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刑警红色通缉令的实例

国际刑警红色通缉令的实例,第1张

被称为“第一女巨贪”,出逃海外11年的原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杨秀珠,终于有望被引渡回大陆。新华社官方客户端9月28日发布消息称,杨秀珠的引渡遣返已启动,正通过协作国依法办理相关程序。

其时,大陆官方“猎狐行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在此背景下,杨秀珠将被引渡的消息引得大陆舆论喝彩不断。有评论称,这说明“天涯海角、有逃必追”绝非流于口号。而将外逃贪官列入国际刑警组织(ICPO)“红色通缉令”予以全球通缉,成为大陆官方“国际追贪”的重要手段。

以杨秀珠为例,早在2004年就被全球通缉,当年2月,浙江省检察机关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发出红色通缉令。2005年5月,荷兰警方将其抓获,其依据就是红色通缉令。

杨秀珠弟弟疑似现身“红色通缉令”

凤凰周刊》记者登录国际刑警组织(ICPO)官方网站,在其公开的红色通缉令中,杨秀珠的名字已经无法搜寻。不过,记者意外地发现,红色通缉令中,有一名字显示为“Yang Jinjun”的男子,高度疑似女巨贪杨秀珠的弟弟杨进军。通缉令所列信息显示,其现年56岁,出生地为温州,罪名是贪污、挪用公款。

据2005年央视“法治在线”栏目播出的《杨秀珠系列案第一案宣判》报道,1996年,杨进军经商亏本,急需一千余万元还银行贷款,杨秀珠曾计划挪用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土地配套费帮助弟弟。

根据媒体报道,杨秀珠的多位家人均牵涉该起特大贪污受贿案中,其中,杨秀珠的另一个弟弟,原温州铁路房地产开发公司副总经理杨光荣已在2004年因犯受贿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0年6个月,而杨进军则至今没有下落。

杨秀珠案被大陆定为特大贪污受贿案,加之其女性高官身份,一直受到媒体高度关注,可称是迄今为止大陆最知名的女贪官。

杨秀珠曾历任温州市建设局副局长、温州市规划局局长、温州市市长助理以及温州市副市长。出逃前,官升至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兼浙江省城市化办公室主任,主管城市建设。自上世纪80年代末起,伴随着温州经济高速发展,一路贪污受贿至本世纪初。

2003年3月,时任温州铁路房地产开发公司副总经理的杨秀珠的弟弟杨光荣受贿案发。同时,检察机关发现杨秀珠涉嫌贪污行为。同年4月20日,杨秀珠以母亲生病需要照顾为由告假,悄然带着女儿、女婿和外孙,从上海经由新加坡出逃美国。

据温州市纪委2004年的通报,杨秀珠已被查清的涉案金额为2532亿元。出逃后的杨秀珠被国际刑警组织“红色通缉令”通缉,辗转新加坡、美国、荷兰等多国,最终于2005年5月31日,在荷兰一间阴暗潮湿的地下室内被逮捕。

近年来,杨秀珠案的涉案人员已经陆续以各种方式归案,现在,随着核心人物杨秀珠本人的引渡程序启动,这场牵动大陆民心多年的贪官外逃案也将画上句号。

杨秀珠的外逃经历仅仅是一个缩影,提前将家人和巨额财产转移至海外,为自己准备假证件以便案发后出逃,已成为越来越多贪腐官员“逍遥法外”的主要路径和方式之一。也成为大陆反腐的掣肘。

十八大以来,中共高调向外逃贪官宣战。在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配合下,已陆续将数百位涉贪、涉经济犯罪人员缉捕回国。特别是今年7月以来,由中纪委牵头,掀起的新一轮海外追逃行动,收获颇丰。

与杨秀珠的缉捕过程类似,《凤凰周刊》挖掘追逃背后的故事发现,很多行动成功都离不开国际刑警组织的配合。特别是该组织鼎鼎大名又异常神秘的“红色通缉令”,由于频繁被媒体提及,更引发公众强烈兴趣。

逾50名大陆涉贪人员遭全球通缉

打开国际刑警组织官方网站首页,即可看到右上角显眼位置有三个不同颜色的小标识,位列第一的,配有红色国际刑警警徽的“WANTED PERSONS”标识,即该组织最为著名的国际通报——红色通缉令。

作为规模仅次于联合国的第二大国际组织,也是全球最大的警察组织,国际刑警组织目前共有190个成员国,重要职能之一是协助成员国跨境侦查犯罪。经由该组织发出的红色通缉令,被公认为是一种可以进行临时拘留的国际证书,它的通缉对象均是有关国家的法律部门已发出逮捕令、要求成员国引渡的在逃犯。

每一张红色通缉令都包含有被通缉者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国籍、所涉罪名等基本身份信息描述。绝大部分还配有至少一张照片,并标注了头发、眼睛颜色等外貌特征。红色通缉令每五年重新发布一次,但是只要涉案人员一天没有归案,通缉令将长期有效。

《凤凰周刊》记者发现,在ICPO官网红色通缉令搜索页面的国籍一栏中输入“china”,可以查询到的中国籍被通缉人士160人(该网站按国家搜索的显示条目数上限。更换搜索方法,仍可发现少量其他被通缉者)。这一数量远多于可以查到的欧美发达国家的被通缉者数量。

将被通缉人员的信息进行梳理和核实后可见,160人大名单中,有超过50人的罪行明确涉及职务犯罪和贪污腐败,比例占被通缉中国籍人员总人数的三成。

他们涉嫌的具体罪行包括:贪污、贿赂、挪用公款、职务侵占、挪用国家财产、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等。

经核实,这些被通缉人员外逃前的身份,大多是政府公职人员、国企管理层,不少疑似是被国内媒体广泛报道的知名贪官。如疑似以生病为由,在国外滞留不归的前温州市委常委杨湘洪;疑似与著名银行监守自盗案“开平案”关系密切的原中国银行江门分行前行长赖敏;疑似山东兰陵集团前总经理、党委书记崔学文等。

从通缉令发出时间可见,不少贪官已经成功躲藏海外十多年。大部分贪官的出逃看似突然,实则经过长期准备。

2008年9月19日,时任温州市委常委、鹿城区委书记,曾主持温州旧城改造项目的53岁的杨湘洪率团赴欧洲进行经贸考察。9月29日,当代表团结束考察按计划回国时,杨湘洪以自己腰伤严重不能长途乘坐飞机为由,滞留在法国,至今未归。

由于杨湘洪的女儿事后被媒体查证早已在法国定居,而女婿是位温州籍法国商人,有理由相信,杨湘洪的出逃计划并不突然,背后经历了长期的精心计划。

贪官配偶和亲属亦难逃通缉

红色通缉令名单还披露了贪官外逃明显的家族化特征。

很多贪腐人员为避免东窗事发之后殃及妻儿,更早早给家人筹划后路,有的先将子女送到海外求学或令家人移居海外,成为“裸官”;有的则通过各种渠道为自己和家人获取双重国籍、绿卡或假护照、假身份证等,一旦发现风吹草动便立刻举家逃跑。因此,《凤凰周刊》记者在整理名单时,也发现不少著名贪官的配偶、子女和亲属。

如疑似已落马的前河南省交通厅厅长石发亮之妻黄玉荣;疑似“女巨贪”原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杨秀珠的弟弟杨进军;疑似已伏法的广西桂林巨贪李和平之妻黄艳兰;疑似“鄱阳大案”鄱阳县财政局经建股股长李华波之妻许爱红等。

2005年,河南省交通厅原厅长石发亮因涉嫌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在法院受审,最终被判无期徒刑。同一时间,与他同流合污的妻子、原河南省高速公路发展公司副董事长兼副书记黄玉荣,则早已和儿子身处美国境内,至今仍未归案。红色通缉令中可见名为“Huang YuRong”,出生于山东省的女性嫌疑人与其高度相符,其罪名是“受贿”。

此外,红色通缉令中,也有个别问题官员亲属,如已故的河北省前省委书记程维高之子程慕阳也疑似赫然在列。在通缉令中被描述为“Cheng Muyang,44岁,出生于江苏常州,罪名为贪污、骗取国家资产”。据大陆媒体公开报道,程慕阳被认定曾帮助程维高秘书李真(已执行死刑)转移赃款、并勾结他人贪污国家财产。这与红色通缉令中对他提出的“利用职务之便侵吞、骗取国有资产,贪污,隐藏、转移、收购或以代理人身份出卖赃物”等指控相符合。

十八大后被通缉贪官数量骤增

国际刑警组织当前资料显示,程慕阳的被通缉时间为2013年。实际上,程慕阳是在2000年9月4日经由香港逃至加拿大的,至今或已安然藏身海外14年,也就是说,程慕阳很可能在海外悠然藏匿了13年之后,才变成了国际通缉犯。

如果国际刑警组织资料显示准确,这显然意味着中共十八大之后,大陆贪官海外追逃力度骤然加强——一些原本“安全”了多年的外逃贪官,从此不再安全了。

不再安全的不止程慕阳一人。中共十八大之后,大陆公安部经由国际刑警组织发布的红色通缉令数量大为增加,在《凤凰周刊》梳理的50余位贪官名单中,近20人的被通缉时间显示是2013年至2014年之间,比例超过总数的1/3。其中,2013年,9人;2014年,10人。

2014年7月开始的“猎狐行动”也同样借助了国际刑警组织的力量,据“猎狐行动”组透露,仅7月至9月的两个月内,公安部即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发布了28张红色通缉令,在国际刑警的协助下,包括外逃斐济的上海泛鑫保险代理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陈怡在内的多位外逃人员得以成功抓获。

今年是大陆成为国际刑警组织成员国30周年。有媒体统计,自1984年以来,中国一共通过该组织发出过逾400份红色通缉令。其中绝大多数涉及经济犯罪与职务犯罪。不少在大陆臭名昭著的贪官均是经由国际刑警的配合被缉捕和遣返回国的。

目前可查的最早的合作记录来自1988年,经国际刑警组织协调,大陆首次成功押解潜逃多哥的犯罪嫌疑人——福建省外贸总公司驻多哥公司经理胡正光、副经理杨苑琛回国受审。

2001年,被称为中共建国以来最大银行监守自盗案“广东开平支行案”案发,一周后大陆公安部即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对外逃三位涉案人员许超凡、许国俊、余振东发出红色通缉令,并冻结其三人海外财产。最终,许超凡、许国俊在美国分别被处25年、22年有期徒刑,余振东则被遣返中国,并于2006年被判处12年有期徒刑。

红色通缉令对贪官们的震慑作用不容忽视,据四川媒体《华西都市报》引述大陆警方说法,位列红色通缉令的人员,被捕率高达70%。

“红色通缉令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政治压力。”有海外中国问题评论人员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事实证明,在大陆与多数国家尚未建立引渡条约,存在法律条文、政治标准等矛盾的情况下,国际刑警组织发出的一纸红色通缉令及其提供的协助,可以简化抓捕程序,大大提高追逃和反腐的效率。

2015年10月底,广州荔湾警方再次成功劝返1名“116”特大网络赌博案国际刑警组织红色通缉逃犯,这是国际刑警组织发布的“116”专案红色通缉逃犯中第3名劝返自首人员。

2013年6月,荔湾警方向上报请国际刑警组织发布红色通报,对逃至境外的广州市进X投资有限公司股东温某、总经理曾某、财务总监陈某等6名主犯进行通缉。

为了使嫌疑人尽快落网,在进一步强化侦查的同时,专案组采取政策攻心的方法,多次组织法律团队,对在逃人员温某、曾某、陈某等人的亲属作政策讲解和法律教育,说服其让温某、曾某、陈某等人早日投案自首。在大量的思想工作下,广州市进X投资有限公司股东温某、总经理曾某分别在2013年5月、2015年1月在其亲属陪同下到荔湾区公安分局投案自首,主动交代了高利转贷的事实。经对嫌疑人亲属坚持不懈的思想教育,2015年10月29日,该公司财务总监陈某在其亲友陪同下到荔湾区公安分局投案自首,并配合公安机关详细交代了高利转贷、隐匿、销毁会计凭证及组织员工外逃等行为。截止目前,“116”专案组共依法刑事拘留涉案人员122人,逮捕82人,成功劝返3名国际刑警组织红色通缉在逃人员。

都知道琼瑶有钱,但没人知道,琼瑶究竟多有钱。

近日,琼瑶和第二任丈夫一起购买的豪宅 “可园” 即将被拆除。这栋豪宅是独栋别墅,有7层楼高,里面布置奢华,全都是名贵的红木家具,2013年市值就高达 25亿 新台币,将近 6亿 人民币。

虽然没人见过“可园”内部究竟怎样,但它频频出现在琼瑶阿姨的文字中。

甚至有不少琼瑶剧,都是在可园取景拍摄的,比如 《一帘幽梦》 等。

除了超豪华的配置和有格调的内饰,7层楼的主体外,还有清澈的水池,别致的八角亭,点缀着很多绿植,犹如闹市中的世外桃源。

可园占地共200多平米,2021年底通过了“危老重建方案”,2022年4月向公众开放23日和24日两天。

也就是这两天,让很多普通人能一睹琼瑶豪宅内的景致,关于琼瑶的巨额财产以及诸多往事,也开始一幕幕浮现在吃瓜群众的心头。

今天,番茄君就带大家了解一下琼瑶阿姨的传奇经历,顺便为大家解开多年来的疑问:包括这座“可园”别墅在内,琼瑶到底多有钱?

琼瑶出生于1938年,本名 陈喆 ,她出生在一个极其显赫的世家,这个家族,甚至被不少读者冠以 “中国第一名门望族” 的称号。

番茄君不妨细数一下,琼瑶家族里那些知名的大人物。

琼瑶的大外公袁励准 ,是“末代皇帝” 溥仪 的老师,与 陈宝琛、陆润庠、庄士敦 合称为溥仪的四大 帝师

他曾经是清朝的翰林院编修和会试同考官,掌管着清朝科举所有学子题目的命制和批阅,权力极大。

到了民国时期,袁励准又历任 京师大学堂 (现北大) 监督 ,辅仁大学的教授。

除了出名的仕途和学识,袁励准还是一位书画大师,他的书法尤其造诣高,著名的 “新华门” 三个字,就出自袁励准之手。

琼瑶的姨妈, 也就是琼瑶母亲的堂姐 袁晓园 ,是第一位女外交官和女税务局长,更是著名书画家,她的画作价值不菲,书法作品一平尺要 5万块

另一位 姨妈袁行规 ,是著名作家,有作品 《新儿女英雄传》 等传世。

另外, 琼瑶的三舅袁行云 是著名文史专家,社科院研究员, 堂舅袁行霈 是北大国学研究院院长。

琼瑶的亲外公袁励衡 是交通银行创始人之一,曾到开封银行任经理,参与创建民国交通银行,并出任交通银行第一任行长,是民国期间有名的金融家。

袁励衡也因此被誉为中国银行业之父。

琼瑶的父亲陈致平 曾主编 《中华 历史 》 教科书,中国著名的 历史 学家,也是辅仁大学校友会会长。

琼瑶的母亲袁行恕 曾任台北市立建国中学国文教师,也是一位 著名的画家

琼瑶的爷爷陈墨西 ,更是一位大人物。

他是民国元老,二十岁就跟随中山先生,参加过北伐,曾创办《真共和报》,参加过讨袁世凯的运动,亲自领导了秦州起义。

陈墨西先生一生戎马倥偬,著作颇丰,有 《潜斋文集》 六卷、 《诗存》 六卷等流传于世,回乡后以教书育人为生。

琼瑶的弟弟陈怀谷 ,是著名的画家,他曾多次举办个人画展,作品一平尺在6万元左右。

琼瑶的妹妹陈锦春 妹夫陈壮飞 ,曾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科学家,General Sciences Corp 科技 顾问公司共同创办人,被认为是华裔在美创业的先驱之一。

还有个有趣的事,是琼瑶的舅舅与金庸的堂姐是夫妻关系,所以 金庸也就成了琼瑶的堂舅

因为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所以 徐志摩就顺理成章成为了琼瑶的表舅。

钱学森 的夫人 蒋英 又是金庸的表姐,如此蒋家和钱家也与琼瑶有了各种亲戚关系。

慢慢捋下来,你会发现琼瑶这一个家族里,都是 社会 精英阶层和知名人士。

所以“当代第一名门望族”的说法,也就不算是空穴来风了。

陈喆,也就是我们说的琼瑶,1938年出生于四川成都。

她的家庭很好,家世显赫,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她还有一个双胞胎弟弟,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只可惜,小小的琼瑶生逢乱世,很快战火就烧了过来。

只有6岁的琼瑶和弟弟,跟随着母亲和父亲,开始了漂泊的流亡生涯。途中曾因为弟弟的失踪事件,琼瑶一家人甚至曾想过自杀,因为琼瑶的哭喊,父母才放弃了这个念头。

直到11岁,琼瑶才过上了安稳日子,因为父亲母亲的能力,虽然给不了琼瑶在成都那样殷实的生活,但一家温饱至少可以保证了。

一路的旅途和漂泊让琼瑶看到了各种鲜活的人物,经历了各种真实的事情,了解了民间疾苦和这个世界,也为她以后写作打下了基础。

琼瑶的学习很不好,比起门门100分的弟弟和妹妹,琼瑶简直是个“学渣”,她的数学常常只能考20分,因此还无数次被父母数落。

16岁那年,琼瑶因为成绩太差被母亲责备后,差点吞药自杀。

不过,琼瑶也有自己的天赋,那就是记忆力。这方面琼瑶从小天资聪颖,她对语言有独特的感知,九岁便发表了第一篇小说,14岁时以 吕圭 为笔名发表文章 《幻想》 ,16岁时以 心如 为笔名发表文章 《云影》

可文艺女生常常心思敏感,16岁,正值青春年华,情窦初开的高三女生琼瑶,竟然喜欢上了大自己20多岁的国文老师。

因为成绩差,其他老师对琼瑶总是冷眼相看,只有这位国文老师对她关爱有加,一来二去,他成了琼瑶生命里的一束光。

可在当时,这已经是不伦之恋了,琼瑶母亲知道这件事后,果断冲到学校告发了老师,甚至还报警。

最后老师被开除公职,这段恋情也早早结束在襁褓中。

两人虽不见面,但也常常通信,他们约定,琼瑶要将他们的故事写成小说然后发表。于是我们就见到了那部著名的 《窗外》 ,那时琼瑶刚刚25岁。

随后,琼瑶的生命开始步入正轨,在父母的撮合下,她嫁给了同样是作家的 庆筠 (真名 马森庆),庆筠是外文系高材生。

两人也算门当户对,婚后育有一子。虽然同为作家,但庆筠和琼瑶的写作路数完全不同。

庆筠偏重于严肃深奥的文学,而琼瑶则是言情向。婚后两人因事业出现不少争执,庆筠说琼瑶的小说幼稚,琼瑶说庆筠的文章穷酸,两人开始互不待见。

随着《窗外》被各大杂志转载,琼瑶的名声越来越大,庆筠却不见起色,大男子主义的他抹不开面子,干脆放弃写作,找了个工厂上班了。

这段感情出现危机后,琼瑶的《窗外》,被《皇冠》杂志社看上了,当时《皇冠》的掌权者,是 平鑫涛

之后,琼瑶经常将稿件投给《皇冠》,两人随后互生情愫,到了见面的程度。

虽然平鑫涛已结婚生子,但他对与琼瑶的感情丝毫不避讳,同时琼瑶的写作开始成熟,《皇冠》凭借琼瑶的言情小说赚得盆满钵满,平鑫涛也因此既收获了爱情,还收获了事业,堪称“双赢”。

琼瑶起初不知道平鑫涛有家庭,知道后便多次想要退出,但每次平鑫涛总以性命相威胁。

过了很多年,平鑫涛才和原配离婚,并在三年后给了琼瑶一纸婚书,还为她买下了今天的“可园”。

之后,琼瑶负责创作,《皇冠》负责版权发行出书,夫妻二人配合挣得了大量财富,2017年,平鑫涛患上中风并失智,在不久后溘然长逝。

对如今已经84岁的琼瑶来说,不知道她如何看待这段感情。但到人生的这个阶段,想必一切都已经看开了。

琼瑶从未透露过自己的身家,但从这么多年她大火的作品,影视改编以及版权的猜测中,我们不难知道琼瑶的家底。

其实早在1965年,也就是琼瑶27岁的时候,她的作品就已开始被改编成影视作品了。

当年中影拍摄的 《婉君表妹》、《哑女情深》 ,是琼瑶的作品首次被翻拍成**。

1967年,邵氏又翻拍了琼瑶的三部**,琼瑶发现自己的小说改编**有利可图,于是在1970年代末与平鑫涛、盛竹如等人合资成立 巨星影业公司 ,专拍自己作品改编的**。

当时的巨星影业因为琼瑶**捧红了无数明星,被称为第一代 “琼女郎” ,如 林青霞,林凤娇 ,当然也有男主角,像 邓光荣、秦汉 等等。

1980年代后期琼瑶转战电视圈,拍摄了一系列“琼瑶剧”,火遍两岸三地的琼瑶言情剧也像一股龙卷风席卷了东南亚。

此时, 第二代 “琼女郎”又被捧红, 刘雪华、萧蔷、林心如、陈德容 等都是在这个时间段借琼瑶剧火起来的,同时火起来的男主还有我们熟知的 林瑞阳 以及 马景涛 等等。

1990年代中期后期,“琼瑶式”大众喜剧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造星风潮, 《情深深雨濛濛》《一帘幽梦》 这些90后的启蒙剧目,都是其代表作。

其中 张嘉倪、秦岚、李晟、海陆 “新一代琼女郎” 之称。

能靠一己之力捧红这么多巨星,琼瑶阿姨赚的,肯定也不会少。

据统计,从开始创作到现在,琼瑶共有22部短篇作品,72部散文与小说作品,加上绘本及网文之类,著作超过 100部

据《凤凰周刊》透露,上世纪90年代,花城出版社获得了《琼瑶全集》的内地版权,付出了版税300多万元。

而这只是琼瑶70多部畅销小说中的一部。

2007 年的《一帘幽梦》之前,琼瑶剧的录像带版权和广播电视播放权,仅仅在大陆的版权收入就超过 2亿人民币

而巅峰期的3部《还珠格格》,光版权费就在 一亿人民币 往上。

大家别忘了,《还珠格格》在东南亚也很火,加上 泰国版越南版 等等,海外版权营收也早就超过 1亿人民币

也就是说,光《还珠》这一个IP,带给琼瑶的收益,就要超过 5亿人民币

除了《还珠》,火遍大江南北的琼瑶剧还有很多,加起来算一算,光影视版权这一块,琼瑶的收益就 超过10亿人民币

除了这些,琼瑶还和丈夫经营着一家巨大的商业帝国,他们共同的企业皇冠文化集团,估值超过1亿美元,营收额超过百亿新台币。

虽然外界对琼瑶丈夫去世后的财产分配不得而知,但普遍认为,琼瑶分得了6亿人民币,可园别墅以及皇冠文化旗下的皇冠影业。

可园别墅如果估价在6亿左右,那么琼瑶的财产,就 又多出了12亿

而皇冠影业的估值和营收,还未算在内。这家影视公司有各种业务,其中最主要的业务就是围绕琼瑶制作品打造全产业链式的盈利。

创作的部分是琼瑶负责,而之后的出版、发行、影视改编,艺人签约、拍摄制作、衍生品、IP打造等等业务,都由琼瑶的家人负责打理。

比如:公司总经理是琼瑶的儿媳 何琇琼 ,总制作是儿子 陈中维 。光这条产业链,每年给琼瑶带来的 收益也是以亿元计的

丈夫死后,琼瑶将自己65部著作的版权从皇冠文化收回,因为皇冠文化由平鑫涛的子女掌管。这些著作,将来就是琼瑶能生金蛋的鸡呀。

抄袭争议胜诉后,琼瑶大手一挥,将赔偿款500万全部用作资助和培养具有原创精神的青年学生的基金,可见在琼瑶眼里,500万根本不算什么钱,这也从侧面证明了琼瑶的财大气粗。

我们把上面提到的各种收益加起来:初期书籍的版权费+录像带版权+广播电视播放权+影视作品改编权+海外发行权+衍生IP+现金+公司+房产+股份……

琼瑶阿姨的保守身家,应该已经超过25亿人民币。

当然,这还不算,在最近可园翻修的拍卖中,大家发现了琼瑶这栋别墅里,还有很多珍贵的文物字画和古玩等。

有很多与影视相关的东西,琼瑶也直接打出了“拍卖”的标签。

比如《梅花三弄》的写作手稿。

《鬼丈夫》里的面具。

以及很多珍贵的周边……

当然,这些对于琼瑶来说,也都是毛毛雨一般的小钱了。

琼瑶和平鑫涛,很难说是谁成就了谁。没有琼瑶的作品,皇冠文化或许到今天还是个小公司,因此也有不少人说平鑫涛是吃了琼瑶的“软饭”。

可没有皇冠的改编,琼瑶或许也不会获得这么大的知名度,两人是相辅相成的。

如今84岁的琼瑶,早就没有了当年的锐气,镜头中的她精神矍铄,穿着一身红色的中式衣服,与两个孙女合影。

或许家人才是她唯一的牵绊吧。

2020年3月,琼瑶发文永远退网,说要追寻人生最后的乐园。这或许也是她留给读者们的忠告。

无论财产多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我们回忆的,还是琼瑶带给我们的那段童年时光。一个人一支笔就能创造巨量的财富,琼瑶也是一个新时代的奇迹。

愿世界还能有更多这样的奇迹,也希望琼瑶快快乐乐健 健康 康安度晚年。

(**烂番茄编辑部:一一)

本文来自网络|西大创意写作中心

路迟迟

大家能在这儿一起交流,肯定是对写作有兴趣,对讲故事有兴趣。那么,有一个问题就应运而生,一部作品中的故事从何而来?故事是怎样在作家心里产生的。我们可以这样说,一部文学作品,即便它不算是纯粹的谎言,那也一定带有很强的个人色彩。任何故事的根源都是制造这些故事的作家的经验。而任何虚构的源泉都是一个作家经过的生活内容。当然,这并不意味一部虚构作品完全可以看作是作家的伪装的传记。只是说,任何虚构的文学作品中,即便是那些想象最为瑰丽、最为张扬、最为不羁、最为自由的部分中,我们都可以牵引出一个出发点,一个核心的种子,这个出发点,这个种子是与作家大量的生活经验根深蒂固地联系在一起的。在这样一个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论断,那就是任何虚构作品都是由想象力和写作技术在某些事实、人物和环境的基础上完成的

特别强调上面这一点,是为了说明经验在写作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经验是写作的基石,任何虚构文学,它最本质的细节和逻辑一定源于一个作家的经验。比如,曹雪芹早年经历之于《红楼梦》、福克纳美国南方生活经历之于“约克纳帕塔法”世系,还有莫言的高密东北乡、贾平凹的商州、苏童的江南小镇、阿来的藏地。再比如鲁迅,他的大部分小说都取材于少年时在鲁镇的见闻。由此,经验在写作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可能这样说,有些朋友就会陷入这样一个疑问,我没什么经验啊!我也没什么经历,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和值得一提的大事。我是不是就没得写了呢?显然,这种想法将经验狭窄化了。我们知道,文学史上有这样两类作家,一类是像沈从文、海明威、罗尔德·达尔这样的作家,一生中跌宕起伏、经历丰富。沈从文14岁就投身行伍,在湖南、贵州、四川三省交界地带浪迹,又生活在湘西这样一个充满着神秘和想象的地方,所以当他后来从事写作的时候,他就有很多素材。像海明威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罗尔德·达尔在非洲探过险、二战中做过飞行员、还当过特务。这些作家往往经历奇特、阅历丰富。但是还有另外一类作家,像霍桑、卡夫卡、普鲁斯特。这样的作家基本没什么超出常人的经历,他们的经历只会比常人少,不会多。卡夫卡,一个普通的保险公司小职员,每天朝九晚五地上班,下班后去写作。普鲁斯特自由多病、患有严重的哮喘、常年卧病在床。霍桑,自幼丧父、性格孤僻,对社会毫无兴趣、一生中大部分时间过着一种隐居的生活。但这不影响他们写出像《变形记》、《追忆逝水年华》、《红字》这样伟大的作品。

这样,就又有一个问题,既然像卡夫卡、像普鲁斯特、像霍桑这样没有多少经历的作家能够写出伟大的作品。是否就可以推翻前面的结论,说明经验在写作中不重要了呢?当然不是,恰恰相反。这更加证明了经验在写作中的重要性。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迫切地需要给经验下个定义。这样,所有的疑问就都归结在一个问题上,什么是经验?什么是文学的经验?

本雅明是这样认为的,他以为经验和讲故事密切相关:“什么叫经验:总是年长者把它们传给年轻人。简而言之——借助年龄的权威——用谚语;絮叨着,讲故事;是在壁炉前,悠悠地讲给儿子听,有时讲的是其他国家的故事。”

本雅明认为的经验是在生活实际中,人们从那些已经发生的历史和现实事件中吸取的教训。经验与知识有关,二者常常存在于不同群体的人们的交流中。可以是知识和技能。

那么,什么是文学的经验。窃以为,在文学中,经验是这样一种东西,它可以是你的亲生经历,你的感受,你的心路历程,只要你能够将它们从你的记忆中剥离出来,自成体系,并赋予意义,它就是你文学的经验。

大家注意,为什么要在这里强调能够将你的亲身经历、你的感受、你的心路历程,并且你能够将它们从你的记忆中剥离出来、自成体系?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这样去理解,一般而言,你此刻正在经历的生活很难进入你的写作,很难写出精品。比如你正在上大学,你说你要写一个大学的作品,八成要废。因为这段生活你正在经历,你无法将它们从你的记忆中剥离出来,更别说去赋予意义,去审视。一般而言,能够进入你写作的经验,一定是与你此刻正在经历的生活有一段距离的。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作家在写作的时候动用的基本是童年或少年时的经验。比如莫言,他在北京生活也几十年了,但他的写作依然是高密东北乡,像《蛙》、《生死疲劳》、《檀香刑》、《天堂蒜薹之歌》、《红高粱》等。

第二个问题:经验如何进入写作?

大家都明白,今天是一个经验贬值的时代,包括成长经历、感受、心路历程,大家何其相似。大多数的经历是相仿的,从出生、到上幼儿园、上小学、上初中、上高中、上大学、读研、读博、结婚生子、逐渐老去。大家基本一样。没有多大出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经历这块,咱们不比其他人更有优势。而在感受、思维、心路历程这方面,大多数人也基本同质,你会发现,不是大家想的有多么不同,而是大家想的惊人的雷同。这方面的原因,我们暂且不谈。但是,在感受、思维、思想、想象、认识等方面拥有异于常人的经验,是我们写作要突围的领域。因为,你的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它的主要部分是不取决于你的,它关乎社会的变革、时代的更替,和我们个人的努力并不大,而且也没有必要。比如,你觉得没有好作品,写不出好作品,是因为这个时代太安逸了、太平静了,要有几次大的风波,最好是发生几场战争,就会有好作品,就能写出好的作品。对于有这样想法的人,应该打120,直接拉到精神病院去。永远不缺乏素材,缺的是新意的角度。

因此,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的文学偶像,应该是像霍桑、卡夫卡、普鲁斯特这样的作家,而不是像沈从文、海明威这样的作家。

具体而言,经验如何介入写作。我们通过几个例子来说一下。我有个朋友,他说他听来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觉得可以写出来,肯定是个好小说,但是这个故事里的人物、环境,他是陌生的,他没经历过,他不知道如何下笔,不知道该怎样去写。我给他的建议是,让他把这个故事移植到他熟悉的环境。故事没变,只是变个舞台。比如你是农村的,你可以将这个故事放到你所在的村里这个环境中去写,如果你是城里的,你可以移植到你所在的小区里这个空间去写。总之,就是放到自己熟悉的那个环境中。

下面这个是我去年十一月份写的一篇小说。我先给大家讲一下写作的过程。在18年8月份的时候,我在图书馆看《凤凰周刊》时看见这件事情的报道,就是6·20庆阳女生跳楼事件,庆阳一所中学的女学生被班主任骚扰,导致患上了抑郁症,最终在当地一个百货大楼的8层跳楼自杀了。当时看完之后,那是八月份,天还很闷热,但我感觉很阴郁,很愤怒。包括调查过程当中的那些推诿扯皮。

这个事件我慢慢地觉得可以写个小说。但问题是怎样去写,我没有这个女孩的心路历程,也没去过这个地方,这个时候怎样去写,就是动用自己的经验,去感受,去类比。我们虽然没有再这个女孩身边待过,虽然没有目睹这一幕,但是我们有在学校生活的经验,有在人群中生活的感受、体会。所以,在写这个小说时,我给这个女孩虚构了异于常人的身世,由爷爷带大,母亲是个很软弱的人,还给这个女孩设置了一个好朋友,由他写了匿名信,讲这件事的真相捅了出去。在这篇小说写作中,基本动用的还是我在农村、在学校、在人群中当中的一些些经验和感受。

第三个问题,怎样获取经验。

对于这个问题,大家也许也有困惑,经验不是经历过了就有吗,怎么还需要获取了。经验是需要去挖掘的,我们的大部分经验还是被遮蔽的,是潜藏在你的记忆中,没有被发现的。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当你读某个作家、或者某部作品时,突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受,还是我小时候后的事了,我也有这样感受,还是我小时候的事了,我也有这种感受和体会。这就是你被隐藏掉的那部分经验。我读《百年孤独》和《午夜之子》,以及《鳄鱼街》的时候,很有共鸣,因为我的家乡也流传着这样亦奇亦幻的传奇故事,这就是被遮蔽掉的经验。但是如果你没有读到这种小说或者日后没有类似的机遇,那你的这部分经验可能就会被永远地遮蔽了。所以,经验的挖掘和获取是需要一定的机遇的。那么,有哪些方法可以让我们有可能获取这部分经验了。

引入他者。

为什么在获取经验的过程中,需要引入他者。这是因为,他者的介入,可以加速唤醒那些我们尚在沉睡的还没有被我们认识到的经验。他者在唤醒经验的过程中起到了一个参照对比的作用。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这个世界上只有男性,你就不会知道自己是男性,也不会意识到有性别之分这回事,你会想当然地觉得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这样,而且你对自己的认识也会流于表面,你认识不到自己更深层面的东西。但如果有一天你看见了女性,一个和你身体构造不一样的人类,你才会发现原来世界上还有另样的存在,你才会发现自己与他者的不同,你才会了解自己的身体,才会发现自己有什么,才会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个性。

“在于经验和他者的关系中。”

在文学写作中,当作家从自己生活的环境中抽离出来时,他的这段经历才会成为他写作的经验。具体的经验和能进入文学的经验是不一样的,如果说具体的经验是靠近实际生活的话,那进入文学的经验是要与实际对应的生活保持一定距离的。因此,在唤醒经验的过程中,他者的介入必不可少。他者的介入不仅不会干扰自身经验的发掘,反而有利于促进发掘自己的经验。因此,在日常生活积累中,可以多读一些外国的书籍,读一些不是自己专业领域的材料,读一些于自己相对陌生的东西。在这种对照比较中,发现自身那些个性的、鲜活的经验。

注:部分观点参考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的《给青年小说家的信》,再次致谢。

《读者》——最精致的小资男人。

《读者》的品位决定了读者的销量,这本创刊于八十年代,植根于内陆的文摘杂志在近十年的时间,一直盘踞在中国杂志业的颠峰。有人说三代创造一个贵族,但是《读者》却用十几年的时间创造了中国杂志的一个贵族并且是唯一贵族,读者的选材区别于国内大多文摘类杂志,在整个刊物中尽情流露着思想的细腻和深度,人文的博大和文化的精致,这是影响着中国数千万小知识分子的一个纸杂志,其中大量出现着国外精品启迪散文和台湾林清玄的佛性散文以及刘墉的哲理化短文,当然也收罗有大量反应中国社会和文化现实的理性评论文章,不张扬的,透着内蕴和时代精髓的《读者》,吸取了甘肃的黄沙苍凉的艺术品位和兰州的内敛风格,在不经意之间,自然的成长为中国杂志的贵族,他的未来,我们仍可热情期待……

《知音》——最恶俗的伪真诚。

《知音》走的是煽情路线,并且走得相当成功,巨大的销量只是证明这种成功的一个方面,知音以所谓的纯情故事取胜,在整个刊物中大量的充斥了凡人的所谓不平凡的感情和爱情故事,相濡以沫,白头偕老,风雨人生,以痛苦见证坚贞,以坚贞见证伟大,以伟大见证幸福,矫情的故事一次一次上演,在大量的故事被粗糙的复制以后,所谓的职业写手成为一个边缘而新兴的职业,他们大量的复制着感动和幸福,而知音的责任就是不厌其烦的传播和鼓吹这种感动和幸福,相同的故事,相同的煽情方式和相同的矫情,让我们轻信了这个世界无言的美丽和无所不在的真诚,而据可靠的内幕消息,写手们所创造的感天动地的人间眷属,多是浮夸和任意杜撰之后形成了海市蜃楼,这是中国当代做虚伪和最矫情的一本杂志,盘踞于以女性为主要读者的对象当中,而带给社会的唯一结果就是,让更多无辜女性更加轻信爱情的力量,并且沉迷于这种力量当中不可自拔,所以,知音让我们读到喜剧的同时,却即将去导演并且正在导演着更多的人间悲剧,这就是虚伪矫情带给读者和社会的代价……

《青年文摘》——最文学的青年梦。

文学青年一般最先接触的杂志多是《青年文摘》,这是一本倾向于青春路线的文摘杂志,如果说《读者》是实力派歌手,那么《青年文摘》就一定是一个偶像派明星,这样的价值取向使青年文摘在风格上形成了与《读者》不同的内容。但是这样做的代价也是显然的,在一个流行深度和内蕴的时代,青年文摘就象浮在水面的芦苇,美丽的开,美丽的谢,但是却没有厚实的思想土壤。从文学青年的角度来看,这是一本在文字上对文学爱好者具有启蒙价值的通俗语言老师,其间的文字多半亲切纯情而又富有感染力,是模仿和吸取营养的好地方,只是真正的文学青年不应该拘泥于此,以为等待他们的应该有更美丽的梦……

《家庭》——最粗俗的菜市场。

《家庭》和《知音》一样,是一本标榜情感和幸福的杂志。不同之处在于《知音》善于营造美丽的彩虹,并且为了这彩虹的存在无所不用其极。而家庭的故事则显得粗放而带有真实的意味,家庭一般选取的是知名人物作为平凡大众的爱情偶像和家庭关系指南,比如著名作家艺术家政客等,另外家庭还有一个主打节目就是性知识普及教育,题目涉及中国人曾经避讳现在仍然禁忌的性领域,包括做爱,避孕,生育,色情,自慰等任何性话题,是中国几代人的性教育启蒙老师,在这一点上,家庭就象一个粗俗的菜市场,传播着大众口味,粗俗但是实用,矫情但是有真情。流连于此,没有小资情怀,但是却可以买一篮子好菜回去招待丈夫和孩子……

《三联生活周刊》——最花哨的新新人类。

《三联》是中国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周刊,也是一个成长迅速的周刊,就好象当今流行于世的新经济。三联的排版可能是中国杂志目前最花哨的,同样三联的选题也可能是最前卫的,他依附于时事,明星,新科技和新话题,一切前卫的词汇汇聚于此,象海上渐进的西风,吹拂着中国报刊杂志业,三联不仅花哨而且小资,其读者定位就是今天中国所谓的新白领和新新人类,是处于消费和文化的前卫边缘,《三联〉存在的意义,象征多于实际,由于价值和舆论取向,三联注定缺乏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杂志的精髓和价值核心,流行的文化,思想以及艺术都无法构建三联的王者风范,从这个层面来讲,实现三联做中国第一周刊,做中国的时代周刊的宏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女报〉——最浪漫的小资女人。

女报更多的时候,让人看不明白,她似乎传承着太多的内容,她好象集中了时装,影视,文化,当然好有美容和美食,总之女人迷信的东西,在〈女报〉上都可以找到,其中渲染的是无限的女性情怀,小资情愫和浪漫空间,她制造着女人的美丽神话,当然也为大多数化妆品和时装厂家所重视。〈女报〉的内容涉猎范围之广,页码之多都是中国杂志比较罕见的,而零售价格也一度高高在上,但是在零售报刊厅里,这无疑是一本抢手的杂志,印刷精美的封面,醒目的标题当然还有让男人侧目的美女图,这是男人和女人逛公园以及结婚旅行度假都很不可少的一本杂志,对于女人来说,〈女报〉意味着时尚和潮流,而对于男人来说,与女人一起看〈女报〉不失为趁机握着她白皙小手或者拥住她瘦小肩头的一个绝佳机会……

〈演讲与口才〉——学术界最大的骗子。

我一直认为这应该是一本学术刊物,或者至少应该在演讲这一准学术领域应该有所建树,但是这样一本杂志,在其虚幻的外表之下掩藏的是无力甚至虚弱的内容空白,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演讲与口才〉不如叫贫嘴实验更确切,在这本刊物上,我们除了看到那些老掉牙的案例以及案例分析之外,充斥于其中的便是某些所谓的演讲大家的理论文章。我曾经硬了头皮使劲看了几期,但是苍白的内容和堆砌的辞藻以及充数的篇幅让我大失所望,这本刊物是目前中国最空壳主义的一本刊物,我相信现今之国人,通过看〈演讲与口才〉提高口才水平的,应该是绝无仅有,奇怪的是这样一本虚弱缺血的刊物仍在畅销,这是因为国情所限,中国人的性格里沉默和木纳的成分太多了,并且将自己人生的失败完全归于这种沉默和木纳的人也太多了,因此,一本刊物折射了一个民族的日常性格,只是无论我们看多少次〈演讲与口才〉,口若悬河对读者来说,仍然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

首先要摆正心态,因为同性恋不是疾病,所以我们要正确看待这件事,不能自卑,积极阳光的生活。

2016年,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书将同性恋归类为性心理障碍,该书称同性恋是性爱方面的一种紊乱或性爱对象的倒错。

如今,时隔三年,这本教科书在后来重印时已经有所修订,修订后的教材声称CCMD-3把同性恋归为性指向障碍。简单来说,修订后的内容从性心理障碍变为性指向障碍。

不能否认的是,2001年出版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确实是这么写的。虽然同性恋概念从精神疾病范畴中去除,不再是精神病了,却将自我不和谐型同性恋归于新设立的性心理障碍条目中的性指向障碍的次条目下。

对此,时任CCMD-3工作组组长陈彦方教授在接受凤凰周刊采访时作出了解答。他表示,新标准考虑到一些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焦虑和苦恼,保留了『自我不和谐的同性恋』。他还表示,只有那些为自己的性倾向感到不安并要求改变的人才被列入诊断。

通俗地说,CCMD-3认为,同性恋不是病,但如果因为自己是同性恋而感到焦虑、不安,则属于性心理障碍。

至于CCMD-3的诊断条目为何要保留自我不和谐型同性恋,工作组成员刘华清曾表示,当时一部分专家认为不适宜将同性恋彻底从CCMD-3中删除,因为应当与当时咱们国家的状况相一致, 不能那么彻底的一下子步子迈这么大。步子慢一点,搞一个双方或者各方都能接受的标准。

一种科学,一种观念,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认可,我们只需等待着那刻的到来。但对于当下,同性恋也有交友和追求爱情的权力,追求可能会遇到的神仙爱情,才不会辜负这短暂的一生。当然也确实有很多同性恋都找到了自己的爱情,现在有很多同性恋交友软件,比如Blued, 在Blued上你会发现很多人都和自己一样,我们也从这种同性交友软件不断出现可以看出,社会的包容性、接纳度是不断变大的,同性恋人群也会得到更好的生活。

大家还记得那个被大多数人祝福的同性恋婚姻吗? 同性恋婚姻生活的样本

2014年9月6日,一组同性婚礼的照片在中国社交媒体上获得了上万次的转发,并引发了众多大众媒体的报道,当然,这次事件也让同性恋看到了希望和未来。

没有婚纱、没有伴郎伴娘,交换誓词和戒指的是一对西装笔挺的新郎。他们是时任英国驻上海领事馆的总领事戴伟绅和美籍华人张志鹄。在英国驻华大使吴思田的见证下,成为第二对在英国驻中国大使馆登记结婚的同性伴侣。那一年,英国成为世界上第16个正式承认同性恋婚姻的国家。而中国也在那年成为允许英国公民在英国驻华使馆与同性伴侣注册结婚的24个国家之一。

张志鹄告诉笔者「我最惊讶的是,大部分的文章和讨论都是特别的正面,都是鼓励和祝贺,骂人的和说不正常的最多不到10%。」张志鹄感叹中国民众观念的进步和对同性婚姻关系的开放态度,他说,「2014年和2006年真的有变化了,无论是同志恋圈子还是异性恋朋友都在为我们开心。」

在中国大陆同志社群期待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同时,张志鹄与戴伟绅已经步入婚姻近6年。他们正在用自己的生活,为社群带来一份同性恋婚姻生活的样本。

凤凰拼音: feng huang

凤凰解释: 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羽毛美丽,雄的叫凤,雌的叫凰。常用来象征祥瑞。

凤凰造句: 1、让你们的灵魂以理性引导热情的方向,这样你们的热情才会经历每日的复活,宛若凤凰从自己的灰烬中再生。

2、这一点对我的耐性和决心也构成一个考验。终于,2003年,我开始紧张倒数计时的那一天来到了——我将发射被我命名为“凤凰”的这枚试验火箭。

3、他的团队发现了一个装饰有精灵环绕的凤凰的金手镯,该手镯显然是在该城打造出来的。

4、据悉,该赛马城的观众看台将设计成凤凰形,整个工程还包括一个马术学校、饲料工厂、养殖基地,马匹医院和检疫中心。

5、通过测验实验室中的调配的火星土壤,并同凤凰的测验结果作比较,史密斯认为他也许能够做出解释。

6、而对西南航空812航班上的乘客来说,结果要温和很多 飞机从凤凰城起飞不久就紧急降落了,所有人都还好。

7、“我们从不骑昂贵的自行车,大多数的自行车都只是100到200元,比如说上海的永久和凤凰品牌。”她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说。

8、与历史上西方白色的婚纱形成对比,中国的新娘礼服用大红色凤凰的历史更为简单。

9、每个月第一个星期五晚上来自凤凰城附近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为影响他们下一代的无父、毒品、孤独呼吁上帝。

10、凤凰男多希望和城市女孩结婚,但常因两人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不同而出现问题。

11、“这是为了促进销售,即‘买美国货’之类的东西。”陈先生补充说,新建工厂将有75至150名工人,并建在凤凰城,或在得克萨斯州某处。

12、凯蒂**不要那猎狗,那作为求和的礼物,她要她自己的狗,“查理”和“凤凰”。

13、这张照片摄于坎顿岛附近的海域,属于西太平洋岛国基里巴斯的凤凰群岛。

14、周二,克莱斯勒将像凤凰一样从破产的边缘浴火重生,在新的全球汽车制造业联合中成为菲亚特的重要合作伙伴。

15、难道说凤凰群岛的珊瑚礁真的像神话传说中的不死鸟那样,能从海水暖化的灰烬中涅磐重生吗?

16、这次峰会的联合主办方,凤凰卫视邀请与会者参加关于文化主题的在线广播节目,这个节目一直吸引着上百万的听众。

17、他们必须具备成熟的心理素质,并且有着丰富的采矿经验,能够迅速掌握‘凤凰号’救援舱内安全带和氧气罩的使用方法。

18、现在所采用的方法,由工程师们向探测器(如凤凰号火星探测器)发送指令,探测器按指令行动。

19、《凤凰周刊》和《南方周末》报道,通过中国外国大使馆,工作已经展开。

20、英国广播公司(BBC)、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新社、国际广播电台、凤凰卫视、《星岛日报》等英中媒体报道了招待会盛况并采访了刘大使。

21、“这是恐怖统治”,凤凰市市长、阿尔帕约的最敢于公开挑战的政敌戈登菲尔指出。

22、苏珊娜·马丁内斯-康德是凤凰城巴罗神经学研究所视神经科学实验室的主管。

23、“这是恐怖统治”,凤凰市市长、阿尔帕约的最直言不讳的政敌戈登菲尔提出。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同性恋肯定不是病!

2016年,大学生西西(化名)发现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书将同性恋归类为「性心理障碍」,于是决定起诉出版社和销售平台。可截至目前,案件3次开庭延期,还面临找不到鉴定机构、立案困难等诸多问题。

事件被报道后,迎来大讨论。#大学教材将同性恋归为心理障碍#话题昨日登上微博话题榜第二名,阅读55亿次,讨论112万次。由新京报发出的消息更是获得了12万人次的评论和193万人次的点赞。可谓是当天的「全网大事」。

同性恋是病吗?当然不是!

2016年,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书将同性恋归类为性心理障碍,该书称同性恋是性爱方面的一种紊乱或性爱对象的倒错。

如今,时隔三年,这本教科书在后来重印时已经有所修订,修订后的教材声称CCMD-3把同性恋归为性指向障碍。简单来说,修订后的内容从性心理障碍变为性指向障碍。

不能否认的是,2001年出版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确实是这么写的。虽然同性恋概念从精神疾病范畴中去除,不再是精神病了,却将自我不和谐型同性恋归于新设立的性心理障碍条目中的性指向障碍的次条目下。

对此,时任CCMD-3工作组组长陈彦方教授在接受凤凰周刊采访时作出了解答。他表示,新标准考虑到一些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焦虑和苦恼,保留了『自我不和谐的同性恋』。他还表示,只有那些为自己的性倾向感到不安并要求改变的人才被列入诊断。

通俗地说,CCMD-3认为,同性恋不是病,但如果因为自己是同性恋而感到焦虑、不安,则属于性心理障碍。

至于CCMD-3的诊断条目为何要保留自我不和谐型同性恋,工作组成员刘华清曾表示,当时一部分专家认为不适宜将同性恋彻底从CCMD-3中删除,因为应当与当时咱们国家的状况相一致, 不能那么彻底的一下子步子迈这么大。步子慢一点,搞一个双方或者各方都能接受的标准。

一种科学,一种观念,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认可,我们只需等待着那刻的到来。但对于当下,同性恋也有交友和追求爱情的权力,追求可能会遇到的神仙爱情,才不会辜负这短暂的一生。当然也确实有很多同性恋都找到了自己的爱情,现在有很多同性恋交友软件,比如Blued, 在Blued上你会发现很多人都和自己一样,也都在追求属于自己的那份神仙爱情!大家还记得那个被大多数人祝福的同性恋婚姻吗?

同性恋婚姻生活的样本

2014年9月6日,一组同性婚礼的照片在中国社交媒体上获得了上万次的转发,并引发了众多大众媒体的报道,当然,这次事件也让同性恋看到了希望和未来。

没有婚纱、没有伴郎伴娘,交换誓词和戒指的是一对西装笔挺的新郎。他们是时任英国驻上海领事馆的总领事戴伟绅和美籍华人张志鹄。在英国驻华大使吴思田的见证下,成为第二对在英国驻中国大使馆登记结婚的同性伴侣。那一年,英国成为世界上第16个正式承认同性恋婚姻的国家。而中国也在那年成为允许英国公民在英国驻华使馆与同性伴侣注册结婚的24个国家之一。

张志鹄告诉笔者「我最惊讶的是,大部分的文章和讨论都是特别的正面,都是鼓励和祝贺,骂人的和说不正常的最多不到10%。」张志鹄感叹中国民众观念的进步和对同性婚姻关系的开放态度,他说,「2014年和2006年真的有变化了,无论是同志恋圈子还是异性恋朋友都在为我们开心。」

在中国大陆同志社群期待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同时,张志鹄与戴伟绅已经步入婚姻近6年。他们正在用自己的生活,为社群带来一份同性恋婚姻生活的样本。

离婚率很高,根据《凤凰周刊〉中的数据,目前中国的离婚人群中,有一半的是80后,有的甚至是今天结婚,明天离婚。这是由于结婚草率不够慎重等原因,当然,离婚率高的80后从侧面反映了中国社会的进步,自由、人权等观念已深入80后人心!累死我了,打那么多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5429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3
下一篇2023-12-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