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理。原因有以下:
一,借机抬价,让结婚变成了‘交易’这位岳母的要求不合理。因为新郎再给了288万彩礼后,却在接亲当天再向新郎索要30万的彩礼,这本身就有一种借机抬价的味道在内。而根据网络上曝光的视频来看。这位准岳母认为自己抚养自己的女儿十分不容易认为在要一点钱并没有什么不妥,但这样的做法和说法让不少人议论,更有网友表示“你的女儿是你辛辛苦苦抚养长大的,难道新郎就不是父母辛辛苦苦抚养长大的?”。而这位岳母的做法也让一个婚礼变成了一个‘卖女儿’的交易。
二,先给了彩礼,接亲当天再开口,属实不合理,这样的行为遭人议论据悉,男方先给了288万的彩礼,在接亲当天准岳母又开口索要30万的彩礼,这样的行为属实不妥,而这位准岳母的做法也遭人议论。也有不少的网友表示,如果对于此前288万的彩礼感到不满意,可以当面直说,没必要等到接亲当天闹出这样的一场闹剧。这种棒打鸳鸯且坐地起价的行为也让人感到惋惜的同时又气愤。这种索要两次彩礼的行为本身就不合理,这对准新人的婚礼最后也说散就散,男方表示过后会来退彩礼。
三,彩礼多少不重要,促成新人才是最好彩礼多少并不重要。俗话说,彩礼是两个老家庭帮助一个新家庭的诞生,而不是一个家庭帮助另一个家庭扶贫。如果两个人是真心相爱选择在一起,那彩礼的多少只是一个形式。而那种通过结婚来进行变相‘卖女儿’的行为,也遭到了大多数人的抵制。彩礼给多给少不重要,要量力而行。与此同时也要追求门当户对。而在提亲当天在彩礼上就要事先谈好,更不要像这个准岳母一样,提亲要一次彩礼,接亲要一次彩礼。这种行为不但不合理,还容易让人议论。
综上所述,天价彩礼被扼制以后,彩礼的乱象依旧有很多。不知道大家对此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欢迎补充,欢迎发表!
江西结婚风俗由来已久,让不同地区的人都感觉妙趣横生。不管你是即将嫁到江西赣州,对于江西结婚风俗都要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顺利得体地度过婚礼当天。想知道 江西结婚风俗之江西赣州结婚风俗 吗赣州结婚当天都有哪些婚礼习俗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江西赣州结婚风俗之结婚前一天准备
新娘过门前一、二天,男方要请宗亲将红单规定的聘礼和鱼、肉、禽、面条等物送给女方,俗称:送菜和抬嫁妆。就是由十多人送到女家,回来时就把妆奁、家俱(女方嫁妆)等带回男家。
江西赣州结婚风俗之结婚当天婚礼习俗
1、迎亲在凌晨
迎亲。接亲的人到女家后,先吃点心,然后由女家二人带着到祠堂烧香敬祖。女家在中午或晚上,要设宴请客。
新娘动身一般是在半夜子时或卯时,越走天越亮,象征走向光明,再是晚上出门,也不会碰到抬棺材等不吉利的事。迎亲队伍前面是打灯笼的,接着是吹鼓手,花轿在中间,后面是接亲的人。
新娘到达男家,如还不到所规定的入门时辰,就要在大门口坪上或在门外旁边房子等候。入门一般是早上七、八点或八、九点,有的甚至要等到中午。到了入门时辰,新娘要踢轿门,由男方的伴娘将新娘牵出轿,然后在大门口“过火堆”,新娘从用杉树枝烧起的火堆上跨过,才进大门。
2、拜堂时新娘要念念有词
结婚当天,新娘在鼓乐声中进到大厅以后,就开始拜堂。大厅摆设香案,东边站父母、长辈,西边站外戚,北边站房亲,南边站小辈。拜堂前,外家要给新郎挂红,用五尺长的红布披在新郎身上。口念:“手拿幡红五尺长,一心拿来扮新郎,扮得新郎生贵子,早生贵子中个状元郎。”拜堂时,新郎站左,新娘站右,由礼生叫: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堂,四夫妻对拜。
最后是亲戚见面,要给新娘红包。拜堂完毕,伴娘用红罗将新娘牵进新房,新郎新娘在鞭炮声中从房门口向大厅撒喜糖。然后新郎新娘吃交杯酒。伴娘用托盘捧上一只鸡,边端酒边讲:“团团圆圆,壁合珠联”,“观音送子,早生贵子”;“夫妻和好,白头到老”。中午办酒席,吃婚宴,用高声地炮邀客,每半小时放一次,酒席开始入席时放三响。接着由礼生报名单,一桌二个上席,按辈份和亲疏,先安排上席就坐,然后其他人随便入席。男女宾客分开就席,新郎新娘要到席上敬酒。
3、闹房期间放鞭炮
闹房一种在大厅闹,一种在新房闹,也有先在大厅闹,后到新房闹。闹房期间,鞭炮隔几分钟放一次,一直闹到午夜方停。
江西赣州结婚风俗之回门风俗
也叫“转门”。一般是婚后第三天或第五天,由女方派新娘的姐妹等女眷来请新郎新娘一起去做客,媒人及新郎姐妹也同去,共7-14人,吃罢午宴,当天回来。
江西结婚风俗之赣州结婚:送满月风俗
结婚后一个月,新娘娘家要来送满月,同时送来小鸡、蔬菜、种子、谷种、豆子等,示意五谷丰登,财丁兴旺。
江西赣州结婚当天婚礼习俗流程
1、祭祖: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应先祭拜祖先。
2、迎亲: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尤以6的倍数为最好。
3、燃炮:迎亲礼车行列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并可驱赶邪魔。
4、请新郎:礼车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持茶盘恭候新郎,此时新郎下车,给予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
5、讨喜:新郎与女方家人见面问候之后,此时,新娘的姊妹或女性好友要请男方喝甜茶并给女方红包。
6、新娘头上要插稻穗和红花新郎给予捧花之后,媒婆将新娘挽出大厅。
7、拜别:新郎与新娘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8、出閤:新娘应由一位福份高的女性长辈持竹筛或是新娘子有了身孕才用如没就用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在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因为头不能顶天,并希望也像这一位女性长辈一样过着幸福美满的日子。
9、礼车:礼车上方悬绑一棵由根至叶的竹子,根上挂着猪肉和一包红包,礼车后方则有朱墨画的八卦竹饰就是刚帮新娘遮的竹饰,用以驱逐路上之不详。
10、丢扇:新娘上礼车后,出发并向。外丢意思的意思在由一名小男孩捡起置于新娘家的米瓮,新娘则的扇子有两个并用用红纸贴一圈。有些地方习俗是有在扇子上用红线绑红包的但我们的习俗是贴圈红纸圈因是丢扇子是把不好的脾气丢掉所以没用红包。
11、不要说再见和回头:当所有人要离开女方家门口时,绝对不可向女方家人说再见和回头。
12、泼水:在新娘上礼车后,女方家长应将一脸盆挽脸的洗脸水泼出去,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并祝女儿事有成。
13、燃炮:由女方家至男方家的途中一路燃放礼炮,车抵男方家门时,家人则燃放「炮城」庆贺告喜。
14、摸橘子:礼车至后,由媒婆带着两个橘子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橘子,然后赠红包答礼。这两个橘子要留到晚上让新娘亲自来剥,意谓可招来「长寿」。
15、牵新娘:新娘由礼车走出来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筛或黑伞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持新娘进入大厅。
16、忌踩门槛:门槛代表门面,所以新人绝不可踩门槛,而应横跨过去。
17、过火盆踩瓦片:新娘进入大厅后,要跨过火盆,并踩碎瓦片。过火盆意谓去邪,踩碎瓦片则比喻“过去时光如瓦之碎”。
18、拜天地:新人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送入洞房。
19、进洞房:新人坐在预先垫有新郎长裤的长椅上,谓两人从此一心,并求日后生男。然后新郎揭开新娘头纱,两人合饮交杯酒,并吃由黑枣、花生、桂圆、莲子、等物做成的甜汤,象徵「早生贵子」。
20、忌坐新床:结婚当天,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而新娘更是不能躺下,以免一年到头都病倒床上。
江西是一个有着丰富文化的地方,结婚风俗也是其中之一。江西的婚礼通常要在新娘家和新郎家都举行。在婚礼前,新娘要在家中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例如缝制婚纱,准备嫁妆等。在这个阶段,新娘的妈妈会给新娘讲一些婚姻中的经验和故事。
在结婚仪式的那天,新郎和新娘会在各自家中进行仪式。新郎会穿上新衣服,然后坐在大红椅子上等待新娘的到来。一位长辈会向新娘赠送一杯酒,希望新娘能够生儿育女并保持家庭的和谐。
接下来,新娘会穿上准备好的婚纱,然后和伴娘一起走向新郎家。在路上,新娘和伴娘会扔出一些硬币,以示好运。到了新郎家,新娘会向新郎敬茶,以示尊敬。
在婚礼仪式的最后,新郎和新娘会一起拜访两家的祖先,以示尊重和感激。整个过程充满了浓浓的家庭氛围和传统文化的味道,是江西地区的一大特色。
江西结婚风俗遵循传统礼俗,一般过程为由七方面组成,即托媒、换帖、择吉、订婚、行聘、迎娶拜堂。
托媒
在一个家庭中,男孩到了二十岁左右,女孩到了十五岁左右,父母开始为儿女张罗婚事,托媒人牵红线,红线牵到男女不可见面,更谈不上互相了解。托媒时,先要给媒人预付部分报酬,叫做买鞋钱(意思是找人家需要跑路)。后又要给媒人送礼,请她吃饭。媒人接下了买鞋钱,开始履约物色门当户对的对象,并参加整个婚姻过程,直到把新娘子送进洞房,才算完成任务。
换帖
双方父母将儿女的八字交换叫换帖,又称“合八字”。所谓八字,即根据旧历中的天干地支所示的出生年、月、日、时,用五行相生相克来推算双方的八字是合还是克。双方家长经初步了解情况表示满意后,就将男方生庚八字用红帖端写,由介绍人送交女方,女方则请算命先生“开合”,看年、月、日、时与女方有无相冲。
择吉
婚事从换贴成功,到订婚、行聘、婚礼、迎娶拜堂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请先生择吉进行,俗称拣日子。除了吉日外,南昌的老百姓还时兴每年的腊八结婚,据说这是乾隆下江南,来到南昌时正值腊月初八,演绎了一个吉祥如意的故事,从此,腊月初八成了一个吉日,一直延续到现在。腊月初八日为佛祖成道日,俗谓此日太岁休闲,无煞星管事,为婚嫁吉日。民间称“腊八结婚不用拣日子”,于此日办喜事者甚多。
订婚
从婚事确定之后,男方择吉请“领东酒”,又叫订婚酒,酒席上,男方将衣料、鞋袜、毛巾之类相赠,邀女方上街“扯布”,并将商订好的聘金、金银首饰、换财等礼物以及三代全贴送到女方。女方又将自家的全贴交给男方。酒席完毕,男方还要请媒人将“龙凤贴”送到女方,婚事到此才算最后谈妥。
行聘
行聘又称过礼。“过礼”之日,由男方家抬着“抬箱盒”,挑着担子,一路鸣炮、吹打向女方送聘礼,往女家送的礼品有:成对三牲、公、母鸡各一只、蹄花一对、鲤鱼一对及送给新娘的衣服、鞋子等和现洋、布匹、衣服、鱼、肉、面、饼等。家境好,鱼、肉、面、饼都要成百,俗称“百肉百面”。女方回送鞋袜、毛巾、手帕之类物品,并盛情留宴,席上男女双方见面,男方给女方“见面礼”。行聘之后,婚姻关系即已确定,男女双方一般不得擅自解除,如果男方变更,不得要求女方退回聘礼;若是女方变更,则必须将聘礼退还男方。行聘后,一年三节,男方备礼物送岳父,称“送节”,女方亦给一定的回礼。
辞堂
结婚前一天,女方要向父母和族长叩头,然后束发开脸,束发又叫及笄,就是将头发束起来,做成髻子插上花。女方要开脸,即用线把脸上的汗毛夹掉,然后换上嫁时衣,坐在床上不能下地。女方家里要摆酒席,宴请亲朋好友。从这天起新娘开始不吃饭,只吃一些线粉、肉丸、桂圆、莲子汤等。女方的母亲要哭嫁,哭得时间越长越好,越哭越发,最长的哭嫁有48天之久。哭的时间是每天天亮之前。第一天开始哭称“开腔”。哭嫁歌内容非常丰富,教女儿孝顺公婆,尊重长辈,勤俭治家,夫妻合睦等等,如:“为娘教儿十件事,头件事情记在心,扫地先扫婆房中,莫将灰尘碰婆身。”
出嫁当天,房内外婆领哭,母女主哭,姑姑陪哭,嫁娘同辈已出嫁的姐妹帮哭,母女对哭,大家齐哭。哭出离别不舍之情,母亲哭出对女儿的慈教和祝福,女儿哭出虚心聆听母亲嘱咐的诚意,大家哭出喜气的乐意。哭嫁没有固定的唱词,一般由新娘的母亲先哭,教女儿如何为人等等。
迎娶
婚期临近前二、三天,亲友和帮闲者即纷纷上门,张灯结彩,打扫庭院,全宅内外顿成红色世界,门首悬出姓氏的红灯笼,厅堂中心挂“喜”字,红烛成双,线香成对。娶前一日,男方亲友到男方家中道喜,要送礼。新郎早晨起床沐浴,穿戴一新。上午要“铺床”,请“福寿双全”的人订被褥。
男家以新娘入门之日为正期。是日天早上吹鼓手即到家开场,继之贺客上门曰“恭喜”。
拜堂
新郎掀开轿帘,把自己的戒指戴到新娘手上,取下新娘手上的戒指戴到自己手上,这叫“相亲”。有人向花轿抛茶叶,称作“破煞”。然后,花轿抬到喜堂,牵娘牵下新娘,新郎揭下红盖头,新娘由伴娘搀着,开始了庄严而隆重的拜堂仪式。在司仪的喝彩声中拜天地,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父母,然后,夫妻对拜。新娘进入洞房,新郎则由母舅或房族老者唱着花烛歌引进洞房,谓之“打花烛进房”。
坐床
新人进洞房,床上坐着五男二女,先生唱“坐床彩词”,一边唱一边向床上抛红枣、花生、桂圆、瓜子之类食品,孩子们抢食,以示早生贵子,唱完彩词,给每个坐床的孩子分发一份礼品。坐床喝彩词内容很多,如:一对红烛喜洋洋,照见新人入洞房。新郎嘴上笑呵呵,新娘脸上开芙蓉。一把瓜子撒在东,生的儿女好面容;一把糖果撒在南,生的儿女敬爷娘;一把果子撒在西,生的儿女会读书;一把炒豆撒在北,生的儿女样样都不缺。今日洞房花烛夜,明日同作白头人。夫妻和气福气多,儿女争气家庭乐。当中一对吹鼓喧啊,吹吹打打闹洞房等。
贺郎
傍晚开始点燃花烛,乐队奏乐,安排好所有客人就座,新郎官另外安排一小桌,由两个伴郎童子陪坐。每桌上好四盘菜,有红烧肉、红烧全鱼、豆腐条、竹笋。这时,新郎由母舅带领安席。安席毕,厨房传花到厅堂,并将鲜花放在新郎官桌上。从新郎官桌开始唱两首贺郎歌,然后往下传,每桌须唱两首贺郎歌,轮到谁不会唱,须得罚酒,贺郎歌的内容都与结婚有关,说得都是好话,图个吉利,也有些是逗乐搞热闹。
安席
在南昌一带,安席是贺郎的主要程序之一。安席之前新郎不能就座。安席时,新郎身披大红绸缎,头戴宫花帽,由母舅亲手点燃6根香,领着新郎先拜天地,插三根香到大门口,然后再拜祖宗,插上三根香。
传花
安席完毕,酒宴正式开始。事先用红纸或红绸包好一块豆干,豆干上插上一朵鲜花,放置在花盘里,花盘又放在一个木质的条盆中。这时,由厨房派一人手托条盆,一边往厅堂走一边唱传花歌。如:一朵鲜花喜洋洋,厨房传花到前堂,各位亲戚多喝酒,闹闹热热贺新郎。
闹房
闹新房的形式多样,目的都是为了营造亲热和吉祥、热闹和欢快的气氛,这也是当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情况下,男女双方此前并不亲妮的需要。闹洞房闹得过火、粗野、越闹越发。闹房前,选两个酒量大的分别当“夜皇帝”和“夜皇帝娘娘”,出“题目”给新郎新娘做,他们脸上要涂上锅底灰。
三朝回门
结婚的第三日,新娘之弟到夫家接姐姐、姐夫回娘家,称“回门”,娘家必设宴接待。新郎并要带礼品去,称女婿为“新客”。这回小俩口可以多住几天,但夫妻不能同床。新娘回娘家,还须准备“喜包”,部份给年幼弟妹和下辈侄甥等。
是的,彩礼也要一起退还。
弟弟替哥哥相亲,新娘相中弟弟,没想到嫁的却是傻哥哥。新娘家相不中新郎,却相中了新郎家的彩礼,因为彩礼实在是太诱惑人啦。这样的一出闹剧,在江西的一个角落里上演着,实在是令人有些匪夷所思。按道理来讲,在如今如此开放的时代,从相亲到结婚,新郎和新娘不可能没有见过面就成亲。唯一的可能就是,新郎家的弟弟一直和新娘在假恋爱。
江西男子替傻哥哥相亲。
江苏的一名男子,哥哥是脑瘫,他自己本身早已经结婚了。但是也希望脑瘫哥哥有一个好的归宿m找一个媳妇能够照料他的后半生。但是哥哥本人的样子,根本不可能有人看得上。于是一家人就商量着让弟弟去替哥哥相亲,没想到这个计划还真的挺管用,真有女子看上了去相亲的弟弟,和弟弟相谈甚欢。
结婚当天新娘崩溃要毁婚。
随后两家人商谈彩礼,结婚的各项事宜,新娘家接受了男方80万元的彩礼礼金。婚事也算是顺利敲定了下来,新娘也欢天喜地准备着和这位弟弟结婚的婚前准备。到了结婚这一天,新娘到了新郎家里,在举行婚礼的时候,突然傻眼了,因为和她举行婚礼的新郎不是前来提亲的弟弟,而是他的傻哥哥。新娘直接悔婚,坚决表示不嫁了。虽然新郎家不放人,但是也留不住,最终两家因为女方家不愿意退礼钱,开始扯皮了。
彩礼也需要一并退还吗?
其实,作为男方家来讲,这是就属于骗婚。因为女方根本就不知道要嫁的人是一位傻哥哥。既然不想嫁,那么礼金就应该退还给人家。不过,女方可以控告男方骗婚要,求赔偿精神损失的。
我国各地区的婚礼习俗由来已久,各种有趣的礼节和仪式让其他地区的人感觉妙趣横生。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结婚风俗,这也是各个地区文化各异的体现。
想知道江西婚礼习俗吗?
不管你是江西本地人,还是即将嫁到江西,江西婚礼习俗都需要有一定的了解,下面小编带大家领略一下江西有哪些传统结婚习俗吧。
1、江西萍乡
按照传统的萍乡结婚风俗,订婚宴的隆重甚至要超过正式婚礼,为了表示婚姻关系的确定,男方要大摆筵席宴请女方家族成员,同时按照辈分为每一个人准备“包头礼”,婚宴过后,还要将鱼肉、蛋、茶叶、果子等礼物馈赠给女方,示意从此两家结为亲戚。
2、江西新余
在传统的习俗中,迎亲多为半夜,要趁着天黑,这被称为是“抢头婚”,寓意吉祥顺利,万事如意。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习俗也慢慢发生着变化,尤其是生活在城市的男女,她们更希望自己的婚礼变得从容有序,同时也为了照顾上班族的需求,会将迎亲的时辰安排在中午。
迎亲的时候,新郎也需要注意一下,女方家会有一男童抱着果盘给你吃,你一定要吃下一颗,同时给对方一个红包,在新余结婚风俗中,这是非常重要的。
3、江西赣州
迎亲的过程与周边地区类似,新郎需要撞门,需要给伴郎红包,需要在新娘面前接受考验(找鞋),当一系列的考验通过之后,新郎就可以端着面条美美地吃上一口了。吃饱了之后,新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红包交给新娘的哥哥,由他代替自己将新娘子抱到车里。
婚姻中只有宽容的爱和互相的体谅才能够相濡以漠的白头到老。 希望大家多一些耐心,准备婚礼的时候不要吵架多体谅对方!
传统婚嫁习俗
说媒 过去客家男女青年,十六岁以后就可托媒人说媒,介绍婚事。一般是由男家父母托媒去女家说,也有女家请媒人先访男家的。 看妹子 男女两家通过央媒说合,如双方都有意,就约定时间“看妹子”。 写庚帖 双方同意后,就要互告男女生辰八字。回去后,各请算命先生来“合八字”。如八字合得来,不会相冲相克,就写出庚贴(俗名婚单),各置于香案之上,如三天内无不祥之兆,这门亲事就定下来(如八字不合,男方要把女的庚贴送还女家)。 编红单 也称“开红婚帖”,或叫讲财礼。由男方父母,宗亲和媒人一起到女家,将男方要送给女家的财礼开具出来。红单中有的还要写上回婿礼品,如帽、银花、衣服、鞋、袜等。开红单过程中,双方会讨价还价,最后协商敲定。红单开完后,男女双方还要交换信物如戒指、手帕等。最后男方来人在女家吃完中饭回去。 定亲 也叫“大扎”,即再次正式把婚事确定下来。男青年及其父母等要去女家,送去猪头、鱼、肉等,女方父母、哥嫂、叔伯、外祖父母等都要出场。吃完中饭后,女孩子要出来见面,称男家父母为爸妈,两家父母相互称亲家、亲家母。 看家方 即女方到男方去看家庭,时间有的在“大扎”前,有的在“大扎”后,女方去的人除女孩子及其父母亲外,姑嫂、姐妹等都要去,大大小小十几人,不带礼品,就是带一点,男家也不敢接。 送日子 婚事定下以后,男方要请算命先生择定过门日子,包括新娘出门的日子、时辰,到男家后归门的时辰,此外女方裁红衣、男方铺床的日子也要同时择定。 送菜和抬嫁妆 新娘过门前一、二天,男家要请宗亲将红单规定的聘礼和鱼、肉、禽、面条等物,由十多人送到女家,回来时就把妆奁、家具等带回男家。 迎亲 也叫接亲或过门。婚期前一天,男家要去十多人到女家接亲,有鼓手乐队,有放鞭炮的,有抬花轿的,有烧香的(要到女方的祠堂、庙宇、社公烧香),一个挑担的,一头挑带路鸡(一公一母),另一头是酒和松明,一个女的要带上新娘穿的衣服,还有扛木箧的二人,要扛去鱼、肉、酒、糕饼、香烟、鞭炮、蜡烛等物,媒人也要去,新郎有的去,有的不去,如新郎同去,新郎也要做轿,放鞭炮的是男方的全权代表,随带红包一、二十个。 接亲的人到女家后,先吃点心,然后由女家二人带着到祠堂烧香敬祖。女家在中午或晚上,要设宴请客。 新娘动身一般是在半夜子时或卯时,越走天越亮,象征走向光明,再是晚上出门,也不会碰到抬棺材等不吉利的事。迎亲队伍前面是打灯笼的,接着是吹鼓手,花轿在中间,后面是接亲的人。 新娘到达男家,如还不到所规定的入门时辰,就要在大门口坪上或在门外旁边房子等候。入门一般是早上七、八点或八、九点,有的甚至要等到中午。到了入门时辰,新娘要踢轿门,由男方的伴娘将新娘牵出轿,然后在大门口“过火堆”,新娘从用杉树枝烧起的火堆上跨过,才进大门。 拜堂 新娘在鼓乐声中进到大厅以后,就开始拜堂。大厅摆设香案,东边站父母、长辈,西边站外戚,北边站房亲,南边站小辈。拜堂前,外家要给新郎挂红,用五尺长的红布披在新郎身上。 口念:“手拿幡红五尺长,一心拿来扮新郎,扮得新郎生贵子,早生贵子中个状元郎。”拜堂时,新郎站左,新娘站右,由礼生叫: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堂,四夫妻对拜。 最后是亲戚见面,要给新娘红包。拜堂毕,伴娘用红罗将新娘牵进新房,新郎新娘在鞭炮声中从房门口向大厅撒喜糖。然后新郎新娘吃交杯酒。伴娘用托盘捧上一只鸡,边端酒边讲:“团团圆圆,璧合珠联”,“观音送子,早生贵子”;“夫妻和好,白头到老”。 (此礼仪在梅州地区亦已不常见,被现代婚礼模式取代) 中午办酒席,吃婚宴,用高声地炮邀客,每半小时放一次,酒席开始入席时放三响。接着由礼生报名单,一桌二个上席,按辈分和亲疏,先安排上席就座,然后其他人随便入席。男女宾客分开就席,新郎新娘要到席上敬酒。 闹房 闹房一种在大厅闹,一种在新房闹,也有先在大厅闹,后到新房闹。闹房期间,鞭炮隔几分钟放一次,一直闹到午夜方停。 回门 也叫“转门”。一般是婚后第三天或第五天,由女方派新娘的姐妹等女眷来请新郎新娘一起去做客,媒人及新郎姐妹也同去,共7-14人,吃罢午宴,当天回来。 送满月 结婚后一个月,新娘娘家要来送满月,同时送来小鸡、蔬菜、种子、谷种、豆子等,示意五谷丰登,财丁兴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