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关系难相处的原因是什么
婆媳关系难相处的原因是什么,婆媳关系比较不好相处,但是还是必须要搞好,这就迫使我们得弄清楚婆媳关系难相处的原因。那么,婆媳关系难相处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和我一起来看看吧
婆媳关系难相处的原因是什么1为什么婆媳关系不大容易相处和谐呢
有的研究者依照弗洛伊德的思路,从婆媳对儿子兼丈夫的情感占有欲及“恋母情结”等角度去解释。当我们尝试用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去分析时,又会得到什么结论呢
婆媳双方常常一方强调真有之情,另一方强调应有之情,结果两方都不满意。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中国人在对各种人际关系分类时,会采用一个双维度的标准。一个维度是关系中两个人身份角色的距离,一个维度是关系中两个人的真情交换和义务履行的均衡。
在家庭关系中,亲子关系是一种血缘关系,父母儿女以血脉相连,在以父子轴为核心的中国文化里,亲子关系显得尤为重要。而夫妻关系、兄弟姐妹关系相形之下其重要程度都会弱一些。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这些关系是与生俱来的,或者是由角色身份固定下来的。因此,我们对这些关系在情感表达上就形成了各自的区别。
对此,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称之为“等差之爱”。意思是说,在亲子之间、夫妻之间、手足之间都有来自角色身份规定的情感。这也就是梁漱溟先生所说的“应有之情”。不同的关系有不同的伦理规范,也有不同的情感类型。
一般来说,在家庭生活中,由于家庭成员不仅有很近的血缘关系,而且还耳鬓厮磨,朝夕相处,同时具有最切近的应有之情和最淳厚的真有之情。
当原本没有亲缘关系,“本不是一家人”的男女,由于相爱“走进一家门”的时候,主要是被“真有之情”推动的。婚姻不仅带来了夫妻关系,而且也带来了一大串家庭关系身份,新娘子一下掉进了一张关系网当中,需要四面应付。婆媳关系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关系。而对于媳妇来说,婚前与夫家的人一般交往比较少,所以,对丈夫是真有之情,而对公婆和夫家其他成员就只有应有之情。
应有之情只是一种根据角色规定的情感,例如传统伦理中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这种义务之情由于仅仅是义务,很容易让人言不由衷或敷衍了事。媳妇心里会想,我们之间没有交情,我不是你从小带大的,因为结婚,我就要对你百般照顾,我自己的父母我还没来得及孝敬呢,能做到现在这样我就很不错了。婆婆心里会想,你在我家里出出进进,就是一家人了,你应该像个儿媳妇的样子啊!一方强调真有之情,另一方强调应有之情,两方都不满意。
当婆媳双方混淆了婆媳关系与母女关系,会因为对方无法满足自己的预期而渐生不满
然而,抱怨婆婆的媳妇或抱怨媳妇的婆婆常常忽视一个现象,那就是无论婆婆还是媳妇,她们的母女关系一定比婆媳关系要好。被儿媳妇看作是“恶婆婆”的人,却对她们自己的女儿疼爱有加,在她们的女儿眼里,“母亲”、“娘家”都是无法替代的情感港湾。反过来,被婆婆认为不懂孝顺的媳妇,却总是对她们自己的母亲时常惦念,关怀备至。
婆婆看到媳妇与自己的儿子结婚,走进自己的家,就会本能地形成一种预期,那就是儿媳妇应该像女儿、儿子那样对待自己。可是往往儿媳妇因为缺乏“真有之情”恰恰无法做到这一点。儿媳婚后改口称婆婆为“妈妈”,也会本能地将婆婆的行为与自己的母亲相比,形成婆婆应该像母亲这种预期。当双方混淆了婆媳关系与母女关系的时候,往往会因为对方无法满足自己的预期而渐生不满。
不满的情绪出现后,婆婆和媳妇又都会出现一种归因偏误,那就是认为婆媳关系就是婆媳关系,永远不会变成母女关系。有的婆婆说:“无论你怎么对她好,她也不会变成你的女儿的。”媳妇就更容易说:“哪个儿媳妇是婆婆养大的她怎么会对我像对她女儿那么好呢!”她们都不懂得通过对方的母女关系来看对方的情感和人品,来体会对方的真情。如果用真情来换取真情,婆媳关系就一定会与母女关系一样,成为家庭关系的新的情感支柱。
“分家单过”日渐普遍,社会结构中夫妻轴的地位正在上升,但父子轴依然有重要地位
在传统社会里,女性嫁到夫家后,对于娘家来说,已经是一盆泼出去的水。姓名被改变,或是只保留娘家的姓氏,变成“王李氏”、“张刘氏”,或是本名前冠以夫姓,成为夫家父子轴上的一个配角。娘家已经不再是自己的家,为父母养老送终的真情表达受到了限制,而夫家也还不是自己的家,要对陌生人生出真有之情并非易事。因此,媳妇处在卑微的地位上,一熬就要几十年,直到成了婆婆,夫家才终于变成了自己家。
现代都市青年婚后一般不与父母同住,农村青年婚后“分家单过”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于是,婚后的媳妇就有了三个意味不同的家———娘家、夫家与自己家。自己家是一种以夫妻为主轴的家庭,维系夫妻感情的主要是真有之情,而不是血亲关系。而夫家是丈夫的娘家,娘家是自己的娘家。一些已婚女性总是把自己家排在第一位,把娘家排在第二位,把夫家排在第三位。一些已婚男性则把自己家排在第一位,把娘家排在第二位,把妻子的娘家排在第三位。这就是一些夫妻冲突的来源。很多夫妻争吵的理由往往是“你妈是妈,我妈就不是妈吗”要求对方把顺序排列与自己相同。这就反映出在社会发生变迁的今天,尽管在家庭中夫妻轴的地位上升了,但是在我们身上,父子轴仍然有着相当重要的价值地位。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两种协调婆媳关系的思路。一种是,如果夫妻感情深厚,妻子会把丈夫的娘家也当成自己的娘家,把丈夫的父母当作自己的父母;丈夫也是一样,把岳父岳母当成自己的父母,把妻子的娘家当成自己的娘家。另一种是,如果夫妻感情深厚,相互尊重对方对娘家的价值认定,体验对方的父子情深或母子情深,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和处理事情。这两种思路尽管有些不同,却都可以较好地协调因婆媳关系引起的夫妻冲突。
婆媳关系难相处的原因是什么2一、中国发展的太快,婆婆跟不上时代
现代年轻人思想开放,性格奔放,老年人过于保守,观念陈旧。
现在是网络时代,年轻人都上网,甚至有的年轻人还写网络小说,自媒体什么的,婆婆就开始看不惯了,觉得媳妇成天在家上网,也不去工作,每天就靠我儿子养着。可实际上,媳妇在网上写小说,搞自媒体赚的'钱都比他儿子多。
所以过于发达的网络也是造成婆媳关系难处的原因之一,因为婆婆的思想跟不上时代,他总以为媳妇是在靠儿子养着,所以处处针对儿媳。
二、儿媳与婆婆的习惯不同,矛盾自然产生
儿媳可能是因为生孩子或者是其他什么原因,每天在家,而丈夫又每天出去工作,儿媳和婆婆呆时间久了,自然矛盾就产生了。
比如吃饭,两辈人的吃饭标准是不一样的,婆婆可能喜欢喝粥吃馒头,不喜欢出去吃浪费钱。可媳妇就喜欢吃麻辣烫米粉等一些外面的东西吃,有时一花就是好几十好几百。这时婆婆就会看不惯,媳妇总出去吃饭的多少钱啊,家里又不是没饭。
可婆婆这么说媳妇也不愿意听啊,自然矛盾就产生了。
三、儿媳不孝敬婆婆,对婆婆不好
当然还有一种就是儿媳不孝敬老人,婆婆体贴入微,事事对儿媳关心,可是儿媳不领情,觉得婆婆的关心是多余的。
这样的儿媳也有很多的,与婆婆生活在一起,婆婆帮忙照顾孩子和夫妻两的饮食起居,可是儿媳还要鸡蛋里挑骨头,事事找茬,只为把公公婆婆赶出去,过二人世界的生活。或者是闲公婆老了,没用了,自己还的养着。
更甚者很多儿媳看婆婆老了,不能帮忙干活了,就直接撵去敬老院,都说养儿防老,要是摊上这样的儿媳,儿子也是没用的。
四、现在妈宝男,妻管严太多
先说妈宝男,很多丈夫都娶妻生子了,可是还要事事听妈妈的,妈妈说什么都对,说什么都好。
我就是妈宝男受害者之一,我在和我前夫处对象时觉得他挺好的,不像是一个妈宝男,可是结婚之后就不是那样了。我们结婚后不久我就怀孕了,之后就一直在家呆着没有出去工作,之前婆婆对我还可以,可是自从我不工作之后就开始挑东挑西。
之后等我前夫回来,就开始说我什么都不会干,饭也不会做,娶回来什么用,一天就靠我儿子养活,怀个孕就不能出去工作了,我们那时还下地干活呢等等一些话。当时我正挺个大肚子呢,每天难受的不行,真不知道还能干啥,可是前夫是个典型的孝子,一听她妈这么说,回来就开始说我不孝敬,什么都让她妈干了。
婆媳关系难相处是存在必然原因的,如果现实生活中存在这样的问题,就要不断的寻找症结所在,尽快的扭转这种局面。
如果你一直感到无法接受你的公婆和其他家庭成员,那么这个问题可能会对你的婚姻关系产生影响。以下是一些建议,可以帮助你处理这种情况:
1 沟通:与你的伴侣坦诚地沟通你的感受和想法。让他知道你为什么不喜欢他的家人,并尝试理解他的角度和看法。他可能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或解释,让你们可以更好地相互理解。
2 尝试建立关系:虽然你可能会感到困难,但尝试与公婆和其他家庭成员建立更密切的关系可能会有所帮助。也许你可以找到一些共同点,例如兴趣爱好或话题,可以促进彼此之间的更好的交流和了解。
3 保持距离:如果你觉得与公婆和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很难改善,那么保持一定的距离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你可以尝试减少与他们的接触的机会,例如少打电话、少见面等等。
4 寻求支持:如果你感到情绪困扰或需要帮助,可以寻求专业支持,例如心理咨询或婚姻治疗。这些专业人士可以帮助你处理你的情绪和提供更好的建议。
最终,处理婚姻中的家庭关系需要双方的努力和沟通。尽量寻求共同点,尊重彼此的感受,并寻求专业支持,这将有助于维持更健康的的关系。
在我自己看来,公婆关系处理不好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但是为了让整个家庭和和睦睦的相处,我们还是应该找到问题的根源,这样才能够缓解自己与公婆之间的关系。
因此,我有以下几点看法想要与大家分享:
一、想法不一致当我们与自己的公婆发生矛盾以后,绝大多数的原因都是因为想法不一致造成。毕竟老一辈的想法和年轻人的想法本身就有很大的差距,而且公婆是长辈,也是我们值得尊敬的对象,所以在能够避免争吵的情况下就不要发生冲突。其实有的时候当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以后,我们便会明白别人的良苦用心,所以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别人的身上。
二、不适应与公婆居住在一起对于很多的女性来说,相信都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在以前还没有和公婆住在一起的时候,总是感觉到没有什么问题,并且相处得非常的融洽。但是一旦居住在一起以后,便会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甚至是与自己的公婆出现正面的攻击,所以这些情况都是不适应的一种表现,希望大家都能够引起重视。
除此以外,我与自己的公婆还会在教育孩子的方面出现分歧,因为我想让自己的孩子变得独立,而不是什么事情都想依靠自己的父母,但是我的公婆并不这么想,他们认为孩子在小的时候就是应该生活在温室里,并且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这样孩子才能够开开心心的成长。不过我知道我们大家都是为了孩子好,只是公婆与我的出发点不一样,所以每一次我都会主动的去向公婆表示自己的歉意,并且得到他们的原谅,所以适当的低头并不是一件坏事,而是拉近距离的一种方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