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少年的歌:于无声处放歌,我让世界听见(于无声处陈其乾)

大山少年的歌:于无声处放歌,我让世界听见(于无声处陈其乾),第1张

五年前,一个名叫顾亚的摇滚青年来到贵州六盘水大湾镇的海嘎小学。那时,这所位于海拔2400多米大山上的乡村小学,只有一栋破旧的两层教学楼,四个老师,十几个学生,年级都开不齐。

后来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了,校长和老师们坚守下来,顾亚带着孩子们组建了一支又一支乐队,上百万人通过抖音听到了他们的歌。去年夏天,抖音专门在海嘎小学为他们举办了一场山顶演唱会,邀请了新裤子乐队,通过顾亚的抖音账号“Teacher顾”全程直播,共有142万人在线观看了那场演出。

人们把发生在海嘎的故事称为真实版“放牛班的春天”。

今年夏天,我们去了更多的山村,寻找到了更多的“放牛班”。

给这些山里的少年们带来改变的,是外界对他们的关注,是技术进步带来的沟通方式的变化。通过短视频的窗口,年轻的老师们在乡下找到了更多可能性,少年们完全打开了另外一个世界。这也是抖音这类短视频平台最可贵的价值之一。

在当下中国,在陌生人之间,没有什么方式比音乐更适合沟通与共情。如果你听过孩子们的歌声,如果你见过他们唱歌时的样子,也许你也会跟我们一样,对音乐怀有一种信仰,音乐带来自由。

大凉山到处都是山,普格县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东南部,“普格”是个彝语词,意思是山垭口下的草甸子。吉布小龙和阿吾优发,就是在这些大山里长大的。

这两个普格青年都曾梦想成为歌手,都没有放弃音乐,最后都回到了大山里的小学当老师。两个老师商量,不如带着对音乐有兴趣的同学一起玩音乐。

唱歌的孩子越来越多,发展成了合唱团。小龙弹吉他伴奏,阿吾在前面指挥。人数最多的时候,合唱团里有五十多个孩子,连合唱台都站不下了。

在彝族,许多女孩的乳名都叫作“妞妞”。小龙便将合唱团命名为“妞妞合唱团”。他和阿吾为女孩们创作了十几首彝语童谣,教给孩子们演唱,还给孩子们拍摄视频,发到网上。以往,小龙在抖音上发自己的弹唱视频,只有六七个点赞。可他第一次上传妞妞们演唱的《日史普基》,才一天功夫,就有了一千多个赞。他激动地把评论念给大家听。

如今,妞妞合唱团已经成立三年多了。五年级同学“逗妞妞”是第一个加入的。她叫阿西莫伍果,笑起来眼睛弯弯的。阿西是家里的第三个孩子,哥哥姐姐都已经离开了家。平时,妈妈在地里干活,爸爸上山放羊,阿西也要帮忙干许多活。她还没上小学就会做饭了,个子够不到灶,就搬个板凳垫着。种玉米、种土豆、种烤烟、拔猪草,她什么都会干。阿西说:“我们这里的孩子如果不会干活,家长会被人说太宠小孩的。”

“蓝妞妞”是合唱团里唱得最好的孩子之一。名叫保机莫尔各。保机的爸爸不在了,妈妈在福建打工,她有时住在爷爷奶奶家,有时住在已经结婚的大哥家。从爷爷奶奶家到学校,要走两个小时的山路,所以保机从一年级开始就住校了。吉布老师特意为保机写了一首歌,名叫《勇敢的妞妞》,歌词说:“不惧密林深处的豺狼,敢于深海浅谈蛇蝎作伴。”一个人走山路的时候,保机会想起这首歌,就好像合唱团的朋友们都在身旁,她就不害怕了。

团里年纪最大的是“大妞妞”陈机默,她十七岁了,已经长成一副少女模样。陈机默最喜欢的歌叫《蒲公英》,是唱给妈妈的歌。不到两岁时,她的父母就离婚了,从此她再也没有见过妈妈。爸爸后来娶了后妈,搬到了大房子,她和奶奶一起生活。

小时候奶奶总是背着她,等到她四五岁了,就帮奶奶上山放羊。等到再长大,其他孩子都上学了,她还在放羊。她坐在家门口,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家孩子背着书包、穿着新衣服去上学,觉得很羡慕,但没有人跟她提过上学的事。直到乡里实行“控辍保学”政策,很多人都批评她爸爸,为什么不让孩子读书,爸爸才领着她来到大槽乡小学。那时她快12岁了。

陈机默最大的愿望就是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在黑龙江安达市任民镇的中心小学,两个年轻的音乐老师,李平和张雨,决定成立一个音乐班。他们发现,孩子们的嗓音如此清澈、纯净,是真正的璞玉。

音乐班渐成规模,扩展成了三四十人的合唱团。两个老师给合唱团起了个简单直白的名字——“村里的孩儿”。

有一回,合唱团排练筷子兄弟的《父亲》,领唱刘鑫悦突然把自己唱哭了。她想起了自己的爸爸。刘鑫悦和三岁的弟弟跟姥姥姥爷生活在一起,爸爸妈妈在大庆市打工,具体是干什么的,她也不太清楚。她说:“好像是砌墙的。”

刘鑫悦刚刚加入音乐班时,不大合群,也不跟人交流。李平很快发现她有超强的乐感,具有绝对音高能力,一首歌学会了,原唱是什么Key,她一唱,就是什么Key,比所有孩子都精准。但李平又感觉到,她对学习似乎一点兴趣也没有,甚至有些抵触。她常常出错,无论是课堂上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还是在音乐班学歌词,她十有八九都要出错。班上的同学都叫她“小傻孩儿”。

李平于是把刘鑫悦选为领唱,给她安排了一段独唱。她唱错了词,两个老师叫她不要怕,一遍一遍教。当她自己顺利唱下一遍,老师们就带着全班同学鼓掌为她祝贺。

刘鑫悦小时候就喜欢唱歌。读幼儿园时,她跟着外出务工的妈妈去了天津。妈妈成天在外干活,她总是一个人在家。太无聊了,她就自己编个歌,唱给自己听。但那样唱歌没什么意思,太孤独了。她喜欢现在,有好多人听她唱歌,还有好多伙伴一起唱。

《父亲》那首歌排好之后,“村里的孩儿”受邀到省城哈尔滨录节目。那天,总是出错的刘鑫悦表现完美。她清透的童声刚刚唱出第一句,“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台下的观众就湿了眼眶。舞台边上的李平和张雨望着他们,也在努力忍住眼泪。

在河北衡水市饶阳县大官亭镇的中心小学,12岁的刘泽举有一副声线独特的天生好嗓。起初,这件事没有人发现。

爸爸是镇上超市的送货员,早出晚归。妈妈给人加工衣服,也忙得很。他有一个哥哥,去了好远的地方念中学,一个月才回来一趟。刘泽举每天在家唱来唱去,爸爸、妈妈和哥哥要么没听到,要么没在意。

小学四年级,学校新来了一位年轻的音乐老师,名叫张艺。有一回,张艺老师问大家想听什么歌呢?刘泽举立刻举起了手,点了一首在抖音大火的古风歌曲《游山恋》。老师请他给大家演唱一遍,刘泽举也不扭捏,站起来,大大方方地唱起来。

他一开口,那嗓音不仅有童声的明亮高亢,还糅合了戏曲腔调的宛转拿捏,分明是流行的戏腔唱法。简直不知道这小孩从哪儿学来的。她掏出手机录下了刘泽举唱歌的视频,发到了抖音。刘泽举火了。

过去,如果你问刘泽举以后想做什么?他会敷衍地回答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有一阵子,他想过当医生,因为爷爷的腿患有血栓,行动不便,他想治好爷爷。后来又想,当医生太难了,扎针的时候手一紧张就容易扎错,还是算了。

但现在,他的梦想很明确了。他要当一个像李玉刚那样唱戏腔的歌手,他甚至想到,将来考大学的目标是中国戏曲学院。

刘泽举唱歌时,有一种歌手的自觉,他挺直腰板,拿起架势,像个成熟的晚会歌手那样,随着旋律和情绪缓缓展开一条胳膊。

可他毕竟还是个12岁的小孩子。近期让他不高兴的事情是,因为闹着要吃火烧,他被爸妈揍了。这个夏天,刘泽举在田地里跑,在菜地里跑,把自己晒得黑不溜秋。他一点儿也不介意晒太阳,反正“上台化了妆就白了”。

海嘎小学是贵州六盘水大湾镇大山上一所普通村小,老师和学生都很少,安静,也有些沉闷。顾亚刚来到这里时,带着一把吉他。当他在办公室里弹唱,几个学生就趴在窗户上看。他把好奇的学生喊进来,让他们拨拨弦,听听音,手把手教起来。后来,他筹集乐器,教更多的孩子。

2018年,海嘎小学的第一支乐队组建起来了,取名“遇”。第二年,“遇”乐队的成员们毕业了,下一届“未知少年”乐队随之成立。

有一天,在那间旧排练室里,“未知少年”表演起了痛仰乐队的《为你唱首歌》。二十来个更小的孩子抱着腿围坐在地上,仰起头,聚精会神地看。五个女孩穿着校服,脖子上系着红领巾。顾亚老师用手机拍下了这个画面,传到抖音。第二天,视频传遍全网。藏在大山上的海嘎小学,突然火了。

痛仰乐队来了,一波又一波的视频团队、媒体记者来了,最后,新裤子乐队也来到海嘎,跟她们一起演了一场线上直播的演唱会。

那个暑假像做梦一样。原本宁静的海嘎村变得热闹。出名是什么感觉呢?贝斯手熊秋花说:“就是每天都可以见到不同的面孔,和他们聊自己的事,也听他们聊外面的事。”

夏天结束后,五个女孩该上初中了。女孩们都去了六盘水市里的十中,除了黄玉梅。她是个浓眉大眼的姑娘,不笑的时候,脸上带着一股倔强较真的神色。她留在了镇上的大湾中学,爸妈都说,乐队只是娱乐,学习才是最重要的。

到了大湾中学,黄玉梅开始住校,感到压力剧增。每天五点起床,六点跑操,跑4000米,然后吃早饭,上一天课。每个人都非常拼命,许多人连排队打饭或是上厕所,都会带着课本背。她常常想念在海嘎小学打鼓,和乐队、顾老师在一起的时光。但她的生活里只剩下学习了。

今年暑假,又有视频团队来到海嘎小学。趁着放假,顾亚老师叫回了“未知少年”的成员们参与排练拍摄。接到顾老师的电话,黄玉梅觉得不可思议,她还以为顾老师已经把她忘了。她回到海嘎小学,重新握起了鼓棒。她已经整整一年没见到鼓了。

五年前,玩乐队搞重金属的摇滚青年顾亚来到六盘水大湾镇海嘎村时,海嘎小学差一点就要被拆掉了。后来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了。人们把发生在海嘎的故事称为现实版“放牛班的春天”。

成立于2020年9月的“顽皮精灵”是海嘎小学的第三支乐队。他们简直幸运极了,直接拥有了完备的乐器、设备和排练室。

顽皮精灵的主唱叫熊会,是上一届未知少年乐队贝斯手熊秋花的妹妹。节奏吉他叫黄玉兰,是未知少年乐队鼓手黄玉梅的妹妹。主音吉他是熊唐雨蝶和熊会,这两个女孩是亲戚,论辈分,熊会是她的姑姑,不过,两个小姑娘关系“亲如姐妹”。

除了三个小女孩,鼓手熊唐宇和贝斯手陈鑫_都是男孩。熊唐宇曾经在镇上的琴行学习架子鼓,可在琴行一个人练习实在太枯燥了,他学了一年,正打算放弃时,爸爸把他送到了海嘎小学。他加入了乐队,感到打鼓“重回信心”。

顽皮精灵也赶上了海嘎热度发酵带来的一系列机遇。

他们去过北京。那是五个孩子第一次出远门,鼓手晕机晕得想吐。演出场地超大,孩子们站上去一看,台下密密麻麻都是人,很紧张。熊会怎么也放不开嗓子,唱跑了调。熊唐雨蝶弹错了音,慌慌张张又找回来。

他们还登上了溧水迷笛音乐节的舞台。这一回,顽皮精灵彻底放开了。熊唐宇打鼓打得大汗淋漓,手上湿漉漉的,一激动,打落了一支鼓棒。

他们又参加了痛仰乐队贵阳站的巡演。在青岩古镇的戏台上,三个女孩用红绸带扎着痛仰标志性的双丸子哪吒头,顽皮精灵压轴登场。痛仰主唱高虎带着场下的观众齐声喊:“海嘎,牛逼!”

演完下台,孩子们汗津津的,还沉浸在现场高亢的氛围里。他们和顾亚挨个击掌。熊会激动地仰起脸对老师说:“我终于知道摇滚是啥了。就是放开自己,就是自由,就是开心。”

大山里的超超是一个哔哩哔哩上的视频博主,主要更新农村风景视频。关于他最近不更新的原因,我无法直接得知。一般来说,博主不更新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1 创作困难或缺乏灵感:制作视频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时候博主可能会遇到创作困难或缺乏灵感的情况。这时他们可能需要休息或者寻找新的创作灵感。

2 个人原因:博主可能因为个人原因(如学业、工作、家庭等)而暂时停更。

3 违反平台规则:如果博主违反了哔哩哔哩的平台规则,可能会被暂时或永久封号,从而导致无法更新。

4 流量不佳:如果博主的视频流量不佳,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创作动力,导致停更。

如果你想了解大山里的超超的具体情况,建议直接去他的主页查看或者私信他询问。

许久没露面的大山出现了在华人春晚上,他用单口讲了一段有关北京话和广东话差异的相声《巧学中国话》,这段相声让观众们笑到飙泪。如今,大山已经当上了爷爷辈,孙子承欢膝下,晚年生活富裕幸福,但他依旧喜欢研究中国文化,经常会制作一些相声作品。与此同时,大山还入驻了短视频平台,标榜“中外文化使者”,分享自己关于古诗词的心得以及研究中国文化的近况。

说到来中国发展的外国人,不在少数,观众第一个想到的或许是曾经红遍大街小巷的“中国通”——大山,他也是著名相声演员姜昆的徒弟!那个时候的中国,还没有太多的外国人。人们对于白皮肤、高鼻梁的外国人,总是充满着新奇感。作为一名中国留学生,大山凭借着对中国文化的喜爱,在中国收获了众多观众的喜爱,也在中国发展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

彼时的大山,身材高挑、年轻帅气,戴着一副金色眼镜,不知迷倒了多少中国女孩。最重要的是,大山中文好,人又亲切幽默,很受中老年观众的喜爱,也自然就有了更多的机会活跃在中国的舞台上。“大山”这个名字,也是来自于他在小品中的一个角色“许大山”。

在大山参演这个小品后,他的演艺事业正式开启。或许是这个名字能够给他带来好运,他就将“大山”改为了自己的中文名。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大山,不满足于自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他凭自己出色的表现,获得了著名相声大师姜昆的欣赏。大山也抓住机会,拜了姜昆为师,开始学习中国的传统曲艺,逐渐走上更多的舞台。

走红后的大山,多次出演相声小品,还曾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和马季之子马东一同表演。如今观众几乎已经看不到大山的消息了。其实,大山一直在做和“说话”艺术有关的事儿,只是反响一般。

因为这两年的突发原因,大山不能像以前那样频繁来中国了,但他把加拿大家里的马厩改造成了录音棚,以便工作之用。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大山除了分享他的单口相声,也经常晒自己的生活,看得出如今的他过得充盈而幸福。

《人民日报》曾如此评价大山:“虽是外国人,却不是外人。”能几十年如一日地沉浸在中国文化里,还能不断寻求创新,可见大山对中国文化的确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希望大山好好享受当下,把他的脱口秀相声一直发扬下去!

有人说,娱乐圈里很多女明星们都爱嫁到国外,去国外发展。但其实也有很多外国人喜欢来中国发展,比如像秋瓷炫是韩国女明星,嫁给了这边的男演员。五千年的文化,五千年的传承,丰富多彩的习俗让不少老外流连忘返,甚至有得直接定居中国,还有得一度被媒体称之为是外国人却不是外人,被网友常常称呼为“中国人”,这个人物就是来自加拿大的大山。

大山来国内发展已经有30多年了,他读大学的时候开始研究中文,喜爱关于中国的很多东西,并且还在23岁的时候,到北京大学留学。大山是一位知识非常渊博的人物,既是学者又是主持人和相声演员。198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登上了中央电视台元宵晚会,参演《夜归》使得他一夜闻名。

随后他还拜师了姜昆为师傅,开始学习专业的相声表演,曾凭借着《送春联》《同喜同乐》《超级笨蛋》等作品受到一致的欢迎。大山是继白求恩之后,又一个被中国人所广泛认同的加拿大友人。33岁的大山,还登上了春晚的舞台,和潘长江、黑妹表演小品《一张邮票》,再次让他成名。

如果说大山在中国的事业发展得一帆风顺,那么他的爱情同样是令人羡慕。1990年大山去辽宁演出结识了中国女孩甘霖,两人一见面就有聊不完的话题,直到演出结束他还是不愿离开,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一见钟情吧。随即二人便定下终身,在热恋三年后携手踏入婚姻殿堂。婚后育有一儿一女。

而今大山待在中国的时间远远超越了在加拿大,就连媒体都亲切地说大山虽然是外国人但是却不是外人。他那流利的普通话,还身穿大褂,登台演出若不是眼睛带色儿头发带圈,很多人都会把他当作是自己人。

此外多年以来大山还运用自己非凡的才华,为加拿大和中国创建了理解的桥梁。尤其是在主持双语以及国际性大型活动方面更是备受欢迎,还有经过刻苦的学习和多年艺术实践,大山的语言水平和艺术表演技巧日臻成熟,获得曲艺界内行和广大观众的好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7608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8
下一篇2023-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