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邱县霍邱铁矿()

霍邱县霍邱铁矿(),第1张

霍邱铁矿位于霍邱县西部、淮河以南的平原区,属全隐伏大型铁矿。其范围北自淮河南岸,南至马店乡的重新集,西自桥台—花园—冯井—四十里长山东侧一线,东至王截流—代店—高塘集—何家圩子一线,南北长约32公里,东西宽为3—6公里,面积约160平方公里;自北而南由周集、张庄、李老庄、范桥、草楼、周油坊、李楼、吴集、重新集等9个大、中型矿床组成。

矿区目前仅有周(集)—长(集)公路(105国道)经过,向北过淮河至阜阳,向南可通霍邱、六安等地;北部有淮河可通航小轮船,顺河而下可到淮南、蚌埠。

霍邱铁矿所处地质构造部位为合肥坳陷西部边缘平原区。矿区西边皖、豫交界的四十里长山有震旦、寒武、奥陶纪地层出露,其余均为广泛的第四系(厚自40—200余米)覆盖。勘查证实,铁矿体产于新太古代古老变质岩系中,为铁硅质沉积建造受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矿床,即通称的“鞍山式”铁矿,有磁铁矿石和镜铁矿石两类。磁铁矿石主要产于片岩、片麻岩岩层中;镜铁矿石(或混合型)主要产于片岩、白云岩和大理岩岩层中。其原岩建造相当于细碎屑岩—粘土岩—铁硅质岩—碳酸盐岩,代表一次海进沉积旋回。沉积环境,从原岩建造和矿层特征看,属浅海相沉积,铁硅质以胶体方式沉淀。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古陆,也可能与海底火山活动有间接关系。矿体规模及基本特征如表3-1。

矿体规模及特征表 表3-1

矿石物质成分,磁铁矿石主要为磁铁矿,次为少量—微量赤铁矿、钛铁矿、穆磁铁矿、菱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李老庄矿床少部分矿石为菱镁铁矿、蛇纹石、白云石),次为角闪石、铁闪石、透闪石、黑云母、石榴子石,部分矿石有阳起石、透辉石,极少量白云母、绿泥石、蓝闪石、直闪石。镜铁矿石主要为镜铁矿、磁铁矿,二者可互换主次或单独或混合产出,次为少量—微量赤铁矿、菱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次为少量黑云母、阳起石、铁闪石、透闪石,时有透辉石、绿泥石、蓝闪石、白云母。矿石中含少量—微量硫化物,常见的有黄铁矿,一般分布较普遍,偶见有黄铜矿、磁黄铁矿。氧化带中主要为次生氧化的假象赤铁矿、半假象赤铁矿,少量赤铁矿、褐铁矿。

矿石主要化学成分平均含量如表3-2。

矿石伴生有益元素含量甚低,无工业意义。有害杂质除硫、磷外,其他元素含量也很低,属低硫、磷的中—贫铁矿石。

霍邱铁矿的发现、勘查过程,首先是通过航空磁异常带,然后经过地面大比例尺磁法测量,圈定异常范围,查明异常的分布位置,分析异常特征,再经过钻探验证,从而发现了铁矿。整个过程凝聚了广大地质勘探队员的辛劳与智慧,是集体工作的成果。

1957年,地质部华北九○四航测队在本区进行1∶100万航空磁法测量、勘查储油构造、寻找石油时,在霍邱县的西部发现了近南北向磁异常带,编号为C—57—102。最大异常值为620纳特,梯度变化大,按200纳特等值线圈定异常范围,长约40公里,宽4—5公里,南起马店,北至淮河,总面积约为200平方公里;结论认为异常是由狭长的线型延伸的基性侵入体或含铁火成岩侵入体所引起,该侵入体极可能产于南北向断裂带中。

矿石主要化学成分平均含量表 表3-2

1959年,省地质局认为该异常带处于合肥坳陷西侧,基底有可能是古老变质岩系,具有寻找“鞍山式”沉积变质铁矿的前提,成矿地质条件较好。为此指示省地质局物探大队一○三队对C—57—102航磁异常进行地面磁法测量,比例尺为1∶5万—1∶25万,工作面积为614平方公里,其中1∶1万面积145平方公里。经过工作,圈出了周集、张庄、李老庄、范桥、大塘头、草楼、邓先小学、周油坊、李楼、李桂庄、吴集、重新集等12个局部高磁异常和一些低缓磁异常。(经以后的勘查工作证明其中的范桥—大塘头、邓先小学—周油坊、李老庄—吴集异常,分别属范桥、周油坊、吴集异常,故实际上是9个局部高磁异常)这些异常等值线的长轴方向除李老庄和范桥为近东西向外,其余均与航磁异常基本一致,呈近南北向带状分布。异常最大值为11000纳特以上(张庄、吴集),最小为1200—2100纳特(范桥、李老庄),其余异常为3370—5600纳特。通过地面磁测工作,进一步查明磁异常的分布位置、范围和特征,并推定由“鞍山式”沉积变质铁矿引起的可能性极大,其成果为寻找铁矿提供了充分的资料依据。

1959年下半年,省地质局以局总工程师严坤元为主的多数地质技术人员同意并支持对磁异常进行验证,以便了解异常性质。当时在皖西地区工作的省地质局三三七地质队(该队1958年成立,1962年撤销,1966年重新恢复;1990年后又被撤销,合并到省地矿局三一三队),根据省地质局的这一决定,队长苏波、技术负责人黄广球及地质技术人员殷延祥、洪侃、汪兴祥等,组织施工队伍开赴霍邱;他们根据地面磁法圈定的局部异常,首先选择了较好的张庄高磁异常进行钻探验证,于孔深141米处见到了两层铁矿,最大假厚度为180米,从而查明磁异常确系沉积变质磁铁矿体所引起。张庄异常见矿后,三三七队即成立了霍邱铁矿工作分队,由黎有训主持技术工作。为了解其它主要磁异常的性质,于1960年元月对周集和吴集异常进行了钻探验证,也见到了同类型铁矿体。1960年下半年,省地质局为了加强铁矿勘查工作,调派地矿处陈克兴去三三七队任技术负责人。陈与分队技术人员分析研究了已验证的3个异常见矿情况后,为解剖一点,指导全面,首先确定对见矿较好的张庄异常开展普查评价,对矿床中段以400×200米的网度进行3条剖面线控制,见矿情况很好。至1962年因全国工业战线进行收缩,三三七队被撤销,霍邱铁矿磁异常验证工作暂停,张庄铁矿普查工作也就此而止。于1962年上半年由黎有训、梁善荣编制了阶段普查地质报告,求得铁矿石储量6494万吨。从控制资料并结合异常分布特征分析,进一步工作还可增加储量,矿床规模可达大型。

1966年下半年,省地质局又重新组建三三七地质队进入该区,继续对霍邱地区磁异常进行验证和对铁矿开展勘查。队长苏波、技术负责人陈克兴和主要地质技术人员黎有训、潘呈麟等对该区铁矿地质工作做出了具体规划,在对已验证见矿的吴集、周集异常开展普查评价的同时,为查明其它异常的性质,逐个进行钻探验证。自1966年11月至1969年5月,先后对草楼、李老庄、周油坊、李楼、范桥磁异常进行了验证,也都见到了同类型铁矿体。

值得提出的是,华东冶金勘探公司八一○队于1966年5月对重新集异常进行钻探验证也见到了铁矿体,同时对吴集异常进行了几个钻孔的揭露,并在吴集及其以南地段开展了重力测量工作(目的是寻找富铁矿,经过工作未发现富矿,于同年撤离)。其工作成果为三三七队以后的勘查工作提供了部分资料依据。

经过上述磁异常验证见矿资料和对张庄、周集、吴集矿异常的初步评价(后两个矿床也仅限于异常中段控制,其规模已达大型矿床),结合各个磁异常分布特征综合分析,省地质局及其所属三三七队,一致认为霍邱磁异常带为一铁矿储量丰富的远景区,从而肯定了霍邱铁矿,并列入安徽省内重点开展铁矿勘查工作的重要基地之一。

在磁异常验证见矿之后,工作的重点就是对矿异常做出有无工业价值的评价,所以,霍邱铁矿大量的勘查评价工作始于70年代。在这期间先后对8个矿床开展勘查(即张庄、李老庄的勘探和周集、周油坊、草楼、重新集、吴集、范桥的普查),并完成6个矿床评价工作。至80年代仅对范桥、吴集在普查基础上进行详查,同时新开展李楼矿床北段普查。经过这20年的勘查评价,取得了丰硕的地质成果,肯定了各矿床的工业价值。各矿床勘查评价如下:

张庄铁矿勘探(1970—1974年),投入钻探工作量243万米,由黎有训、王聿祥、李成仕、王迎春、王文新、胡祖福、马连树等于1974年编制提交了地质报告(经省储委审查,需补充部分工作)。1979—1980年又进行了补充勘探,投入钻探工作量6208米,1981年提交补充工作说明书,探明铁矿石储量199亿吨。

李老庄铁矿、菱镁矿初勘(1971—1975年),投入钻探工作量326万米,由王聿祥、李成仕、陈克兴、黎有训、李茂章、马连树等于1981年编制提交了勘探报告。探明铁矿石储量435793万吨,共生菱镁矿石储量33289万吨。

周集铁矿普查(1967—1970年),投入钻探工作量290万米,由董培南、陶正、李茂章、叶明富、陈国荣等于1979年编制提交了普查地质报告。探明铁矿石储量137亿吨。

重新集铁矿普查(1974—1980年),投入钻探工作量259万米,由王迎春、徐明德、马成清于1980年编制提交了普查地质报告。探明铁矿石储量658194万吨。

周油坊铁矿普查(1975—1977年),投入钻探工作量159万米,由王聿祥、王志华、杜经山、余长明等于1978年编制提交了普查地质报告。探明铁矿石储量954994万吨,报告提交后于南端施工一剖面,增加储量152477万吨,合计探明铁矿石储量111亿吨。

草楼铁矿普查(1976—1978年),投入钻探工作量106万米,由王聿祥、王志华等于1979年编制提交了普查地质报告。探明铁矿石储量480158万吨。

范桥铁矿普查—详查(1978—1983年),投入钻探工作量156万米,由王聿祥、雍朝煜、涂政标等于1983年编制提交了详查地质报告。探明铁矿石储量483427万吨。

吴集铁矿普查—详查(1977—1985年),投入钻探工作量534万米,由周伦义、徐明德、蔡志勇、钟年录于1983年(王迎春、王文新主持过一个时期的普查工作)编制提交了详查地质报告。探明铁矿石储量248亿吨。

李楼铁矿北段普查(1980—1988年),投入钻探工作量102万米,由王聿祥、甘圣东等于1989年编制提交了矿床北段普查地质报告。探明铁矿石储量136亿吨(矿床南段已有少量工程控制,沿走向矿体仍未控制住,估算其储量尚有15亿吨以上)。

以上勘查工作所提交地质报告,均经上级有关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累计探明铁矿石储量为104亿吨,是安徽省重要大型铁矿,也是华东乃至全国重要铁矿资源基地之一。

在霍邱铁矿的勘查工作中,先后担任大队主要领导的还有殷志诚、李忻修、汪自庆、马成清,担任大队技术负责人的还有黎有训,从事技术业务管理工作的主要地质技术人员有潘呈麟、布炳坤、赵大舜、马连民、钱沛明,主要水文、工程地质技术人员有郑文兴、匡国楷、李国祥等。他们都对铁矿的勘查评价工作做出了贡献。

在隐伏地区进行地质找矿和勘查工作时,主要依据磁异常来部署工作。实践证明,异常验证首孔要布置在磁异常的高峰值处,这样往往是一孔见效,见矿率达百分之百;第二步用主干剖面钻孔揭露(一般布在横切异常的高峰值处)。如果异常延伸较长,又有多个峰值,主干剖面需布置2—3条,了解矿体的层数、分布特征和对地层、构造的系统揭露;然后根据主干剖面的地质资料,结合磁异常或磁重异常进行综合分析,再选择适当网度进行普查评价。我们就是根据以上方法,采用400×200米基本网度进行矿床普查评价的,在评价中对矿床局部变化大的,可适当加密工程控制。这样评价矿床的“三步走”方法,是有的放矢的、合理的,也是一个多、快、好、省的方法。

在矿床勘查中采用多兵种联合作战,对于指导勘查工作部署、工程布置和施工是比较有效的方法。70年代后半期,在三三七队开展1∶5万重力测量的同时,为配合重力勘查,由省地质局物探大队开展了1∶10万电测深工作;在钻探工程施工中还进行了三分量测量、地温测井和放射性测量等。重力测量发现了局部重力异常24个,布伽值在04—2毫伽之间,除部分为大理岩或古地形隆起者外,大多数异常都与大、中型矿床的磁异常相吻合(或基本吻合)、叠加。个别矿床(如李楼矿床)主要由弱磁性的镜铁矿体组成,重力剩余异常等值线向南延伸大于磁异常等值线,因此,在沿走向追索控制矿体延伸过程中,在已无磁异常而有重力异常的情况下,矿体仍稳定延伸,不断扩大矿体规模,成为霍邱铁矿中规模最大的矿床。又如三分量测井对寻找深部、旁侧是否有矿体存在,也起到很好的作用。如在周集施工的ZK53孔达到设计深度尚未见矿,经三分量测井后推断深部有矿体存在,继续施工很快见到了矿体;也有的工程经三分量测井提前终孔的,减少了钻探工程工作量。所以,采用多种方法、手段互相配合,取长补短,综合分析,是提高地质工作质量和研究程度,加快工作进程的一种好方法。

在勘查工作中由于受到10年(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干扰破坏,地质工作处于有章不循、无章可循的状况,部分工程质量过差(如岩矿心采取率低、封孔质量差、孔斜偏斜过大等等),造成不少返工浪费现象;如补打工程补采矿心,透孔重新封孔、补测孔斜,有的工程无法弥补,只好作为历史问题存在。

霍邱铁矿尚未开发利用。仅其中的张庄矿床由马鞍山钢铁公司于1991年下半年进行开发论证工作,并于1992年3月进行开发前期地质工作,准备开发利用,开采规模初步计划为年产矿石300万吨。如果确定张庄矿床开发利用,对其他矿床逐步开展详查、勘探,扩大开采规模,计划开采量由300万吨可增到600万吨以至800万吨或更大。

至80年代止,该区铁矿勘查和对异常的验证工作程度已比较高,对于扩大找矿远景,寻找新的大、中型磁铁矿床的可能性已越来越小。但已勘查的矿床中除李老庄、范桥(呈向斜分布已圈定)外,其余矿床(如周集、周油坊、李楼矿床)沿走向尚未完全控制圈定;沿倾斜延深各矿床一般只控制垂深450—600米,矿体尚未尖灭,进一步勘查仍有一定潜力和扩大矿床规模的可能。

霍邱一中没有在网络上公布录取分数线,需要到该校的招生部门进行咨询。

霍邱县第一中学,始建于1937年,现拥有南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二百多亩,有初、高中两个办学层次。

有教学班133个,教职工共452人且结构合理,其中特级教师9人,高级教师近140人,中级教师115人,年轻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比例达60%,在校学生共8000多人。霍邱一中办学成绩显著,高考本科达线人数不断攀升。

办学理念:

教学上大力推行"先学后讲课课练"课堂教学模式,即教师先提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要求,给学生一定时间,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后让学生做老师经过精选的练习题;然后再引导学生研讨解决暴露出的问题,老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最后当堂布置作业,当堂练习。坚持科研兴校、科研促教,不断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以上内容参考——霍邱一中

霍邱县教育局电话如下:

1、05646080156

协助管理机关日常工作,协调各股室工作,制定并督促落实机关各项工作制度,负责重要事项的督查督办;协助全县教育系统的外事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全县教育系统的统战工作;负责机关文明创建工作;承担机关离退休干部管理工作。

2、05646080332

其职责是拟定全县教育督导工作规章制度,拟定教育督导评估标准、指标体系和方案,划分全县督学责任区,组织实施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负责督学队伍业务管理、培训、考核,开展教育督导工作。

3、05646080121

管理和指导全县基础教育以及校外教育等工作。研究指导基础教育结构调整及课程改革,检查指导全县普通中小学执行课程计划、教学计划、教材、教辅用书、教学用具和全面贯彻执行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情况。

霍邱县教育局监督效力会议总结:

霍邱县教育系统民主监督员、特约人员、部分省市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应邀到皖西经济技术学学校现场考察监督霍邱县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理科实验操作考试工作。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专职副组长商建新全程陪同。

民主监督员、特约人员、省市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详细了解考试流程,并对考点组织管理、考场布置、考试纪律、应急处理、后勤保障等方面进行全面监督。认真听取考点负责人关于考务工作的汇报,详细了解考试进展情况,并提出了意见建议。

对秩序井然的考点给予认可,对暖心、贴心服务考生的学生志愿者给予点赞,对县教育局周密、合理的安排给予高度评价。全体成员持续对全县教育重大事件进行全面监督。

1、一般费用:4000——5000元

小型**求婚的价格比较便宜,票价费、场地费、装饰费等,加起来一般4000——5000元左右即可。但是这个费用是值得的,**院求婚既有创意又非常浪漫,可以让求婚更成功的。

2、中等费用:7000——8000元

中型影院求婚的费用一般在7000——8000元左右,因为中等**院不但可以容纳更多人,而且还有利于你的发挥,设计出更多、更浪漫的东西,比如:可以将制作好的求婚视频投放到大屏幕上,然后单膝跪地像她求婚,这样一定会让她非常感动的。

3、高等费用:10000以上

高档影院求婚价格一般在10000以上,因为高档影院不但空间非常的宽敞明亮,而且在设计上也更有特色,服务也更加完善,所以可以让您的求婚更加成功。

(一)矿区应用概况

重新集铁矿区距霍邱县城西25km,全矿区累计探明铁矿石资源储量为1604007万t,主要为镜铁矿、磁铁矿。

钻孔摄像探测选择在矿区内65°~270°勘探剖面线上的ZK12和ZK13两个钻孔进行。重新集铁矿区是一老矿区,现为地质勘探阶段,目的是以钻孔摄像解析资料与实际勘探地质资料进行对比,验证其可靠性。钻孔布置及钻探现场如图9-30所示。钻孔摄像模拟矿心如图9-31所示。

ZK12钻孔在深度36868~43085m及460~56357m处分别见两段矿体;ZK13钻孔在深度7164~12654m、25301~45061m及46839~48603m处,分别见三段矿体。对两钻孔内钻孔摄像获取的原生结构面及构造结构面产状进行了分析。图9-32为磁铁矿内钻孔取心的,流纹明显;在钻孔摄像中磁铁矿区内底色呈黑色,流纹呈白色;钻孔深度内非磁性矿体多为白云石大理岩,在钻孔摄像中成白色状底色,结构面呈黑色,对比较为明显。图9-33~图9-35为磁铁矿内钻孔摄像结构面、磁铁矿与白云石大理岩交界面处结构面及白云石大理岩结构面形式,由此可见,钻孔摄像系统获取的结构面较为明显,也较为详细。

图9-30 钻孔平面方位布置及钻探现场

图9-31 重新集铁矿区钻孔摄像模拟矿心

图9-32 矿体内取出的流纹岩心实物图

图9-33 磁铁矿

图9-34 交界面

图9-35 白云石大理岩

(二)ZK12号孔测试结果与分析

ZK12号孔孔深563m,套管9088m,矿体在368~563m间,计划自孔深9088m出套管处开始数字全景摄像至孔底,在探测到502m处遇不可视的浑水,故实际探测深度为91~502m。具体的分析过程同前述,统计分析结果为该钻孔区域范围内的优势结构面产状以南偏西方向为主,倾角为65°~75°范围内的结构面所占的比重最大,矿脉的延伸方向可以参照该优势产状进行分析。

(三)ZK13号孔测试结果与分析

ZK13号孔孔深550m,套管102m,矿体在253~450m,468~486m段。计划自孔深102m出套管处开始摄像至孔底,采用探头直径72mm,实际探测和数据分析深度为102~502m。具体的分析过程同前,统计分析结果为该钻孔区域范围内优势结构面产状以南偏西方向为主,倾角为60°~70°范围内的结构面所占的比重最大,矿脉的延伸方向可以参照该优势产状进行分析。

(四)两钻孔之间的矿脉延伸方向

以ZK13号钻孔为例,将其按照每5m一段进行分段处理,并取120~140m段产状数据进行处理。首先计算每个结构面的产状单位矢量n1,表9-6所示为-120~-125m段结构面产状单位矢量的计算表格。

表9-6-120~-125m段结构面产状单位矢量计算表

在表中Qi代表倾向值,Pi代表倾角值,根据公式:

n1=(sinPisinQi,sinPicosQi,cosPi)=(x,y,z)

即x=sinPisinQi,y=sinPicosQi,z=cosPi,将修正后的倾向和倾角化以单位矢量表示。如将-121775m处的结构面产状单位矢量化计算如下:

n1=(sinPisinQi,sinPicosQi,cosPi)=(sin44°sin296°,sin44°cos296°,cos44°)=(-0624,0305,0719)

同理将该段其余各产状都进行单位矢量化,分别填于表格中。

通过上述计算得出该5m段的产状矢量,接下来通过该段产状矢量计算矿脉延伸情况。以ZK13和ZK14之间的矿脉延伸计算为例,计算该段延伸至ZK14的预测段深度值。首先为了方便计算,取-125m为-120~125m段的深部代表值;并按图9-36所示建立局部坐标系,其中钻孔ZK13点的孔口坐标取为(0,0,0),钻孔ZK14孔口坐标取为(3625,1693,0)。

图9-36 ZK13与ZK14钻孔布置局部图

其次根据公式z2i=zi+tanPsinQ(x1-x2)+tanPcosQ(y1-y2),计算出ZK14的延伸预测段深度值:

z2i=-125+tan346°sin2903°(0-3625)+tan346°cos2903°(0-1693)≈106

由此可以预测,ZK13孔中该段从代表深度值-125m处延伸至ZK14孔的-106m处,在ZK13和ZK14孔之间剖面图上,直接将ZK13的坐标(0,0,-125)点同ZK14的坐标(36625,1693,-106)点相连就可预测该段的延伸情况,如图9-37所示。

为研究矿脉在钻孔之间的延伸方向,采用矿体连线方式,即对ZK13孔0~-205m范围内所有分段作延伸线,如图9-38所示。因ZK13孔中摄像系统探测深度从99m开始,故该图上部未能画出延伸线。

图9-37-120~-125m段延伸示意图

图9-38-100~205m段延伸示意图

(五)钻孔摄像资料解释与传统地质预测结果的对比

通过上述延伸性研究可知,ZK13孔中-128~-205m段的白云石大理岩应延伸至ZK14孔-90~130m段的白云石大理岩,因而钻孔之间该部分的剖面图可按图9-39绘制(因-99m以上未用钻孔摄像探测,其上部依据传统方式绘制)。而仅采用传统地质方法绘制的钻孔剖面图如图9-40所示,ZK13孔-128m~-205m段的白云大理岩层并未与ZK14孔-90m~-130m处的白云石大理岩层相连;对比两个局部图,发现钻孔摄像技术的资料解释结果为矿脉延伸方向确定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信息,从而避免了传统地质剖面图绘制过程中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

在用上述方法研究ZK12和ZK13孔矿脉延伸方向的基础上,参考地质情况可绘制出整体剖面(图9-41),而作为比较对象的是用传统地质预测方法绘制的剖面图9-42。对比上述两图中的矿脉延伸方向可知,钻孔摄像为研究矿脉延伸性,精确绘制深部磁性矿体地质剖面图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4676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6
下一篇2023-07-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