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举重冠军有:
1、石智勇:
石智勇,1993年10月10日出生于广西桂林,2006年落户于浙江宁波慈溪。2015年11月,石智勇获得2015年世界举重锦标赛冠军。2016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授予石智勇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2016年8月,石智勇夺得2016年里约奥运会举重男子69公斤级金牌。
2、张国政:
张国政,1974年9月14日出生于福建顺昌,1999年1月,张国政入选国家男子举重队。2000年,悉尼奥运会男子69公斤级总成绩排名第四。2002年10月3日,釜山亚运会男子69公斤级,张国政以总成绩345公斤获得金牌。
3、陆永:
陆永,1986年1月1日出生于广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1996年开始进行举重训练。2003年被选入广西重竞技运动发展中心举重队。2005年国家举重队训练。在2010年“宋河杯”全国男子举重锦标赛抓举173公斤,挺举210公斤,总成绩383公斤轻松得冠。
4、曾国强:
曾国强,1965年3月18日出生于广东省东莞市石龙镇,1976年在镇少体校举重班学练举重,1981年入省队训练,1983年进入国家队,7月29,在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上以夺得235公斤的总成绩夺得金牌。
5、李大银:
李大银,1998年出生, 2019年12月10日,李大银以171公斤、200公斤和371公斤的成绩夺得2019年举重世界杯男子81公斤级抓举、挺举和总成绩三项冠军。
石智勇还有谁发生在东京奥运会上,在2021年7月28日的挺举比赛石智勇在第二举192公斤被判犯规,第三次他直接要到了198公斤的重量,这个重量追平了石智勇此前保持的世界纪录。
第三举石智勇顺利举起198公斤,创造了挺举新的奥运会纪录。在举起198公斤之后,石智勇霸气的喊出了“还有谁”的口号,这枚金牌可以算得上是中国代表团最没悬念的金牌。石智勇创创造了抓举、挺举和总成绩三项奥运会纪录,并且创造了总成绩的世界纪录。
石智勇简介。
石智勇1993年10月10日出生于广西桂林,落户于宁波慈溪,中国男子举重运动员,国际级运动健将,两届奥运冠军,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国家举重队成员。
2015年11月,石智勇获得2015年世界举重锦标赛冠军。
2016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授予石智勇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
2016年8月,石智勇夺得2016年里约奥运会举重男子69公斤级金牌;8月30日,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石智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2月,石智勇包揽举重世界杯男子73公斤级冠军。
2019年4月,石智勇获得2019年亚洲举重锦标赛男子73公斤级冠军。
2021年4月,石智勇获得亚洲举重锦标赛暨东京奥运会资格赛男子73公斤级冠军。
石智勇是广西桂林市临桂区五通镇人。
石智勇,1993年10月10日出生于广西桂林市临桂区五通镇,落户于宁波慈溪,中国男子举重运动员,两届奥运冠军,中国国家举重队成员。
2015年11月,石智勇获得2015年世界举重锦标赛冠军。2016年5月,石智勇获得“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2016年8月,石智勇夺得2016年里约奥运会举重男子69公斤级金牌。12月,石智勇包揽举重世界杯男子73公斤级冠军。2019年4月,石智勇获得2019年亚洲举重锦标赛男子73公斤级冠军。2021年4月,石智勇获得亚洲举重锦标赛暨东京奥运会资格赛男子73公斤级冠军。7月28日,石智勇夺得2020年东京奥运会举重男子73公斤级金牌。
石智勇是广西桂林市临桂区五通镇罗江村委冲尾村人,中国国家举重队男运动员。但属于浙江宁波的运动员。2015年11月24日上午,在美国休斯顿进行的2015年世界举重锦标赛中以挺举190公斤和总成绩348公斤夺得69公斤级两项冠军,另外他还以158公斤获得抓举第三。2016年5月,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2016年8月10日,在里约奥运会举重男子69公斤级决赛中石智勇获得冠军。2016年8月30日,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石智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石智勇是1993年出生的,本名叫石磊,是浙江宁波体育运动学校培养输送的举重选手。2004年底,宁波体校的举重教练李冬瑜回广西老家、著名的全国举重之乡五通镇探亲,在当地学校举重队淘到了这块瑰宝。当年,李冬瑜觉得这个名字全是石头“有点木”,有意为其改为石智勇,与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为中国举重队夺金的福建选手石智勇同名,业内也叫小石智勇,以示区别。
举重冠军石智勇的第一位恩师启蒙教练、桂林市临桂区业余体校举重队教练肖双贵在选拔举重人才时感触良多,他说:“当时石智勇还在五通中心小学读书,我看他体格特别壮,是个练举重的好苗子,便带他走进了举重生涯。”
肖双贵当年看中了石智勇什么优点,肖双贵列举了其中的原因。
“首先是他饭量大,盘子口那么大的碗,他一餐可以吃下五碗,吃得,说明他身体好;其次是他的身体条件好,从我们专业的角度来讲,他骨骼、体型、关节很好,不过从这次比赛来看,他的右脚踝力量不够还是他的弱点,怪我小时候没帮他压好,要压好了,这次比赛198公斤那把应该举得起;最后就是他的韧性,举重除了要有优秀的身体条件,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意志,要有坚强的意志力,才坚持得下去,而他性格上就很坚韧,意志坚强,这是我看上他最重要的原因。”
据了解,广西五通“举重之乡”的美誉早已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名声在外,五通镇人肖明祥(世界冠军肖建刚的叔叔)从石头制成的杠铃练起,一路闯进国家队,5破1平世界纪录。这支举重队建队至今,共向国家举重队、国家青年举重队输送队员10余人。共代表国家获得奖牌70多枚,其中金牌50多枚。五通中心小学也于1980年被授予广西壮族自治区传统项目学校称号。
1993年石智勇出生于广西,和同为世锦赛冠军的唐德尚是老乡。2004年,第二位恩师启蒙教练李冬瑜将石智勇带到了宁波,开始代表浙江队出战各项比赛。
“当时他刚刚开始练举重不到一年,我看这个小孩比较灵活,爆发力也不错,所以就要了过来。”李冬瑜回忆道。刚去宁波的日子,背井离乡,石智勇多少有些不习惯,不过生性好动的他很快适应了新环境。回忆起带训的日子,李冬瑜说“石智勇小时候就很活泼,性格也挺开朗的,就是比较皮,有时候休息天,会偷跑出去买点东西。最难能可贵的一点是,石头的坚强好胜。”
石智勇小时候比较调皮,在举重队期间可没少让老师“头疼”。当时学校附近有条河,每周日不训练的日子,就成了举重队小孩子们欢脱的天堂。“我们跑到河里去摸鱼,回宿舍后,把鱼放在桶里养。被教练发现了,他就罚我们蹲20分钟马步。”回忆起小时候的趣事,石智勇笑得像个孩子。
从五通镇中心小学业余举重队到宁波体校,再到全国冠军、亚洲冠军、世界冠军,直到奥运冠军,石智勇从一个山里娃站在世界运动领域的最高领奖台,这中间是他十几年如一日的艰辛付出和辛勤汗水。
对石智勇来说,两次的“痛哭”让他终生难忘。而运动生涯中的两次调整,却成为他人生的重大转折,也遇到了他人生中第三位恩师:前奥运举重冠军占旭刚。
事实上,石智勇刚开始是打62公斤级这个级别,但是成绩并不冒尖。“你一定得升级打69公斤级,你只适合打69公斤级。”占旭刚对石智勇说。
2011年10月,全国举重冠军赛中,石智勇第一次打69公斤级就一举夺下青年组的冠军。“第一个转折点是占指导将我从62公斤级升为69公斤级,第二个转折点是2013年成立浙江队,占旭刚正式成为我的教练。”
自从师从占旭刚,石智勇如鱼得水,举重生涯一发不可收拾。2014年,全国锦标赛冠军;2015年,全国锦标赛、世界锦标赛冠军;2016年,亚洲锦标赛冠军、里约奥运会冠军,东京奥运会冠军又成为他的囊中之物。
北京时间8月10日早上6时,里约奥运会男子举重 69公斤级比赛将正式开始,代表中国队上阵冲金的, 将是一位名叫“石智勇”的力士。他不是雅典奥运会 举重冠军石智勇,而是从“举重之乡”桂林市临桂区 五通镇走出来的新星,原名石磊。
石磊怎么变成了“石智勇”?日前去到五通 镇,作了一番打探。
生于五通 天赋异禀
罗江村委冲尾村,距五通镇约四公里,约百来户 人。1993年,石磊就出生在这个山青水秀的村庄。父 亲石桥生精明能干,母亲唐喜弟朴实勤劳。石磊是一 岁的时候,父母开始建新房子,不久,弟弟又出生了 。或许看着父母太忙,小石磊特别懂事。
“五岁多就会做饭了,等我们收工回来,他已经 把饭煮好了。”石桥生说,“那时候还是烧柴禾做饭 呢。”
唐喜弟补充说:“有一次我跟他说,妈妈忙,要 是你不会做饭,我们就没饭吃了。他就说妈妈我煮。 ”
村里的邻居说,石磊小时候力气很大,手 特别有劲,“七八岁就能举起板车轮子”,“很高的 墙,他扳着墙头一蹭就上去了”。
在村里碰到石磊的爷爷,这位89岁的老人身 体硬朗、精神矍铄:“我现在吃得睡得玩得,年轻时 挑200斤没有问题。”
五通是全国有名的举重之乡,这样的好苗子自然 不会漏掉。八九岁时,石磊进了五通镇小学举重学校 ,师从教练肖双贵。
“当时,吃住都在学校。”石桥生回忆说,“有 一天早上,他打电话来,让我去校医那里补交医疗费 。原来他半夜发高烧,自己起来拍校医的门拿药吃。 ”
转投宁波 改名“智勇”
石磊练举重大约一年多,人生道路上一个极为重 要的人物出现了。
2004年底,浙江宁波体校的举重教练李冬瑜回乡 探亲。李冬瑜也是五通人,曾师从奥运冠军唐灵生的 启蒙教练唐运桂,后来进了八一队,退役之后去宁波 工作。2003年,宁波体校开始从外地引进运动员,李 冬瑜从五通将唐德尚(2011年举重世锦赛获得2金1铜 )带到了宁波。这一次,被李冬瑜相中的是石磊,因 为“这孩子很灵活,爆发力也不错”。
当李冬瑜提出要带孩子去宁波时,石桥生夫妻比 较爽快地答应了。因为李冬瑜是五通老乡,邻村的唐 德尚也去了宁波,“应该信得过”,而且“孩子想去 就给他去呗”。
到宁波之后,李冬瑜提出给石磊改名字。他觉得 原来的名字里“石头太多”,不如改成“石智勇”。 除了取“智勇双全”之义,还寄寓了向奥运冠军石智 勇看齐的愿望。
谈到改名的事,石桥生轻描淡写地说:“改就改 呗,反正就是个名字。”
就这样,五通的石磊在11岁多的时候,摇身变成 了宁波的“石智勇”。
但“石智勇”这个名字,最初带来的是比石头还 多的压力。他去参赛的时候,别人总会说:“哈,怎 么又出来一个石智勇?”媒体也说,这是一个“靠名 字刷存在感”的人。这种困扰,在石智勇身上缠绕了 很长一段时间。
扬名美国 瞄准巴西
其实,石智勇2008年就已经入选浙江省队,师从 陈环,之后又被分进了占旭刚所在的一组,成为了重 点培养对象。但由于伤病,他接连缺席大赛,表现得并不是特别突出。
2012年,全国举重冠军赛在柳州举行,石智勇第 一次回广西比赛,他父母也第一次到现场看他的比赛 ,但结果很糟糕,挺举三把打零,没有成绩。
石智勇是一个非常要强的人,他暗下决心,一定 要练出名堂来。
石桥生夫妇回忆起2014年底在杭州看到的一幕, 至今有些心疼:“当时他的脚伤了,袜子都穿不上, 走路一瘸一拐,痛得眼泪起直掉,但他还是坚持去训 练。”
训练的刻苦,加上占旭刚的悉心指点,石智勇慢 慢步入上升通道。进入国家队也就顺理成章了,“小 石智勇”这个名字也开始叫响。值得一提的是,大石 智勇得知国家队有个同名同姓的小师弟之后,还专程 去看望了他,鼓励他超越自己。
在石桥生家里的客厅里,有一个玻璃相框。里面 多是石智勇与教练、队友的合影。其中最显眼的 是国家举重队的“全家福”。那是石智勇特意叫爸妈 放大挂上的。他爱这个集体。
在国家举重队,石智勇崭露头角。2015年11月, 美国休斯顿世锦赛,石智勇以挺举190公斤和总成绩 348公斤夺得69公斤级两项冠军,另外他还以158公斤 获得抓举第三。
成为世界冠军的石智勇并没有满足,他的目光瞄 准了里约奥运会,瞄准了领奖台。
开赴里约 期待圆梦
其实,在饱受“石智勇”这个名字带来的困扰时 ,石智勇就在苦苦思索解决的办法。有什么办法能彻 底解决问题?“只有一个办法-----同样站上奥运会最 高领奖台。”石智勇曾经这样对人说。
今年春节,石桥生夫妇去北京看望儿子,计划逗 留一周。但石智勇只陪了父母一天,参观了天安门、 鸟巢。“之后他就忙着训练,我们连长城都没能去看 看。”石桥生说。
今年4月的奥运选拔赛,石智勇以2公斤之差输给 奥运冠军廖辉。石智勇只能当“替补队员”。搭上里 约班车的希望很渺茫,但石智勇没有放弃希望,更没 有放弃努力。
“上帝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廖辉因膝盖受伤, 无法保证系统训练。69公斤级的参赛人选终于在最后 一刻落在石智勇身上。
业内人士认为,石智勇只要发挥正常水平,奥运 金牌就有戏。
但石桥生夫妇显得很低调。“8月10日早上6点开 始比赛。”他们很清楚地记着这个时间,却不敢提前 预备鞭炮,“等拿到金牌再去买也不迟。”
8月10日,让我们共同期待、共同见证石智勇的圆 梦时刻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