天,初九日归宁的就可在娘家住九天。这样,最多的时日是住个对月。如果是按这样住的,对男、女两家都是吉利的,否则便不好。不过,也有忌住八天之说,所谓:“住七不住八,住八穷娘家。”这一禁忌的形成一般是出于嫁出去的闺女不易在娘家多住的思想考虑。其中有感情的限制、道义的制约,也有经济的压力和生产的需求,是多种因素促成了这一习俗的约定。

  如果新郎和新娘一起回娘家,那么,他们在娘家的住宿也有不同的禁忌。在汉族和满族中都有新婚夫妇回娘家忌同房的习俗。满族准许姑爷住在西炕,别的客人一律不许住在西炕。但姑娘和姑爷是不能住在一起的,据说新婚夫妇在娘家同房会使娘家家道衰落。这也是性行为不洁、会亵渎神明的观念导致的。民间常以为,男女间的事,女方总是吃亏的。出于这种考虑,女家心理方面总有一点受压抑的感觉。再说,娘家、婆家不归一个血统,怎么能在娘家室内为婆家提供传宗接代的场所呢?假如真的是在娘家怀了孕的,岂不将娘家的“人势”、“财势”带到婆家去了吗?娘家一定会因此而衰落的。所以是绝对禁忌小两口儿在娘家同房的,这是这一风俗下的思想观念。但是,同是在汉族,也有许多地方是不忌讳新婚夫妇在娘家同床共枕的。有时,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风俗还会并存于同一县境之内,例如在河南林县这两种风俗就同时存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5370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2
下一篇2023-12-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