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含水层和承压含水层的区别

潜水含水层和承压含水层的区别,第1张

1、含水层:凡透水性能好空隙大的岩石以及卵石、粗沙、疏松的沉积物、富有裂隙的岩石,岩溶发育的岩石均可为含水层。

2、潜水层: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水层。潜水层有自由水面。潜水层以上没有连续的隔水层,不承压或仅局部承压。降水和地表水通过包气带下渗补给。潜水层是重要的供水水源,通常埋藏较浅,分布较广,开采方便。

3、承压层:承压水是充满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地下水,它有两种不同的埋藏类型,即埋藏在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的潜水和埋藏在上下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承压水。典型的承压含水层可分为补给区、承压区及排泄区三部分。

扩展资料:

含水层根据含水岩(土)层空隙类型可分为孔隙含水层、裂隙含水层和喀斯特含水层三类。

1、孔隙含水层。指以含孔隙水为主的含水层,主要是松散沉积物(砂砾石含水层、砂含水层)。其富水性取决于含水层的成因类型、岩性结构和颗粒成分。

2、裂隙含水层。指以含裂隙水为主的含水层,主要由各种坚硬岩石所构成。在岩层露头或基岩埋藏浅的地区,大多分布有风化裂隙含水层。中国各煤矿区的风化裂隙带深度一般为30~60m,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大,裂隙发育变弱。深部岩层间的裂隙含水层,其富水性受岩性结构、构造裂隙和成岩裂隙控制,不同构造部位,富水性有明显变化。

3、喀斯特含水层。指以含喀斯特水为主的含水层,由可溶岩层溶隙发育而构成。在中国各煤矿区,由石灰岩和白云岩构成的喀斯特含水层分布较广。中国排水量最大、突水事故严重的煤矿井往往具有这类含水层。喀斯特发育和分布基本格局受岩性和构造控制,这类含水层的富水地段总是沿着岩性变化带、构造断裂带、节理裂隙发育带及褶皱剧烈变化带分布。

这类含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独特,表现在其富水性极不均一,在水平与垂直方向变化显著;水力联系各向异性和动态变化显著。中国各煤矿区喀斯特含水层的贮水空间大致呈区域性,北方以溶隙为主;南方是溶洞与溶隙互相联系;西南以暗河管道为主。

含水层根据埋藏条件及水力学状态可分为承压含水层与潜水(无压)含水层。

1、承压含水层。指两个不透水层或弱透水层之间所夹的完全饱水的含水层。此类含水层中任一点的压强都大于1atm。

2、潜水含水层。指具有自由水面的含水层。此类含水层水表面的压力等于1atm,自由水面以上可以是透水层,也可以是弱透水层或隔水层。

-含水层

-承压水

-潜水层

来广西 旅游 ,看腻了山川美景,奇山怪石,总要找一些不一样的风景,于是打听到这篇文章里说到的碧绿潭水,不要看它表看静止又美丽,水下学问太大了,去年也曾有人在这丢了性命。

咱们一点点说吧,这潭水在广西都安县东庙乡附近,到了地方一打听本地村民全都知道。好风景没有轻易到达的,我从巴马瑶族自治县坡月村出发,开车将近三个半小时到的,大部分都是在山里行驶,第一感受就是真远啊。

这么静谧的潭水,本地人已经看的没什么感觉了,只有我们这些外地人来到之后,异常兴奋,印象中见到如此碧绿的水,没有几次。

也许你说这有什么好看的?我给你几个我来这里的理由吧,就像这样的深不可测的潭水,附近有多个,一个比一个深,航拍看就像天眼,其实下面危险重重,为什么这样说呢?

表面看水面面积不大,但是有专家说潭水下方其实是地下暗河,就是地苏地下河,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地下河体系。

就在我拍摄的那天,和多个本地村民了解这些潭水背后的故事,他们说在都安地苏地下河241公里长的河段上,大约有三百多个天窗,其中,规模比较大的、典型的多达136个,能进入的比较容易的有47个,是目前国内外分布密度最大、观赏性最佳的地下河天窗群,是世界上排在首位的地下河天窗群。

曾经有专业潜水队员两次下水,大约到100米的时候,依然没有找到水潭的最底部,这时出现多个向下的支洞,无法判断哪个支洞是去往潭底的通道。贸然下潜很可能遇到危险,所以潜水员返回水面。但是潜水队员在第一下下水,发现身体透明的小虾,由于长时间见不到光,小虾的眼睛已经是一个小黑点,全是透明内脏清晰。

在水下潜水队员们发现有黑影,不知道是什么,又不敢贸然下潜。为第二次下潜,埋下了伏笔。

潜水队员们在第二次下水的时候,大概在90米深度,发现40-50厘米身长的鲇鱼,身体上是黑色和金色的,特别大的野生鱼。水下生物看来非常丰富。

就在去年,曾经有四个潜水爱好者,进入巴丁潭一探究竟深度和水下具体环境,但是最后只有三个人上来了,另一个来自重庆的女生命丧巴丁潭,非常遗憾啊,一个年轻的生命没了。村民说当时用了三天才找到这个失踪的女生,来自天津和柳州的救援队用水下无人机在140米的深处发现了这位潜水爱好者。

丢了性命,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巴丁潭水下环境极其复杂,第一岩石锋利、一旦碰到潜水员的氧气管是非常危险的,第二水下搅起沙石,辨不清方向就非常麻烦了,第三就是100多米以下的深度支洞太多,你完全不知道哪个支洞是潭水的水底。

池底变化多多,危险重重,不是经验丰富的潜水员,真容易命丧于此,这个重庆女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没有成功上岸,但是事情出来之后,巴丁潭的名声再次被大家所熟知。

就在我拍摄的中途,有几个本地人前来钓鱼,他们对于潭的深度和危险,好像并不在意,就像在河边钓鱼一样,没什么不同。

我是本身怕水、胆子小的人,在了解这潭水之后,心里更是加深了畏惧感,就在我站的左边,还有一个这样的潭水,据村民说比眼前的这个水潭还要深。

在十年前(2011年),那个时候国内为数不多的开放水域潜水女教官韦教练在天窗进行潜水训练。在3米多深处,韦庆华发现奇妙的浮游生物,非常像她曾经听闻的珍稀水生生物“桃花水母”。

就像美丽的桃花,通体晶莹透亮,在水中有节奏地一张一缩,从3米深处继续下潜,至8米深时,成千上万的桃花水母开始密集出现。

于巴丁潭的深度,至今是谜,也没有人再敢下去一探究竟,目前只有几个潜水队员到达深度在100米。

根据专家推测,这个地下水的分布规律,巴丁地区石灰岩可溶性比较大,也就是说可以沿着裂隙继续溶蚀,换句话讲可以说就是无底洞。

根据专业人士的科考发现和专家推断,这些水潭可以说就是地下暗河的上方,一个灌满水的天窗,长期的雨水侵蚀,使落水洞逐渐发育扩大,地下暗河不断下切,造成洞穴岩石逐步崩塌,最后形成连通地表的幽深洞穴。当暗河水位上涨到地表附近,就变成了深不见底的水潭,随着地下暗河往下侵蚀,水潭底部还会越来越深

2019年10月,都安县的这几个水潭天窗群被国家认定为地下河国家地质公园——桃花水母天窗群。

关于水潭的深度,我会继续关注,我是靠谱的张**,给你有趣的旅行信息。

1、含水层:凡透水性能好空隙大的岩石以及卵石、粗沙、疏松的沉积物、富有裂隙的岩石,岩溶发育的岩石均可为含水层。

2、潜水层: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水层。潜水层有自由水面。潜水层以上没有连续的隔水层,不承压或仅局部承压。降水和地表水通过包气带下渗补给。潜水层是重要的供水水源,通常埋藏较浅,分布较广,开采方便。

3、承压层:承压水是充满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地下水,它有两种不同的埋藏类型,即埋藏在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的潜水和埋藏在上下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承压水。典型的承压含水层可分为补给区、承压区及排泄区三部分。

扩展资料:

含水层根据含水岩(土)层空隙类型可分为孔隙含水层、裂隙含水层和喀斯特含水层三类。

1、孔隙含水层。指以含孔隙水为主的含水层,主要是松散沉积物(砂砾石含水层、砂含水层)。其富水性取决于含水层的成因类型、岩性结构和颗粒成分。

2、裂隙含水层。指以含裂隙水为主的含水层,主要由各种坚硬岩石所构成。在岩层露头或基岩埋藏浅的地区,大多分布有风化裂隙含水层。中国各煤矿区的风化裂隙带深度一般为30~60m,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大,裂隙发育变弱。深部岩层间的裂隙含水层,其富水性受岩性结构、构造裂隙和成岩裂隙控制,不同构造部位,富水性有明显变化。

3、喀斯特含水层。指以含喀斯特水为主的含水层,由可溶岩层溶隙发育而构成。在中国各煤矿区,由石灰岩和白云岩构成的喀斯特含水层分布较广。中国排水量最大、突水事故严重的煤矿井往往具有这类含水层。喀斯特发育和分布基本格局受岩性和构造控制,这类含水层的富水地段总是沿着岩性变化带、构造断裂带、节理裂隙发育带及褶皱剧烈变化带分布。

这类含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独特,表现在其富水性极不均一,在水平与垂直方向变化显著;水力联系各向异性和动态变化显著。中国各煤矿区喀斯特含水层的贮水空间大致呈区域性,北方以溶隙为主;南方是溶洞与溶隙互相联系;西南以暗河管道为主。

含水层根据埋藏条件及水力学状态可分为承压含水层与潜水(无压)含水层。

1、承压含水层。指两个不透水层或弱透水层之间所夹的完全饱水的含水层。此类含水层中任一点的压强都大于1atm。

2、潜水含水层。指具有自由水面的含水层。此类含水层水表面的压力等于1atm,自由水面以上可以是透水层,也可以是弱透水层或隔水层。

-含水层

-承压水

-潜水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3166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4
下一篇2023-07-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