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明朝末期,皇亲宗室连妻子都娶不到了?

为何明朝末期,皇亲宗室连妻子都娶不到了?,第1张

我国有很多这样的俗语,诸如“飞上枝头变凤凰”、“攀龙附凤”,这些词起初都是用来描述贫民攀附皇家以此来获取荣华,可见皇家宗室的形象和地位在民间极高,不过这种现象在明朝出现了转变。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改年号洪武,此后他轻徭薄赋,大明一度昌盛无比。

但是在1398年他下诏传位于皇太孙之后,大明宗室开始骤变,民间甚至流传一句话,称大明宗室连媳妇都娶不到,落差这样大,究竟是为什么?1367年,朱元璋提出要完善历代律法,于是在继承了《唐律》和《元典章》的基础之上,编纂了《大明律》。

其中有一条规定,嫡长子继承父代爵位,其余儿子以其他职位逐级降低待遇,这也意味着,只有长子长孙这样的人才有风光的资本,而一个爵位就一个人继承,古代男子三妻四妾,膝下的子嗣从来不止一个,按照这样的分支,到了大明末期,拥有实权的宗室也就少之又少了,大部分的宗室都徒有一个名头罢了。

1389年朱元璋传位于皇太孙朱允炆,出于对皇孙的喜爱,也担忧他不能掌握大局,于是他给自己的皇孙提出了“削藩”的建议,但是正是这个建议,让他的皇孙直接被推翻。朱允炆一上位就大力度的削藩,将各封地上的亲王权利收回。

然而这个举措是好的,只是力度过大缺少了缓冲的过程,于是竟然逼死了贤王和湘王,幼帝本就不具有说服力,如此一来导致各大藩王对此颇有怨念,于是在次年就被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讨伐了。

1402年朱棣在奉天殿继位,他上位后下诏“藩王无诏不得离开封地”,依然采取了削藩手段,不过他的方法相对于温和一点,只是解除了各封底亲王的兵权,亲王的待遇照旧,然而一个亲王能让皇帝顾虑的其实就是兵权。

在长时间的迷惑下,亲王放下了警惕,到最后其实就相当于被流放在了各地,只有少数几个皇室直系宗亲还留在皇城享有权利,而且几代下来,那些封地上的宗室早就代代相传,成为皇帝的远亲了,根本没有多少交情。

这就像是冷宫里的妃子,封地上的宗亲俸禄是由地方财政官提供的,由于皇帝的不重视,就使得地方经常连俸禄也发不出来,有些宗室十几年都没有发放俸禄,其实情况比乞丐还要惨,试想这样的情况,有哪家人愿意将女儿嫁过去呢?

南明四帝一监国都是朱元璋的后裔,可是史学家一般都把1644年崇祯帝殉国看做是明朝的结束。为此很多人不能理解,那么今天宋安之来给大家分析分析为什么南明政权为何不能算入明朝。

严格来说南明政权是明朝的延续,但不能算明朝。只是明朝灭亡后天下几方势力中最为正统的割据政权。

至于为何这样说呢,那就先要理解何为“朝”的意思。

客观的以称朝的角度入手来为大家解读为何南明不能算入明朝。

称朝的标准分为两个时间段。

魏晋南北朝之前的标准比较严格,魏晋南北朝之后有所放松。

首先称”朝”不同于朝代意思,一般只有成为了天下共主或者准确来说统一全国了才敢称朝。

而且朝是成为全国性政权以后当时就有的观念,而不是后世加上这个“朝”字的,以此显示自己统一正统之名。

按这种称朝标准来说,明朝在1644年随着李自成攻陷北京以后,代表着全国性政权的结束。而南明属于割据政权,是根本不能算在明朝之内的。

再说说魏晋南北朝之后的放松标准。

称朝的条件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毕竟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分裂乱世,因为这段最长时间乱世的变化,南北朝的正统之分先不长篇大论。最起码标志着南北割据势力也可以称朝了,所以称朝条件变得低了。

所以魏晋南北朝之后没有统一天下也可以称朝的,但条件降低不等于是泛滥,还需要一定条件的。不代表一些弱小的割据政权有资格称朝的,而且就算称朝了也不会被正史承认的。

按魏晋南北朝以后的称朝标准来说,南明政权也达不到称朝的标准,不能像东晋在西晋灭亡衣冠南渡之后再次称朝的。

因为南明割据政权如果不算1683才收复的台湾明郑,而且台湾明郑只是偏居于海外,大陆都没有一席之地,称朝绝对不可能的。只说四帝的话,最后一位皇帝永历帝于1662年被吴三桂绞死于云南昆明,从1644年算到1662年,才仅仅18年,时间太短了。

而且南明根本没有固定疆域,也没有固定都城。说不好听就是流窜式抗清,1645年明朝留都南京就随着弘光政权的破灭而落于清廷之手,之后哪怕是郑成功北伐一度兵临南京城下也没有收回。在固定疆域上南明也不达标。

按存在时间还有疆域来说,南明政权一样都没有达标。所以东晋在衣冠南渡后可以继续称朝的例子不适合于南明政权的。

对于南明政权的定位应该是明亡之后的延续政权,因为无固定疆域固定都城,存在时间又短,都没有南北对峙过,所以不能算入明朝的。

为什么明代有这么多平民?只因为皇室统治

对于王室来说,公主也是一个大活动。古人注意到门,但王室更加这样,但明朝打破了“门”的传统。明代历史上有很多公主。平民,许多平民飞往黄腾成。

例如,欧阳LUN与朱元璋的女儿安庆公主结婚,他只是少数学者,而在标志着公主后,官员都守卫;朱元璋和另一个女婿赵辉原本是一个小家庭,在兆生公主之后,立即成为一匹马,各种角色足以展示“驸马”座位的吸引力,但因此有丑闻。

皇帝的女孩不会出去外出,一般要把它交给被交给的人,官员是第一个选择,皇帝肯定希望为自己的女儿找到一个很好的才华横溢的人才,而是颜色是不可避免的中间会有一个游泳池。毕竟,“驸马”的座位过于诱惑,心脏的冠冕可能已经筋疲力尽,但那些贪婪的人不会接受贿赂,他们可能有罪。

事实上,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成本效益的销售,只是一个“小钱”可以嫁给公主作为一匹马,然后荣华在生活中丰富,为什么不呢?没有缺乏大家庭的人,可以拿钱的大户都是,“腐败”是缺乏缺乏的太空历史。

在过去的八年里,私家房子里有一个大家,袁翔,这个人会成为一个皇室家庭。那时,刚刚皇帝的女儿必须结婚,李光皇帝去了民俗。在丰收之后,皇帝在洪志皇帝面前说,皇帝认为我会同意元翔作为一匹马,并决定结婚德卿公主。

没有风的墙,有些人认为皇帝已经告诉袁翔贿赂李光智,洪中的皇帝倾向于愤怒,并立即发现有人调查。结果是真的,欺诈婚礼是真实的,皇帝不是生活,虽然这两个人受到严重惩罚,公主即将到来,皇帝只能在民族色彩中色彩缤纷。这是皇家脸。

那么明代为什么有这么多平民?如果您正在寻找那些文武中辰,不是毁了吗?事实上,这与明代的提供有关。

明代皇家家庭规定,公主已婚,丈夫必须是一个民间专家,这是不允许嫁给民间教育的孩子!

事实上,明代的皇帝没有意义,许多中国的朝代都有一个治理,而皇帝则设定了这一规定,以避免江山落入别人。僧侣的威胁干预了政治威胁。显然,这只是苦涩的艰难时间,那些来自荣华富有的人。

自朱棣篡位成功之后。朝廷对各路藩王是各种不放心,各种不信任。

比如:藩王无诏不得离开封地!

明朝专门设立了宗人府。这个机构最大的作用,就是管理宗室,也包括藩王。他们管辖的范围极广。如取名、读书、娶妻生子、交朋友、丧葬事宜,等等。可以这么说,这些宗室藩王一辈子大大小小的事情,宗人府都有权参与。

这就导致藩王想娶妻,就必须先上报宗人府,宗人府审批下来之前如果擅自娶妻那问题可大可小,大的甚至要抓起来吃牢饭。。但一般来说都比较顺利!

其实最大的问题在于禄米上面~~因为藩王不得出门工作。所以只能靠皇粮过日子~~但问题是皇粮由地方提供。而地方政府经常拖欠~~甚至出现有的藩王十几年都得不到一点禄米,穷困潦倒!

到了明朝中后期,因为腐败严重,明朝也就亲王一级的宗亲生活富贵,下面的连普通百姓都不如,大都份都过着忍饥挨饿的日子。没钱贿赂礼部大臣的皇亲不但连名字都没有,就是头发发白了也不能出嫁和结婚,还有大量饿死的,说到惨明朝宗室之中大部分不比老百姓过得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5407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3
下一篇2023-12-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