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袍”这个词真的合适吗?

“同袍”这个词真的合适吗?,第1张

同袍是组织内互称,不是标签,谢谢。原谅我没有太高的知识水平寻求一种更贴切的说法。但是可以略解释下,从浅显说,“同袍”看起来是指穿同一种/件/类衣服,汉服再怎么说,也就是一件衣服,这非常直观。由于同一种类的衣服而聚集,成为伙伴。从深一点讲,也是我一年前左右看到的,之所以称为“同袍”,因为每当我们穿出去的时候,就像上战场一样,直面辱骂、误会、挑衅我相信这种经历每一个穿汉服的都会有,所以也会惺惺相惜,难道不像战友吗?什么“穿汉服的”、“古装coser”、秀衣党,我不说这是褒贬意,至少一个圈外人士居然能够这么精准地知道别人对汉服的态度和水平。(恕直言,我也无法看穿这人是形制党、考据党、文化党、汉本位、秀衣党)而且,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显得没有水平啊。你管齐白石也叫画画的,达芬奇也叫画画的,别人设计师也是画画的、我还觉得摄影师也算画画的。今天讨论怎么称呼,是个好想法,但是为时过早吧。不要把汉服的难以推行推到一个称呼上去,而且这个称呼跟你没有关系(又不是自己人)在汉衣冠和汉文化中,我更偏向汉文化,在汉民族主义和汉文化中,我更认同民族主义和精神。汉文化复兴的主力是汉服复兴者,这不是汉服复兴者的问题,而是你们忘记的太多。(敲黑板:没有哪一种汉文化比汉服更被立为民族主义意识的抬头而被首当其冲地黑)所以“同袍”一般我都是称呼汉服复兴者的伙伴,汉服爱好者是什么鬼?我不承认“同袍”。当然我一般自称“皇汉”。

严小赖和陈都灵饰演的吉恬恬彼此喜欢却最终错过,不过严小赖并不甘心心爱的姑娘嫁给别人,于是就穿越回过去追回吉恬恬。最后严小赖的结局当然是美好的,和女主吉恬恬在一起了。

中国版《求婚大作战》中,张艺兴饰演的是男主角严小赖,青春期的严小赖懵懂、木讷,爱而不自知,面对爱情的抉择有太多稚嫩无措的纠结,直到成长到社会人的年纪才认清自我,勇敢追回自己不想错失的挚爱。

严小赖非常后悔自己和女主角吉恬恬所存在的遗憾,严小赖很希望挽回吉恬恬可是却没有机会,这时候严小赖遇到了可以穿越时光的精灵。

扩展资料

剧集评价

《求婚大作战》播出后即成为观众热议的话题,在青春偶像剧剧的标签下,全剧注入不断努力、持续奋斗、以及更贴年轻人的正能量主题与价值观,生动地展示了众主创正值青春的精神面貌,使得步入套路化的青春偶像剧创作焕发新的生机。

《求婚大作战》更主动承担了普及公益主题的社会责任,为正能量青春剧树立了新的标杆。其展现的具有持续影响力的价值观,依旧值得年轻人去关注。(网易娱乐评)

《求婚大作战》并没有效仿韩剧版的本土化方针,而是“神还原”了日剧版的人物关系与故事线索,场景、情节、对白都是直接从日版搬演而来,关键台词都只是对日语台本的简单翻译,连背景音乐都是日版原音。

虽然中国版还是将太过日本特色的情节做了转换——比如把女主人公去神社求御守换成了去静安寺求平安符,把花火大会中的浴衣换成了汉服——但这些蹩脚生硬的改动根本无法给国内观众带来任何代入感,只能让人觉得脱离生活、矫情造作,分分钟出戏。(天白,日本流行文化研究者评)

1描写汉服的诗句

《秦宫诗》

唐李贺

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

楼头曲宴仙人语,帐底吹笙香雾浓。

人间酒暖春茫茫,花枝入帘白日长。

飞窗复道传筹饮,十夜铜盘腻烛黄。

秃衿小袖调鹦鹉,紫绣麻霞踏哮虎。

斫桂烧金待晓筵,白鹿青苏夜半煮。

桐英永巷骑新马,内屋深屏生色画。

开门烂用水衡钱,巻起黄河向身泻。

皇天厄运犹曽裂,秦宫一生花底活。

鸾箆夺得不还人,醉睡氍毹满堂月。

《和贾至散人早朝大明宫作》

唐王维

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陌上桑》

汉乐府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鞒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2有关描写汉服的诗句

名称由来

从三皇五帝到明朝这一段时期汉民族所穿的服装,被称为汉服。汉服是汉民族传承千年的传统民族服装,是最能体现汉族特色的服装,每个民族都有属于特色的民族服装,汉服体现了汉族的民族特色。从三皇五帝到明代的几千年时间里,汉民族凭借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汉服文化,发展形成了具有汉民族自己独特特色的服装体系——汉服体系。博大精深、体系完备、悠久美丽的汉服,是中国不可多得的一大财富,是非常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引以为自豪的。 客观上的汉族人某些历史阶段的民族服装例如汉化旗装/旗袍/马褂等绝对不可以被称作“汉服”,因为它们与真正的汉服没有正常的演变衔接过程。

基本特点

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绳带系结,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汉服有礼服和常服之分。从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襦裙”制(襦,即短衣)等类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下穿长裤。配饰头饰是汉族服饰的重要部分之一。古代汉族男女成年之后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上,以笄固定。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样。女子发髻也可梳成各种式样,并在发髻上佩带珠花、步摇等各种饰物。鬓发两侧饰博鬓,也有戴帷帽、盖头的。

男装的式

“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传下来的大襟右衽交领宽袍大袖博衣大带那种(秦汉服饰为代表),延续了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蒙元、明,并影响了日本,朝鲜等国。日本和服最常见的式样便是如此。

自隋唐开始盛行的圆领衫(唐太宗李世民所穿)延续了唐、五代、宋、蒙元、明,并影响了日本,朝鲜等国。宋太祖,明太祖所穿均是这个类型服饰。至今日本天皇出席某些场合穿的服饰就是这种汉服的变种。

女装式样相对稍多些,但基本式样大体也只有两种:

大襟右衽交领这种(同样以秦汉服饰为代表)。

隋唐兴起的大襟低胸这种,同秦汉深衣不同的是服饰分为上衣下裳,不再像深衣那样衣裳连在一起。这两种女服式样对宋明时期以及日本朝鲜的民族服饰(女服)影响非常大。隋唐时期汉族妇女也穿过窄袖紧身翻领的胡服,但那些胡服基本是作为流行服饰来穿的(或者说是出于猎奇心理),并不是汉族传统民族服饰。宋明时期汉族妇女也穿过一些别的式样,但影响并不广。

大家看到了秦汉唐宋明服饰某些地方有些不同,但主体部分相同。西汉的深衣和明朝的汉服基本式样是相同的,只是在细枝末节上不同。共性是大襟右衽交领宽袍大袖博衣裹带。其实象大襟右衽交领宽袍大袖博衣裹带那种汉服在唐朝时期汉人依然在穿,不过在以长安为中心的北方以圆领为主,而在吴越地区则两者兼顾,宋明类似。日本和服就是在飞鸟奈良时期(中国唐朝时期)引进汉人服饰发展成为今天的日本和服。

汉族服饰的风格是怎样的呢?如果我们把汉族同欧洲民族相比的话,我们会发觉二者在许多方面都呈现明显的不同。汉族服饰几千年来的总体风格是以清淡平易为主。汉族古代的袍服最能体现这一风格,这种袍服的主要特点是宽袍大袖,褒衣博带,形制虽然简单,但一穿到人身上便各人各一样,神采殊异,可塑性很强。我们现在虽然不能见到这种服装的千姿百态的原型,但我们还是可以从汉代的帛画和魏晋隋唐遗留下的一些人物画中窥其神貌之一二——形制简单的汉装大衣附着在不同体态的人物身上顿时具有了一种鲜活的生命力,线条柔美流畅,令人浮想联翩。朴素平易的装束反而给他们增添了一种天然的风韵。袍服充分体现了汉民族柔静安逸和娴雅超脱、泰然自若的民族性格,以及平淡自然、含蓄委婉、典雅清新的审美情趣 古汉服的鞋也是很讲究的,在传统绘画和戏曲中体现出,其汉服即五代晋之遗制也”。元代修《辽史》时,甚至专门为汉服开辟了一个“汉服”条。

了民族融合。此后仅经过数十年时间,中原的鲜卑等各少数民族就基本上和汉族人民融为一体了。

3求古代诗歌里对汉服描写的句子,

秦宫诗 唐 李贺 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

楼头曲宴仙人语, 帐底吹笙香雾浓。人间酒暖春茫茫,花枝入帘白日长。

飞窗复道传筹饮,十夜铜盘腻烛黄。秃衿小袖调鹦鹉, 紫绣麻踏哮虎。

斫桂烧金待晓筵,白鹿青苏夜半煮。 桐英永巷骑新马,内屋深屏生色画。

开门烂用水衡钱。 这是李贺写汉代美少年秦宫的诗古代描写男子服饰的诗好象不多见。

和贾至散人早朝大明宫作 唐 王维 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本诗足见唐天子的服饰之华美以及大唐的气势。

陌 上 桑 汉乐府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 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鞒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这还有什么说的呢,相信这首诗大家都耳熟能详了。

丽 人 行 唐 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为荷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际稳称身。

诗圣描写杨氏姐妹游曲江池作。虽含义多讽,但我们仍能看出唐代贵族的服饰是何等豪华。

永遇乐 宋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三五:指元宵节。

铺翠冠儿:饰有翠羽的女式帽子。 捻金雪柳:元宵节女子头上的装饰。

簇带:妆扮之意。 这首能看出宋代元宵风俗还有当时人们穿着的情况。

欧阳修-诉衷情·清晨帘幕卷轻霜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

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 这首词写歌女思念她的恋人注意那个"梅妆" 梅妆: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作梅花妆,即在眉宇间画一朵梅花作为妆饰。

辛弃疾-汉宫春·立春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馀寒。

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

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 这首词用立春日特有物景和风俗,抒发时不待我的感慨,并通过象征隐喻,寄托故国之思。

春幡:古代立春那天女子剪彩纸为燕形戴在头上,以示迎春,叫春幡。 堆盘:古时立春日做五辛盘,用黄柑酿酒,称作洞庭春色。

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 此词写别后故地重游,引起对恋人的无限怀念。 两重心字罗衣:沈雄《古今词话》谓为衣领屈曲如心字。

国风·邶风·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裹。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 衣:外衣 裹:内衣 絺(吃):细葛布 绤(系):粗葛布 国风·鄘风·君子偕老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

象服是宜。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玼兮玼兮,其之翟也。

鬒发如云,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

扬且之晳也。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瑳兮瑳兮,其之展也,蒙彼绉絺,是绁袢也。

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 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 借华丽衣饰讽刺卫宣公夫人(原为他儿媳)姜宣荒*无耻。 副:用假发编成的髻,上缀珠玉 笄:簪 珈:玉饰 象服:镶嵌珠宝绣满彩色花纹的华丽礼服 翟:绣长尾野鸡图案的礼服 鬒:乌发如云 髢:假发 瑱:玉耳饰 揥:搔头簪子 展:象服内的红色绉纱礼服 绁袢:贴身内衣 羽林郎 汉辛延年 胡姬年十五。

春日独当垆。 长裾连理带。

广袖合欢襦。 头上蓝田玉。

耳后大秦珠。 两鬟何窈窕。

一世良所无。 一鬟五百万。

两鬟千万余。 孔雀东南飞 汉乐府 鸡鸣外欲曙 ,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 ,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 ,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 ,耳著明月当。 指如削葱根 ,口如含珠丹。

纤纤作细步 ,精妙世无双。 长裙连理带 ,广袖合欢襦。

吴文英-渡江云·西湖清明 渐路入、仙坞迷津。肠漫回,隔花时见、背面楚腰身。

--- 白居易 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时世流行无远近, 腮不施朱面无粉。

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 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尽似含悲啼。

圆鬟无鬓堆髻样, 斜红不晕赭面状。昔闻被发伊川中,辛有见之知有戎。

元和妆梳君记取,髻堆面赭非华风。 不知道唐代妇女是否真这样打扮,这明显是不懂化妆只知道往脸上倾泻化妆品 缭绫-念女工之劳也 白居易 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

应似天台山上月明前, 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

织者何人衣者谁,越溪寒女汉宫姬。去年中使宣口敕, 天上取样人间织。

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 。

4提到“汉服”的古诗词句子有哪些

1,《赠兖州孟都督》

年代: 唐 作者: 韩翃

少年亲事冠军侯,中岁仍迁北兖州。露冕宁夸汉车服,

下帷常讨鲁春秋。后斋草色连高阁,事简人稀独行乐。

闲心近掩陶使君,诗兴遥齐谢康乐。远山重叠水逶迤,

落日东城闲望时。不见双亲办丰膳,能留五马尽佳期。

北场争转黄金勒,爱客华亭赏秋色。卷帘满地铺氍毹,

吹角鸣弦开玉壶。愿学平原十日饮,此时不忍歌骊驹。

2,《赠魏国宪穆公主挽歌词二首》

年代: 唐 作者: 权德舆

汉制荣车服,周诗美肃雍。礼尊同姓主,恩锡大名封。

外馆留图史,阴堂闭德容。睿词悲薤露,千古仰芳踪。

秦楼晓月残,卤簿列材官。红绶兰桂歇,粉田风露寒。

凝笳悲驷马,清镜掩孤鸾。愍册徽音在,都人雪涕看。

3,《阴山女歌》

年代: 宋 作者: 晁说之

阴山女汉服,初裁泪如雨。

自看颜色宜汉装,琵琶岂复传胡谱。

赤车使者传琵琶,翩然雌凤随凰去。

岂不怜此女儿心,父母生身远有祖。

平生父母九原恨,得幸一朝收拾取。

使者高义重咨嗟,衣裳盟会其敢许。

汉装汉曲阴山坟,七十年来愁暮云。

即今山川还汉家,泉下女儿闻不闻。

谁将一樽内库酒,招此芳魂亦何有。

崔卢旧族自豪英,顾此女儿惭色否。

巍巍之功惟陛下,万岁百男固宗社。

赫赫雷电暂出车,陶陶韶濩咏归马。

墨庄侍读如尚在,应有好辞献寿斝。

4,《耄志十首》

年代: 宋 作者: 刘克庄

尧言播告几丝纶,服汉衣冠易介鳞。

羞战黑山为虏将,俾王青社备藩臣。

招怀河北来降者,响附山东听诏人。

可惜蹉跎隳晚节,圣恩尚许庙为神。

5,《再次韵赵佥判投赠》

年代: 宋 作者: 项安世

天街何日雨云乾,梦想王孙白玉颜。

一日能从晦严子,十年不负会稽山。

吟诗可但师唐白,服礼终期类汉间。

万事总当发廕户,己私除尽即心闲。

6,《次韵公绍贺崇静之赐金紫》

年代: 唐 作者: 朱长文

久脱朝衣袭野裳,亲逢盛旦日重光。

耕田凿井尧民事,垂组怀黄汉服章。

诸老相欢陶圣治,两宫遥祝与天长。

谪仙才调今谁是,肯解金龟燕夕阳。

7,

《客北平闻行人之语感而成诗(四首)》

年代: 明 作者: 宋讷

虎将朱旗直指燕,燕山王气便萧然。

轻如晋武平吴日,远似唐皇幸蜀年。

朝市夜沉三辅月,禁闱寒断六宫烟。

延春阁上秋风早,散作哀音泣播迁。

将士城门解甲初,不知相府已收图。

霓裳宫女吴船载,胡服朝臣汉驿趋。

甲第松筠几家在,名园花草一时无。

行人千步廊前过,犹指宫墙说大都。

相臣无策奏岩廊,倾国倾城总祸殃。

同辇谁辞婕妤诏,后庭多学丽华妆。

出墙御柳先零雨,入塞宫花半谢霜。

毕竟玉颜成底事,空遗残粉污椒房。

几回人起乱中华,僣赏轻颁将相麻。

示俭岩宸空植草,助娇上苑浪移花。

当年翠辇三山路,此日毡车万里沙。

自古国亡缘女祸,天魔直舞到天涯。

5汉服古风诗歌散文

我找的是描写汉服的古诗词,不知道可不可以秦宫诗 唐 李贺 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

楼头曲宴仙人语, 帐底吹笙香雾浓。人间酒暖春茫茫,花枝入帘白日长。

飞窗复道传筹饮,十夜铜盘腻烛黄。秃衿小袖调鹦鹉, 紫绣麻踏哮虎。

斫桂烧金待晓筵,白鹿青苏夜半煮。 桐英永巷骑新马,内屋深屏生色画。

开门烂用水衡钱。 这是李贺写汉代美少年秦宫的诗古代描写男子服饰的诗好象不多见。

和贾至散人早朝大明宫作 唐 王维 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本诗足见唐天子的服饰之华美以及大唐的气势。

陌 上 桑 汉乐府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 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鞒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这还有什么说的呢,相信这首诗大家都耳熟能详了。

丽 人 行 唐 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为荷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际稳称身。

诗圣描写杨氏姐妹游曲江池作。虽含义多讽,但我们仍能看出唐代贵族的服饰是何等豪华。

永遇乐 宋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三五:指元宵节。

铺翠冠儿:饰有翠羽的女式帽子。 捻金雪柳:元宵节女子头上的装饰。

簇带:妆扮之意。 这首能看出宋代元宵风俗还有当时人们穿着的情况。

欧阳修-诉衷情·清晨帘幕卷轻霜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

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 这首词写歌女思念她的恋人注意那个"梅妆" 梅妆: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作梅花妆,即在眉宇间画一朵梅花作为妆饰。

辛弃疾-汉宫春·立春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馀寒。

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

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 这首词用立春日特有物景和风俗,抒发时不待我的感慨,并通过象征隐喻,寄托故国之思。

春幡:古代立春那天女子剪彩纸为燕形戴在头上,以示迎春,叫春幡。 堆盘:古时立春日做五辛盘,用黄柑酿酒,称作洞庭春色。

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 此词写别后故地重游,引起对恋人的无限怀念。 两重心字罗衣:沈雄《古今词话》谓为衣领屈曲如心字。

国风·邶风·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裹。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 衣:外衣 裹:内衣 絺(吃):细葛布 绤(系):粗葛布 国风·鄘风·君子偕老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

象服是宜。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玼兮玼兮,其之翟也。

鬒发如云,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

扬且之晳也。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瑳兮瑳兮,其之展也,蒙彼绉絺,是绁袢也。

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 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6描写女性静态美的句子,或者描写穿汉服女子得句子(20字以内)

1千秋无绝色!悦目是佳人!倾国倾城貌!惊为天下人!

2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3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4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

5眉梢眼角藏秀气,声音笑貌露温柔

6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7美人既醉,朱颜酡些

8冰肌自是生来瘦,那更分飞后

9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10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11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12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13届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

14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扶柳

15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16袅娜少女羞,岁月无忧愁

17芳容丽质更妖娆,秋水精神瑞雪标

18珠缨旋转星宿摇,花蔓抖擞龙蛇动

19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0花心定有何人捻,晕晕如娇靥

21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22脉脉眼中波,盈盈花盛处

23巧笑倩兮,美目盼兮24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25君还知道相思苦,怎忍抛奴去

26不辞迢递过关山,只恐别郎容易、见郎难

27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香。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

7跪求介绍汉服关于汉服及其发展史的古人的名著

“汉服”一词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书》:“后数来朝贺,乐汉衣服制度。”

这里的“汉” 是指汉朝的服装礼仪制度,即《周礼》《仪礼》《礼记》里的冠服体系,因为汉朝的礼仪制度由汉高祖的太常叔孙通依据夏商周三代礼仪制度所制定。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成为儒家神道设教的一部分。

“乗殷之辂,服周之冕”是儒家治国思想的要义。因此后来各个华夏朝代均宗周法汉以继承汉衣冠为国家大事,于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舆服志。

汉人对汉衣冠的认同也成为了民族意识的一部分。

汉服市场规模出现快速增长,在这一类服饰中蕴藏着的中华的传统文化:

1、汉服在网络媒体发达后,是有着很快的发展和传播的,汉服文化也是渗透到了我们的生活中;

2、汉服文化其实其中蕴含的也就是中华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因为汉服的设计就是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设计;

3、汉服是一个代言词,汉服指的并不就只是汉朝人们穿的衣服,汉服指的就是中国古代的各种服饰。

在中国的街头,我们可以看到有人穿着汉服在街上行走,这是一种新兴的文化,叫做“汉服文化”,这也成为了一种复古的潮流,而汉服文化也是基于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的,这对于中华民俗文化的传播是有着好处的。

一、网络媒体的兴起带动了汉服文化

在网络科技还没有这么发达的时候,也是有人喜欢汉服,也有人去穿汉服的。汉服文化是一直存在的,但是在那时候,汉服文化没有一个平台去传播去感染别人。汉服文化是一个小众群体开始的,所以没有网络的帮助,汉服文化也很难发展起来。在网络快速发展之后,喜欢汉服的朋友也多了很多去展示自己喜爱的汉服文化的平台。这就让汉服文化很快的传播了起来,也影响了很多人去接受和喜欢上这样的文化,这也就是街上能看到不少穿汉服出街的原因了。

二、汉服是个代言词而不是名词

汉服并不是指的是汉朝的服装,汉服的含义是非常的广泛的,汉服所指的,也就是中国古代的传统服装。那为什么要叫做汉服呢?汉朝是对于我们国家和民族历史有着很大影响的,而汉族中和有着汉这样的一个字,所以用汉服这样的一个词来代指我们中华民族的特色服装。

三、汉服让更多人了解文化

汉服的作用,可不仅仅是穿在身上好看,也不只是一种潮流。汉服的真正意义,代表的是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汉服也让这些喜欢汉服的朋友,去更深层的了解到中国的文化传统,并且得到了亲身体会。

四、结语

汉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也蕴含着中国人的智慧,希望能够得到更多人的了解。

1赞美汉服女子美的诗句

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垂泪对宫娥。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云一涡,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诗经。卫风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洛神赋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lù)波。

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

明眸善睐,靥(yè)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奇服旷世,骨象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

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

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

左倚采旄(máo),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tuān)濑之玄芝。

《延祥寺手植竹有甘露 其一》作者: 朱翌 圣主尊贤方侧席,此君凝露美如饴。形容盛德书生事,请对佳祥著好诗。

详情《淳熙十五年上高宗徽号三首 上徽号用《显安》》。

作者: 郊庙朝会歌辞 中兴之烈,高掩商宗。揖逊之美,放勋比隆。

字十有六,拟诸形容。威灵在天,裕后无穷。

《次韵酬向县丞》作者: 王庭珪 平昔君家瀛阁老,少日结交名誉早。

眼中忽失如此人,尚喜诸郎美风调。前年寄书识英妙,经歳初酬君勿诮。

后会相逢应可期,顾我形容未枯槁。

《窑前小酌和外舅韵》作者: 刘学箕 五马旌旗去路长,笋舆穿翠度羊肠。霜馀绿橘浆尤美,秋晚黄花气倍香。

胜景形容诗入咏,羁情排遣酒传觞。风流太傅何须诧,独载东山窈窕娘。

《拂菻天马图》作者: 牟巘 赤手谢衔辔,踏蹴翻九衢。

健哉此女子,果胜大丈夫。

《辟司徒妻》作者: 林同 君父今安在,谆谆免矣乎。可怜齐女子,不问辟司徒。

《颂古六首 其一》作者: 释士珪 不假文殊神通,休要罔明弹指。

尔时灵山会中,女子从定而起。

2体现汉服之美的诗句

唐 李贺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

楼头曲宴仙人语,帐底吹笙香雾浓。人间酒暖春茫茫,花枝入帘白日长。

飞窗复道传筹饮,十夜铜盘腻烛黄。秃衿小袖调鹦鹉,紫绣麻踏哮虎。

斫桂烧金待晓筵,白鹿青苏夜半煮。桐英永巷骑新马,内屋深屏生色画。

开门烂用水衡钱。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

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我愿重回汉唐,再谱盛世华章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这首就很简单了,就是说南方有一位美女,容貌犹如桃李般夺人眼球。首先,这样的诗句足以形容在汉服衬托下的美。

其次,简单的诗句意味着大众都能够接受,明白其中的信息。然后就是《洛神赋》里面的名句了。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时隐时现的样子,像淡淡的一层流云遮盖着月亮。

浮现飘动的时候,像是流动的风儿带着雪打旋儿。这就是曹植笔下,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女。

也是非常适合与汉服相配的。如果是男生,那么可以配很多书生意气的诗词。

遥想公瑾当年,雄姿英发,羽扇纶巾。配一手羽扇,你就是当代周瑜,街上最靓的仔。

如果想突出个性,又像表现自信。那可以化用杜甫的《饮中八仙歌》。

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酒杯一举,抬头傲视苍穹,天下再没有这般的美男子了。

其实可以跳出写人物和服饰的思维。既然是汉服,那么凸显个人性格,又符合传统文化的诗句都是可以的。

配一些雄心壮志的诗句自然是可以的。当然,这都是需要根据汉服颜色、图纹和款式的区别去配诗的。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样的诗词还有很多,都是可以根据个人心境去配的。

既然是诗词,那必定绕不开爱情。古诗词中的爱情佳句,也是汉服的绝妙配词。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3有关描写汉服的诗句

名称由来 从三皇五帝到明朝这一段时期汉民族所穿的服装,被称为汉服。

汉服是汉民族传承千年的传统民族服装,是最能体现汉族特色的服装,每个民族都有属于特色的民族服装,汉服体现了汉族的民族特色。从三皇五帝到明代的几千年时间里,汉民族凭借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汉服文化,发展形成了具有汉民族自己独特特色的服装体系——汉服体系。

博大精深、体系完备、悠久美丽的汉服,是中国不可多得的一大财富,是非常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引以为自豪的。 客观上的汉族人某些历史阶段的民族服装例如汉化旗装/旗袍/马褂等绝对不可以被称作“汉服”,因为它们与真正的汉服没有正常的演变衔接过程。

基本特点 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绳带系结,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

汉服有礼服和常服之分。从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襦裙”制(襦,即短衣)等类型。

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下穿长裤。

配饰头饰是汉族服饰的重要部分之一。古代汉族男女成年之后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上,以笄固定。

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样。女子发髻也可梳成各种式样,并在发髻上佩带珠花、步摇等各种饰物。

鬓发两侧饰博鬓,也有戴帷帽、盖头的。 男装的式 “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传下来的大襟右衽交领宽袍大袖博衣大带那种(秦汉服饰为代表),延续了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蒙元、明,并影响了日本,朝鲜等国。

日本和服最常见的式样便是如此。 自隋唐开始盛行的圆领衫(唐太宗李世民所穿)延续了唐、五代、宋、蒙元、明,并影响了日本,朝鲜等国。

宋太祖,明太祖所穿均是这个类型服饰。至今日本天皇出席某些场合穿的服饰就是这种汉服的变种。

女装式样相对稍多些,但基本式样大体也只有两种: 大襟右衽交领这种(同样以秦汉服饰为代表)。 隋唐兴起的大襟低胸这种,同秦汉深衣不同的是服饰分为上衣下裳,不再像深衣那样衣裳连在一起。

这两种女服式样对宋明时期以及日本朝鲜的民族服饰(女服)影响非常大。隋唐时期汉族妇女也穿过窄袖紧身翻领的胡服,但那些胡服基本是作为流行服饰来穿的(或者说是出于猎奇心理),并不是汉族传统民族服饰。

宋明时期汉族妇女也穿过一些别的式样,但影响并不广。 大家看到了秦汉唐宋明服饰某些地方有些不同,但主体部分相同。

西汉的深衣和明朝的汉服基本式样是相同的,只是在细枝末节上不同。共性是大襟右衽交领宽袍大袖博衣裹带。

其实象大襟右衽交领宽袍大袖博衣裹带那种汉服在唐朝时期汉人依然在穿,不过在以长安为中心的北方以圆领为主,而在吴越地区则两者兼顾,宋明类似。日本和服就是在飞鸟奈良时期(中国唐朝时期)引进汉人服饰发展成为今天的日本和服。

汉族服饰的风格是怎样的呢?如果我们把汉族同欧洲民族相比的话,我们会发觉二者在许多方面都呈现明显的不同。汉族服饰几千年来的总体风格是以清淡平易为主。

汉族古代的袍服最能体现这一风格,这种袍服的主要特点是宽袍大袖,褒衣博带,形制虽然简单,但一穿到人身上便各人各一样,神采殊异,可塑性很强。我们现在虽然不能见到这种服装的千姿百态的原型,但我们还是可以从汉代的帛画和魏晋隋唐遗留下的一些人物画中窥其神貌之一二——形制简单的汉装大衣附着在不同体态的人物身上顿时具有了一种鲜活的生命力,线条柔美流畅,令人浮想联翩。

朴素平易的装束反而给他们增添了一种天然的风韵。袍服充分体现了汉民族柔静安逸和娴雅超脱、泰然自若的民族性格,以及平淡自然、含蓄委婉、典雅清新的审美情趣 古汉服的鞋也是很讲究的,在传统绘画和戏曲中体现出,其汉服即五代晋之遗制也”。

元代修《辽史》时,甚至专门为汉服开辟了一个“汉服”条。 了民族融合。

此后仅经过数十年时间,中原的鲜卑等各少数民族就基本上和汉族人民融为一体了。

4描写汉服的诗句

《秦宫诗》

唐李贺

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

楼头曲宴仙人语,帐底吹笙香雾浓。

人间酒暖春茫茫,花枝入帘白日长。

飞窗复道传筹饮,十夜铜盘腻烛黄。

秃衿小袖调鹦鹉,紫绣麻霞踏哮虎。

斫桂烧金待晓筵,白鹿青苏夜半煮。

桐英永巷骑新马,内屋深屏生色画。

开门烂用水衡钱,巻起黄河向身泻。

皇天厄运犹曽裂,秦宫一生花底活。

鸾箆夺得不还人,醉睡氍毹满堂月。

《和贾至散人早朝大明宫作》

唐王维

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陌上桑》

汉乐府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鞒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5描写穿汉服女子漂亮的句子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在中国的北方 有个姿色非常出众的女人并且还没有嫁人,回眸一次全城的人都为她的美貌倾倒 再回眸全国的人都为她的绝色而惊叹。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这几句诗出自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三回《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是宝玉对她的第一印象。眉尖若蹙,有如一缕轻烟;两眼含情,略带喜悦而又略带幽怨。

这两句遣字造句新颖别致,淡淡两笔即将黛玉面貌的超凡脱俗和性格的多愁多情勾勒而出。眉似远山不描而黛,唇若涂砂不点而朱形容女孩长得天生丽质,眉不需要描画就是黑的,像远处的山一样。

嘴唇像涂了朱砂,但是没有点涂,唇色就是朱砂的红色。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芙蓉从清水中长出 清新明丽 美在天然 没有任何刻意的雕琢装饰 形容人或事物的天生丽质 没有修饰 清新自然。

轻罗小扇白兰花,纤腰玉带舞天纱轻罗小扇就像一朵优雅的白兰花,他的纤腰上裹着用玉装饰的锦带舞动着来自天上的轻纱。双眸剪秋水,十指拨春葱这是写弹筝女子之美妙。

弹筝时,目光要在左手右手十指之间,几十根琴弦之间快速移动,剪秋水是形容其目光明亮迅捷,如快刀可断秋水。春葱剥开后,既嫩且白,作者形容弹筝女的手指如才剥的春葱。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芙蓉花也不及盛妆的美人好看,水殿和风吹来,珠翠香气四溢。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西宫秋怨》。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意思是翩然若惊飞的鸿雁,婉约若游动的蛟龙。出自《洛神赋》,是中国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创作的辞赋名篇。

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扶柳娴诤时常含羞垂首,好像花儿映照水面;走起路来,腰肢轻摆,袅袅娜娜犹如微风拂柳。

6形容汉服美的古风句子

1春日闹,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少年,足风流。

2远赴人间惊鸿宴,一睹人间盛世颜。3剑未佩妥,出门已是江湖;酒尚余温,入口不识乾坤;愿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4草庐为家,明月入篱笆。清泉煮茶,闲话桑麻。

溪边摘芦花,柳下喜春芽。5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6结发与君知,相要与君老。

7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在其板屋,乱我心曲。

8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9一样花开一千年,独看沧海化桑田 一笑望穿一千年,几回知君到人间10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11不动声色饮茶,踏碎这一场盛世繁花12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13花入泥,我入戏,如你如棋,情愿我入局14青丝蘸白雪,来路生云烟。15小生不才,未得姑娘青睐,扰姑娘良久,姑娘莫怪,至此所有爱慕之意,止于唇齿,溺于年华,今生就此别过。

16心微动奈何情己远,物也非,人也非,事事非,往日不可追17相忘谁先忘,倾国是故国。泠泠不肯弹,蹁跹影惊鸿。

18凤冠珠花,霞帔红袍,自此与君结发,共渡此生。19船泊湘风晚,花谢烟雨迟。

7描写女性静态美的句子,或者描写穿汉服女子得句子(20字以内)

1千秋无绝色!悦目是佳人!倾国倾城貌!惊为天下人!

2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3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4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

5眉梢眼角藏秀气,声音笑貌露温柔

6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7美人既醉,朱颜酡些

8冰肌自是生来瘦,那更分飞后

9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10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11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12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13届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

14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扶柳

15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16袅娜少女羞,岁月无忧愁

17芳容丽质更妖娆,秋水精神瑞雪标

18珠缨旋转星宿摇,花蔓抖擞龙蛇动

19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0花心定有何人捻,晕晕如娇靥

21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22脉脉眼中波,盈盈花盛处

23巧笑倩兮,美目盼兮24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25君还知道相思苦,怎忍抛奴去

26不辞迢递过关山,只恐别郎容易、见郎难

27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香。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

8有关汉服的诗句

中国是个诗的国度,我们的祖先曾经留下大量与汉服冠裳有关的诗句,读这些诗句能够陶冶情操,开阔视野,最重要的是能够看到真实的汉服是这般的绚丽华美、繁复多端。

《秦宫诗》 唐李贺 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 楼头曲宴仙人语,帐底吹笙香雾浓。

人间酒暖春茫茫,花枝入帘白日长。 飞窗复道传筹饮,十夜铜盘腻烛黄。

秃衿小袖调鹦鹉,紫绣麻霞踏哮虎。 斫桂烧金待晓筵,白鹿青苏夜半煮。

桐英永巷骑新马,内屋深屏生色画。 开门烂用水衡钱,巻起黄河向身泻。

皇天厄运犹曽裂,秦宫一生花底活。 鸾箆夺得不还人,醉睡氍毹满堂月。

这是李贺写汉代美少年秦宫的诗,古代描写男子汉服的诗好象不多见。 《和贾至散人早朝大明宫作》 唐王维 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本诗足见唐天子的服饰之华美以及大唐的气势。 《陌上桑》 汉乐府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鞒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9关于形容古代女子衣着很美的诗句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为荷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际稳称身。——杜甫《丽人行》

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长裙连理带,广袖合欢襦。

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

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汉乐府《羽林郎》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汉乐府《孔雀东南飞》

10形容古装美女的诗句

关于古装美人的诗句汇总如下1、谁向若耶溪上,倩美人西去,麋鹿姑苏。

——辛弃疾《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2、星冠霞帔,住在蕊珠宫里,佩玎珰。——牛峤《女冠子·星冠霞帔》3、愿妾身为红菡萏。

——欧阳修《渔家傲·近日门前溪水涨》4、秦女含颦向烟月,愁红带露空迢迢。——温庭筠《惜春词》5、佳人相对泣,泪下罗衣湿。

——李师中《菩萨蛮·子规啼破城楼月》6、愿为东南枝,低举拂罗衣。——李白《咏邻女东窗海石榴》7、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

——李白《咏邻女东窗海石榴》8、潭潭大度如卧虎,边头耕桑长儿女。——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9、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10、河汉女,巧云鬟。——吴文英《诉衷情·七夕》11、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

——萧衍《东飞伯劳歌》12、竹疏斋殿迥,松密醮坛阴。——鹿虔扆《女冠子·凤楼琪树》13、晓帷初卷冷烟浓,翠匀粉黛好仪容,思娇慵。

——顾敻《虞美人·触帘风送景阳钟》14、笑十三杨柳女儿腰,东风舞。——岳珂《满江红·小院深深》15、朝云乱人目,帝女湘川宿。

——吴均《登二妃庙》16、阿香秋梦起娇啼,玉女传幽素。——吴文英《烛影摇红·越上霖雨应祷》17、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鬟相亚。

——柳永《二郎神·炎光谢》18、水上游人沙上女,回顾,笑指芭蕉林里住。——欧阳炯《南乡子·画舸停桡》19、芙蓉老秋霜,团扇羞网尘。

——李白《中山孺子妾歌》20、美人金梯出,素手自提筐。——常建《春词二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24142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4
下一篇2023-07-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