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边海防官兵手抄报内容怎么写

情系边海防官兵手抄报内容怎么写,第1张

情系边海防官兵手抄报内容如下:

1、身穿绿军装,手握冲锋枪。不畏严寒苦,终日守边疆。这就是中华人民的边防战士,他们用生命为我们冲锋陷阵,用青春为我们保家卫国。在那人烟稀少,条件恶劣的环境中坚守着自己的使命。

2、肩挑边关明月,无惧严寒风霜,神圣使命装心房,一颗赤心卫家乡,天涯海角敢去闯,高山大海任徜徉。

3、每年漫长的大雪封山,哨卡如诺亚方舟,与外界隔绝。物质的匮乏,狂风的肆虐,常人难以忍受的严寒,他们依然坚如磐石。军人的职责和使命,战胜了一切困难。

4、一身戎装,扛着钢枪,保家卫国边防站岗,你英姿飒爽;灾难面前,火里水里,勇往直前来回穿梭,你无所畏惧。

5、如果能当海军,当乘风破浪,靖万里海疆;如果能当空军,当遨游蓝天,守护在太阳升起的地方;如果能当陆军,当认真仔细,站好每一班岗!

6、南海是中国最有利的突破口,一旦他国与中国爆发军事冲突,海军对南海方向的果断出击是最好的机会。

7、战士是坚强的,他是大山;战士是宽广的,他是大海;战士是飞翔的鹰,从天到地都充满他战斗的勇气;战士是奔腾的豹,每一步都洋溢他生命的气息;战士还是诗,为我们诠释男儿深情,战士更是歌,把真爱播撒每一寸土地。

8、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为这一句誓言,我们无所畏惧。生穿军装,死盖国旗。

9、冲锋我在前,陷阵首当先。堂堂男儿身,一勇敌万难。乱时战沙场,马革裹尸还。安时守边疆,警防敌来犯。丹心垂青史,壮志照河山。父母殷勤语,军人好儿男。

10、对于守卫边疆的战士,那种花前月下,一起看日出日落的时光,可望不可即。总是鸿雁传书,寄托情思离愁。一种信念、一份忠诚,镌刻在军人心中,印证在青藏高原。

11、如果你觉得你活很很舒服,那是因为有很多人在默默的为你付出。如果你觉得很安全,那是有很多人在为你承担风险。他们是边疆官兵,维和部队,外交官,公共服务的各行各业……在为你和我更强的安全感在不懈努力。

12、你们是祖国边防线闪亮的眼睛,你们一伸手就能摘下天上的繁星,你们是军旗上最明亮的星。

13、你在漫漫极夜苦守着黎明。边防战士不变的信念,忠诚的坚守,格桑花深深地扎根雪崖,傲然挺立。坚毅的面容,怒放的格桑花,画面渐渐重叠,奔向前来。

14、中华人民的边防战士,他们用生命为我们冲锋陷阵,用青春为我们保家卫国。在那人烟稀少,条件恶劣的环境中坚守着自己的使命。

15、在这苍茫的云天之间,边防战士用壮丽的青春,生命的顽强,驻守着边关,书写着对祖国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

李波,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人,2000年5月出生,2019年9月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陆军某部下士。2021年11月16日,李波带队在边境一线徒步巡逻,途中为抢救落入冰河的战友而壮烈牺牲。北部战区陆军党委研究决定,批准李波同志为烈士,追记一等功,追认中共党员。

在喀喇昆仑高原,每一位边防军人都有“石头情结”,因为每一块石头的背后,都承载了他们的故事,官兵们说,这些石头是“龙的鳞甲”,作为“龙的传人”,他们在“龙的脊背”上坚守。而这些石头也见证了他们的忠诚。每当到了交党费的日子,战士们会挑一块石头,写下姓名、党费和日期,还有自己最想说的话。“守土有责”“寸土不让”“一炮歼敌”……他们把青春誓言写在石头上,立于喀喇昆仑之巅。

即使离开军营,老兵也要用石头写下誓言:“若有战,召必回”,希望留下的石头能够代替自己,继续在边防站岗。白天在碎石滩巡逻,夜晚在石头陪伴下站岗,在石头上写自己最想说的话,祭拜烈士时将自己驻地的石头留在碑前,一代代中国边防军人,就这样把忠诚刻在了戍边石上。“黄昏将至,我吃着白米饭,喝着快乐水,想不通为什么这些身强体壮的士兵为什么会死,我在深夜惊醒,突然想起,他们是为我而死”,一名B站网友的感言让无数人泪目。特别是“他们是为我而死”这句话,更是让人共情。 

自古以来,界碑就是国家的墙。山河无言,在边防军人眼中,界碑就是战位;边界如铁,在边关将士心中,界碑无比神圣无比崇高。清朝末年都察院左副都御使吴大澄言:“疆域有表国有维,此柱可立不可移。”万里边关,国之藩篱。每一块界碑背后都有一段温暖动人的故事。奉献、担当、坚守!可无论戍边条件怎么变,边防军人的忠诚信念、澎湃热血和家国情怀却始终不变如初。在祖国漫长的边海防线上,一代代戍边官兵战风霜、斗雨雪、洒热血,将青春甚至生命永远留在雪域高原、大漠戈壁、万里海疆,用忠诚捍卫着祖国尊严、社会稳定、人民安宁,书写着可歌可泣、波澜壮阔的壮美华章。 他们心中都有这样一种信念:“虽然这里条件艰难,虽然这里高寒缺氧,虽然这里寸草不生,我们守卫的地方是中国!” 

走近戍边石,才能真正读懂边关;走近戍边石,更能感悟家国情怀。和边关战友一起踏边巡逻、描红戍边石,他们是一幅最美丽、最动人的图画,他们是我们做可爱的人。

在这个春天来临之时,在五四青年节之际。四位驻守喀喇昆仑边防一线的官兵代表来到首都北京,应邀走进北京大学,和莘莘学子们展开一场关于初心与使命的青春对话。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驻守喀喇昆仑边防一线的官兵们吧

一、介绍

祁发宝、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这些卫国戍边英雄的名字,从喀喇昆仑高原、加勒万河谷,传向960万平方公里的每一个角落。在极其险峻复杂、极度广阔荒凉的西部高地,一个个哨所构成边防长城,一名名战士就像一座座移动的界碑,守卫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喀喇昆仑高原、加勒万河谷,在极其险峻复杂、极度广阔荒凉的西部高地,一个个卫国戍边英雄的名字从这里传向960万平方公里的每一个角落。万千将士如斯,万里边关如铁。

二、英雄事迹

在学生代表的引领下,官兵们踏着李大钊、蔡元培复兴中华民族的革命足迹,聆听***主要创始人在北大工作或学习期间传播马克思主义、推动中国***建立的革命故事。在交流的过程中,那些坚守在海拔5400多米的日子、那些被风雪侵蚀的青春面庞,让很多人为之动容。指导员钱生旭讲起一封封战地家书背后的故事。战士李鸿博分享了泛舟巡逻班公湖的经历。军医路俊霞带领大家缅怀长眠于康西瓦的英烈忠魂。维吾尔族副指导员麦吾兰从驻勤点位到北京大学的分享会现场,足足用了八天的时间,他特意带来了一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他满怀热情地说:“这个三角巾是卫生与救护的训练器材,为了保密安全,在边境地区基本上不用纸。所以就想办法把入党申请书写在三角巾上。”临别时同学们用一张张合影,表达不舍,用一次次拥抱,表达敬意。有的同学还送给官兵们亲手写下的明信片,上面是一句句最真诚的祝福。

三、学生评价

北京大学学生崔久秀:“第一个纯是纯朴,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第二个纯是纯洁,我在他们以及他们身后千千万万的解放军战士身上也看到了。第三个纯是纯粹,我在他们还有他们身后以及埋葬在康西瓦烈士陵园,还有好多地方可能连名字都叫不出的那些牺牲战士们身上、他们的精神中也看到了。”北京大学学生包涵:“对于现在来说,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科研 扎根科研,以促进国家科技进步,而对于未来 对于工作,我想说的是我们可以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绽放青春之花。”

从戍边战士们和北大学子的交流中我们可以看出拳拳爱国的赤子情怀。想必有了他们,我们的祖国会更加强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5891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7
下一篇2023-07-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