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一飞(1926~ )养蜂学家,中国高等农业院校蜂学专业的奠基人,各级养蜂学(协)会的积极组织者。祖籍福州,1926年5月27日生于厦门集美镇。教授。九三学社社员。1949年毕业于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园艺系,留校任助教兼农业推广干事。从1951年5月院系调整转为福建农学院工作起至1995年10月退休,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81年~1989年任养蜂系(1988年改为蜂学系)系主任。曾任第7、8届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福建省委第3、4届副主委,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浙江农大动物科学学院客座教授,农业部教材指导委员会畜牧学科组成员、蜂学专业组组长,中国养蜂学会1~3届副理事长,福建省养蜂学会1~3届理事长等职。现任中国养蜂学会首席顾问,福建省养蜂学会名誉会长,福建农林大学蜂疗研究所名誉所长,九三学社福建省委顾问。1985年评为福建省教育先进工作者。1988年评为福州市劳动模范。1996年评为福建省科协先进工作者。1990年被中国养蜂学会评上我国现代五名养蜂家之一,立传人《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养蜂卷》。1992年起获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
成长背景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龚一飞的童年及少年时期,旧中国大多数百姓家庭生活困窘艰难。龚一飞虽然是生长在福州远近闻名的大户人家-龚易图的“龚家花园”(西湖宾馆的中心部分)内,但由于不是嫡系子孙,龚家花园的富庶与他们家几乎无关。所幸的是,那宛若大观园的豪宅里有数不清的花鸟虫鱼。这些自然界的生灵在龚一飞的童年里成了他痴迷热爱的生物学的免费启蒙老师。
他的父亲龚礼贤是生物学教师,家里就存有不少动、植物标本。父亲的言传身教也促使他对生物学兴趣的养成。可是真正让他走上养蜂、研蜂这条“甜蜜之路”的原因却是家庭的不幸。抗日战争时期,年仅42岁的父亲因病去世。在图书馆做管理员的母亲要独自拉扯大大小小的5个孩子。1944年,身为老大的龚一飞考取了大学,对于这个日常生活都捉襟见肘的家庭来说,这是一件欣慰而又为难的事。中途他就从协和大学农学院园艺系辍学,当了一年小学教师以贴补家用。
协大校园坐落在鼓山麓闽江畔魁歧村,四周山川挺秀,林木茂盛,适于养蜂。20世纪40年代,龚一飞肄业期间,师从林青教授学习养蜂。既然身怀知识,就可以学以致用,而且养蜂投资小收益快,养蜂助学对他来说是一条可取之道。于是,他从亲友处借来钱,马上将想法付诸实施。10箱蜜蜂养在离校颇远的果园里。每到周末,他便从魁歧乘船过江并奔走十余里地前往照管蜂群。他依靠学识,付出艰辛,终于掌握了驾驭蜂群的技术,而蜂群也给他带来了回报。10箱蜂一季下来收了500多kg蜜。按时价算,1kg蜂蜜可换6kg大米,500kg的蜜就是3000kg大米。这就解决了学费和一家人的吃饭问题。就这样,龚一飞与蜜蜂结下了不解之缘。
教育事业
1949年夏他自该校毕业,留校工作,开养蜂课。1958年,受命筹建福建农学院养蜂场,任命为场长,同时将私有小型蜂场捐赠该场。1959年被聘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养蜂研究所特约研究员。1960年,应邀担任由农业部在北京举办的第一届全国养蜂师资培训班教师,主讲蜜蜂生物学课程。同年,福建农学院创办2年制养蜂专业,出任养蜂教研组主任。他经常与师生一起扩种蜜源植物,建立校内蜂场,带领师生深入山区教学。1961年,被福州市科学研究所聘为特约研究员。1965年,主持举办了全国中蜂师资训练班,为推广中蜂科学饲养培育了骨干力量。
1967年养蜂专业因文革停止招生,他组织教学蜂场的100多群意蜂到新疆吐鲁番盆地采棉花蜜,创造了平均群产蜂蜜190kg的高产纪录。1969年至1972年下放期间,在福建省浦城县的福罗山区与当地农民栽果树、诱捕野生中蜂,将圆桶旧法饲养的中蜂改为活框科学饲养,建成了集体定地蜂场,为探索闽浙赣边境山区蜜源潜力和野生蜜蜂的生活规律积累了经验。1978年,福建农学院养蜂专业恢复招生,他任专业主任。1980年,养蜂专业扩展为4年制本科。面向全国招生、分配。1981年,福建农学院成立了全国唯一的养蜂系,他任系主任。1984年该系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这个院系现已扩展为福建农林大学蜂学学院,下设蜂学、蜂产品加工与贸易以及蜂疗3个专业,成为全国唯一培养高等院校蜂学本科多样化人才的基地。自1960年至今,己为我国蜂业战线的各个部门输送了千余名专科、本科及硕士毕业生,并培训了数百名蜂业专项技术人才。其中,有的已成为海内外名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学家、发明家、企业家、教学科研机构领导者……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龚老师数十年来历经沧桑,贡献毕生精力为蜂学教育事业而奋斗,今已桃李花开,硕果累累!
科学研究
龚一飞在20世纪40年代于协和大学农学院肄业期间,边养蜂助学,边师从赵修复教授选修《昆虫学》和《昆虫分类学》,并对达尔文学说深感兴趣,立志探索蜜蜂世界奥秘,希望利用蜜蜂以厚生。毕业后,一直从事养蜂教学、科研以及生产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第一手资料。新中国成立后,他学习《实践论》、《矛盾论》与《辩证唯物主义》,眼界顿开,坚信一切真知灼见皆源于实践。他在蜂学方面的精湛造诣,正是他长期实践的结果。
1952年以来,龚一飞在养蜂科研和教学上做了很多工作,包括蜜蜂为农作物授粉、蜂蜜高产技术、蜜蜂病敌害防治技术,蜜蜂生物学、蜜蜂育种新技术等多课题的研究。先后在全国性及地方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1982年,在他主持下,首次研究成功中华蜜蜂人工授精技术,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1975年,他编著的《怎样养蜂》一书,理论与丰富的实践经验相结合,先后印刷6次,发行67万册,对普及养蜂技术起了重要作用。他受农林部教育局委托主编的我国第一部高等农业院校教材《养蜂学》,获1977~1981年度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他受农业部、教育部委托主编的全国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教材《养蜂》,前后印刷5次。他参加编写、翻译的著作还有《养蜂手册》、《副业生产手册》、《农业百科全书养蜂卷》、《蜜蜂机具学》及世界养蜂名著《蜂箱与蜜蜂》等。
他在学术上有不少颇具影响的创见。早在20世纪50年代,他根据中蜂独特的适应性,预言中蜂在华南、西南广大山林地区具有西方蜂种不可取代的地位。历时半世纪,这预言不断为养蜂实践所证实。他在70年代发表的《论中蜂》一文,多年来,不断为多种专业期刊或论文集所选载。在蜜蜂授粉方面,他首先形象地提出:植物界中从风媒向虫媒演变,正好比动物界中由体外授精向体内授精演变一样,在传种接代的方式上属于突破性的飞跃。他的这种见解,为利用蜜蜂授粉增产充实了理论基础。
自然分蜂是蜜蜂最突出的群体活动,它对培养强壮蜂群,稳定工蜂采蜜积极性至关重要。龚一飞在国内首次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阐述自然分蜂的内外因,达到了新水平。这在指导生产实践上具有广泛的意义。他根据自己在吐鲁番盆地炎暑获得养蜂稳产高产的实践,否定了传统认为华南养蜂越夏的难关是由于高温所致的观点,指出群体的蜜蜂对温度具有惊人的调节能力,华南越夏的困难是蜜蜂敌害猖獗和局部地区蜜粉源枯竭所造成,完全可以人为地加以克服。流蜜期蜂群出现分蜂热是养蜂生产上的致命伤。早在50年代,他就根据王台发育规律,试验成功解决这个难题的有效方法-除王结合二次选择毁台法。近十多年来,他指导助手和研究生致力于蜜蜂交配生物学、蜜蜂人工授精、蜜蜂精液贮藏、蜜蜂精液漂洗提取等研究,在蜜蜂育种基础技术上做出了新的贡献。
特别是1984年夏他和张其康同志首次考察西双版纳,目睹我国西南原始热带雨林中丰富多彩的蜂种资源,于是萌发了撰写《蜜蜂分类与进化》一书的想法。90年代初,他们在福建省科委的资助下,连续5个夏天,跋涉南北山野,前后涉足长白山、完达山、大小兴安岭、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天山、阿尔泰山、伊犁草原、吐鲁番盆地、祁连山、河西走廊、六盘山、河套、毛乌素沙漠、内蒙草原、五指山、十万大山和衡山,实地察访,采集标本,征集、资料,甚得各方惠助,收获颇丰;更喜的是相关学科取得重大突破,专家志士成果迭出,逐渐使其抱负转为现实。
《蜜蜂分类与进化》一书分蜜蜂分类、品种、进化与起源等4章。大体上阐明了蜜蜂属的来龙去脉、亲缘关系、地理分布,介绍各蜂种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抗病敌害性能,并从不同地区饲养的角度评比它们的经济价值。此书能为蜜蜂世界探索者、养蜂生产者、蜜蜂选育种工作者和蜜蜂检疫人员提供很有价值的参考。
1西安养蜂最多的地方
花粉主要来源于蜜蜂的采集和人类有目的的采集。
人工采集花粉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机械直接从植物花朵上采集花粉。目前一些国家已经开始用机械采集大面积种植的玉米、向日葵、松花粉,我国市场上的松花粉也是人工采集;
二是用花粉捕捉器(掸子)拦截蜜蜂带回巢的花粉团。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这种方法采集花粉。
2陕西养蜂吧
双桥养蜂人,陕西汉中勉县人。
:从2010年到2010年,蜜蜂在冬天倾向于成群取暖。它们会在蜂巢内相互靠拢,这样会减少表面积,增加蜂群密度,使温度维持在24左右。它们还会通过多吃蜂蜜和加强运动来产生热量,这也会提高峰窝的温度。蜜蜂越冬时,蜂箱要放在室外空旷的地方或靠近蜜源的地方,饲料一定要充足。弱组可以组合成双王组或者多王组。
首先,蜜蜂如何过冬
当蜜蜂想要过冬时,它们往往会挤在一起。它们在蜂巢中彼此靠近,温度越低,丛就越紧,这就减少了蜂群的表面积,增加了密度,防止了过度冷却。最冷的时候,蜂球里的温度还能维持在24左右。同时,它们还通过多吃蜂蜜、多运动来产生热量,从而提高巢内温度。
二、蜜蜂越冬的注意事项
1蜂巢环境
蜂巢一般放在室外宽敞的地方或者靠近蜜源的地方,但是在寒冷的冬天,蜜蜂会停止进食而外出,会在蜂巢里过冬。所以这个时候要把蜂箱放在背风向阳的干燥地方,这样蜜蜂就不会受到冷风的袭击。在干燥的环境中,蜜蜂不容易生病。蜜蜂越冬的适宜温度为-2-8。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增加活动消耗,大量饲料蜂容易老化,繁殖困难。蜂窝可以放在干燥的洞里或室内。因为它们冬暖夏凉,适合蜜蜂生存。此外,蜂巢必须处于稳定安静的环境中。蜜蜂喜欢安静,一些微小的振动经常会导致它们在冬天死亡。
2饲料
蜜蜂不会冬天不吃东西。虽然处于半休眠状态,但还是要吃饭。冬天饿死很多蜜蜂,所以饲料一定要充足。最好的饲料是蜂蜜,但是天气冷的时候,蜂蜜会结冰,蜜蜂没有牙齿。冷冻蜂蜜罐不能食用,所以一般用白糖和蜂蜜混合饲喂,或者用优质蜂蜜饲喂。
3弱势群体合并
蜜蜂越冬时会聚在一起取暖,这样容易保持蜂巢温度,饲料消耗也少。如果蜂群虚弱,为了保持温度会消耗大量的饲料。蜂群容易衰老,来年春天繁殖能力低,会影响蜂蜜产量。如果遇到大冷风,蜜蜂会大量死亡。而且弱蜂群也会引发很多疾病,最后交叉感染,导致整个蜂群生病,造成损失。因此,弱群应在越冬前合并,形成双王群或多王群,越冬后再成群繁殖。
3陕西适合养什么蜜蜂
A:未央区,红旗那边有个养蜂人。我经常在那里买蜂蜜,挺好的,也不贵。
4西安养蜂人****
不会,因为太近的奶牛可能会被蜜蜂蛰死。奶牛经常摇头摆尾。蜜蜂经常飞到奶牛附近,这可能会激怒蜜蜂。愤怒的蜜蜂会蛰牛。与此同时,蜜蜂发出信号邀请其他人来帮忙。一百八十只蜜蜂对奶牛来说不成问题。如果成百上千的蜜蜂杀死了奶牛。你可以不要在牛棚附近养蜜蜂。一旦出了问题,后悔就来不及了。
5附近有养蜂的吗
在陕西,有果园的地方,黄蜂多巢,尤其是刺槐、枣树、酸枣、蝉多的地方。
6陕西有马蜂多吗
年秋繁是养蜂生产中最关键的环节。目的是将蜂群迅速发展成为强群,培育大量适龄越冬蜂。原因是冬天,蜂箱里越冬的蜜蜂越多,越冬越安全。否则可能无法顺利越冬。所以养蜂人往往在越冬期到来之前,通过秋繁把蜂群调整到最佳越冬状态。
二、秋季繁殖时间
地区时间,地区时间
北京8月中旬到8月下旬天津8月中旬到8月下旬
河北8月中旬至8月下旬山西8月中旬至8月下旬
内蒙古8月上旬至8月中旬辽宁8月上旬至8月中旬
吉林8月上旬至8月中旬黑龙江8月上旬至8月中旬
上海8月下旬至9月上旬江苏8月下旬至9月上旬
浙江8月下旬至9月上旬,江西8月下旬至9月上旬
安徽8月下旬至9月上旬福建9月上旬至9月中旬
山东8月中旬至8月下旬,河南8月中旬至8月下旬
湖北8月下旬至9月上旬湖南9月上旬至9月中旬
广东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广西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海南10月上旬至10月中旬重庆8月下旬至9月上旬
四川8月下旬至9月上旬,贵州8月下旬至9月上旬
云南8月下旬至9月上旬西藏8月上旬至8月中旬
陕西8月中旬至8月下旬,甘肃8月中旬至8月下旬
青海8月上旬至8月中旬宁夏8月上旬至8月中旬
新疆8月上旬至8月中旬,香港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从九月初至九月中旬在台湾地区-
注:中蜂秋季繁殖开始时间因气候不同而异,但总体上南方地区晚于北方地区,东部地区往往晚于西部地区。
7陕西养蜂基地在哪里
桂花是九月四川最好的蜜源。四川各地的桂花树每年农历八月,也就是阳历九月开花。走到哪里都能闻到桂花香。大量的桂花会吸引大量的蜜蜂来采蜜,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桂花。到了农历九月,四川的菊花也会开花,蜜蜂也会采菊花蜜。四川九月最好的蜜源应该是桂花。每年农历八月,也就是阳历九月,四川各地的桂花树都开花了,到处都能闻到桂花的香味。大量的桂花会吸引大量的蜜蜂来采蜜,也就是人们口中的桂花蜜的嘴。到了农历九月,四川的菊花也会开花,蜜蜂也会采菊花蜜。
8四川养蜂最好的地方在哪里
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部,面积56万多平方公里,人口108亿。全省年平均气温161,降水量在500-1200毫米之间。盆地无霜期280-330天,高原不到90天。动植物资源丰富,素有天府之国自古以来。
每年,超过一百万群外来蜜蜂在早春繁殖,并在四川省采集油菜花蜜源。四川的乐山、泸州、宜宾、自贡、内江、遂宁、南充、重庆等地,年平均气温178,被称为自然温室在早春繁殖蜜蜂。
一、养蜂资源
(一)蜜粉源植物资源
四川蜜粉资源丰富,已发现250多种。能大量生产蜂产品的主要蜜源植物有:油栗、柑橘、刺槐、白刺、乌桕、荆条、芒草、香薷、瑞灵草、桉树、野坝子。每年有1万多吨蜂蜜,约占总产量的90%。其次是紫云英、野豌豆、三叶草、荞麦、西瓜等。此外,还有大面积的粉状植物,如玉米、水稻、高粱等。
1油菜在全省各地分布广泛,包括甘蓝型、甘蓝型和芥菜型。以白菜类为主,约占总面积的90%。钍
2柑橘在中国各地均有分布,栽培面积40多万公顷,主要分布在内江、万县、宜宾、南充、大仙、绵阳、自贡等地,尤其是成都市金堂、浦江县和重庆市江津县。花期4月,泌蜜期10天左右。
3乌桕主要分布在川南和川东,部分地区较为集中。6万公顷,散生植物1400多万株。花期5-6月。一群蜜蜂能产大约20公斤蜂蜜。
4瑞灵草属于菊科,当地叫黑庄户或黑脑壳。它是张本的一种多年生野生植物。是四川省特有的蜜源,分布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草原上,面积300万公顷。蜂蜜呈淡琥珀色,易结晶成白色固体,味道清香爽口。
5桉树主要有巨桉和二色桉,除山区外,四川各地均有栽培。桉树9-12月开花,10月是盛花期。每群蜜蜂大约能产20公斤蜂蜜。
6香薷在全省各地均有分布,特别是海拔1500m左右的丘陵和山区。花期一般在9-10月,同一地点花期在20天左右。一群蜜蜂能产10-20公斤蜂蜜。
7
9四川哪个地方养蜜蜂最多
广西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温暖湿润,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几乎一年四季都有鲜花盛开!
在桂东南养蜜蜂会很理想!这里有更多的山丘和平原!有大面积的油菜花,桂圆,荔枝等花源!适合发展养蜂!其实桂东南确实是广西最重要的蜂蜜产区!很值得参考!
养蜂人的奇遇
养蜂人的奇遇,是怎么一个神奇又耐人寻味的故事呢?我们都知道养蜜蜂是一个十分辛苦又危险的职业,一个不小心就会被蜜蜂蛰到,但是收获蜂蜜的时候就觉得一切都值得。那么这群养蜂人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故事呢?下面请看养蜂人的奇遇。
养蜂人的奇遇1有这么一对父子养蜂人,老爹叫陈奎,儿子叫陈小强。他们是养蜂世家,年年春夏季从山东到东北养蜂卖蜜。
这年夏天,爷俩拉了一车蜂箱,千里迢迢来到东北一座城市,他们在市郊庄稼地边搭了一处帐篷,这样,既方便去市区卖蜂蜜,又不会让“嗡嗡”乱飞的蜜蜂影响别人。
陈家父子分工明确,陈奎侍弄蜂箱,陈小强去市区兜售蜂蜜。这天傍晚,陈小强收工回来,发现老爹坐在板凳上蹙眉不语,烟一支接一支地吸,看着有心事,问他怎么了,一句话也不说。
等到晚上,父子俩在帐篷里喝酒,二两酒下肚,老爹的话总算多了起来。陈小强凑过去关切地问:“爹,你今天咋了?”陈奎叹息一声,说:“小强,这地方咱是不能待了,我打算换个地方!”陈小强一愣。他们每次来东北,都驻扎在此地,老主顾都知道。陈小强着急地问:“爹,究竟怎么啦?”见儿子问得急,陈奎咳嗽了几声,把烟扔在地上,烦躁地说起了原委:今天下午,有个王警官来走访,说他们正在追捕一个杀人逃犯,是吸毒的瘾君子,昨晚杀害了一个出租车司机,作案现场离这不到五里地!王警官把自己的电话留给陈奎,说这个逃犯十分凶残,为了抢几百元钱,遇害司机被狂捅十八刀。逃犯目前还没抓住,这里十分危险。
陈小强这才明白老爹的担心。接着,陈奎眯起眼睛,给儿子讲了一件二十多年前的事……。
当年的陈奎,还是个二十多岁的壮小伙。有一年秋季,他也在这座东北城市放蜂采蜜。因为天冷,陈奎租了节火车皮,装了一车蜂箱回山东老家。他一个人睡在蜂箱中间。往年都是这么弄的,没出啥事,可这次出事了。半路上,从前面一节拉煤的车厢里蹿过来一个又高又壮的汉子,腰里别着根棍子,气势汹汹地一伸手,说:“识相的,把你怀里的包递给我,要不然,可别怪我不客气!”看样子,壮汉早就盯上陈奎了,是有目的而来。
陈奎当时又惊又怕,这包里是辛苦了大半年的血汗钱,全家老小都指着包里的钱过活呢!他紧紧搂住怀里的包,惊恐地往后退。那壮汉见陈奎不给,怒了,一步蹿上来就抢。两个人在狭窄的蜂箱间撕扯扭打起来。壮汉力大,下手又狠,陈奎体力不支,被打得头破血流,可他就是不松手,死死地抱着装钱的包不放。壮汉用脚在倒地的陈奎头上狂踢,把他踢昏了……等陈奎醒来,火车不知驶出了多远,他手里的包不见了,抢钱的歹徒早没了影。车厢里有几个蜂箱破了,蜜蜂飞得满车厢都是,陈奎的手上和头上被蜇了好几处,好在他常年摆弄这东西,习以为常。回去后,陈奎抱头痛哭一场,自认倒霉。
讲完这一切,陈奎惶恐地对儿子说:“这次,王警官给我看那张杀人犯的照片,我吓了一跳,照片上的人,特别像当年在火车上抢我包的那个歹徒!那家伙的样子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爹,我看你是心理作用!”陈小强说,“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陈奎点点头,自言自语地说:“也是,二十多年过去了,他怎么可能没变化?不可能啊!”
转天早上,陈家父子俩还是像往日一样,陈小强去市区卖蜂蜜,陈奎在驻地侍弄蜂箱。
中午,陈小强忽然接到了陈奎打来的电话,陈奎在那头说:“小强,你回来吧,出了点事!”陈小强想再问,老爹那头已关了机。陈小强想到王警官说的事,赶紧骑上三轮车赶回驻地。好家伙,好几辆警车停在路边,其中还有一辆救护车。几个穿警服的正围着一个人。陈小强跳下三轮车,喊了一声:“爹——我爹怎么啦?”然后,他急火火地跑了过去。
被围在人群中的人,正是他的老爹陈奎。此时,陈奎头上缠着厚厚一层纱布,躺卧在地,正跟几个警察说话……从陈奎的诉说中,陈小强才知道,老爹差点丢了命。
今天中午,陈奎刚取完蜂蜜,就听一阵摩托车轰鸣声由远而近,车停在了帐篷外。陈奎一看,骑车的是个小伙,长得挺高挺瘦。陈奎一愣,觉得此人有点面熟。突然,他电光石火般想起,这不是警察给自己看过的照片上的杀人犯吗?他竟活生生地站在自己面前!一愣怔,这个家伙已经来到陈奎面前。陈奎惊恐地后退着喊道:“你、你要干啥?”
这人狞笑一声,从腰间拽出一把大号扳手,凶巴巴地说:“给我钱,我已杀了一个人,快!”陈奎哆嗦着赶紧从兜里掏出一把钱,扔了过去。歹徒弯腰拾起,粗略地一数,吼道:“就这点?不够我扎一针的,再拿点,快!”陈奎兜里真没钱了,他想逃,但那歹徒跑起来更快,“唰”的一个箭步拦住陈奎,手中的大号扳手猛地打在陈奎的头上,痛得他惨叫一声跌坐在地。歹徒连踢带打要陈奎交出钱来,威胁不给钱就要他的命。
陈奎被打得头破血流,他知道,就是给歹徒足够的钱,歹徒也可能杀掉自己。他急中生智,躺卧着踢倒了身边的几个蜂箱,一时间,成千上万只蜜蜂受惊冲了出来,把陈奎和那个歹徒团团围住。陈奎有经验,双手抱头趴伏在地一动不动;而歹徒却胡乱扑打蜜蜂,这小东西越打越多,蜇得歹徒“嗷嗷”直叫,他实在受不了,跨上摩托车想加大油门逃跑,可慌不择路,竟一头撞上一棵大树,登时人就不动了。陈奎这才忍痛爬起来,先报了警,又给儿子打了电话。
此时,医护人员传来消息,撞树的歹徒已经死了。在场众人纷纷议论,都说这也算恶有恶报!陈奎临上救护车时,一把握住那天给他留电话号码的王警官的手,说了自己二十多年前被抢的事和自己的疑惑。
王警官没想到这位养蜂人二十多年前还遇到过这种事,记下后点点头,告诉陈奎,这是老案子,很难查。不过,他可以回去问问年纪大的老刑警,查查档案。
几天后,王警官来到医院看望陈奎,并告诉他一个惊掉下巴的奇事:王警官问了老刑警得知,二十多年前铁路警察还真遇到件奇案。有一个绰号叫“大兔子”的人摔死在铁道边,手里紧紧抓着一个书包,里面是一些十元和五元的钞票、粮票。经调查,这大兔子是本地有名的地痞,名声很坏,平日在市区横行霸道,是监狱常客。当时,由于没人报案失窃,大兔子也死了,案子成了无头案。奇就奇在,前几天那个撞树而死的杀人犯,就是大兔子的儿子,绰号“小兔子”。当年,他爹死后,这小子的母亲把他丢给了公公抚养,自己改嫁他人。想不到,这父子俩都死得蹊跷,都是先被小小的蜜蜂蜇了,一个摔死,一个撞死!也难怪陈奎觉得奇怪,这对父子罪犯长得太像了。
王警官边说边感叹,在医院伺候老爹的陈小强忍不住好奇地问:“为什么父子俩都叫兔子?”
“老百姓起的,是说这父子俩跑得快。不过跑得再快,也栽在了你手里。”王警官笑着对陈奎说。
这件事传出后,大家都说养蜂人不好惹,如有神助啊!
养蜂人的奇遇2崎岖的山路上一辆满载着蜂箱的卡车嘎然而止,杂草丛生的道路已经无法前行,前方剩下的是一条羊肠小道,弯弯曲曲延伸向大山的深处。
一位身材魁梧健壮的中年男人从驾驶室一侧里跳了下来,熟练地拿出镰刀在旁边割出了一块空地,用那双孔武有力的双手卸下了所有的蜂箱和一辆改装过的摩托车,朝司机挥挥手后,空旷的野地里只剩下养蜂人和偶尔飞出的几只蜜蜂。
长年的野外养蜂采蜜的生活让养蜂人已经习以为常了,将蜂箱在摩托车上捆绑好之后,养蜂人的身影在小道上逐渐缩成了小黑点。他得赶紧在太阳落山之前将所有的蜂箱转移到前面的山谷里面,才能保证今晚能住在暖和的帐篷里面。
很快养蜂人便出现在了狭小的山谷里,寂静的山谷里雾气飘荡,清脆的鸟叫声格外清晰。养蜂人凝视着眼前的一切,依然绿草悠悠,活力盎然,只是记忆里那些鲜艳的不知名的小花不见了踪迹。仔细地观察了一下那些随风左右摇晃的植株,这才发现上面挂满了一个个小小的花蕾,原来是还没有盛开,或许在明早太阳的催促下,山谷里就会出现繁花似锦的场面,蜂儿们又可以饱餐一顿了,也算对得起自己这一趟辛苦跋涉了。
将一切处理妥当,已经是太阳快要下山之际了,养蜂人躺在草地上,望着嗡嗡作响的蜂群,心里升起了一丝期待。做养蜂人这么多年了,优质的花源真的是太珍贵了,要不是自己误打误撞在迷路时发现了这片花源,今年的生活还不知道如何熬过去呢,不过说来也奇怪,这么大一片花丛地,怎么会没有人管理呢,甚至连人生活的痕迹都没有。
夜幕降临养蜂人桔**的灯光在帐篷里轻轻地摇晃着,养蜂人迷迷糊糊在睡梦中听见了细微的声响,而且越来越近了,迅速地翻起身,仔细凝听,“不好,是马蜂,一定是冲着蜂群来的”。穿好防护服,养蜂人冲出了帐篷,外面黑压压的一片,嗡嗡的声响震耳欲聋,将网盖在蜂箱上后,马蜂已经冲了过来,养蜂人挥动着手里的杀虫喷雾,马蜂虽然被喷得晕头转向,但却没有被击溃,它们开始集中力量攻击势单力薄的养蜂人,很快养蜂人的身上布满了马蜂,偶尔皮肤会有刺痛感,应该是防护服被刺穿了,这样下去自己可坚持不了多久。
无奈之下,养蜂人揭开了蜂箱上的网,蜂箱里的蜜蜂成群结队地飞了出来,投入了与马蜂的战斗之中,一只只瘦小的蜜蜂在马蜂的攻击下纷纷掉下地去,眼看着自己身上的马蜂逐渐地变少,养蜂人终于脱离了困境,但自己的蜂群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马蜂退却之际,地上布满了舍身救主的蜜蜂的身躯,脱掉身上的防护服,养蜂人热泪盈眶,这可是自己一家的生活来源啊,眨眼之间就化为乌有。
呆滞地坐在地上,养蜂人使劲地拍打着自己的脑袋,为自己的决策而懊恼,丝毫没有注意到身后那片草丛里的变化。当养蜂人无奈地接受现实起身之际,他被身后的景象给惊呆了,早上还是花蕾的野花居然全部在夜里盛开了,花朵上还带着微弱的光亮,五颜六色的如一盏盏小彩灯,随微风而摇曳。
“这一定是幻觉”养蜂人使劲地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确认自己没有眼花,这一定是这辈子见过的最美的景象了,伸出手摸出手机,准备打开摄像功能记录下这惊人的发现,这才发现手机的镜头里漆黑一片,什么也照不出来。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养蜂人忽然觉得今天的事情有些诡异:没有预兆出现的马蜂攻击,夜里盛开的七彩小花,无法正常使用的手机,它们之间难道存在着某种特殊的关联。想到这,养蜂人不由得打了个寒战,决定立马离开这里。
骑上摩托车,打开灯光,正准备驶上道路,这才发现四周已经没有路了,所有的地方都被那些七彩的小花给占满了,自己正处身于整个花海之中,如果自己强行冲出去,一定会将这些七彩的小花给破坏掉的,养蜂人对于花的情愫让养蜂人停止了一切的举动,只能静静地凝视着眼前的美景和抑制内心的恐慌。
不远处飘来了银铃般的声音:“奶奶,您快来看,所有的花都开了,好美啊”
“咦,奶奶,不对啊,这里怎么有这么多死去的蜜蜂啊”,很快一对身影进入了养蜂人的视线,借着车灯的光线,养蜂人惊奇地发现,这不是去年将自己带出山谷的那位小女孩和她奶奶吗,当时自己还以为她们就是这片花的主人呢。
“小伙子,原来是你啊,去年我不是提醒过你,不要再回到这里吗”
“这,这,我可能是忘记了吧”养蜂人不好意思地回答道。
“不过啊,小伙子今天也多亏有你的帮助,这些花啊才能顺利地绽放,要不然它们就成了马蜂的盘中餐了”。
“马蜂不是吃昆虫的吗,它们还吃花啊”养蜂人有些疑惑,好像又明白了点什么。
“它们如果是花的话,怎么能在山谷里飘动呢?”小女孩天真地说道。
“小灵,不要乱说话”奶奶打断了小女孩的回答。
“奶奶,这位叔叔救了这些虫花,您就让我告诉他吧。叔叔,你看到的这些花叫虫花,它们白天盛开时是花,晚上盛开时便是虫子,今天恰好是虫花夜间开花的时间,我和奶奶由于外出有事,担心马蜂吞噬了这些虫花,便风急火燎地赶了回来,要是没有你在的话,就误了大事。”
“小伙子啊,虫花的秘密你算是知道了,我和孙女以前住在这山谷里,就是因为这里远离污染和喧闹,所以虫花也选择了这里。现在这里也因为你的出现而会变得不纯洁了,我们又得重新开始寻找新的家园,才能让虫花能够幸存下来”说完这一切,祖孙俩朝满地的虫花挥了挥手,那些七彩的小花开始聚集在她们身后,缓缓地向山谷外离去,渐渐消失在浓厚的夜幕中,只留下目瞪口呆的养蜂人,沉思于这离奇的经历之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