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远古镇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名镇,位于舞阳河畔,四周皆山。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过,北岸为旧府城,南岸为旧卫城,远观颇似太极图。两城池皆为明代所建,现尚存部分城墙和城门。城内外古建筑、传统民居、历史码头数量颇多。镇远古镇交通方便区位优越,湘黔铁路、株六复线、320国道、沪昆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铜仁、湖南芷江和贵飞机场分别为90公里、170公里、270公里。县境东界湖南新晃,南临三穗、剑河,西毗施秉,北接岑巩和铜仁地区的石阡,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镇远历史悠久,自秦昭王30年(公元前277年)设县开始至今已有2281年的历史,其元代清代为道、府所在地达700多年之久。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贵州镇远古镇的导游词范文5篇,欢迎借鉴参考。
贵州镇远古镇的导游词范文5篇(一)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我是大家本次镇远之行的导游,我姓杨,大家叫我小杨或杨导都可以,初次见面啊我送各位游客三个缘(圆、原)字,第一个“缘”是缘分的“缘”,今天能够跟各位朋友相聚在这个小小的旅游车上真的是一种难得的缘分,所以呢我希望我们都能珍惜这份缘分,一起共度“镇远美好时光”。第二个“圆”是圆满的“圆”,希望咱们这个团队能够圆满的结束本次的旅途,大家带着圆圆满满的收获,以更好的精神迎接未来的生活和工作。第三个“原”呢是原谅的“原”,希望今天我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各位游客能够多多包容,多多谅解。讲了那么多,大家发现没有,我们的车在这崎岖的贵州山路上开得很平稳吧这就不得不提到我旁边的这位司机陈师傅了,他是地地道道的贵州人,他的祖辈就是做司机的,所以,开车啊也算是他家的“祖传绝活”啦,咱们今天有他载着,绝对的安全,放心。最后呢,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也就是我们在旅行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紧跟团队,保管好自己的重要财物。
说起古镇,大部分的人们总是想到的是凤凰、周庄、平遥。而我们今天旅行的目的地镇远则是一个被许多人们遗忘的不一样的古镇。它又被称为“东方威尼斯”,“苗疆古城”,“太极古镇”,自秦昭王设县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地处湘黔两省的交界,位于怀化、铜仁、黔东南接壤交汇之地的特殊地理位置孕育了它独特的文化。它是一座充满少数民族气息的古镇,一条公式阳河呈S型从城中缓缓而过,将城一分为二,北岸是旧府城,是过去的行政中心,而南岸是旧卫城,是曾经屯兵守卫的地方,现在存在的县城,建于明代,若是各位游客站在城北的石屏山上俯瞰,这个时候的古城,就像是一幅太极图,让我们不得不感慨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对这个古镇的深深眷顾。
镇远有我们熟知的四张旅游名片。第一张我们把它叫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在贵州,有两个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一个是遵义,另一个就是镇远了。镇远是在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在2280年前,也就是汉高祖时期就在这里设置了“无阳县”。从历史的角度追溯,也就能看出,镇远的历史是十分久远的。这第二张旅游名片我们把它叫做“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舞阳河。”舞阳河总面积约400公里,流经镇远境内937公里。舞阳河的美是校友名气的,它美就美在它的“自然”和“原始”。就像是一幅幅精美绝伦的水墨画出自于我们大自然的神奇之笔,让人感慨自然界的神奇。第三张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洞”。青龙洞位于城东的中和山上,是一组凌空贴崖建筑。青龙洞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朝,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它集佛教、道教、儒家学说三种文化于一体,不论是在建筑学方面还是在文化方面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第四张旅游名片则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平村旧址”。和平村是抗日战争时期建立的国民政府军政部第二日军战俘收容所。当时这样的日军战俘收容所全国只有两个,一个在西安,一个就在镇远。但是现在只有镇远的和平村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这使得这张旅游名片更加珍贵。在和平村,日本战俘受到了人性化的管理和教育,重新拾回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它虽然因为战争而建,却名为“和平”,就是有一个寓意,告诉后人人类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来生存和发展。
当然,除了这四张旅游品牌名片,来到镇远总能感觉到它的安逸、闲适、自然,走在街道上,我们会发现这里没有接踵的人流,时间缓缓流淌,街巷依旧那么安静,古巷城垣,石瓦青砖,以及那些散落在古镇各个角落的古建筑,无不在诉说昔日的文明与辉煌。到了夜晚,镇远迷人的夜景同样会让你沉醉,每每夜幕降临,沿河两岸的当地人家,都会点亮灯笼,灯光装饰的亭台楼阁,倒映在河水中,如诗如画,五光十色,有古镇的美丽,也有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会让大家沉醉其间,流连忘返。
朋友们,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镇远独特的文化,相信我们今天的“镇远时光”一定能够让你感受到了它的与众不同,同时我也非常感谢大家对于我工作的支持、配合和理解。来到贵州,走过每一片土地,你都能发现其中的美丽和神秘,希望大家下次再来贵州,再一起去贵州的北线旅游区,去品美酒;再一起去西线旅游区,去赏瀑布,感受大自然对于贵州的厚爱和馈赠;再一起去南线旅游区,去探索神秘幽深的世界绿色喀斯特宝库。期待大家的到来,我在贵州等着你们!
贵州镇远古镇的导游词范文5篇(二)
各位游客朋友,欢迎大家到“湘黔咽喉,太极古镇”镇远古城来参观游览。镇远县位于贵州省东部,全县总面积1878平方千米,总人口2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48%。千百年来,她以山川奇秀、风光秀丽、文化内涵深邃、侗族苗族民俗风情浓郁而闻名遐迩。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过我们镇远的四张金名片接下来就由我给大家一一介绍吧!
第一张金名片就是“文化之州”。镇远历史悠久,是我国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镇远县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就在这里设立了元阳县。直到宋代年间,取“威震四方”的寓意,将这里称为镇远。请大家看车窗外,碧绿如带的舞阳河水穿城而过,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倒“S”型,把镇远城一分为二,形成了“九山抱一水,一水分两城”、天人合一的太极图古城风貌。所以很多朋友也把镇远称为“太极古镇”。
第二张金名片是“生态之州”。镇远县自然植被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主要为黔东灰岩山原常绿栎林、常绿落叶混交林和马尾松林地区。镇远县的森林面积11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41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58%。野生植物非常丰富,含有国家多种一级保护植物,比如说南方红豆杉、银杏等。
第三张金名片为“美酒之州”。整个贵州目前一共有两大酒谷,我们镇远的舞阳河青溪镇就是其中之一。镇远现在最有名的酒当数花酒,它不添加任何东西,是用鲜花酿造出的一种美酒。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具有浓郁的鲜花芳香,又有甘醇的白酒气息,这种酒无色、清澈、透明。目前贵州花酒酒业有限公司可是中国唯一一家用可食用纯鲜花酿造白酒的企业,它的鲜花酿酒工艺是贵州黔东南州镇远县苗族祖传下来的,到现在已有近300年的历史了。
这最后的一张金名片就是浓郁的民族风情。目前在镇远居住着汉、苗、侗、土家、布衣等多个民族,民族风情浓郁。到现在这里还保存着几百年前“寨寨有长号、户户吹唢呐”的尚寨乡土家族部落,侗族的“三月三”歌节,苗族的“六月六”吃新节和端午龙舟节等,都是世代相传的万人盛会。在县城南39千米处,还有一个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的侗寨一~报京。这是中国最大的北侗村寨,是贵州第一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村寨,也是人们体验古朴民族风情的最佳选择。接下里就请大家随我一起步人镇远去感受一下这里特有的古镇风情吧!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桥就是有名的祝圣桥了,它是一座历经600多年历史沧桑的古桥。祝圣桥全长135米,宽85米,高14米,原来叫作“溪桥”,之后因为要给康熙大帝祝寿,所以就把改成了“祝圣桥”。
游客朋友们,我们眼前的这条蜿蜒流淌着的河流就是著名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海阳河了,济阳河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镇远县城西28千米的群山峻岭中,发源于贵州省瓮安县长林乡,全长大约是400千米,其中流经镇远境内大概是937千米左右。在济阳河的下游有着众多的旅游资源,比如说这里喊泉,它可是有喊必应,有着这“呼之水出,止之水隐”一说。
我国著名的清代爱国名将林则徐曾经就拜倒在它的石榴裙之下。发出了“两山夹溪溪水恶,一径秋烟凿山脚,行人在山影在溪,此身未坠胆已破”的绝佳赞叹。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组依山而立的古建筑群就是当地著名的青龙洞古建筑群了。青龙洞古建筑群位于城东中河山,是贵州境内建筑规模最大、构造最精巧、融儒、释、道三教为一体的古建筑群落。它修建于明朝中期,到现在差不多有500多年的历史了。整个古建筑群一共包括“七寺八阁九座庙”,是由青龙洞、紫禅书院等6个部分36座单体建筑组合而成。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青龙洞了。青龙洞是一个神奇的地下溶洞,位于盐边县苍蒲村的青龙山下。在青龙洞附近,有几股终年常流不断的地下水。其中有一股桶口粗细的泉水,被用来做水渠,人们把它就叫作“龙泉圣水”。就请大家随我一起步人洞里,在这里大家是不是可以隐约看见岩溶形成的“龙”体这条龙有头有尾,有影有甲,那就是青龙了。因为有龙的存在,所以当地人还形象地把这里称为龙宫。在龙宫里面,我们可以聆听到奇异美妙的乐曲,洞里的滴水声此起彼落,叮当作响,清脆悦耳,就好像古诗《琵琶行》写的那样:“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些梦幻般的音符,是不是让大家顿时感到心旷神怡了呢,各位游客,我们在此休息一会儿,再到下一个景点。
贵州镇远古镇的导游词范文5篇(三)
镇远古镇位于贵州东部,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地图上看,东邻的湖南湘西中部有一凸出部分,恰像一个楔子,插入贵州东部凹处。镇远县就处在这个凸凹结合部上。不知哪朝哪代哪位先生称镇远为“湘黔门户”,确是慧眼独具。
镇远古镇东西长85公里,南北宽60公里,东部狭长而西部较宽,略呈三角状,总幅员面积为1878平方公里(合285万亩),东面与湖南新晃接壤;东北部与本省玉屏县相连;西邻旋秉;南界剑河、三穗;北连岑巩、石阡。地形为南北高中间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属贵州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
镇远古镇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温润气候区,一年四季气候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秋温煦。年平均气温为164℃。月平均气温以7月为最高,为266℃。元月最低,为52℃。
镇远古镇是全国油桐主要产区之一,历史上称镇远为“油桐之乡”。瓜果主要有西瓜、甜瓜、柑桔、六月桃(又称接桃)、姜黄李、大板栗等,果硕质优,深受欢迎。
据史书记载,镇远古称“竖眼大田溪洞”,属“鬼方”。从夏到商,世居着荆、梁二州的西南裔,泛称“荆蛮”。
追本溯源,古代的镇远,地处历史上“五溪蛮”和“百越人”聚居的结合部。宋绍定元年(公元1226年),赐名镇远州,“镇远”这一名称从此沿用至今。
镇远自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设县至今,已有2200年的历史。在2000多年的悠悠历史长河中,这里的汉、苗、侗等各族人民,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在保持各自传统特色的同时,不论是在经济、文化或风情、习俗等方面,都闪射出相互融合、取长补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共同进步的祥瑞之光,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和睦的赞歌,共同缔造了镇远这庄素有“滇楚锁钥”、“湘黔咽喉”、“黔东重镇”、“苗乡古城”之称的多民族传统文化并存的“迷宫”。198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镇远被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
民初襄助蔡锷“倒袁护国”的名将李烈钧,进驻镇远,军旅之余,于青龙洞、莲花亭等处题写了“牂牁江上雨如丝,彩雉分明赋载驰。薏苡满车依石室,荒藤入梦拜孤祠。三军熙勃鱼龙动,十载丹诚草木知。欲挽银河涤苍昊,长风直待发萍时。”和“乾坤入钓竿”等诗词。抗日战争中期,爱国将领冯玉祥到此视察军事民情,召唤民众奋起抗战,驱逐日寇,收复失地,奋笔亲书“还我河山”四个大字于一所学校的墙壁上。二万五千里长征时,红二、六军团,九军团等红军将士,在这里战顽敌,征腐恶,夺路西进。任弼时、贺龙、关向应、王震、罗炳辉、肖克等都留下了英雄的足迹。
镇远境内居住着汉、苗、侗、土家、布衣等多个民族,民族风情浓郁,民间习俗多样侗族的“三月三”歌节,苗族的“六月六”吃新节,以及个民族共有的端午龙舟节,都是世代相传、热闹非凡的万人盛会。
镇远名特产甚多。天印绿茶、陈年道菜、青酒及民族刺绣品驰名遐迩。
如今镇远的交通已十分方便,湘黔铁路和湘黔公路穿境而过。古镇新城,不仅是黔东南一带的物质集散地,同时也是黔东南旅游交通枢纽。在它周围,著名景点密步:西有施秉县和云台山、黄平县和飞云崖,北邻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南下可观赏侗寨鼓楼、花桥、北上东行可游览湖南张家界昔日林则徐所述的“望之若无城”,早已成历史掌故,镇远名扬八方,才更显古城风采。
贵州镇远古镇的导游词范文5篇(四)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我们是你们此次镇远之行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
也曾舞阳泛轻舟,青山妩媚人温柔,
照影时见风摆尾,临波又是龙抬头。
这是著名词作家乔羽先生所写的《舞阳河泛舟》,文中那世外桃源之美,令无数人为之向往,而这条河自古就是古城镇远的魂魄。它自西向东呈“S”形蜿蜒贯通全城,形成了:“九山抱一水,一水分两城”、山水城浑然一体、天人合一的独特太极古城风貌,中外游客也亲切的称它为“东方威尼斯”。
位于贵州东南部的镇远,自秦昭王三十年设县开始,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说到镇远的得名,这得最蒴到宋朝时期,相传这蒙古大军要攻宋,必须要从镇远经过,当时他们从甘肃过了四川占领了云南打到了贵州,到了我们贵阳以后紧逼到了镇远,很多年过去久攻不下,后来没办法只能改道,当时的朝廷就认为是镇远镇住了远来攻宋的蒙古大军,远镇一方,因此,赐名“镇远洲”。在1986年镇远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值得骄傲的是当时众多的名城当中,只有平遥、丽江和镇远没有一个专家持反对意见,全票通过。
镇远在明朝的时候屯了大量的军队,朝廷让全国各地的商人来镇远经商,到了清代的鼎盛时期,舞阳河两岸居民房达到三千六百多幢,7000多户,那个时候全国各地的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大批涌进镇远,我们强调着镇远的繁华就有人问了说,您能不能打个比方来告诉我镇远繁华到哪个地步您来往这边看。这照片上的老人叫舒万龄,是湖南芷江人,他们家家境非常贫困,因为在芷江做生意做不下去了,举家迁到了镇远,在镇远租了个很小的猪圈经过改造做起了酱醋生意,发家以后听说我们新大桥修建需要资金,他出了4万银元,在抗美援朝的时候还购了一架战斗机给我们国家,得到过毛主席的好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个那么普通的酱醋商能发家成这样,那其他的商人就更不用说了。
朋友们,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就是府城,这府城以牌坊为单位,我们当地流传的一句关于府城的顺口溜是这样说的:“头牌一枝花,二牌赛过她;三牌金锞铺,四牌油炸耙;五牌开马店,六牌烂豆渣。”您听了以后一定会问到底什么意思呢指的是头牌的姑娘长得漂亮,二牌官宦千金赛过头牌的姑娘,三牌是富商云集地,四排是风味小吃特别的多,五排是马帮聚集地,六牌是青楼烟花之地,而烂豆渣就是六牌的别称了。您一定可以从这句顺口溜中想象出当时的镇远是怎样的繁华了吧
镇远是以军兴商的地方,这里的各种文化在这里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形成了多元特色的包容文化。而我们现在所走进的有“歪门邪道”之称的古巷子就是一个多元文化的代表。大家会发现镇远这些座北朝南的四合院大门,门都开在东南或西南方,这是是财不露白并有避煞之意。这门一歪,道一斜就被称作歪门邪道。我们现在看到的封火墙,最高达10米,这封火墙的造价很高,因为用的是豆腐、糯米、泥巴、桐油、石浆、泥灰参杂而成。您想想吃的糯米往墙上敷是什么概念 镇远的古驿道特别的多,说到最重要的驿道那就是这座正逢康熙60大寿修建的祝圣桥,因为舞阳河是直达长江的,所以当时东南亚一带的比如说缅甸的、泰国的、老挝的想进入咋们中原,镇远呢就是必经的地方,所以在镇远的明史上用了四句话来概括镇远的重要性"欲通云贵、先守镇远。欲据滇楚、必占镇远",后来镇远知府汪炳敖在桥上建了这座“魁星阁”,我们可以从柱子上的对联:“扫尽五溪烟,汉使浮槎撑斗出;劈开重驿路,缅人骑象过桥来。”去感受古城悠久的文化
来到我们镇远呢,如果您想给亲朋好友带些特产回去,我建议大家带镇远著名的青酒,就像著名的影星刘青云说的喝杯青酒交个朋友,希望大家都能成为我们镇远人民的朋友。欢迎您下次再来镇远做客!谢谢。
贵州镇远古镇的导游词范文5篇(五)
贵州在贵州省贵阳市推出十条乡村文化旅游线路。简单来说,去贵州有几条路线。你再来的时候可以参考一下。疫情结束后,可以计划参观。
2000年4月1日,贵州省推动乡村旅游复苏,“放飞心情乡村游”启动仪式在遵义市湄潭县七彩部落景区举行。
为了让游客领略美丽的乡村风光、浓郁的民俗风情,感受贵州的“自然味道”和“乡村情趣”,贵阳特推出首批贵州十条优秀乡村文化旅游线路:
此次推出的线路由贵州省9个市州和贵安新区各具特色的主题旅游线路组成;
将乡村旅游点的自然风光与民俗风情、特色美食相结合,可以为游客开启乡村游提供参考。
:贵阳:乡村避暑之旅
1泉城五云(美食王刚、诗画独寨、甜蜜阿里、醉美坡、古韵足)-南江大峡谷-开阳十里画廊(水头寨、马头古寨、云山茶海、水洞香屋)
2镇山村-贵安车田景区-青岩古镇(龙井村)-高坡苗族乡
3蓬莱仙境——谷堡镇猕猴桃、秋瑾梨采摘基地(平潭村、柘溪村)——刘屯镇少数民族村寨(达木村、独山村)——前桂刘广森林温泉
[推荐理由]
贵阳通过合理定位乡村旅游主题,坚持优化顶层设计,注重规划先行,打造了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乡村景观、民族村寨、休闲观光、乡村综合、特色商品、文化创意、养生基地等优秀乡村旅游景区。它能为游客提供清新的环境、优质的服务、舒适的住宿、特色的食物和丰富的休闲娱乐。
[四处吃喝]
丝娃娃,牛肉粉,爱心豆腐脑,息烽阳朗辣子鸡。
遵义:醉美遵义清凉之旅
遵义-娄山关;
桐梓:水荫河漂流、关城关漂流、古夜郎漂流、黄莲山避暑山庄;
绥阳:红果树景区、十二背景区、宽阔水自然保护区;
亳州:红馆太阳坪景区、郑萍乡;
吴川:漂流在洪渡河;
习水:中国丹霞谷、习水国家森林公园、奇夫公园;
赤水:珠海国家森林公园、燕子岩国家森林公园、天鹅堡避暑山庄、中国丹霞第一漂。
[推荐理由]
遵义位于贵州省北部,处于贵州和重庆之间的“咽喉”地带。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公路交通便利,气候凉爽,旅游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5,全市森林覆盖率50%以上。是避暑、漂流、游泳的绝佳选择。
[周围吃喝]
豆粉、羊肉粉、刘米皮、鸭溪凉粉、豆豉火锅、黄烧饼、娄山扒鸡、锅贴、牙签肉、赤水竹、猪笼包、烫壳面、糖丝、汤圆、春卷、习水羊肉火锅、豆腐皮。
六盘水:民俗体验游
平海千户彝寨:西木者,彝族聚居地,彝族火把节盛世;
罗:布依族三月三;
天门村:布依族聚落和原始吊脚楼群;
玉龙溪:人文风光、温泉;
六枝布依镇:布依博物馆、岱山书院;
索家庙生态博物馆:亚洲首个国家文化生态博物馆
[推荐理由]
千百年来,在六盘水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彝族、苗族、布依族等44个少数民族世代同台演出。布依族盘歌、苗族飞歌、白族踏歌,传递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彝族舞蹈、苗族芦笙舞蹈邀您在彝族火把节、苗族跳花节载歌载舞,彻夜狂欢。
这里的山清水秀,纯净无比,山水、牧区、城市、乡村,都是美轮美奂。
[四处吃喝]
羊汤锅、猕猴桃、干锅、柴鸡
玉舍国家森林公园,官网,土元野玉海景区
安顺:乡村休闲之旅
小河湾——三河苗寨九洲古镇(李珊江南/朗塘)下九溪桃子村石头寨高当秀水
[推荐理由]
按照“看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愿景,遵循“以人为本,学法自然”的理念,结合“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开展创建活动。
安顺市将自然景观、生态环境、历史文化、观光农业、特色风光、特色产业有机融合,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形成了“田园叠翠、纵横交错”的乡村旅游,充满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意美好的乡愁。
[四处吃喝]
炒蘑菇,血豆腐和豌豆。
铜仁:自驾故园行
玉屏县:茶花泉、东乡风情园;
万山区:朱砂古镇、九峰农博园;
碧江区:柯兰寨、九龙洞、百花渡、大明边城、天生桥大峡谷、中南门古城;
江口县:范静山、云舍土家族民俗文化村、寨沙侗寨;
石阡县:任贤街道窑上仡佬族民俗文化村石阡夜郎古泉;
鄞县:大胜墩景区、团龙民俗文化村;
思南县:九天温泉、石林景区、郝家湾古村;
德县:武林桃源与封箱戏会址;
沿河县:荔枝峡景区、南庄村;
松桃县:郑达王淼万亩茶园、响水洞村)
[推荐理由]
千百年来,湘楚文化和巴蜀文化在铜仁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土家族、苗族、侗族等29个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古村落古村落,古城古巷,古桥古井,古寺古刹随处可见,农耕文明传承千年。
这里流传至今的停门酒、摇摆舞、金钱杆、哭嫁等习俗,诠释了土家族儿童和谐家园的价格与品质的核心理念。
南想花灯、沿江摇手、德江舞龙爆龙等特色民俗活动,以及鲁拉、瓦屋、窑上、寨沙、云舍、南庄、五德等精品乡村旅游点,都能让你体验到最纯粹的快乐、最有特色的年味、最深的乡愁。
[四处吃喝]
铜仁大米、沿江糯米包子、江口米豆腐、印江绿豆粉、思南花甜糕、松桃炖鸭、德江天麻、石阡苔茶。
毕节:花海洞天之旅
织金县:织金洞、古戎苗寨、苗族蜡染技艺、英姑村;
黔西县:花屋基-乌江元百里画廊旅游区、秋林村-鸭池河旅游区、李涛花海、六安水乡-油菜花海;
百杜甫:杜鹃花海、庐山花谷旅游区、花都里民宿、花舍民宿;
大方县:国家重点旅游村木寨、九洞天、畲乡古镇、大方木格古彝文化旅游区;
金海湖新区:青山村-玫瑰海;
七星关区:砂锅村——四季花海;
和县:阿斯日习酒蔡平景区、彝族钟舞、彝族火把节;
威宁自治县:黔云海兹景区,彝族措台集。
[推荐理由]
毕节最美,美在花海里无处不在。
无论春夏秋冬,阳光明媚,细雨霏霏,到处都可以看到五颜六色的美丽花朵。
最抢眼的地球丝带,世园会的百里杜鹃,满眼的姹紫嫣红,耀眼的**,杜鹃山美不胜收。
世界上唯一连片的九彩坪,贵州的屋脊“云上花海”,绚丽迷人,动人心魄。登高赏花,犹如步入人间仙境。毕节最美,美在山洞。
这里的洞穴令人惊叹。“黄山归来,织金洞外无洞”,中国最美的洞穴、世界地质公园织金洞,展现了人间“天宫”的奇观。
《中国喀斯特百科全书喀斯特地质博物馆》有九个洞穴,洞与桥相连,浑然天成。可谓“洞上有洞,桥上有洞,洞上有桥,山水、山川、山川占据了山水的灵魂”。
[四处吃喝]
织金县:八碗水,宫保鸡丁,buc
黔东南:少数民族乡村旅游深度游
从江站-肇兴侗寨(侗族民歌)-从江岜沙苗寨(芦笙舞和镰刀剃度)-从江甲邦梯田(中国最好的梯田之一)-从江高华瑶村-从江黄晓侗寨-榕江三宝侗寨-榕江月亮山梯田-丹寨万达小镇-麻江蓝莓生态园
[推荐理由]
黔东南州不仅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合唱团,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宋东”,是令欧美乐坛惊叹的“如清泉般闪烁的音乐”;
还有《史诗古歌》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飞歌,在山川峡谷的铿锵中诉说着苗族先民不屈不挠的精神;
还有“世界上最长的歌会”,——四十八村歌会,每个人都陶醉在古今中外动人的歌声中。
这条路线可以让游客体验不同的民俗风情和原生态自然赋予的独特魅力。
[四处吃喝]
酸鱼汤、酸汤牛杂、雷山鱼露、丹寨斗鸡、牛瘪、羊瘪、咸汤大肠、血浆鸭、镇沅道菜、侗乡咸鱼、野炊鱼、社会餐、榕江卷米粉、侗家特色叉烧鱼、冷饭豆腐、从江香猪、香河糯米、芋头糕、甜藤糕。
[推荐购买]
山银球茶、麻江蓝莓、黄平泥哨、苗族银饰、蜡染、施秉太子参、丹寨硒米、侗酸菜鱼肉、侗茶油、黎平舌雀茶、侗米酒、从江香猪、从江辣子鸡、从江_柑、榕江西丽贡米、葛根、塔石香羊、榕江肚脐。
推荐住宿
凯里市星级酒店、县(市)星级酒店、特色民宿、精品酒店、邮政精品客栈等。
黔南:乡村田园休闲体验之旅
都匀:平阳村螺蛳壳采茶,小叶赏杜鹃花;
福泉:去福泉市黄寺村梨园赏梨花,吃烧烤;
瓮安:猴场镇司夏社区唐生樱花园赏樱;
龙里:去古交镇古元村双龙镇、巫山峡景区体验惊险刺激的玻璃栈道,看巫山岩壁古画,中铁文水温泉镇休闲度假,古交镇十里梨谷赏刺梨花果。
去关山街道办事处林山路龙家山国家森林公园赏花海,去大新村加托山景区放松心情,感受宁静;
去龙山镇坝上村赏荷花湿地,实现武侠梦,穿梭丛林,赏水乡古街;
贵定:去盘江镇青顶桥村金海雪山四季花谷看油菜花和郁金香,去昌明镇孟安村格鲁格桑民俗大观园景区体验少数民族民俗活动;
惠水:去好花红村体验地道的布依族文化田园生活,去凤翔染坊体验非遗,在布依堂唱《好花红》布依族民歌;
长顺:去巴荒村万亩油菜花和杜鹃湖景区赏满山的杜鹃花;
罗店:参观有东方洞穴博物馆之称的大井村和距离五百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最近的景点田燕站红心火龙果观光园,采摘水果,赏花;
平塘:去京洲村亲子垂钓,在沙滩上沐浴阳光,在张步村、天坑群景区、平塘大桥欣赏大自然的奇观,去龙航村“五百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聆听宇宙之声,探索宇宙奥秘;
独山:去英山镇翁旗村静心谷景区打坐疗养,田东景区品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荔波:去瑶山乡拉埔村体验打陀螺,观看瑶式独特的猴鼓舞表演;
三都:去咕噜水寨的水书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感受多彩灿烂的水族文化。
[推荐理由]
黔南是休闲旅游和避暑胜地。
黔南是长江、珠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有美丽的山峰和千山万水
世界上主要的少数民族有布依族、苗族、水族、瑶族和毛南族。各民族善歌善舞,民族风情古朴典雅,生活习俗各具特色,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民族节日丰富盛大,民族服饰绚丽多彩,民族建筑技艺精湛。
特别是黔南人民,热情好客,讲究礼仪,醉了,陶醉在歌声和情感中。当他们进入黔南,就进入了欢乐的海洋。
[四处吃喝]
龙辣鸡、惠水马肉、瓮安黄高饼、瓮安顽逗粉、长顺高钙苹果、贵定梨汁、荔波梅清汤、三都包菜鱼、都匀毛尖茶宴、罗甸火龙果、独山铁皮石斛。
黔西南:风情田园体验游
兴义万峰林景区那会村:听天籁“布依巴音”,体验布依族打粑粑)
兴义南龙布依族古村:感受原生态布依族民俗
伊陇那村:感受吹拉“唢呐二胡联手”的绝技;
龙剑斜泉景区民族村:参观布依族博物馆;
中国武术之乡——赵迪风景区和塔当布依寨:
冯爽冯如景区、三岔河景区、那空布依村:山水相依,田园花海;
杏林峪坝苗寨:苗族风情体验;
狄威青龙“二十四转”遗址公园、安南古城:苗鲁生、伊阿妹奇陀风情体验;
横尾旁的大寨村:体验布依族歌舞,远眺醉美峰林,巡游天然氧吧;
王布依族村寨:观赏王钓鱼岛,采集生态金芒果,体验布依族传统纺织技艺。
贵安新区:人文乡村游
镇山村-贵安车田景区-青岩古镇(龙井村)-高坡苗族乡
[四处吃喝]
岩猪蹄,饼耙粥,玫瑰糖,杨梅汤。
服饰
苗族的服饰,女装式样最多,达130多种。仅贵州就有一百零几种,大致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传统的古老形式,大领或大襟衣,着百褶裙,比较华丽,内容丰富多彩。仅头饰就有几十种,在头饰上以挽发髻盘扎于头顶,上插木梳及其他装饰物,类似云髻为多。其中也有差异:如安顺、镇宁有的挽偏髻于头右上方,黔东南挽髻于头顶中央,黔西南有的挽螺旋于额顶,贵阳地区有的扎蓬髻类似盘边帽,有的扎成狭长的船形髻,有的则在头髻中扎上两头向上的大牛角梳。第二类,头上包头帕,大襟衣配长裤。衣缘、衣袖、裤脚都镶“花边”。衣服两肩及胸前、背肩上也绣“花边”,胸前再系上绣花围腰一幅,服饰多为青色或蓝色,也有的用深灰色或黑色。贵州境内的苗族服饰可分四型24式,简述如下:
黔东型:主要包括台江式、黄平式、舟溪式、雷公山式、黎从榕式、丹都式、丹寨式。妇女除改装外,着传统衣裙的都是藏青色、大领衣(少数为大襟衣)、不分截的百褶裙,多数挽椎髻,少数盘发包头巾。它包括贵州省内苗语黔东方言的全部苗族。
黔中南型:主要包括罗泊河式、花溪式、惠水式、安清式、宁安式、安贞式。属苗语川黔滇方言的苗族,妇女服装多为大领对襟,少数为左、右衽,着大襟衣的占少数。百褶中裙,长裙较少。衣裙多数以挑花、刺绣、蜡染为饰,少数无花。
川黔滇式:包括威宁式、毕节式、赫纳式、安盘式、普枝式、织金式、安普式、江龙式、望安式、仁怀式、普定式。川黔滇式分布在苗语川黔滇方言的滇、黔、川、桂四省。妇女服装的基本款式为对襟或大襟短衣,部分附有后披领,着百褶多截中长裙,前系裙围,后垂飘带。
黔东北型:包括松桃式、晴隆式、天柱式。此型主要分布在铜仁地区和遵义地区东部,黔东南和黔西南自治州也有少量分布。妇女服装为大襟短衣、长裤,极大多数缠头巾。缠头巾的青年着盛装时,多数佩戴多件精制银饰。
女装
苗族妇女上身一般穿窄袖、大领、对襟短衣,下身穿百褶裙。衣裙或长可抵足,飘逸多姿, 或短不 及膝,婀娜动人。便装时则多在头上包头帕,上身大襟短衣,下身长裤,镶绣花边,系一幅绣花围腰,再加少许精致银饰衬托。女子服饰式样最多,有130余种,仅贵州就有101种。在贵州、云南、川南、广西、海南岛等地,穿百褶裙,但长短不一,以黔东南差别最大,有的到脚面,有的超过小腿肚,有的过膝,有的仅30厘米左右,但以裙到小腿肚最为普遍。颜色为青、蓝、白,裙面有绣花、挑花、镶花,也有蜡染或素净的。上衣有大襟的,也有大领的。在湘西、黔东北、鄂西等地,在清乾、嘉时期,因民族暴动失败后,被迫改装,穿长裤、大襟右任上衣,农边、袖口、裤脚都镶花边。在接龙时才穿裙子,平时不穿裙。每逢节日妇女们走亲访友,头部、颈部、手腕都佩戴样式繁多的银饰。
男装
男子服装式样比较简单。贵州各地男子一般上身都穿对襟或左大襟短衣(也有穿右大襟短衣的),下穿长裤,束大腰带,头裹青色长巾。冬天小腿部裹绑腿。在黔西北地区则穿带有花纹的麻布衣服,肩披羊毛毡。苗族男子的装束比较简单,上装多为对襟短衣或右衽长衫,肩披织有几何图案的羊毛毡,头缠青色包头,小腿上缠裹绑腿。
不论哪种衣饰,从备料到成衣,都是由妇女自纺、自织、自染、自缝、自绣而成,费工较大。近年来,由于发展商品经济,部分地区苗族服装也成了商品而进行生产,不少青年妇女多从市场购买成衣。
住所
苗族大多数居住在山区,少数居住在山间平旷之地。湘西、鄂西、川东、黔东北、湖南的城步、靖县和广西龙胜等地区,一般住在山麓、河边或田坎边。
黔东南和广西融县等地区,多住在河边、田坎或山腰的梯田一侧。贵州中部以西到云南、川南等地的苗族,一般多住山腰,少数住在山顶或平坎、河谷地方。
住房的形式各地不一。黔东南、湘西南、川东、桂北的苗族住房有平房和楼房两种。在坡度较大的山坡,多半建吊脚楼。
贵州中西部及桂西一带,瓦房、草房都有。安顺、平坝、镇宁一带为薄石板盖房。云南文山苗宅四壁多用竹条编织,抹上泥土,屋顶盖草。
建筑
苗族民居建筑,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黔东地区多为木质结构的干栏式楼房;湘西及贵州松桃等地,多以瓦木或砖木构成平房。贵州中部地区多为木结构房屋;黔西北和滇东北多是土木或草木构成的平房。这些类型,具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营造而成的特点。
苗族的公共建筑颇具民族特色。如寨门,在黔东南地区,不少较大的苗寨,都建有公共寨门。在湘西、黔东南等苗族村寨,有公共水碾和水车。在苗、侗杂居的黔东南部分地区,也有风雨桥和鼓楼。
交通
苗族地区的交通可分为水陆两道。水道以各式大小船只顺自然河道运输。湘西地区的水道主要有沅江上游的酉水、武水和辰水;黔东南地区的水道主要有清水江、都柳江、氵舞阳河等。另外,黔西南的南北盘江和黔南的蒙江、广西融水的融江等也是苗族地区较为重要的水道。在河宽水深处设有渡船,渡船分为公渡、私渡两种。
苗族地区陆道过去普遍为崎岖小道。从明朝中叶至清初,把湘西的陆道分为官路、营路、民路、苗路四种。旅行的人大多骑马乘轿,货物由人力挑运。这普遍反映了过去整个苗族地区的陆路情况。
新中国成立后,苗族地区的交通建设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至1956年先后建成炉(山)-雷(山)、锦(屏)-黎(平)-榕(江)、镇(远)-台(江)-剑(河)三条主要公路干线。此后,又陆续多次拨款修路,至1983年底,黔东南州公路通车里程已达4124千米,其中柏油路面有320多千米。建有桥梁751座。随着公路的修建开通,运输事业迅速发展,汽车成为主要交通工具。目前,有两条铁路干线跨越黔东南自治州境内。1959年黔桂铁路麻尾至贵阳段建成,通过自治州的麻江县境28千米。1970年动工兴建连接京广线的黔湘铁路,经过自治州的凯里市和镇远县城及施秉、黄平、麻江县3个境内的8个镇。总的来说,黔东南自治州现在已形成了以凯里为中心,以铁路为骨干,公路水路纵横交错,国家公路和乡村公路互相连接的交通运输网,极大地改变了过去落后的面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婚姻、家庭
苗族的婚姻严禁同宗族者婚配,一般是异姓通婚,同姓不同宗有的也可通婚。婚姻缔结的主要形式是自主婚姻。自主婚姻是男女青年在跳月、跳场和其他相会场合中认识,自己掌握婚姻主动权。毕节地区和云南屏边等地,结婚一般都是新娘步行到夫家,不拜堂。但湘西地区是坐轿,威宁地区是坐轿或骑马。宣恩新娘到夫家时,必须从侧门进入洞房,并由陪伴的未婚姑娘端盘请新娘新郎喝交杯酒。贵州黔东南的一些地区,夫家要准备一对熟鲤鱼给新娘掐鱼祭祖,表示她已成为夫家的成员。
婚后,新娘有住夫家或暂住娘家两种情况。湖南、湖北、川东、贵州松桃、天柱和晴隆的部分苗族中,新娘出嫁以后就长住夫家。其他地区多是结婚后当天或次日,新娘即回娘家,每逢节日和农忙季节,或夫家有婚丧之事时,才去住一段时间,如此数年以后,才长住夫家。离婚,男女任何一方都可提出。
苗族历来实行一夫一妻制,在家庭中,夫妻的地位基本平等。大多数苗族都实行小家庭制,儿子结婚生育后即自立门户,家庭成员一般不超过三代。有些人家要所有兄弟都结婚后才开始分居。云南部分地区要父母死后才分居。
拔雉毛
广西苗族小伙子向意中人求爱,在芦笙上插上一支美丽的野鸡毛,对着姑娘吹起动听的曲子。小伙子舞动着芦笙使野鸡毛轻拂着姑娘的脸颊。假如姑娘有意,就随手拨下芦笙上的野鸡毛;反之,就不拔而转身走开。
半路“抓亲”
此风俗流行于湘西苗族地区。姑娘结婚时,由六个年轻姑娘和一位40多岁的中年妇女组成送亲队伍。迎亲队伍由六个小伙子和两个姑娘组成。两支队伍都在清晨五更相向出发,相会后,迎亲队伍把挑来的糯米饭交给送亲的大嫂,大嫂把盛新娘用品的竹篮交给迎亲的姑娘,然后起把糯米饭给大家吃。这时迎亲的一个姑娘说:“婆婆,谁是我家嫂嫂啊?”话音没落,送亲的姑娘将新娘紧紧围在中间保护起来。迎亲的小伙子和姑娘们就设法去“抓”新娘。最终新娘还是被“抓”走了,送亲的也便完成了任务。迎亲的带走新娘,双方道别而去。
半夜搬家
是云南祥云县茶朗哨乡苗族的一种世代相传的习俗。旧社会半夜搬家是为躲避财主的债务,如今已失去本来的意义,成为一种传统的民族活动了。不论谁搬家,村里人都来帮忙祝贺。他们把要搬走的东西放在院子中间,吹芦笙、吹唢呐,弹三弦,大家围着家具起舞,歌舞一停,主人忙给客人敬酒。把家具搬放在新房院后,再次围成圈跳起欢快的舞蹈。跳舞的圈子十分讲究,中间一圈是小孩,象征苗家的希望和未来;第二圈是姑娘,象征美好的花朵;第三圈是小伙子,象征着苗家兴旺坚强;第四、五圈是老人,表示苗家儿女在老一辈培养、教育下茁壮成长。
踩脚
也叫“踩妹脚”。是广西桂北大苗山一带的苗族男女青年表示爱情的一种方式。苗族青年在传统节日里,通过跳芦笙、踩堂舞、对歌等形式选择了意中人,但当众难以启口,男青年便趁人不注意时,脚尖轻轻踩女青年的脚,以试其态度,若女青年也如法回报,就表示接受求爱;否则,也不会责怪对方。经过“踩脚”确定了恋情,便可频繁幽会,互赠信物,然后就由双方父母商定婚期。
草标
苗族民俗,流行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苗族青年男女传递爱情用草标作纽带。草标形式各异,却很讲究,都传递着美好的愿望。有的用几根小草,表示几天后相会;有的将草扎成圆圈,表示团圆有望;有的青草夹黄,黄示称场再相会。传说以前有个苗族小伙子阿本和苗族姑娘阿贝相爱,不料,阿贝姑娘被寨主看上并被抢走,当阿本来到的约会地点时,却不见阿贝的踪影,只见路旁有个草标,知道大事不妙,便按草标指约方向,到寨主家救出了阿贝姑娘。从此,他们离开家乡过上了幸福日子。草标的妙用也就从此流传了下来。
吃年
苗族人民自称过年为“吃年”,意思是说“年”被大家吃掉了,过去了。“吃年”期间,人们穿上节日盛装,各地开展吹芦笙、斗牛、踢毽子等丰富多采的娱乐活动。“吃年”过去后,就要把铜鼓、芦笛收起来,开始春耕。苗族分布较广,“吃年”时间不同,有的在十月,有的在冬月,有的在正月,而雷公山一带的苗族"吃年"分三次过,九月吃初年,十月吃中年,冬月吃完年(又称放牛年)。
聪明卡
“卡”是被卡住不让通行。苗乡有时一对对男女青年聚集在路边、树林、小溪旁对歌。见有过路的就以对歌进行考问,这就是被“卡”住了。被卡住的人要以歌还歌,实际上这是比聪明、比智慧的考试。如果客方赢了,主方要赔礼送行;如果主方赢了,客方要承认自己输了才放行。如果不分胜负,主方要款待客方,然后再继续对歌。直到分出胜负为止,或另约时间,再次较量。
分鸡心
苗岭山区的苗族,有“分鸡心”的习俗。每逢佳节,主人便把客人请到家。吃饭时,家长或同族中最有威望的老人就会把鸡心或鸭心敬给客人。但客人不能独自享用,必须与在座的老人同享。这样说明你大公无私、办事公道,愿为他们服务,是靠得住的朋友。否则,就会失去威信,也不会得到他们的帮助。苗家以鸡、鸭为招待客人的佳品,而鸡心、鸭心又是最贵重部分,把鸡心让给你,就说明已把“心”交给你了,而在座的人也等着你“心”交给他们,这样便于一道工作,互相帮助。
花带与超带
苗族青年表示爱情的信物。云南昭通、大吴、彝良、永善等地的苗族男女青年相爱后,要互赠信物。姑娘送小伙子一根用彩线编织成的花带,长约1米,宽3-4厘米,上面绣着山川花草图案,寓意为“千里姻缘一线牵”。小伙子回赠姑娘一根线吊子。双方定情时,姑娘要送对方一根用雪白麻织成的长约150厘米、宽约30厘米的抄带,寓意为将纯洁的爱情献给对方,对方回赠一把梳子和一个圆镜,表示终身相爱,白头到老。
坡会
传说很久以前,龙牙寨有个山青水秀的马蹄坡。每年春天都有许多姑娘、小伙子在这里放牧。一天,一个主官路过这里,见苗家姑娘漂亮,便叫随从去抢。小伙子见状,一齐吹响牛角,唤来了手握大刀、锄头的苗族人民,他们拥上马蹄坡,赶走了土官。为了庆祝胜利,他们在此唱歌跳舞。从此以后,便形成了传统的坡会。现在每逢节日,人民穿上节目的盛装,汇集在芦笙坪上赛歌、跳舞、爬竿、斗牛,利用这个盛会唱歌今天幸福的生活。
472分。根据查询贵州市教育局官网信息显示,贵州省黄平县民族中学在2023年录取分数线为472分。贵州省黄平民族中学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的一所公办中学,为全国青少年校园排球特色学校,是贵州省二类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学校始建于1931年,名为贵州省黄平县立初级中学。
1、黄平民族中学(省示范性高中)
2、旧州中学(州级示范高中)
3、且兰高级中学(高中)
4、黄平纪念中学(高中)
5、黄平县志成高级中学(高中)
…………………………………………………
1、黄平县职业技术学校
2、浙江省象山职业高级中学黄平分校(舞源路附近)
3、苗家三姊妹艺术学校(校场坝村附近)
………………………………………………………………
1、旧州第二中学
2、黄平县谷陇中学
3、黄平县上塘中学
4、黄平县一碗水中学
5、黄平县狐狸中学
6、黄平县第二中学
7、黄平县第三中学
8、黄平县浪洞中学
9、黄平县平溪中学
10、黄平县翁坪中学
11、黄平县重安中学
12、黄平县苗龙九年制学校
13、重兴九年义务学校
神奇瑰丽的"文化千岛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除汉族而外,还有48个少数民族。汉族与少数民族之比,大约是31。少数民族中,人口在百万以上的有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十万以上的有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人口上万的有壮族、毛南族、瑶族、蒙古族、满族等。贵州是古代苗瑶、百越、氐羌和濮人四大族系交汇的地方,又是汉族移民较多的省,加之贵州地理环境的多样,山川的阻隔,历史上长期实行“土流并治”,各种民族文化在这里形成多元的复杂体系,构成一个绚丽多彩的文化长廊。各民族在迁徙、流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大杂居,小聚居”、“既杂居,又聚居”的分布状况。不同经济文化类型的民族,在贵州都找到了他们生存发展的空间,而且长期保持各自不同的文化。在贵州,就某一文化的局部区域而言,它与周围其他民族的文化显然不同,表现出“十里不同风”的特点,仿佛是一个“文化孤岛”。但从全省范围来看,这许许多多的“文化孤岛”,又显得千姿百态,融合成为“文化千岛”。这种多元文化的保存、共生的展示,不仅在国内,而且在世界上也是十分罕见的,它给人类留下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其他地方早已消失的文化现象,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在贵州延续下来,形成一条穿越时空的神秘隧道。一些古老的文化环境保存下来,成为鲜活的文化生态博物馆。长期形成的山乡异俗,显现出地域文化的鲜明特征。朵朵绚丽的民族文化之花,点缀在贵州高原,形成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
古朴独特的苗族文化
苗族历史悠久,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西、湖北、海南等省区。贵州的苗族共360多万人,占全国苗族人口的一半以上,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最为集中。
人们通常把世界民族分为两大经济文化类型,一类是农耕民族的田园文化,另一类是游牧民族的“马背上文化”。然而却常常忽视第三种文化类型的存在,那就是介于两者之间“既耕且游”的民族。苗族由于政治、经济等种种原因,历来有不断迁徙的习俗,以迁徙求生存,求发展。但苗族又与游牧民族不同,他们以农耕为业,迁到一个地方,总要在那里驻足一段时间,男耕女织,养精蓄锐,然后再告别旧的家园,又迁到另一个地方,去建设一个新的家园。他们从黄河流域迁到长江流域,遍布湘、鄂、川、黔、滇、桂各省区,还渡海到达海南,甚至越过国境进入东南亚。几百万人在大地上流动,这确实是一大壮举。�尽管他们越走越远,越走越分散,但文化传统并不曾丢失。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由母文化演绎成多种子文化,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文化系统。拿服饰来说,如果其他民族以某种服饰作标识的话,那么,苗族是以多种服饰来做文化符号的。《中国苗族服饰图志》就列有173种。每逢节日,裙角飘动,银饰丁当,蔚为壮观。这些不同的“亚族群”符号,产生于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有与之相对应的不同的方言土语,有不尽相同的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及群体组合。可能是由于长期迁徙、融合的原因,苗族的语言特别复杂,分为三大方言、七个次方言、十八种土语,但都同属于苗瑶语族苗语支。在贵州的民族节日中,苗族节日约占总数的60%以上,这是地域分散、习俗不一的结果。“跳花”一类节日集会最为普遍,内容大同小异,都是青年男女的社交活动,但时间、形式、称呼就不同,有的叫“跳场”、“跳月”、“跳洞”、“跳年”;有的叫“玩花坡”、“坐花场”、“跳花场”;有的叫“芦笙节”、“爬山节”、“赶秋坡”;有的则叫“姊妹节”、“闹冲”等等。苗族过苗年,贵阳、黄平、松桃等地过“四月八”,清水江流域则过龙舟节,黔东南苗族在鼓社节祭祖,此外还有迎雷节、斗牛节、祭树节、杀鱼节、招龙节等等。苗族歌舞丰富多彩。歌有古歌、游方歌、飞歌、酒歌、丧歌、祭祀歌诸种,以古歌、飞歌最具特色。苗族乐器芦笙、唢呐、木鼓、筒、姊妹箫、木叶等别有韵味。舞蹈最有代表性的是芦笙舞,包括芦笙排舞,芦笙圆舞、芦笙四方舞、芦笙导舞、芦笙群舞、芦笙莽筒舞、芦笙鼓舞等。这些舞种历史悠久,传承性强,普及面大,参加的人多,保留了许多原始、古朴的特征,如注重节奏感,强调步伐整齐,群体性极强。成百上千的人在一起跳,动作却惊人的一致,表现出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苗族竞技性的舞蹈,有芦笙双人舞、连环套吹芦笙舞、滚山珠等。苗族文化有巨大的历史穿透力。苗族古歌,以诗的语言世代传承,把几千年的历史串联起来,从原始走到现代。六枝梭戛的苗族,至今保持着近乎原始的社会结构、生态环境、古老工艺和文化习俗,引起国内外的关注,在那里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文化生态博物馆。
雷山西江的“千家苗寨”,苗家吊脚楼层层叠叠,气势恢弘,还有古老的“鼓社”组织,神秘之门还没有真正打开。
风情浓郁的布依人家
布依族源于古代的“百越”,主要聚居在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顺地区、六盘水市、贵阳市,共240多万人。
布依族是一个“稻作民族”,很早就耕作水田。他们的村寨多依山傍水,“水边寨”里有“干栏式”建筑或石板房。饮食习惯突出糯米饮食,糍粑、米花、五色饭和糯米酒别有风味。他们还善制菜,用以招待贵客。他们的服饰清秀简洁,妇女常在衣裤边缘镶上花边,腰间系一条围腰,头上用白布或青花布包头。布依族原先是以十一月或十二月为岁首,现普遍过春节。传统节日主要是“三月三”、“六月六”,在祭山神、土地神之后开展各种活动。�布依族人民爱唱歌,以歌抒情,以歌叙事,娓娓动人。大歌、小歌和大调、小调保留着古朴风貌,还有笔管歌、勒尤调、姊妹调等。男女青年交往多采取对歌形式,所以歌节歌会颇多,著名的如安龙的毛杉树歌节、兴义的查白歌节、惠水的董郎桥歌节、独山的麻坡歌节、长顺的古羊“六月桥”歌节及老鹰坡歌会等。民歌《好花红》是布依族音乐的佳作。�蜡染在布依族中得到进一步发展,特别是镇宁、关岭一带,妇女自幼学习以蜡在白布上作画,浸于蓝靛染缸。染成的布,蓝底白花,并有人工难以描摩的“冰纹”,格外好看。还有一种叠染,是将布料按所需花纹折叠后用线捆扎,浸入染缸,洗净后花纹凸显。安顺、镇宁的蜡染厂和众多农户生产各种蜡染制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布依族有自己的戏剧,是由民间流行的“八音坐唱”发展而成的。布依戏有落调、浪哨腔、喊板、灯调、苦调5种曲牌,演员有“三旦七生”,表演时走三角步。伴奏乐器有牛骨胡、葫芦胡、笛子、锣、钹等。离贵阳不远的花溪镇山村,现设为文化生态博物馆,集中反映了浓郁的布依风情
鼓楼下的璀璨文明
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主要聚居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黎平、榕江、从江、锦屏、三穗、天柱、剑河、镇远、岑巩及铜仁地区的玉屏、江口、铜仁等地。共有140余万人,占全国侗族人数的一半以上。
走进侗乡,山清水秀,绿树烟笼。“走马转角楼”般的外廊式木楼,鳞次栉比。房前屋后,立着一排排竖梯式的禾架。溪上建有风雨桥,它将桥梁、长廊、楼阁浑然结为一体,既利于交通,又可美化环境。侗乡最富魅力的是高高耸起的鼓楼,它因楼内或楼前悬挂一面铜鼓而得名,是侗寨的象征。鼓楼堪称民族建筑的瑰宝,是侗家文化标志。中国传统的木构建筑,在侗乡发展为高层建筑物,著名的从江增冲鼓楼高达14层。鼓楼是楼、塔、亭、阁的巧妙结合。
鼓楼还是侗族人开展社会活动和休闲娱乐的场所。侗族古代有一种村寨联盟组织称为“峒款”,他们常在鼓楼前集会议事、裁决纠纷、举行庆典。侗族至高无上的女神是“萨岁”,祭萨岁的活动就在鼓楼附近的“萨坛”举行。青年男女常相约在鼓楼,以歌抒情,通宵达旦,名为“行歌坐月”。老年人也常聚集在此聊天,谈论古今。村寨之间相互走访,侗语称为“月也”,迎宾送客也在鼓楼前。�侗族是个爱好音乐的民族,“男弦女歌”蔚然成风。侗歌格调平和,旋律优美,抒情细腻,腔调幽雅。引起世界关注的侗族大歌,分为一般大歌、漫声大歌、叙事大歌、数唱大歌、童声大歌数种,是一种从民间自发滋生的多部合唱,也是民族音乐的一朵奇葩。大歌中,漫声大歌最为精彩,全由女性演唱,曲调优美,嗓声动听,如蝉鸣鸟语,如流水潺潺。女声复调变化多端,和声效果更是美妙。童声大歌由儿童演唱,天真烂漫,充满稚气。�侗族的节日主要有春节、侗年、“三月三”、祭牛神、吃新节等。节日期间,人们手牵手、围成圈圈跳“哆耶”。斗牛是侗族人民喜爱的活动,牛与牛斗,胜者称“地雷公”、“震天王”。抢花炮也是侗族的一种别致的竞技体育,选手们在一起比速度、比机智,比集体协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