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第六单元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

六年级第六单元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第1张

关于诗歌的故事

1、针锋相对

一天傍晚,苏东坡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正举杯畅饮间,苏东坡忽然用手往江岸一指,笑而不语。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随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扇子抛入水中。两人面面相觑,不禁大笑起来。

原来,这是一副哑联。苏东坡的上联是: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的下联是:水流东坡尸(东坡诗)。

2、旁敲侧击

一日中午,苏东坡去拜访佛印。佛印正忙着做菜,刚把煮好的鱼端上桌,就听到小和尚禀报:东坡居士来访。

佛印怕把吃鱼的秘密暴露,情急生智,把鱼扣在一口磬中,便急忙出门迎接客人。两人同至禅房喝茶,苏东坡喝茶时,闻到阵阵鱼香,又见到桌上反扣的磬,心中有数了。因为磬是和尚做佛事用的一种打击乐器,平日都是口朝上,今日反扣着,必有蹊跷。

佛印说:“居士今日光临,不知有何见教?”

苏东坡有意开老和尚玩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说:“在下今日遇到一难题,特来向长老请教。”

佛印连忙双手合十说:“阿弥陀佛,岂敢,岂敢。”

苏东坡笑了笑说:“今日友人出了一对联,上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在下一时对不出下联,望长老赐教。”

佛印不知是计,脱口而出:“居士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今日怎麽这健忘,这是一副老对联,下联是:积善人家庆有馀。”

苏东坡不由得哈哈大笑:“既然长老明示磬(庆)有鱼(余),就请让我就来大饱口福吧!”

3、反唇相讥

相传,苏东坡一次与王安石同行,偶见一房子根基已动,一面墙向东倾斜。王安石出上句以戏东坡:“此墙东坡斜矣!”

苏东坡仰头大笑,即吟下联反讥王安石:“是置安石过也!”

嵌名为巧,双关尤妙。

4、暗助新郎

秦少游娶苏小妹时,被一难再难,及至新房门口,苏小妹再出一联:闭门推出窗前月。

秦少游思索良久不得下联,苏东坡有心相帮,在远处拾一石子远远丢进湖中,秦少游受到启发,冲口而出:投石冲开水底天。

5、学无止境

苏轼年少时,天资聪颖,他广泛阅读诗书,博通经史,又长于作文,因而受到人们的赞赏,自矜之情亦随之而萌。

一日,苏轼于门前手书一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尽”与“遍”对,活画出苏轼当时的自傲之心。没料到,几天之后,一鹤发童颜老者专程来苏宅向苏轼“求教”,他请苏轼认一认他带来的书。苏轼满不在乎,接过一看,心中顿时发怔,书上的字一个也不认识;心高气傲的苏轼亦不免为之汗颜,只好连连向老者道不是,老者含笑飘然而去。

苏轼羞愧难当,跑到门前,在那副对联上各添上两字,境界为之一新,乡邻皆刮目:“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6、寺态炎凉

苏东坡游莫干山时到一寺中小坐。寺中主持和尚见来了个陌生人,就淡谈地说:“坐。”又对小和尚喊:“茶。”

两人落坐交谈后,主持和尚发现对方脱口珠玑,料想此人不凡,就请客人进厢房叙谈。入室后,主持和尚客气地说;“请坐!”又叫小和尚:“敬茶!”再一打听,方知来者是赫赫有名的苏东坡,主持和尚连忙作揖打恭地引他进客厅,连声地说:“请上坐!”并吩咐小和尚:“敬香茶!”苏东坡临走时,主持和尚请他题副对联。苏东坡胸有成竹,含笑挥毫,顷刻书就:

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7、一盏明灯

一天,苏东坡和妹夫秦少游出城到郊外游玩,见小路上有个用三块石头垒起的“磊桥”。苏东坡用脚踢了一下石桥,同声吟出一句上联:

踢破磊桥三块石

他回头看看秦少游,要他对出下联。秦少游想了很久也没对出下联,回到家里闷闷不乐。苏小妹看丈夫一脸不悦之色,只道是出了什么事,一问才知是为了一句对联。她二话没说,就在一张纸上写了个“出”字,同时用剪刀剪成两段。秦少游顿时大悟,道出下联:

剪断出字两重山

8、敷衍豪门

据说,苏小妹为了找到如意郎君,曾以文选婿。当时消息一传出,呈文求婚者不计其数。其中有一豪门公子叫方若虚,他对小妹倾慕已久,闻讯后连忙应选。他呈上得意诗文若干篇,谁知小妹一看,淡如白水,便提笔在上面批了一联:笔底才华少,胸中韬略无。

苏东坡看到小妹的对联,可急坏了。方府豪门是得罪不起的,为了避免是非,便悄悄在小妹的联语后面各添一个字,把对联改成:笔底才华少有,胸中韬略无穷。

方若虚读后真是欣喜若狂,他急于要见苏小妹以表衷肠。苏东坡知道小妹根本看不上他,生怕玩笑开大了不好收场,急忙托故阻止,说:“我妹妹文才是有些,但其貌不扬,脸长,额突,不信我给你念首诗便知: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未出房门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方若虚怎知是苏东坡在骗自己,还真以为苏小妹很丑,于是怏怏地走了。

9、苏门书香

一日,苏洵来到后花园内,只见山石间流过一泓淙淙碧水,微风中送来阵阵花香。红日西下,绿树掩映,一弯新月挂在半天之上。这位老先生顿时诗兴大发,忙唤来苏东坡和小妹,三人拂石而坐,苏洵说道:“如此佳境,不可无诗。如今老夫拈出‘冷’、‘香’二字,我们各自吟出两句诗来,且要将此二字依次作为上下句的末字,吾儿以为如何?”

兄妹一起应道:“父亲说得好。”

苏洵见儿女一起应允,十分高兴,首先吟出两句诗来:

水向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间过来香。

苏东坡一向以诗词著称,听了父亲的诗句,以为过平过俗,不以为佳。谁知正当他沉吟之际,调皮的小妹却开口道:“兄长平日作诗,思路何等敏捷,想当初嘲弄小妹额角长得高,那‘未出庭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的诗句,得来何等迅速,今日缘何思路闭塞?”

苏东坡一听,知道小妹又在调皮了,只是微微一笑,便吟出两句诗来:

拂石坐来衣带冷,踏花归去马蹄香。

苏小妹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不精妙,听了父兄的诗句,两相比较,觉得还是哥哥的略高一筹。心中寻思道:“长兄的诗句好则好,但嫌欠雅。”小妹略加沉思,恰好远处传来杜鹃的啼鸣,她闻声生情,也信口因此两句诗来:

叫月杜鹃喉舌冷,宿花蝴蝶梦魂香。

小妹诗句刚吟出,父兄不禁齐声赞好。

10、绝妙好骂

苏东坡被贬岭南为官,一日无事游山,只见一个小和尚跪在庙门口眼泪汪汪,十分奇怪,忙问小和尚因何如此?小和尚哭诉道,因为他在点灯时不小心将灯盏碰翻在地,打碎了。老和尚不但打了他,还罚跪庙门口三日。苏东坡一听很气愤,便走入庙内去见方丈。

庙中的方丈一听说是当朝才子苏学士来访,喜出望外。苏东坡一进庙门,那老和尚就百般奉承,死乞白赖地央求苏东坡留个手迹。

苏东坡对这个方丈十分憎恶,但为了使庙门口那个小和尚不再受苦,他答应了老和尚的请求,说:“写字可以,但必须请庙门口那个跪着的小和尚前来为我磨墨展纸。”

老和尚一听,立刻满脸堆笑,连声答应说:“阿弥陀佛,老纳遵从吩咐。”

小和尚磨好墨,展开纸,苏东坡奋笔疾书,一幅对联一挥而就:

一夕化身人归去,八千凡夫一点无

时隔不久,佛印云游来到此山,见了对联捧腹大笑,问老和尚:“这幅对联原是两个字谜,你没猜出来吗?”老和尚连忙追问是什么意思,佛印要过纸笔,挥毫写了两个字,拂袖而去。 诗歌的常识性知识

一、什么叫诗歌

“诗”一词,本是四书、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中的《诗经》的简称。《诗经》本称“诗”,后被儒家奉为经典,才称《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原本是配乐来唱的,所以也称“诗歌”,后演变成脱离音乐的一种文学体裁。

1、对诗歌的定义:

〈1〉《辞海》:是最早产生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感情,丰富的想象,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2〉现代汉语词典: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感情

2、对诗歌定义的诠释(依《现代汉语词典》说)

(1)有节奏、韵律的语言。

旧体诗在节奏、韵律方面有严格要求。尤其是唐代的近体诗和宋代的词,在字数、平仄、对仗、用典、韵脚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①节奏(或称节拍):指声音的轻重缓急与抑扬顿挫,主要表现在语气的间歇停顿上。

△王维《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歌可以没有严格的韵律,但必须有鲜明的节奏。郭沫若说:“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

②韵律:指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则。《辞海》:指诗歌中的声韵和节律。

△平仄:汉语古音有平、上、去、入四声(现入声字已在普通话中消失)。按现代汉语的四声(除轻生)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字在京剧念白中还有:街。

平仄声的特点:平声:平缓悠长;仄声:短促急收。

利用文字的平仄,可以使诗歌具有很强的韵律感。唱歌时的拖腔都要落平声上才能延长, 例: 歌词 “十五的月亮” 中的 “亮”, 落在liang声上。

△押韵:指诗歌中某些句子末韵母相同或相近,使音调和谐优美。一般偶句押,首句可押可不押。新诗有几句押一次韵或不押韵的。例王之涣的诗: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凉洲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反映生活

①反映劳动生活:△古歌谣: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诗经·伐檀》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产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②反映社会 石壕吏 新婚别

△杜甫的《三史》 潼关吏 《三别》 垂老别

新安吏 无家别

△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兵东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诗经·硕鼠》

③反映边塞生活

△王昌龄《从军行》:

(一)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白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土谷浑。

△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翰《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哭,古人征战几人回。

④反映爱情生活:△《关雎》△《孔雀东南飞》△李季《王贵与李香香》

⑤反映山水田园:

△陶渊明《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中句:

“采局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王维《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依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

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贺敬之《桂林山水歌》

(3)抒发感情:

别林斯基:“感情是诗情天性的最主要的动力因素;没有感情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歌。”诗歌抒发感情是多方面的:喜、怒、哀、乐、惊、恐、思。例:

①喜: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塞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②怒:岳飞《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眼望、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③哀:△李清照《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谈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李瑛《一月的哀思》:

敬爱的周总理,我不能去医院瞻仰你,只好攥一张冰冷的报纸,静静地,伫立在长安街的暮色里。任一月的风,撩起我的头发,任昏黄的路灯照着冰冷的泪滴……

④闺怨妇思:

△李清照《点降唇·闺思》: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李清照《一剪梅·别愁》: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白《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旧日,是妄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李白《子夜吴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春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金昌绪《春怨》(唐):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二、诗歌发展的历程

↓1、古歌谣

↓2、诗经:305篇,5篇有目无辞,亦称“诗三百”。我国第 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六 艺”:风(15国风160篇)、雅(朝廷官吏作品105篇)、颂(庙堂祭祀乐歌40篇)、赋(直陈其事)、比(打比方)、兴(先言他物,然后引出所歌咏之事)。

↓3、楚词:以屈原为代表继承“诗经”传统,创浪漫主义新诗体。

↓4、汉乐府:“乐府”是负责采风的音乐机关名称。“乐府双璧”:《木兰诗》、《孔雀东南飞》

↓5、唐诗: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三大诗人

↓6、宋词:豪放派(苏辛派)婉约派(姜夔、刘永、李清照)

↓7、元曲:含散曲和杂剧

↓8、自由诗(新诗):五四运动后的诗歌

1 甄嬛传里所有妃子的介绍

甄嬛 本无意入宫待字闺阁的“女中诸葛”,有着绝世容貌与过人才情的甄嬛,有着闺阁中得一“有心人”的愿望甄嬛,但是终究只是梦罢了,她注定不可能被撂牌子,注定一生都是胤禛的女人,除了他之外不能想不能有其他男人! 原以为胤禛是她的“良人”、原以为真的找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原以为自己一番情意得一眷顾、最终不过是别人的替身罢了。

梦中深情的呢喃“莞莞”,代表尊贵的封号“莞”,终究不过是一场谎言,像那毒药表面的糖,不过是用来掩盖真相的甜蜜…… 美梦破碎的一瞬间,她好似什么都没有了。一心痴爱却换来皇帝的绝情,真心相待却得到姐妹的背叛,突如其来的家人的苦难……这一切让她心灰意冷,终究被迫离开刚诞生的女儿,在清冷苦寒的的寺庙内,企图默默地用残留的岁月,安抚自己支离破碎的心。

直到遇到了温润如玉的允礼,才蓦然想起曾经的心愿。即使抗拒,即便疏远,却仍然忍不住在那个雷雨交加的晚上,扑入他的怀中。

用一颗不完整的心,静静感受他的柔情与呵护,享受着平静而幸福的时光。 一切皆是造化弄人,他的噩耗,令她生不如死。

然而为了保住他们的孩子,她选择委曲求全,回到凌的身边。当一切尘埃落定,允礼却突然出现。

她只好选择逃避,用剩下的岁月,缅怀他们之间的一切。最后的她亲手杀死了自己的爱人,虽然他们的儿女终是平安,可幕落人亡,再大的权势又能换回几分爱恋? 允礼 果郡王,允礼。

康熙第十七个儿子。

先皇最宠爱的儿子。 看似活的自由自在,实在是避开伤心之地。

人人都以为他放荡不逊却不解风情,实则是因为没有心意相通的佳人。 雪夜树下初见甄嬛,就为她的清丽出尘而折服。

就算这只是个奢望,就算她另有良人,他也会一心一意守护她,即使她永远不知。 宫廷中宫阙重重,他只能看着小像,一曲长相思,独自叹息。

好在上天待他不薄,他们终于得以相伴。庵中的那段岁月是他今生最美好的日子,虽然纵马奔驰两个时辰只为看她一眼,不过一杯清茶,几句笑语,可知嬛嬛的展眉一笑能让他付出一切? 然而世事难料,可曾想过有一天,他要亲自将自己心爱的嬛嬛,再次送进那个笼牢,看着她再度以尊贵的身份,成为皇兄的女人? 其实嬛嬛所做的一切,他也隐约知道。

他从不怪她,他尊重她的选择,继续做一个事事漫不经心的皇弟,他听从她的安排,与她的妹妹相敬如宾。一切的一切,只因为她想要如此。

如果注定不能相伴,也绝不忘记刻骨的相恋。死在爱人手下的他,是幸福的。

沈眉庄 嬛嬛从儿时起的玩伴,是她在后宫中唯一的心灵慰藉。沈眉庄 从一个开心的女子,慢慢变得落寞,与世无争的样子。

从一个才情横溢的女子,慢慢失去争宠之心,为的只是复仇。 从一个只念恩情不懂爱情的女子,慢慢透彻了人情领略了暗恋情愫,却不能爱,说不出的关心,无尽缠绵的眼神。

眉庄的性子太正直,实在不适合待在这个后宫啊,要不是有嬛嬛的姐妹情深,在对胤禛的无情失望透了后,眉庄真不晓得还有什么活下去的希望? 但是,在最后她找到了自己的幸福——温实初,她爱得大胆,在生命最后一刻生下他的孩子,并且被皇帝宠爱多年,这应该是对胤禛最大的报复了。 安陵容 出身低贱,父亲只不过是个小小县令,为了出头也寒酸的竞选了秀女无非安陵容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连带安家的命运,但是这样的女子毕竟是缺乏大气的。

初始受嬛嬛的援助借住在甄府,有过轮流带一个玉簪的余月情分,凭借献歌得到皇上的恩宠,和嬛嬛,眉庄姐妹情深了一段时间。 但是人是慢慢会变的,特别是这种有私心,有自卑,有想法,但意志又不坚定的女人,最会被人挑唆受人利用。

陵容畏惧皇后权势又陷害嬛嬛,种种背叛恩将仇报的形迹让人不耻。 其实与其说是被利用,倒不如说她甘心被利用,以泄私愤。

最后在临死时告诉甄嬛,皇后,杀了皇后。以提醒她纯元皇后真正的死因。

温实初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朴实厚道,始终如初。莫不如此。

宫中太医,一直爱慕甄嬛,帮着甄嬛,后与眉庄相好。被祺嫔诬陷与甄嬛有染,为保甄嬛和眉庄清白而自宫。

朱宜修 她是母仪天下的皇后,似一朵国色天香的牡丹花,花开至尊。可是,在这寂寂宫墙里,却得不到丈夫的疼爱,空守着皇后的高位,感受高处不胜寒的孤苦。

淡定之下,是怎样的悲痛酸楚,要在日复一日的清冷月光里磨蚀和坚定成淡漠的雍容。这盈盈笑容的背后,又暗藏了多少算计与毒害。

后宫之中不乏可怜之人,而皇后宜修却是最最可怜的。后宫里的女人不论下场是好是坏,都有得到过皇上的宠爱。

没有宠爱过的也有了孩子。没有宠爱也没有孩子的也都等到皇帝驾崩那日等来了平安。

就算是被当做政治牺牲品的端妃,皇帝出于内心愧疚也会补偿。而这个后宫里最尊贵的女人却一无所有。

从来不曾得到宠爱。甚至于孩子、善终、平安、喜乐或者愧疚怜惜,皇帝也从未给过她。

敬妃 端庄温婉,内敛淡薄。她用自己的忍换来了前半生的平稳生活,用自己的聪明识人其他主要演员换来了后半生的安然稳度。

她善良有谋略,甄嬛后期的翻身除了外挂瑾汐姑姑和温太医外的帮助外,敬妃与端妃的扶持也功不可没。 华妃 后宫敢爱敢恨且毫不讳避。

2 宫斗台词文言文

类似红楼梦的白话文言文,参考下甄嬛传25章 丽贵嫔 晨昏定省是妃嫔向来的规矩。

因我近日连番遭遇波折,身心困顿,皇后极会体会皇帝的意思,加意怜惜,有意免了我几日定省。这两日精神渐好,便依旧去向皇后请安谢恩。

近夏的天气雷雨最多。是日黄昏去向皇后请安,去时天气尚好,有晚霞当空流照。

不想才陪皇后和诸妃说了一会子话,就已天色大变雷电交加,那雨便瓢泼似的下来了。 江福海走出去瞧了瞧道:“这雨下得极大,怕一时半会儿停不下来,要耽搁诸位娘娘小主回宫呢。”

皇后笑道:“这天跟孩儿的脸似的说变就变,妹妹们可是走不成了。看来是老天爷想多留你们陪我聊天解闷呢。”

皇后在前,谁敢抱怨天气急着回宫,都笑道:“可不是老天爷有心,见皇后凤体痊愈,头风也不发了才降下这甘霖。” 皇后见话说的巧也不免高兴,越发上了兴致与我们闲聊。

直到酉时三刻,雨方渐渐止了,众人才向皇后告辞各自散去。 大雨初歇,妃嫔们大多结伴而行。

我见史美人独自一人,便拉了她与我和眉庄、陵容同行。 出了凤仪宫,见华妃与丽贵嫔正要上车辇一同回宫,却不见平日与她常常做伴的曹容华。

四人向华妃和丽贵嫔行了礼,华妃打量我几眼道:“婉仪憔悴多了,想来恶梦缠身不好过吧。” 我闻言吓得一缩,惊惶看向四周,小声说:“娘娘别说,那东西有灵性,会缠人的。”

华妃不以为然道:“婉仪神志不清了吧?当着本宫的面胡言乱语。” 眉庄忙解围道:“华妃娘娘恕罪。

甄婉仪此番受惊不小,实在是…”眉庄小心翼翼的看了看周围:“实在是很多人都亲眼见过,不得不小心啊。” 史美人最信鬼神之说,不由得点头道:“的确如此,听说有天晚上还把永巷里一个小内监吓得尿了裤子好几天都起不来床。”

我忧心忡忡道:“她恨我也就罢了。听说当日皇上要赐她自尽,平日与她交好的妃嫔竟无一人为她求情,才使她惨死冷宫…”我见华妃身后的丽贵嫔身体微微一抖,面露怯色,便不再说下去。

华妃登时拉长了脸,不屑道,“身为妃嫔,怎能同那些奴才一般见识,没的失了身份。再说她自寻死路罪有应得,谁能去为她求情!” 我惶然道:“这些话的确是我们不该说的,只是如今闹的人心惶惶的。”

我看向华妃身后道:“听闻曹容华素来胆大,要是我们有她陪伴也放心些。咦?今日怎不见曹容华?” 丽贵嫔出声道:“温仪帝姬感染风寒,曹容华要照顾她,所以今日没能来向皇后请安。”

华妃盯着我,浅浅微笑:“婉仪心思细密,想必是多虑了,婉仪自己要多多放心才是。做了亏心事,才有夜半鬼敲门。”

我是声音像是从腔子逼出来似的不真实,幽幽一缕呜咽飘忽:“娘娘说的是。要是她知道谁教她走上死路恐怕怨气会更大吧。”

丽贵嫔脸色微微发白,直瞪着我道:“甄婉仪,你…你的声音怎么了?” 我兀自浮起一个幽绝的笑意,也直瞪着她,恍若不知:“贵嫔娘娘说什么?我可不是好好的。”我抬头看看天色,拉了眉庄、陵容的袖子道:“快走快走,天那么黑了。”

史美人被我的语气说的害怕,忙扯了我们向华妃告辞。 陵容与眉庄对着华妃赧然一笑,急匆匆的走了。

下过雨路滑难行,加上夜黑风大,一行人走的极慢。天色如浓墨般沉沉欲坠,连永巷两侧的路灯看着也比平时暗淡许多。

风哗哗地吹着树响,有莫名的诡异,陵容与史美人不自觉地靠近我和眉庄。我不安地瞧了一眼眉庄,忽听得前方数声凄厉的惨叫,划破夜深人静的永巷,直激得所有人毛骨悚然,四人面面相觑,谁也不敢上前去看个究竟,仿佛连头皮也发麻了。

那声音发了狂似的尖叫——“不是我!不是我!与我不相干!”我一把扯了眉庄的手道:“是丽贵嫔的声音!”我转身一推身后的小允子,对他道:“快去!快去告诉皇后!”小允子得令立刻向凤仪宫跑去。 史美人还犹豫着不敢动,眉庄与我和陵容赶了过去,一齐呆在了那里。

果然是丽贵嫔,还有几个侍奉车辇的宫人吓得软瘫在地上连话也不会说了。华妃站在她身旁厉声呵斥,却止不住她的尖叫。

车辇停在永巷路边,丽贵嫔蜷缩在车辇下,头发散乱,面色煞白,两眼睁的如铜铃一般大,直要冒出血来,一声接一声的疯狂尖叫,仿佛是见到什么可怕的物事,受了极大惊吓。 随后赶到的史美人见了丽贵嫔的情状,霎时变得面无人色,几个踉跄一跌,背靠在宫墙上,惶恐地环顾四周,“她来了?是不是她来了?” 华妃本已又惊又怒,听得史美人这样说,再按捺不住,几个箭步过来,朝史美人怒喝道:“再胡说立刻发落了你去冷宫!”口中气势十足,身体却禁不住微微颤抖。

华妃一转身指着丽贵嫔对身边的内监喊道:“站着干什么!还不给本宫把她从车下拖出来!” 众人七手八脚去拉丽贵嫔,丽贵嫔拼命挣扎,双手胡乱挥舞,嘴里含糊地喊着:“不是我!不是我!药是我给你弄来的,可是不是我教你去害甄嬛的…” 华妃听她混乱的狂喊,脸色大变,声音也失了腔调,怒喝道:“丽贵嫔失心疯了!还不给本宫拿布堵了她的嘴带回我宓秀宫里去!”华妃一声令下,忙有人冲上前去。 眉庄见机不对,往华妃身前一拦,道:“华妃娘娘三思,此刻出了什么事还不清楚,娘娘应该把丽贵嫔送回她延禧宫中再急召太医才是,。

3 求《后宫:甄嬛传》出现的所有诗句

1 碧玉挽金丝,香深路参差。

一瓣捻魂魄,天成国色姿。 清杯汲酒泪,睡酣俯烟鹂。

会得华清醉,三界天人痴。 玉阶羞颜色,檐宇浴洪熹。

嬉戏雪花女,云共鸳鸯期。 突如天裂皲,饕餮跑乱尘。

世事堪预料,生死帝武门。 蜀山横势峻,名声破地甄。

波滚天地动,雨悲落云津。 花落归坡冷,魂销尽藐瞑。

雨住林幽寂,风声犹泣铃。 垂却海棠楚,卑薄妾婢身。

多情遗古恨,长使泪拭巾。2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3 箫音惊鸿舞若翩,流苏花钿抚朱颜。 眉作远山姣梨艳,盼君怜。

衾冷枕孤未待挽,蓦然回首泪涟涟。 何恨君心凉似水,几秋寒。

4 韵泠泠,杏花天影,上林春遇。舞榭楼台,鲜花光锦,一曲惊鸿舞。

远山青黛,姣梨红妆,云鬓步摇清雾。千千结,同心情意,奴心事君知否? 朝离夕至,君心不复,泪眼婆娑无语。

蝶幸倾城,六宫皆羡,谁解其中苦? 冷衾孤枕,黯然垂泪,倩影更无人顾。再回首,悲悲戚戚,曲终人去。

5 月色阑珊谁晓,清冷琵琶音妙。 不再盼君归,只叹昔日情好。

啼笑,啼笑,玉影憔悴昏晓。6 秋意深重寒夜长,唯菊凌寒孤自赏。

无风起微漾,身凉心亦凉。 心如明镜亮,堪破红尘想。

虽是百花芳,残红依旧香。7 风缠绵,云缠绵。

暖帐春宵谈笑言,犊诳诘不羡仙。 雨无缘,雪无缘。

且看娇揽诳谄若昙,冰心何处诠?8。翩翩浊世佳公子,皎皎清辉好风姿。

俊爽悠然如月举,龙章凤质露华晞。9笑靥依然,奈何回首心幽暗。

恨南归雁,君去不曾见。怨夏群芳,花比人娇艳。

心难返,梦回肠断。心累人犹倦。

10凌波仙子,一顾袅娜娉婷立。君见倾心,鸾凤和鸣同抚琴。

红颜薄命,宫阙污浊难觅净。洁不沾尘,殇亦逍遥香魂纯。

11天真未解少年愁,宫阙朱墙怎锁忧?粉面花颜娇俏羞。似水流,雨打梨花万点惆。

12一簇桃花压海棠,桃花怎比海棠芳?空放手,纵心凉。镜花水月歌未央。

13妃与帝,敬如宾。欲诉衷情无人听,乍暖还寒春不至,自古君王最薄幸。

4 《甄嬛传》15句古诗词分别是谁说的

1、嬛嬛一袅楚宫腰。

出自《一剪梅》,作者:蔡伸。 2、菀菀黄柳丝,濛濛杂花垂。

出自《春词二首》,作者:常建 3、以色事他人,能得几许时好? 出自《妾薄命》,作者:李白 4、侯门一入深似海 出自《赠婢》,作者:崔郊 5、宁可枝头抱香死,何已经经吹落北风中。 出自《寒菊》作者:郑思肖 6、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出自《梅花》,作者:崔道融 7、缥色玉柔擎 出自《半夜歌》,作者:李煜 8、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出自《金缕衣》,作者:无名氏 9、良辰美景假定天 出自《牡丹亭》,作者:汤显祖 10、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出自《才子》,作者:杜甫 11、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出自《无题》作者:李商隐 12、掌上珊瑚怜不得,却教移作上阳花。 出自《古意》,作者:吴伟业 13、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

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宛然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出自《龟龄女》作者:冯延巳 14、十年死活两茫茫,不思索,自难忘。

出自《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作者:苏轼 15、金风玉露一邂逅,便胜却人间无数。 出自《鹊桥仙》作者:秦观

5 后宫·甄嬛传 经典诗句

《甄嬛传》中有很多比较经典的古诗词,多的数不胜数,以下部分内容。

甄嬛不愿意嫁入宫中,只希望能找到自己心爱的人 1、“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出处:《白头吟》--卓文君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初次殿选名字由来 2、“嬛嬛一袅楚宫腰。正是臣女闺名。”

出处: 一剪梅·堆枕乌云堕翠翘(蔡伸) 堆枕乌云堕翠翘。午梦惊回,满眼春娇。

嬛嬛一袅楚宫腰。那更春来,玉减香消。

柳下朱门傍小桥。几度红窗,误认鸣镳。

断肠风月可怜宵。忍使恹恹,两处无聊。

温实初带家传之宝玉壶向甄嬛求婚 3、“一片冰心在玉壶” 出处:《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甄嬛大年夜在倚梅园祈福时念的诗 4、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出处:《梅花》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甄嬛初遇皇帝时吹曲子,让皇帝心动 5、《杏花天影》。

皇上:“那日在御花园初次见你,你独自站在杏花影里,淡然悠远的样子,仿佛宫里的人事纷扰都与你无干,只你一人,遗世独立。” 出处:《杏花天影》(姜夔) 丙午之冬,发沔口。

丁未正月二日,道金陵。 北望淮、楚,风日清淑,小舟挂席,容与波上。

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 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兰桡更少驻。

金陵路,莺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

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移舟向甚处?甄嬛情窦初开,思念皇上时吟诵的诗 6、“山之高,月初小。月之小,何皎皎!e5a48de588b6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37393533我有所思在远道。

一日不见兮,我心悄悄。” 出处:宋·张若琼(张玉娘) 山之高,月初小。

月之小,何皎皎!我有所思在远道。一日不见兮,我心悄悄。

采苦采苦,于山之南。忡忡忧心,其何以堪!嬛嬛一舞惊人 7、《惊鸿舞》。

出处:曹植《洛神赋》电视剧中节选了其中一小节。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髣髴(fǎng f)兮若轻云之蔽月, 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

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l)波。 8、腰中双绮带,梦为同心结四郎送甄嬛的一枚同心结 出处:《有所思》-- 萧衍 谁言生离久, 适意与君别。

衣上芳犹在, 握里书未灭。 腰中双绮带,梦为同心结。

常恐所思露, 瑶华未忍折。甄嬛下床剪蜡烛 9、何当共剪西窗烛 出处:《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眉庄喜欢菊花的气节 10、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出处:《画菊》 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一枚小像成了甄嬛和果郡王的定情物 11、情不知所起 意思是情感这件事根本无从预谋,不知道什么时间地点原因,就喜欢上了,而且是很喜欢 出处:汤显祖《牡丹亭》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甄嬛在华妃面前为皇后娘娘挣回面子 12、牡丹芍药之争。

出处:《赏牡丹》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蓉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甄嬛不愿独宠,劝皇上雨露均沾,但内心又思念皇上,弹奏此曲 13、《湘妃怨》 出处: 《湘妃怨》 宋曹勋 雨潇潇兮洞庭,烟霏霏兮黄陵,望夫君兮不来,波渺渺而难升。甄嬛助安陵容首次争宠 14、《金缕衣》 出处:《金缕衣》--唐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安陵容为争宠化身采莲女,引起了皇帝的注意 15、采莲曲 出处:乐府诗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中有双鲤鱼, 相戏碧波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南。

莲叶深处谁家女, 隔水笑抛一枝莲。倍受圣宠的甄嬛 16、婉伸郎膝上 出处:《子夜歌》 宿昔不梳头; 丝发被两肩。

婉伸郎膝上, 何处不可怜。 意思是:夜里睡觉不梳头,发丝披在两肩上。

温柔得在郎君的膝上伸展(身体),没有哪一处地方不惹人怜爱。甄嬛没有想到自己倍受恩宠只因像纯元皇后 17、“莞莞类卿,亦道除去巫山非云也” 这是皇上悼念纯元皇后写的诗歌。

出处:来自元稹《离思五首》的第四首。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6 求《甄嬛传》中的所有诗词句

抱歉,只找到这个

一 流朱

秋风秋月弄秋笛,坎坷平生志未移。

胭脂不掩侠骨色,红粉自有丹心意。

二 陵容

态自娇柔貌自华,春暖嫁入帝王家。

玲珑百转承新宠,女儿心事付落花。

三 嬛嬛

浓妆出色染芳林,红颜多妒诼纷纭

苦无流水逐春恨,幸有君意慰嬛情。

四 浣碧

水梦繁华幻亦真 金兰相契徒惹恨。

芳泽未及呈龙御,香魂已渺逐北尘。

五 端妃

望断章台未见还,且惜残红秋千栏。

但得半宿锦衾暖,便抵十年绣枕寒。

六 淳儿

乌云双鬟初长成,饕餮糕点润玉枝。

风筝遗恨囫囵记,寒潭玉碎葬相思。

七 槿汐

浮世宫花善解人,寒夜幽香添雅魂。

雪中送炭意不改,智谋谨慎侍儿温

八 皇后

廿载相偕笑语浓,一入深宫参商动。

何事忍为燃箕举,枉道金銮乱花容。

九 华妃

寒如明月冷如霜,生死杀伐早寻常。

皇恩今朝纵断尽,不话凄凉话天凉。

十 眉庄

金风玉露才相逢,玉阶罗扇忽染尘。

岁寒方显幽兰色,心闲不羡牡丹春。

十一 妙音娘子

菱歌宛转动君颜,成败皆是天成全。

机关尽算君恩薄,长门多赋妒红颜。

十二 纯元

太液芙蓉未央柳,柔媚霓裳璨风华。

弱柳那堪北风重,悲怀无处寄琵琶。

十三、瑞贵人

花开不为赏花人,独立疏离亦青春。

生有风月荷塘影,卷舒颦笑任天真。

7 求 《甄嬛传 》里面的所有诗词歌赋

梅花

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绝代有佳人:出自杜甫《佳人》。原句: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青青河边草:出自陈琳《饮马长城窟行》。原句: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出其东门:出自《诗经》。原句: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不辞冰雪:出自纳兰性德《蝶恋花》。原句: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碧玉小家女:出自孙绰《碧玉歌》。原句: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

金风玉露:亦多有相似。李商隐《辛未七夕》:由来碧浪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纳兰性德《齐天乐·塞外七夕》:清漏频移,微云欲湿,正是金风玉露。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私心里觉得是秦观的多一些。)

断肠人:出自马致远《天净沙》。原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挽断罗衣留不住:出自欧阳修《玉楼春》。原句: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

忧来思君不敢忘:出自曹丕《燕歌行》。原句: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

芙蓉帐暖:出自白乐天《长恨歌》。原句: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耿耿星河欲曙天:出自白乐天《长恨歌》。原句: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如意娘:武则天有作《如意娘》。

两茫茫:出自杜甫《赠卫八处士》。原句: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掌上珊瑚怜不得:出自吴伟业《古意》。原句:掌上珊瑚怜不得,却教移作上阳花。

怨芳时:出自杜甫《怅诗》。原句: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逆风如解意:出自崔道融《梅花》。原句: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离恨苦:出自晏殊《蝶恋花》。原句: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陌上花:有诗《陌上花》。文中取于吴越王遗妃书: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杜鹃啼:出自白乐天《琵琶行》。原句: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闻琴解佩神仙侣:出自欧阳修《玉楼春》。原句: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译文]远山萦绕着薄薄的白云,枯草连天一望无垠,城楼号角刚刚响过。

 [出典]秦观《满庭芳》

 注:

 1、《满庭芳》秦观

 山抹mǒ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qiáo门。暂停征棹zhào,聊共引离樽zūn。多少蓬莱lāi旧事,空回首、烟霭ǎi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náng暗解,罗带轻分。谩màn赢得,青楼薄幸xìng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jīn袖上、空惹rě啼痕hén。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2、注释①谯门:城门。

 ②引:举。尊:酒杯。

 ③蓬莱旧事:男女爱情的往事。

 ④烟霭:指云雾。

 ⑤消魂:形容因悲伤或快乐到极点而心神恍惚不知所以的样子。

 ⑥谩:徒然。薄幸:薄情。

 3、[参考译文]远山飘着淡云,天边连着衰草,城楼上号角声初停。让船再稍停片刻,我们一起畅饮饯别的酒。当初多少欢爱的往事让人留恋,如今回首四望,已是雾霭茫茫,无处寻踪影。夕阳西下,只见无数寒鸦急飞归巢,一弯流水环绕着孤村。

 在那悲伤离别、令人黯然伤神的时刻,我默默地取下定情的香囊,她轻轻地解下罗带,这互换的信物暗示着我们永不变心。可叹我得到什么呀,只有那薄名留在了青楼。这一去何时才能再相见?我的胸襟和衣袖,沾满了泪痕。回头远望她所在的地方,已看不到高耸的城楼,只有一片迷蒙的灯火照耀着这即将消逝的黄昏。

 4、秦观(公元1049-1100年),早年字太虚,后来因为敬佩后汉马少游的为人,改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北宋的婉约派词人,著有《淮海词》。他是天生的才子,少年才俊,文丽而思深,名盛一时。

 秦观是一个情种,他细腻、纤弱,多情,忧郁,将离愁别恨抒写得缠绵凄伤,如同落花流水间传出的天簌之音,征服了无数读者的心。他的词深受柳永影响,但比柳永雅一些。有人将柳永词比作《金瓶梅》,将少游词比作《红楼梦》。《红楼梦》虽然高雅,但也从《金瓶梅》中汲得灵气。少游与柳七都能以平等和同情的态度对待那些风尘女子,严肃认真地抒写他们之间的爱情,唱出了一首又一首真挚、纯洁的爱情之歌,留下了一篇又一篇传世之作。

 5、秦观一生失意,他的命运是与苏轼密切相关的。他才华横溢,但有才学的人不一定能出人头地。秦观两次科考均告落第,他心灰意冷,自暴自弃。这时,苏轼给了他很大的帮助,说他“有屈,宋才”。在苏轼的鼓励和力荐下,秦观再度应试,终于在三十六岁时金榜题名,中了进士。后来,秦观又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经常出入苏轼门下,被称为“苏门四学士”,而在这四人中,苏轼又偏爱秦观,民间甚至流传着一个“苏小妹三难新郎”的故事,子虚乌有地编造出了一个聪慧美丽、才气过人的苏小妹,然后,又将秦少游变成了苏轼的妹夫。

 相传苏小妹聪明过人,能诗善文,读书过目不忘,经、史、子、集无不通晓。秦少游对苏小妹仰慕已久,便择吉日去苏家求婚。苏小妹的父亲苏洵让秦少游写一篇文章,交女儿批阅。小妹在少游的文章上批道:“不与三苏同时,当是横行一世。”苏洵便将苏小妹许给了秦少游。

 成亲这一夜月明如昼,少游在前厅饮罢酒来到洞房,不料房门紧闭。苏小妹传出话来,她出了三个题,少游必须答对后才能进洞房。第一题是和一首绝句,秦观略加思索,即取笔写就。第二题是猜谜,秦观并不费力,也猜中了。第三题是对对儿,上联是:“闭门推出窗前月”。

 这对儿出得非常奇巧,秦观左思右想,也不得其解。苏东坡尚未睡下,他有心相助,看到庭中有一只花缸,盛着满满一缸清水,水中映着一轮皎洁的明月,便躲在阴影处,拣个小石子投向缸中,一缸清水刹时搅乱,水中明月散若碎银。秦观见状,茅塞顿开,脱口而出:“投石冲开水底天”。

 秦观在苏轼的帮助下,通过了苏小妹的考核。不过虚构毕竟是虚构,只是寄寓了后人的美好愿望。现实中,秦观注定是个悲苦的人物。他出身贫寒,少年丧父,屡试不中,靠典衣、喝粥艰难度日。好不容易中了进士,入了仕,没过多少好日子,就因受苏轼牵连,被迫离开京城。此后,又屡遭贬逐,辗转各地。

 6、秦观不像东坡那样豁达,他对人生的期望很高,对挫折和失败又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仕途失意对他打击很大。他心中郁积着怨气,情绪低落,痛苦万分,在忧伤中苦苦度日。因此,秦观后期的词作大多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字里行间浸透着忧伤和悲苦,蕴含着一种很深沉的失落和迷惘的伤感。这是一种在风雨摧残中流淌出的柔弱的凄美,读着让人流泪。

 7、开头两句“山抹微云,天粘衰草”,描写秋天郊野的环境。山色是朦胧的,像是给抹上了一层薄薄的白云,郊野是空旷的,树木凋残,满地枯草,一望无际,这枯草像是跟天粘在一起了。这两句很受到一些词学批评家的称赞,认为“抹”字、“粘”字用得好。其实,用得好,无非写出了词人的主观感受,以为这客观景物如此黯淡而冷落,仿佛就是出自人为的安排,有意给山抹上了云,让天粘着了草。而“山抹微云”,则显示了词人在分别时内心的凄迷恍惚,“天粘衰草”,则显示了词人在分别时内心的空虚怅惘。词家多用这种以景写情的手法,秦观也写得不错。如果以为“抹”字、“粘”字就好得多么了不起,那就有些夸大其辞了。“粘”字,毛晋刻《淮海词》作“连”字。这倒不必就是明朝人忘改,因为南宋初年叶梦得的《避署录话》就引作“天粘衰草”。当然,“连”字不如“粘”字,“连”只是写天与草相接而已,而“粘”字则写出了仿佛来自人的意向,与“抹”字恰好相配。这两句写了环境,词人再用“画角声断樵门”来交代时间。画角,是装饰有彩绘的军中的号角。樵门就是樵楼。古代建造在城门上的高楼,用以了望敌情。樵楼上军中号角的声音都停止了,表示时间已晚。就是在这样的环境、时间里送别的。

 8、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是说暂时停下即将远去的船,离去的人与相送的人姑且共进几杯送别的酒。越是喝酒,越是思绪万千,难舍难分。“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就是提起往事,不堪回首,瞻望前途,心境茫然。“蓬莱旧事”,南宋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引《艺苑雌黄》以为秦观客居会稽,住在蓬莱阁,在一次酒席上喜欢一个歌女,从此不能忘怀,因此写下这首《满庭芳》词。这说得太死,而且只在酒席上见过一面,也不会有“多少蓬莱旧事”,更不会有“聊共引离尊”的送别。蓬莱,仙人所居的仙岛。唐代多把与歌妓交往称作游仙,李商隐有诗说“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借蓬莱仙山指心爱的女子所居之处。所以这里的“多少蓬莱旧事”,即指秦观与这位前来送别的歌妓的无限欢爱的旧事。现在不得不分手,旧事便如梦如烟。“烟霭纷纷”是借黄昏时的烟雾表示“旧事”的迷茫,使人心烦意乱。“旧事”不堪回首,将来则不堪设想。

 9、只这眼前景物,“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就足以使离人无限凄楚,隋炀帝有诗说:“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秦观化用隋炀帝诗句,以斜阳表示日暮途远,以寒鸦回到巢里和孤村的人家闭门归宿反衬自己的外出漂流,寂寞孤单。这也是以景写情。晁补之说“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三句,“虽不识字人,亦知是天生好言语也”。好在哪里呢?好就好在平淡自然,而使景物如画,景中有情。

 上阕写离别的场面,下阕着重表现别离的感伤情绪。细致具体地刻画了一对情人难于割舍的离悲怨恨,描绘逼真,形象鲜明。

 10、“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这几句是写离别之时伤心得有如丧魂落魄。江淹的《别赋》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香囊是古代男子佩带的盛香料的袋子,分别时解下来赠送对方留作纪念。“罗带轻分”,是说女子罗带上打的同心结,轻易地就给解开了,表示草草分别。苏轼曾举出这几句,说秦观学柳永写词。从写与歌妓交往、与歌妓离别,秦观的确与柳永有相同之处。底下秦观说自己“漫赢得、青楼薄幸名存”,就以妓女所居的青楼点出对方的身分,他自己也如同柳永那样沉迷青楼生活,以驱除仕途失意的牢骚苦闷。“赢得青楼薄幸名”,是杜牧的诗句,杜牧当年在扬州,也是过着这种生活,这种生活,不管出发点如何,包含着怎样的怨和怎样的愤,都是毫不足取的。自称对青楼“薄幸”,不得保持恩爱,顶多不过是寻求一个风尘中知己,精神上暂时取得安慰而已,而其实质,仍然属于封建士大夫的生活上的颓唐腐朽。这—类词今天之所以在文学史还要提到,一是由于它们在词的发展上有一定的影响,二是由于它们在艺术表现上有一定的成就。

 11、到分别之后,“此去何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下面仍回到写景上去,“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分别之后,还是不住回头观望,“高城”本来是很显眼的,但已经看不见了,只见隐隐约约的黄昏中的无数灯火,言外之意是那“高城”中的依依不舍的人更是看不见了。这是不见于字面的深入一层的写法。所谓婉约,就指的表达的方式曲折婉转,表达的语言简约凝练。从秦观这首《满庭芳》,可以看出婉约派词的特点,而柳永虽也属于婉约词人,但他讲究铺叙渲染,放笔展开描写,秦观与他又有所不同。

 12、对于秦观《满庭芳》词表现的青楼生活,我们不必去寻找其中有着多么了不起的价值,只需注意词人在艺术表现上的特色,也就可以了。词意吞吐含蓄,虚实兼顾,真实地刻画出离人的迷茫心境。据说苏轼曾因此戏呼秦观为“山抹微云君”。(原文地址http://wwwliteratureorgcn/ArticleaspID=22436)

 13、山抹微云,非写其高,写其远也。它与“天连衰草”,同是极目天涯的意思——这其实才是为了惜别伤怀的主旨,而摄其神理。懂了此理,也不妨直截就说极目天涯就是主旨。

 然而,又须看他一个山被云遮,便勾勒出一片暮霭苍茫的境界;一个衰草连天,便点明了满地秋容惨淡的气象:整个情怀,皆由此八个字里而透发,而“弥漫”。

 14、归鸦万点,流水孤村,真是说不出的美!调美,音美,境美,笔美。神驰情往,如入画中。后来才明白,词人此际心情十分痛苦,他不是死死刻画这一痛苦的心情,却将它写成了一种极美的境界,令人称奇叫绝。这大约就是我国大诗人大词人的灵心意性、绝艳惊才的道理了吧

 “‘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虽不识字,亦知是好言语。”元人马致远的名曲《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人皆称赏不已,然实由秦词化出。

 15、北宋中期的柳永与北宋后期的秦观都是婉约派词人,对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秦观的《满庭芳》(山抹微云),后人评价很高,认为是各自的代表作。两首词在内容上写男女别情凄切委婉,在形式上以景寓情,景真情亦真。

 16、两词以离别、相思、柔情为情调,试以如下四个方面比较。

 一写男女之情,“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纵有千言万语,说又有何用呢离别的场面动人。“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写出那儿女情长,泪沾衣襟的场景。“男儿有泪不轻弹”,但这是男女之情,哪能无泪。

 二写别后之情,“念去处、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想到别后越离越远,脑里是一片迷茫。“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大胆地想象,使感情升华,把无可奈何的离情加倍地表现出来。

 三写凄苦之情,表现仕途失意后的内心痛苦。“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汴京城河两岸的柳枝,枝叶分离,早上寒冷的秋风和隐隐约约的半月,映衬出游子的伤痛。“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夕阳西下,万鸦归巢,孤独的山村,这种凄清黯淡的深秋晚景,烘托出“画角声”催促下一对情人分别的心境。

 四写失落之情,表现游子漂泊在外、孤独无援的哀伤情怀。“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离别后即使有良辰美景也形同虚设;即使有千种恩爱也无法倾诉。“此处何时见也”,“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写踏上征途,回望黄昏灯火中,伊人所居的高城还隐约可见,写出那种“人在旅途洒泪时”的失落感情。

 以上分析可见,两词既有男女分别的柔情,也有游人羁旅行役的苦情,更隐寓词人仕途失落的悲凉感情。

 《雨》开头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蝉声凄切,叫得人心都寒了,深秋的傍晚,骤雨过后,京城郊外,遍地残枝败叶,一片狼藉。这三句以冷落的秋景衬托与恋人难舍难分的离情别绪。在这种环境下与情人饯别怎会有好的心绪,加上那“兰舟催发”,此时此地,此情此景,握手竟不能言语,只是相看泪眼,离愁的感情跃然纸上。

 《满》开头三句:“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同样以秋景映衬别情,远山飘着云彩,黄草连到天边,城楼上守城的士兵吹响画角,呼唤进出城门的人赶快起程,远行的船停在那等待多情的男子喝下最后一杯离别酒,他们“香襄暗解,罗带轻分”,互赠信物,以物传情,请记住我这个薄情郎啊!

 其次两词运用铺陈的手法,写景叙事抒情,一气呵成,层层深入,浑然一体。

 《雨》词从“寒蝉”、“凄切”、“无绪”、“凝噎”,积聚下来的愁情,直到“杨柳”、“残月”,感情达到高潮。

 《满》的描写细致生动,云是“抹”出来的,草“连”接天边,这是绘景;“声断”、“暂停”、“聊共”,这是叙事;“销魂。当此际”,这是抒情。整词的结构严谨。

 另外,两词还有一个较为明显相同的特点,就是引入了其他艺术门类的表现手法,如绘画、音乐的手法。

 《雨》词“杨柳岸、晓风残月”,近景是汴河,岸边的垂柳,那光秃秃的枝条在晨风吹拂下飘摇摆动,远景是天边那残缺不全的月亮,互相映衬,这是一幅动感十足风景画。

 《满》词“山抹微云,天连衰草”,一个抹字,写山上的云彩,仿佛是一位丹青妙手,用彩笔轻描上去;一个连字,写出衰草茫茫;好象是画家用生辉的画笔把草与天连接起来。

 两词的语言讲究音律,追求音乐美,大量地运用四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唱起来委婉动听,收到音乐节奏感好,温柔和谐的效果。(水芙蓉)

 17、喜欢《满庭芳》,喜欢它的哀伤却不凄惨,喜欢它的作者“山抹微云秦学士”,喜欢他的纯情,他的忧郁,他的空灵,喜欢他与生俱来的文人气息。

本文作者(来源):秦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5524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7
下一篇2023-07-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