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起了哦。。。和向医生没结婚,准备结婚的时候,阿坚用视频看到潮同事在家里聚会的时候说清楚包国仁让爱的事,激动的跑出去发生了车祸。。。之后阿坚就失忆了(后来证明是阿坚装的),只记得自己的男朋友是包国仁。。。看清楚情况的向医生后来就退出出国了。。。向医生临走前鼓励包国仁追返阿坚,终于包国仁和阿坚求婚,成功了就算是复合了。。。应该是315集到322集这一段。。。
二人转《
二人转《包公赔情》
原唱:秦志平郑淑云
一代清官黑包公、三口铜铡放光明
五更领了宋王旨、八抬大轿出了京
十里长厅摆酒宴、文武百官来送行
千言万语一句话、祝愿放粮得成功
包勉奉了、母亲命、来给三叔、给三叔问安宁
也是包勉、罪该死、有人告状就到长亭
包拯接状细查问果然包勉罪难容忍痛铡了小包勉打道回府忙不停
包拯迈步我就把楼上
惊动了嫂嫂我王凤英 三弟陈州把粮放 去而复返为何情
只因有件烦恼事 说来嫂嫂莫心惊
有何烦恼你快讲 莫让嫂嫂闷心中
时才三弟多得罪 铡一赃官在长亭
铡一赃官何罪有 为民除害我赞成
怎奈此人门子硬 他与别人不相同
《包公赔情》鉴赏
曹禺同志看过吉剧《包公赔情》后,曾发表如下感怀:“看戏曲这样感动我,还是第一次。”《包公赔情》何以如此感人呢?这出戏以唱为主,以词传情。唱词写得好,是这个戏感人的主要原因之一。细读剧本,反复琢磨,我悟出了以下三点道理:一是词浅。
这里说的浅是指词浅意深,深入浅出,俗中有雅,雅俗共赏而言。我同意清人李笠翁的见解:“能于浅处见才,方是文章高手。”因为凡搞古典戏曲者,无不懂得点历史知识及诗词歌赋之类,把唱词写得典雅些、华丽些、含蓄些、凝重些,似并不难;但唱词毕竟是唱给人们听的,倘若句句费解,就会影响演出。
—包公赔情
有好多种1、昆曲
昆曲,又称“昆腔”、“昆剧”,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它源于江苏昆山,明中叶后开始盛行,当时的传奇戏多用昆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昆曲特色的南昆外,还在全国形成许多支脉,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昆曲的风格清丽柔婉、细腻抒情,表演载歌载舞、程式严谨,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
2、高腔
高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原被称为“弋阳腔”或“弋腔”,因为它起源于江西弋阳。其特点是表演质朴、曲词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众人和,只用金鼓击节,没有管弦乐伴奏。自明代中叶后,它开始由江西向全国各地流布,并在各地形成不同风格的高腔,如川剧高腔、湘剧高腔、赣剧高腔等 。
3、梆子腔
梆子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源出于山西、陕西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特点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击节。然后,它向东、向南发展,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东梆子等。
4、京剧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5、评剧
评剧,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在表演上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1950年以后,以《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著名演员。现在评剧仍在河北、北京一带流行
6、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即流行于河北、北京一带的梆子戏,它源于山、陕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经由山西传至河北,结合河北与北京方言而形成。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唱腔高亢激越,善于表演悲剧情节。河北梆子著名剧目有《蝴蝶杯》、《辕门斩子》、《杜十娘》等
7、晋剧
晋剧,又名“中路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至山西,结合山西语言特点而形成。现流行于山西中部及内蒙、河北一带。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音乐风格在高亢之余,也有柔婉细腻的一面。表演通俗质朴。著名剧目有《打金枝》、《小宴》、《卖画劈门》等。
8、蒲剧
蒲剧,又名“蒲州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而成,一说此即为原来的山陕梆子。现流行于山西西南部及陕西、河南一带,在声腔上近似于秦腔,语言也用陕西方言。著名剧目有《挂画》、《杀狗》、《杀驿》等。
9、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系由山西西南部的“蒲州梆子”发展而成,流行于山西东南部上党一带。其声腔除梆子腔外,也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等。剧目有《三关排宴》、《东门会》等。
10、雁剧
雁剧,也称“北路梆子”,由“蒲州梆子”发展而来,流行于山西北部及河北张家口、内蒙古一带。据说它对河北梆子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剧目有《血手印》、《金水桥》等。
11、秦腔
秦腔,陕西省地方戏,也叫“陕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约形成于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犷质朴,唱腔高亢激越,其声如吼,善于表现悲剧情节。剧目有《蝴蝶杯》、《游龟山》、《三滴血》等。
12、二人台
二人台,流行于内蒙古、山西及河北张家口一带的戏曲剧种,在内蒙民歌及山西民间小调基础上形成,后来又吸收晋剧的表演成份而渐渐成熟。表演生活气息浓郁,曲词通俗。剧目多为表现农村生活的小戏,如《走西口》、《五哥放羊》等。
13、吉剧
吉剧,流行于吉林省的戏曲剧种。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曲调轻快、词句通俗、表演质朴火爆,剧目有《燕青卖线》、《包公赔情》等。
14、龙江剧
龙江剧,流行于黑龙江地区,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拉场戏、影戏及当地民歌基础上形成,表演轻松幽默,曲词通俗。剧目有《双锁山》、《荒堂宝玉》等。
15、豫剧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传入河南的山陕梆子结合河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现流行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份。原有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沙河调四大派别,现以豫东、豫西调为主。出现过常香玉、陈素珍、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著名旦角演员。剧目有《穆桂英挂帅》、《红娘》、《花打朝》、《对花枪》和现代戏《朝阳沟》等。
16、越调
越调,河南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区,因以“四股弦”为主要伴奏乐器,所以也称“四股弦”。音乐为板腔体为主,也唱曲牌。著名演员有申凤梅等。剧目有《收姜维》、《李天保招亲》、《诸葛亮吊孝》等。
17、河南曲剧
河南曲剧,河南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省及湖北西北部地区,由曲艺“河南曲子”发展而成。唱腔轻柔婉转,以悲剧内容见长。剧目有《卷席筒》、《陈三两》、《花亭会》等。(
18、山东梆子
山东梆子,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荷泽一带,因其地古称“曹州”,故又名“曹州梆子”。此梆子系由山陕梆子经由河南再传入山东,历经变化而形成。主要剧目有《墙头记》等。
19、吕剧
吕剧,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中部及江苏、河南一带。20世纪初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发展而成,1950年定名为“吕剧”。吕剧表演富于生活气息,通俗质朴,唱腔曲调简单,易学易唱。所以吕剧在广大农村影响很大。剧目有《王定保借当》、《小姑贤》和现代戏《李二嫂改嫁》等。
20、淮剧
淮剧,江苏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江苏、上海及安徽等地区。它起源于江苏民间小戏,后又吸收徽剧的艺术因素而逐渐发展成熟。其表演粗犷朴素。剧目有传统戏《女审》、《三女抢板》和新编戏《金龙与蜉蝣》等
21、沪剧
沪剧,流行于上海一带的地方剧种,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后形成上海滩簧调,又受到苏州滩簧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以文明戏的形式在上海演出,并定名为沪剧。剧目多为现代题材,如《啼笑姻缘》、《罗汉钱》、《芦荡火种》等。
22、滑稽戏
滑稽戏,流行于江苏、上海、浙江等地的戏曲剧种。源于上海的“独角戏”,后发展为滑稽戏,曲调驳杂、表演滑稽。主要剧目有《三毛学生意》、《一二三齐步走》等。
23、越剧
越剧,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它源出于浙江嵊县的“的笃班”,1916年左右进入上海,以“绍兴文戏”的名义演出。先以男演员为主,后变为以女演员为主。1938年后,使用“越剧”这一名称。1942年以袁雪芬为首的越剧女演员对其表演与演唱进行了变革,吸收话剧昆曲的表演艺术之长,形成柔婉细腻的表演风格。出现袁(雪芬)派、尹(桂芳)派、范(瑞娟)派、傅(全香)派、徐(玉兰)派等众多艺术流派。越剧剧目有《祥林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五女拜寿》、《西厢记》等。
24、婺剧
婺剧,流行于浙江金华一带的地方剧种,又名“金华戏”。它是一个多声腔剧种。其声腔由高腔、昆曲、滩簧、徽调等组成,各有其剧目及表演特色。剧目有《僧尼会》、《牡丹对课》、《断桥》等。
25、绍剧
绍剧,流行于浙江绍兴、宁波一带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明末。以“三五七”、“二凡”为主要声腔,表演上以武戏见长,风格粗犷、朴实。剧目有《三打白骨精》、《龙虎斗》、《吊无常》等。
26、徽剧
徽剧,流行于安徽、江苏等地区的戏曲剧种,形成于清代中期,系多声腔的剧种,主要声腔为拔子、吹腔、二黄,也兼唱昆曲、高腔和西皮。1790年,徽班进京为乾隆庆寿,后演变为京剧。剧目多为历史题材,如取材于《三国演义》的《水淹七军》等。
27、黄梅戏
黄梅戏,起源于安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区。它的前身是黄梅地区的采茶调,清代中叶后形成民间小戏,称“黄梅调”, 用安庆方言演唱。20世纪50年代在严凤英等人的改革下,表演日趋成熟,发展成为安徽的地方大戏。著名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等。
28、闽剧
闽剧,流行于福建地区的戏曲剧种。兴起于明中叶,到清代时已基本形成,只是规模较小。20世纪初爱京剧影响规模渐大,声腔基本完备,包括逗腔、洋歌、江湖、小调和板歌五种。剧目有《炼印》、《天鹅宴》等。
29、莆仙戏
莆仙戏,福建地方戏,旧称“兴化戏”,明中叶时已完全成熟,流行于莆田、仙游一带。音乐为曲牌体,表演颇具古意,典雅抒情。剧目有《张协状元》、《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等。
30、梨园戏
梨园戏,一种历史久远的戏曲剧种,可看成戏曲的“活化石”。它保存了很多宋元时期的南戏,如《朱文走鬼》、“荆、刘、拜、杀”等。20世纪50年代后,又编演了《董生与李氏》、《节妇吟》等剧目。
31、高甲戏
高甲戏,流行于福建晋江、龙溪一带,起源于清代中期,后吸收了梨园戏的表演因素及剧目,渐成规模。20世纪20年代又受到京剧的影响,渐渐成熟。它以丑角为主要行当,表演状如牵线傀儡,很有特色。剧目有《连升三级》、《金魁星》等。
32、赣剧
赣剧,流行于江西省东北部的戏曲剧种,由明代的弋阳腔发展而来,系由弋阳腔、青阳腔、昆腔、乱弹等多种声腔组成的剧种。剧目有《窦娥冤》、《荆钗记》、《珍珠记》、《还魂记》等。
33、采茶戏
采茶戏,流行于江西各地的戏曲剧种,主要由当地茶农采茶时所唱的歌曲小调结合民间歌舞发展而成。江西采茶戏分分东、南、西、北、中等不同路子,在表演上各具特色。剧目有《孙成打酒》等。
34、汉剧
汉剧,一般指流行于湖北、河南、陕西等地的戏曲剧种,源出湖北地区,旧称“楚调”或“汉调”,主要声腔是西皮腔,兼唱二黄腔,迄今为止已有近三百年历史。主要剧目有《宇宙锋》、《二度梅》、《审陶大》等。又,在湖南常德和广东也都有汉剧,均为多腔剧种,与湖北汉剧迥然不同。
35、湘剧
湘剧,即湖南省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长沙、湘潭一带,源出于明代的弋阳腔,后又吸收昆腔、皮黄等声腔,形成一个包括高腔、低牌子、昆腔、乱弹的多声腔剧种。剧目以高腔、乱弹为主,如《琵琶记》、《白兔记》、《拜月记》等。
36、祁剧
祁剧,又称“祁阳戏”,流行于湖南祁阳、邵阳一带,源出明代弋阳腔,声腔以高腔为主,兼唱昆曲、弹腔。剧目有《目连传》、《精忠传》、《夫子戏》、《观音戏》等。
37、湖南花鼓戏
湖南花鼓戏是对湖南各地花鼓、花灯戏的总称,其中包括长沙花鼓、岳阳花鼓、常德花鼓、衡阳花鼓、邵阳花鼓等,它们各有不同的舞台语言,形成了各自的风格。花鼓戏的表演朴实、欢快、活泼,行当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长于扇子的毛巾的运用。剧目有《打鸟》、《刘海砍樵》等。
38、粤剧
粤剧,流行于广东、香港、东南亚等粤语语言区。形成于清初,由外地传入的高腔、昆腔、皮黄、梆子等声腔与当地民间音乐结合而成。音乐为板腔体、曲牌体兼用。剧目有《搜书院》、《关汉卿》等。
39、潮剧
潮剧,流行于广东汕头、福建南部及台湾等地区。主要受外地传入在弋阳腔、昆腔及汉调的影响,形成于明代中叶,在剧目中保留了很多宋元作品,如《陈三五娘》、《扫窗会》、《芦林会》等。
40、桂剧
桂剧,流行于广西东北部及湖南南部地区,明末清初时形成,唱腔以皮黄为主,兼唱昆腔、高腔、吹腔等腔调。剧目有《抢伞》、《拾玉镯》、《柜中缘》等
41、彩调
彩调,原名“调子”或“采茶”,流行于广西地区。在当地民间歌舞基础上形成,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1955年定名为“彩调”。其表演自由活泼,富于生活气息。最为著名的剧目是《刘三姐》。
42、壮剧
壮剧,流行于广西、云南等壮族聚居区的戏曲剧种,分为南路和北路两派。前者源于当地的“板凳戏”,主要剧目有《文龙与肖尼》;后者源于“双簧戏”,主要剧目有《宝葫芦》。
43、川剧
川剧,四川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四川及其周边地区。由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戏部分组成,各有其剧目。川剧唱腔高亢激越,表演诙谐幽默,富于生活气息。主要剧目有传统戏《玉簪记》、《柳荫记》、《活捉王魁》等,新编戏《死水微澜》、《变脸》、《金子》等。
44、黔剧
黔剧,流行于贵州省的地方剧种,由曲艺“文琴”发展而成,主要以扬琴为伴奏乐器,地方特色浓郁。剧目有《珠娘郎美》、《奢香夫人》等。
45、滇剧
滇剧,流行于云南及四川、贵州部分地区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清末民初。由外来的丝弦、襄阳调和胡琴戏三种声腔组成,经丝弦腔为主。剧目有《牛皋扯旨》、《闯宫》等。
46、傣剧
傣剧,流行于云南省傣族聚居区,形成于清中叶,源于当地民间歌舞,并吸收京剧、滇剧的艺术营养而形成。以二胡为主要伴奏乐器,表演古朴,载歌载舞。剧目有《娥并与桑洛》等。
47、藏剧
藏剧,即流行于西藏、青海等藏族聚居区的戏曲剧种,用藏语演唱。形成于十七世纪,主要以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为表现内容。演员表演时多戴面具。表演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开场,名为“顿”;第二部分为戏,称为“雄”;第三部分为结束时的祝福,称为“扎喜”。剧目以《文成公主》最为有名。
48、皮影戏
皮影戏,也叫“影戏”、“灯影戏”、“土影戏”。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中国影戏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由于流行地区、演唱曲调和剪影原料的不同而形成许多类别和剧种,以河北唐山一带的驴皮影和西北的牛皮影最为著名。其中唐山皮影已发展成为具有精美的雕刻工艺、灵巧的操纵技巧和长于抒情的唱腔音乐的综合艺术。
中国戏曲剧种介绍
京剧
京剧是我国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剧种。它是由多种地方戏在北京汇聚、融合,发展而成的。它从产生到现在约有一百四十年的历史。
清代乾隆以来,昆曲、弋阳腔、秦腔等曾先后进入北京。1790年安徽著名艺人高朗亭率领有名的徽戏“三庆班”进入北京,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以后,又有“四喜”、“春台”,“和春”三个徽班入京,和“三庆班”合称“四大徽班”,盛极一时。此时,昆曲、京腔(弋阳腔入京后演化得名).·秦腔等逐渐冷落下来。约于1830年湖北楚调(汉剧)也进入北京,汉 剧和徽剧出于同一源流,因而时常合班演出,声腔上相互结合。后来,徽班又吸收,溶化了昆曲、梆子、京腔的精华,在剧目,音乐,身段、服装、化妆方面都有所改革,再结合北京当地语言和风俗习惯,便逐渐形成了京剧。当时称为“皮黄”,又名“京调”。
1850年前后,京剧在四大徽班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等著名演员,时称“老生三鼎甲”。他们对京剧艺术的形成和发展有突出的贡献。
京剧艺术比其它剧种更突出了戏曲集中、概括和夸张的特点,形成了唱,做,念、打一套完整体系和统一风格,在舞台表演上富于鲜明的舞蹈性和强烈的节奏感。
一百多年来,京剧著名演员先后辈出,特别是不断涌现出许多杰出的表演艺术家,形成不同风格的流派,为京剧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京剧艺术的珍贵财富。
解放后,京剧艺术取得了巨大成就。整理、改编、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传统剧目和新编历史剧,并成功地演出了许多现代题材剧目,为京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京剧艺术代表团还多次出国访问演出,轰动了世界艺坛。
昆曲
昆曲是我国的古老剧种,约在元末明初形成于江苏昆山一带,又称“昆山腔”。明代嘉靖时期杰出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对昆山腔进行了重大改革。他吸收了南曲诸种唱腔和金元北曲中的音律唱法,以及江南的民间小曲等多种艺术成分,创造出一种轻柔委婉的“水磨腔”。与选氏同时的剧作家梁辰鱼专为昆山腔编写了《浣纱记》一剧,演出后轰动江南,并迅速流行全国。明末清初,昆曲一度繁荣,在艺术上更加精致完美,成为一个具有全国影的剧种。至乾隆时期,昆曲艺术被统治阶级所掠夺,内容趋向宫廷化,以致脱离人民群众而渐衰落,到解放前夕,已濒临奄奄一息的境地。解放后,昆曲在剧本.唱词。唱腔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力求通俗易懂。1956年浙江省昆苏剧团赴京成功地演出了《十五贯》,轰动全国。1957年根据周总理的指示,建立了北方昆曲剧院。昆曲这个古老的剧种,又焕发出艺术的青春。
昆曲已有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表演体系和独特的声腔系统。它的剧目丰富,剧本文词典雅华美,文学性较高。发音,吐字讲究四声,严守格律、板眼。昆曲曲调是曲牌体,每出戏由成套曲牌构成。唱腔圆润柔美,悠扬徐缓。表演细腻,身段动作和歌唱紧密结合,舞蹈性很强。伴奏乐器主要是笛子,有时也用三弦、笙、唢呐等。
明代中叶,昆曲向北方流传,经许多艺人的努力,将昆曲和北方地区语言相结合,形成了“北昆”;原来流行于江,浙一带的昆曲,则被称为“南昆”。;比昆的演出武戏较多,表现风棚U健豪放;南昆则注重音韵吐字和细腻做工,比较清婉缠绵。昆曲在中国戏曲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对京剧和湘剧、川剧等地方剧种的形成和发展都有过直接的影响。
评剧
评剧是全国有影响的地方剧种之一,形成于清末民初,约有七十年的历史。它源于冀东一带的“莲花落”,后来吸收了东北“蹦蹦”的腔调,故早年有“落子”、“蹦蹦”之称。最初为对口演唱形式,近似东北的“二人转”,后来陆续吸收了河北梆子的打击乐.滦州影戏、乐亭大鼓和京剧的唱腔及表演,形成了“唐山落子”,又变为“奉天落子”,最后成为现在的评剧。成兆才是早期评剧的著名演员和剧作家。他创造了许多新腔,并创作改编了一百余种剧本,对评剧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评剧的艺术特点是:以唱工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 白如诉,表演生活气息浓厚,有亲切的民间味道。它的形式活泼、自由,最善于表现当代人民生活,因此城市和乡村都有大量观众。评剧唱腔是板腔体,有慢板,二六板,垛板和散板等多种板式。解放后,评剧音乐,唱腔,表演的革新取得显着成就,特别是改变了男角唱腔过于贫乏的弊病,男声唱腔有了新的创造。
评剧原分为东路和西路两派。今天盛行的是东路,流行于河北和东三省,在南方也有广大观众。西路评剧又叫“北京蹦蹦”,是在东路评剧梆子、老调的影响下形成的。它的腔调高亢,板头丰富,别具风格。辛革命前后在北京及京西各地演出,很受观众欢迎,以后濒于绝迹。1958经中国评剧院发掘整理,始重现于舞台。《花亭会》就是经过整理并由青年演员继承下来的一出好戏。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初名“直隶梆子”,后直隶省改称河北省,始改今名。它渊源于陕西秦腔的梆子系统。大约在清代中叶以后,由山西蒲州梆子流入河北逐渐演变而成。清末曾在北京盛极一时。后来梆子和皮黄曾同台演出,互相交流、吸收,使梆子在艺术上日趋完整。北京的直隶梆子吸收皮黄精华之后,又称“京梆子”。辛亥革命后,许多出色的梆子女演员不断涌现,给梆子剧种带来了新生面,使其唱腔音乐发生了较大变化。
河北梆子流行时,在我国华北和东北地区,尤其是在河北中、北部及京、津地区最为群众喜闻乐见。河北梆子的唱腔高亢激昂、刚劲挺拔,主要有慢板、二六、流水、尖板、哭板、反调等板式,还有近百支用于舞台伴奏的曲牌。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河北梆子在河北一带农村得到广泛发展。但在国民党统治的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则日渐衰落。解放后,河北梆子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对过分喧噪的锣鼓、梆子进行了革新,创造了新的唱腔,使其在慷慨雄壮之中兼有柔和悦耳、优美动听的特色。
老调
老调,又名“老调梆子”,河北省地方剧种之一。约产生于明朝末年。它长期流传在民间,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唱腔朴实、激越、刚健,有头板、二板、安板、起板、拨子板、送板、留板、哭板等多种板式。主要伴奏乐器有板胡、笛子、笙、二胡、三弦等。流行地区以河北保定为中心,分东路(高阳、安新一带)、西路(保定西部地区)、南路(石家庄一带)。各路唱腔无甚大区别,只是落腔有所不同。老调表演形式完整,行当齐全,传统剧目较为丰富。《潘杨讼》是较有影响的剧目,已拍摄成戏曲影片。
丝弦戏
丝弦戏是河北省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它是北曲“弦索调”的一个支脉,古名叫“弦索腔”。丝弦戏原来没有女演员,男女角色都由男演员扮演,形成了唱腔真假声交替运用的特点。丝弦的伴奏乐器,长期沿用两把柳琴与两把三弦,清咸丰年间,因与老调梆子经常同台演出,主要伴奏乐器改用了老调的中音板胡,其它乐器也有增减。在发展过程中,又受昆曲、河北梆子、京剧不同程度的影响。它流行于河北省中南部的广大农村,及山西部分地区。丝弦的唱腔既高亢又宛转,以板腔为主,分越调与管调两个系统,又各有多种板式。解放前夕,丝弦仅存一两个专业班社。解放后,丝弦有了较大发展,并有女演员参加演出,丝弦的优秀传统剧目《空印盒》曾搬上了银幕。
平调
平调是河北省的地方剧种之一,发源于冀南武安县一带,也 称“武安平调”。流行于冀南、豫北和晋东南广大地区,深受当地群众喜爱。平调的产生,据传始于明末清初,由武安艺人汲取了豫j[淮调的特长,结合武安民间音乐、舞蹈演变而成。
平调属于“梆子戢”,行当齐全,善演历史戏。它的唱腔属板腔体,结构 较完整,旋律优美,长于抒情。主要板式有慢板、二八板、流水板、散板,栽板、垛板、悲板等近二十个板头。音乐伴奏有唢呐曲牌和丝弦曲牌百余个。从前,伴奏乐器主要有二弦,轧琴等;;解放后又增加了笙、笛、板胡等。在表演上具有活泼、粗犷、激昂,豪放的风格特点。其代表性剧目有《三进帐》、《铡陈士美》、《金钟记》等。
唐山皮影
唐山皮影,因以唐山地区乐亭、滦县一带的语言音韵为其音乐特色,所以又叫“乐亭影”、“滦州影”,流行于河北的唐山,承德,廊坊等地区以及东北三省各市县、它是一种有着精美的雕刻工艺,灵巧的操纵技巧和长于抒情的唱腔音乐的综合艺术。抗日战争以前常在农闲聚众演出,征上述地区的乡镇农村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它的唱腔音乐尤为群众所喜爱。
唐山皮影的唱腔是从一种纯说唱形式的“大福影”演变而来的,它是一种男女分腔的,有着多种腔调(如平调、花凋,阳韵平调、河东调.滦河调,吟腔),·多种板式(如太慢板、快三眼、慢二性、紧二性,三性、流水)的板腔体。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由于前辈艺人的发展创造,长期以来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它的主要伴奏乐器以前是一把小三弦,后来逐渐被四胡所代替。
北京曲剧
北京曲剧是解放后在单弦等曲艺的基础上产生的一个新剧种。单弦是北京广泛流行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用第三人称说唱故事过去有时用两个以上演员化装演唱,便叫彩唱牌子曲。今天的曲剧就是脱胎于牌子曲的戏曲形式。1950年曲艺演员魏喜奎等人首先演出了《新探亲》叫做新曲艺,以后改称曲剧,陆续演出了《柳树井》、《罗汉钱》、《杨乃武与小白菜》、《啼笑因缘》、《骆驼祥子》等剧目。
北京曲剧的曲调种类很多,生动活泼,并且念字清楚,易于表现现代生活。
二人台
二人台是内蒙西部地区最为流行的一种民间戏曲形式,并广泛流传于山西北部及河北张家口一带。;最初只有两个演员在舞台上演唱故名“二人台”。它是在当地小曲“丝玄坐腔”的基础上,吸收了“社火”歌舞及蒙族民歌演变而成。有近百年的历史。二人台的剧目内容多为生活小戏。二人台音乐有 浓厚的地方色彩,所采用的曲调是从民歌的基础上发展来的).:音阶跳动大,滑音,装饰音多,具有悠扬、开阔、粗犷的风格。伴奏乐器有笛子;四胡;扬琴、三弦等,用“四块瓦”(竹制乐器)击打节奏.
解放前,二人台曾受反动统治的摧残。解放后在剧本,表演、音乐方面作了一系列改革,演出形式和表演内容都有很大的改进。
吉剧
吉剧,是在“二人转”的基础上,吸收东北其它民间艺术和借鉴其它地方戏曲的长处,融合提炼,于1959年诞生的.流行于吉林省:
吉剧的唱腔音乐,包括“柳 调”和 “咳调”两大类,各有一套曲牌。这些曲牌是“二人转”音乐中有代表性,而且适于戏曲化的部分。它被吸收到吉剧中后,按照“板腔体”戏曲音乐的规律,形成了三节板、正板。快正板.抢板,行板、散板、流水板等多种形式。主要伴奏乐器是;板胡和唢呐。吉剧的表演,继承了二人转唱,扮、舞、说,绝(手绢、扇子等绝活)等五功,并吸收了其它剧种的表演特长,而发展形成独特的风格。经过整理,恢复上演的《包公赔情》和《燕青卖线》等剧,展现了吉剧的表演风格和艺术成就。
晋剧
晋剧又称“山西中路梆子”、“太原梆子”,解放后定名晋剧,是山西的主要地方剧种。它和蒲州梆子,北咯梆子、上党梆子合称山西“四大梆子”。流传在山西中部、河北北部,以及内蒙、陕北等广大地区.晋剧是在清代道光,咸丰年间,在晋中秧歌的基础上,吸收蒲剧、昆曲、河北梆子等剧种的音乐成份,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逐步发展并盛行起来的。它的唱腔既有梆子腔的激越粗犷,而又圆润工细。经常用大没唱词来表现戏剧情节,用对唱代替对白。在板类上,主要有四股眼.夹板、二性、流水,以及用来表现激昂情绪的介板和表现悲痛的对白。它的每个行当各有不同唱法;唱腔变化多端;丰富多彩。晋剧的许多技巧表演,如翎子功,鞭子功,梢子功(甩发)也是很驰名的。
抗日战争时期;在革命根据地一带,不少艺人曾演出新编历史剧和现代剧,为抗日战争服务。解放后,·晋剧出现了《打金枝》,《蝴蝶杯》、《刘胡兰》等许多经过整理的优秀传统剧目和新编剧目。
蒲剧
蒲剧因其发源地在蒲州,今山西永济县而得名、又称“南路梆子”、“蒲州梆子”。晋南群众又称之为“乱弹”。它是山西省“四大梆子”剧种中最古老的一个剧种。山西、河北,河南几省的梆子戏,都曾受它的影响。蒲剧是晋南人民喜爱的剧种,在豫西、陕东、·甘肃、宁夏,带也有广大群众基础。追溯源流,它是由“铙鼓杂戏”演变而来,至明嘉靖年间已基本形成,分为西路和南路:南路较文雅,细腻;西路则火爆,豪放。蒲剧的音乐高昂、强烈,音节跳动性大,调活泼,感染力很强。它的,吕腔板类繁多,有慢板.、二性、流水、间板、滚白等多种。在表演上夸张性很强,有“耍翎子”,“耍帽翅”等多种特技。
解放前,这个剧种受到统治阶级的鄙视和摧残,戏班四散,艺人转业谋生,已陷入奄奄一息的境地。解放后在党的关怀下,经过挖掘整理和革新创造,蒲剧艺术得到恢复和发展。《窦娥冤》一剧曾拍成**,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
(北路梆子) 北路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剧种之一。流行于晋北、内蒙及冀西北一带地区。渊源于蒲州梆子,清同治、光绪年间即已盛:七七事变后,由于日寇摧残,班社解散,艺人改业,几乎濒于绝灭,迄至一九五四年山西第一届戏曲会演才重新恢复起来。
北路梆子的唱腔、曲调,念白均同蒲剧相近,但音凋更为高亢,富有塞外山野味。特别它的“弯调(即花腔)”,唱起来千变万化,婉转动听。唱腔板式主要有:慢板,夹板、二性,三性、垛板、流水、箭板,滚白等。北路梆子擅长大段的演唱,每句基本遵循弱起强落”的规律,但由于按字行腔和依情演唱,听来变化多姿,绝不单调。
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也叫“ 晋东南梆子”、“上党宫调”,为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相传明末起源于泽州(今晋城)一带,流行于山西东南部地区。“上党”一词,是因晋东南为古“上党郡”而得名。
上党梆子的表演,无论台步、身段都具有咀犷、古朴的艺术特色。唱腔高亢、活泼,曲牌相当丰富,特别是“花腔”一类曲凋,优美动听,独具格调。除梆子腔调外,过去也兼演一部分罗罗腔,昆腔口皮黄的剧目。
秦腔
秦腔是西北地区主要的地方戏曲之一,它是在陕西关中地区生长起来的。周代以来,关中地区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秦腔是我国一个古老的剧种,大约于明代在陕、甘一带的民歌基础上形成。发展过程中受到昆腔、弋阳腔、青阳腔等剧种的影响。清初,得到蓬勃发展,广泛流传到山西、山东、河南.河北等省。秦腔在发展过程中,因地域不同而演变为三路:东路秦腔,即同州梆子;西路秦腔,又称西府秦腔;中路秦腔,又称西安梆子。秦腔本来是陕西各路梆子的总称,后来习惯地指西安秦腔。它兼有各路秦腔之长处,流传于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一带。
秦腔创造了我国戏曲音乐中板式变化的结构方法,成为梆子腔(乱弹)系统中的代表剧种。现在北方几省的梆子戏虽然风格与秦腔很不相同,但在音调和伴奏上都保持着共同的特征。
秦腔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它的唱腔,用宽音大嗓,直起直落,给人以高亢激越,粗犷朴实之感。在曲调上有“欢音”和“苦音”之分;在板式上主要有慢板、尖板、滚板、摇板、代板等五种,唱腔音乐丰富多彩,优美动人。在表演上,朴实热烈,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很浓,并有喷火,跌扑、耍髯口等多种特技。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地区一些秦腔剧团进行了戏曲改革工作,曾创作演出过《穷人恨》、《血泪仇》等现代剧目,深受抗日军民欢迎。解放后上演的《三滴血》,:赵氏孤儿》《红梅阁》等经过改编的传统剧目,展现了秦腔
艺术发展的新成就
鄂剧
鄂剧也叫“曲子”、“迷胡子”是西北人民喜爱的戏油形式之一。它流行于陕西各地以及山西.甘肃、青海等省的部分地区,由
郡县、鄂县的山歌、小调、童谣等发展而成。清代中叶已在舞台上演出.在发展过程中分为东,中、西三路。东路多发挥小曲子的长处,活泼明快,健康优美。西略则重大曲’,曲调优雅、悲壮,唱时比较缓慢。中路则介乎二者之间,唱法上受秦腔影响较大,听起来高昂悲壮。
郡鄂的曲牌非常丰富,有七十二大调,三十六小调之说。伴奏上,在“地摊子”演唱时比较简单,只有三弦、板胡、星子及四块瓦(四片竹板制成之节奏乐器)等。搬上舞台以后,吸收了秦腔等剧种的打击乐,加进了二胡等弦乐,使乐队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多彩。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文艺工作者创作的《十二把镰刀》等新歌剧,就采用了郧鄂的曲调。
碗碗腔
碗碗腔,原为流行于陕西省东部一带的皮影戏。由于乐器中有小铜碗,配合月琴,形成独特的音乐风格因而得名。它虽是地方小戏,但形式完整,行当齐全,并具有悠扬清丽的音乐和生动感人的唱词。它的剧目大都是本戏,折子戏很少。碗碗腔在音乐上吸收了秦腔、蒲剧、郧鄂,晋剧等曲调因素,从而创造出丰富多彩别具一格的唱腔。主要板式有:头回南路、二回南路、东路腔.紧板,滚板、扬句子、花花腔、西厢调等。伴奏乐器以月琴、硬弦、二胡为主,运用起来非常和谐,而且极富变化。1956年在皮影戏的基础上发展成为舞台剧,流传于陕东.晋南,晋中一带,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陇剧
陇剧是建国后在陇东道情的音乐唱腔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年轻剧种.陇东道情是流行于甘肃东部环县,庆阳一带的皮影戏。它在造型。表演(皮影操作),特别是音乐上,都具有独特的地方风味,深为群众所喜爱.解放前,它遭受反动统治阶级的摧残,艺术上得不到发展。解放后,经过挖掘和整理,于1958年搬上舞台。1959年成立了专业剧团,并正式定名为“陇剧”.以后,先后排演了很多大小型历史剧和现代剧。其中大型历史剧《枫洛池》,受到观众的好评。
陇剧音乐旋律开阔、优美,节奏自由明快。它的唱腔有“慢板”、“飞板”、“新板”。“滚白”等多种,并有“伤音”“花音”之分。其中“簧”(即唱腔中的拖腔)和“嘛簧”(即唱腔中帮腔)的运用,形成了陇剧音乐的独特风格, 它的主要伴奏乐器有四胡,海笛等。
豫剧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流行于河南及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安徽等部分地区,是由明代流入的案腔、蒲州梆子同河南当地民间戏曲结合而形成的。由于长期在农村演出,带有 浓厚的乡土气息,唱工多,口白少,长于表达多种多样的感情,表演风格朴实清新,深为广大人民喜闻乐见。
现在的豫剧主要分“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沙河调”四个流派。豫东:凋以商丘,开封为中心,演唱用假嗓,声音高亢,多用花腔,较为活泼轻快,又称“上五音”“祥符调”和“沙河调”是其支派。豫西调以洛阳为中心,演唱用真嗓,曲凋低回婉转,尾音低落;又称“下五音”。腔有慢板,二八板、流水板、飞板、栽板、滚板等多种板式。主要伴奏乐器有瓢胡,月琴,横笛、梆子等。文武场曲牌有几百种之多。流传的传统剧目达四百余出。解放后,豫剧在演出现代剧方面曾取得很大成功,《刘胡兰》,《朝阳沟》、《李双双》、《人欢马叫》等都受到群众广泛的欢迎。豫剧现巳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全国影响的剧种。
越调
越调,河南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流行于河南和湖北北部地区。它是在元,明时期流行于民间的弦索的基础上,受到秦腔、汉剧的影响,至明末清初时形成的。
越调的音乐丰富,有九腔十八调之说。伴奏乐器以四股弦为主,兼用卧笛、月琴、三弦等。过去它以善演悲剧著称,解放以来,由于音乐的革新和剧目的变化,在表演喜剧上已有可喜的成就。现在河南流行的越调分两个流派。一是南阳地区的越调,它保持着大越调的特色,唱的节奏较慢,慢板第三个字要用假嗓拉后腔,唱腔用的曲牌较多。另—是豫南,豫东的
越调,近几十年来,尤其是解放以后;有了较大革新,不再用假嗓拉后腔,所唱的节奏比较快,适于表演现代人民的生活。
河南曲剧
河南曲剧,又名“河南曲子”,是河南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它是在民间说唱音乐——鼓子曲均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地方戏曲。它的曲牌大多是明,清以来流行于中原的民歌,俗曲。演唱时以三弦、琵琶,古筝等弹拨乐器伴奏;曲调委婉动听,但缠绵曲折有余,跳荡激越不足,为着适应群众新的欣赏需要,一些轻快活泼易于上口的曲牌,开始在洛阳一带的鼓子曲中演变分化出来,以踩“高跷”演“故事”的形式演唱了一些生活小戏,音乐伴奏也变为以音量较大的坠胡为主,人们称这种曲子为“小报曲子”。原有的鼓子曲仍流行于南阳一带,称为“大调曲子”这种改革是从说唱过渡为戏曲的一个重要转折,到1926年前后便正式在舞台演出。
解放后,曲剧音乐唱腔有了很大发展,其中有些腔调已打破了原曲牌音乐的局限,逐渐接近板腔音乐,克服了不善大段宣叙的缺陷,。同时又对 原有的曲调加以丰富变化,从而增强了表现力。
吕剧
吕剧过去称为“上装洋琴”或“洋琴戏”,是在山东琴书(坐腔洋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剧种。清末,广饶县的琴书艺人时殿元、 谭秉伦等将“坐腔洋琴”里的节目化装上演,受到群众欢迎。这时,化装演 员要同时演奏乐器,后来,.伴奏和演唱分开,发展成为“洋琴戏”。它的流行地区不断扩大,逐渐遍及山东省各县市,在农村,尤为妇女群众所喜爱。
吕剧的传统剧目除部分本戏外,多系以民间传说及家庭故事为题材的小戏。吕剧的唱腔较为简单,朴实,平易近人,它的曲调主要有“四平腔”和“二板”两种,演唱时由演员根据剧情自由运用,长于抒情和表现现代生活。解放后,成立了专门机构,重点对吕剧进行了整理,研究,创作演出了《李二嫂改嫁》等具有影响的剧目。在音乐上,吸收了北方其它梆子剧种的音乐特色,创作出了一些新的曲调,充实了吕剧音乐的表现能力。吕剧已经发展成为较有广泛影响的地方剧种。
柳子戏
柳子戏,又称“弦子戏”,是山东的一个古老剧种。明末清初时由河南.山东一带流行的“黄莺儿”、“山坡羊”等弦索小曲发展而成;后来又吸收了更为通俗的七字句说唱一一“柳子调”,便以“柳子戏”命名。它是皮黄剧泄未盛:行以前,——般所说的我国“南昆、北戈、东柳、西梆”四大声腔之一。柳子戏流行于山东,江苏,河南三省交界的地区。
柳子戏的传统剧目大部分用俗曲演唱,还包括了一部分离腔、青阳,昆曲,乱弹、罗罗,娃娃、微调剧目及唱腔。曲调曲折委婉、优美动听,有越调,平调、下调,二八调四种。曲牌二百余支。伴奏乐器为三弦、笙,笛。柳子戏在表演艺术上,有深厚的基础和独特的风格,行当齐全,文武兼备,粗犷细腻兼而有之。
柳子戏在解放前备受摧残,近于湮没。建国后,成立了山东省柳子剧团,使这个剧种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该团整理了一批优秀的传统剧目,其中《孙安动本》一剧获得人们的赞许。
黄梅戏
黄悔戏是安徽省的地方剧种,源于湖北省黄悔县的“采茶调”。“采茶调”在鄂、皖,赣三省毗邻地区广泛流行,与当地民间流行的舞蹈、曲艺相结合,逐渐形成为民间小戏,安徽人称它为“黄梅调”,解放后改秤黄悔戏,
黄梅戏早期多演出“两小戏”(小丑,小旦)和“三小戏”(加上小生)。后来受“高腔”影响,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清道光以后,黄梅戏流入以怀宁为中心的安庆地区,曾与徽剧同台演出,深受徽剧的影响;此外,还吸收了当地的民歌,小调.得到再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解放后,黄梅戏发展很快,受到各地观众的欢迎。
黄梅戏曲调丰富,共有一百多种,如“评词”,“二行”、“三行”.“火攻”,“彩腔”、“仙腔”等。黄梅戏用安庆地区的语言演唱,加之唱时一律用本嗓儿,所以使人感到语言易懂,字音清晰。
庐剧
庐剧原名“倒七戏”,是以大别山地区的民歌和淮河沿岸的民间舞蹈为基础发展而成的,约有二百年的历史。1955年改名为庐剧。在发展过程中受过徽剧、京剧的影响。现在是安徽地区广泛流行的一个剧种。由于流行地区不同,又形成了几个不同流派:西路流行在六安。霍山一带,唱腔比较高亢、粗犷;南路流行在芜湖、南陵一带,唱腔比较细腻、柔和;中路流行在合肥、巢县,唱腔兼有西路、南路的艺术特色。
庐剧在长期流行中,曾不断向安徽民间曲艺(如“锣鼓书”)。戏曲(如“目莲戏”、“徽剧”)等艺术形式吸收养分,形成了较为丰富的音乐唱腔+曲调有一百多种,主要分“花腔”和“主调”。“主调”又根据不同行当有不同特点,有“老生调”,“寒调”等区别。在剧目和表演艺术方面,也十分丰富多采。
(泗州戏) 泗州戏,俗称“拉魂腔”,是安徽省的主要剧种之一。流行于淮河两岸。它与山东。江苏的柳琴戏同出一源,在安徽流传时间很长,并有所丰富发展。最初是以说唱形式出现,常年用“唱门子”、“地摊子”等形式在农村流动演出,后吸收花鼓灯的舞蹈丰富其表演艺术,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成泗州戏,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泗州戏的唱与白结合得非常紧,唱腔富于变化+婉转动人。它以表演劳动人民生活小戏见长,如《拾棉花》,《走娘家》等都是有影响的剧目。
汉剧
汉剧,旧名“楚调”,也称“汉调”。辛亥革命前后改称汉剧。
正在发送,请查收采纳。衷心祝愿听戏愉快,天天开心,事事如意!
直接将我115网盘戏曲60G资料的分享权发到你邮箱(包括京剧、越剧、黄梅戏、豫剧、评剧、曲剧、河南坠子、河北梆子、庐剧、采茶戏、滑稽越剧、山东梆子、湖北大鼓、大鼓书、绍剧、绍兴莲花落、淮剧、扬剧、越调、老调、沪剧、楚剧、锡剧、琴书、扬琴戏、柳琴戏、二人转、吕剧、花鼓戏、秦腔、88首适合老人听的歌曲等),你会收到名为115点com的邮件,打开邮件,就可以接收我网盘上的戏曲
请大家不要通过加网盘好友的方式来找我,我的好友都2000人了,超过了1150人的上限。但通过上面的方法,照样可以让你接收我的戏曲资料
前提是你自己要有115网盘,才能接收,如果没有,上网搜索如何免费注册115网盘,一分钟搞定,这种事情是可以无师自通的。成功后,一分钟就能把我发给你的存到你的网盘上,永远成为你的东西了
115网盘戏曲分享权已发到你邮箱。如果没有收到,请检查邮箱名是否错误,检查邮箱名后缀,检查邮箱垃圾箱,检查订阅邮箱。
如觉得好,请及时下载,及时采纳为满意答案,进你的知道,进你的提问,一步一步做就行了,一分钟搞定。谢谢
唱的是三口铜铡放光明啊 ,
表一表倒坐南衙黑脸包公啊,
在金殿以上啊领了圣旨啊,
陈州放粮啊把民清啊,
十里长亭铡了侄儿小包勉,
回到家给嫂嫂去赔情啊,
这个包相爷啊,
包相爷十里长亭扎公馆,
文武百官都给我来饯行,
我的侄儿前来把行饯,
说了贪赃卖法的话,
被我的铜铡祭了铡钉,
陈州放粮暂且我都不去,
回到了府上给我的老嫂前去赔情,
催动灵车往前走,
包相爷在后面我就虎步蹬,
为什么包相爷不骑马不做轿,
只因为铡了侄儿免去威风,
航行走来的快,
堂楼不远就在面前迎,
叫老张你快急去禀来快去报,
禀报我的嫂嫂得知情,
你就说在楼下来了三爷包文正,
叫我的嫂嫂下楼前来接应,
老张答应不怠慢,
我这叽离格登咯咯登登上了楼亭,
见着太太忙施礼,
口尊声太太你是听,
在楼下来了三爷包文正,
她叫你下楼把他接应啊,
这个王凤英啊,
咱们包家是大不能迎接小啊,
让他自己就把堂楼登啊
有老张答应不怠慢啊,
慌忙这个下了楼亭,
见着了相爷忙施礼,
口尊声包相爷要你是听,
咱们太太说了
老包家从来是大都没迎接小,
她叫你自己哑咪咪的就把堂楼登啊
包相爷闻听此言吓一跳,
好似这凉水浇头怀里抱着冰啊,
我的嫂嫂堂楼好比这座阎罗殿,
我的嫂娘好比五殿阎罗,
这老张好比勾死的鬼,
包相爷就好比屈死的冤灵,
不好见来也得见,
不好应承我应承,
迈步就把堂楼上,
见着了嫂嫂声搭一躬,
我的嫂嫂好来三弟好,
嫂嫂康泰三弟安宁啊,
王凤英嵌身离了座,
三弟你落座叔嫂把话明,
十里长亭你扎下公馆,
文武百官给你来饯行,
嫂嫂我年迈不能给你把行来饯,
打发你的侄儿包勉前去饯行,
看见三弟你一个人回家转,
为什么不见包勉我的小娇生啊,
我怕她问来她偏问,
怕她打听她偏打听,
嫂嫂叫你是听,
你不叫小包勉在家把书来念,
你让他十里长亭饯地是什么行,
只因为小包勉说了贪赃卖法的话,
被我这铜铡以下丧了性命啊,
/你说此话我不信
难道说我的儿子你的侄儿
嫂嫂我疼三弟你不疼,
/我说此话嫂嫂你要这不相信
灵车就在二门停,
叫老张头前来带路,
后跟相爷王凤英,
一前一后来的快,
二门不远面前迎,
叫老张打开了这棺裹盖
,我请嫂嫂你老验尸横,
/(说)是你闪过了,
(唱)王凤英手扶棺裹往里看,
看见我的儿子铡了一个血染红,
他的头一下来脚一下,
头南脚北手西东,
王凤英看着看着我的气我的气力短,
痰堵咽喉归阴城,
/这时吓坏哪一个,
吓坏了相爷这黑包公,
我站着不敢来讲话,
一搂蟒袍跪溜平,
嫂嫂叫你是听,
苏醒吧来苏醒吧,
多归阳间你少归阴城,
/王凤英我适才走的阳间大路啊,
苍天爷哎,霎时间来到了,阴世三城
阴间的路上道有灯两盏
狠心的三弟啊,
一盏清灯一盏昏灯,
我屡顺着阴灯往前所走啊,
大小二鬼禀报一声啊,
阎王爷命判官打开了生死薄,
找一找王凤英寿路还有十八冬啊,
阴间不留我这屈死的鬼,
打发二鬼送我回阳城,
王凤英我忽忽悠悠王回就走啊,
忽听得耳旁又有人声啊,
我强打精神睁眼看,
看见了狠心的黑贼你站溜平,
叫一声狠心的三弟你搀我一把,
搀起嫂嫂站溜平,
我用手一指就把黑贼骂,
骂一声狠心的黑贼你是听,
你的铜铡铡的本是赃官和脏吏,
不应该把我的儿子当成斩刑,
你的铜铡宋主给
我的宝剑也是老主爷封,
你的铜铡铡人不偿命
我的宝剑斩人也不把命丁,
回过身来转过面,
镇宅宝剑拿手中,
我照准黑贼啊,搂头砍那,
/尊老嫂赶快收起来无情的剑,
你听那三弟我诉诉下情啊,
我的恩嫂啊,
/我今天一宝剑将你来斩死啊,
我让你到阴朝地府再去诉下情啊,
黑贼啊,/
尊嫂嫂暂且熄去无情怒火,
你听那三弟诉诉当日情,
三弟我在五凤楼前领了圣旨啊,
陈州放粮去把民清,
十里长亭扎公馆,
文武百官都给我饯行,
我的老恩嫂不给我饯行三弟我都不怪,
罪不该打发冤家来到芦棚,
小包勉一进芦棚先说好话,
他言说老包家做官都是那辈辈清,
我三叔做过了三年清知府,
银钱赔了七八百封,
此一番三叔你老陈州把粮去放啊,
咱们老包家一片家业让你都赔空,
象人家当官都把家当富啊,
谁象我的三叔你老当官把家当穷,
三弟 我这闻听此言哈哈大笑,
我这叫一声满朝的文武年弟年兄,
不是包拯夸海口,
老包家做官都是辈辈清,
正是三弟我说下大话,
有一阵阴风刮进席棚,
想当年啊,
想当年三弟错断那个颜察散,
颜察散他的冤魂前来报怨横,
冤魂附了包勉的体,
包勉立时中了羊角风,
就地蹦起三四尺,
不管我这叫三叔管我叫包公,
他言说我们两个一个娘怀同吃过乳,
他为弟来我都为兄,
他说这话我都没恼,
罪不该小冤家和我讨论国家的大事情
他言说我后花园暗藏人共马,
在地穴暗藏八百短刀兵,
单等到来到中秋后
他要推倒宋主锦江红,
抓住了宋主用刀剁
抓住了百官点天灯,
然后打到天波杨府,
抓住了八姐九妹一个那做正阳,
一个给他做西宫,
他说这话不要紧八大朝臣在席棚
,相爷我刚要把话讲,
忽听见颅棚外传来那几句喊冤声,
三弟我陈州放粮扎下公馆,
是何人告状到席棚,
我吩咐一声往上带,
大堂上带来了这女子一名,
但只见头顶状纸双膝跪,
口口声声叫包公,
包相爷都您老做官清如水来明如镜,
今天你替民女报冤横,
我问声下跪的民女你把何人告,
告包勉沙县县令,
一告他贪赃卖法逼死人命,
二告他仗势欺人任意横行
,三告他吞没灾粮罪刑重,
饿死了黎民百姓数不清,
在当时二罪合一罪当斩,
八大朝臣在席棚,
在当时谁上前把话讲
老奸臣刘文进上前哼一声,
走到近前抓住三弟我的手,
要和我到金銮宝殿前去把理评,
我说撒手吧来撒手吧,
我将这小冤家上了绑绳,
吩咐一声给我绑,
呼啦啦上来了一窝蜂,
单三扣那个双三扣哪扣不紧架足蹬,
从清晨绑到天过晌午,
没有一人讲人情,
天上要有一个乌鸦过,
也算包勉救命星,
无奈何我照着铜铡拜三拜,
三道铁箍六下绷,
我奈何铡了侄儿小包勉,
三弟我是把抓揉肠,肺腑都疼啊,
曾记得我在家读书
您老这把我教导,
教导言语我还记在心中,
你言说天上的星多月儿不亮啊,
水中这个鱼儿要是多了水浑都不清,
朝中要是赃官多了朝纲大乱啊,
朝中这个清官多了黎民太平,
事凭理罪凭证王公犯法与民同,
你言说大堂上审不清让我去私访,
不许大堂上乱动刑,
倘若大堂上把刑动,
屈打成招怎么算忠啊,
难道说这些话嫂嫂你忘记了,
三弟我这点点滴滴记在袍大襟中,
昨天 三弟我出朝 斩了八员将啊,
贪赃卖法国法都不容,
难道说咱们该活,人家就该死,
做官要不正了怎么能够把民清啊,
恩嫂啊
(女)得回宋主爷封你的官职小啊,
官要是再大了敢杀朝庭,
你今天一宝剑你将我来斩死啊,
也算你包黑子做官更清啊,黑贼啊
不敢不敢我可不敢,
不能不能我万不能啊,
嫂嫂你往陈州路上 望一望啊,
望见多少 新坟茔,
茔前跪着众孝子,
子子孙孙他就放悲声,
声声他把我这包公 盼,
盼我包公早出京,
京中地 那文武百官 都把 我来送,
送我到陈州 把民清,
救黎民 于水火中啊,
忠的是三弟我恋
宋主爷的江山重啊,
重地是三弟肩担八百 还有余零,
凌晨不到你把我来斩,
斩了三弟宋主爷的江山就得白扔啊,
我的恩嫂啊
(女)没摸摸你的黑头还在不在啊,
还恋的什么宋主情啊,
我今天一宝剑将你来斩死啊,
我看看宋主爷的江山能不能扔啊,
说啥也都不行啊,黑贼啊
我的嫂嫂不看金面看佛面啊,
不看鱼情看水情,
金佛鱼情你都不看,
还得看我的爹妈你的老公公,
这公婆二老嫂嫂你不看那,
还得看看你的丈夫我的大长兄啊,
嫂嫂你往包家的家谱看一看那,
老包家的男子汉还有几名啊,
虽然说我铡了侄儿小包勉,
以后你拿三弟当你的亲生啊,
我的恩嫂啊
(女)常言说鸡抱鸭子难以认母啊,
马下骡子总两性,
老人古语他说了一个好,
隔着了一层肚皮差着十层情啊,
替我儿子把命来顶啊,黑贼啊
我的老嫂啊,
谁不知我铁面无私包文正啊,
正当做事我都要公平,
凭着家事我不管,
管着旁人我怎么算忠,
忠臣不正我怎么保国,
国法家法大不相同,
同情包勉我把他来放,
放了包勉三弟恶罪都名,
明知故犯罪加三等,
等于掩耳我都去盗铃,
伶俐不过我的嫂嫂你,
你把三弟 我来宽容,
容我陈州前去把粮放啊,
放粮已毕三弟转回城,
城中那金銮宝殿三弟我奏一本那,
本奏成给我的老嫂修个养老宫,
恭请我的老恩嫂前去养老啊,
老恩嫂你荣华富贵永远你都不受穷啊,我的恩嫂啊
这荣华富贵嫂嫂我都不爱,
愿意那跟着我的儿去讨着吃要着吃
一块这受贫穷啊,黑贼啊,
我的恩嫂啊,虽然说我把我的侄儿来铡死,我也是老恩嫂拉帮长成,常言说拉帮人拉帮到底啊,老恩嫂你半途而废劳而这无功啊,我的恩嫂啊,
只曾想拉帮你成人长大啊,没曾想我拉帮一个狠毒的虫啊,黑贼啊,
恩嫂叫你是听,
昨夜晚三弟出朝偶然做了几梦,
这一梦一梦做得吉凶啊,
头一梦一摞花碗全都打碎,
二一梦一屉包子全都蒸生,
三一梦三间房子折去中檩,
四一梦平地塌了一个大窟窿,
我这第二清晨大街走,
迎面来了一个算命先生,
我求这个算命先生给三弟圆圆梦,
他一梦一梦来告送,
他言说碗要打碎家业必定散,
包子要蒸生难以回笼,
房子折中檩少当家必得死,
平地要是塌窟窿老包家有灾星,
不用人说知道了,
就知道包勉是一个祭铡星,
我这好话说了三千六,
嫂嫂当作耳旁风,
嫂嫂你杀三弟你先等一等,
你等我尽尽孝来我再尽尽忠。
包相爷眼望那金銮宝殿,
落下伤心的泪啊,
哭了一声宋主爷臣那有道的龙啊
我的宋主爷再命别的臣啊
前去把粮放啊,
宋主爷另派那别的忠臣
陈州把民来清啊,
眼望那包家的老坟磕了头三个啊,
哭了一声下世 儿的爹娘
您老要是听啊。
想人家养儿为的是光宗耀祖啊,
谁象您老养儿落了一场空,
尊一声下世的爹娘您把孩儿我来等啊,
咱们母子在那阴朝地府就要得相逢
,眼望那大街小巷落下泪,
哭一声黎民百姓买卖庄农,
你们谁要是再有冤枉别的衙门去告啊,
再也别到我的府开封,
眼望着天波杨府落下了泪,
哭一声儿的干娘长寿星,
我的干娘你就快来吧呀,
你就快来吧,来给干儿我讲个人情,
早来一时能见面晚来一时母子见不成
最后我给我嫂嫂拜了三拜啊,
报一报老恩嫂对三弟我
十八年来养育的恩情啊,
包相爷跪地磕头眼泪唰唰掉啊,
我的老恩嫂擎住了宝剑她还没动容,
不用人说我都知道了,
就知道恩嫂她杀我她心有十成,
人活百岁也是死我这不如早死早托生
说着我把黑头递过去,
老恩嫂你宝剑下去积点阴功啊。
只哀告的王凤英我心慈面软啊,
低下头来我打调停啊,
常言说杀人不过头点地,
赶尽杀绝理不公啊,
想到此蝉腕我擎不住无情的剑啊,
仓琅琅宝剑落在地而溜平啊,
叫一声狠心的三弟你人自己起啊,
你想让嫂嫂搀你万想也不能啊,
我的老恩嫂不搀我三弟自己起,
多谢我的老恩嫂不斩之情,
/并非是嫂嫂我不把你来斩啊,
我敬你为国为民一片痴情,
叫一声狠心的三弟一旁站个稳啊,
你听听嫂嫂我诉诉当年的功啊,
象人家娘怀儿呀十个月为满啊,
老婆母怀三弟你整整那三冬,
三年三冬三十七个月,
有一个闰月年呀三弟我降生,
三弟下生占了三个癸,
这癸年癸月癸时辰生,
三弟你生下来就不象个人模样啊,
半拉脸紫来就半拉脸青,
我的公爹说三弟你活也是活不了,
老婆母说三弟你是个妖精,
赐给你一领芦席三道那谷草绕,
将三弟你扔至在后花园的养鱼坑,
也是你命大你人不该死,
斗大的荷叶花那拖住你的身形,
六月里暑三伏天气炎热,
喜鹊老鸹该你搭过凉棚,
三弟你大哭三声惊动了天和地,
你小哭三声惊动嫂嫂王凤英,
我屡顺声音去把你找,
一找就找至在了花园养鱼坑,
我将那三弟你捞上了岸,
轻轻放在了地溜平,
打开了一领芦席三道那谷草绕,
露出三弟你的丑面容,
照准三弟你摆了一摆手,
你小手也是挠小脚也是一个登,
嫂嫂我不嫌你肮脏不嫌你长的丑,
亲亲热热将你抱在怀中,
我有心把你送到婆母娘的前厅去,
恐怕是公爹婆母二次来把我扔,
无奈何把你抱到自己的堂楼上,
我背着公爹婆母把我来伺奉,
为奶你饿死你的侄女名叫小桂姐,
正赶上包免冤家这个时候又降生,
你的长兄他下世早
我生包免儿是个梦生,
左边拉奶着你的侄儿名叫小包免,
右边拉奶着你这黑包公,
一个人的乳食不够叔侄俩人用,
嚼奶布子累得嫂嫂牙根都疼,
三弟你生来好吵夜,
抱你到外边数星星,
数到了旁的星星三弟我都没乐,
数到了文曲星你我这哏喽喽地笑三声
嫂嫂当时就明白了,
就知道三弟你后来有官星,
一岁两岁嫂嫂怀中抱,
三岁四岁没离身形,
五六岁上你大街玩耍,
大街上遇见别人小顽童,
别人家的孩子就把我骂,
骂你是一个有娘无父我
是一个丫头生,
三弟你哭哭涕涕跑回了堂楼上,
手搬着炕沿打哼哼,
手搬炕沿上不去炕,
你管我叫亲妈说啥我也没敢答应,
三弟呀,自那日对你说了真情实话,
咱们俩才把叔嫂称,
七八岁上把书念,
难坏了你的嫂嫂王凤英,
有心送你官学来把书念,
这官学没有一些好先生,
有心送你私学来把书念,
怕地是龙自龙孙把我欺负,
为了你咱们包家看个学馆,
请来了王袍都督你的大长兄,
念书念到了一更鼓嫂嫂添油拨过灯,
念书念到二更鼓,
嫂嫂烧茶饮喉咙
,念到了三更三弟就不爱念,
嫂嫂我讲今比古又给那三弟听
,念书念到四更鼓,
嫂嫂做饭把饥充,
念书念到了五更鼓,
嫂嫂我一直陪伴你到天明,
三弟你念书念到龙虎之日,
正赶上宋主皇爷开了考棚,
三弟你一心进京去科考,
靴帽蓝衫早已做成,
打发别人做书童放心不下
,打发你的侄儿包免给你去当书童,
三篇文章做的好,
宋主亲自点你状元红,
双插宫花游宫院,
吓坏了西宫娘娘庞子桐,
夜晚龙床奏一本,
丢官罢职将你那撵出京,
三弟你五官不正怎么能把官做
,状元爷被贬成七品卿,
三弟你出任定远县,
小官不大你审案清,
大堂上审问过玻璃燕,
癞蛤蟆告状你审水坑,
巫盆告状拿赵大,
黑驴子告状你撵过旋风,
一撵撵到关王庙,
死人头上断出双钉,
宋主爷看你做官清如水来明如镜,
金殿以上亲自把你来封,
金殿赐你三杯酒,
你酒后无德耍酒疯,
大街以上砸銮驾,
吓坏了西宫娘娘庞秀英,
夜晚龙床奏一本,
丢官罢职将你撵出京,
三弟你丢官罢职难回故里,
相国寺没落发去修行,
陈州反了四大国舅,
连环战表打进京城,
宋主爷这才想起了你,
刷道圣旨将你调回京,
封官复原职你嫌官小,
你言说官小调不动兵,
宋主闻听哈哈笑,
爱卿自管去出京,
我封你先斩后奏权力大,
放粮回来职高升,
三弟你头次放粮出京去,
破瓦寒窑遇正宫,
太后还朝心欢喜,
金銮殿上打昏龙,
打龙袍太后看你智谋有
金銮殿以上把你封,
封你御儿干殿下,
带管六院和三宫,
龙子龙孙归你管,
宋王头上带管三层,
宋主爷又赐给你八员战将,
八员战将都有名,
有张龙和赵虎,
有李贵和娄青,
有王朝和马汉
,还有伍子和燕英,
四员将上山能擒虎,
四员将入海擒蛟龙,
擒龙擒虎八员战将
三弟你陈州放粮怎么能够不成功啊
陈州又二次遭了荒旱
三弟你挂帅又出京
你十里长亭扎下了公馆
文武百官去饯行
嫂嫂我年迈不能把行饯
打发你的侄儿给你那去饯行
就算是你的侄儿说错了话
你不该叫嫂嫂断了后承
叫三弟你往嫂嫂我的头上看
黄土埋了好几层
象我这鳏寡孤独就算是白拉倒
到后来道死道埋路死路扔
砸了你的侄儿小包免
到后来这临危大事谁能应承
我的恩嫂啊
虽然是我砸了你的儿子那个小包免
嫂嫂你的临危大事三弟我都愿应啊
恩嫂啊
倘若是嫂嫂我身得重病啊
谁能上大街之上给我请先生
先生请到咱们包家府
拉过胳膊把脉平
先生走后扔下药啊
这煎汤熬药谁把我侍奉
倘若是嫂嫂我殡天而去
谁能够搭个拍子将我停
灵前供上一碗捣头的饭
上面插着三个棉花绒
谁给我蒙上这张蒙脸纸
压口大钱口内扔
拌手丝拌脚丝谁来给我拌
在两手攥上打狗干粮
谁能够头带白身穿孝
腰中紧系青麻绳
亲朋故友前来吊孝
谁能够跪在灵前为我守灵
亲妈亲妈哭我几声
一到大街棺裹买
木料本是黄花松
棺裹买到咱们开封府
找一个画匠师傅就把这个颜色蒙
找来了劳忙师傅来刹扣
谁能够喊嫂嫂东西躲钉
别碰我的眼睛,三弟呀
嫂嫂呀,倘若是嫂嫂堂漏以上身得重病
我能够大街以上为你请先生
先生请到包相府
找一个耳枕就把脉来平
这先生临走要是扔下药
煎汤熬药三弟我侍奉
倘若是嫂嫂您老归天而去
我能够搭个拍子把您老尸首停
拌手丝拌脚丝三弟我给拌
在脚底下点上一盏照尸灯
头上供上一碗倒头饭
上面插上三根棉花绒
有一张蒙脸纸三弟蒙脸上
咽口铜钱口里扔
这亲朋故友来吊孝
我能够亲妈亲妈哭你三声
我能够大街以上去把棺裹买
那棺裹本是黄花松
棺裹抬到包相府
找一个画匠师傅就把颜色蒙
左边画上犀牛望月
右边画上海马腾空
四周画上二十四孝
你听我把二十四孝慢慢的来告送
这二十四孝唱到头一孝
来了那十岁儿名叫------
他看母亲吐血水
忙把血水捧到他的手中
如来佛看他的孝心太大
数百罗汉数头名
二十四孝第二孝
小单于为他的父亲西天落发单于中
二十四孝第三孝
大贤人跪在了街上劝父留母传美名
二十四孝第四孝
小穷刘为他的母亲十字架上受苦刑
二十四孝第五孝
白猿偷桃南山中
二十四孝第六孝
丁香割肉厨房中
二十四孝第七孝
王祥卧鱼在江中
二十四孝第八孝
檀香哭瓜怕越冬
二十四孝第九孝
郭巨埋儿森林中
二十四孝第十孝
孟姜女为寻她的丈夫哭倒了万里长城
二十四孝第十一孝
那个杨二郎劈山救母走一程
二十四孝第十二孝
来了那西门吸血名叫司马童
他怕母亲虫子咬
脱光衣裳光着腚
就让虫子咬在了他身中
这本是二十四孝我给你唱了十二孝
以为是我的嫂嫂死了包免断了后承
二十四孝没唱好
好好赖赖朋友们你来点掌声
二十四孝我唱完毕
一字一句来告送
单等到三天走马入殓
我能够拿顶芦席把你地太阳蒙
搬着你的脑袋就往棺裹里边放
找一个哭丧棒子开光明
开眼光看八方
开手光抓钱粮
开心光亮堂堂
开脚光走四方
开鼻光闻麝香
长江要换供生(这句是音同,不知是什么)
我给嫂嫂来守灵
这木匠师傅来刹扣
我能够跪在灵前亲妈亲妈东西躲钉
别碰你眼睛啊,恩嫂啊
单等那二十一天起灵走
谁能够拉着前边那根老丧绳
三十二杠谁抬头杠
买路纸钱谁来扔
打灵头番谁愿意
摔丧盆子高高扔
将恩嫂一里送到包家的老坟上
深深的挖上一个黄土坑
常言说宽打墓子深打井
倒退划拉两条土龙
四个馒头垫四角
里边扔上高粱大葱
棺裹下葬谁拨正啊
三锹孝子黄沙谁把我蒙
谁能守孝守我一七二七三七
四七五七三十五日
按照那鬼年鬼节上坟茔
三月清明谁插柳
七月十五纸钱升
十月一把寒衣送
正月十五送盏灯
把灯送到嫂嫂我的坟上
省得我这坟前坟后黑咕隆咚
守孝守到三年满
包家家谱填上我的名
我的名叫王凤英
你有那儿孙后代管我怎么称啊三弟呀
单等那三七二十一天起灵要走
我能够拉着一根老丧绳
三十二杠我抬头杠
买路纸钱我来扔
领头番那我来打
摔丧盆子我来扔
把嫂嫂送到了包家那老坟上
深深的挖个黄土坑
常言说的好
宽打墓子深打井
里边扒拉两条土龙
阴阳师父拨拨正
三锹黄沙我先扔
棺裹下葬不平正
四个犄角馒头垫平
我能够守孝守你
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三十五日
按照那鬼年鬼节上坟茔
三月清明去插柳
七月十五纸钱升
十月一来寒衣送
正月十五送盏灯
问我送灯为的是什么事
怕的是嫂嫂你
坟前坟后坟左坟右黑咕隆咚
嫂嫂啊我能够守孝守你三年整
包家的家谱填上你的名
名字就叫王凤英
我要有儿子管你就把奶奶叫
儿子的儿子管你叫一声
八辈老祖宗啊
你看行不行啊,恩嫂啊
般般大事全应下嫂嫂还有事一宗
宋主爷赐给我八宝金鞍和玉骖
谁能够驮着我八宝龙楼前去谢主公啊
宋主爷赐给你八宝金鞍和玉骖
我能够驮着你八宝龙楼前去见主公啊
你说此话那我不信
我当着你的面要适应
要适应有适应
叫老张你是听
赶快备好八宝金鞍和玉骖
我给太太那留适应
老张闻听吓一跳
一搂衣袍跪在那地溜平
尊相爷你是听
盘古至今从头论
那有奴婢又来备主公
叫你备来你就备
我给太太留证凭
老张备罢玉骖一旁站
看他叔嫂怎么样行啊
王凤英我这里抬头看
打量三弟黑包公
刚才还象国家大臣的模样
备上鞍骖好象畜生
我这走上尽前叫唤龙
呼听三弟哼了一声
叫一声三弟你莫把那咳声打啊
嫂嫂我这做出事来比你更聪明
我有心骑着你金銮宝殿走啊
对不起宋主有道的龙
我有心骑着你包家的坟茔走啊
对不起包家死去的那些亡灵啊
我有心骑着你天波杨府去走啊
怎对起你的干娘那位长寿星啊
无奈何照着三弟扑了三把呀
就算是报了嫂嫂十八年的情啊
扑了三把不要紧
呼听空中云锣声
吓得王凤英我抬头看
一只黑虎在空中
黑虎口口声声吐人语
叫了声三从四德王凤英
你当你的三弟他是哪一个
他是上房文曲星
你当你儿他是哪一个
他是上房祭铡星
你当你是哪一个
你是上房陪伴星
扑了三把不要紧
损去阳寿整十冬
黑虎说罢扬长去
只吓得王凤英我胆颤又心惊
叫老张撤去八宝金鞍和玉骖
时间长了压得相爷筋骨疼
老张我撤罢金鞍玉骖一旁站
看你叔嫂这样行啊
叫声三弟自己起
让我搀你万不能
嫂嫂不搀自己起
多谢嫂嫂不骑之情
嫂嫂有话只管讲啊
陈州放粮要起程
要起程要起程
嫂嫂还有事一宗
我问你老嫂比母谁留下
小叔为儿谁愿应啊
老嫂比母你留下
小叔为儿我愿应啊
你说此话我不信
我当着面我要证凭
要证凭有证凭
叫老张看过来那文房和四宝
我给太太留证凭
上写拜上啊多拜上
拜上了买卖与庄农
嫂嫂比母她留下
小叔为儿我愿应
哪个尊了相爷本
那开封府内领银铜
哪个不尊相爷本
是乱棍打死扔到那万人坑
唰唰点点写完毕
虎头大印印当中
此事出在四帝仁宗二十四年半
叫声老张撮路东啊
记下老张且不表
回头再表嫂嫂王凤英
嫂嫂有话只管讲
我这陈州放粮炮响三声
要起程要起程
嫂嫂言语你记心中
一路上你公着买来公着卖
不许欺压众庄农
你要欺压庄稼汉
和你侄儿一样行
王凤英往回走
路过我儿死尸灵
我儿你死别把我埋怨
埋怨你三叔黑包公
两脚一垛拉倒罢
就算是我没养来我没生
王凤英我哭哭涕涕回楼去
在表相爷黑包公
包相爷我老虎猥窝上了轿
煽煽颠颠奔往这陈州行
夜晚住在白虎店
平地塌了啊大窟窿
包相爷探了地穴三宗宝
他保大宋锦江红
包公赔情唱到此
下回五鼠闹东京
包公赔情没唱好
好好赖赖你们多加批评
正在发送,请查收采纳。衷心祝愿听戏愉快,天天开心,事事如意!
直接将我115网盘戏曲60G资料的分享权发到你邮箱(包括京剧、越剧、黄梅戏、豫剧、评剧、曲剧、河南坠子、河北梆子、庐剧、采茶戏、滑稽越剧、山东梆子、湖北大鼓、大鼓书、绍剧、淮剧、扬剧、越调、老调、沪剧、楚剧、锡剧、琴书、扬琴戏、柳琴戏、二人转、吕剧、花鼓戏、秦腔、88首适合老人听的歌曲等),你会收到名为115点com的邮件,打开邮件,就可以接收我网盘上的戏曲
请大家不要通过加网盘好友的方式来找我,我的好友都2000人了,超过了1150人的上限。但通过上面的方法,照样可以让你接收我的戏曲资料
前提是你自己要有115网盘,才能接收,如果没有,上网搜索如何免费注册115网盘,一分钟搞定,这种事情是可以无师自通的。成功后,一分钟就能把我发给你的存到你的网盘上,永远成为你的东西了
邮箱附件戏曲和115网盘戏曲分享权已发到你邮箱。如果没有收到,请检查邮箱名是否错误,检查邮箱名后缀,检查邮箱垃圾箱,检查订阅邮箱。
如觉得好,请及时下载,及时采纳为满意答案,进你的知道,进你的提问,一步一步做就行了,一分钟搞定。谢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