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陕西女首富周莹故居 重温“弱女子”逆袭蜕变之路

探访陕西女首富周莹故居 重温“弱女子”逆袭蜕变之路,第1张

    文:比目鱼               

        热播剧《那年花开》让素有“天下第一商帮”称号的秦商,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秦商因其历史悠久,影响力大等因素,被人称为“天下第一商帮”。陕西作为秦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国历史上多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自秦至清的几千年里,陕西商人的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形成了以泾阳、三原为中心,以西北、川、黔、蒙、藏为势力范围,输茶于陇青、贩盐于川黔、鬻布于苏湖、销烟于江浙的名震全国的商业资本集团,在中国经济史上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并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文化。明清时期,陕西泾阳是中国西部“商务总汇”、“金融中心”,号称“陕西小长安”、“中国西部华尔街”,对我国西部经济在明清时代的发展发挥过巨大的历史推动作用。作为陕西人,我们为自己的家乡感到自豪。

        那么身为一介女流,在男权当道、时局动荡的年代,周莹又是如何逆袭蜕变,成长为陕西女首富呢?带着好奇与敬重,我们一行来到了周莹故居,吴家东院,追溯花开之路。

        吴家东院位于陕西泾阳安吴镇。是陕西泾阳商户吴家五院之一,吴家在陕西不断繁衍生息,逐渐成为世家大族。

      在大清初年,吴家靠经商发展成为当地举足重轻的大户。当时的吴家由于人丁兴旺,于是分成了五房,也就相应地形成了东西南北中五个大院。

        历史上确有周莹其人,而她的真实经历,却比剧情更加传奇。

      周莹出生于陕西省三原县富商之家,可谓名门闺秀。据传天资聪颖,进入泾阳安吴堡大户吴家,并嫁给吴家少爷吴聘,后其夫吴聘和其公公均因故去世,吴家逐渐家道中落,她历经坎坷建立起陕西吴氏“商业帝国”,也成为当时唯一把生意做到富可敌国的成功女商人。

        周莹终生未再嫁,她的一生都在商海博弈,留下许多传奇的故事。她广济百姓的义举和远见卓识的经商理念至今还被当地人们广为流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奋发向上。

        大殿之空旷,令人瞠目。朱漆圆柱,雕梁画栋,简明大气。

        廊檐飞翘,青砖圆木,雕镂凿刻,虽历经沧桑,已无法看清它本来的色彩,但设计之巧妙绝伦,做工之繁复精细,用料之厚重考究,依然可辨当年大家之风采。

                                                                         

                亭台楼阁,池馆水廊

                    佳木葱茏,清幽雅静

        当年的周莹,可也曾在此戏楼前,听秦风秦韵,品人生五味?

        从今天的吴家旧址,依然可以看到当年的辉煌盛况。周莹的成功,也绝非偶然。她的大商家的出身,她在吴家雄厚的经济积累和宽广过硬的人脉,她独到的眼光、超越众生的智慧、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非同一般的阅历,都成就了她今天的辉煌人生。

        后人以此共勉吧!

文献参考:《天下第一商帮:陕商》

部分。

如果你喜欢此文,请留下一个赞。

周莹,女,字竹君,1869年出生于陕西三原。周莹自幼无亲靠,据传其天资聪颖,对数字过目不忘,具有非凡的记忆力。她曾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勇气和独创精神,将一个行将倒闭的商业大厦建成商业帝国;因捐资助饷被慈禧封为“一品诰命夫人”;因广济百姓在关中地区传为佳话,她的义举和远见卓识至今还被当地人们广为流传。远近闻名却未能入祖坟。兴水利,办教育,建文庙、助军饷,这一件件义事,使周莹成为关中地区远近闻名的“女商人”。虽然周莹生平做了很多有益于乡亲的善事,但却没有得到一个善终。42岁的她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如同她的婚姻一般,她死后也是不幸的。纵然当时占地50亩的吴氏园陵内柏树林立,石马、石碑、石坊尽显庄严与气势,但却容不下一个没有子嗣的寡妇。据说,她最后被埋在距离吴家祖坟200米处东北方向的地下,现如今她的坟墓了无踪迹。清末一系列的社会动荡给秦商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周莹死后,她的家族生意也未能逃脱时代的潮流,最终走向了衰落。而她生前所营建的商业帝国,无疑是秦商没落道路上的一个亮点。养子将庄园捐给***  因没有生育儿女,周莹生前过继了吴家中院的侄子吴怀先为养子。吴怀先接手吴氏庄园后,将其捐赠给了***。1937年洛川会议后,西北青年训练班从延安迁到泾阳,安吴青年训练班于1937年10月开始创办,1938年春迁于当时的吴氏庄园,并将规模扩大。全国各地去往延安的热血青年都需要先到此地参加政治、军事培训。安吴青训班的学员,有从敌人铁蹄之下和沦陷区逃出来的青年,有从异乡归来的爱国华侨;有工人、农民、店员、小商小贩;也有艺术家、工程师、留学生、军官、士兵等。青训班的学员最多时达到1500余人,先后培训了12000余名学员,分别输送到延安、抗日前线、敌后根据地、国民党友军等地参加和开展抗日救亡斗争。当时胡乔木任青训班的副主任,刘瑞龙任青训班教务处处长。

历史上记载的周莹的下场有好多种版本,最有信服力的是周莹不到40岁就去世了。周莹一世有选两个重要的身份,一个是“清末女首富”,另外一个是“慈禧太后的干女儿”。

一、 周莹的早年

周莹出生在大耳朵陕西的一个小县城里面,在小时候周莹就表现出过人的天资,再加上周莹祖上也是当时的富豪家庭,可以说周莹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大**,她的曾祖父是当时很精明的一个商人,家族中也很富有,但是到了周莹这一代,家道开始中落了。这也就有了周莹后来的成就,其实周莹后面的生活和她的家庭有一定的关系。

二、 周莹首富之路

周莹因为家道中落,没办法嫁给当地的财主儿子吴聘,可是最让周莹想不到的是吴聘是个快要死的病秧子,吴家重金娶周莹,说白了,就是在吴聘去世之后能给吴家延续香火。吴家因没人打理生意,开始周莹接管了吴家,这也就开始了周莹女首富之路。

三、 周莹与慈禧结识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慈禧36计走位上计,携带心腹达成逃亡到陕西,在陕西避难期间得到了当地富豪们的“资助”,这其中就有当地的女首富-周莹,慈禧对周莹的喜爱不仅仅是应为她在避难的时候周莹给的10万两白银的资助,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们都是丈夫去世的女人。

周莹终其一生,她的出生给予她一定的帮助,千金大**的身份,后面因为家道中落,迫不得已嫁入吴家,嫁给当时病怏怏的吴聘,也正是应为吴家家主意外去世,无人接管家族生意,才有了周莹接替管家职务和吴家生意,造就了当时的“女首富”红及当地,同样也应为周莹的富有才能结识慈禧,不过自古红颜多薄命,周莹一代女首富就这样的凋落人间。

随着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的热播,周莹这个生活在清朝末年的陕西女首富的波澜壮阔的一生逐渐展现在观众面前。在电视剧中,周莹与多个男人产生情感上的纠葛。温文尔雅的吴聘,浪荡不羁的沈星移,稳重可靠的王世均,一心为民的赵白石。

但是电视剧毕竟存在艺术加工,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周莹的一生是什么样子的呢?

周莹出生在陕西三原县的一个富商家庭,自小与泾阳吴家的吴聘定下“娃娃亲”。吴聘的父亲吴蔚文当时是和胡雪岩齐名的红顶商人,这原本是一件极好的婚姻,但是吴聘身体很差,且已缠绵病榻多年,两人成亲后一年就撒手人寰,吴蔚文也因意外丧命,由于两人并无子嗣,吴家只留下周莹这个寡妇。

清朝末年社会动荡,内忧外患,原本做生意就困难重重,更别提周莹作为一介女流,在腥风血雨的商界打拼,确实具有非凡的勇气。周莹凭借自己过人的经商天赋最终变成了陕西首屈一指的富商。

除此之外,周莹还是一个忧国忧民的商人。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慈禧太后匆忙间逃到西安避难,当时西安爆发了大规模的灾荒,但是朝廷却拿不出银两赈灾,已经成为陕西首富的周莹主动捐银10万两,慈禧太后为表感谢赐予周莹亲手书写的“护国夫人”牌匾,并认她为干女儿。此后,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周莹又上交大量白银,被封为“一品诰命夫人”。

不过再传奇的人物也逃不过死亡。周莹42岁那年因病去世,她生前虽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却因为膝下无子不能葬入吴家祖坟,如今她的坟墓已不知所终,不得不让人唏嘘感叹。

清末陕西女首富周莹是慈禧太后的干女儿,她的传奇身世被写成文艺作品,被世人津津乐道,但文艺作品中的周莹并非是真实的周莹,周莹并非是卖艺女,而是富家千金,可惜她命薄如纸,青年丧夫,无儿无女,晚年又和养子不和,按中国古代的算法,她是个不幸的女人,虽然她很富。

周莹出生于1868年,她是陕西省三原县人,本是大家闺秀,而不是江湖卖艺人的养女,她的曾祖父周梅村是陕西三原的巨富。同治初年,陕西爆发了一场反清起义,三原、泾阳县城的富商大户在这场起义中都反清受到重创,当然包括周家。

到了周莹出生时,周家已经家道中落。更可悲的是,周莹父母早亡,她是由哥哥和嫂子养大的。她的兄嫂根本不考虑她的人生幸福,在给她择婿时,竟让她给病人冲喜,等于是嫁过来就注定要当寡妇。

这个病人就是泾阳富商吴蔚文之子吴聘,这时周莹才十六岁。清代的女人是没有婚姻自由的,周莹明知这是个“坑”,也要跳进来。不过这个“坑”富贵啊。

周莹和吴聘结婚时,吴聘已经重病缠身,奄奄一息,成婚之后,吴聘病得更重了,仅十几天之后就病逝了,正值青春的新娘子周莹从此成为了青年孀妇。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说法,重病的吴聘在婚后还活了两年,并让周莹生下一个女儿,但女儿生下来没多久也夭折了。

不管是哪一种说法是真的,反正周莹是嫁给病人,青年丧夫,无儿无女,如果按中国古代的算法,她是一个不幸的女人。

周莹的公公吴蔚文和左宗棠关系不错,可是1885年中法战争后不久,左宗棠就病故了。李鸿章一向和左宗棠不和。所以李鸿章就开始收拾左宗棠的嫡系,比如说红顶商人胡雪岩等人。朝廷开始追查胡雪岩为左宗棠西征筹饷向银行借款之案。吴蔚文也受到牵连,于是吴蔚文被抓入狱,后来“病故”在狱中。

丈夫也病故了,公公也病故了,家里没有男丁了,只能靠青年寡妇周莹了,她开始执掌家业。可是谁会服她?谁不想周家的财富?

成都山货药材店川花总号主管厉宏图觊觎周家的财富,声称吴蔚文在世时曾许诺将川花总号赠予他,周莹却击破厉宏图的谎言,打点了四川成都府各相关官吏,又将诚实守信的伙计破格提拔为商号管理层,剥夺了厉宏图的权力,让厉宏图无法霸占周家财富,终于使吴家商号转危为安。

富贵人家的女人是不可能改嫁的,周莹一生掌握周家财产,没有改嫁,被称为“安吴寡妇”。

在慈禧太后带光绪帝西逃到西安,周莹捐银十万两,后来又几次进献贵重的礼物和上万白银,这让旅途中正是缺钱的慈禧太后十分感动,认了周莹当干女儿,还封周莹一品诰命夫人。

但据吴家的后人吴宓(民国著名学者)说,周莹是给慈禧太后捐了钱,被封为一品诰命夫人,但是周莹和慈禧太后根本没有见过面,更无认干女儿之说,这不过是民间传闻。

周莹虽然富贵,可是晚年不幸福,因为养子不孝顺。因为她和丈夫没儿子,需要从宗族中过继一个孩子。周莹对于血缘关系最近的南院的孩子不喜欢,就以“择贤立爱”为名,给中院1万两银子,收养了中院的远房侄子吴玉成,后来吴玉成改名为吴怀先(吴念昔)。

吴怀先这个人实在是不孝顺,不念周莹对他的抚养之情,一心只想着钱,周莹还健在,他这个养子就想要吴家的管家大权,于是就和养母周莹起了冲突。

周莹什么世面没见过,岂是好欺负的?她就以养子不孝为名到巡抚衙门上告状。不孝在清代是个大罪名,是可以砍头的。巡抚樊增祥不想治吴怀先的罪,又不想得罪周莹,就把周莹的本家兄弟叫来两个训斥了一顿,说他们挑唆周莹家母子不和。

可是这个结果不能让周莹满意,她扬言要去兰州找总督府告状,樊增祥很害怕,担心这对自己的前途有影响,就告诉吴怀先,说:“你的养母要去总督衙门告你忤逆不孝,这是个十恶不赦的罪名,你赶紧认错,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吴怀先大惊失色,只能找养母赔礼道歉,他在周莹的公馆门口隔帘长跪,从早上一直跪到下午,周莹想了想,还是原谅他算了,毕竟他是自己从小养大的儿子,于是周莹不再告状,把养子的亲信全部革除,重新掌握吴家大权。

周莹终年四十二岁,她的养子从此如愿以偿,掌握吴家大权。

可是最终为吴家作出重大贡献的周莹病故后没能进入她花费重金修缮的“吴氏墓地”, 而是被葬在距离吴氏陵园数百米的乱坟岗,至今找不到踪迹。

给周莹作丧事的自然是她的养子,看来养子还是不孝,这个儿子过继来还不如不过继呢。庶子还要让嫡母和父亲合葬,自己的生母另起坟墓,可是周莹的养子却把养母葬在乱坟岗,这说明这养子还是和养母心存芥蒂,故意报复。

看来儿子还是亲生的好,武则天对儿孙极差,杀害了那么多儿孙,可是她当皇帝的儿子还是把她跟父亲合葬,把她的灵位摆在宗庙里。而周莹的养子为了抢管事大权,就对周莹不孝,连祖坟都不让她进。

清末陕西女首富周莹虽然是清末陕西女首富,可惜她命薄如纸,结婚是为了给病人冲喜,她青年丧夫,无儿无女,养子不孝,她所拥有的只是富贵。

《那年花开月正圆》真是好看,70多集的电视剧我竟然一集不落全部追完。剧中的周莹真是个赚钱的能手,循着她赚钱的脚印,我们就来总结下她是怎样一步步发家致富的。

前面她老公、公公死又是被陷害什么的就不说了,从她正式接管吴家开始说起。

第一步:找个赚钱行业

接管吴家后,之前的生意都断了,做什么呢?周莹带着王世均在街上转悠,寻找出路,甚至连“春风十里”都进去转了转。之后她发现大烟赚钱,那么多抽大烟的,那就种烟叶卖吧。但是之后她看到了大烟的害处,一把火把烟叶全部烧光。周莹告诉我们,不管是良心上过不去还是什么, 如果发现不适合自己,哪怕是赚钱的行业也要及早抽身。

第二步:做垄断

烟叶烧了,那做什么呢,那就卖棉花吧。周莹先调查了今年的行情,关中棉花减产,但是布总要做的,棉花交易少不了。周莹胆大,既然要做就做个垄断,全把棉花收购过来,货在谁手里谁说了算, 有了垄断就有了定价权 。为此周莹不惜去偷婆婆的箱底钱,真可谓是胆大包天,最后以小博大,果然大赚了一笔。后来被沈星移三下两下啃掉一大部分,赢在账期上,资金链在生意中是个关键,这个后面再说。

第三步:延伸产业链

周莹发现,收购棉花的童老板赚的可多了,棉花运到武汉,变成布,价格翻了好几番,比起布老板,棉花生意那是小巫见大巫。就好比是种药材的赚不过收药材的,收药材的又赚不过加工药材后再卖出去的。周莹看到,她手上有棉花,而四叔手中有手工织布坊,二叔手中有布庄,那何不延伸产业链,合股成立吴氏布业,收棉花来做成布再卖出去,赚布的钱? 延伸产业链,赚取更大的收益。

第四步:打破地域限制

布是织好了,本想着大赚一笔,没想到半路杀出个古月洋布庄,土布卖不出去了。怎么办呢,到洋布还没流行的地方卖出去。周莹告诉我们, 做生意就不能受地域限制, 哪怕是万里之遥,哪怕中途土匪横行, 只要有需求、有市场,没有生意到不了的地方。

第五步:树立品牌

到了迪化,周莹发现居然有人借盛隆全名义造假。查明原委后,周莹让徐仁杰发布一个告示,将迪化城内假冒盛隆全的药材全部换成真货。客人们纷纷上门,盛隆全药材的名声一炮打响,品牌大作,从此生意兴隆。 树立品牌形象,赢得业界口碑。

第六步:顺应时势

今年土布是卖出去了,但周莹清楚的知道洋布的优势,未来终将是洋布的市场,顺应时势,弃土布转做洋布, 顺应时势,才能走的长远。

第七步:机遇与风险并存

周莹费劲周折,多番筹措,终于入股机器织布局,成为最大的股东。虽然中途遭遇职工打砸、二叔、四叔不再合股,但最终证明入股机器织布局是正确的。机遇与风险并存,机遇稍纵即逝, 把握机遇,主动出击,终能赚得盆满钵溢。

第八步:股份制是个好东西

周莹在吴家东院发起股份制,既筹得了资金,又让手下掌柜伙计变打工为股东,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伙计们超级卖力,共同把吴家生意做上去。这就是干多干少不一样,考核不如奖励。 适当分配股权,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

第九步:双赢

面对砸掉她二十万两白银的织工,周莹怎么办,打一顿解气,长期关着他们?二十万两白银还是回不来,他们的家人还会与吴家敌对,与其树立敌人,不如找个双赢办法,以德服人,既解决了机器织布局的招工问题,也帮助织工解决了生计。织工们对周莹那是感恩戴德,织起布来十分卖力,妥妥的收了一大批吃苦耐劳的员工。 适时宽怀大度,采用双赢办法,比惩戒他人带来的好处要大得多。

第十步:质量取胜

机器织布局生产出了富民洋布,加上杜明礼的挑拨,胡咏梅肯定是不爽啦,通过降价誓死要搞垮周莹。周莹接招,搞价格战终会搞的两败俱伤,即使赢了也捞不到什么好处,价格做不了,那就做质量吧。没办法,富民洋布就是比胡咏梅卖的洋布质量好,周莹把布分成三等,最上等的洋布维持原价,质量略胜古月洋布庄的为二等,价格与胡家持平,质量与胡家相当的为三等,比胡家再低五分,再采取返点、赠送流行服装图样、免费送货等优惠手段,打败胡咏梅不在话下。 与竞争对手竞争时,不一定要打价格战,比拼质量才是王道。

第十一步:宣传造势

胡咏梅急了,采取了下三滥的手段,让小孩唱童谣诋毁富民洋布不行,这手段真是低的不能再低。周莹不急也不恼,你出招我就接招,还是用质量取胜,在自家布庄外面摆开阵势招来街上的闲人(那时候的人还真闲),将一匹古月洋布和一匹民富洋布同时放在地上用石磙来碾压,既攻破了谣言,又宣传了自家的洋布,花上几百文钱,就让看热闹的闲人充当了宣传员,这个广告打得好,胡咏梅完败。 扩大声势,借别人之口宣传,不失为一种有效促销手段。

第十二步:信誉第一

周莹到上海抢走了沈星移上海的生丝生意,与克劳迪合作,当她得知其中有一绞生丝的颜色有些差异,她连忙去通知了克劳迪。在码头,周莹坚持要将那绞生丝找出来,着王世均将整包都换掉,并提出这包生丝不要钱。克劳迪为她的诚信所感动,立马与她签下十年订单。 诚信为本,信誉第一。 周莹铭记“诚信”二字,恪守“不哄、不骗、不欺、不诈”,这也是她生意成功之道。

第十三步:打破成规,学会变通

克劳迪介绍他的朋友给周莹认识,其中有一位顽固守旧的波斯乌,认为中国人很守旧,劝说朋友不要与中国人做生意。周莹得知后,当场起身,主动邀请波斯乌跳舞,这一举动彻底颠覆了波斯乌对中国人的看法。周莹大方得体,尽显风范,打破成规,赢得了外国人的赞赏,签下了多个大订单。 打破成规,适时变通,也许能收获额外的惊喜。

第十四步:包装很关键

周莹被沈家暗算,运来的茶叶全都浸了水。本以为要损失一大笔,没想到因祸得福,浸水茶叶味道还不错。但总不能就这样卖浸水茶叶吧,这时候包装就很重要。周莹先是给茶叶取个新名字——金花茯茶,又在东院找来几个长相标致的丫头给客人泡茶,新茶叶很快受到追捧。 所以合适的包装很关键,除了外观包装,还包括商品服务。

第十五步:收买人心

吴家的生意真是做到全国各地去了,这不,全国各地各个商号的掌柜云集泾阳来汇报今年盈利。周莹让人在院子里摆开了筵席,宴请所有的掌柜们,不仅宴请掌柜,还宴请掌柜们的父母高堂,掌柜的心里那叫一个感动。不仅如此,周莹准备的惊喜一个接一个,先是黄澄澄的金元宝,后是修建文庙的功德碑,又有名又有利,大当家如此慷慨大方,众人更是感动的无以言表,跟着大当家有肉吃,纷纷向周莹道谢明志。周莹这一招收买人心真是做的妙。 为员工着想、为员工服务,彼此尊重,才能创造出更大效益。

第十六步:资金链真的很重要

前面就说过,当年周莹因为手里缺现银,被沈星移趁机咬了一大口。后来,沈吴两家的交战中,沈家就倒在了资金链上。事情是这样的,日昌河头寸紧张,沈四海通过发行贴票来缓解,周莹得知后,先派人立即去购买贴票,这样沈四海手里又有了现银。再找人假扮生丝客商,通过杜明礼让沈四海买下生丝,这样沈四海手里的钱就被套进去了。再使计让沈四海一时半会卖不出生丝,好了,贴票要兑现,沈四海拿不出现银,拆借也不成,日昌河只能宣告破产。这就是资金链断裂引发的后果,所以 适当留好裕度,保证现金—资产—现金的良性循环,维持企业正常运营真的很重要。

终于,周莹靠诚信、靠手段就这样一步步成为了陕西“首富”,当然,她靠的远不止这些,她善于人际沟通,交涉一击即中要点,情商高、会谈判,除了赚钱,她还大搞慈善,乐善好施,在社会、商界和平民百姓中均赢得了人气和名声。所以,即使她喝水不用杯,不坐喜欢蹲着,偶尔还要抠抠脚,各种行为不雅,她依然得到了很多人的敬重和喜爱。

穷,也不失原则;达,则兼济天下。所以,想要发家致富,不如来学学周莹,如何大赚特赚,还能为人称道。

历史上真实的周莹出身并不像电视剧演绎地那样悲惨,是个跟着好赌的养父街头卖艺的丫头。相反,周莹的祖上曾是陕西三原的富商,她的祖父还花钱捐了一个刑部员郎的从五品官职,周家可以说是三原的名门望族。但由于周莹的父亲早早过世,周家开始出现衰败迹象。

十七岁的周莹嫁给了泾阳安吴堡的豪门吴尉文之子吴聘。吴家家世显赫,与三原周家类似,祖上经商致富。吴尉文也曾花钱捐了个官职,他亦官亦商,手握江南多省的盐政专营权,在江南多地广设商号,赚取了巨额利润。而美中不足的是吴尉文的唯一儿子吴聘却从小弱不禁风,身患肺痨。和周莹订婚后,吴聘身子骨每况愈下。吴尉文无奈,只得将吴聘和周莹的婚期提前,为吴聘冲喜。周莹和吴聘成婚不久,吴尉文不幸在外出巡视商号途中溺水而亡。祸不单行,病入膏肓的吴聘因丧父悲伤过度也撒手西去。随着吴尉文父子的故去,吴家的顶梁柱轰然倒塌。周莹瘦弱的双肩担起了重振吴家基业的重担,那一年她只有十八岁。

吴尉文父子离世后,因吴尉文唯一的儿子吴聘身后并无子嗣,所以吴尉文的四个兄弟都觊觎他偌大的家业。周莹的四位叔公都想出头执掌吴家家业,意见自然无法达成一致。聪明的周莹利用叔公们之间的矛盾,果断地掌握了吴氏家业的领导权。后来由于吴氏兄弟与侄媳周莹矛盾不断,周莹将家产一分为五,与四位叔公分家单过。

周莹出身富商世家,从小耳濡目染,精明强干,极富商业头脑。分家后,她将自己分得的资产、商号等全部清资一遍,发现吴家产业的利润实际在逐年下降。更有甚者,一些商号掌柜因为吴尉文的离世,人心思变。

面对岌岌可危的情势,周莹处变不惊,临危不乱,展现出非凡的胆识。她不畏劳顿,亲自赴外地巡视商号,取得一手资料,安抚民心,并与有异心的商号掌柜斗智斗勇,保全了吴家产业。吴家商号经过周莹的巡查和人事调整,慢慢地走上正轨,重焕生机。

周莹为人正直、善良,做生意坚守道德准则。当她在外巡途中,得知公公吴尉文在上海开有烟馆一事后,怒不可遏,认为挣这样不干净的银子,这是吴家的耻辱。到达上海后,周莹立刻关闭了烟馆,转而经营客栈。

周莹商业嗅觉非常敏锐,对市场需求判断精准,以市场导向迅速整合资源。清末,民生凋弊,社会经济不景气。周莹从市场需求出发,果断地对产业布局进行调整。经营珠宝生意的商号,由于社会需求不大,导致出现亏损现象。针对这一状况,周莹果断撤销了一些珠宝商号,将回笼的资产投向了蚕茧、棉布、药材、茶叶等民生领域,很快赚取了丰厚的利润。

清朝末年的一位女流之辈,还是一个寡妇,竟然跻身于全国首富之例,不能不说是奇迹。现在回头看看她的商业经营模式,超前一百年。假设她还活着,毫不逊色于马云,并且一定是马云最大的商业竞争对手,她就是“周莹”,一位二十几岁寡居的女人。

周莹被誉为清末陕西女首富,不过和电视剧中出身江湖儿女不同,周莹是当时清朝嘉庆时期三原县富商大户周占奎(曾祖父)家的养女。到了公元1868年周莹出生的时候(并不知道周莹是什么时候过继到周家的)周家此时已经家道中落了,但是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周莹还是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熟读诗书并且展现出惊人的算学能力。

商业联姻在任何年代里都是非常普遍的事情,更别说是清末那个时候了,而周家和泾阳县安吴镇安吴堡的吴家也是很早就把周莹和吴聘定下了娃娃亲。只是无奈周家家道中落,吴家却因为吴聘的父亲吴蔚文是著名的红顶商人而如日中天。1885,由于吴聘身患重病,为了冲喜,周家将周莹嫁了过去,但是之后不久吴聘和吴蔚文就都去世了,周莹成为了吴家的一把手。

结果偌大一个家业的周莹并没有准备让夫家的家业就败在自己手里,她知人善用、用人不疑,并且充分相信自己的四个官家,同时对吴家原本的商业体系进行改进,首创入股分红制度,这使得给吴家干活的农民都非常乐意且卖力,使得吴家的事业不仅没有中落,而发蒸蒸日上。、

当然,周莹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1900年7月21日慈禧带着光绪逃到西安的时候,由于钱两欠缺,周莹直接捐了笔十万两白银的孝敬费,而后慈禧认其作干女儿,并题写“护国夫人”牌匾,之后又封为“一品夫人”。其实早在此前周莹就曾捐款支持县衙的建设,被封为二品夫人,乐善好施,回馈社会同样是周莹被称道的地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6239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7
下一篇2023-07-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