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婚嫁的仪式和程序

古代婚嫁的仪式和程序,第1张

1/6

 唐朝的婚姻:缔结:即定婚和成亲。传统“六礼”中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币(下彩礼)属于定婚的程序,择日、亲迎属于成亲的程序。可见,即使传统礼仪,定婚的程序有四套,是重点。

婚礼礼仪中,入洞房之后,还有若干注意事项。 其一,却扇,古时,新妇多用扇遮脸,需待交拜后去之。称为“却扇”,和前面说过的催妆诗一样,男方也要做却扇诗。抄一首:

不须面上浑妆却,留着双眉待画人. 城上风生蜡炬寒,锦帷开处露翔鸾, 巳知秦女升仙态,休把圆轻隔牡丹. 莫将画扇出帷来,遮掩春山滞上才. 若道团圆似明月,此中只须放桂花。

2/6

宋朝的婚姻:新郎迎亲出门前献祭,跪拜以后,接受父亲的训导:“往迎尔相,承我宗事。勉率以敬,若则有常” 新郎答:“诺。惟恐不堪。不敢忘命。” 新娘此时在家,父亲也在给她同样的告诫:“敬之戒之。夙夜无违舅姑之命。” 新娘母亲整理新娘的凤冠和披肩,教导说:“勉之、敬之。夙夜无违尔闺门之礼。”

3/6

清朝的婚宴:

祭拜:男方在婚礼前一天要祭拜天地祖先,告知有婚事要举行。安庆礼:依八字、房屋座向……拜母床。结婚当天 祭祖:男方出门迎娶前,应先祭祖。

迎亲: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六的倍数最佳。

燃炮:迎亲礼车应於途中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祝。

4/6

元朝的婚宴:娶亲回到男家后,新郎新娘不下车马,先绕蒙古包三圈。然后,新郎、新娘双双穿过两堆旺火,接受火神的洗尘。表示爱情的纯洁,新生活的兴旺。新郎新娘进入蒙古包后,首先拜佛祭灶,然后拜见父母和亲友。礼毕,由梳头额吉给新娘梳头。梳洗换装后,等待婚宴的开始。婚宴通常摆设羊背子或全羊席,各种奶食品、糖果应有尽有。婚宴上,新郎提银壶,新娘捧银碗,向长辈、亲友,逐一献哈达、敬喜酒。小伙子们高举银杯,开怀畅饮;姑娘们伴随着马头琴,放声歌唱。婚宴往往要延续两三天,亲友才陆续离去。而女方送亲者还要留人陪新娘住一至三日

5/6

秦朝的婚宴:催妆 送妆 铺房这三项仪节在先秦文献中未见记载,是后代在婚礼的演变中发展出来的。催妆,是男家派人携礼催请女家及早为新娘置妆的仪节。宋代,亲迎前三日,男家送催妆花髻、销金盖头、花扇等物至女家,女家则答以金银双胜御、罗花璞头、绿袍、靴等物。送妆,是亲迎前数日,女家派人将嫁妆送至男家的仪节。嫁妆往往用箱笼装着,也有人家为炫耀陪嫁,将嫁妆用方桌一一铺开,排成一个纵队浩浩荡荡地送至男家。嫁妆通常有箱柜、被褥、首饰、衣服、绸缎、文房四宝及金银器皿等,还有以田地房屋、店铺、当铺作为陪嫁的。

6/6

现代的婚宴:决定婚礼日期、地点、仪式及婚宴方式 确定婚礼预算,草拟客人名单,召集好朋友讨论婚礼计划,确定伴郎、伴娘 确定婚礼证婚人 婚礼前准备 与婚礼的所有项目干系人沟通,就婚礼筹备计划和进展与父母沟通,发喜贴给亲友,电话通知外地亲友,亲友出席确认,确定婚礼当日辅助人员、明确分工(男女双方协调、酒店协调、爆竹燃放、酒店迎宾、婚礼签到,喜糖发放、婚礼现场及酒店洞房布置、婚车、摄影、摄像) 。

尽管是在现代这个新社会,每个地区也有每个地区的风俗,尤其在婚礼的细节上体现得就十分的明显。同样的,在古代的各个朝代也有着不同的婚礼习俗和婚礼仪式以及流程。那么在当时相对来说比较开放的唐朝,他们的婚礼仪式是怎样的?都有哪些流程呢?

第一,结婚六礼。

在唐朝时候,婚礼的仪式可以总结为六礼。第一礼是纳采,第二礼是问名,第三礼是纳吉,第四礼是纳征,第五礼是请期,第六礼是亲迎。这一仪式在《礼记 昏义》里面有着明确的规定,但是牵扯到和外族的联姻则有着其他更加详细的要求。

第二,接亲流程。

在迎亲的时候,新郎等一群人来到新娘家门口,需要齐声高喊“新妇子”。然后新娘家会紧闭大门,意思就是给新郎点儿颜色看看,这个时候新郎就要一直在门外催促,直至把新娘接上车。在接完新娘之后,女方还会派一批人挡在路上,不让新郎的车子过去,除非留下“买路财”。

第三,婚轿流程。

当新郎接到新娘子之后,在新娘子上车的时候必须挡上膝盖,然后搭上盖头。新娘子上车之后新郎需要围着车绕三圈,当然这是要新郎骑着马进行的。当新娘子一开始到婆家之后要先拜灶台,这预示着将来新娘要成为操持家务的一把好手。

  (一)订婚

 旧式订婚需经过"说合"(媒人牵线)、"相亲"(看人或看照片)、合婚(请人卜算男女生辰,谓共八字),访人家(女方家长登门了解男方住房等情况)、定亲(男方赠送少量聘礼,女方接受,表示同意,俗称"押回")、吃小喜酒(互换庚帖,厚赠聘礼,正式订婚)等繁琐程序。此后,还要送节礼,即由男方向女家送年糕、粽子,月饼、酒类、果品、鱼、肉及家禽等食品,也有以钱代物的。婚期确定以后,由男方通知女方,并再送一次彩礼,叫做"通风送日"。解放后,按照《婚姻法》规定,达到法定婚龄的男女,只要双方自愿,即可登记结婚,不需履行订婚手续。但民间仍流行男方向女方赠送彩礼、纪念品和各自宴请对方的做法。

 (二)结婚

 结婚俗称吃喜酒。旧式婚礼有行嫁(送嫁妆)、迎亲、拜堂。吃花烛、入洞房、暖床、祭祖、回门等仪式。婚礼花费额巨,俗谚"新人轿子进宅一只牯牛钿"。富家迎亲时,新娘坐花轿,新郎坐官轿,鞭炮、三眼枪开道,高灯彩旗、粗细乐队随后。贫困人家迎亲,只给新娘坐轿,而新郎乘独轮车,甚至也有新娘乘车的。20年代曾出现新式婚礼,即邀请地方名流为证婚人,证婚人宣读结婚证书,然后新郎新娘和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分别在证书上用印,新郎新娘行结婚礼,亲友致贺。解放后,提倡婚事简办。50年代,风行文明结婚。60-70年代,一般不举行隆重仪式,有的只开个座谈会或茶话会。乡间迎亲大多用自行车,少数人家请民间铜管乐队助兴。城镇居民只薄置酒席,不事铺张。80年代,婚礼又讲究排场,迎亲雇轿车、宴客进饭店。自办婚宴的,少者数十桌,多者上百桌。旅行结婚也渐风行,集体婚礼逐渐推广。

 (三)入赘

 入赘亦称招赘,俗名招女婿。旧社会,女方家长无子,又不愿女儿出嫁,经族人同意,可招女婿进门。赘婿多数系家庭清贫,弟兄较多。男入女家后要改名换姓,所生子女从母姓。

 家权属于女方,赘婿地位低下,素有"入赘女婿老婆大"的说法。现在,男到女家,受到提倡和鼓励。入赘女婿在家庭中地位平等。

 (四)并亲、投亲、抢亲

 解放前,一些贫苦人家在"廿四夜"送灶之前,以拜灶代替结婚仪式,为儿子办婚事。此时,未婚媳妇早在夫家,不需迎亲,不邀亲友,不办酒席;衣饰陈设,一切从简,此谓"并亲",又叫"圆房"。男方在父或母死亡后,与前来吊孝的未过门媳妇草草成亲,名为"拔亲"。当女方提出解除婚约后,男方聚众将女方劫持到家,强迫成婚,叫做"抢亲"。以上习俗,解放后除"拔亲"偶见外,余均废除。

 (五)再婚

 男子丧妻再娶,称为"续弦"。旧时寡妇再嫁,虽征得亡夫家长同意,但仍被看作不贞,受舆论讥讽。再嫁寡妇无权继承前夫遗产,带子女住男家,被侮为"拖油瓶"。寡妇招新夫,称为"填房";与小叔结合,则称"阿叔接嫂"。解放后,寡妇再婚受到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干预。

 (六)土葬

 旧时盛行土葬,葬礼繁缛。人死,须向亲族报丧,并为死者揩身、整容、更衣。次日,请僧道立牌位、诵经、送西方、烧床柴,晚辈穿孝服,陪夜守灵。第三日僧道继续诵经做道场,亲友吊唁送丧礼,入殓,化库。棺材质量视经济条件而异,贫苦人家只用薄板棺材,官商大户则备黑漆厚棺。厚棺盛尸后,一般要在家中搁置三年,然后入土。选墓地,须相风水。墓有土坟、白云葬(棺材入土时,上下四周围上熟石灰,以求干燥)、砖坑、石坑之分。土葬多年后,后代掘土破棺,捡出尸骨,装入甏中,易地重葬,叫做拾骨,也叫积骨。今火葬盛行,土葬绝迹。

 (七)火葬

 清代中叶,本县曾推行拾骨火葬,骨灰收藏在乌瓶中,后遭地方绅士反对而中止。60年代中期,提倡火葬,1972年以后全面实行。火化后,骨灰由家属带回存放,或寄放,或入土。

 1966年以后,迫悼会代替了陈旧的繁义缛节。与会者臂缠黑纱。胸戴素花。仪式由死 者生前所在单位或家属主持。程序一般是:奏哀乐、默哀、宣读参加追悼会单位个人名单和送花圈者名单、致悼词、亲友代表讲话、绕场一周与遗体告别。仪式结束,火化遗体。

但是咱青海人表示不服

咱青海的婚礼又热闹又有特色

快来跟随小爱看看青海各族人民人都是咋结婚的吧!

汉族

娶亲

西宁人娶媳妇都是在半夜里进行,不能见太阳。一般都是凌晨三点左右出发,赶天亮前把新娘娶回家里。娶亲人主要有媒人、娶亲奶奶(娶亲奶奶是上有父母公婆,下有儿女,且能说会道的“全可人”)。还有负责抬东西的,负责敲门的。一只喜盒里装着新娘上轿时穿的衣服,戴的红盖头,还有化妆品、梳子、镜子、头绳绢花等。另一只喜盒里装着送给娘家人的“离娘肉”,包括羊肉方子、酒、茶叶、红枣、核桃等,这些东西都是双数。在以前,还有吹鼓手,三四个人拿着喇叭、唢呐、竹笛、云锣等,一路上吹吹打打地往新娘家走来。

婚礼

花轿到达新郎家门口,顿时乐声大作、鞭炮齐鸣。青海人还喜欢摆一溜干果筒子,里面盛满了红枣桂圆等干果。印有喜字的大红蜡烛闪闪发亮,公婆分坐在两端,由司仪主持婚礼。西宁人把司仪叫“赞礼”,赞礼嗓音洪亮,神态轩昂,指挥新郎新娘拜天地拜父母。当然,以前的赞礼不会一上来就喊“一拜天地”,而是有一大段的说词,什么“三份钱马九柱香,梧桐树上落凤凰……”在新房里闹得一片欢声笑语时,另一间屋子里也是热闹非凡,前去娶亲的人和娘家送亲的人因为劳苦功高,被婆家安排在一起吃酒席,谓之“下马席”。

蒙古族

娶亲

娶亲一般是在结婚喜日的前一天。新郎在欢乐的气氛中,穿上艳丽的蒙古长袍,腰扎彩带,头戴圆顶红缨帽,脚蹬高筒皮靴,佩带弓箭。伴郎、祝颂人,也穿上节日盛装。一同骑上马,携带彩车和礼品,前往女家娶亲。

娶亲者至女家,先绕蒙古包一周,并向女家敬献一只"碰门羊"和其他的礼物。然后,新郎和伴郎手捧哈达、美酒,向新娘的父母、长亲逐一敬酒,行跪拜礼。礼毕,娶亲者入席就餐。晚上,又摆设羊五叉宴席,并举行求名问庚的传统仪式。次日清晨,娶亲者起程时,新娘由叔父或姑夫抱上彩车。新郎要骑马绕新娘乘坐的彩车三圈。然后,娶亲者和送亲者一同起程离去。

婚礼

蒙古族很注重婚礼仪式,尽管地区不同,形式各有差异,但都非常隆重、热闹。一般牧区的婚俗是,当娶亲回到男家后,新郎新娘不下车马,先绕蒙古包三圈。然后,新郎、新娘双双穿过两堆旺火,接受火神的洗礼。表示爱情的纯洁,新生活的兴旺。

新郎新娘进入蒙古包后,首先拜佛祭灶,然后拜见父母和亲友。

礼毕,由梳头额吉给新娘梳头。梳洗换装后,等待婚宴的开始。

婚宴通常摆设羊背子或全羊席,各种奶食品、糖果应有尽有。婚宴上,新郎提银壶,新娘捧银碗,向长辈、亲友,逐一献哈达、敬喜酒。

婚宴往往要延续两三天,亲友才陆续离去。而女方送亲者还要留人陪新娘住一至三日。有时,新娘的母亲也送亲,要住十多日。分别时,母女拥抱,痛哭,表示恋恋不舍。

藏族

娶亲

男方家请星相师卜算黄道吉日以确定婚期(藏语"念孜")。举行结婚仪式的头一天,男方派人把一套漂亮的服装和眼饰用绸缎包好,送到女方家中,让新娘穿戴。迎亲这天,男方家要找一位有身份的人,带上一队人马和彩箭,彩箭上有明镜、璁玉、珠饰等,并牵上一匹颜色与女方属相吻合且是怀孕的、打扮考究的母马以供新娘乘骑,前往女方家迎接新娘。女方在马队到达之前,要举行敬"切玛"茶酒等告别仪式。当男方迎亲队伍进门之后,先把彩箭插在新娘背上,接着又将璁玉放在新娘头顶,表示新娘已属于男方家人。女方送新娘出嫁,一般带去一位陪人,当姑娘出门时,女方家人一手拿彩箭、一手拿羊腿,站在楼上高喊:"不要把我家的福气带走呀!"反复多次,直到姑娘走远。

婚礼

传统的进门仪式十分繁琐,从下马、进门、上楼到入厅,每次都得喝一次颂歌、献一条哈达。 新娘进入男方家门后,首先要给家族护法神祈拜。尔后新娘要坐在新郎身旁和双方亲属围坐一起会餐、互送礼物。参加婚礼的亲友们也献哈达、送礼品,以表示祝福。然后把一对新人引上房屋顶层,由喇嘛诵经,祈求家神庇护新娘。当屋顶竖立起一杆经幡时,新娘家的代表即庄严地宣布:从此,新娘同新郎家族的其他成员一样享有平等的权利。 婚礼一般都要举行5至15天,这要根据家族经济状况来决定。在举行婚礼的几天里,也有特别亲近的亲戚或朋友包下婚礼中某一天的全部支出。婚礼的几天里都请有专人跳藏戏唱歌助兴。

撒拉族

娶亲

撒拉族婚俗,既古朴又喜气。婚礼一般在隆冬的黄昏举行。娶亲人(男方)一般不入家门,先在女方家门外场院守候,听阿訇诵"尼卡亥",女方长辈要迎出来给新郎戴上新帽,系上绣花腰带,再由已婚的至亲陪伴,跪在阿訇面前,新娘在房内炕角跪听。念毕,撒核桃、红枣一盘给众人,并散发"古古麻麻"(油炸小面食),女家还要设宴招待迎娶者,迎娶者先回,次日由女方至亲中已婚的两位女眷和其他亲朋好友送新娘至男家。

婚礼

至掌灯时分,男方牵来一匹马或骡迎娶新娘,新娘在阿舅和叔伯们的搀扶下,一边退行,一边低头弓腰,哭吟"撒赫斯",缓缓走出大门,从左至右,绕乘骑一周,并徐徐撒完一把粮食(象征家中五谷丰登,到婆家后生根发芽),从右扶上坐骑,由至亲中已婚的两位妇女陪伴,其他亲朋好友簇拥,浩浩荡荡送去男家。至男家门口时,鸣放礼炮,送亲男眷簇拥新娘强行骑马夺门而入,男方则闭门索礼,还要让新娘下马步行入门,你堵我冲,以此一争"胜负"。这一"挤门"习俗,至今还很盛行。进门后,大家一一上炕入席。

新娘就餐前,由至亲长辈作一番美好的祝福,然后用筷子揭开新娘的面纱,撒拉语叫"巴西阿什"。这双象征吉祥的筷子,新郎家一定要破费收回。餐毕,新郎家的妯娌们端一盆净水,前来向新娘索取喜钱。她们用筷子或手搅动盆里的水,让新娘把铜板丢在水中,象征婆家清白似水,愿新娘深扎根,结硕果。撒拉语称此为"盖吉尔桥依"。 这时,年轻人纷纷起来,把新郎的父亲、哥哥、阿舅捉起来,满脸涂上锅灰,头戴破草帽,眼挂空心萝卜镜,用木棒抬起,或让骑牦牛转圈,热闹非凡,直到讨得一笔可观的喜钱方才罢休。接着就表演"骆驼戏"、"宴席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7808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8
下一篇2023-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