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雉(前241年-前180年8月18日),字娥姁,通称吕后,或称汉高后、吕太后等等。单父(今山东单县)人。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前202年-前195年在位),高祖死后,被尊为皇太后(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同时吕雉也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皇帝制度之后,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被司马迁列入记录皇帝政事的本纪,后来班固作汉书仍然沿用。她开汉代外戚专权的先河。
吕雉统治期间实行黄老之术与民休息的政策,废除挟书律,下令鼓励民间藏书、献书,恢复旧典。为后来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司马迁在《史记·吕后本纪》中对她的评价是"政不出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给予吕后施政极大的肯定。
吕雉 - 汉高祖后
汉高祖的皇后吕雉。单父(山东单县)人。早年其父为避仇迁居沛县,在一次宴会上欣赏刘邦非凡的气度,把女儿许配给他。公元前205年,刘邦为项羽所败,吕雉和刘邦的父母被俘,做了两年的人质,前203年秋,吕雉归汉后,留守关中。刘邦称帝后,吕雉被立为皇后,子刘盈为太子。
吕后为人有谋略,汉初,吕后助刘邦杀韩信,彭越等异姓王,消灭分裂势力巩固统一的局面。前195年,刘邦死,惠帝立,尊吕后为皇太后,惠帝仁弱,实际由吕后掌政,前188年,惠帝崩,立少帝,临朝称制八年,少帝因其生母为吕后所杀,有怨言。吕后逐杀少帝,立常山王刘义为帝。『号令一出太后』,吕后先后掌权达十六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大女性统治者(吕后,武则天,慈禧太后)的第一个。
吕后当政内,创自刘邦的休养生息的黄老政治进一步得到推行。刘邦临终前,吕后问刘邦身后的安排。她问萧何相国后谁可继任,刘邦嘱曹参可继任;曹参后有王陵,陈平,但不能独任;周勃忠诚老实,文化不高,刘家天下如有危机,安刘氏天下的必是周勃,可任太尉。吕后虽实际掌握大权,但她是遵守刘邦临终前所作的重要人士安排遗嘱的,相继重用萧何,曹参,王陵,陈平,周勃等开国功臣。而这些大臣们都以无为而治,从民之欲,从不劳民。在经济上,实行轻赋税。对工商实行自由政策。在吕后统治时期,不论政治,法制,经济和思想文化各个领域,均全面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吕后有政治家的风度,匈奴冒顿单于乘刘邦之死,下书羞辱吕后,说:「你死了丈夫,我死了妻子,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吕后采纳季布的主张,压住怒火,平心静气复书说:「我已年老弃衰,发齿也堕落了,步行也不方便。」然后赠与车马,婉言谢绝,终于化干戈为玉帛,匈奴自愧失礼,遣使向汉朝认错。
吕后晚年,因没有子孙,怕高祖的子孙欺凌吕氏,故大封外戚诸吕为侯。前180年,吕后崩,终年六十二,与汉高祖合葬长陵。诸吕欲为乱,周勃、陈平等诛平。
中国古代的史学家,对历史的评价都是逃不出儒家思想的框框套套,两千年来,儒家思想成为评价历史功过的一把铁尺。我们有幸生活在思想活跃的年代,使我们对历史能从一个新的角度去分析、探讨。我觉得评论历史人物时候,不应在遵从以前的看法,应该从此历史人物对当时和以后的影响来评论,所谓「民为天,社稷次之、君轻」。只要他对百姓好,把当时的国家治理得好,那怕他是女人还是外国人。人民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私人生活是次要的。
历史上对吕雉的评价毁誉参半。但无论如何,在我们的年代,看到的是她在当时为她的子民所作出的成绩为定论的。所以仅在这一方面,对她的评价应该是正面的。
提到匈奴,很多人都会想到一群勇猛的游牧民族,他们勇猛无敌,骑着战马多次侵犯中原。由于影视剧的影响,许多人对匈奴有片面错误的印象,认为匈奴是一个只知道厮杀的民族,他们打仗没有任何战术,而且武器装备非常落后,我想说,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估计早就被中原王朝灭掉了。
匈奴最强盛的时期,要数匈奴冒顿单于所统治的时期。那个时候的匈奴,地盘非常广阔,从长城以北直到贝加尔湖,新疆、中亚一带也在他们的统治下,至于甘肃,河套地区以及内蒙,更是匈奴人的根本地区。
除了地盘广阔,他们还非常猖狂,在汉文帝刚刚继位的时候,匈奴就率军破关直逼长安,但此次前来并不是占领,而且来“祝贺”,在此期间烧杀抢虐,汉国的步兵根本追杀不及。
后来,冒顿单于还写信给汉文帝,蔑视汉文帝,汉文帝顿时火冒三丈,想立马出兵北伐,但是想到刘邦的遭遇,最终还是选择和亲。因为汉文帝没有一点办法,只能选择妥协。
匈奴固然强大,那冒顿单于向吕后求婚是为何呢?
其实,这跟匈奴的习俗有关系,白登之围后,匈奴跟刘邦签订条约:
第一、双方以长城为界,彼此不得闯入对方领土;第二、汉朝定期与匈奴和亲;第三、汉朝每年赠送大量礼品,以换取匈奴不再侵扰边界;第四、汉朝与匈奴约为兄弟;第五、双方进行通关互市。
合约里的和亲、约为兄弟,是冒顿向吕后求婚的原因。因为冒顿在白登之围中已经与刘邦结为兄弟,所以兄长去世后,依照习俗向嫂子求婚是正常的事情。
大概在公元前210年左右,因为吕后的生卒年为公元前241-180年,刘邦出生于公元前256年,两者年龄相差应记为15岁。
资料来看,吕雉是正常出阁,那时不会超过二十岁,不小于16岁。由于吕雉生于前241年,二人结婚应当是在前225年—前221年之间。
史无明载刘邦吕雉何年结婚,刘邦出生于公元前256年,吕雉出生于公元前241年,女子一般十五出嫁,吕雉出嫁应当不小于十五岁不大于20岁。故与刘邦结婚应该大约在公元前225--220年期间。
吕后是中国古代 历史 上最伟大的女政治家,他的丈夫是汉高祖刘邦,而促成这段婚姻的则是吕后的父亲——吕公,是他的坚持,造就了中国 历史 上最强大的一对夫妻。
此时的刘邦还不是汉高祖,只是一个泗水亭长刘季,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未婚男子,不出意外的话,他一生都娶妻无望,而且刘季的名声很丑。反观吕后,年龄不满二十,妙龄少女一枚,家庭富裕有地位,是一位真正的白富美。她嫁给刘邦时,除了吕公以外,所有人都觉得刘邦配不上吕后。但是吕公是铁了心的要把吕雉嫁给刘邦,谁劝都不管用。
而且,吕公和刘邦仅仅一面之缘,当天晚上,就向刘邦提出嫁女的要求,是什么让吕后对刘邦爱不释手,生怕错过了这个机会的呢?
吕公是山东单父县人,是当地德高望重的乡绅。但是由于得罪了人,不得已背井离乡,千里迢迢去投奔好朋友。
这个好朋友就是沛县县令,老友长期不见,沛县县令非常热情的接待了吕公一家,其衣食住行都安排妥当,吕公一家人就暂时在县令家里住下了。没过多久,吕公觉得沛县是一个安家落户的好地方,便正式迁居于此。
吕雉之父
为了庆祝乔迁之喜,吕公举办了盛大的宴会。因为吕公与县令的特殊关系,这场宴会便成了沛县的一场盛事。沛县的乡绅,公务员纷纷参加,生恐怠慢了 县令大人 的贵客。
当然,宴会可不是免费的,参加需要交钱。由于宾客众多,吕公便拜托萧何帮助排座次,主持宴会大小事宜。萧何设下规则:“交钱一千钱的,为贵客,在堂上坐,一千钱一下的,便委屈其在堂下坐。”
这种沛县的大事自然瞒不过沛县的混世魔王——刘季,他也大摇大摆的来参加这次宴会,虽然他一个子都没有。
刘季在沛县是出了了名的混吃混喝,游手好闲,沛县人没有几家没被他蹭过饭,但这次可是县令的贵客,身份与寻常人家可不同沛县人对此的感受——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因为萧何定下的规则,进宴会得交钱,而刘邦这个人长年负债在身,身无长物。所以很多人都等着看他的笑话。但刘邦不紧不慢,大声喊道:“ 泗水亭长刘季,贺钱万 。”
汉初三杰萧何
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秦朝的县令的俸禄一年也就几千钱,而他一个亭长,俸禄最多上千,相当于刘邦十年的工资。刘邦敢说出此话,可谓惊世骇俗。
刘邦的此话一出,犹如一道晴天霹雳,一下子震惊了整个宴会,虽然沛县的所有人都知道刘季在撒谎。吕公哪种老谋深算的人恐怕也知道,人的地位是财富相对应的,万钱,就是沛县县令都拿不出来。这无疑是一个可以被轻易识破的谎言。
但吕公听到这句话后的表现也很奇怪《史记》记载:“ 吕公大惊,起,迎之门”。 这是迎接非常高贵的客人才有的礼节。此时的他非常好奇,是什么样的人能如此胆大妄为呢?不看不知道,一见吓一跳。吕公有一个特别的爱好,特别爱相面,并且对此深信不疑。他一见刘邦的面相,极好。当即恭敬的把刘邦迎上堂去。
同时,萧何还提醒吕公: “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 。他在进一步提醒吕公,刘邦是在吹牛。但吕公毫不介意,这些他都知道,他只是对刘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进一步了解这个人。
但是更让他想不到的还在后头,他把刘季请进去,刘季在宴会上的表现更是让他大吃一惊,刘季做什么了呢?史书记载: “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 他二话不说,就挑了宴会最好位置坐下,因为他自认为:“我交的钱最多,我就该坐最好的位置。”虽然他一个子都没给,他已经达到了撒谎的最高境界——自欺欺人,我相信我说的就是真的,以假乱真,假就是真。说了谎他脸不红,心不跳,还就真以为自己就真的给了万钱,心安理得的享受着最尊贵的待遇,这脸皮的厚度令人汗颜。
不但如此,他不已撒谎为耻,还在宴会上,将沛县大大小小的官员戏弄个遍,他认为:他一个混吃混喝的人要远比这些人有才,他从心底里就瞧不起参加宴会的这些人溜须拍马的庸人。刘邦真的很狂的。
大言不惭,说的就是刘邦吧!
而这一切都被吕公收入眼底,对此,他不但没有反感,还让他对刘邦越看越喜欢。他看中了刘邦,便使眼色给刘邦,刘邦虽然不知道吕公到底是什么意思,但有一点他可以确定,这位县令的贵客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在宴会结束后留了下来。
吕公对刘邦说“ 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原季自爱,臣有息女,原为季箕帚妾。 ”(原通愿)
这句话非常有意思,首先,德高望重吕公称自己为臣,无论何时,这都是低位者对高位者的谦称,意味着他是以下位者对上位子说话的态度和刘邦对话的。言辞极度谦卑,完全不符合两人的身份,这足可见吕公对刘邦有多尊重。同时还表达了两个意思,一是刘邦面相好,是大富大贵之相。二是表达自己愿意嫁女于刘邦,这个女儿就是吕后。
刘邦白吃白喝还捡了一个老婆,对于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自然不会拒绝。
感觉就是在送卖不掉的商品一样,但吕后真的是没人要吗?很明显不是,前面就说了,吕后是个正宗的白富美,是个待字闺中的妙龄少女 更是吕公的掌上明珠,疼得不得了。
吕媪
从吕公父亲的对话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吕后的妈妈是第一时间跳出反对的:“ 酒罢,吕媪怒吕公曰:“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 ”这句话含义丰富,一,吕媪反对这门婚事,对吕公做法非常不满。二,吕公夫妻非常看中吕后,是真正的掌上明珠。三,吕公认为,只有贵人才配娶自己的女人,也就直接证明,吕公认为,刘邦就是她女人的贵人。四,吕后绝对不是嫁不出去,相反,还非常受欢迎,他的好朋友沛县县令就曾求婚于吕公,却被拒绝,即吕公认为沛县县令没有这个资格。(沛县县令,相当于现在的市委书记。是刘邦的老板)同时也证明吕公的眼界极高。
相由心生,古人认为一个人的命运可以通过面部表现出来。(有一点可以肯定,长得帅天上就比长得丑的人俱有优势。)而吕公恰恰是相面高手,并且对此深信不疑。刘邦相貌,除去神迹,即:“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 。”隆准即 鼻梁提拔 ,龙颜即指刘邦的额头突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天庭饱满 ,美须髯即指刘邦 胡子很好看 。在我们看来,刘邦是一个帅气的中年大叔,而古人认为,这是大富大贵之像。这是原因之一。
刘季
相面毕竟虚无缥缈,仅仅以此就嫁女,未免过于草率。吕公如此珍视吕后,肯定是经过慎重考虑的。让他坚持的嫁女更多的是他从刘邦身上看到的闪光点。
刘邦一个子就没有,就敢在县令的贵客吕公这里撒谎说:贺万钱,并混吃混喝。撒下弥天大谎,撒谎是需要胆识的,没胆识的人说出谎言后马上就心虚了,谎言不攻自破。
而刘邦撒下弥天大谎后,不但没有任何心虚表现,还心安理得,不仅如此,他后来的坐首坐,羞辱众宾。更进一步说明撒谎对于刘邦来说,已经是本能了。说得不好听就是脸皮厚。说得好听一点就是有胆识和强大的心理素质,这是成为一位优秀政治家的重要资本。吕公也恰恰看中了这一点。
刘邦在吕公这里的种种做法,有种作秀的味道,身为一位政治家,非常需要包装自己,为自己贴上让人过目不忘的标签。刘邦的行为就是作秀,他这样做后,别的不说,沛县人谁不知道刘邦的大名,他直接就收获了名声,虽然是恶名,但那今天的话说“黑红也是红,网上被人骂的,被人夸的,本质上没什么区别,他们都可以吸引你的眼球,而这些是可以直接转化为金钱的。”刘邦以此虽然有人骂,但是难道就没人佩服他吗?肯定有,这就收获了威望,这些,都为他日后成为沛公打好了基础,沛县谁名气最大,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刘季。这也是为什么会推举他做沛县起义军的首领。不是他运气好,他早就为以后做准备了。吕公对这点也是洞若观火。
樊哙,屠狗人,刘邦的妹夫。
还有一点,就是识人,刘邦在沛县的好朋友我们就不用说了,基本上个个是万里挑一的人杰,而刘邦在沛县侮辱的人看不起的人,基本没啥出息。在宴席上,他与萧何友好的关系就可以看出。他为什么来吕公家混吃混喝,为什么没钱却敢说自己贺钱万,因为萧何是宴会负责人,萧何肯定会关照他。而对其来客,刘邦嘴里就没什么好话了。
吕公老谋深算,久经世故。识人的本事是不下于刘邦的,沛县哪些宾客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来,他都一清二楚。他也知道其中除了萧何,其他的都没啥本事。而识人是做人做事极其重要的一个素质,更是优秀政治家必须的本领。刘邦很明显具备这一点。
面相好又有才,吕公怎能不爱。他认为刘邦是个好苗子,虽然现在是粗糙了点,但经过雕琢,必成大器,因此才如此爱不释手。急着做他的老丈人。
吕公是对的, 历史 已经证明了。
刘邦年近五十才起义,七年定天下,建立国祚200多年的西汉,在位期间,仍不失为一位好皇帝,吕后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垂帘听政加上临朝称制直接统治汉帝国十余年,两夫妻共定天下,再造中华,这是无法否定的事实。
刘邦并非善人,但 历史 和人民选择了他,对于老百姓来说,刘邦就是救星,给他们过日子的希望。事物有两面性,有时候我们认为的缺点只不过是换了一种说法的优点。
一家之言,如有错误或不当之处欢迎指正,不胜感激。对于吕公的行为,各位怎么看?
长久以来,吕雉给人的印象,大概就是一个阴险歹毒,手段极其残忍的人,毕竟能够对戚夫人做出那样令人不寒而栗的事情,说不残忍恐怕也没有人会信吧不过戚夫人毕竟是自己惹怒吕雉在先,又为什么要责怪吕雉呢而且在刘邦死后,吕雉还遇到过另一件事,就是匈奴单于向自己“求婚”,那么这位“歹毒”的太后吕雉,又是如何回答的呢
公元前195年,刘邦逝世,匈奴冒顿单于竟然向皇太后吕雉求婚,致书汉朝政府:“孤偾之君,生于沮泽之中,长于平野牛马之域,数至边境,愿游中国。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
翻译:我这个孤独无依的国王,生在荒山草泽之中,长在平野放牧牛羊的地方,多次到过边境,想到中国去玩一玩。如今我一个人住着,你也是一个人守寡,我们两个国君都寂寞得很,没有什么可以使自己娱乐。现在,我想用我身上有的东西,从你身上换来我所没有的。这不是两全其美的事吗,你看怎样呢
吕后收到这份外交文书,大怒,召集群臣商讨国策,想杀掉送国书的使者,并且发兵攻打匈奴。
樊哙说:“臣愿得十万兵,横行匈奴。”
于是吕后问季布,怎么办
季布说:樊哙说出这样的话,应该斩首。平城之围(公元前200年),汉军三十二万士兵被围困在平城,樊哙是上将军,却不能解围,歌谣说:“平城之下亦诚苦,七日不食,不能彀弩”,现在还有人在唱这样的歌,樊哙竟然说自己能率领10万军队横行匈奴,简直就是狂妄自大。夷狄就是禽兽,他说好话给我们听,我们也不要喜悦,他说脏话骂我们,我们也不要动怒。
吕后说:“善!”
于是命令大谒者(相当于现在的外交特使)张泽回了一份国书,说:“单于不忘弊邑,赐之以书,弊邑恐惧。退而自图,年老气衰,发齿堕落,行步失度,单于过听,不足以自污。弊邑无罪,宜在见赦。窃有御车二乘,马二驷,以奉常驾。”
吕后在这份国书中说自己已经年老色衰了,走不动了,不足以侍奉单于,现在只能送你“御车二乘,马二驷”用作陪伴你的座驾。实际上是低声下气的婉言拒绝。
大单于冒顿得到吕后的回复,当然是窃喜,吕后这么看得起自己,不但没有大怒,反而送来了车子自己。还有什么理由向西汉宣战呢后来汉朝一直坚持和亲政策。
堂堂大汉朝的太后,不可一世的吕太后,表现出了一个政治家的胸怀,竟然愿意做如此屈辱之事,不得不说吕雉这个女人虽然对待政敌对待竞争者,手段确实非常毒辣,可是为了国家的休养生息,为了天下百姓,她又愿意让自己受如此侮辱,换取了汉朝生息的机会,真是令人感概!
刘邦去世后匈奴单于冒顿就向吕后求婚,而且言辞轻佻,更是提出了很多不平等的条约。吕雉可以说是历史上非常强势的女强人,不过在刘邦去世后,汉朝大乱,正处于比较衰弱的时期,所以吕雉也因此被人羞辱。为了羞辱吕雉,不仅写来了“情书”,而且更是想要压榨汉朝。
说起刘邦人们也不陌生,本是市井出身的刘邦,最终建立了汉朝,将汉朝发展为一个强盛的国家。但是汉朝虽然强大,继承人的问题一直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所以在刘邦去世后汉朝就陷入了混乱,而吕雉虽为女子但也只能撑起汉朝的天下。毕竟汉朝群龙无首,因为窝里斗又导致国力大幅度衰退,所以吕雉虽然能力强,但也不能立马解决。
当时的匈奴看到了汉朝的衰退,所以便想要趁虚而入。所以匈奴单于冒顿就给吕雉写了一封“情书”求婚。信中的大概内容就是说吕雉死了丈夫一定非常寂寞,所以自己可以迎娶吕雉,甚至可以帮助吕雉管理国家。其实冒顿的意图很明显,就是想要趁火打劫。不过吕雉自然也看懂了冒顿的意思,她虽然内心无比愤怒,但是汉朝确实出于比较衰弱的状态,所以也不能得罪匈奴。
于是吕雉只好跟冒顿说自己年老色衰,可以让年轻美丽的公主嫁给他,之后便将这件事应付了过去。虽然说历史上对于吕雉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觉得她残暴滥杀无辜,有的人觉得她为汉朝的发展和稳固做了巨大贡献。但无论功过如何,吕雉确实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女政治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