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亚历山大红旗歌舞团的简介

俄罗斯亚历山大红旗歌舞团的简介,第1张

作为一支军队歌舞团,红旗歌舞团创作和演出了大量的俄罗斯优秀的军旅歌曲,佩戴肩章和金色领章的歌舞团演员们整齐、嘹亮、优美的歌声,赢得了世界各国观众的喜爱。亚历山大红旗歌舞团曾在苏联卫国战争中用歌声激励过千百万苏联人民。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亚·亚历山大罗夫在德国法西斯1941年6月向苏联发起进攻后的第三天创作的《神圣的战争》,震撼着每个人的心。这首像警钟一样的歌曲已经载入了音乐文化的史册。战争年代,歌舞团经常在前线演唱这支歌,士兵们很快就学会了,许多人便是在战场上唱着这支歌投入战斗。

在红旗歌舞团的节目单上,俄罗斯民歌一直占有不小的分量。这些歌曲经过演员的精心演绎和不断创新,常演常新。亚·亚历山大罗夫写的一系列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此外,歌舞团对外国歌曲的演绎也受到好评:英国《卫报》写道,如果您想听对英国国歌最完美的演奏,您就去听俄罗斯军旅歌曲音乐会吧。

1946年,亚·亚历山大罗夫这位世界音乐大师不幸逝世后,指挥棒被交到了他的儿子-鲍里斯·亚历山大罗夫手上。小亚历山大罗夫也是作曲家和合唱指挥,而且尊崇父亲的传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正因为如此,红旗歌舞团仍然和往常一样,引人注目。

随着时间的推移,鲍里斯·亚历山大罗夫也离开了我们。歌舞团的演员阵容虽然经过了几次更新换代,但是该团仍然保持着以演唱和演奏军旅歌曲为主,同时也演唱和演奏俄罗斯民歌、外国经典歌曲和优秀音乐的优良传统。歌舞团永远依然保持着自己独树一帜、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鲜明个性和艺术魅力。

呼伦贝尔旅游资源富集,是国家旅游局认定的全国六大重点旅游开发区,是全国旅游二十胜景之一,国家级草原旅游重点开发区。

呼伦贝尔是最适合人类生存的一片“绿色净土”,是大自然馈赠给世人的“天然别墅”,这里的绝大部分森林、草原、湖泊等自然生态环境仍保持其原始古貌。

这里四季分明,景色各异。

春天,芳草萋萋,一片新绿;夏天,林木葱郁,野花绣地;秋天,硕果累累,千山尽染;冬天,银装素裹,一派北国风光;被世人誉为世界美丽的花园。

呼伦贝尔市有天然草场8万平方公里,天然林地12万平方公里, 呼伦贝尔地处生态屏障地带,拥有3000多条河流,500多个湖泊,3000多种植物,400多种野生动物。

大兴安岭由北向南纵贯其中,成为天然的南北界线。

世界闻名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广袤无垠,有“绿色净土”“北国碧玉”之美誉。

呼伦贝尔大草原、大森林、大水域、大冰雪、大口岸、大民俗、大空调、大氧吧共同组成呼伦贝尔大旅游。

春季,五月的兴安岭上杜鹃花争奇斗艳,尚未消融的皑皑白雪映着火红的杜鹃花,是难得一见的人间圣景;夏季的呼伦贝尔气候宜人,平均气温在16℃——21℃之间,是避暑的最佳去处,那醉人的绿色招引着你,站在草原上,看蓝天上云卷云舒,心胸就会像草原一样广阔。

鄂伦春族篝火节、草原那达慕、鄂温克族瑟宾节、祭敖包等民族节日异彩纷呈。

秋季夺人耳目的是那林海的秋色,听林中松涛阵阵,赏亭亭玉立的白桦,到四方山、达尔滨罗看日出日落,大自然的美景令人留连忘返;走近冬天的呼伦贝尔,一个冰雕玉砌的世界,冰雪节的圣会,让您充分领略青松傲雪、畅游林海雪原的豪气和由冰峰、雪岭、冰雕构成的一派雪韵风情。

目前,全市星级宾馆饭店30家,国际、国内旅行社27家,旅游景区(点)达50余个,每周有6次飞往北京的往返航班,5次飞往呼和浩特的往返航班,旅游旺季每天都增加航班,火车每日对开直达北京、哈尔滨、沈阳、齐齐哈尔、包头、大连,旅游观光巴士可直接行驶至全市各景区(点),满洲里市至俄罗斯后贝加尔新国际公路口岸已开通。

重点景区(点): 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北山侵华日军要塞遗址、金帐汗蒙古部落、鄂温克博物馆、巴彦呼硕旅游景区、西旗知青文化展、巴尔虎博物馆、东旗甘珠尔庙、诺门罕战争遗址、额尔古纳俄罗斯家庭旅游户、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敖鲁古雅猎民点、嘎仙洞、达斡尔风情园、朝鲜人家、吊桥公园、牙克石凤凰山庄及凤凰山滑雪度假区、满洲里国门、中俄互市贸易区、呼伦湖小河口、冰雪园、阿尔山雪域温泉

其他主要旅游景点:呼伦贝尔大草原 满洲里中俄互市贸易区 满洲里国门 呼伦湖 弘吉剌蒙古大营 凤凰山庄 伊敏河 金帐汗蒙古部落 室韦蒙古族发祥地 额尔古纳河 呼伦贝尔草原 嗄仙洞 白音呼硕草原 莫尔格勒河 巴彦呼硕草原 布里亚特蒙古族 莫尔道嘎森林公园 扎兰屯吊桥公园 黑山头古城 敖鲁古雅驯鹿之乡 维纳河疗养区 乌兰泡 汇河口 灵泉 美人湖 熊谷 一目九岭 樟子松林 大雁五泉山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 苍狼白鹿岛度假村 大汗凭吊 九曲松风 喇嘛山 龙岩览胜 乌尔旗汉原始森林 西山自然保护区 偃松幽径 贝尔湖 西山生态湿地 世界名马(业) 边卡要塞遗迹 黑山头中俄界河 巴图湾 中国达斡尔民族园 鄂伦春博物馆 鹿鸣山庄 柴河风景区 布苏里军事要塞 扎兰屯秀水山庄 扎兰屯柴河月亮湖 扎兰屯九龙泉 熊瞎子洞 巴林喇嘛山 扎兰屯金长城边壕

最佳旅游时间

呼伦贝尔盟的北部为林区,最佳旅行季节为5月的5-20号和9月中下旬,5月树木新绿,漫山遍野开满杜鹃花;9月,秋色染遍大兴安岭,是摄影的好时光。

南部以草原为主,最佳旅行季节为7-9月。

11月至次年2月中旬则是冰雪游的最佳时节。

每年3月15日到6月15日是防火期,此期间到呼伦贝尔盟的大部分地区都要办理防火证,这段时间也正是呼伦贝尔盟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最凋敝的时期,只5月上旬大兴安岭林区的杜鹃花开遍山野尚可一游。

购物

呼伦贝尔的民族手工艺品以粗犷感和用途广而闻名。

呼伦贝尔市内蒙古外贸工艺品厂生产的银制艺术品、海拉尔市民族(呢绒)服装厂生产的牧羊牌蒙古袍、蒙古刀具海拉尔市民族用品厂生产的刀具--主要有蒙古刀和王爷腰刀、海拉尔龙艺雕刻厂开发的木雕壁画、木雕壁挂、根雕、瘤雕、木帖拼雕、板画、镶嵌画、镶嵌书法、树皮画等系列艺术品,风格天成,古朴高雅。

海拉尔区购物相当便利,市区内拥有多家专业市 ⒋笮凸何锷坛呛褪 ⒍砺匏股坛

友谊大厦位于三角地中心,规模庞大,环境优雅,是一家销售中高档百货商品为主的大型商 F浞值暧岩晟坛谴τ诳

土特产品 黑木耳 炒米 费乌瑞它 甘草

特色活动

除了内蒙古各地都有的那达慕和祭敖包等,呼伦贝尔盟独有的节日有:

伊慕额节

“伊慕额”,蒙语“丰收”之意,顾名思义,伊慕额节也就是丰收节,在每年5月22日。

这时草原上的羊、牛、马和骆驼刚接完春羔,一片生气勃勃的丰收景象。

牧民们用刀将母羔左耳抿出豁口,放回大群,未被留种的公羊则被 成羯羊。

还要为年满2岁的马驹打上烙印。

米阔鲁节

米阔鲁节是呼伦贝尔草原莫日格勒河流域鄂温克牧民的丰收节日。

在每年5月下旬举行,其内容和形式与“伊慕额节”大致相同,所不同的仅仅是劳动完毕要举行宴会,欢庆丰收。

瑟宾节

“瑟宾”是鄂温克语,意为“欢乐祥和”,是鄂温克族的传统节日,以图腾为特征,16世纪鄂温克人信仰萨满教后逐渐消失。

1994年6月18日,建国后首届“瑟宾”节在巴彦胡硕敖包山举行,主要内容有鄂温克民族歌舞表演等。

此后6月18日就成为鄂温克族的“瑟宾”节。

篝火节

每年6月18日是鄂伦春族的传统节日——篝火节。

鄂伦春人对火神的崇拜由来已久,他们认为火有驱邪祛污的作用,对于火有着一系列严格的禁忌,例如:不许随意向火堆泼水、扔脏物、吐痰,不许用刀、棍等尖锐的东西向火中乱捅,以免触怒和伤害火神等等。

呼伦贝尔的汉族大部分来自山西、山东、河北以及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

岭东,在农村形成同籍贯聚居村落,如山东屯、庄河屯、直北村等,这些地方的生活习俗,诸如语言、餐饮、居住格局、人际往来、婚丧嫁娶、岁事活动等方面,基本保持着原籍的风俗习惯。

岭西则不同,地广人稀,气候严寒,与少数民族和俄侨接触密切,交往频繁,兄弟民族的习俗长处和优点,均被汉族人民一一吸取,故生活及风俗习惯变化很大。

一、衣食住行

(一)饮食

大部分人还保留着原籍的习惯,主食有粥、面条、馒头等。

但在岭西普遍喝奶茶、食牛羊肉, 这些均与当地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俄罗斯族同胞一样,所不同的是汉族人家都多吃一些蔬菜。

80年代以来,无论岭东岭西,稻米饭已成为主食。

(二)服饰

1945年以前及50年代初期,汉族人的服装以棉布、棉花为主,颜色为黑、蓝、灰、白居多。

夏季单衣单裤,冬季棉衣棉裤、棉蒙古长袍,野外放牧或生产穿白茬羊皮袄、毡疙瘩。

之后,生活逐渐富裕,特别是1978年以后,穿着随气候变化而定,一般人都备有单、夹、薄、厚服装。

年轻女子,喜穿各色花衣,各样长短裙、连衣裙,头戴鲜艳纱巾,冬围各式新样毛织围巾;男女西装、长短皮衣、夹克、牛仔装、羽绒服等新款式服装屡见不鲜。

衣料已不以“棉”为主,而是以毛绒、呢子、裘皮、纤维、毛的、混纺等质地好的衣料制作。

男戴礼帽、前进帽、针织毛绒帽,女式新帽更多,近年来更讲究帽子的高档和式样。

妇女佩戴金耳环、金项链、金戒指、手镯等首饰,男人戴金戒指的也不少见。

(三)住屋

早年住窝棚、土坯房,或土木结构房屋。

1949年后,居住条件逐年改善,普遍为土木结构和砖瓦结构房屋。

80年代中期以后,土木结构房减少,大部分为砖瓦结构,有的住进楼房;郊区农民多住红砖瓦房(有的铺铁盖)。

岭西各乡、镇、苏木住户,均为定居,住板夹泥、苇 板夹泥房,少数住砖瓦房。

房屋都是门朝北开,开门处接有20~30平方米的防风房,称“风楼”或“门斗”。

门斗冬季防风寒,又是夏季的厨房。

农区大多烧茅柴、秸杆、薪材,少部分烧煤;牧区燃料以牛羊粪为主,少量为煤。

一般用柳条编的篱笆障子或用桦木杆圈成院子,独门独院。

野外放牧或生产,住蒙古包或铁皮板房。

(四)交通

1945年以前及50年代初期,汉族同其他兄弟民族一样,行走以马匹和畜力车为主要交通工具。

60~70年代,一般家庭都购置了自行车,远距离行走则靠火车或公共汽车。

1978年以后,许多家庭添置了摩托车、小型拖拉机和汽车,这些既是生产机械,又是交通工具,生产生活两用。

二、经济生活

在岭东,早期“闯关东”和后来的自流者,基本都垦荒种地。

其生产方式直至70年代,均以繁重的手工操作为主。

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由于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关系得到调整,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农业生产连年丰收,农民生活获得显著改善,开始大量购置小型(少量大中型)拖拉机和机引农机具,使部分农业生产项目实现了机械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业、林业、工业、交通、邮电、商业、采煤和社会各项服务业,以及机关事业单位,汉族都是主要从业者。

家庭副业生产,岭东岭西一样,耕种园田,种植瓜果蔬菜,饲养奶牛、猪、鸡、鹅、鸭等。

80年代以前主要为自用,80年代以后,已有相当一部分到城镇或集市上出售,以改善自家生活。

三、婚嫁与丧葬

(一)婚嫁

婚嫁习俗在1949年后有很大变化,主要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旧式包办婚姻,改革为自由恋爱结婚和法制婚姻;过去穷人富人相差甚远的婚嫁礼仪,改为只有城乡差别的大同小异的礼俗。

一般都经过相识、恋爱、结婚三个阶段。

相识,因分在一起工作而产生感情,自然达到恋爱阶段和经第三者介绍而相识相恋两种。

恋爱阶段有长有短,认为情投意合时即可结婚。

农村普遍保留“订婚”形式,即宣布正式形成恋爱关系,其礼节主要为男女双方家长的互相宴请,有的单是男方宴请,并给女方和介绍人一定彩礼酬金。

男女双方到 指定部门登记后即为合法婚姻。

结婚仍多沿袭女到男家的习惯,男到女家者称“招养老女婿”。

结婚日一般为男方操办,宴请宾客,接受贺礼,有一套繁缛的礼仪。

婚礼用车,过去多为畜力车辆,80年代起,城镇为轿车,农村为拖拉机,也有用汽车、摩托车者。

结婚三日为新娘“回门日”,由新郎陪新娘回家,女方家长要宴请新婿和宾客。

近年来,城镇婚礼中增添了一些西方习俗。

也有摒弃婚事奢办旧习的革新者,采取集体婚礼或旅行结婚的方式。

(二)丧葬

人死亡,有当日出殡者,也有停放3~5日出殡者。

治丧期,亲友吊唁,接受祭礼祭品,如花圈、挽幛、现金等。

死者晚辈着丧服(现多为白布腰带或头巾),烧冥纸。

汉族历来实行土葬,70年代后城镇陆续推行火葬。

城镇死者出殡,一般都举行亲友参加的向遗体告别仪式或追悼会,介绍死者生平。

近年来,农村也在仿效城镇的出殡仪式。

土葬者,沿旧习,用木棺,有一套停尸、入殓、守灵、吊唁、祭奠仪式;埋葬场,过去为自选墓地,现为当地乡、镇、苏木 指定地点。

四、节日、岁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除法定的节假日如元旦、春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十・一”国庆节外,汉族人民普遍过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其方式与东北和全国各地大同小异。

80年代以后,不管城镇,还是农村、牧区、林区,一年中普遍增加了3个岁事,而且影响之深 ,活动之广,自觉程度之高都是过去不能比的。

其一是“清明节”。

这天家家户户,甚至一户的全体成员到故人坟上“扫墓”,骨灰在火葬场的,家属子女亦去“扫墓”,整日大车小辆拥挤不堪,全天是不放假的休假日。

其二是阴历七月十五,俗称“鬼节”,各家各户也要到坟上、火葬场填坟扫墓,距河近的,晚上放河灯,在十字路口烧冥纸、冥钞,纪念亡者。

其三是阴历十月初一,为死者“送棉衣”,晚上在十字街口大烧冥品,诸如冥衣、冥钞、冥马牛,还有冥电视机、收音机、录音机、手表等近现代冥品,名曰用以寄托对死者的哀思。

五、家庭

呼伦贝尔境内的汉族家庭,长期以来多为夫妻子女型结构,通常是由长辈人担任家长,掌管一切家务事情。

民国时期,呼伦贝尔的汉族家庭基本沿袭清代的大家族形式,多为老辈兄弟几人及眷属和少辈众兄弟及其眷属同为一户的组合式,或十几人甚至几十人的大家庭,并以人多为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多辈组合式的大家庭逐渐减少,家庭结构趋于小型化,子孙三代、四代同堂的现象已不多见。

1980年以来,家庭结构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家庭成员渐渐以两辈为主,成员人数更少。

主要是子女结婚后,一般单独建立家庭,多辈组合式大家庭解体。

在父母称谓上也有许多改变。

过去从各地来呼伦贝尔的汉族人对父母的称呼多数叫“爹”、“娘”,个别人称父亲为“大大”,后由“爸爸”、“妈妈”代替。

特别在岭西,均如此称呼。

六、民间艺术

在呼伦贝尔的城镇、农区、林区汉族较为集中的地区,一般在春节、元宵节期间和农村的闲暇季节,群众文娱活动较活跃。

形式主要有秧歌、二人转、单出头表演和冰雕、冰灯、彩灯展览等,近年城市还兴起了焰火晚会。

秧 歌

秧歌表演的形式有舞龙灯、腰鼓、踩高跷、跑驴、划旱船、担花篮、大头娃、耍狮子、戏曲人物的扮相造型等。

有些秧歌中穿插活报剧表演。

表演者浓妆艳抹,形象夸张,服装五光十色,鲜艳夺目。

男女均穿绸缎衣裤,腰系彩绸。

锣鼓队多为男子,身着彩色绸服,头扎白羊肚手巾。

有些秧歌的内容增加了武术、服饰表演和健美操表演等。

秧歌成为城镇、农村和林区群众春节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

冰雕、彩灯

从八十年代起,每年元旦、春节至元宵节期间,呼伦贝尔的城镇、林区开始出现了利用河流的天然冰块进行雕刻造型的艺术展览。

每到冬季,各种造型的冰雕作品相继问世,有人物、动物、建筑物、风景等千姿百态的作品栩栩如生。

在呼伦贝尔的几个城市,每年冬季都要举行规模大小不一的冰雕作品比赛。

民间剧种“二人转”

“二人转”也叫“蹦蹦戏”,由一男一女二人边唱边舞,后来发展出“单出头”,即一人单独表演,是汉族群众传统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

1924、1925年“二人转”流入扎兰屯、阿荣旗地区。

演出的形式主要有“单出头”、“拉场戏”、“二人转”。

主要剧目有“二人转”《西厢》、《回杯记》、《猪八戒拱地》,“单出头”《王二姐思夫》、《红月娥作梦》等。

此种演出形式人员少,道具简单,行走方便,唱词通俗简单易懂,民间口语多,唱腔高亢、嘹亮、形式活泼,深受广大农民群众喜爱。

华俄后裔民间舞蹈

在呼伦贝尔额尔古纳市、根河市及海拉尔的华俄后裔中,保持着传统的俄罗斯族民间舞蹈。

有单人、双人和集体表演的“希卜里哈”、“巴达罕拉娜”、“嘎巴乔克”、“灭斜斯”、“奥吉诺其卡”、“茨冈内卡”(译音)等。

舞曲有“希卜里哈”、“那林琴卡”、“累塞”、“嘎巴乔克”、“灭斜斯”等,舞步多变,跺脚较多,单人舞蹈腿部技巧很高。

每个舞蹈都配有固定的舞曲,一般只用手风琴伴奏,有些集体舞还加伴唱。

每逢节假日或闲暇时,男女老幼聚在一起,欢歌狂舞,情绪高涨,气氛热烈。

七、吸收外来语

呼伦贝尔的汉族,由于长期与少数民族同胞和外侨同街居住,他们不仅在生产生活方面相互吸取长处,而且在语言方面也相互渗透融合,借用语较多。

如:

“西米丹”,俄语,“乌鲁莫”,蒙语,是牛奶上面的凝结物,汉语称“奶皮子”,无膻味,香甜可口,人人喜食。

秋冬季节,各家各户都储些备用,汉族人一样称此物为“西米丹”或“乌鲁莫”。

“嘎拉哈(hà)”,又称“嘎什哈”,满语,它是猪、羊、狍、黄羊等的后腿膝盖骨,俗称“背式骨”,学名“髌骨”,是呼伦贝尔各族儿童和妇女的一种玩耍物,人们都叫它“嘎拉(什)哈”,如弹“嘎拉哈”,置“嘎拉哈”,抓“嘎拉哈”等。

“笆篱子”,俄语,意为警察,现在泛指监狱,如罪犯被逮捕、被判刑都说是“蹲笆篱子”。

“芒格儿”,蒙语,是一种野菜,样子、味道如韭菜,但叶子比韭菜叶宽厚、颜色浅,无汉名。

“达哈(hà)”,蒙语,意为宽大的披风,为羊皮制品,现在通称“皮大哈”。

值得一提的是,50年代直至60年代中期,提倡汉族干部学习掌握蒙古语,少数民族干部学习汉语言,因此,很多汉族干部下到牧区后,都会说一口较流利的蒙古话,一些汉语中亦夹杂着少量的蒙古语,以后则逐渐减少。

不正确。

俄罗斯人非常崇尚芭蕾舞,俄语是俄罗斯的通用语言。

圣彼得堡是一个充满文艺气息的城市,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世界一流的芭蕾表演,还有俄罗斯人对芭蕾的崇尚,这里遍布着很多大大小小的剧院。

无论是男女老少,都愿意在剧院中度过一个轻松愉快的文化周末,在他们看来,如果没有看一场芭蕾或是听一次歌剧,那是非常遗憾的一件事。

扩展资料

白桦树是俄罗斯的国树,是俄罗斯北部和中部地区最普遍的树木之一,在俄罗斯人民心中有着崇高的象征。

关于白桦树,俄罗斯有这样一个谜语:有一种树有四种特性:

第一,照亮世界;

第二,修补碎物;

第三,医治病人;

第四,保持清洁。

“照亮世界”:从前,俄罗斯农村没有电灯,而蜡烛又十分昂贵,人们便点燃白桦树的枝干照亮屋子。

“修补碎物”:既可以用白桦树柔嫩的枝条代替绳索把破碎的东西重新连在一起。

“医治病人”:这是白桦树固有的特性。自桦树汁既美味又有益健康。白桦树上的白桦茸,更是俄罗斯的抗癌明星,俄罗斯北部人认为:这是上帝赐给苦难人类的一种神奇的礼物,可用来防治肝癌、艾滋病和-157大肠杆菌中毒。日本的研究人员高度评价桦褐孔菌,称此为一种'万能药'。

“保持清洁”:俄罗斯人认为白桦树能保持清洁,是因为他们有洗蒸汽浴的习俗,先在湿热的空气中熏蒸,然后用桦树枝条扎成的扫帚抽打身体,以达到洁肤健身的目的。

  虽然下面的有点过多,但是它解释的还算可以吧,把俄罗斯从古到今的音乐特点都介绍了,希望能使你满意

  俄罗斯音乐的黄金时代是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的,其标志是俄罗斯音乐的先驱者格林卡的创作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为俄罗斯民族主义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然而这个黄金时代的到来不是偶然的,它是在俄罗斯民族民间音乐肥沃的土壤上、在教会专业音乐获得发展和一系列前辈作曲家的创作探索的前提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积淀过程而结成的硕果。为了正确理解俄罗斯民族主义音乐的成就,有必要回顾一下它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align=center](一)丰富的民间音乐宝藏[/align]

  俄罗斯民族属东斯拉夫民族的一个分支。她的文明史起源于东斯拉夫原始部落的生活。俄罗斯民族自古就有能歌善舞的传统,积累了丰富的民间音乐宝藏。最古老的音乐是同氏族社会偶像崇拜活动相关的“仪式歌曲”,其中由于崇拜偶像的不同,又分为“年历仪式歌曲”和“家族仪式歌曲”两大类。前者同依赖于天气的农业劳动密切相关,表现对太阳和大自然的顶礼膜拜;后者同部落繁衍生息的婚丧礼仪紧密相联,表现对氏族祖先的祭奠。这些仪式歌曲属于原始宗教活动的组成部分,带有戏剧表演的特点,旋律音域很窄,多数为三度音程,偶尔或上或下扩充一度,音乐具有朗诵的性质。流传至今的例子有《啊,我们等待谢肉节》、《好吧,教母,我们来结亲》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的发展,劳动样式逐渐多样化,于是出现了伴随各种劳动样式的“劳动歌曲”。例如与农业劳动有关的是“播种歌”、“采集歌”、“收割歌”等;与畜牧业劳动有关的是“放牧歌,’;与苦力劳动有关的是“搬运歌”、“拉纤歌”等。这类歌曲节奏强烈突出,旋律铿锵有力,体现了劳动群众的集体意志和行动。代表歌曲有《木棒》、《伏尔加船夫曲》等。

  在11一16世纪,随着俄罗斯民族力量的壮大,“史诗歌曲”广为流传,其中包括“壮士歌”、“历史歌”。它们由民间说唱艺人传唱,内容大都是叙述古代英雄人物的传奇故事。这类歌曲的特点是:旋律深沉庄重,节奏从容不迫,具有男性豪迈勇猛的气质。流传至今的《话说伏尔加和米库拉》、《就像京城基辅》就是鲜明的例子。

  反映人民日常生活、民间风情的“生活歌曲”是人们不可缺少的伴侣。它们是“摇篮歌”、“儿歌”、“婚礼歌”、“舞蹈歌”、“轮舞歌”、“哭腔”等。这些歌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体现了人民群众悲欢离合的各种思想情感。例子有摇篮歌《啊,摇啊,摇啊,摇啊》、婚礼歌《在诺夫戈罗德城敲响了钟声》、舞蹈歌《我和蚊子跳舞》、轮舞歌《哎,田野里有棵小菩提树》等。

  表达爱情和对大自然倾诉情怀的“抒情歌曲”在俄罗斯民歌中占有很大的分量。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形成于16一17世纪的“悠长歌”,它由妇女演唱,既有单声部,也有多声部(二至三个声部),这种多声部具有支声或衬腔复调的特征。这种歌曲旋律优美舒展,节拍自由徐缓,大小调式频繁交替,表情内在细腻。例子有《啊,田野里不只一条小路》、《沿伏尔加母亲河而下》、《小姑娘走遍草地和泥沼》、《离别的最后时刻》等。

  以上各类歌曲大都产生和传唱在农村,可以统称为农村歌曲。18世纪以来,随着城市的兴起,出现了反映城市人民生活的“城市歌曲”,它们有些是来源于农村或外国歌曲的变体,同时也有市民自己的创作。典型的样式是浪漫曲、叙事曲、圆舞曲、进行曲等。这些歌曲也有俄罗斯民族特色,浪漫曲和圆舞曲主要在知识分子和市民阶层中流传,而进行曲则更多是在士兵、工人和学生中传唱。城市歌曲有别于农村民歌,往往附有简单的乐器伴奏(吉他、巴拉拉依卡或手风琴),既有多声部的重唱与合唱,也有单声部的独唱。自18世纪末以来,城市歌曲典型的特征是采用重音节有规律交替的新型诗词谱曲,词曲同步,旋律和节拍规整。例子有《在平坦的盆地里》、《莫斯科大火呼呼响》等。

  自19世纪20年代以来,俄国经历了三次革命运动,在音乐上留下了鲜明的印记,诞生了对俄国以及世界有深远影响的“革命歌曲”。这些革命歌曲大多用流行的俄国农村民歌、城市歌曲以及外国歌曲的旋律重新填词而成,同时也有少量是全新的创作。这些革命歌曲在俄国境内外广泛传播,体现了人民争取自由解放和建立新生活的斗争精神。代表性歌曲有:《我们的祖国在受难》(卡切宁词)、《我和你是精神上的兄弟》(普列谢夫词)、《同志们,勇敢地前进》(拉金词)等。

  俄罗斯民间音乐除了人声演唱的民歌外,还有丰富的民间器乐。俄罗斯民族自古以来就创造了自己独特的乐器,其中有弹拨乐器古斯里、弓弦乐器古多克、竖笛杜德卡、横笛索别尔、号角罗格、鼓纳克雷等。近代流行的民族乐器有三角型的弹拨乐器巴拉拉依卡和纽扣键的手风琴巴扬等。由民间艺人演奏的民间器乐包含了独奏、重奏与合奏等形式。民间器乐大多与歌舞配合,作为歌舞的伴奏,同时也有独立的器乐曲广为流传,它们往往带有变奏炫技的特征。例子有《卡玛林斯卡亚》、《放牧调》等。

  [align=center](二)格林卡以前俄国专业音乐的发展状况[/align]

  俄国专业音乐的开端可追溯到10世纪末基督教(正教)由拜占庭传人俄国的时期。在教会的活动中,音乐占有重要地位。教会歌曲是古代俄罗斯以书面形式记录和流传至今的专业音乐唯一的样式。记录的符号称为“涅夫梅”,它们仅表示旋律运动的大方向和节奏时值的长短,而不能代表准确的音高。这种符号体系称为“旗标或弯钩记谱法”。用这种记谱法书写的教会歌曲称为“旗标歌曲”。这种来源于拜占庭的旋律和记谱法,由于长期受到俄罗斯民歌的影响,逐渐具备了新的特征。原来音域狭窄,朗诵性强,后来音域扩充,增强了歌唱性。到了16世纪,“旗标歌曲”最终具备了俄罗斯民族特有的风格。在17世纪,记谱法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单声部的旗标歌曲演变为多声部的“帕尔捷斯歌曲”。这是一种无伴奏多声部合唱,除了表现宗教的内容外,往往渗人了世俗的歌词,音乐风格华丽,与当时建筑和造型艺术的巴罗克风格相似。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写作这种歌曲的作曲家有吉托夫、卡拉什尼科夫、巴维金、列德尼科夫等。17世纪下半叶还出现了另一种叫做“康特”的多声部歌曲,它原先用宗教内容自由发挥,以后直接采用爱情或幽默讽刺的歌词。在彼得一世统治时期,颂歌性质的康特广为流传。

  自17世纪末,18世纪初以来,专业音乐已不再属教会所垄断,在世俗的剧院、王宫和贵族庭院里,音乐已成为面向公众的娱乐和消遣。社会上已出现西欧式的管弦乐队和歌剧院,开始演出歌剧,举行音乐会。此外,小康家庭的音乐生活也开展起来。18世纪30年代建立了附属于沙皇宫廷的意大利歌剧院,以后又增添了法兰西歌剧院。18世纪50年代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开设T私营歌剧院,聘请意大利作曲家加卢皮(Galuppi,1706一1785)、特拉埃塔(Traetta,1727-1779)、帕伊兹埃拉(Paisiello,1740一1816)、萨尔蒂(Sarti,1729一1802)、契玛罗萨(Cimarosa,1749一1801)等主持、创作、演出意大利歌剧。18世纪80年代在莫斯科建立了彼得罗夫剧院(即苏联大剧院前身),除了演话剧外也演过歌剧和舞剧。彼得堡的石头剧院(即现今的基洛夫歌剧舞剧院前身)以及在一些省城的剧院,甚至在一些贵族地主庄园的农奴剧院也上演过歌剧或歌舞剧。

  18世纪末,在俄国启蒙思潮的影响下涌现出一批作曲家,形成了俄国自己的作曲学派,逐步取代了聘请的外籍作曲家的地位。代表人物有:索科洛夫斯基、别列佐夫斯基、包尔特良斯基、帕什凯维奇、福明、马金斯基、汉多什金等。他们在创作上的共性是:特别关注俄国民族民间生活题材,有意采用俄罗斯民歌素材,力求使自己的作品带有一定的民族特色。他们的创作风貌最集中地体现在歌剧中。代表作品有:索科洛夫斯基的《磨工—巫师、骗子和媒人》(1779)、马金斯基和帕什凯维奇的《善有善报》(又名《圣彼得堡商场》,1782)、福明的《马车夫》(1787)等。在合唱领域,包尔特良斯基和别列佐夫斯基的宗教和世俗的作品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其中也吸收了若干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民歌音调。在室内器乐创作方面,汉多什金的小提琴独奏奏鸣曲和俄罗斯主题变奏曲最有代表性。此外,抒情浪漫曲类型的“俄罗斯歌曲”在市民音乐生活中开始盛行,创作这类歌曲的杰出代表是杜勃扬斯基和科兹洛夫斯基。

  19世纪初,俄国音乐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在一些作曲家的创作中出现了浪漫主义的倾向。表现在歌剧题材上偏好童话和民间传说,追求毫华的舞台效果,音乐充满多愁善感的情调。代表作品有:达维多夫的《列斯塔,第聂伯河的水仙女》(1805)、俄籍意大利作曲家卡沃斯的《伊利亚勇士》(1806)等。浪漫主义倾向更突出地体现在30年代以后的音乐创作中,维尔斯托夫斯基的歌剧《阿斯科尔德的坟墓》(1835)就是鲜明的例子。此外,在阿里亚比耶夫、瓦尔拉莫夫和古里辽夫的室内声乐曲中,不满现实、孤独优愁、幻想美好未来的浪漫主义思绪与朴素的城市抒情歌曲风格融为一体。

“俄罗斯”一词来源于欧洲一个古老的东斯拉夫部落的名字“罗斯”。俄罗斯民族的祖先最初生活在东欧,在公元一世纪被罗马历史学家称为“威利坦”。他们生活在维斯瓦河和波罗的海南岸,从事农业和畜牧业。10世纪,罗斯大公奥列格控制了基辅周围的部落。13世纪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吞并,属于蒙古人建立的金帐汗国。

元文宗年间,从金帐汗国招募一万罗斯兵入京当兵,并给他们土地耕种。这是历史上最早的大量俄罗斯人进入中国的记录。他们在中国史书上被称为色目人。从14世纪开始,俄罗斯人脱离了古老的罗斯部落,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建立了以莫斯科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

就种族分类而言,俄罗斯人属于欧罗巴。人体的特征是皮肤白、眼睛棕或蓝、鼻子高、嘴唇薄、头发软黄、身材高大,第三类头发)中等发达。由于与邻近民族通婚,中国的俄罗斯族逐渐改变了体质,呈现出黄种人的特征。

早在18世纪初,中国的俄罗斯人就从沙俄移民过来。18世纪后期,由于不堪忍受沙皇俄国的残酷统治,大批俄罗斯人移居中国,特别是19世纪后期和俄国十月革命前后,更多的俄罗斯人从西伯利亚等地涌入北疆和东北。

俄国十月革命后,一部分人为躲避战乱来到中国。

当时,他们被称为“归化家庭”,他们共同生活的村庄被称为“归化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们成为俄罗斯人,在中国被承认为少数民族,享有与各民族平等的权利。在中国的俄罗斯人的生活习俗、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在俄罗斯的俄罗斯人基本相同。由于俄罗斯人没有移居中国很长时间,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前苏联有自己的亲戚和朋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们之间的关系得以恢复,许多人要求回家与亲人团聚。20世纪50年代,中国与苏联政府谈判,同意帮助他们一个个搬回家。此外,一些俄罗斯人搬到了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因为那里有他们的亲戚。因此,中国现有的俄罗斯人口正在减少。

俄罗斯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国家。他们经常举办各种家宴、聚会、社交舞会、俄罗斯舞、天鹅湖舞、乌克兰舞、俄罗斯集体舞、踢踏舞、头巾舞、马车舞等。它们很美,有很强的民族特色。踢踏舞是俄罗斯民间舞蹈,也是复活节的舞蹈之一。

跳这种舞时,男女老少一起穿皮鞋参加。在手风琴的伴奏下,人们围成一个圈,用脚趾、脚跟或脚底的某个部位撞击地面,做出踢腿的动作。

女人边跳舞边挥舞丝绸,男人边跳舞边吹口哨,钢琴演奏者边拉边跳加入了舞蹈队伍。节奏清晰多变,步伐灵活洪亮,场面热闹热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6188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5
下一篇2023-1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