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第三章

《告别》第三章,第1张

       十月二日风雨依旧

       那晚文佳睁着眼久久不能入睡,拆去窗帘后躺在床上可以直接看到窗外,外面是风雨中摇晃的树枝,夜里变幻出鬼魅的身姿。风雨声与这个房间隔绝了,只听得到女儿均匀的呼吸声。手机已经关机了,她都不知道自己是熬到几点睡着的,只记得一个模糊的梦境。

        梦里还是大学的时候,大教室上课,坐在她前面的那个穿格子衬衫的男生好像是江安又好像不是,她拿笔不停地戳着前面那个人的背,喊着“江安!江安!”但是那人却像蜡像一样,一动不动。她喊了好久,喊到嗓子沙哑,急的满头大汗,一下子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江安!”瞬间,文佳从床上坐起,浑身冷汗。媛媛比文佳醒的早,已经在文佳身边咿咿呀呀地自说自话了,手舞足蹈的。

        外面,天已经大亮,

       昨天把客厅收拾好了,今天准备收拾厨房和书房。整理东西的时候文佳一直在想那个梦,她还是不知道那个人究竟是不是江安,但是感觉又是那样的熟悉。

        她想起了和江安的相遇。和江安认识是在大二,九月底的一节思政课,因为贪玩儿,文佳坐在了阶梯教室的后排,拿本书挡着看小说。看面坐的就是江安,可他跟文佳并不是一个系的,当然这是后话了。一节课后文佳看小说看的无聊,就打起了前面这个人的主意,这个人怎么看怎么陌生,因为上了一年的思政课他们班都是固定地和另一个班一起上,不说认识好歹眼熟,但这个人连见都没见过。文佳体内的好奇细胞又开始躁动了,压着嗓子,拿笔戳江安“同学,同学?”江安怕老师注意到只侧了侧头皱着眉头问:“什么事?”立马又转了过去,他没有看到文佳的脸,文佳也没看清楚他。文佳追问上去“同学,你叫什么名字呀,我怎么之前没有见过你。”江安只好又侧过来说,“我是帮别人过来代课的。”文佳立马心领神会“哦~代课嘛,不错不错。”心里却暗自盘算,专业课老师出差去了星期四就一节毛概,星期五上午一节体育,早知道我也找人代课,那这个时候我已经在家上网了,只怪我是个乖孩子从来不逃课,哎!苏慧已经在旁边提醒她老师看过来了,但文佳完全没有注意,还是一边腹诽,一边又问“那,同学你叫什么呢?你还没告诉我呢。”江安被问的有点烦,大概是没想到自己代个课还会碰见这么一个话多的女孩子,于是转过去,给了文佳一个正脸,正想让文佳少说几句,就听见讲台上传来一声:那个穿红色格子衣服的男同学站起来,看什么看,对就是你,站起来。你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瞬间一百多双眼睛向这边看了过来,江安推了推眼镜,看了眼题目,从容不迫的回答了出来。前面的老师满意的点了点头:“很好,回答的十分正确,坐下吧,下次注意课堂纪律,不要老是交头接耳。”江安在坐下的同时还不忘回头瞪一眼文佳。

       此刻的文佳做贼心虚,只想当个鸵鸟,立马把书立起,藏在后面,突然又听见讲台上那个中年妇女的声音:那个男同学后面的短头发女同学,你站起来,回答一下这道题。文佳那是心里叫苦连连,可惜那个时候还没有“不作死就不会死”这句话,她看了一节课小说哪里还记得讲到了哪里,急急忙忙翻书,“嗯…那个…我国…”这时就听见前面江安小声的提醒:58页第三段。这样老师才放了她一马。文佳坐下的时候脸涨的通红,脸颊两边的头发全挡在了中间,气的她噘着嘴将前面的头发吹了起来,但是前面的人已经笑趴在桌子上了,文佳气鼓鼓地说“哼,笑笑笑,笑死你。”

        下了课后,江安倚着桌子,抿嘴笑着问:我叫陈江安,你呢?

        文佳呆呆的看着眼前这个高大,笑起来有些腼腆羞涩的男生,伸出手:我…我叫文佳。然后魂不守舍的回到宿舍,摇着苏慧的肩膀说:慧慧,我恋爱了!

        从相遇到现在,整整十年。

        记忆这道闸门一旦开启就难以关上,文佳想起了十年前的今天。

        文佳是个行动派,雷厉风行,说干就干。在知道江安姓甚名谁家住何方之后,就展开了全方位的进攻,可惜正是放长假的时候,只能各方了解江安的信息。

         陈江安,1985年,3月3日出生,电子工程系3班,身高182cm,本地人,单身,兴趣是读书,跑步,打篮球。附带他的作息时间表,课表。电话号码是:XXXXXXXXXXX。文佳全部记在小本本上,兴奋地抱着本子在床上打滚,“陈江安,陈江安”可是又琢磨着:自己一个身家清白的姑娘也不能太主动,得矜持,放长线钓大鱼,不然给他看轻了。转念一想:要是这呆子一直没动静怎么办?于是又设计了一整套的偶遇方案:在早上的食堂同一个窗口前,在一节选修课上,在操场上…曾经毫无关联的两个人就被文佳一个个“偶遇”联系在了一起。他们变得越来越熟,除了上课就是陈江安,文佳做着梦,等啊等,等这个呆子有所作为。等啊等,一直等到了大二下学期,文佳等的花都快谢了。

        那个初春的晚上,两人从操场跑步结束,在送文佳回宿舍的路上,文佳气鼓鼓地走在江安的旁边,江安似乎察觉到了哪里不会,一直没话找话说,可是文佳又是一副懒得搭理他的样子,越走越快。江安一急,抓住了她的手,文佳心里暗自高兴:这呆子总算开窍了!但表面上装作很不高兴的样子:你抓我手干嘛?江安一听急忙撒手,却被文佳反握着,支支吾吾:我…我…文佳狡黠的一笑:我可是个极其传统保守的女孩,你牵了我可是要对我负责的,说吧,你打算怎么负责?

        江安总算明白,自己着了文佳的道,而自己对文佳也不是没有好感,自己心里想什么自己当然明白。于是定了定,缓缓地说:佳佳,你做我女朋友吧。

         文佳心里早就炸了,只怕是已经飞上了天,把江安手一甩:你说做就做,我可还没答应你呢!说完便跑开了。

        在樱花还没开的时候,他们在一起了,那晚的星空很明亮。

       原来已经过去10年了,文佳叹了口气,手里擦着油烟机上的污渍,媛媛在她看得见的地方坐着玩玩具。厨房清理起来并不麻烦,无非是油渍多,多用点清洁剂就好,文佳看了看自己的手,因为长时间浸泡手尖起了皱,婚戒被摘下来,无名指上有长期佩戴截止的痕迹。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31岁,是一个3岁宝宝的妈妈,她过了黄金年龄开始衰老,皮肤失去了20岁的光泽,弹性,最近的加班让她眼窝深陷,神色暗淡,眼角开始下垂。她不禁悲从中来,自己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呢?曾经天不怕地不怕的女魔头,如今却在为容颜老去感到悲伤,她不是一直标榜自己是新时代的独立女性吗,为什么,为什么?她有工作,有事业,有朋友,并没有被婚姻和家庭困住,江安在家的时候也会一起做家务带孩子,自己以前从来没有这种感觉过,如今却一下子涌上了心头。红了眼眶。

       下午的时光过的很安静,文佳开始收拾书房。他们俩工作的原因必须要有一个独立的空间。江安晚上会在这里看半个小时的书然后回房睡觉,文佳偶尔在这里加个班。堆放着更多的东西,书籍,文件,照片。文佳慢慢地整理,一件件看过去,像在看他们走过的历史。

        2009他们毕业一年后,江安在一家软件公司稳定下来,文佳在一家建筑公司做会计,虽然起点都很低,但好歹迁升很快。也就是那一年,江安向文佳求婚了,他说: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看到我们的家是什么样子,不大的房子里装满我们的幸福,有你的笑,有像你的孩子。三年后,媛媛出生,现在,又快三年。他们的相册积累了厚厚的三大本,从大学,一直到现在,虽然已经有了电子相册,但她还是喜欢把它打印出来,一遍遍的看。文佳抱着媛媛一张张地指个她看:这是爸爸妈妈刚刚在一起的时候在学校拍的,这是爸爸妈妈去西湖玩儿拍的,这是爸爸妈妈……那个时候还没有宝宝哦~然后爸爸妈妈结婚啦,我们去了东京,上野公园,浅草寺,晴空塔…又过来几年就有了我们小媛媛……

      回忆是个极其可怕的东西,它让你陷入泥潭,无法自拔。

     那夜依旧漫长。

  梁祝化蝶 这一个美丽、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多少年以来就流传在上虞的曹娥江畔、流传在俊美的龙山脚下。  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个祝员外之女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恨家无良师,一心想往杭州访师求学。祝员外拒绝了女儿的请求,祝英台求学心切,伪装卖卜者,对祝员外说:"按卦而断,还是让令爱出门的好。"祝父见女儿乔扮男装,一无破绽,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强应允。英台女扮男装,远去杭州求学。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学的会稽(今绍兴)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不一日,二人来到杭州城的万松书院,拜师入学。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梁祝同学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没有特别的感受。祝父思女,催归甚急,英台只得仓促回乡。梁祝分手,依依不舍。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山伯忠厚纯朴,不解其故。英台无奈,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岂知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家住鄮城(今鄞县)的太守之子马文才。美满姻缘,已成沧影。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后梁山伯被朝廷沼为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令。然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遗命葬鄮城九龙墟。英台闻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2牛郎织女牛郎织女是中国最有名的一个民间传说,是中国人民最早关于星的故事。南北朝时代任昉的《述异记》里有这么一段:“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紝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 它是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3白蛇传 “白蛇传”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白蛇传》乃是起源于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时期,发源地在河南汤阴(今河南鹤壁市)黑山之麓、淇河之滨的许家沟村。 许家沟所依的黑山,又名金山、墨山、大(亻加呸右)山,古为冀州之地,是太行山的余脉之一。这里峰峦迭嶂,淇水环流,林木茂盛,鸟语花香,环境清幽,亚赛桃源。早在魏、晋时期,左思就在《魏都赋》里记载了“连眉配犊子”的爱情故事传说:“犊子牵黄牛,游息黑山中,时老时少,时好时丑。后与连眉女结合,俱去,人莫能追……”后来这一典故衍化为“白蛇闹许仙”故事,故事的女主人公也由“连眉女”衍变为白蛇。 “白蛇闹许仙”里的白蛇精,当年曾被许家沟村一位许姓老人从一只黑鹰口中救出性命。这条白蛇为报答许家的救命之恩,嫁给了许家后人牧童许仙。婚后,她经常用草药为村民治病,使得附近“金山寺”的香火变得冷落起来,也使黑鹰转世的“金山寺”长老“法海和尚”大为恼火,决心破坏许仙的婚姻,置“白娘子”于死地。于是引出了人们熟悉的“盗仙草”、“水漫金山寺”等情节。白娘子因为水漫金山而触动胎气,早产生下儿子许仕麟。法海趁机用“金钵”罩住分娩不久的白娘子,将其镇压于南山“雷峰塔”下。通过此事,许仙心灰意冷,便在“雷峰塔”下出家修行,护塔侍子。18年后,许仕麟高中状元,回乡祭祖拜塔,才救出母亲,一家团圆。

  4 长恨歌《长恨歌》是中国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这首诗是作者的名篇,作于公元806年(元和元年)。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

  5西厢记《西厢记》故事,最早起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叙述书生张珙与同时寓居在普救寺的已故相国之女崔莺莺相爱,在婢女红娘的帮助下,两人在西厢约会,莺莺终于以身相许。后来张珙赴京应试,得了高官,却抛弃了莺莺,酿成爱情悲剧。亦相传为元稹假借张生的自传体小说或故事。这个故事到宋金时代流传更广,一些文人、民间艺人纷纷改编成说唱和戏剧,王实甫编写的多本杂剧《西厢记》就是在这样丰富的艺术积累上进行加工创作而成的。 历史上,“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这一美好的愿望,不知成为多少文学作品的主题,《西厢记》便是描绘这一主题的最成功的戏剧。

  6凤求凰《凤求凰》传说是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古琴曲,演义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以“凤求凰”为通体比兴,不仅包含了热烈的求偶,而且也象征着男女主人公理想的非凡,旨趣的高尚,知音的默契等丰富的意蕴。全诗言浅意深,音节流亮,感情热烈奔放而又深挚缠绵,融楚辞骚体的旖旎绵邈和汉代民歌的清新明快于一炉。即使是后人伪托之作,亦并不因此而减弱其艺术价值。历代同名的诗歌、小说、歌曲、影视很多。

  7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因此它也被称为我国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是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光辉诗篇之一,《孔雀东南飞》与南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及“叙事诗双璧”。后又把《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治舒县,汉末迁皖县,均在今安徽境内)的一桩婚姻悲剧。 《孔雀东南飞》通过刘兰芝与焦仲卿这对恩爱夫妇的爱情悲剧,控诉了封建礼教、家长统治和门阀观念的罪恶,表达了青年男女要求婚姻爱情自主的合理愿望。女主人公刘兰芝对爱情忠贞不二,她对封建势力和封建礼教所作的不妥协的斗争,使她成为文学史上富有叛逆色彩的妇女形象,为后来的青年男女所传颂。 8天仙配《天仙配》为安庆黄梅戏戏曲传统经典剧目。内容讲的是董永卖身葬父,玉帝的第七女(七仙女)深为同情,私自下凡,在槐树下与董结为夫妇。一百日后,玉帝派托塔天王和四大金刚逼迫七仙女返回天庭,夫妻在槐树下忍痛分别。董永行孝故事在魏晋时已见于曹植《灵芝篇》和干宝《搜神记》。戏曲或名《织锦记》、《百日缘》、《槐荫树》。黄梅戏整理本较有影响。有同名**和电视剧。

  9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是远古神话,是我国十大古代爱情故事之一。  嫦娥又是怎样奔月的呢在古书上有种种不同的说法。根据《淮南子》的记载是,后羿到西王母那里去求来了长生不死之药,嫦娥却偷吃了全部的长生不死药,奔逃到月亮上去了。嫦娥奔月以后,很快就后悔了,她想起了丈夫平日对她的好处和人世间的温情,对比月亮里的孤独,倍觉凄凉。《淮南子·外八篇》中说,羿从西王母处请来不死之药,逢蒙听说后前去偷窃,偷窃不成就要加害嫦娥。情急之下,嫦娥吞下不死药飞到了天上。由于不忍心离开大羿,嫦娥滞留在月亮广寒宫。广寒宫里寂寥难耐,于是就催促吴刚砍伐桂树,让玉兔捣药,想配成飞升之药,好早日回到人间与大羿团聚。

  10红楼梦《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之一,属章回体长篇小说,成书于1784年(清乾隆帝四十九年)。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它的原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也是世界文学经典巨著之一。作者曹雪芹。现通行的续作是由高鹗续全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书中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描写荣、宁两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全面地描写封建社会末世的人性世态及种种无法调和的矛盾。

一、请问钻石的历史是怎样的

钻石是大自然的神奇杰作,更是时间的馈赠。

大多数钻石在10到30亿年前形成,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年轻钻石,也超过一亿年,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天然钻石是所能拥有的最古老的东西。天然钻石需通过火山爆发由岩浆带到地面,形成不易,并且被开采出的钻石中,只有30%能达到珠宝级别,每一颗都是独一无二的珍贵。

在情感历史方面,早在 15世纪的欧洲,奥地利公爵马克希米连一世为了向法国勃艮第的玛丽公主求婚,在求婚的戒指上镶了一颗钻石,并特意将钻戒雕琢成两人名字的首字母“M”形状,这个独特举动赢得了玛丽公主的爱情,也赋予了钻石爱与承诺的珍贵感情价值。结婚钻戒自此成为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综上来看,钻石的形成历史和情感历史都非常珍贵,值得被珍藏。

二、有谁知道钻石的历史文化是什么吗

公元3世纪之后,在大约一千年的时间里,钻石在地中海地区销声匿迹。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随着罗马帝国的衰亡,波斯帝国崛起在印度和地中海之间,它取代了罗马帝国而成为印度钻石的主要吸纳者。

中世纪的欧洲,钻石已经很受重视,但人们心目中的钻石仍带有各种神秘色彩,如有人认为钻石可以治病,也有人认为钻石是有毒的,吞下去会致人死亡也有一些关于钻石的传说则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如将士们认为钻石会给拥有者带来勇气,作战时佩戴钻石,可无往而不胜;钻石会使男人对妻子的爱更深。

使钻石在欧洲人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的是公元1477年8月17日,当奥地利的马克西米连一世与法国殖民地的玛莉公主订婚时,马克西米连一世曾将一枚钻石戒指戴在她的左手中指上,她由此成为历史上第一位接受钻石戒指作为订婚信物的皇室女性。

公元1499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首次绕过非洲南部的好望角,开辟了从欧洲通向亚洲的海上贸易之路。从而来自印度的钻石得以在欧洲大陆大量地出现。

公元1604年至1689年,一位名叫塔沃尼的法国人曾6次往返于印度与欧洲的各国王室之间,大量从事钻石生意,从而推动了钻石业的发展,后人将塔沃尼称之为“钻石之父”。

公元1604年,印度发现了“桑西”钻石。以后印度又相继发现了“大莫卧尔”“希望”等世界名钻在法国卢浮宫博物馆所珍藏的拿破仑的剑柄!也嵌有一颗钻石,此钻石于1701年发现干印度。

真正使钻石在欧洲获得新生的是钻石切磨技术首先在欧洲得到了快速发展威尼斯是欧洲与东方的一个重要的贸易日岸。在钻石重新回到欧洲之初的14世纪,这里也曾是欧洲最早的钻石切磨中心。但其地位很快就被比利时的安特卫普所取代,后者很快成为国际钻石切磨中心。IS世纪晚期,安特卫普的钻石切磨师们,已经开始利用涂有细粒钻石的金属盘来对钻石表面进行抛光;17世纪,这里的切磨师已经能在钻石上切磨出SR刻面;IR世纪,他们已经掌握了钻石的劈开技术和钻石切磨技术,同时这些技术在欧洲日趋完善,欧洲人对钻石的兴趣日渐浓厚,阿姆斯特丹、伦敦也相继成为世界重要的钻石切磨的加工中心。

印度的钻石产量在17世纪达到了顶峰,年产量大约为5万——10万克拉,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达到宝石级。此后钻石产量迅速回落。在1725-1730年间,每年从印度运至欧洲的钻石只有2000-5000克拉,欧洲的钻石工业面临空前挑战。

三、请问钻石的历史是怎样的

钻石的准确由来至今仍是个谜。数亿年前钻石成形于地球深处的高温高压中,比天上的星星更为古老。Diamond这个字是从希腊文Adamas来的,意思是坚不可摧,不可战胜。钻石征服了世界,被世人顶礼膜拜,是铸造爱情的魔法。

钻石自发现以来,就关乎浪漫和传奇。希腊人认为钻石中的火彩是生生不息的爱情火焰。

在3000至4000年,钻石的魔力征服了国王,女王和大臣。自诞生以来,钻石就象征着财富、权力、爱情、精神和神奇的权力。古时候国王穿着胸前镶满钻石和珍宝的盔甲穿作。有人认为钻石是星星坠落时的留下来的碎片;也有人认为是天神的眼泪在地上的结晶物。钻石中蕴含众神神奇的力量,佩戴它能威力倍增,超出常人。由于这些信念,士兵们作战时会躲开国王和那些买得起钻石镶在胸前的人。

15世纪前,只有国王才能佩戴象征力量、勇气、不可战胜的钻石。数百年后,钻石拥有了独特的含义,那就是挚爱的礼物。有人说,爱神丘比特的爱情之箭的箭尖是钻石做成的,因此无坚不摧,具有了征服爱情的力量。

世界各地千百万人都说,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钻石,它的神奇魅力和美丽浪漫,无法用言语表达,只能用心去感受。钻石戒指作为订情信物,可以追溯到1477年,奥地利的马克西米送给法国勃艮第的玛利公主一枚钻戒,从此开启了赠送钻石订婚戒的传统。古埃及人发现左手中指直接通往心脏,所以将戒指套在中指上,代表相爱一生。

公元前800年在印度的冲积河床中发现了第一颗钻石,它源于哪座火山无从知晓。印度的冲积河床里蕴藏着大量的钻石,18世纪后供应量锐减,或许导致了巴西的勘钻热潮。巴西成为继印度之后又一个重要的钻石产地。l866南非发现大量的钻石矿藏,引发全球的淘钻热。l954西伯利亚的永久冻土中又发现了大量钻石。目前加拿大西部成为最新的淘钻热。

历史上,人们通常在河流周围的砂石中开采钻石。1870年南非人在远离河流的地方发现钻石,从此开始了向地底挖掘钻石的先河,促使当代先进的开采技术诞生,人们可在地表深处,甚至河流、海洋中开采钻石。

切割:

把钻石切成复杂的面,实际上是近代宝石工艺的一种做法。数百年来,未经切割的钻坯通常不用于佩戴,而是当作护身符的,也有将天然的八角钻石镶嵌在戒指上。约在l074,匈牙利女王的王冠上镶嵌的未经切割的原石,也许这是史上最早的珠宝首饰。13世纪法国和英国的皇室开始佩戴钻石饰品。十六世纪的英格兰的时尚潮人用钻戒在玻璃窗上刻画浪漫的誓言,他们称钻戒为“涂鸦环”。

史料记载,钻石抛光(用钻石粉)最早始于14世纪印度,当代也有资料表明始于威尼斯。最早钻石切割始于l550年安特卫普。当地技师很快成立钻石协会,安特卫普成为当时最重要的钻石中心。

钻石路线和钻石中心:

印度钻石通过两条地中海路线达到威尼斯:南线途径亚丁,埃塞俄比亚和埃及,北线通过 ,波斯,亚美尼亚和土耳其。由于葡萄牙人发现直通印度的海路,促使安特卫普蓬勃发展成为钻石中心。安特卫普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它便于从里斯本和威尼斯进口大量钻坯。

1585西班牙攻打安特卫普,众多钻石切割师迁移到阿姆斯特丹。荷兰公民自由的政策吸引了许多来自西班牙,葡萄牙,德国和波兰,逃避宗教迫害的钻石工匠(包括许多犹太人)。

16世纪后期,随着英国对当时世界产钻中心——印度兴趣日益浓厚,伦敦也继而成为重要的切割中心和世界主要毛坯钻石市场。

如今比利时、印度、以色列、中国、南非和美国成为世界著名的钻石切割中心。

四、请问钻石的历史是怎样的

钻石是金刚石精加工而成的产品,

钻石是世界上最坚硬的、成份最简单的宝石,它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具立方结构的天然晶体。其成份与我们常见的煤、铅笔芯及糖的成份基本相同,碳元素在较高的温度、压力下,结晶形成石墨(黑色),而在高温、极高气压及还原环境(通常来说就是一种缺氧的环境)中则结晶为珍贵的钻石(无色)。

自从钻石在印度被发现以来,就有人在河边、河滩上捡到钻石,这是由于位于河流上游某处含有钻石的原岩,被风化、破碎后,钻石随水流被带到下游地带,比重大的钻石被埋在沙砾中。

1870年人们在南非的一个农场的黄土中挖出了钻石,此后钻石的开掘由河床转移到黄土中,黄土下面就是坚硬的深蓝色岩石,它就是钻石原岩——金伯利岩(kimberlite)。金伯利岩是一种形成于地球深部、含有大量碳酸气等挥发性成份的偏碱性超基性火山岩,这种岩石中常常含有来自地球深部的橄榄岩、榴辉岩碎片,主要矿物成份包括橄榄石、金云母、碳酸盐、辉石、石榴石等。研究表明,金伯利岩浆形成于地球深部150公里以下。由于这种岩石首先在南非金伯利被发现,故以该地名来命名。

另一种含有钻石的原岩称钾镁煌斑岩(lamproite),它是一种过碱性镁质火山岩,主要由白榴石、火山玻璃形成,可含辉石、橄榄石等矿物,典型产地为澳大利亚西部阿盖尔(Argyle)。

科学家们经过对

来自世界不同矿山钻石及其中原生包裹体矿物的研究发现,钻石的形成条件一般为压力在45-60Gpa(相当于150-200km的深度),温度为1100-1500℃。虽然理论上说,钻石可形成于地球历史的各个时期/阶段,而已经开采的矿山中,大部分钻石主要形成于33亿年前以及12-17亿年这两个时期。如南非的一些钻石年龄为45亿左右,表明这些钻石在地球诞生后不久便已开始在地球深部结晶,钻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宝石。钻石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从钻石主要出产于地球上古老的稳定大陆地区可以证实。另外,地外星体对地球的撞击,产生瞬间的高温、高压,也可形成钻石,如1988年前苏联科学院报道在陨石中发现了钻石,但这种作用形成的钻石并无经济价值。

五、钻石的营销历史

1939年,由于经济不景气,为此,当时戴比尔斯不得不削减自己90%的生产量,为了打动世界钻石需求,打出了“A diamond is forever”的经典口号,成功把钻石推销给了大众,使钻石的价格一路走高,并最终形成了如今高度垄断的钻石市场。

1948年纽约著名广告公司,爱尔广告公司(NW Ayer)为国际钻石推广中心(DTC)创作的20世纪堪称经典的广告语“A diamond is forever ”。跨越了一个世纪,被钻石这一稀有、珍贵的“宝石之王”所深深的吸引。

1993年是中国钻石发展史上一个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DTC通过香港的奥美广告公司,征集“A diamond is forever ”的中文翻译,经过半年的评比,一名大学教师的一句话被选上,于是“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经典的广告语成功的进入中国,并历经超过十年的时间使中国消费者开始广泛接受钻石文化。而在这之前中国对钻石的了解可谓知之甚少,钻石行业发展并不成熟,钻石文化理念更是无从谈起。

而打开这个历史性局面大门的钥匙就是这句20世纪最著名的广告语:“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经典的一句广告语也从此改变了中国人婚庆以配戴黄金、翡翠的传统局面,进而形成了中国新婚人们“无钻不婚”的全新理念。

20世纪,“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成为中国大陆最为经典的广告语,如同一次爱情核爆炸,响彻全球。在古老东方中国这句话更是意味深长,短短的十九年间彻底改变了中国人婚庆以配戴黄金、翡翠的传统习俗,一枚钻戒成为承载两人爱情最美好的信物。

至2020年中国将替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钻石消费大国。而这一切不能不说与“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广告语在中国的推广有着某种密切的关联。

六、钻石的来历

“王老五”是民间俗语,特指没有家室之男士,来历无从稽考,只记得有句童谣“王老五,命真苦,裤子破了没人补”———也许它的出处就在这儿。

裤子没人补的王老五是“土坷垃”级别的,爱干净的女士们怕脏手,所以避之惟恐不及;而现今推出的很多王老五却是“钻石”级别的,以致出现慕虚荣的女士们趋之若鹜的盛况。那句童谣或许应改作——“王老五,命真好,裤子破了抢着补。”但是,钻石王老五的裤子永远不会破,不是他们不给女士们表现的机会,而是他们实在太有钱,不缺裤子,同时他们也太有名,还很英俊。

“钻石王老五”堪称完美男士的标本陈列室,雄性无毛两足动物的梦之队,他们被这个世界和女人宠坏了,所以自视甚高,待价而沽。

“钻石王老五”们大多很重视家庭的平衡感,并不要求对方要有多漂亮有多聪明,只要温柔、善良,最好还有一点不做作的天真,能将妻性、母性和童性恰到好处地合而为一。他们不喜欢复杂、精于算计的人,更反感那些有着美貌但不过是一心想嫁个富人锦衣玉食的女人。

“先立业,后成家”是这些“王老五”们赞同的观念,但等到有了非凡的事业后,他们却不敢结婚了。“钻石王老五”们在事业有成的情况下,还是选择“只恋爱不结婚”的生活模式。这样的事实婚姻有时甚至会维系一生之久,有的人甚至在共同养育了几个子女后仍不愿迈入婚姻的殿堂。

事实上,他们并不缺乏爱情和 ,对他们而言,只要愿意,身边肯定不缺女朋友,同居现象也较为普遍,感情也并非空白。因为他们不需要婚姻来实现自我价值,所以对待婚姻会带有更多理想的成分,而且更加追求完美、真实,甚至到苛刻的地步。即使结婚,许多人也会尽量选择跟同阶层的人结婚,以避免遭到“掘金娘子”们的“突袭”。

“钻石王老五”们不想和不敢结婚的原因有很多种,对于不少年轻的“新贵”们来说,害怕结婚主要是因为害怕离婚。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他们当心离婚时的财产纠纷很可能让其多年积累的财富付之东流。

需要说明的是:其实现在“钻石王老五”已并非男人的专利,女性也不乏其人。比如“花样年华”张曼玉、“非常考官”王小丫、“明星主播”陈鲁豫、“超级名模”陈娟红、“美丽作家”陈染、“风云女士”吴士宏。

七、钻石的历史是多久了啊

自从人类开始重视钻石的几千年来,估计约掘出了一百三十吨钻石,一克拉约一百四十分之一盎司。现在一年的钻石产量约为七吨,以原石价来计算,共值六亿美金,其中只有百分之二十做为宝石,其余都消耗于工业用途。为获得一克拉的钻石,必得炸开、敲破、冲洗、过滤大约二又二分之一立方公尺的土石;而且其产地皆在地球的偏僻之处,像旧河床、沙漠砂砾层、数千呎的深火山孔、北冰洋陆地、禁止登陆的西南非海岸。因此,为采收一颗钻石所需移动的土石泥沙,依场所不同而异,平均比例是:一比一亿。

这意味着:要挖出一年的钻石供应量,至少得挖掉七亿吨的沙土!

钻石是如此的珍贵和稀有,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梦寐以求的东西,于是总有人梦想会不会有一个"钻石谷"堆满了钻石,只要我们到达了那里钻石就可以俯拾皆是呢?在西方就有很多相关的传说:公元前三百五十年的印度战役中,亚历山大大帝曾经在一个深坑中取得钻石,此坑由毒蛇守护。守护钻石谷的毒蛇的凝视眼光,可以将人 于数丈之外。

亚历山大大帝的士兵使用镜子,将毒蛇的眼光反射,而灼杀了毒蛇,并且抛掷羊尸于谷内,引诱秃鹰飞入谷中啄食羊尸,也吞下了附着在羊尸上的钻石,士兵只要猎杀秃鹰,或是跟踪秃鹰至其巢穴,要取得钻石,易如反掌。

类似的传说还有很多,这足以说明世人对钻石的渴望和向往。

在西方,最早的钻石还被视为有着魔力及神权,可以辟邪伏魔。古印度认为人是宇宙的缩影,死后灵魂若纯洁便将升上天堂;若不洁则将经过轮回,转生为禽兽,甚至矿物,直到净化为大地的精华为止。大地的精华便是指钻石。精纯的钻石也就是洗净一切的最后纯净的一种生命。

古罗马认为佩戴钻石,可以抗拒鬼怪侵扰,也可以驱逐恐惧,因此作战时战士皆佩戴着钻石,以增加勇气。佩戴钻石还能闪避妖法及打赢官司。文艺复兴之前,在十世纪的欧洲,钻石被认为具有抗毒的魔力。教庭相信只要将钻石持在手中,划一十字,便能医好病症。教庭也相信钻石具有澄清心灵的力量,说谎者或是口出恶言者,只要将钻石含在口中,便可治愈其心灵上的毛病。

所有这些传说无一不是表达了人们对钻石的崇敬之情。 那么钻石的真正产生又是怎么样的呢? 钻石,即矿物学中的金刚石,是碳元素经地质作用而形成,原生矿主要在金伯利岩和钾镁煌斑岩中,通过 对钻石内包裹体的研究表明,钻石的形成温度为 900 -1300°C , 压力为( 45-60 )× 108Pa, 相当于地球 130 -180km 的地幔深处,其形成于 30 亿年前, 这个年龄几乎与地球同岁;而澳大利亚阿盖尔矿、博茨瓦纳奥拉伯矿,榴辉岩型的钻石虽说年轻,也分别已有 158 亿年和 99 亿年了。藏于如此大的地下深处达亿万年之久的钻石晶体要重见天日,得有助于火山喷发,熔岩流将含有钻石的岩浆带入至地球近地表处, 并附存在金伯利岩和钾镁煌斑岩中,形成钻石原生矿; 或长途迁徙沉淀于河流沙土之中,形成冲积矿。 全球所有的钻石均先发现于次生矿(砂矿),第一个钻石原生矿于 1870 年发现于南非的金伯利城。 钻石最早发现于印度,最大的钻石生产国为澳大利亚,其它主要国家有南非、前苏联、扎伊尔、博茨瓦纳、纳米比亚等国家,中国开采钻石历史较晚,钻石矿床主要有湖南沅江流域、辽宁瓦房店、山东等地。 相传在明朝年间,在湖南沅江流域就有钻石发现。但都是零零星星的。真正大规模的寻矿工作开始于 50 年代。我国现已在 16 省区发现有钻石。我国已探明的钻石储量居世界第六位,目前产量居世界第十位。

目前我国现存发现的最大钻石为常林钻,是 1977 年 12 月 21 日 ,山东临沐县发山公社常林村的一位女农民在耕地时发现的,重 15777 克拉,呈八面体,质地洁净、透明,淡**。

据说,中国最大的钻石曾是 " 金鸡 " 钻石,也发现于该地区,重 21775 克 拉,但在二战期间被日军掠走,至今下落不明。

八、钻石发展史

钻石号称"宝石之王", 它与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和金绿猫眼石同被列为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五大名贵宝石,而其中钻石又居于五大宝石之首,是世界上公认的最珍贵的宝石。

钻石是金刚石的宝石名称,所以又称金刚石、天宝石、夜光石,英文名称为DIAMOND, 语是最硬的意思,希腊文称之为无敌于天下的"阿塔玛石"。 钻石的高折射率和高色散值导致钻石具有一种特殊的"火彩",现代科学精确的计算出钻石的最佳折射角度和切磨方法,因此切工精致的钻石可以幻化出动人心魄的异彩,加上其坚硬永恒的特性,所以成为世人珍爱和追求的目标。

世界上首枚钻石大约是产于3000年前的古印度,是在印度的一条叫克里希纳的河谷内发现的。直到十八世纪之前,巨富的印度历代君王是世界上唯一的供应者。

从公元前四世纪到公元十八世纪初,印度一共生产了约300万克拉的原钻。这也是钻石为什么以"克拉"作为计量单位的原因。

古印度生长一种奇特的树, 这种树每颗树籽的重量基本相同,每粒正好是02克。 由于钻石稀世罕见、重量有限,聪明的印度人便用这种树的树籽"克拉"作为钻石的重量单位。

钻石的重量计量单位是克拉(CT),1克拉=02克,1克拉=100分。 在13世纪的欧洲,钻石是皇室贵族的专利品,佩带钻石是皇后、公主们的特权。

法国国王查理十七世的情妇爱丽丝·苏慧是第一位打破这种传统的女子,她从国王那里获赠一颗钻石,并在公共场合佩带,钻石从此进入民间。 15世纪是钻石与爱情结缘的里程碑。

巴根地公爵查尔斯爱钻如命,喜好收集钻石,他女儿玛丽与奥地利大公订婚时获赠一枚钻戒,成为历史上第一枚订婚钻戒。其后,钻石便成美丽及永恒爱情的象征,也因此而俘获了无数女人的心。

16和17世纪,浪漫的法国人独领钻石新潮流。法国国王弗兰西斯一世的项链镶有11颗大钻石,他的王后嘉芙莲除喜欢钻石首饰外,还将钻石粉末掺入食物中将政敌毒死。

欧洲历史上相传的"篡位粉"可能指的就是钻石粉末。钻石粉是否有毒仍未被考证,极有可能是古人故意编造谎言,以防矿工将钻石吞入体内行窃。

路易十四执政期间,钻石在法国的流行达到顶锋。他的皇宫内摆满珠宝玉石,全身上下钻石闪闪。

据说他以国家名义购买了109颗重达10克拉以上的钻石、273颗重量为4至10克拉的钻石。最著名的要数从宝石巨商手中购回的44颗大钻石,其中包括一颗112克拉的法国蓝钻。

受法国影响,俄罗斯沙皇将钻石视为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彼得大帝1724年为皇后加冕时, 皇后冠上镶有2500颗钻石。 英国王室与钻石也有一段难解之缘。

享利八世是钻石收藏家,1558年至1603年, 用钻石原石镶成的八角结晶体戒指时髦一时,顿成风尚。同时又掀起用钻石在玻璃窗上刻情书的热潮,钻戒一度被称为刻字戒指,甚至伊丽莎白一世本人也在一块玻璃上与沃尔特爵士咏诗谈心, 倾诉哀肠。

1838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当时王室拥有2500颗钻石供她使用。 美国人对钻石的兴趣比欧洲人晚多了,直到19世纪末期,美国才时兴钻石首饰, 并将它作为爱的永恒信息。

这一切完全是由钻石大王哈里·弗雷德里克·奥本海默创造的,他是把戴比尔斯公司从19世纪带到20世纪的欧内斯特·奥本海默爵士的儿子。美国人后来居上,其原因可以追溯到他发起的以"钻石是永恒的"这句广告语闻名于世的促销运动。

据说钻石巨商布雷迪拥有2万颗钻石;出版业巨子普利策在一次法国皇室珠宝拍卖会上买到一条镶有222颗钻石的项链送给他的妻子; 著名影星玛丽莲·梦露、伊丽莎白·泰勒都与钻石有一段美丽的故事,而美国老百姓对钻石也是感情深厚,当世界名钻在纽约展出时,成千上万的观众在雨中排队,等候参观。 在日本,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佩戴婚戒的人还不到人口的1%,后来,戴比尔斯发起的一场朴实无华然而持之以恒的促销运动,使日本近70%的新娘佩戴了钻戒。

西德人是另一个容易受广告宣传影响的消费群体。1967年以前,西德的新娘大多喜欢佩戴由两个金环重合而成的婚戒,于是戴比尔斯推出了"三环钻戒"的新概念,即给"双环戒"增添一个镶钻石的第三环。

这一新概念使西德变成世界上第三个最大的钻石消费国。 中国最早关于钻石的记载是西晋时的作品,《列子·汤问》提到辊铬之剑,和汉代「十洲记」提到的切玉刀。

这些刀剑都镶有钻石。 订了婚的女士们将戒指戴在左手无名指上的传统,可追溯到早期的埃及人,他们相信爱情之脉从心脏直接通到左手无名指的指尖。

透过一只简单的单粒钻戒,钻石为世上无数男女传达了心中的情愫,散发出永恒的爱火。从结婚,到结婚周年纪念日,相爱的男女都用钻石来表达情意,一只镶满钻石的圆形戒指,说的是"我俩的爱情没有尽头",代表永恒之爱(这个源自西方的传统亦为东方人所接纳),时至今日,人们以钻戒作为爱的献礼已蔚然成风。

人们还将结婚60周年或75周年称为钻石婚,也将钻石作为四月的生辰石。 数十亿年前即诞生在地壳深处的钻石,一直是无可比疑、不容超越的代表,并因为它的坚硬和美丽而价值不凡。

钻石是经得起时代变迁的古老宝藏,几世纪以来早已成为永恒之爱的象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5539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7
下一篇2023-07-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