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琴是民族乐器,还是西洋乐器?

扬琴是民族乐器,还是西洋乐器?,第1张

扬琴是由波斯传入我国的,是西洋乐器。

扬琴,又称洋琴、打琴、铜丝琴、扇面琴、蝙蝠琴、蝴蝶琴,击弦乐器。扬琴是中国民族乐队中必不可少的乐器。

扬琴是中国常用的一种击弦乐器,与钢琴同宗,音色具有鲜明的特点,音量宏大, 刚柔并济;慢奏时,音色如叮咚的山泉,快奏时音色又如潺潺流水。

音色明亮,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般清脆。表现力极为丰富,可以独奏、合奏或为琴书、说唱和戏曲伴奏,在民间器乐合奏和民族乐队中经常充当“钢琴伴奏”的角色,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主要乐器。

扩展资料

扬琴起源:据史籍记载,中世纪以前,在中东的亚述、波斯等国,流行着一种桑图尔琴。它有梯形或长方形的琴箱,面板上张以几十条钢弦,在弦的2/3处支有条马,使每条弦发出五度关系的两个音。这种桑图尔琴,至今仍在伊朗、伊拉克、土耳其、中亚和印度等国流传。

明末,随着我国和西亚日趋密切的友好往来。扬琴由波斯经海路传入我国,最初只流行在广东一带,后逐渐扩及到闽、浙、江淮和中原地区,加入到为说唱音乐和地方戏曲伴奏的行列。

各地琴书多以扬琴作为主要伴奏乐器,如山东琴书、徐州琴书、安徽琴书、广西文场、贵州文琴、四川扬琴和云南扬琴等。在粤剧、潮剧、汉剧、闽剧、越剧和沪剧等地方戏曲音乐中,也都用扬琴作为伴奏乐器。

-扬琴

  贵州戏曲 - 黔剧

  黔剧,地方剧种,曾名文琴戏,流行于贵阳、毕节、遵义、安顺、黔西南等地区。黔剧是由说唱艺术贵州扬琴搬上舞台扮演而创立的新兴地方剧种,诞生于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60年代被正式命名。它的唱腔,主要是继承发展了文琴民间说唱艺术的传统。它的表演是在吸收、借鉴昆剧 等戏曲表演的基础上,又学习当地各民族的民间表演艺术,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演员一般比较年轻。

  历史沿革

  黔剧的前身是贵州扬琴。贵州扬琴,亦称贵州弹词、文琴,是一种以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分角色坐唱的说唱艺术。清嘉庆年间,贵筑县的颜词徽,清道光五年(1825)兴义的张国华等人,曾在诗文中提到贵阳有扬琴的活动。今人俞百巍经过多年的高歌研究认为,扬琴“在清康熙年间就开始在贵州流行,至今已二百多年历史”(《关于贵州弹词和文琴戏》)。光绪年间,云南扬琴、四川扬琴、四川清音、湖南常德丝弦等相继传入贵州,促进了贵州扬琴的发展。光绪九年(1833),王石青、蒋发三、丁小瑞三人在贵阳建立扬琴“三友社”,在“文音茶社”里公开演唱。之后,黔西于光绪十一年成立“文音俱乐社”,织金于光绪十五年成立“庭院乐府”,安顺于光绪十六成立 “相悦茶社”,毕节于宣统三年(1911)成立“同乡娱乐会”,1921年前后,遵义、安顺、盘县、铜仁、都匀、兴义、安龙、独山、大方、贞丰等地相继出现了扬琴班社。经过多年的演唱实践,贵州扬琴逐渐成熟定型。据《贵州弹词汇编》记载,最早的贵州扬琴唱本是《二度梅》,于光绪十十六年由王石青编。

  黔剧诞生于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

  1950年,大定(今大方)县的扬琴艺人为配合“清匪反霸”运动,用贵州扬琴的曲调为秦腔剧本《穷人恨》配曲,用当地方言演出,开创了黔剧的先声。此剧用扬琴、三弦、胡琴伴奏的调子,传达悲喜的剧情,歌曲台词通俗易懂,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1952年秋,黔西县扬琴艺人徐有三、封炳坤、李绍芝、魏利亨等,将婺剧剧本《百日缘》配以贵州扬琴唱腔,用当地方言道白,模仿京剧、川剧的表演、锣鼓,演出获得成功,并取名为文琴戏。尔后,徐有三又将贵州扬琴的传统曲目《搬窑》整理改编成文琴戏排练,在该县武神庙为第一次区乡干部会演出,熟悉的乡音土语引起了观众的共鸣,这次演出被黔剧界认为是黔剧的诞生。

  1954年春,黔西县成立了业余文琴剧团。为建立文琴戏的观众基础,该团在以后的两年中,到全县百分之七八十的乡镇演出,受到普遍欢迎。随后,该团又到临近的金沙、织金两县演出,为观众喜闻乐见,并激起两县扬琴艺人的仿效。

  文琴戏和黔西业余文琴剧团的出现,引起了中共贵州省委和省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1956年5月,黔西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黔西县文琴剧团,贵州出现

  了第一个专业文琴剧团。

  1957年后,各地在黔西县文琴剧团的影响下,相继成立了专业或半专业文琴剧团,并于1959到1960年间举行了两次文琴戏会演,黔西县文琴剧团作为贵州的地方剧种出访了四川,到成都、重庆演出。

  1960年2月,中共贵州省委正式将文琴戏命名为黔剧,组建了贵州省黔剧演出团。同年五年,周恩来视察贵州时观看了该团演出的《卓文君》、《西厢记》选场,同年6月,该团带《秦娘美》、《张秀眉》、《红旗食堂》、《女矿工排》、《搬窑》、《佳期拷红》、《葬花》等剧目晋京演出,尔后又赴上海、杭州公演,均受到欢迎和好评。

  1960年,贵州省黔剧团、遵义专区黔剧团和毕节专区黔剧团,联合排练了《半把剪刀》、《团圆之后》、《珍珠塔》、《双玉蝉》等其它剧种的优秀剧目,并创作演出了《山高水长》、《人民办案》等现代戏。1965年9月,贵州省黔剧团的《山高水长》,遵义专区黔剧团的《考幺女》,毕节专区黔剧团的《把关》、《开锁》等剧,均赴成都参加西南区话剧地方戏汇演。

  黔剧自诞生到80年底,20多年来曾先后创作、改编、移植、上演了大量剧目,其中,改编侗剧优秀传统剧目《秦娘美》,1960年拍摄成舞台艺术影片;创作的彝族历史故事剧《奢香夫人》,在编、导、演、音乐、舞美等方面,都达到新的水平。该剧1979年9月赴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观摩演出,获文化部颁发的创作一等奖,演出一等奖。曾荣获中央文化部戏曲创作、演出一等奖。还有苗族历史故事剧《张秀眉》,以及其它现代戏《山高水长》、《血披毡》、《考幺女》、《把关》等,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搬窑》、《珍珠塔》、《三难新郎》等都受到观众喜爱。

扬琴29号弦直径是065毫米。扬琴30号弦直径为060毫米、29号弦直径为065毫米、27号弦直径为078毫米、26号弦直径为090毫米。扬琴,又称洋琴、打琴、铜丝琴、扇面琴、蝙蝠琴、蝴蝶琴,击弦乐器。扬琴是中国民族乐队中必不可少的乐器。

扬琴的起源及琴音特点

扬琴是明朝末期由波斯传入,最初是为曲艺伴奏,并形成多种流派。扬琴由波斯经海路传入我国,最初只流行在广东一带,后逐渐扩及到闽、浙、江淮和中原地区,加入到为说唱音乐和地方戏曲伴奏的行列。

各地琴书多以扬琴作为主要伴奏乐器,如山东琴书、徐州琴书、安徽琴书、广西文场、贵州文琴、四川扬琴和云南扬琴等。扬琴是中国常用的一种击弦乐器,与钢琴同宗,音色具有鲜明的特点,音量宏大,刚柔并济。

慢奏时,音色如叮咚的山泉,快奏时音色又如潺潺流水。音色明亮,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般清脆。表现力极为丰富,可以独奏、合奏或为琴书、说唱和戏曲伴奏,在民间器乐合奏和民族乐队中经常充当钢琴伴奏的角色,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主要乐器。

恩施扬琴,亦称恩施丝弦。流播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恩施、咸丰、利川、来凤、宣恩等县,但发于什么地方,源于什么时候,无文字可考,艺人众说纷纭。一说是清光绪年间,有一位来自四川、人称张先生的艺人,曾在恩施县城组班传艺,遂将扬琴传入恩施。一说是著名艺人詹子范之父,光绪年间曾任贵州遵义知府,因喜爱琴棋书画,故从黔带回扬琴。他将其技艺传给詹子范,后又由詹子范在恩施组班传授,并与张姓艺人合班演唱,方使扬琴在恩施传播开来。一说是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高宗弘历南巡,在扬州举行琴音集会,看中扬琴高节、优雅,遂将扬琴带回宫廷。同治五年(1866年),四川候补通判秦云龙(咸丰丁寨人)进京,纳歌女康氏为妾,由康氏将扬琴带入四川。同治十年(1871年),秦云龙夫人刘氏回乡,又将扬琴带回咸丰。于是扬琴便由丁寨流传开来。

扬琴是明朝末期由波斯传入,最初是为曲艺伴奏,并形成多种流派。

据史籍记载,中世纪以前,在中东的亚述、波斯等国,流行着一种桑图尔琴。它有梯形或长方形的琴箱,面板上张以几十条钢弦,在弦的2/3处支有条马,使每条弦发出五度关系的两个音。这种桑图尔琴,至今仍在伊朗、伊拉克、土耳其、中亚和印度等国流传。

明末,随着我国和西亚日趋密切的友好往来。扬琴由波斯经海路传入我国,最初只流行在广东一带,后逐渐扩及到闽、浙、江淮和中原地区,加入到为说唱音乐和地方戏曲伴奏的行列。各地琴书多以扬琴作为主要伴奏乐器,如山东琴书、徐州琴书、安徽琴书、广西文场、贵州文琴、四川扬琴和云南扬琴等。在粤剧、潮剧、汉剧、闽剧、越剧和沪剧等地方戏曲音乐中,也都用扬琴作为伴奏乐器。

扬琴是我国的民族乐器,但扬琴的起源并不在中国。

扬琴是明朝末期由波斯传入,最初是为曲艺伴奏,并形成多种流派。

据史籍记载,中世纪以前,在中东的亚速、波斯等古代阿拉伯国家,流行着一种萨泰里琴。它有梯形或长方形的琴箱,面板上张以几十条钢弦,在弦的2/3处支有条马,使每条弦发出五度关系的两个音。这种萨泰里琴,至今仍在伊朗、伊拉克和叙利亚等国流传。

明末,随着我国和西亚、东非间日趋密切的友好往来。萨泰里琴由波斯经海路传入我国,最初只流行在广东一带,后逐渐扩及到闽浙、江淮和中原地区,加入到为说唱音乐和地方戏曲伴奏的行列。各地琴书多以扬琴作为主要伴奏乐器,如山东琴书、徐州琴书、安徽琴书、广西文场、贵州文琴、四川扬琴和云南扬琴等。在粤剧、潮剧、汉剧、闽剧、越剧和沪剧等地方戏曲音乐中,也都用扬琴作为伴奏乐器。

清末民初,许多民间器乐演奏形式,作为独立的乐种兴起,扬琴又成为广东音乐、江南丝竹和山东琴曲等乐种的主要乐器之一。

扬琴在我国经过近400年的流传和演进。不论在乐器制作、演奏艺术或乐曲创作上,都已具有我国传统特色和民族风格,并与各地民间乐种相结合,形成了多个具有突出的地方性和乐种性特点的流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6677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6
下一篇2023-1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